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崩溃”
全部 | 书籍 (7) | 影视 (3) | 播客 | 音乐 (18) | 游戏 | 演出
天朝的崩溃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9.2 (78 个评分) 作者: 茅海建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 7
《天朝的崩溃》是作者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十余年所得的成果。作者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对有关人物及其言行活动分析,观察清王朝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为,揭示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重大,有关著述已出版不少。这本书的研究可谓推陈出新,作者一系列独到创见可能在学术界引起争议,相信这种争议将有助于深化中国近代史研究。
还有1个属于同一作品或可能重复的条目,点击显示。
The Qing Empire and the Opium War [图书] 豆瓣
作者: Mao Haijian 译者: Craig Smi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6 - 10
The Opium War of 1839-42, the first military conflict to take pla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is a subject of enduring interest. Mao Haijian, one of the most distinguished and well-known historians working in China, presents the culmination of more than ten years of research in a revisionist reading of the conflict and its main Chinese protagonists. Mao examines the Qing participants in terms of the moral standards and intellectual norms of their own time, demonstrating that actions which have struck later observers as ridiculous can be understood as reasonable within these individuals' own context. This English-language translation of Mao's work offers a comprehensive response to the question of why the Qing Empire was so badly defeated by the British in the first Opium War - an answer that is distinctive and original within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historiography, and supported by a wealth of hitherto unknown detail.
鬼书 (2014) [电影] 豆瓣 TMDB IMDb
The Babadook
6.7 (77 个评分) 导演: 詹妮弗·肯特 演员: 埃茜·戴维斯 / 诺亚·怀斯曼
其它标题: The Babadook / 巴巴杜
数年前,艾米莉亚·范宁(艾斯·戴维斯 Essie Davis 饰)和丈夫遭遇一场严重车祸,丈夫不幸在这场意外中身亡。在此之后,艾米莉亚一面在养老院辛勤工作,一面又要照顾年幼的儿子塞缪尔(诺亚·维斯曼 Noah Wiseman 饰)。没有父亲的保护,塞缪尔从小害怕鬼怪,与之相对又表现出极其暴力叛逆的言行举止。带着危险品上学的塞缪尔遭到校方的斥责,艾米莉亚无奈暂时将其托付给克莱尔阿姨照看。
某晚,塞缪尔选了一本从未见过的绘本《巴巴杜先生》作睡前故事,因故事太过诡异恐怖,艾米莉亚中止了阅读,谁知小塞缪尔却仿佛着魔了一般。他声称巴巴杜来到了家里,小家伙的举止越来越离经叛道,而各种可怕的现象也接二连三出现……
崩溃 [图书] 豆瓣
Collapse: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
7.8 (2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贾雷德·戴蒙德 译者: 江滢 / 叶臻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4
人类历史上,当一个社会面对其复杂的环境问题,无法做出正确的应对和决策时,往往会走向崩溃。而发生在索马里和卢旺达等地的悲剧,也警醒着我们,即便拥有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的当今社会,一旦决策错误,也很可能会堕入灾难性的后果之中。
为什么有些人类社会崩溃了?有些却成功存活下来?正是带着这样的问题,书中以对失败的比较案例研究,试图为当今的人类社会提供一条生存与发展之道。
书的第二部分“过去社会”中,讲述了一个个发人深省的失败故事。其中,有对“复活节岛”和“马雅文明”这样经典案例的创新分析,也有对维京人殖民浪潮中两种截然不同命运的精彩叙述:在冰岛的维京社会克服恶劣环境,成为当今世界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格陵兰岛上的维京社会,则因为一系列错误的决策,在当地土著人的竞争和挑战面前,溃不成军。同样,这一部分也讲述了过去社会的一些成功案例,比如日本社会早在幕府时代就推行的一系列环保政策和举措,就让人印象深刻。
在第三部分“现代社会”中,分析了发生在卢旺达的种族大屠杀,并跳脱了宗族仇恨和宗教歧视的框框,将其放入一个小型社会发生全面崩溃的视角下,加以全新解读。对于生活在同一个岛屿上的两个民族:多米尼加和海地,两种不同的国家命运的揭示,给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思考提供启示。而对于中国和澳大利亚这两个当今世界的巨人,书中各有一章专门论述,其中所含的许多信息和观点,将会刷新人们的原有认识。
在第四部分“实践教训”中,用了大量生动的案例,讲述了跨国大企业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微妙关系,其中的经验,对中国的政府和商业决策人而言,很有借鉴意义。
还有1个属于同一作品或可能重复的条目,点击显示。
崩溃 [图书] 豆瓣
Collapse: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
8.0 (8 个评分) 作者: [美] 贾雷德·戴蒙德 译者: 叶臻 / 江滢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9
2003年,沙尘暴从内蒙古横袭整个中国大陆。 2004年,南亚大海啸夺走22万条人命。 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侵袭美国新奥尔良引发世纪大迁徒。 21××年,地球村大崩溃? 为什么复活节岛人能竖起令人惊叹的巨石人像,却无法避免森林殆尽,物种灭绝的命运?为什么同样是生活在格陵兰岛上,中世纪的维京社会渐渐走向消亡,而当地的因纽特人却延存至今? 今天,一些人类社会也因面临类似的问题而生灵涂炭、家园残破,就像卢旺达和海地发生的悲剧;即使那风景如画、人间天堂般的美国蒙大拿州,也早已危机四伏。面对这一切,我们该如何抉择,才能避免自己走上崩溃之路? 《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为戴蒙德继《枪炮、病菌与钢铁》后的又一巨制,格局宏大、鞭辟入里,多有对文明悲剧的忧患之思,可谓是21世纪全人类的求生之书。
城市英雄 (1993) [电影] 豆瓣 TMDB
Falling Down
8.3 (36 个评分) 导演: 乔·舒马赫 演员: 迈克尔·道格拉斯 / 罗伯特·杜瓦尔
其它标题: Falling Down / 堕落
迈克尔·道格拉斯扮演的威廉·福斯特是一家军工场的工程师,被解雇后心情很压抑。因离婚,小女儿的生日没被邀请,恰好路上堵车,他弃车走进一家杂货铺,想找点零钱打电话,却遭到刁难,他操起垒球棒砸了铺子。在公园休息时,又和流氓打了一架;在快餐店里因和服务生发生争执,他拔出从流氓那里缴获的手枪一阵乱射,此时他已完全失控。最后,他面对退休警官的枪口,不禁自问:“我是坏人吗?”
