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利奧塔”
全部 | 书籍 (22) | 影视 (4) | 播客 | 音乐 | 游戏 | 演出
天生杀人狂 (1994) [电影] 豆瓣 Min reol TMDB Eggplant.place
Natural Born Killers
7.8 (409 个评分) 导演: 奥利佛·斯通 演员: 伍迪·哈里森 / 朱丽叶特·刘易斯
其它标题: Natural Born Killers / 闪灵杀手
米基(伍迪·哈里森 Woody Harrelson 饰)和梅乐丽(朱丽叶特·刘易斯 Juliette Lewis饰)有着同样残缺的家庭,深种在他们内心暴力的种子在渐渐萌芽成长。梅乐丽从小就备受父亲虐待,她决定和只有一面之缘的米基一同出走,出走前把父母都杀死。米基要梅乐丽从今起开始新生活,他们举行婚礼后,便开始了一边逃亡一边杀人的疯狂旅程。
在途中,死于二人手下的人无数。道德和法律已经完全被他们的观念清空。他们疯狂地杀人,疯狂地相爱,手上染满各种人的鲜血。这个离奇的事件,被电视当作肥皂剧来娱乐大众。他们成为青少年崇拜的偶像的同时,也成为了阶下囚。然而,监狱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一个新的杀人场所。他们点燃了监狱里犯人们的凶暴欲念,一场登峰造极的混战轰烈上演。
南方高速 [图书] 豆瓣
Cuentos completos 2
8.9 (87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胡利奥·科塔萨尔 译者: 金灿 / 林叶青 南海出版公司 2017 - 7
★ 马尔克斯、聂鲁达、萨拉马戈、略萨、莫言 5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齐声推崇
★ 安东尼奥尼、王家卫 2代世界级导演倾心爱重
★ 天才的,迷人的,独一无二的科塔萨尔:生活,本该是日复一日的奇迹。
★ 科塔萨尔最受欢迎、最受期待的小说集 // 金棕榈大奖电影《放大》原著小说中文版首次面世
★ 本卷收录《秘密武器》《克罗诺皮奥和法玛的故事》《万火归一》三部短篇集,每一部都是传世佳作。科塔萨尔说:“我想创作的是一种从未有人写过的短篇小说。”
★ 阅读《南方高速》时,我的心情激动不安,第一次感觉到叙述的激情和语言的惯性,接下来我就模拟着它的腔调写了《售棉大路》。这次摹仿,在我的创作道路上意义重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
★ 任何不读科塔萨尔的人命运都已注定。那是一种看不见的重病,随着时间的流逝会产生可怕的后果。在某种程度上就好像从没尝过桃子的滋味,人会在无声中变得阴郁,愈渐苍白,而且还非常可能一点点掉光所有的头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巴勃罗·聂鲁达
★ 科塔萨尔发现了孤独中的不同寻常,顺理成章中的荒谬,教条规则中的意外,以及平淡无奇中的奇迹。没有人能以文学的方式让日常生活中的陈词滥调和乏味庸常得到如此的升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巴尔加斯·略萨
====
当现实还有别的可能时,为什么要接受司空见惯的某一种呢?阅读科塔萨尔,就是轻快地掉进爱丽丝的兔子洞,是惊奇地通过衣橱走向纳尼亚,是缓慢但不失优雅地步入普通世界中更幽微的那片天地。现实与幻想交织,时空秩序犹如万花筒一样充满了颠覆的可能,日常生活和美丽幻想中的自我时而重合时而冲突,冥冥中存在奇异、神秘、荒诞的联系。与科塔萨尔每一次相遇,都是一段独一无二的飞驰,一场华丽自由的冒险。
万火归一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Todos los fuegos el fuego
9.1 (124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胡里奥·科塔萨尔 译者: 范晔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 6
《万火归一》是阿根廷文学大师胡利奥·科塔萨尔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集,由八个短篇组成,每一篇都是传世名篇。
