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广东人民出版社”
全部 | 书籍 (13) | 影视 | 播客 | 音乐 | 游戏 | 演出
母乳主义 [图书] 豆瓣
Lactivism:How Feminists and Fundamentalists,Hippies and Yuppies,and Physicians and Politicians Made Breastfeeding Big Business and Bad Policy
8.1 (13 个评分) 作者: [加]考特妮·琼格 译者: 张英杰 2022 - 6
【编辑推荐】
★回顾育儿方式的变化潮流,探究母乳喂养如何从个体选择演变成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义务
“自1995年以来,没有哪项大众哺乳倡议对女性的偏好和选择表示过支持。”
在极端的母乳喂养倡导者眼中,母乳喂养是一项强制要求、一场道德运动、一种区分好父母与坏父母的方法,甚至是缓解社会矛盾的安慰剂,却独独不再是母亲喂养孩子的其中一种方式。
★透过十数位哺乳期母亲的真实经历,深入反思母乳喂养文化中的社会问题
“从来没有哪个时代的女人不给孩子哺乳。不过,也从来没有哪个时代的所有女人都给孩子哺乳。”
世上约有15%的女性患有泌乳衰竭或乳房发育不全,并非所有女性都能泌乳,也并非所有女性都能分泌出足够喂饱孩子的乳汁。顽固地拒绝接受这一生理事实,不论对母亲还是孩子而言,都是一种残忍。
★职场歧视、道德绑架、公共设施不足、社会福利缺失、疾病与疼痛……直面哺乳期母亲被忽视的困境
“基本上每一位和我谈过上班吸奶问题的女性都经历过不快或尴尬;她们都说自己经常遭到同事的批评或嘲笑,而且他们往往把这种批评和嘲笑装作是玩笑话。”
母乳喂养的背后,是大量的母亲们难以正常生活、正常工作的无数个日夜,可她们付出的时间、精力和心血,她们为此遭遇的种种不公与困境,却鲜有人提及。比起强调让婴儿喝母乳,正视这些付出与遭遇才更能真正地为母亲和孩子们带来福祉。
★以医学研究成果和大量统计数据,客观分析母乳优劣,破除“母乳神话”
“新生儿父母希望找到一种‘万灵丹’来保护他们娇贵的宝宝,但母乳喂养并不是这种‘万灵丹’。”
在利益驱使下,母乳被各方利用巧妙的话术,吹捧成了包治百病的“液体黄金”。然而以平均概率计算,母亲们花费几千上万个小时给婴儿哺乳,才能预防一例耳部感染或肺炎,预防各种慢性病乃至癌症的作用更是无稽之谈。
【内容简介】
万有引力社会议题书系“万相”002号作品。
医生、专家、媒体,甚至你的长辈和伴侣,都在强调母乳相对奶粉的优势,“每个妈妈都应该给孩子哺乳”也已成为共识。然而母乳喂养对母亲,尤其是职场妈妈造成的困扰却被忽视了:不完整的睡眠、价格不菲的哺乳用具和服务、生理上的忧患、在公共空间哺乳的尴尬、职场的骚扰和歧视,还有更重要的——来自社会、亲属、以及自我的德道压力。
本书作者考特妮·琼格是一个选择哺乳的母亲,在与其他年轻妈妈交流哺乳的经历时,看到了在母乳喂养被上升为公共卫生问题的背景之下,母亲们遭遇的各种困境。她广泛研究大量文献资料,走访医学专家、研究人员、母乳喂养倡导者和十数位母亲,展现了母乳从个人选择转变成德道义务的过程,呼吁社会各界关于母乳喂养的讨论能够回归理性,卸下母亲们的道德枷锁,将喂养方式的选择权归还母亲。
【媒体推荐】
“琼格提出了一些深思熟虑的观点,反对将(母乳喂养)视为母亲们最或唯一可接受的选择。”
——《出版人周刊》
“她向读者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重新流行母乳喂养的现代世界……以确凿的事实为依据,分析了简单的哺乳如何通过使用吸奶器变成机械过程,并提供可销售的商品:母乳……这是对许多‘当代母乳喂养文化陷阱’冷静而深入的分析。”
——《柯克斯书评》
“(琼格)揭露的真相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但也许最有趣的是琼格敏锐地观察到,人们如此热情地宣传的并不是真正的母乳喂养——即用母乳喂养婴儿——而是将母乳作为一种产品。这给各种收入水平的职场妈妈们带来了压力,她们不得不在不具备理想条件的环境下吸奶。然而对她们和她们的孩子最有利的,实际上是带薪产假(或者仅使用配方奶)……琼格敏锐的分析和幽默让读者沉浸其中。”
——《纽约时报》
“一部高度可读的作品……琼格提出了一个强有力的论点:如果女性应该对自己的生殖活动有‘选择权’,那为什么她们不能选择如何哺育自己的孩子?”
