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影集”
走来走去 [图书] 豆瓣
8.7 (38 个评分)
作者:
刘涛
/
Lens
中信出版集团
2016
- 6
抄表工刘涛近六年街拍首次结集,天赋和时间,凝结为一份“平凡之燃”。无可抗拒的温暖和艰辛。Lens编辑出版。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街拍摄影师刘涛作品首次结集,由Lens编辑呈现。包含了他近六年街拍的首次结集、他对女儿刘小米的成长记录(首次公开)、Lens和刘涛的对话、艺术家马良、学者任悦的评论文章等。
-------------------------------
Lens作品:
《目客》系列
《目客001:花朵与我》
《目客002:我这样爱你》
《目客003:山本耀司》
《目客004:猫》
《视觉》系列
《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
《视觉002: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
《视觉003: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
《视觉004:需要什么,年轻的身体便去找寻》
《视觉005:以手抵心》
《视觉006:我停在你将回来的地方》
影像系列
《把青春唱完》
《走来走去》
--------------------
【编辑推荐】
▶抄表工刘涛近六年街拍首次结集,Lens编辑出版。
▶近六年来,刘涛围绕合肥同一条街道,每天步行拍摄4-6个小时。天赋和时间,凝结为一份“平凡之燃”。他的作品和人生,透着今天极度匮乏的品质和态度。
▶刘涛不仅是用一台小数码相机创作了这些作品,而且,他在书中真实地剖析了自己的成长过程:从模仿别人起步,到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情绪,以及面临其他诱惑和干扰时的反应……每一个踏实做事的人,都能从书中感受到一份惺惺相惜。
▶对于所有面临人生抉择的年轻人来说,刘涛的人生轨迹带来了丰富的启示,而他的作品,也从生活的真实和逼仄中,扒开一道缝隙,带来一丝诙谐。
▶刘涛的街拍作品诠释了街头摄影的迷人之处:那种自由、开放和无限的好奇心。
▶刘涛拍摄女儿成长的照片首次公开:天真,纯粹,好玩儿。他对女儿说,“这本书证明了我是和你一起成长……”
▶“这是眼光的智慧”,策展人、摄影评论人鲍昆评论刘涛说,“若说有个‘决定性的瞬间’的话,这才是。他的每张照片都有倒错的符号关系,令人忍俊不禁。”
▶学者任悦说,刘涛的照片在互联网上被疯狂传播,我们误以为是因其通俗,实际上,是因为在一个相当之窄的频率上,他让我们这些“所有人”产生了共鸣:“那些一刹那就会溜走的人情,都会给他准确无误地捡走。”
▶刘涛的画面里,“有我们每个人鱼水难离的中国式生活,吞吞吐吐的人世间所有无可抗拒的温暖和艰辛”,艺术家马良评论说,“他不是个愤世嫉俗者,又天性幽默,所以他的照片里有了生机勃勃的天地众生,我真喜欢那些诚实的小照片儿啊。”
▶300多张全版大图,近似明信片硬度和质量的印刷,裸脊锁线装订,非常舒服的翻阅体验。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街拍摄影师刘涛作品首次结集,由Lens编辑呈现。包含了他近六年街拍的首次结集、他对女儿刘小米的成长记录(首次公开)、Lens和刘涛的对话、艺术家马良、学者任悦的评论文章等。
-------------------------------
Lens作品:
《目客》系列
《目客001:花朵与我》
《目客002:我这样爱你》
《目客003:山本耀司》
《目客004:猫》
《视觉》系列
《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
《视觉002: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
《视觉003: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
《视觉004:需要什么,年轻的身体便去找寻》
《视觉005:以手抵心》
《视觉006:我停在你将回来的地方》
影像系列
《把青春唱完》
《走来走去》
--------------------
【编辑推荐】
▶抄表工刘涛近六年街拍首次结集,Lens编辑出版。
▶近六年来,刘涛围绕合肥同一条街道,每天步行拍摄4-6个小时。天赋和时间,凝结为一份“平凡之燃”。他的作品和人生,透着今天极度匮乏的品质和态度。
▶刘涛不仅是用一台小数码相机创作了这些作品,而且,他在书中真实地剖析了自己的成长过程:从模仿别人起步,到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情绪,以及面临其他诱惑和干扰时的反应……每一个踏实做事的人,都能从书中感受到一份惺惺相惜。
▶对于所有面临人生抉择的年轻人来说,刘涛的人生轨迹带来了丰富的启示,而他的作品,也从生活的真实和逼仄中,扒开一道缝隙,带来一丝诙谐。
▶刘涛的街拍作品诠释了街头摄影的迷人之处:那种自由、开放和无限的好奇心。
