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周汝昌”
红楼梦 [图书] 豆瓣
10.0 (16 个评分) 作者: 曹雪芹 著 / 周汝昌 汇校 人民出版社 2006
红学家周汝昌汇校本《红楼梦》于2006年末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80回《红楼梦》是周汝昌历经56年,搜寻了现存的11种古本《红楼梦》,一字一句精校而成的。周汝昌认为,这一版本匡正了自清乾隆至今120回“曹雪芹、高鹗合著”通行本中的谬误,是接近曹雪芹原笔原貌的真本、善本。
据介绍,通行本《红楼梦》的发端是清乾隆书商程伟元通过活字摆印、大量印刷、廉价发行的120回《红楼梦》。 周汝昌等一些《红楼梦》研究者认为,这个通行本是在清乾隆文化专制的背景下流布的,当时曹雪芹的《红楼梦》没有被全部禁毁,而是经过和珅安排改造、找写手高鹗对前80回“点窜原文”,对80回后全盘重写,把它变成一部单纯的“情书”。
新中国成立后,《红楼梦》有两个通行本流传较广,一是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以程乙本为底本的120回《红楼梦》;二是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以庚辰本为底本的前80回加高鹗后40回续书的120回《红楼梦》。这两个通行本存在同一个问题:它们将《红楼梦》与高鹗续书捆在一起,且在封面上署名“曹雪芹 高鹗著”,使得普通读者多误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高鹗合著的。
即将出版的周汇本《红楼梦》中,周汝昌不但将曹雪芹的80回《红楼梦》和高鹗续书割裂开,并且根据甲戌本、蒙府本、戚序本等11个古抄珍本,一字一句比较,选择出他认为最符合曹雪芹原笔原貌的字句。与此同时,周汇本《红楼梦》还附有周汝昌对于曹雪芹80回后《红楼梦》的探佚论文。
红楼小讲 [图书] 豆瓣
8.2 (10 个评分) 作者: 周汝昌 北京出版社 2002 - 1
《红楼小讲》是周汝昌为普通读者讲解《红楼梦》的二部作品。主体部分曾连载于报纸副刊,结集成书后,颇为各界读者喜爱。再版后,作者特为新版撰作小序,增写数篇讲《红》小文,并补入2000年在北京大学的演讲整理稿《(红楼梦)与中华文化》一文。全书深入浅出,对《红楼梦》的人物、故事及前呼后应、手挥目送的笔法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精当的解说点评,尤其是对《红楼梦》的主旨、精神,再三致意,是一部可以引领普通读者了解、体悟《红楼梦》真谛的入门读物。
红楼夺目红 [图书] 豆瓣
作者: 周汝昌 作家出版社 2003 - 10
本书是周汝昌先生新的一本红学随笔集。与以往的著作不同,是以短文讲“大旨”。全书一百三十余篇,从赏析雪芹“绝特”个性,提出湘云才是《红楼梦》全书主角,到刘姥姥在全书中的重要性,以及红学研究者极少触及的红楼小人物的见解等观点,令人玩味领悟,大开眼界。可谓点面新、视角新、解说新,是红学界近年来不可多得的精彩作品。周先生在本文后再记中,赋诗一首,抄录如下:百读红楼百动心,那知春夜尚寒侵。每从细笔惊新语,重上高山悦旧琴。只有英雄能大勇,恨无才子效徽忱。寻常言语终何济,不把有书换万金。全书诗、文、图并茂,精美大气,印装讲究。
周汝昌点评红楼梦 [图书] 豆瓣
作者: 周汝昌 团结出版社 2004 - 1
《红楼梦》之伟大,在于她以一部小说而得以成就一门学说,即“红学”。“红学”本是清代文人学士的戏谑之称,其学术地位的确立,当归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新红学的创建,有人甚至说“这一件大功,值得凌烟阁上标名”,足见新红学的成就及影响。  更有王国维、蔡元培、胡适等博学硕儒以大宗师身份对《红楼梦》予以点评,进而以专著行世,对当时以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观点以今日来看,未必句句信而有征,然其不囿成见、独辟蹊径的治学精神仍然值得借鉴、发扬。  本丛书所选作者皆是“红学”名家或在其他领域卓然成家者,以期读者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认识《红楼梦》。所选文章不以学术观点、文化背景、政治倾向为取舍;在形式上也是长篇宏论与短篇杂感兼收;就时间来说,跨度较大,在做技术加工时,亦尽量保持其原貌;为兼顾学术性与趣味性,不以发表时间先后为序编次。
