“tag:倪湛舸”
全部 | 书籍 (9) | 影视 | 播客 | 音乐 | 游戏 | 演出
雪是谁说的谎:倪湛舸诗集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8.2 (26 个评分) 作者: 倪湛舸 雅众文化 / 上海三联书店 2018 - 10
继上一本诗集《白刃的海》出版之后,倪湛舸一直未停止她在诗歌创作上的探索,形式上她为中文诗歌带来了一种新的气象和节奏,而在她自由连接任意穿越的言说方式背后却是一种冷彻人寰的洞察。《雪是谁说的谎》主要收入她三年来的诗创作,共有“情之所钟”“太极生两仪”“永恒冻土”“赛博普罗之歌”“春秋繁露”“去人欲,存天理”等九辑。诗人直面生命的深渊和世情的幽微,审视时代的喧嚣和人心的虚妄。
~~~ ~~~
倪湛舸诗歌的世界视野,神秘气质,敏感性……令读到它的人无不惊艳绝倒,譬如,突然,我会通过她诗的某一行想到电影千与千寻中的一个巅峰画面;倪湛舸诗歌写作技艺(包括题材)的丰富性、独创性更是当代诗人中无与伦比的,芝加哥的费特,缅甸的佛陀……悉数来到她的手腕。
——西南交大教授、著名诗人柏桦
湛舸的诗有种把你打懵的感觉,特别直接,又不确定,画面感也非常诡异,看似工整而自洽,但它里面有非常猛烈的东西,它就是博尔赫斯说的“阿莱夫”,非常凝缩,又包含着各种矛盾。她有类诗,创造了独特的、快速推进的写法。从一个核心但又比较细微的画面开始发力,引发出一个巨大时空体的震荡和变形。这种意象和语速的调度,如果没有很成熟的控制力,是无法操作的。
——北京大学副教授、著名诗人胡续冬
倪湛舸生活在母语氛围之外的美国,但她的诗歌写作并没有像一些海外华语诗人的语言一样传旧、无效或者失控。她的语言有神秘的裂变、自我意识强烈、节奏跃出爵士的音质。她诗歌里的汉语想象,一时涌动清澈的奇迹,一时在未被觉察里有所体悟。过去与未来、现实与变化总是离诗歌若近若远,但倪湛舸在意象的叠加里创造出规矩外的多元情境。好的诗歌有如甘霖自天上而下,词悬在半空,势如闪电,降落时的速度与方向没有固定的调式,但最后承载的是她对世界的理解及接纳之后的心灵。
——《诗歌与人》《中西诗歌》主编黄礼孩
莫须有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8.7 (9 个评分) 作者: 倪湛舸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 - 5
围绕南宋“莫须有”冤案,以岳云、赵构、秦桧、岳雷的第一人称视角来进入同一段历史的六篇小说,作者将史料化为清晰可感的叙事,在既定的历史框架下再现了不同人物的幽微心理。这一系列小说的核心人物是死于二十三岁的岳飞之子岳云。在少年的目光中,脸谱化的悲剧英雄还魂为尘世中人,注定被碾碎的蝼蚁拥有了最珍贵的羁绊。
--------------
多年以来,我一直是这部小说的追随者,它清简利落,又幽玄悲怆,寓波诡云谲于残山剩水,寄江山兴亡于一己之身。天地不仁,藕断丝连,生也生他不得,死也死他不得,树倒猢狲散,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一一多少生与死的电光石火,多少中国人的一场大梦,尽在这哀矜与慈悲互织的《莫须有》之中。我深信,它是我们时代最迷人的小说之一。——李修文
岳飞的故事早被评书打成了铁,可倪湛舸偏偏能另起炉灶把它化掉,让尘归尘、土归土,把脸谱化的悲剧英雄还魂为尘世中人。她能始终含住那口最初活泼渐次低迴沉郁的气,让它升起、贯通,再滑落心底,最后化作一泓深冬清水——生命旺盛,难免徒劳,英雄也是玩偶,不朽盛名,抵不了悲哀半分。——赵松
功力深厚而无学究气,诗情洋溢而无头巾气,精雕细琢却又有土地中生长出来般的诚挚,三者居其一,即令人绝倒。三者合而为一,舍倪湛舸,竟不知有谁了。——刘勃
夏与西伯利亚 [图书] 豆瓣
8.0 (16 个评分) 作者: 倪湛舸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8 - 7
★ 《人间深河》《黑暗中相逢》12年后,全新随笔集
★ 我总是偏爱热血燃尽后的冷漠,或是厌世者偶尔按耐不住的深情。
◎ 内容简介
《夏与西伯利亚》是旅美学者倪湛舸的最新随笔集。书中评论石黑一雄、帕蒂·史密斯、乔纳森·弗兰岑、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等时兴作家,也介绍像 米兰·迪奥迭维奇这样杰出而我们却陌生的诗人,谈论经典及其衍变,也谈论神话、宗教、科幻乃至亚文化,视野辽阔,探究深远。
这些文章背后是受 过严格训练的学术眼光和对世事人心的洞察,她的文字戳破文艺幻象,让人看到文学如何是一套与现代社会共同生成的概念、话语与体制,但也让人知道文学是对所有被伤害被剥夺的人补偿,平衡了社会与历史、心灵与性情双重的考量。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些是在“吃的盐和读的书一样多了之后”,写下的文章。
白刃的海 [图书] 豆瓣
8.0 (9 个评分) 作者: 倪湛舸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5 - 9
“看与不看之间,肉与森林有根本的不同,