▶刘涛拍摄女儿成长的照片首次公开:天真,纯粹,好玩儿。他对女儿说,“这本书证明了我是和你一起成长……”
▶“这是眼光的智慧”,策展人、摄影评论人鲍昆评论刘涛说,“若说有个‘决定性的瞬间’的话,这才是。他的每张照片都有倒错的符号关系,令人忍俊不禁。”
▶学者任悦说,刘涛的照片在互联网上被疯狂传播,我们误以为是因其通俗,实际上,是因为在一个相当之窄的频率上,他让我们这些“所有人”产生了共鸣:“那些一刹那就会溜走的人情,都会给他准确无误地捡走。”
▶刘涛的画面里,“有我们每个人鱼水难离的中国式生活,吞吞吐吐的人世间所有无可抗拒的温暖和艰辛”,艺术家马良评论说,“他不是个愤世嫉俗者,又天性幽默,所以他的照片里有了生机勃勃的天地众生,我真喜欢那些诚实的小照片儿啊。”
▶300多张全版大图,近似明信片硬度和质量的印刷,裸脊锁线装订,非常舒服的翻阅体验。
光景宛如昨 [图书] 豆瓣
Dear Old Days
9.3 (19 个评分)
作者:
[日]秋山亮二
青艸堂株式会社
2020
- 6
又称《你好小朋友》第二部。摄影家秋山亮二在1981-1982年五次来中国各地拍摄孩子们,于1983年结集出版《你好小朋友》后,余下约8000张底片,距今38年从未公开面世。2019年,他与青艸堂在制作《你好小朋友》复刻版的过程中,重新整理底片,也萌生了要将余下照片出版为一部新摄影集的想法。这便是《光景宛如昨》的由来。
2019年6月1日由青艸堂出版的《你好小朋友》复刻版,时隔36年后在中国首发,发行首日即告售罄。在上海、杭州、成都等地举办的签售及展览活动,各有超过500位读者参加、请秋山亮二签名留念的队伍大排长龙。同期在网络进行的、由多家媒体携手的“寻找秋山亮二镜头下的小朋友”活动,至今找到10位已长大成人的“小朋友”。秋山亮二与他们再度相见的场景也引发了众多讨论,不仅仅是在中国媒体上,日本NHK也将相关内容制作成了纪录片并进行了播出。
《你好小朋友》复刻版是在完全尊重1983年版的基础上进行再版,原样呈现了当时的视角与思考。时隔多年,77岁的秋山亮二看着仿佛昨天还站在自己镜头前的中国孩子们的笑脸,忍不住发出了“Dear Old Days”的慨叹。他也以这样的心情投入到《光景宛如昨》的选片编辑工作。他认为《光景宛如昨》与《你好小朋友》是互为阴阳的关系,《光景宛如昨》有着他在《你好小朋友》中未曾言尽的内容。
以独特视角选取的、极具图形设计感的构图,可以感受到温暖的氛围,一如既往展示了秋山亮二独有的世界观。拍摄了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之前的、中国孩子天真无邪之姿的这本摄影集,既让许多人产生了“追忆过往时光”的一面,另一面也可说因为秋山亮二对孩子的独特视角而诞生出了这些几乎可称之为治愈奇迹的瞬间,超越了时代而抓住了读者们的心。不仅仅是“怀念”,其作为摄影作品的卓越品质,比作品本身更能让人有所感触。
与此同时,本摄影集也将焦点放在了让人产生时代感的背景、物品、庇护孩子的大人们的姿态、学校生活之中,似乎也可以由此更为近身地去俯瞰当时孩子们心中丰富的精神世界。老式自行车、洋铁皮的热水瓶和铅笔盒、露天的租书摊、幼儿园的攀爬梯、中山装、竹编的购物篮、漆着绿墙的教室和理发店、格子路和水泥地。它们无一不唤起了让人怀旧的心情。以及,虽然有的照片中仅有一个孩子,但也是和祖父母、双亲、兄弟姐妹或朋友、邻居们在一起的。这也重新让人感觉到只有在人与人的关联之中才能养育出,一直被守护着的、一直相依相伴着的孩子的笑脸。
本摄影集发行的2020年6月,因为COVID-19,社会生活已发生了剧烈变化,现在正呼吁着社交隔离。而在此时能让许多人切身感受到,可以触碰到他人的温暖,对人类的生存生活来说有多么重要。我们期望,从秋山亮二照片中酝酿而出的体温般的温柔与安稳,能再度治愈大家的内心。
2019年6月1日由青艸堂出版的《你好小朋友》复刻版,时隔36年后在中国首发,发行首日即告售罄。在上海、杭州、成都等地举办的签售及展览活动,各有超过500位读者参加、请秋山亮二签名留念的队伍大排长龙。同期在网络进行的、由多家媒体携手的“寻找秋山亮二镜头下的小朋友”活动,至今找到10位已长大成人的“小朋友”。秋山亮二与他们再度相见的场景也引发了众多讨论,不仅仅是在中国媒体上,日本NHK也将相关内容制作成了纪录片并进行了播出。
《你好小朋友》复刻版是在完全尊重1983年版的基础上进行再版,原样呈现了当时的视角与思考。时隔多年,77岁的秋山亮二看着仿佛昨天还站在自己镜头前的中国孩子们的笑脸,忍不住发出了“Dear Old Days”的慨叹。他也以这样的心情投入到《光景宛如昨》的选片编辑工作。他认为《光景宛如昨》与《你好小朋友》是互为阴阳的关系,《光景宛如昨》有着他在《你好小朋友》中未曾言尽的内容。
以独特视角选取的、极具图形设计感的构图,可以感受到温暖的氛围,一如既往展示了秋山亮二独有的世界观。拍摄了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之前的、中国孩子天真无邪之姿的这本摄影集,既让许多人产生了“追忆过往时光”的一面,另一面也可说因为秋山亮二对孩子的独特视角而诞生出了这些几乎可称之为治愈奇迹的瞬间,超越了时代而抓住了读者们的心。不仅仅是“怀念”,其作为摄影作品的卓越品质,比作品本身更能让人有所感触。
