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拜占庭史”
全部 | 书籍 (31) | 影视 | 播客 | 音乐 | 游戏 | 演出
1453 [图书] 豆瓣
1453: The Holy War for Constantinople and the Clash of Islam and the West
8.9 (81 个评分) 作者: [英] 罗杰·克劳利 译者: 陆大鹏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2014 - 6
本书是罗杰·克劳利著名的“地中海史诗三部曲”之一。
1453
君士坦丁堡的战火,两个文明的撞击
《今日美国》夏季最佳图书 《旧金山纪事报》夏季最佳图书
克劳利引人入胜的叙述……读之更像生动的小说。人物……描摹极其细致,全都是基于历史文献,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洛杉矶时报》
克劳利对君士坦丁堡攻城战的重述极富戏剧性,激动人心。
——《旧金山纪事报》
出神入化……罗杰•克劳利为一个古老而永远引人入胜的故事注入了新活力。《1453》融合了军事史的令人着迷的细节和对宗教意象的丰富指涉,这些意象对战争的双方都有极大影响。
——《经济学人》
节奏轻快,是了解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之间长期敌对关系的入门必读书。
——《科克斯书评》
拜占庭帝国的千年都城君士坦丁堡一直是西方世界的中心和基督教世界抵御伊斯兰世界的堡垒。但在1453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集中了伊斯兰世界的力量,力图攻克这座城市。1453年4月,八万名装备了新式武器的穆斯林战士开始攻城,而守城的是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堡十一世麾下的区区八千名基督徒士兵。在一连数周的炮火之后,城市轰然陷落,这一事件改变了世界,也标志着拜占庭的灭亡和中世纪世界的终结。《1453》背后的研究无可挑剔,它是一个讲述勇气、残忍、技术革新、忍耐和运气的生动而跌宕起伏的故事。但它同样是当下的故事,是将中东的对抗与现代世界连接起来的一系列事件中的关键链条。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The Fall of Constantinople 1453
9.0 (14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斯蒂文·朗西曼 译者: 马千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4 - 8
本书据剑桥大学出版社1965年版斯蒂文•朗西曼(Steven Runciman)所著The Fall of Constantinople 1453译出。全译本。
1453年5月,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是世界历史中的一件大事。它不仅代表着拜占庭千年帝国的落幕,新兴伊斯兰强权的崛起,更为欧洲、近东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深刻变化,甚至一度被作为中世纪结束的标志之一。在长达7周的战役中,双方不论民族、信仰,均表现出惊人的英雄气节与坚韧,荡气回肠,令人动容。英国历史学家斯蒂文•朗西曼1965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一书,在大量西方同类专著中,结构清晰,考据严谨,文笔典雅,篇幅适中,已成为此领域备受推崇的权威著作之一,累计重印达18次之多。 本次出版,从正文、附录到索引、原注,均忠实于原作。
译者马千现为高校教师,出于个人喜好,费数年之力,对原书细致考证,对译稿精心打磨。考虑到国内读者时空隔膜,译者倾注大量心血为本书加入译注,并补录最新资料;在保持语言自然生动以外,亦尽力还原了原书雅正庄重之风。国内拜占庭史权威、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陈志强为本书指导,并推荐作序,在此深致感谢。
——————————————————————————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陈志强教授、《卫报》(The Guardian)、《历史》(History)推荐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就阅读过斯蒂文•朗西曼的多本作品,其中包括这本书,作为拜占廷历史与文化的初学者,当时便深有感悟。