红楼艺术 [图书] 豆瓣
作者: 周汝昌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 - 3
红学经典 之《红楼艺术》
·既谈《红楼》艺术,必须先懂得雪芹一门的宗风与那时代所谓『艺术』的具体涵量,如此方能将今世的『艺术』概念稍稍恢弘起来,这才有利于真正理会《红楼梦》艺术魅力的性质,它的根源,它的高级,它的宝贵。
— 周汝昌
红学经典丛书:
《吴宓论红楼梦》 吴 宓 著
《红楼梦辨》 俞平伯 著
《红楼梦人物论》 王昆仑 著
《红楼艺术》 周汝昌 著
《红楼说梦》 舒 芜 著
《石头记脂本研究》 冯其庸 著
《红楼梦论稿》 蒋和森 著
红楼梦新证 [图书] 豆瓣
作者: 周汝昌 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8 - 5
《红楼梦新证》是一部关于小说《红楼梦》和她的作者曹雪芹的材料考证书,是中华文化艺术史上的一部名著,也是作者的经典作及成名作。胡适对红学开端之后,《红楼梦新证》方是红学的真正“实体”,后来的曹学、脂学、版本学、探佚学等诸多分科,乃至影印的有关资料亦由她而引发。海外著名学者评之为“无可否认的红学方面一部划时代的最重要的著作”、“考证《红楼梦》的基本材料大部分是他一手挖掘出来的”,国内学者则称之为“是任何有志于红学研究的人都无法绕行”的巨著。
和贾宝玉对话 [图书] 豆瓣
作者: 周汝昌 作家出版社 2005 - 6
著名红学专家周汝昌先生情迷《红楼梦》的又一部力作。
关于本书,周先生说:“我是梦见贾公子宝玉,梦中讨论红楼一‘梦’,方才撰成此书的。梦是‘萦思结想’的结果,梦宝玉而相谈,论《红楼》以对话,不也是一桩新异事吗?!下笔以后,却未有阻滞之感,倒是意趣盎然。乘势而进,不觉积至九九八十一篇。我想起了《诗经》上的两句:‘嘤其呜矣,求其友声’。我想与贾宝玉对话,就是为求友声。写了那给诸位读者,也还是为了一个友声。
献芹集 [图书] 豆瓣
作者: 周汝昌 2006 - 11
本书是资深红学家、古典诗词研究家周汝昌先生论红赏红的重要著作之一,收录《曹雪芹生卒年之新推定——〈懋斋诗钞〉中之曹雪芹》《曹雪芹家世生平丛话》《〈红楼梦〉的情节和结构》《红学的几个侧面观》《〈红楼梦〉欣赏一隅》《〈红楼梦〉“全璧”的背后》等重要文字五十馀篇,涵盖红楼家世、红楼版本、红楼艺术、红楼风物、曹雪芹小像、红学状况等方方面面。读者可于此中,尽情感受周先生别具只眼的解说与考评,体会周先生将《红楼梦》放至整个中华文化当中去悟证的苦心孤诣,而半个世纪红学的风风雨雨亦可约略得见。
此外,本书补入作者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致胡适信八封。这些珍贵的文字,记录了半世纪前风云即将变色之际红学史上的一段佳话。这次收入本书,均据影印件进行了核校,以方便读者与研究者参考。
永字八法 [图书] 豆瓣
作者: 周汝昌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 11
* “红学泰斗”周汝昌,70年书法研究心得总结,写给大家的书法艺术讲义。
* “永字八法”是学习书法的基本功,是理解“书”之有“法”的必修课。
* 指陈书家得失,纠正书史谬误,成一家之言。直击书法学习的问题,娓娓道来我们的汉字之美
* 出版20周年精装纪念版,全新修订增补,单独附赠作者生前珍藏书法碑帖印本
***
【内容介绍】
“我对‘书学’下功夫,比对‘红学’多得多。”—— 周汝昌