与此同时,本摄影集也将焦点放在了让人产生时代感的背景、物品、庇护孩子的大人们的姿态、学校生活之中,似乎也可以由此更为近身地去俯瞰当时孩子们心中丰富的精神世界。老式自行车、洋铁皮的热水瓶和铅笔盒、露天的租书摊、幼儿园的攀爬梯、中山装、竹编的购物篮、漆着绿墙的教室和理发店、格子路和水泥地。它们无一不唤起了让人怀旧的心情。以及,虽然有的照片中仅有一个孩子,但也是和祖父母、双亲、兄弟姐妹或朋友、邻居们在一起的。这也重新让人感觉到只有在人与人的关联之中才能养育出,一直被守护着的、一直相依相伴着的孩子的笑脸。
本摄影集发行的2020年6月,因为COVID-19,社会生活已发生了剧烈变化,现在正呼吁着社交隔离。而在此时能让许多人切身感受到,可以触碰到他人的温暖,对人类的生存生活来说有多么重要。我们期望,从秋山亮二照片中酝酿而出的体温般的温柔与安稳,能再度治愈大家的内心。
免责声明 (2023) [剧集]
Disclaimer
6.9 (17 个评分)
导演:
阿方索·卡隆
演员:
凯特·布兰切特
/
莱丝利·曼维尔
…
其它标题:
Disclaimer
Apple宣布一部新惊悚剧集《免责声明》(Disclaimer),由名导阿方索·卡隆编剧&执导,凯特·布兰切特和凯文·克莱恩主演。
该剧改编自Renee Knight的同名小说,讲述布兰切特饰演的Catherine Ravenscroft是一名事业成功、备受尊敬的电视纪录片记者,她致力于揭露一些声望很高的机构被掩盖的越界行为。而某天Ravenscroft开始阅读一名鳏夫(克莱恩)创作的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作为床头故事,并因此备受惊吓——她发现自己就是故事里写的关键角色,小说内容则是一段她希望埋葬的过去。
卡隆和布兰切特也都担任该剧执行制作人,卡隆的老搭档艾曼努尔·卢贝兹基携手布鲁诺·德尔邦内尔担任该剧摄影师。
该剧改编自Renee Knight的同名小说,讲述布兰切特饰演的Catherine Ravenscroft是一名事业成功、备受尊敬的电视纪录片记者,她致力于揭露一些声望很高的机构被掩盖的越界行为。而某天Ravenscroft开始阅读一名鳏夫(克莱恩)创作的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作为床头故事,并因此备受惊吓——她发现自己就是故事里写的关键角色,小说内容则是一段她希望埋葬的过去。
卡隆和布兰切特也都担任该剧执行制作人,卡隆的老搭档艾曼努尔·卢贝兹基携手布鲁诺·德尔邦内尔担任该剧摄影师。
CCCP [图书] 豆瓣
8.5 (12 个评分)
作者:
Frederic Chaubin
Taschen Verlag
2011
- 3
Ideological dreams
The fourth and final age of Soviet architecture
Photographer Frédéric Chaubin reveals 90 buildings sited in fourteen former Soviet Republics which express what he considers to be the fourth age of Soviet architecture. His poetic pictures reveal an unexpected rebirth of imagination, an unknown burgeoning that took place from 1970 until 1990. Contrary to the 1920s and 1950s, no “school” or main trend emerges here. These buildings represent a chaotic impulse brought about by a decaying system. Their diversity announced the end of the Soviet Union.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collapsing monolithic structure, the holes in the widening net, architects went far beyond modernism, going back to the roots or freely innovating. Some of the daring ones completed projects that the Constructivists would have dreamt of (Druzhba Sanatorium, Yalta), others expressed their imagination in an expressionist way (Palace of Weddings, Tbilisi). A summer camp, inspired by sketches of a prototype lunar base, lays claim to Suprematist influence (Prometheus youth camp, Bogatyr). Then comes the "speaking architecture" widespread in