他优雅细密、玄妙迷人的文字能像上帝的手一样翻云覆雨,复制人类感觉与意识的质地,将你带入一个时空交错,如梦似幻的世界。
《南方高速》临摹的是因车流被阻滞在高速公路多日而形成的一个临时微型社会里各色人等的心理群像。《会合》里那些幽微而极富诗情的意识流的主人是几度濒临绝境的切•格瓦拉。《万火归一》叠映了古罗马和现代两段同样魂销大火的三角恋情。《另一片天空》下,善感的“我”游荡在家庭、工作与露水情缘之间,神秘少年“南美佬”魅影般出没眼前,依稀竟是十九世纪法国诗人洛特雷阿蒙……
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 [图书] 豆瓣
Historias de cronopios y de famas
9.1 (77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胡里奥·科塔萨尔 译者: 范晔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 11
《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是一部顽皮的、文体上难以归类的作品,也是科塔萨尔最受喜爱的一部短篇集。
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指南手册”以说明手册的形式解剖了一些司空见惯的人类日常行为,提供了一种独特而形上的视角。第二部分“奇特职业”记录了“我”那特立独行的一家人的偏执而古怪的行径,不无卡夫卡色彩。“塑性材料”是全书最散漫多变的一部分,充满了奇想与荒谬元素。最后一部分“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富于喜剧色彩,构思了一个由作者随性拈来的模糊法则界定的三类人构成的社会,其中,克罗诺皮奥显然是诗人或艺术家群体的别称,用富恩特斯的话说,他们是自大、僵化和浮名的敌人。
透过这些荒诞、有趣、蕴涵讽刺的篇什,科塔萨尔巧妙触及了人性的中心、存在的本质。
~~~~~~~~~~~~~~~~~~~~~~~~~~~~~~~
没有人能够为科尔塔萨的作品做出内容简介,当我们试图概括的时候,那些精彩的要素就会悄悄溜走。
——博尔赫斯
偶像令人尊敬,仰慕,喜爱,当然,还引发强烈的嫉妒。极少数的作家能像科塔萨尔这样激发上述的一切情感……
——马尔克斯
任何不读科塔萨尔的人命运都已注定。那是一种看不见的重病,随着时间的流逝会产生可怕的后果。在某种程度上就好像从没尝过桃子的滋味,人会在无声中变得阴郁,愈渐苍白,而且还非常可能一点点掉光所有的头发。
——聂鲁达
游戏的终结 [图书] 豆瓣
Final del juego
8.6 (54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胡里奥·科塔萨尔 译者: 莫娅妮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 5
拉美“文学爆炸”主将 幻想小说大师
胡利奥•科塔萨尔 经典短篇小说集
《游戏的终结》是科塔萨尔的早期短篇小说集之一,其中的故事延续了科塔萨尔早年的幻想小说特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精致的封闭结构,先驱性的主题,梦魇般的离奇画面,以及对存在主义及人性的初步探讨。正如科塔萨尔所说:“我知道,这样的故事没有人用西班牙语写过,至少在我国是这样。我国有另一类故事,博尔赫斯的故事是令人赞叹的。但是我写的是另一种。”
跳房子 [图书] 豆瓣
Hopscotch
8.7 (23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胡里奥·科塔萨尔 译者: 孙家孟 重庆出版社 2008 - 1
《跳房子》是当代拉美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拉丁美洲的《尤利西斯》”、“二战后关于情感和观点的最为强劲的百科全书”。
小说叙述的是一位任性不羁的拉美知识分子——奥利维拉,为了追求人生的真谛来到西方文明的“天堂”——巴黎,却发现自己与其格格不入,与周围的人和整个社会无法沟通。失望之余,他不得不舍弃爱情与友谊,回到“人间”——布谊诺斯艾利斯。然而,在这时他同样找不到自己形而上的追求。他执著地寻找理想中的精神天堂,但无论巴黎,还是阿根廷,苦苦的求索,只是使他一次次跌入失望的绝境。
