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张志扬”
幽僻处可有人行? [图书] 豆瓣
8.7 (6 个评分)
作者:
张志扬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 1
汉语思想界最受敬重的书写者之一,张志扬先生三本“阅读经验”散文首次结集;
陈家琪、邓晓芒、陈嘉映、刘小枫、赵越胜、孙周兴等一代学人公认的永远的“大哥”;
随书附赠别册,特别收入2011年度十大好书《燃灯者》作者、旅法人文学者赵越胜先生两万字长文,温情回顾三十年手足之情,讲述那一代人的情感记忆,感人至深;
全书由设计师陆智昌操刀设计,首版即以精装版面世。
10岁解放,20岁失学,30岁坐牢,40岁入翰林,50岁南迁,天之涯,海之角……
白身布衣,会饮江湖,在夜行中迷途问津
人生、文学、电影三重妙门之内
尽是一位思想放逐者关于阅读的私家记忆
《幽僻处可有人行?——事件·文学·电影阅读经验》包括三本首次结集出版的散文集——《记忆中的影子回旋曲——事件阅读经验》、《维罗纳晚祷的钟声——小说阅读经验》和《E弦上的咏叹调——电影阅读经验》,书中,张志扬先生谈他传奇而曲折的生命历程、谈他阅读小说和电影的所思所感,彰显其哲学与生命相互碰撞的独特气质,同时展现了他作为一代学人引导者的一生,可谓罕有而可贵的私人记忆读本。
陈家琪、邓晓芒、陈嘉映、刘小枫、赵越胜、孙周兴等一代学人公认的永远的“大哥”;
随书附赠别册,特别收入2011年度十大好书《燃灯者》作者、旅法人文学者赵越胜先生两万字长文,温情回顾三十年手足之情,讲述那一代人的情感记忆,感人至深;
全书由设计师陆智昌操刀设计,首版即以精装版面世。
10岁解放,20岁失学,30岁坐牢,40岁入翰林,50岁南迁,天之涯,海之角……
白身布衣,会饮江湖,在夜行中迷途问津
人生、文学、电影三重妙门之内
尽是一位思想放逐者关于阅读的私家记忆
《幽僻处可有人行?——事件·文学·电影阅读经验》包括三本首次结集出版的散文集——《记忆中的影子回旋曲——事件阅读经验》、《维罗纳晚祷的钟声——小说阅读经验》和《E弦上的咏叹调——电影阅读经验》,书中,张志扬先生谈他传奇而曲折的生命历程、谈他阅读小说和电影的所思所感,彰显其哲学与生命相互碰撞的独特气质,同时展现了他作为一代学人引导者的一生,可谓罕有而可贵的私人记忆读本。
七号差馆 (2001) [电影] 豆瓣 TMDB
7號差館
6.3 (6 个评分)
导演:
邱礼涛
演员:
许志安
/
李丽珍
…
其它标题:
七號差館
/
七號差館
…
屡破奇案的重案组高级督察方正(许志安)眼里,庆功会上纷纷邀功的其他部门同事多是平庸之辈,多起案件能侦破全靠自己和手下兄弟阿泽(雷宇扬)等人拼命,因此他的言行多少有些独断高傲。某次缉匪行动中,他等不及飞虎队自行下达命令,两名同事毙命街头,他自己也中枪昏迷,在医院一躺两年。 醒来母亲已过世、女友已成他人妻,身边世界已大不同,但方正也意外收获在他昏迷时一直悉心将他照料的女护士 Oscar(李丽珍)的芳心。恢复训练持续一段时间,方正各方面已与昏迷前几乎无差,更多出可见到鬼的本领。此本领起初令他恐慌,不过生前是心理医生的阿杰(张达明)一席话让他放下心来。 回到警队后方正主动请命,接手一宗两年来无法破解的连环女护士奸杀案。两年内,已有六名女护士被奸杀,且多数死不见尸,该案能立是因其中之一自己赶到警察局向阿泽报案。方正冷静头脑,认定凶犯是一名智商极高的男性,且非常熟悉警方的破案手法。案情渐有眉目之时,方正被阿杰告知 Oscar 的生命磁场越来越弱,她可能是凶犯的下一个目标
偶在论谱系 [图书] 豆瓣
作者:
张志扬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 4
从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向西方形而上学史的“开端”回溯,发现原来作为形而上学“开端”奠基的“始基”却是人为建立起来的,它掩盖了更早在“前苏格拉底”时期的思想者那里所探寻的自然本源。其实,破裂(阿那克西曼德)与隐匿(赫拉克利特)都指涉着那个“不确定的确定”的显隐相关。而这个最自然的本源正好与东方中国的“大道无形”同源:所谓“无形者,形之君也:无端者,事之本也”。事实上,海德格尔的“知其是守其在”正期待着与东方的“知其白守其黑”对话,虽然现在尚未到来。