the last years of the USSR: a crematorium adorned with concrete flames (Crematorium, Kiev), a technological institute with a flying saucer crashed on the roof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Kiev), a political center watching you like Big Brother (House of Soviets, Kaliningrad). This puzzle of styles testifies to all the ideological dreams of the period, from the obsession with the cosmos to the rebirth of identity. It also outlines the geography of the USSR, showing how local influences made their exotic twists before the country was brought to its end.
The fourth and final age of Soviet architecture
Photographer Frédéric Chaubin reveals 90 buildings sited in fourteen former Soviet Republics which express what he considers to be the fourth age of Soviet architecture. His poetic pictures reveal an unexpected rebirth of imagination, an unknown burgeoning that took place from 1970 until 1990. Contrary to the 1920s and 1950s, no “school” or main trend emerges here. These buildings represent a chaotic impulse brought about by a decaying system. Their diversity announced the end of the Soviet Union.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collapsing monolithic structure, the holes in the widening net, architects went far beyond modernism, going back to the roots or freely innovating. Some of the daring ones completed projects that the Constructivists would have dreamt of (Druzhba Sanatorium, Yalta), others expressed their imagination in an expressionist way (Palace of Weddings, Tbilisi). A summer camp, inspired by sketches of a prototype lunar base, lays claim to Suprematist influence (Prometheus youth camp, Bogatyr). Then comes the "speaking architecture" widespread in the last years of the USSR: a crematorium adorned with concrete flames (Crematorium, Kiev), a technological institute with a flying saucer crashed on the roof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Kiev), a political center watching you like Big Brother (House of Soviets, Kaliningrad). This puzzle of styles testifies to all the ideological dreams of the period, from the obsession with the cosmos to the rebirth of identity. It also outlines the geography of the USSR, showing how local influences made their exotic twists before the country was brought to its end.