民主崩溃的政治学 [图书] 豆瓣
作者: 包刚升 商务印书馆 2014 - 6
民主政体的崩溃是影响重大的政治事件。民主政体为什么会崩溃?本项研究试图系统地解释民主崩溃的原因和因果机制。现有文献从阶级斗争和不平等、经济落后及不稳定、结构性社会分裂、政治制度缺陷、政治精英行为与选择,以及国际因素等几种理论路径来解释民主崩溃。但是,现有理论的系统性和严谨性存在不足,适用的时空范围也比较有限。作者试图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民主崩溃提出一个新的理论解释:如果一个民主国家符合两个条件:一是选民政治分裂程度高,二是离心型政治制度安排,那么该国民主政体就倾向于崩溃。
民主政体的崩溃通常都起源于国内社会的某种政治紧张关系,如果这种政治紧张关系愈演愈烈,就会导致严重的政治危机。当这种政治危机无法在现有的民主政体框架内解决时,就会导致民主政体的崩溃。因此,理解政治危机的形成和激化,是解释民主崩溃的关键。政治危机的形成和激化需要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国内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政治冲突,而这种政治冲突是不同选民集团存在严重政治分裂的反映。第二个条件是民主国家没有能力去解决这种严重的政治冲突。因此,国家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民主政体的稳定性。固然,国家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民主政体下的政治制度安排很大程度上能决定国家能力的高低。从制度主义的视角讲,离心型民主政体会显著地削弱国家能力,从而使其无法应付剧烈的政治冲突。作者的观点可以归纳为:高度的选民政治分裂导致严重的政治冲突,而离心型制度安排无法塑造有效的国家能力,两者的结合倾向于导致民主政体的崩溃。
这项研究采用比较历史分析方法,在重点横向比较德国(1919-1933年)、尼日利亚(1960-1966年)、智利(1964-1973年)三个民主崩溃案例和印度(1947年至今)一个民主存续案例的同时,还对四国不同时期的民主经历进行了纵向比较,以揭示选民政治分裂程度和政治制度安排对民主崩溃或维系的影响。作者希望这项研究能对如何避免新兴民主政体的失败提供富有价值的启示。
复杂社会的崩溃 [图书] 豆瓣
作者: (美) 约瑟夫·泰恩特 / Joseph A. Tainter 译者: 邵旭东 海南出版社 2010 - 5
本书描述了历史上从中国西周到乌干达北部的伊克族等二十多个由简单社会进化到相对复杂的社会后却走向崩溃的案例,并回顾了两千多年来后人对于这些崩溃现象的解释。作者还阐释了复杂社会的性质,并通过在社会政治复杂化领域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罗马文明、玛雅文明、查科文明从兴起到衰落的详细研究,为理解崩溃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那就是从社会复杂化投资的边际回报(即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加的回报)来判断一个社会是处于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复杂化进程中,还是正走向相反的崩溃进程。
Gregorien Le chant du silence [音乐] 豆瓣
Wim van Gerven / Schola Cantorum of Amsterdam Students
发布日期 1968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SONY classical
格里高利圣咏作为欧洲封建社会初期的主体音乐,可以说是西方音乐文化中的第一朵花。它的发展与整个西方音乐史有密切的关系。在记谱法的研究、音乐理论、复音音乐的兴起与发展、音乐学校的成立等许多方面,都要提及格里高利圣咏,即使现代的调式音乐也是以格里高利圣咏的调式为基础。
格列高利圣咏中最富特征的旋律不仅长久地保存在中世纪作曲家的创作中,而且还保存在后来许多世纪的作曲家的创作中。我们在巴赫、莫扎特等人的作品中可以听到这些旋律,如莫扎特的《朱庇特交响曲》、李斯特的《死之舞》,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第 5乐章 、圣·桑的附有管风琴和钢琴的《 C小调第三 交响曲》、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钢琴和管弦乐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流传至今的许多乐曲,如小步舞曲、军队进行曲,以及奏鸣曲第一乐章 等,都是由格列高利圣咏扩展而成。二 .产生在基督教背景下的复音音乐复音音乐就是由两个或更多互相独立的声部构成的音乐。这种音乐的产生,标志著西方音乐前进了一大步。复音音乐出现在中世纪基督教的背景之下,是由格列高利圣咏发展而成,其音乐家都是天主教会的僧侣。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s complete [音乐] 豆瓣
Friedrich Gulda / Shoko Sugitani
发布日期 2008年2月21日 出版发行: Brilliant (Joan Records)
These are the recordings master pianist Friedrich Gulda made in 1970 and 1971 with the Wiener Philharmoniker under Horst Stein. Together they recorded all five of Beethoven's piano concertos for Decca. They are still considered to rank among the best ever made. They are also part of the recently released complete "Beethoven Editions" (85 and 100 CDs). But for those who are Gulda rather than Beethoven fans, here is their chance to purchase Gulda's acclaimed recordings on separately.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