《偶在论谱系:西方哲学史的“阴影之谷”》就是这种对话的“索引式”准备。
——张志扬
自引入西方传统哲学以来,中国人开始了现代意义上的哲学事业,但一直缺少对于这么重大的思想史事件的有效反思,致使在崇西潮流中懵懵懂懂地就丧失了清明的思想良知,以很不合适的西方传统哲学的方法来切割中华古学,而毫不意识到其中的不合适,于是做出了不少焚琴煮鹤、买椟还珠的事情。志扬教授的这本书会有助于改变这种令人绝望的状态,摆脱他所说的“凡西学皆普遍必然即为世界性、现代性,凡非西学皆特殊偶然即为民族性、传统性”的哲学屈辱。所以,我相信此书也有重要的文化含义,它会刺激人们从理性上反省新文化运动带来的负面文化效应。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 张祥龙
目录
序曲
主题
临界:阴影之谷
第一章 惊讶:作为开端“存在”之“二重性”
第一节 阿那克西曼德箴言:作为相互牵引的裂隙之用
第二节 赫拉克利特箴言:自始至终在涌现中的隐匿
第三节 巴门尼德箴言:作为解蔽中自行遮蔽的二重性展开
附录 巴门尼德“存在”
第二章 怀疑:在“绝对”与“虚无”之间摇摆
第四节 一切皆变:不能言说、不能传达
第五节 人是万物的尺度——启蒙的顶点与没落
附录 强力意志是万物尺度的最高体现
第三章 智慧:“地、天、神、人”之临界
第六节 斯芬克斯之谜的苏格拉底回答
附释一 “光”与“死”——两希精神的原始意象
附释二 西方神对人的咒符
第四章 惊醒:形而上学掩盖“裂隙”的奠基
第七节 柏拉图“本相”——“是”的区分
第八节 亚里士多德“实体”——成为“主词”
第五章 “通天塔”:目的的虚幻与手段的落实
第九节 “是什么”——希腊理性的“善”、“技艺”与现代科技的逻辑根源
附释 海德格尔的“技术追问”
第六章 划界:逻辑与罪
第十节 维特根斯坦哲学划界:逻辑与罪
附释 语义生成: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
展开
个案:偶在论分析
第七章 偶在范畴
第十一节 偶在论——仍是一个未思的领域
第十二节 卢曼的现象学方法:偶在论的模态演化
第十三节 偶在论的检测与防御
第八章 偶在现象
第十四节 从“精神现象学”到“意识现象学”
第十五节 德法之争对形而上学奠基之裂隙的指涉
第十六节 日本西学之鉴:东方艺术与西方概念相遇
第十七节 迷途问津——三大根源幻象
第十八节 大地、冥府、技艺:希腊悲剧的阴影之谷
第十九节 解释学分类及其他
附录 “俄狄浦斯的眼睛”和“这女孩儿的眼睛为我看路”
——读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两种解释
尾声
第九章 悬置与回归
第二十节 悬置偶在论与中国现代哲学
第二十一节 回归道:秩序与句式——读道经二十八章
落幕
启蒙:落日前的凭吊
——为“五四”九十周年而作
后记
《偶在论谱系:西方哲学史的“阴影之谷”》就是这种对话的“索引式”准备。
——张志扬
自引入西方传统哲学以来,中国人开始了现代意义上的哲学事业,但一直缺少对于这么重大的思想史事件的有效反思,致使在崇西潮流中懵懵懂懂地就丧失了清明的思想良知,以很不合适的西方传统哲学的方法来切割中华古学,而毫不意识到其中的不合适,于是做出了不少焚琴煮鹤、买椟还珠的事情。志扬教授的这本书会有助于改变这种令人绝望的状态,摆脱他所说的“凡西学皆普遍必然即为世界性、现代性,凡非西学皆特殊偶然即为民族性、传统性”的哲学屈辱。所以,我相信此书也有重要的文化含义,它会刺激人们从理性上反省新文化运动带来的负面文化效应。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 张祥龙
目录
序曲
主题
临界:阴影之谷
第一章 惊讶:作为开端“存在”之“二重性”
第一节 阿那克西曼德箴言:作为相互牵引的裂隙之用
第二节 赫拉克利特箴言:自始至终在涌现中的隐匿
第三节 巴门尼德箴言:作为解蔽中自行遮蔽的二重性展开
附录 巴门尼德“存在”
第二章 怀疑:在“绝对”与“虚无”之间摇摆
第四节 一切皆变:不能言说、不能传达
第五节 人是万物的尺度——启蒙的顶点与没落