《跳房子》是一部充满阅读挑战的巨著,它甚至包含着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一切写作技法。它为读者安排了两种以上的读法:传统的、现代的、以及科塔萨尔向读者发出的“合谋者”阅读方法,即读者自己挖掘出的第三种、第四种乃至无穷的讲法。作者为此把不要问题只等答案、喜欢不劳心智地被动阅读的享乐主义读者叫做“雌性读者”(后来作者曾为此向全世界的女性公开道歉)。
还有1个属于同一作品或可能重复的条目,点击显示。
跳房子 [图书] 豆瓣
作者: [阿根廷]胡利奥.科塔萨尔 译者: 孙家孟 云南人民 1996
小说主人公奥利维拉与社会环境格格不入,他执着地寻找理想中的精神天堂,但无论巴黎,还是阿根廷,苦苦的求索,使他一次次跌入失望的绝境。
《跳房子》是部充满了游戏的色彩的小说,作者提供了两种阅读方式:第一种是顺序的从1读到56章结束;第二种是在顺序阅读前56章时,跳跃、穿插进后99章的内容,看起来就像那种“跳房子”游戏,小说的内容因此更为丰富,也更为庞杂。
被占的宅子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Cuentos completos 1
8.4 (38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胡里奥·科塔萨尔 译者: 陶玉平 / 李静 南海出版公司 2017 - 3
我们熟悉的世界仍有无数空洞,有待落笔描述。在科塔萨尔笔下,世界宛如一张折纸展开,内里的一重重奇遇让人目眩神迷。噩梦般的气息侵入老宅,居住其中的两人步步撤退,终于彻底逃离;乘电梯上二楼时,突然感觉要吐出一只兔子;遇见一个生活轨迹与自己酷似的男孩,由此窥见无尽轮回的一角……读过科塔萨尔的人,绝不会感到乏味。日常生活里每一丝微妙的体验,都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即兴演奏,让你循着心底的直觉与渴望,抵达意想不到的终点。
《被占的宅子》为科塔萨尔短篇全集第1辑,收录《彼岸》《动物寓言集》《游戏的终结》三部短篇集,其中《彼岸》为中文首次出版。《彼岸》轻灵可爱,《动物寓言集》别致精妙,《游戏的终结》深邃离奇,科塔萨尔说:“我想创作的是一种从未有人写过的短篇小说。”
动物寓言集 [图书] 豆瓣
Bestiario
8.5 (55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胡里奥·科塔萨尔 译者: 李静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 4
《动物寓言集》内容简介:1947年左右,科塔萨尔创作了短篇小说《被占的宅子》,由博尔赫斯推荐刊登在杂志《布宜诺斯艾利斯编年史》上。1951年,该小说与其他几篇作品结集出版,标题为《动物寓言集》。这是科塔萨尔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但其中已体现出科塔萨尔成熟的写作风格、丰富的表达方式、细腻的描绘和惊人的想象力,以及科塔萨尔天才的魔幻现实主义特色。
在这些早年的小说里,复杂性停留在病理学的层次上。作品所描写的是畸变,是脱离常规的特例。这些短篇中的奇幻轶事远离正常的生活环境,只会发生在百万分之一的人身上。
小说中展现了各种离奇的野兽。《剧烈头痛》中的“芒库斯皮阿”仿佛是病痛本身的化身、《奸诈的女人》中黛莉娅对动物女巫般的支配力量令故事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动物寓言集》中影射人性的虎、以及《给巴黎一位小姐的信》中,令“我”最终崩溃的兔子……在这些故事中,既有真正的动物,也有像人的动物,仿佛一场荒诞离奇的梦境,其中动物执行着既定的使命,它们都是象征。
后现代状态 [图书] 豆瓣
La condition postmoderne: rapport sur le savoir
8.1 (17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 译者: 车槿山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9
《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的研究对象是“后现代条件下的知识问题”,涉及了19世纪末以来.受到科学、文学、艺术行为原则影响的文化状态,对现代的评论的正确性和真实性提出质疑,指出后现代的科技发展向人们提供了权力的增长,使知识变成了商品,成了决策的因素与手段。技术标准并不能判断真实与正义,在分歧中产生了相对临时的、制约性的真理标准。