最深的感悟是作品具有的浪漫情调,远非学院派著作可比,不仅读起来平实无华朗朗上口,毫无学究气,而且内容易懂贯通性强,凸显学养之厚重。他的作品在国际拜占廷学界浩繁的作品中具有鲜明的个性,如果不是独树一帜的话,那也称得上是特立独行。相信读者在阅读这本书时,能够联想到这位睿智的作者,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陈志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拜占庭史专家)
斯蒂文•朗西曼爵士又一次向我们展现了他过人的历史叙事功底,这段精彩的传奇在他雍容高雅的文笔下,显得跌宕起伏、令人唏嘘。——《历史》(History)
斯蒂文•朗西曼爵士,一位以其权威著作改变了我们对拜占庭、中世纪教会及十字军认知的历史学家。——《卫报》(The Guardian)
拜占庭帝国史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Empire
作者: [美] A.A.瓦西列夫 译者: 徐家玲 商务印书馆 2019 - 1
A.A.瓦西列夫是国际历史学界公认的、20世纪拜占庭历史和文化研究权威之一。其所著《拜占庭帝国史》是在大量分析拜占庭的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又充分利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而撰写的一部经典巨著。作者摆脱了以往研究拜占庭的政治军事传统,把拜占庭的文化成就置于与政治方面同等地位,全面阐述了拜占庭在文学、考古、艺术、建筑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堪称关于拜占庭帝国的百科全书;该书还涉及拜占庭与周边各个族群的交往历史,论述了诸多文明元素在该地区相互交融的进程。
拜占庭 [图书] 豆瓣
Byzantium: The Surprising Life of a Medieval Empire
作者: (英) 朱迪斯·赫林 译者: 李潇阳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0 - 7
内容简介:
什么是拜占庭?提到拜占庭,人们无形中就会产生双重联想,一面是阴谋、暗杀、阉割,另一面是巨额财富和闪闪发光的金银珠宝。实际上,中世纪的拜占庭并不是每天都在上演钩心斗角和虚伪背叛的戏码。拜占庭人不只是财富的代名词,也并非一群神秘莫测的人。拜占庭历史上曾涌现出一大批卓越的领袖和军事统帅、充满创造力的神学家和天才的艺术家……
拜占庭文明有着千年之久的历史,在整个中世纪影响了地中海东部地区、巴尔干半岛和西欧的全部国家,即使其间它的影响力偶有波动,也始终没有完全消失。拜占庭文明糅合了异教和基督教文明,集希腊和罗马文明之大成,既有古典时代晚期文明的特点,又带有一些中世纪文明的特征。拜占庭文化和艺术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朱迪斯·赫林写作本书的初衷是将晦涩难懂的拜占庭历史以最通俗明了、新鲜有趣的方式向公众普及。以往介绍拜占庭文明的著作要么充满艰涩的专业术语、叙述冗长沉闷,要么浮光掠影地择取骇人听闻或悲情的桥段,以吸引猎奇者的目光;朱迪斯则避免采用这样的研究和写作模式,而不同的主题串联起千年的历史。
朱迪斯·赫林生动凝练地讨论了拜占庭历史文化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带读者领略了拜占庭繁复的宫廷礼仪,描述了美轮美奂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规模盛大的双轮马车赛,充满神秘色彩的修道院、八面玲珑的外交官……揭开了截然不同于西方文明的拜占庭文明的面纱,多角度展露了拜占庭文明的丰富内涵。
编辑推荐:
【以史为据书写故事,凸显故事本身的传奇性】
拜占庭一直是中世纪历史中的热点,一个原因就是拜占庭时期的历史事件颇具传奇色彩,介绍拜占庭的书也多热衷于写某些皇室成员和权臣的宫廷斗争,其中不乏虚构的成分。这本书中也讲了很多传奇故事——那是因为故事本身就已十分精彩,但讲述都是严格参照史料进行,没有夸大和渲染。
【立足文明与文化发展纠正偏见】