——《旗帜周刊》
“(琼格)的研究非常广泛……本书阐述了妇女的选择如何变成了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义务。在美国,一些政策巩固了落后的科学,损害了妇女的权利。”
——《货架意识》
“琼格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分析,揭示了不同群体如何解读‘乳房是最好的’的口号,以反映他们自己的议题。”
——《华盛顿邮报》
奇迹集 [图书] 谷歌图书 豆瓣
8.0 (14 个评分) 作者: 黄灿然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2 - 9
“《奇迹集》对我而言是奇迹。毫无准备,毫无来由,毫无预兆。”
“如果说,早期诗是‘看山是山’,中期诗是‘看山不是山’,那么《奇迹集》便是‘看山又是山’……仿佛眼帘上一片梦幻的薄膜脱下,世界呈现其真面目。”
“我处于无情绪的状态,也可以说是处于‘全诗’的状态,如同一湖静水 ,任何风吹草动或叶子飘落或阳光的温暖或没有阳光的阴凉,都使它起反应,都是诗。”
“以前是我在写诗,现在是诗在写我。”
“《奇迹集》不应只放在一般意义上的诗歌范畴里去理解。我希望它也能打动不读诗的人。他们对世界对生命都有与我相同的体验,也与宗教的洞见一致,而我希望他们在这本诗集中感受到这种同源性的东西。”
——黄灿然
《奇迹集》最初由作者以复印形式装订十来册送给朋友,很快悄悄传阅开来,其中有数十首诗发表于报刊杂志。后来以民刊《新诗》专辑形式出版,虽然流通极不方便,主要是在淘宝出售,但半年后即重印,深受读者喜爱。现在是这本传奇性诗集第四次印刷,也是第一次正式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
豆子芝麻茶 [图书] 豆瓣
7.7 (22 个评分) 作者: 杨本芬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3 - 10
《豆子芝麻茶》是杨本芬“看见女性”系列的第四本书,是一本珍贵的平民史歌。
本书分为两部分:“过去的婚姻”和“伤心的极限”。
在讲述过母亲(《秋园》)、乡亲(《浮木》)、婚姻(《我本芬芳》)之后,作者又将目光聚焦到秦老太、湘君、冬莲这三位老年女性的婚姻人生上,细致入微地讲述了一代女性在亲密关系当中的困惑与痛楚、选择与担当、勇气与坚持,即便命运不公,也不放弃自我救赎。
此外,在第二部分,作者回忆了与妈妈和哥哥一起经历的往事,以及两位至亲离世之际的锥心之痛,那些老人心间如芝麻豆子般的小事虽如露珠般微小、脆弱、转瞬即逝,却在那时那刻丈量着一个人伤心的极限。
古龙传奇 [图书] 豆瓣
作者: 钟晓毅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 - 1
古龙的为文与为人,都洋溢着浪漫与激情,如同一颗耀眼的流星,极尽光华,却转瞬即逝。你或许可以不喜欢他,然而,却不能不面对他,不能不为他的率真所感染。这样的一个人,写了这么多的独特的小说,他的成长,他的心灵的隐秘,他的故事,他的文学与人物,等等,无论如何,都是值得我们谈论的。因此,我们写成了这样一本传奇。
民主化的进程 [图书] 豆瓣
Demokratisierung heute und morgen
作者: [匈牙利] 格奥尔格·卢卡奇 译者: 寇鸿顺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3 - 9
本书是卢卡奇晚年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著作。
卢卡奇对社会主义国家及其民主化的论述,建立在其对“革命辩证法”的总体性重构之上。他始终坚持总体性辩证法立场,对苏联式的社会主义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和尖锐的批判,指出了变革时代国家的建设要求,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社会主义国家论。在社会主义民主化问题上,卢卡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批判了资本主义民主化的有限性和虚伪性,反思和批判了苏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得失,论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特性。
《民主化的进程》是卢卡奇得悉自己患癌的情况下,中断了《社会存在的本体论》这本鸿篇巨著而成的急就之作,虽然表现出仓促完稿的不完善之处,但并不影响它的重要思想价值。本书与《审美特性》《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一起构成卢卡奇晚年思想的整体——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复兴,阐明和倡导社会主义民主化。这是他人生最后留下的重要思想遗产,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中国文明的现代转型 [图书] 豆瓣
作者: 金耀基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6 - 3
本书是中国现代化研究大家金耀基教授的一部力作,主要着力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关注对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考察,二是考察东亚社会现代转型中的现代性与传统文化的互动。全书以中国现代文明转型命题为主线,通过透视百余年中国近现代历史,清晰地勾勒出百年中国现代文明转型的现代化三大主旋律:即“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帝制到共和、从经学到科学”。
FBI罪与罚 [图书] 豆瓣
Enemies: a history of the FBI
作者: [美]蒂姆•韦纳 译者: 王祖宁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2 - 9
编辑推荐
◎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双料得主蒂姆•韦纳最新震撼力作,不是读心术,不是心理战,是关于FBI沧桑沉浮、忠诚与背叛的百年历史传奇
◎资深媒体人曹景行、香港首席军事评论员马鼎盛、反恐专家岳刚 、知名军旅作家梅国云联合 《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权威媒体倾力推荐
◎独家专访200多位与胡佛共事过的特工,参考最新解密的70000页绝密档案,马丁•路德金被杀、肯尼迪遇刺、古巴导弹危机、抓捕卡扎菲、本•拉登遇袭......真相到底是什么?本书将为你一一揭开!