还有1个属于同一作品或可能重复的条目,点击显示。
后现代状况 [图书] 豆瓣
作者: 利奥塔 / Jean Francois Lyotard 译者: 岛子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6 - 6
内容提要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当代文
艺思潮之一,本世纪60年代在美国和法国兴
起,不久波及德国、日本,在前苏联及其它国
家也有所反应。一般认为它与自19世纪后半
期以来盛行了近一个世纪的现代主义不同。有
人认为是对现代主义的反驳,有人认为是现代
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是进入信息社会、新技术
革命时代资本主义制度各种危机的产物。后现
代主义问题涉及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和
西方及前苏联文化、文学倾向的认识和评价,
是一个有关全球文化处境的问题,因此引起人
们的关注,我们对它也应该有所了解。
让一弗朗索瓦・利奥塔是当代法国后结构
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曾任巴黎第八大学和美
国加州大学哲学教授。主要理论著作有《利比
多经济学》(1974),《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
的报告》(1979),《公正》(1984)和《多元
共生的词语》(1986) 等,《后现代状况》一
书,曾经在80年代初引起西方哲学界有关后
现代主义问题的深入论争,至今仍被认为是研
究这一课题的经典著作之一。
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中着重探讨当代
西方后工业社会中的知识状态嬗变,试图以语
言应用学(Pragmatics)观念与方法解释当代
资本主义社会变异和文化症状。与其他几种后
现代主义理论阐释不同,利奥塔既不像丹尼
尔・贝尔那样从社会系统论角度去说明后工业
社会的“文化矛盾”和信仰危机,也不像尤根・
哈贝马斯那样提出“晚期资本主义合法化危机”
并企图重建理性的交流沟通理论,又疏离弗莱
德里克・詹姆逊将后现代文化生产叠合于资本
主义经济逻辑的整体论思维,他从语言资讯
(competance)及其运用规则的差异着眼,深
入论证作为西方文明维系网络与认知基础的元
话语(metadiscOurs)的衰竭枯萎,以及因此
产生的“叙事危机”与知识非合法化局域。这种
强调知识“不可通约”和开发不同语言岐见的后
结构主义观念,虽然同西方马克思主义、新保
守主义思潮对于后现代主义的解释多有冲突纠
纷,毕竟作为重要的歧见给这场论争供述了新
的话语内容。同时,利奥塔的后现代主义哲学
话语对于西方文学及其批评理论的影响颇大。
至今,由他所激发的关于“艺术表征危机”的论
争,仍在“众声喧哗”的氛围中持续进行。
有人在周围走动 [图书] 豆瓣
8.3 (20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胡里奥·科塔萨尔 译者: 陶玉平 / 林叶青 南海出版公司 2018 - 9
★在他之前的人很遗憾无缘读到他,在他之后的几乎所有作家都热爱他
★马尔克斯、聂鲁达、萨拉马戈、略萨、莫言 5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致推崇
★科塔萨尔短篇小说杰作首次面世
★故事确实是这样开始的。现在所不知道的是,它将如何继续下去。
.
正在阅读的人,你身上就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吗?
它从一个梦境开始,又在许多梦境中一再出现,最终却不仅仅是一个梦;地铁是适合游戏的场所,目光在车窗里交汇,双手在扶手上相遇,游戏者与操纵游戏的力量无声地抗争;当一成不变的生活被打破,意外以夜色中的白马的形象降临……科塔萨尔将他对体裁和语言的探索发挥到了极致,关于爱、疾病、死亡、童年,关于幻想与现实的交汇,他捕获现实因恐惧或期望而偏离的微妙瞬间,构筑现实彼端的广袤世界,邀请读者共度一场奇异的、崭新的文学冒险。
本卷收录《最后一回合》《八面体》《有人在周围走动》三部短篇集,均为中文首次出版。
.