本书作者朱迪斯·赫林作为英国备受推崇的考古学家、古典晚期历史学家,致力于让所有人了解拜占庭的原貌。因此,除了讲故事,赫林介绍了拜占庭文明与文化的方方面面,让人看到拜占庭文明仿佛黑暗时代的一道光,照亮了中世纪的天空;又仿佛置身拜占庭古城,切实体会到那个时代的成就迄今为止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哪些影响。我们将看到一个新的,不同于以往的拜占庭。
【为大众读者量身定制,篇幅适中,高度凝练】
朱迪斯·赫林在前言中提到,是两位建筑工人对拜占庭的好奇触发了她写作本书的想法:她准备写一本通俗拜占庭史。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高超的写作水平,赫林用五百页左右的篇幅完成了这部作品,信息量大而不艰深,语言优美流畅,读之毫无压力,不用耗费大量时间,十分适合大众普及。
东正教圣像史 [图书] 豆瓣
9.0 (6 个评分) 作者: 徐凤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 1
基督教内部分为东正教、天主教和新教三大派系。圣像是在基督教会中对基督、圣母、圣徒、天使和教会节日等画像的称呼。圣像作为东正教礼拜和神学的组成部分,在基督教文化和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本书是关于东正教圣像研究的第一部中文著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介绍和解释了东正教圣像的历史起源、神学含义、宗教功能、艺术特点、基本类型以及从拜占庭到俄罗斯的圣像艺术发展历程。
该书是由中国学者首次撰写的东正教圣像艺术专著,它图文并茂,五彩缤纷,叙述言简意赅,朴实而深沉,将使读者,特别是爱好绘画艺术的读者感到新颖和喜爱,享受到圣像画艺术的魅力。——乐峰(中国社科院东正教著名权威学者,《俄国宗教史》作者。)
拜占庭帝国 [图书] 豆瓣
Lost to the West: The Forgotten Byzantine Empire That Rescued Western Civilization
8.3 (15 个评分) 作者: [美] 拉尔斯·布朗沃思 译者: 吴斯雅 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 2016
“欧洲中世纪三部曲”之3。历史主播元老的震撼新作,精彩讲述拜占庭帝国的完整历史。伟大的罗马帝国并没有缺席中世纪,它只是来到君士坦丁堡,续写了一部千年传奇。比《魔戒》或《权力的游戏》更多真实,精彩不减,带你畅快领略中世纪欧洲史!
—————————————————————————————————————
【内容简介】
公元5世纪,在数十年外族入侵的腥风血雨中,罗马帝国西面的一半崩解了。但是这个时候,东罗马帝国(或称拜占庭帝国)的生命才刚刚开始,它将罗马帝国的文明与荣耀又守卫了一千年,亲眼见证了罗马帝国的落日,并亲手带来现代世界的黎明。
在它的漫长历史中,拜占庭帝国经历了多次大起大落。它经历过君士坦丁、狄奥多西、巴西尔二世、科穆宁等明君的辉煌时代,也时常陷入军阀割据、外族入侵的黑暗时代。它矗立在欧、亚、非三大洲的交叉路口,一千年来这里发生了一次又一次东西文明大碰撞:匈人入侵,西罗马帝国崩溃,阿拉伯帝国崛起并建立伊斯兰世界,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十字军数次东征,蒙古骑兵横扫欧亚,土耳其帝国兴起……拜占庭迎战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者,主宰着一片以君士坦丁堡为核心的广袤的东正教世界,其鼎盛时代的影响范围覆盖了如今的土耳其、巴尔干半岛、乌克兰、俄罗斯西南部、南意大利和非洲地中海沿岸。
但是,拜占庭最终失掉了这个世界。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军队攻陷,伟大的拜占庭帝国灭亡了。它留给后世的遗产是永恒的。从启发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的珍贵典籍,到被俄罗斯完整继承下来的东正教和西里尔字母系统,再到千古名城伊斯坦布尔,拜占庭的遗产已经深深影响了世界的发展进程。可以说,没有拜占庭帝国,我们的世界一定不会是今天的样子。
—————————————————————————————————————
【编辑推荐】
◎一个饱经沧桑的千年帝国,历经无数场战争、叛乱、分裂、宫斗、宗教冲突,以及匈人、阿拉伯人、十字军、蒙古人和土耳其人带来的亚欧大碰撞;
◎这是一个孕育了君士坦丁堡、东正教、俄文字母,乃至欧洲文艺复兴的伟大文明;
◎没有拜占庭,我们的世界就不会是如今的样子!