关于帕姆的那些事 (2022) [电影] 豆瓣
The Thing About Pam
7.1 (7 个评分)
演员:
蕾妮·齐薇格
/
乔什·杜哈明
…
其它标题:
The Thing About Pam
/
帕姆的故事
…
蕾妮·齐薇格将领衔主演NBC犯罪题材限定剧《关于帕姆的那些事》(The Thing About Pam,暂译),齐薇格同时担任执行制作人。该剧将围绕2011年NBC播报的真实犯罪新闻Betsy Faria谋杀案的背后故事展开,Russ Faria谋杀了妻子Betsy Faria,而这一案件则与美国妇女Pamela Marie Hupp2016年在密苏里州奥法伦市的家中谋杀了Louis Gumpenberger交叉在一起,Hupp被判处无期徒刑。NBC已一次性订购该剧6集。
missmatch―堀北真希×黒木メイサ×シノヤマキシン [图书] 豆瓣
7.3 (6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筱山纪信
小学館
2006
- 6
出版社/著者からの内容紹介
17歳女優二人と巨匠の奇跡のコラボ写真集
「ニッポンの少女」=堀北真希と、これが初写真集となる「ワイルドな10代」=黒木メイサ。映画・CMで今最も旬な17歳女優二人が、大胆に、果敢に、巨匠シノヤマキシン氏に挑む21世紀の少女関係グラフィティ。
内容(「BOOK」データベースより)
「ニッポンの少女」堀北真希。「本物の野生」黒木メイサ。これからの日本の映像界を背負う17歳の対照とシノヤマキシンとの濃密な邂逅。ノスタルジーと新東京、青春とエッジ…不整合から起爆する21世紀の少女関係。
17歳女優二人と巨匠の奇跡のコラボ写真集
「ニッポンの少女」=堀北真希と、これが初写真集となる「ワイルドな10代」=黒木メイサ。映画・CMで今最も旬な17歳女優二人が、大胆に、果敢に、巨匠シノヤマキシン氏に挑む21世紀の少女関係グラフィティ。
内容(「BOOK」データベースより)
「ニッポンの少女」堀北真希。「本物の野生」黒木メイサ。これからの日本の映像界を背負う17歳の対照とシノヤマキシンとの濃密な邂逅。ノスタルジーと新東京、青春とエッジ…不整合から起爆する21世紀の少女関係。
与卡戴珊一家同行 第七季 (2012) [剧集] 豆瓣
Keeping Up With The Kardashians Season 7 所属 : 与卡戴珊一家同行
导演:
Chris Ray
演员:
Kim Kardashian
/
科勒·卡戴珊
…
贝克汉姆:拯救我们的球队 (2022) [电影] 豆瓣
Save Our Squad with David Beckham
演员:
大卫·贝克汉姆
其它标题:
Save Our Squad with David Beckham
/
贝克汉的黄金球队(台)
…
大卫·贝克汉姆将参与Disney+足球节目《拯救我们的球队》(Save Our Squad,暂译)。贝克汉姆将在节目中回到他小时候踢球的伦敦东部足球场,在那里指导一支在联赛中艰难生存的年轻草根球队。贝克汉姆和他的团队将带着这些球员、他们的教练以及他们的社区,展开一段振奋人心、改变人生的旅程。
Peter Lindbergh [图书] 豆瓣
作者:
Martin Harrison
/
Peter Lindbergh
Schirmer/Mosel
2004
- 9
After his "aperitif" book of models, Ten Women, which was a world success within five months of publication, Peter Lindbergh presented in 1997 his long-awaited larger title Images of Women, comprising the creative essence of his photographic work. Images of Women contains Lindbergh's classic fashion photos, his great portraits of actresses and pop stars such as Madonna, Tina Turner, Demi Moore, Milla Jovovitch, Catherine Deneuve, Charlotte Rampling, Daryl Hannah, and many, many more— and, of course, all the photos of his supermodels that he has been saving up for his larger book. Images of Women thus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wenty years of artistic work of the highest level, showing Peter Lindbergh in his favourite role—as a man who loves women.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