由于缺乏更确切的名称,我的短篇作品几乎全部都归入幻想小说,实际上它们反对的是那种虚假的现实主义:在一个由规律、原则、因果、精确的心理学和地图册所支配的世界中,一切事物都可以描述和解释。然而就我而言,对现实的真正研究并非针对规律,而是针对那些规律之外的东西。
——胡里奥·科塔萨尔
导读利奥塔 [图书] 豆瓣
Jean-François Lyotard
8.8 (16 个评分) 作者: (英) 西蒙·莫尔帕斯 译者: 孔锐才 拜德雅丨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4 - 8
在诸如《后现代状况》、《歧争》、《力比多经济学》和《非人》等作品中,让-弗朗索瓦·利奥塔激进地改变了人们思考当代文化的方式。他对知识、艺术、政治和历史关系的研究组成了后现代思想中最具影响力的文本。
这本导读介绍了利奥塔作品的核心思想,包括现代性、后现代、伦理、崇高和“不可呈现”等概念。西蒙•莫尔帕斯将重要的文本放在它们的知识背景中,从而追溯了它们在当代思想中深远的影响力。这样,他不仅让利奥塔的作品变得易于进入,同时也让读者能对这些作品作出他们自己的判断。
利奥塔的作品对于任何研究当代文学文化的学者来说都是无法忽略的。本书对于进入利奥塔范围广阔的批判作品是一个理想的指引。
非人:漫谈时间 [图书] 豆瓣
L’ Inhumain. Causeries sur le temps
作者: [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 译者: 夏小燕 拜德雅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2
- 编辑推荐 -
★ 法国著名哲学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继《后现代状况》、《异识》后,最重要、讨论幅度最广的学术著作。“非人”、“崇高”等利奥塔最重要的观点,在这本文集中得到了清晰的呈现和阐释。
★ 在人类与机器意识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兴趣的今天,众多关于人类在当代世界中的意义的讨论,皆不可避免地会回到利奥塔对“非人”的分析。
★ 崇高一直是批判研究的核心范畴,利奥塔在本书中对康德、黑格尔以及埃德蒙德•伯克的崇高概念的解读,对崇高理论在文学、绘画等领域的具体应用的分析,是他对美学理论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 本书是利奥塔作品中写作相对明晰的著作,对于那些不熟悉他之前文本的读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其中,《重写现代性》、《崇高与先锋派》等文章亦是人文社科理论学习者和研究者反复研读的经典文本。
- 内容简介 -
人道主义意义上说的人是否在以窘迫的方式变成非人?×人之“本”是否就在于人身上住着非人?
这里汇集的“漫谈”没有宣言或者专论的功能和价值,如利奥塔所言,它们都是一些应邀写的文章,大多数是针对非专业的读者,其余的则是私下的交流。在书里的一系列广泛讨论中,利奥塔研究了康德、海德格尔、阿多诺和德里达的哲学,并着眼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如塞尚、德彪西和布列兹——的作品。他还探讨了时间与记忆、崇高与先锋派,以及美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等议题。在这些讨论中,他着重思考了现代性、进步与人之间密切但疑窦丛生的联系,以及向后现代性的过渡。利奥塔声称,文学、哲学和艺术的任务就是见证并解释这一艰难的过渡。
神秘窥视 (2024) [电影] TMDB IMDb 豆瓣 Eggplant.place
The Watchers
5.7 (17 个评分) 导演: 伊莎娜·沙马兰 演员: 达科塔·范宁 / 乔治娜·坎贝尔
其它标题: The Watchers / 窥探者(港/台)
该片改编自A. M. Shine的小说。28岁的艺术家米娜(达科塔·范宁 Dakota Fanning 饰),突然被困在爱尔兰西部一片广袤无边、人迹罕至的森林里。当米娜找到安身处时,才察觉到自己与三个陌生人一起受困,而且每晚都有神秘生物在监视和跟踪他们。
曾经的云雀 (1970) [电影] 豆瓣
იყო შაშვი მგალობელი
导演: 奥塔·埃索里亚尼 演员: Gela Kandelaki / Gogi Chkheidze
其它标题: იყო შაშვი მგალობელი / 日常生活
吉亚是乐团里的定音鼓演奏员,他性格热情、善良,可是办事没有章法有些毛糙,他有着太多的男女朋友被各种琐事缠身,因此无法合理安排时间,约会老是迟到,为了朋友,他疲劳奔波于各种无谓的事务里,做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他有才气,却总是用的不是地方,吉亚为了取悦大家,像一台开足马力的机器,奔波在各种莫名其妙的事务里。乐队指挥对他直摇头,女友也经常数落他,而他依旧我行我素,直到一次意外的车祸总结了他的悲剧人生。