1. 拜占庭帝国兴衰的千年历史,“欧洲中世纪三部曲”之三。对于中世纪欧洲,你的印象是否还停留在《魔戒》和《冰与火之歌》的虚构世界里?《拜占庭帝国》让我们触摸到一个真实的中世纪欧洲。这是中世纪欧洲最为庄严的一面:骄傲的城市君士坦丁堡、一座传续千年的皇帝之位,以及它们见证的无数荣耀、战事、叛乱、分裂、宫斗……拜占庭帝国的历史贯穿了整个欧洲中世纪,是这个时代最完整的写照。
2. 这是风云激荡的欧亚碰撞史,以及饱经内忧外患的中世纪欧洲。千百年来,帝国英勇迎战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者,在匈人、阿拉伯人、十字军、蒙古人和土耳其人的多次冲击下屹立不倒。化用罗马史学家爱德华•吉本的话来说,如果没有拜占庭帝国,匈人、阿拉伯或者蒙古大军会几次横扫欧洲,穆斯林的宣礼将在英国牛津的尖塔上回响。
3. 英语世界著名历史播主拉尔斯•布朗沃思的万众瞩目之作。布朗沃思是互联网历史上最早的历史播主,十余年来在英语世界有无数忠实听众。《拜占庭帝国》长期位居美国亚马逊历史榜前列,再度演绎布朗沃思的史上首个历史播客“拜占庭十二帝”:个性鲜明的人物描写,扣人心弦的情节呈现,精湛的讲述技巧,把历史故事讲得像小说一样精彩。
—————————————————————————————————————
【媒体推荐】
妙趣横生地描绘出一个被现代西方文明充分继承,但却始终忽视的文明。读罢本书,你将会对拜占庭帝国肃然起敬。
——汤姆•霍兰(Tom Holland),《波斯战火》《卢比孔河》作者
这正是我曾经希望在学校里学到的历史——节奏明快、高潮迭起的故事,涵盖了一千年的层出不穷的政治纷争、杰出领袖、无能昏君、宗教分裂,以及骚乱与屠杀。一幅生动的历史长卷,描绘了一个为我们留下丰富遗产的逝去时代。
——马克•潘德格拉斯(Mark Pendergrast),历史学者
拉尔斯•布朗沃斯是一个天才作家,他的热情是会传染的;心狠手辣的皇后、诡计多端的宦官、重见天日的希腊文献和拜占庭传说,统统鲜活起来。没有拜占庭,我们的世界就不会是如今的样子——拉尔斯•布朗沃斯引人入胜的讲述配得上帝国曾经的热情与活力。
——贝塔尼•休斯(Bettany Hughes),历史学家、知名主持人
在《拜占庭帝国》中拉尔斯•布朗沃斯展现出一名小说作家对人物的把握能力,描绘出那些栩栩如生,却并不为人所熟知的拜占庭历史人物形象。不过,拉尔斯作为一个历史研究者的天赋也同样闪亮,他所展现的拜占庭宫廷斗争、阴谋叛乱和战争,无不精彩明晰。
——斯蒂芬•普莱斯菲尔德(Steven Pressfield),历史作家、好莱坞编剧
拜占庭的新生 [图书] 豆瓣
Byzantium: The Early Centuries
作者: [英]约翰·尤里乌斯·诺里奇 译者: 李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 - 3
★ 诺里奇爵士摒弃学术上的繁琐探究造就迄今为止最好读、最引人入胜的拜占庭通史
★ 一部让“精罗”从狂喜到落泪的史诗巨著
★ 《观察家》《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图书
【本书简介】
拜占庭帝国——这个自君士坦丁大帝于330年5月11日建都,到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于1453年5月29日破城,延续了1123年的大帝国,在英国历史学家约翰•朱利叶斯•诺里奇的生花妙笔下徐徐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本书为“拜占庭三部曲”的第一部,从君士坦丁的诞生乃至之前的戴克里先“四帝共治”时代讲起,在公元800年圣诞节查理曼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时收尾。在这近500年的时光中,这个罗马帝国见证了君士坦丁、查士丁尼、希拉克略等多位皇帝的光辉,也不断面临着周边蛮族的入侵和袭扰。自君士坦丁皈依基督教以来,拜占庭帝国作为基督教世界的东方堡垒,不仅继承了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文化,而且保卫了欧洲的学术之光,并留下了辉煌灿烂的艺术珍品。
拜占庭的衰亡 [图书] 豆瓣
Byzantium: The Decline and Fall
作者: [英]约翰·朱利叶斯·诺里奇(John Julius Norwich) 译者: 李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 - 4
★ 诺里奇爵士摒弃学术上的繁琐探究造就迄今为止最好读、最引人入胜的拜占庭通史
★ 一部让“精罗”从狂喜到落泪的史诗巨著
★ 《观察家》《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图书
【本书简介】