少年时学书,抗日战火中写书,唐山地震中著书,对书法的学习和钻研贯穿周汝昌的学术生涯。《永字八法》作为周汝昌毕生书法创作和研究的总结,实实在在解答了书法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选狼毫笔还是羊毫笔,初学者由篆隶入手还是从楷书入手,学碑还是临帖,一定要中锋行笔吗,“藏锋”究竟怎么藏,“锥画沙”“屋漏痕”又是指什么,为何单取“永”字而立“八法”……周汝昌不仅耐心回复具体问题,还推而广之,广涉书法创作中的笔法、识势、结构和风格等关键问题,乃至汉字的起源、书法美学等理论话题,用精妙的语言娓娓道来,让人人读完都有所启发。
学习书法,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用笔、结构、风格,而用笔是关键。甚至可以说,学书法就是学用笔——笔法。“永字八法”是古人以“永”字为例,概括总结出的楷书八种基本笔画的书写要点,堪称书法学习的基本法则,也是学习书法的基本功,更是理解“书”之有“法”的必修课。本书即以“永字八法”为切入点,详细解读了书法学习的方法、书学理论与书法美学。
《永字八法》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书法艺术答问》,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就学习书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解答,阐述了“永字八法”的基本内涵和在书写中的应用,可谓是“答疑解惑”篇。如果说上编是“入门”,那种中编《书道圣经》则是“进阶”——追溯书法的源流,剖析书法美学中的几个关键词,如沉著、劲险、明利、遒媚等等,从更宏观的角度阐释了书法艺术的历史与美学。下编《书法的奥妙》更是深入“书法堂奥”,就书学笔法、“遒媚”之内涵、中国书法“聿(字左下有两撇,音津)学”之起源、石涛“一画”论与中国书画艺术的精神等进行专门探讨。在全书附录部分,我们能看到周汝昌对欧阳询《皇甫君碑》年代的考证,对孙过庭《书谱》的诠释,以及和袁殿勇讨论书法的书信往来。此外,书的主体之外,附有周汝昌生前四处搜购的部分字帖(周汝昌称其为“破帖”),以及周汝昌背临的《兰亭序》长卷(启功、徐邦达、王学仲题跋)。三编内容层层深入,附录与“破帖”作为补充,使《永字八法》成为一本内容全面的书法学习著作。
千载有余情--周汝昌赏会古典诗词(上下) [图书] 豆瓣
作者: 周汝昌 2018 - 3
收入周汝昌先生《读词杂记》《“赢得青楼薄幸名”正解》《谈唐诗史上的“三李”》《关于古典诗词的鉴赏》等六十余篇讲论诗词的文字,熔铸了作者多年研究的心得体会,集中体现了作者在古典诗词方面的研究收获,兼顾内容的难易程度、读者的接受水平及阅读兴趣,全方位、多角度地对中国古典诗词、文字、对联等优秀文化做了细致深入的评点和分析。

已从结果中略去了来自同一作品或有相同标识号的4个条目,点击这里可重新显示

石头记 [图书] 豆瓣
10.0 (11 个评分) 作者: 曹雪芹 / 脂砚斋 漓江出版社 2010 - 1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套装上下册)(普及本)》包括:《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上册)(普及本)》和《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下册)(普及本)》。《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套装上下册)(普及本)》是周汝昌先生耗时近六十年精心磨练而终于他九十高龄之际完成的百万字巨大工程之结晶。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在十余种古抄本中进行了大汇校,恢复了曹雪芹的真笔原文,是迄今为止最为可靠的一部真本《红楼梦》。二是脂砚斋的朱笔批语达数千条之多,是《红楼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批语紊乱、讹错、脱落不一而足。著者进行了全面梳理核定后文意晓然,对于理解《红楼梦》的思想艺术、创作心理等问题具有重大参考价值。