话语,图形 [图书] 豆瓣
作者: [法国]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 译者: 谢晶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本书是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利奥塔的第二本著作,其主旨是批判结构主义,尤其是体现在拉康心理分析中的结构主义。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运用梅洛-庞蒂的现象学去颠覆结构主义,第二部分运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去颠覆拉康心理分析和现象学的某些方面。利奥塔的出发点是话语(与结构主义和书面文本相关)和图形(与现象学和观看相关)的对立。他认为自从柏拉图以来,结构性的、抽象概念性的思维统治着哲学,贬低感性经验。书面文本和阅读经验同概念思维相契合,而图形、图像和观看经验同感性相契合。本书的意图就是捍卫图形与感性经验的尊严。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 [图书] 豆瓣
Jean-François Lyotard
作者: [英]基夫•班福德(Kiff Bamford) 译者: 曹金羽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 - 1
【编辑推荐】
利奥塔是二十世纪极为重要的一位法国思想家,但在中国他并没有像福柯、德里达、德勒兹那样引起广泛的关注,其原因是多方面:利奥塔的著作、研究利奥塔的专著没有被大量引入,导致国内对利奥塔感兴趣的大部分读者无法获得一个相对完整的利奥塔画像;《后现代状态》令利奥塔在国际上声名鹊起,却也造成了对他的误解和断章取义,“后现代”无疑成了利奥塔的标签,一个阻止读者进一步探索其广泛性、复杂性的标签;等等。
利奥塔的思想是复杂的,他所涉猎的领域也是庞杂的。理解利奥塔的思想,以及他思想中的某些倾向,对于读者而言充满了困难。本书作者班福德抓住了利奥塔思想中几个重要的特质,追溯了利奥塔迂回曲折的人生旅程,揭示了他哲学观点的主旨、他与思想的斗争,以及他在哲学和政治面前承担的写作与思考的使命,还探讨了他与政治、艺术、电影和文学的关系。这部评传非常精巧、透彻,兼顾深度与广度,实属难得。
=======================
【内容简介】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是法国二十世纪下半叶最复杂、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以《后现代状态》闻名于世。基夫•班福德以利奥塔生活的时代为广阔背景,以动人而公允的笔触,追溯了利奥塔一生的不同阶段和重大事件: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接受了精英教育;前往阿尔及利亚展开教学活动,同时思考着政治、战争和哲学问题;追随马克思的步伐又对其进行批判和反思,延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路径写作《力比多经济学》;《后现代状态》所带来的国际声望,以及由此引起的误解与争议;始终对艺术保持着极大的兴趣,策划“非物质”展览,拍摄实验电影;《签名,马尔罗》显示出其后期对文学的关注;等等。班福德抓住利奥塔思想中最重要的几个特质——歧异、漂移、迂回、断裂,通过讲述利奥塔的生平和学术纪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可以接近,进而尝试去理解的利奥塔画像。
熊的话 [图书] 豆瓣
9.2 (5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胡里奥·科塔萨尔 / 绘者 [西] 埃米利奥·乌韦鲁阿加 译者: 范晔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5 - 4
到了夏夜
我在星光点点的蓄水池里游泳。
我先用一只手洗脸,
再用另一只,
最后两只手一起,
这让我非常非常高兴。
一只住在管道里的熊发现人们的生活很奇怪,他们都很孤独。它感到人很可怜。阿根廷文学大师胡里奥•科塔萨尔迷人的故事和西班牙画家埃米利奥•乌韦鲁阿加的插画完美地结合,构成这本令人难忘的绘本。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