拜占庭帝国——这个自君士坦丁大帝于330年5月11日建都,到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于1453年5月29日破城,延续了1123年的大帝国,在英国历史学家约翰·朱利叶斯·诺里奇的生花妙笔下徐徐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本书是“拜占庭三部曲”的最后一卷,也是这部宏大史诗的高潮之作。本卷继续讲述了1081年亚历克修斯·科穆宁即位的历史。此后,在失明的耄耋老人、诡诈至极的威尼斯总督恩里克·丹多洛的率领下,第四次十字军给君士坦丁堡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拜占庭时代的晚年岁月充满哀怨,陷入与奥斯曼苏丹痛苦而漫长的争斗。1453年,这个曾横跨欧亚非大陆的千年帝国,随着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和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阵亡而灰飞烟灭。
拜占庭的巅峰 [图书] 豆瓣
Byzantium: The Apogee
作者: [英]约翰·朱利叶斯·诺里奇(John Julius Norwich) 译者: 李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 - 4
★ 诺里奇爵士摒弃学术上的繁琐探究造就迄今为止最好读、最引人入胜的拜占庭通史
★ 一部让“精罗”从狂喜到落泪的史诗巨著
★ 《观察家》《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图书
【本书简介】
拜占庭帝国——这个自君士坦丁大帝于330年5月11日建都,到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于1453年5月29日破城,延续了1123年的大帝国,在英国历史学家约翰•朱利叶斯•诺里奇的生花妙笔下徐徐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本书为“拜占庭三部曲”的第二部。本卷从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将皇冠和罗马皇帝的封号赐予查理曼开始,在不到300年之中,拜占庭帝国继续经历着国内政治和宗教方面的动乱,以及来自哥特人、保加尔人、萨拉森人等外族的骚扰。在“保加利亚屠夫”巴西尔二世执政时期,帝国达到巅峰,却在1071年的曼齐刻尔特之战惨败于突厥人,走向衰落。然而,本卷的末尾迎来了一个英雄般的救世主——亚历克修斯·科穆宁,他将再一次于危机之中拯救帝国。
金色天国 [图书] 豆瓣
7.4 (8 个评分) 作者: 王南 新星出版社 2018 - 9
“建筑史诗”由建筑学者王南撰写,拟出版四卷二十四册(已出版九册),内容涉及汉、唐、宋、元、明、清、东西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等古今中外的建筑,每册用几万字、上百幅图片的篇幅,以深入浅出的文风和丰富详实的资料,写透一座建筑或一组典型建筑及其血脉传承,纵横捭阖,条分缕析,向读者勾勒一幅恢弘的建筑史画卷。
《金色天国》是“建筑史诗”系列第一卷第五本,原载于《读库1501》(已绝版)。王南从君士坦丁堡的建城落笔,梳理了从早期基督教堂到经典东正教教堂形制的转变过程。拜占庭建筑独具一格,它不仅上承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文化精髓,而且融合了东方建筑的一些独特元素。许多建筑杰作留存至今,圣索菲亚大教堂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巨大而精美的圣殿、金碧辉煌的圣像,令它散发出无可抵挡的特殊魅力;同时,它也是罗马建筑与此后建筑之间的重要桥梁,对后世影响至深。
此次单行本出版,除做必要的文字修订外,还增补替换部分图片,令阅读体验更佳。即使是对建筑全无了解的读者,也能通过王南深入浅出的文字与排版得宜的图片感受到拜占庭建筑之美。书末列出了详细的参考文献,可供延伸阅读。一手可握的大小,方便随身携带、轻松阅读,也便于加入行囊,按图索骥寻访书中的相关建筑。
本书适合与“建筑史诗”系列第一卷中的《万神殿堂》(介绍古罗马建筑)和第二卷中的《修道圣所》(介绍中世纪罗曼建筑)参照阅读,了解西方建筑的发展历程。
拜占庭帝国通史 [图书] 豆瓣
作者: 陈志强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3 - 6