三是著者毕生研究《红楼梦》的心得创获,对曹雪芹的思想感情、创作宗旨、艺术手法无不涉及,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校评者周汝昌先生是承接新旧红学的代表人物,名重一时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书法家和诗人。1953年出版的《红楼梦新证》,被誉为“红学方面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周汝昌先生学贯中西,出版十几部红学专著,涉及红学领域各个层面,令海内外学界瞩目。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套装上下册)(普及本)》为横排简体套色印制,针对普通读者,具有普及作用。《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套装上下册)(普及本)》与2008年5月出版的繁体字本同为高技术精制出版,不但在国内堪称独树一帜,问世后也会有广泛的国际影响。
红楼梦 [图书] 豆瓣
作者: [清] 曹雪芹 / 周汝昌 校订 海燕出版社 2004 - 9
这是一部不寻常的的《红楼梦》。
说不寻常,是实在的话,并无夸大张皇之意。其所以不寻常,说来万言难尽,如今只粗叙几个要点,以供读者朗鉴。
第一不寻常,在于全书的肇创、经营以抵今日出版问世,共历56年之久。
第二不寻常,56年的种种经历、曲折、坎坷,风波艰险,俱非一般情况、等闲小事,也非今日读者所能想像。这是可以写成另一部书的。
第三不寻常,这部《红楼梦》的校字订书,与已有的各种版本皆有不同之处,本身的特点特色很多且大。这些特点特色,来之不易。正因如此,也许会让读者感到陌生,甚至一时不易接受,疑问“能是这样的吗?”
第四不寻常,这“白文本”看起来没甚稀奇,却是一种“精髓”之表现。比如有的校订者只是取一部较好的流行本作为底本,然后,再以别种良本加以 校核,遇有底本不尽惬意处,则据良本圈改、钩乙……是就个别字句而改动,改动后便成“新校本”,拿它作为定稿排印出版。
本书则是以大汇校《石头记会真》的校定本文字为底稿,再加标点及必要的汉字简化等技术性之安排,并保留部分原笔原貌,以便普通文学爱好者阅读,所以与上述的校订法很不相同,这是“结晶”,是对曹雪芹的文心笔法之深刻领会,而不是“事务性”工作结果。
永字八法 [图书] 豆瓣
作者: 周汝昌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3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为《答问》,以通俗而简要的问答形式讲解了中国书法的最基本的内涵、学识、意义,也涉及了学书的范本与笔法的各种问题。读者对象是青年书法爱好学习者。中编《分论》是中国书法著作方面的某些错误观念。下编《综论》是单篇论文,然亦相互联系,多有创见,精言要义,可为书学较高深者提供研究的新课题与新领悟。本书图文并茂,虽是谨严的书法探求,但亦不失其生动。
红楼梦新证 [图书] 豆瓣
作者: 周汝昌 译林出版社 2012 - 2
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其草创于1947—1948年,约40万言,1953年9月由上海棠棣出版社出版,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连销三版,产生了很大影响。毛主席对这部书给予了相当的评价。 《红楼梦新证》是红学史上首部文史哲综合大型学术论著,奠定了新中国“新国学”的坚实基础。 《红楼梦新证》内涵所涉极为繁富,它的最大特点是:史料蒐辑的丰富珍贵;填补、澄清、纠正以往研究的空白、模糊、混乱、讹误等处;揭示与阐释许多历史事变牵涉作者家世生平的重大关系以及各种事故背景对作者、作品的思想之影响及曲折表现。 作者的这部红学开山之作因其翔实的考证和缜密的思辨,被学界推为红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