精彩亮点
曾经屡破大案、神探辈出的FBI是否还能延续百年传奇?
亚马逊社科军事类超级畅销书
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双料得主蒂姆•韦纳最新震撼力作
70 000多页绝密档案,200多位特工口头记录,美国最权威、全面的间谍史年鉴
再现百年惊心动魄的谍报大战,是迄今为止FBI作为情报机构最全面的一部历史巨著
资深媒体人曹景行、香港首席军事评论员马鼎盛、反恐专家岳刚 、知名军旅作家梅国云联合 《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权威媒体倾力推荐
FBI究竟是捍卫国家安全的斗士,还是扼杀民主的元凶?
百年的忠诚与背叛,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纠葛
★为何同属美国最高情报机构,CIA和FBI竟会如此水火不容?他们之间到底有怎样的深仇大恨?
★FBI是怎样打入苏共高层?苏联解体是否为FBI一手策划?FBI与克格勃到底展行过怎样的生死交锋?
★伊朗人质事件是否为FBI一手操控?不可一世的美国人为何会接受伊朗导弹换人质的要求?穆斯林的怒火又是怎样被FBI点燃?
★卡扎菲真的策划了洛克比空难?狂人之死到底与联邦调查局有何干系?
★胡佛为什么能在联邦调查局局长的宝座上长达48年?他凭什么权倾朝野,令8届美国总统、16任司法部长都对他忌惮三分?
★肯尼迪遇刺到底谁是幕后黑手?里根遇刺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惊天内幕?为何FBI与CIA强强联手也难查出背后真凶?
★尼克松是怎样下台的?“水门事件”是否早已注定?FBI为何甘愿充当替罪羔羊?
★本•拉登真的死了?为何FBI早已得知情报却还是未能阻止“9•11”惨剧的发生?时至今日,为何恐怖主义的阴影仍然笼罩着美国?
精彩简介
首度揭开FBI不为人知的惊天内幕
再现间谍、情报与权力的极致艺术
作为联邦调查局的缔造者,胡佛将情报、间谍与权力的艺术发挥到极致。纵然它践踏了民主,纵然它危害了自由,但联邦调查局仍然毫无忌惮的以秘密情报作为利器,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张牙舞爪。
作为世界历史上最成功的情报机构之一,FBI一直毁誉参半,它是维护和平的斗士还是扼杀民主的元凶,一直以来众说纷纭。纽约时报首席记者蒂姆•韦纳经过缜密调查,参阅了一份最新解密的的70 000多页的机密文件,汇集了胡佛的绝密档案以及200多位长期与胡佛共事的特工人员口头记录,以最客观真实的角度描述了胡佛跌宕起伏的一生。曾经覆雨翻云的联邦调查局光环为何渐渐远去,展望未来,FBI将在美国的世界布局中扮演何种角色,胡佛时代会否再现,本书将会为你一一揭开这些谜底。
重磅推荐
资深媒体人 时事评论员 曹景行
《FBI 罪与罚》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穿透迷雾,深入到这个神秘机构的各个角落,探究历史上的众多谜团。
著名香港军事评论员 凤凰卫视主播 马鼎盛
《孙子兵法》说“上国伐谋”,几千年前就指出信息决定战争胜负,美国联邦调查局( FBI ) 是情报战的功臣,但它滥用公权又侵蚀了国民的自由和国家的民主。古今中外的政权也面临这两难局面。《FBI 罪与罚》关于此点的描述更是深入肺腑,动魄惊心。
知名军事评论员 前总参谋部上校 反恐专家 岳刚
FBI 的任务是保护美国,捍卫宪法。它既伸张正义,又凌驾规约;既功绩卓著,又丑闻迭出,是一个恩怨交织须臾不离的复合体。在FBI 内部,每个人都让自己尽可能隐蔽起来或沉默不语,不动声色,用FBI 特有的方式,干着世界上最为神秘的事情。日出日落,FBI 沉浸于罪恶和阴谋、高贵与谦逊、睿智和善良其间不能自拔。
军旅作家 海南省作协秘书长 著有《第39天》 梅国云