陈志强编写的这本《拜占庭帝国通史》系《世界历史文化丛书》之一种书。拜占庭帝国曾是中世纪欧洲和地中海世界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在中世纪欧洲历史上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拜占庭帝国对中世纪欧洲和亚洲各国各民族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与宗教等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拜占庭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它不仅是连接古典希腊罗马时代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之间的桥梁,而且更重要的是推动了近现代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拜占庭帝国通史》共分10章,系统地叙述了自君土坦丁时代、狄奥多西王朝、利奥王朝、查士丁尼时代、希拉克略时代、弗里吉亚王朝、马其顿王朝、科穆宁―杜卡王朝、十字军狂潮、拉丁帝国、拉斯卡里斯王朝至末代巴列奥略王朝漫长而曲折的拜占庭帝国的盛衰兴亡史,全面论述了奇绝独特的拜占庭文明,包括其文学、艺术、宗教、教育、天文历法和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阐述了拜占庭文明的特征、地位和影响,脉络清晰,内容丰富,是国内拜占庭帝国历史领域的一部权威著作,也是广大读者了解拜占庭帝国历史的一部引人入胜的佳作。
普洛科皮乌斯战争史(上下) [图书] 豆瓣
作者: [拜占庭] 普洛科皮乌斯 译者: 王以铸 / 崔妙因 商务印书馆 2010 - 3
本书是世界名著,是唯一阐述东罗马帝国史实的巨著,因此,有人将本书叫做东罗马帝国史。本书主要讲述了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帝国的残余势力在拜占庭建立新的帝国的过程,对当时著名的帝王及军事将领的战功及失败做了描述和分析,既是弥足珍贵的史料,又是一部有观点的学术著作。
拜占庭的失落之城 [图书] 豆瓣
The Lost Capital of Byzantium: The History of Mistra and the Peloponnese
作者: [英] 斯蒂文·朗西曼 译者: 谭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 - 9
★独一无二、填补国内空白的经典之作
★备受推崇的拜占庭史、中世纪史权威学者斯蒂文·朗西曼
意图呈现“传奇之城”米斯特拉斯的完整历史
重现拜占庭帝国的暮日光辉
【内容简介】
1203年夏,伯罗奔尼撒半岛上无人注意到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大军正乘坐威尼斯人的船驶向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的都城危在旦夕;也无人预见斯巴达谷地最辉煌的两个世纪即将随之而来。
法兰克人征服伯罗奔尼撒后,维尔阿杜安的威廉在斯巴达附近的山丘上建起一座巨大的城堡,它就是后来的米斯特拉斯——极富传奇色彩的希腊城市。十年后,米斯特拉斯被转让给拜占庭的希腊人,渐渐发展繁荣,成为学术、艺术乃至欧洲文化发展的中心。它拥有拜占庭建筑和壁画艺术之精华,更是《浮士德》里古典世界与中世纪世界的交会地。最后,希腊以独立王国之姿崛起,米斯特拉斯却沦为一地废墟。如今,它是一座失落之城,被旅行者误认为是斯巴达,更被拜占庭史研究热潮中的历史学家忽视。
这是一部少有的以米斯特拉斯为中心的历史著作,斯蒂文•朗西曼爵士为我们讲述这座伟大城市的过去,重现拜占庭帝国的暮日光辉。
【本书荣誉】
读像斯蒂文·朗西曼爵士这样的历史学家的著作,才发觉历史是一种不亚于小说的文学艺术。
——戈尔·维达尔
米斯特拉斯是欧洲最浪漫的中世纪城市之一。斯蒂文•朗西曼爵士这位拜占庭历史研究者中的翘楚,将该城市的历史细节、地形地貌和风格特征都融入了一部浓缩精华的杰作之中。
——C.M.伍德豪斯,《观察家报》
这是一段富于权谋机变、王朝野心和小规模战争的历史,也是一段展现拜占庭帝国之错综复杂的历史。凭借他的文采、学识和对这一主题的热爱,斯蒂文爵士不负众望,向我们展现了米斯特拉斯是如何在波诡云谲的世界中成为促成我们昔日黄金年代的主要根源之一。
——菲利普•霍华德,《泰晤士报》
从此书中走出来的读者必定汲取了大量知识,满心憧憬何时能再睹潘塔纳萨之风采,并且感受到那数个世纪的狂风暴雨都将伴随此生。
——迪莉丝•鲍威尔,《星期日泰晤士报》
……学识深厚且文体优雅……
——《考古学研究院公报》
拜占廷简史 [图书] 豆瓣
The Lost World of Byzantium
作者: (英) 乔纳森·哈里斯 译者: 庞国庆 / 吕丽蓉 中信出版社 2017 - 11
拜占廷帝国近11个世纪的兴衰以及最终灭亡的历程引人深思:它在面临不断威胁其生存的动荡和入侵时,为何依然可以延续久远?在最终灭亡时,又为何消失得如此彻底?