附录 强力意志是万物尺度的最高体现
第三章 智慧:“地、天、神、人”之临界
第六节 斯芬克斯之谜的苏格拉底回答
附释一 “光”与“死”——两希精神的原始意象
附释二 西方神对人的咒符
第四章 惊醒:形而上学掩盖“裂隙”的奠基
第七节 柏拉图“本相”——“是”的区分
第八节 亚里士多德“实体”——成为“主词”
第五章 “通天塔”:目的的虚幻与手段的落实
第九节 “是什么”——希腊理性的“善”、“技艺”与现代科技的逻辑根源
附释 海德格尔的“技术追问”
第六章 划界:逻辑与罪
第十节 维特根斯坦哲学划界:逻辑与罪
附释 语义生成: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
展开
个案:偶在论分析
第七章 偶在范畴
第十一节 偶在论——仍是一个未思的领域
第十二节 卢曼的现象学方法:偶在论的模态演化
第十三节 偶在论的检测与防御
第八章 偶在现象
第十四节 从“精神现象学”到“意识现象学”
第十五节 德法之争对形而上学奠基之裂隙的指涉
第十六节 日本西学之鉴:东方艺术与西方概念相遇
第十七节 迷途问津——三大根源幻象
第十八节 大地、冥府、技艺:希腊悲剧的阴影之谷
第十九节 解释学分类及其他
附录 “俄狄浦斯的眼睛”和“这女孩儿的眼睛为我看路”
——读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两种解释
尾声
第九章 悬置与回归
第二十节 悬置偶在论与中国现代哲学
第二十一节 回归道:秩序与句式——读道经二十八章
落幕
启蒙:落日前的凭吊
——为“五四”九十周年而作
后记
门:一个不得其门而入者的记录 [图书] 豆瓣
作者:
张志扬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 1
本书分为上下篇:上篇是对西方现代哲学的习得;下篇是对西方文学艺术的阅读。两者几乎是语言与语境、对象与活动的关系。一种“不得其门而入”的感觉正是作者回归“现代汉语言”之路的不懈努力的写照,也是20世纪80年代的某一类人的某一种求学记实:“个人的真实性及其限度”,一个几近悖论式的生存两难。
杀科 (2001) [电影] 豆瓣
导演:
邱礼涛
演员:
许志安
/
李丽珍
…
其它标题:
Killing End
沙展蓝迪(许志安 饰)办案兢兢业业,但收入微薄不足以照顾好身边至亲。蓝迪与搭档阿船(雷宇扬 饰)接到社团老大辉少(谢天华 饰)藏毒线报,却在抓捕时发现辉少早有安排,线人遭到社团威胁离港而去,蓝迪与辉少一伙当面对质反遭羞辱。蓝迪在跟踪辉少时结识一名砸烂辉少跑车的女子June(李丽珍 饰),June因服用精神药物导致记忆力受损,敌视辉少的二人自然而然的走到了一起。欠下辉少高利贷的阿船不想再受辉少威胁,意欲摆脱却遭到报复,为了搭救阿船,蓝迪将辉少打死。辉少之父——黑帮龙头人物耶稣声称蓝迪必须自杀偿命,蓝迪和周围人的生活陷入了深渊……
思想的临界 [图书] 豆瓣
作者:
贾冬阳 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 1
本书由甘阳、刘小枫等国内一流的学者撰写,并整合了当今中国学界最优秀的青年学者的思想努力,全书集中探讨了当下最为关注的热点理论问题,在中西文化思想系统的张力之间,以多元而独特的话语,尝试探讨了涉及西方古典学、现象学、政治哲学等领域在中国当代文化背景中得以生长,并激起思索的 最前沿的理论,力图摆脱长久以来积淀于汉语学界的西方话语系统和思维的定势,在对具体问题和崭新思想方式的讨论与应用中,赋予中国文化精神以新生命。
本书既是当代中国学界近年来理论思考的总结,也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展望,它的出版,定将引起海内外汉语学界的全面关注,推动当代学者理论思考的进一步深入。
本书既是当代中国学界近年来理论思考的总结,也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展望,它的出版,定将引起海内外汉语学界的全面关注,推动当代学者理论思考的进一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