为了被听见,火车重新燃起松木,
世界正丧失信心,既非瞬间也并不漫长,
背剑者只能赶在第一场雪之前爱国”
本书是青年作家、诗人倪湛舸的全新诗集。全书分为“圣像与偶像”、“熊瞎子与少女搏斗”、“极光处刑,曙光宽恕”、“十七年记”等12辑,每辑包含20首左右的短诗。作者才华横溢,笔法自然,变化多端,用诸多天马行空的隐喻抒发了对生命、世界的观察和体悟,同时亦不失韵律之美,读来引人无限遐想与思索,堪称一部现代诗歌佳作集。
异旅人 [图书] 豆瓣
8.1 (14 个评分) 作者: 倪湛舸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8 - 8
Ken Kitagawa,北川研,日本富裕家庭的次子,有西方血统的漂亮面孔,自毁倾向的内心。
受到双语作家多和田叶子的影响,研念了早稻田大学俄文系,毕业后赴美留学G大,在那里邂逅了学院环境中形形色色的师生。
话痨的比较文学博士艾萨克,在冰淇淋店打工的小太妹范妮,艾萨克的中国室友复,红发、不修边幅的C教授,艾萨克的导师"霸王龙"K教授,"女厕所头牌"古典学教授M教授。
学院并非象牙塔,既有争夺金字塔位置的刀光剑影,也有情感与肉身的多角关系。在研的第一人称叙述中,青春也不是明媚的坦途,充斥着自我分析、自我厌弃和自我欺骗,在异乡的徘徊中,研与C教授之间,逐渐生出如蛛丝般不可靠的牵系。
还有1个属于同一作品或可能重复的条目,点击显示。
异旅人 [图书] 豆瓣
6.8 (5 个评分) 作者: 倪湛舸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8 - 8
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版
本书已小说的形式介绍了异国他乡的人旅途的经历。
---
时髦过了农村头 的 版
以post-modern theories为经脉,
抒发post-revolutionary年代之幻灭。
借post-BL romance之形,
向post-colonial novelists致敬。
黑暗中相逢 [图书] 豆瓣
作者: 倪湛舸 上海三联书店 2004 - 6
这是一本博杂又有分量的书,内容包括作者的阅读笔记、对专业(神学与文学)的理论思考、对作者喜爱的艺术作品———电影与音乐———的文本解读,以及对自我的散文式但又充满形而上思考的生命记忆。读这本书,你会与一串串东西方文学、艺术和理论的大师与非大师、经典与非经典的文本相遇,但这绝不是说这是炫知性的掉书袋,更不是一本引介性的普及读本。  在我看来,关于人性、关于自我的思考和体验角度,构成倪湛舸的写作出发点,也成为解读本书的路径。这当然与她的治学相关———芝加哥大学宗教与文学系的博士生,但我更愿意把之看成是一种生命感受,乃至生活方式的结果、结晶———在今天,做一名知识分子,既是一种职业选择,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作者的思考、质疑、追问或解答并非仅仅出于专业性的工作,或是从知识到知识的自我离场式的“理论旅行”(萨伊德),而是被作者虽然年轻,却因天性的敏感、敏锐和后天的博读、善思充分扩张了的心灵涵纳了,融通了。它是一个从知识之泉到生命之酒的酿制过程,既是关于书本或他者的写作,又是关于生存和自我的写作。因此,我们才会明瞭作者何以立场鲜明地喜爱和选择那些讲述日常生活和小人物的悲苦而又轻贱命运的文本,解剖形象及其创造者痛苦挣扎的灵魂;才会明瞭为什么在通篇的读解、讲述中,作者每每会“引火烧身”地进行自我反观,使行文充满了质感、“体感”,洋溢着生命的疑惑、焦灼、痛楚和悲怆,当然也不乏体与悟的灵性与喜悦;才会明瞭作者一边在勇敢而强力地感悟、叙说、阐释和批判,一边又真切地表达关于自我的稚拙、脆弱和卑微的人生感喟。
于是写作之于作者,便成为一种摆脱和反叛,一种独白式的呐喊和不可为而为之的拯救。“黑暗”是对人生的荒谬与宿命的形象揭示,而“相逢”则是希望,是机遇,因为它会擦出火花,照亮黑暗。它能给那些同路人一些温暖,他们也许不知道路在哪里,但由此会知道一位也在泥泞中艰行的陌生同伴,看到她跋涉的脚印。
人间深河 [图书] 豆瓣
作者: 倪湛舸 上海三联 2006 - 9
《人间深河》全书共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电影影评,包括:修罗雪姬、索拉里思、罗生门、冬天的心等。第二部分是诗歌,包括:丧失的艺术、美是一种受难、下沉的手、第二次降临等。第三部分是小说及小说评论,包括:菲利普罗思的色与空、无面目的镜子、奈保尔的水信子:读《河湾》等。
真空家乡 [图书] 豆瓣
作者: 倪湛舸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真空家乡》是一本诗歌作品集,收录了:《传记:巴塔耶》、《帝国双雄》、《玫瑰是玫瑰是玫瑰是玫瑰》、《牙雕艺人》、《梦见》、《故里》、《新咏》、《隐喻》、《柠檬挽歌》、《消灭》、《短章》、《流亡》、《Das Urteil》、《山居》、《海怪的自戕》、《Chora》、《沧浪》、《凤凰》等作品。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