FBI 的存在犹如一把双刃剑,它既是维护和平的斗士,也是扼杀民主的元凶。作为它的缔造者,胡佛更是将间谍、权利与情报的艺术发挥到极致。《FBI 罪与罚》以独特的视角、真实的笔触再现联邦调查局百年历史,是描写间谍方面一本难得的好书。
孙文与日本史事编年 [图书] 豆瓣
作者: 段云章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1 - 8
《孙文与日本史事编年(增订本)》是一部资料性很强的书,但又不是资料汇编。它既容纳了方方面面的资料,又简明扼要、有序可寻,便于查阅。段云章教授对浩繁的资料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剪裁和处理,剔其重叠,删其芜杂,考其异同,力求史实的准确,堪称披沙拣金。从而,这部书既有可以放心使用的可信性、可靠性,又具有简洁、清晰的可读性。
宣传队 [图书] 豆瓣
作者: 李迪 2017 - 5
李迪著的《宣传队》以一群五十年代从北京、上海、四川来到云南的知识青年到农场插队,又从农场到大山深处的部队担任文艺宣传队员的生活经历为大背景,以每个宣传队员的经历为主线,讲述那个年代他们的工作、生活和爱情。
文字在当今与往昔互切,回忆与现实碰撞。有欢声笑语,有涕泪交流,有为理想的不懈奋斗,更有纯净如水的爱情和为爱的不舍不弃……独特的人生故事,让人忍俊不禁又催人泪下,读罢会强烈感受到热血
青春的冲击。
梁士诒 [图书] 豆瓣
作者: 李吉奎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5
图书目录

叙言
第一章 家世与科名
一、家世与青年时代
二、进士及第以后的活动
三、应考经济特科蒙不白之冤
第二章 交通系的形成
一、参加唐绍仪赴印议约使团
二、任铁路总文案之职
三、五路提调地位重要
四、设立交通银行
五、主持铁路总局
六、赎回京汉铁路之举措
七、在清末最后三年的日子里
第三章 倾覆清廷的功臣
一、袁世凯出山后的得力干将
二、策动“请愿共和”,逼清帝退位
三、拉拢梁启超支持袁世凯
第四章 “二总统”权重一时
一、出任总统府秘书长”
二、国务总理唐绍仪解职之后
三、招待孙中山入京
四、衣锦荣归,为父祝寿
五、对宋教仁被刺案的态度
六、署理财政部次长代理部务
七、组织公民党的用意
八、协力推倒熊希龄内阁
第五章 居于嫌疑之地的高官
一、在外交上倾向英美
二、政事堂设立前后
三、任税务督办处督办
四、梁氏对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之态度
五、盛、杨联手制梁的活动
第六章 积极支持袁氏帝制活动
一、三次长参案与五路大参案
二、筹安会成立以后
三、组织全国请愿联合会
四、大典筹备处的成立
五、在财政上对帝制运动的支持
六、致力于外交活动的记录
七、取消帝制前后的梁士诒
八、变更国体的帝制犯
第七章 疏通南北,东山再起
一、赋闲香江
二、交通系支持段祺瑞讨逆
三、新旧交通系势力的消长
四、游历日本受到国宾待遇
五、免于缉究,重返政坛
六、任安福国会参议院议长
七、为促成南北议和而奔走
第八章 在外交财政经济方面的活动
一、反对统一铁路与成立新银行团
二、中华银公司的成立
三、再任内国公债局总理
四、拟议国利民福的计划
第九章 被谣言攻倒的国务总理
一、自跳火坑任阁揆
二、第二次被通缉与返港闲居
三、支持孙中山开府广州
四、实地考察,游历欧美
第十章 在北京政府末期的活动
一、重返北京政坛
二、重任交行总理前后
三、参加关税特别会议功败垂成
四、南来北往,游离于北京政府之外
五、退出政界后的活动
第十一章 晚景中的爱国情怀
一、积极支持“一·二八”上海抗战
二、病逝申江
三、梁士诒的桑梓情结
四、历史将会给予客观的评价
主要参考、征引书目
后记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