在拜占廷领域资深学者乔纳森·哈里斯看来,拜占廷帝国虽然历经劫难,屡屡面临大军压境,但它不仅凭借不同寻常的外交策略获得生存,还因其华丽的艺术和建筑而昌盛一时,更是欧洲、地中海和近东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哈里斯通过跨越10个世纪的10位历史焦点人物,为世人介绍了一个充满张力的文明,阐述了它在悠久历史的背后所掩盖的经常令人绝望的巨变。他的这部作品涉及拜占廷帝国社会、政治、军事、宗教、文化和艺术等重要领域,勾勒出了拜占廷文明的核心特征,探索了拜占廷帝国对周边邻国和现代世界所带来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拜占庭史研究入门 [图书] 豆瓣
作者: 陈志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拜占庭史研究入门》为拜占庭历史与文化的爱好者和学习者提供了入门指导,在简述拜占庭历史的基本脉络与主要线索的同时,侧重于提供全面、实用的工具性指南。除了系统介绍文献、文物等可资利用的重要史料外,还对拜占庭研究的发展史、研究现状和当前的重点问题有深入的讲解与分析。附录的学术资源、关键词(中英对照)和推荐阅读文献,则为读者进一步学习拜占庭历史提供了参考。
拜占廷学研究 [图书] 豆瓣
作者: 陈志强 人民出版社 2001 - 2
拜占廷帝国(即东罗马帝国)是欧洲中世纪的重要帝国,其历史延续了千余年,对中古欧洲和西亚各国产生过巨大影响,特别是其文化成为连接古典希腊、罗马时代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近代欧洲文明的桥梁,在世界历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国际学术界对其历史与文化的研究给予很大的重视,使之迅速成为一门“显学”。由于拜占廷希腊语的艰深和有关的历史资料贫乏,使我国学术界在此领域的研究一直落后于欧、美等国。陈教授两次赴希腊进修、留学,专攻拜占廷史。回国后,继续从事拜占廷史的研究,发表了数十篇有关的论文,出版了《拜占廷通史》和军事史等著作。《拜占廷学研究》一书共有7章,详细介绍和阐明了作者近年来对拜占廷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以及对外关系诸问题研究的新成果、新观点,是作者的一部力作。全书观点新颖,信息量大,定能对拜占廷学的研究起到推起作用。
牛津拜占庭史 [图书] 豆瓣
作者: 西里尔·曼戈 译者: 陈志强 / 武鹏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9
牛津大学出版社是世界大学出版社中规模最大的社,出版物种类众多,尤以辞典工具书、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教材、高端学术期刊与著述的出版闻名于世。近10年来,该社组织著名历史学家编写的一套牛津历史丛书,冠以“Oxford History”标记,如The Oxford History of Greece and the Hellenistic World(《牛津古希腊与希腊化世界史》),集中有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走与剑桥历史丛书不同的路线,面向普通读者。由于各书编著者均为欧美学界的学术带头人,学术功力深厚,史料扎实严谨,观点相对客观,叙述深入浅出,具有经典、扎实、权威的史书色彩。自出版以来,先后被翻译为多国文字,在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中被广泛采用与征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拜占庭文明 [图书] 豆瓣
作者: 徐家玲 译者: 有2007年11月北平2印本 2006
本书是一部关于拜占庭帝国历史的史学专著,全书分为帝国兴衰记,国家、领土与人民,宗教、法制与社会文化三大部分,详细介绍了拜占庭帝国的相关历史内容,适合史学爱好者及史学研究者参考学习。
拜占庭简史 [图书] 豆瓣
A History of Byzantium
作者: [美]提摩西‧E‧格里高利(Timothy E. Gregory) 译者: 劉智 2018 - 11
本书是Timothy E.Gregory广受好评的拜占庭史的新版,叙述了从君士坦丁大帝(公元306—337年)至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的这段拜占庭帝国历史。作者以拜占庭帝国政治编年史为叙述框架,并结合以丰富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描述,同时辅之以诸如艺术和建筑照片等想象生动的文件档案图片,带领读者走进拜占庭帝国的历史。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