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服装”
伊夫圣罗兰传 (2014) [电影] 豆瓣 TMDB
Yves Saint Laurent
5.8 (67 个评分) 导演: 加里·勒斯培 演员: 皮埃尔·尼内 / 圭洛姆·加里尼
其它标题: Yves Saint Laurent / 圣罗兰(港)
1957年巴黎,著名服装设计师克里斯汀·迪奥因心脏病发突然去世,留下摇摇欲坠的Dior品牌。迪奥的学徒、21岁的伊夫·圣罗兰(皮埃 尔·尼内饰)临危受命,成为Dior最年轻的首席服装设计师。他的个人处女秀“Trapeze”一鸣惊人,让世界都注意到了他的存在,也促成了他和皮埃 尔·贝尔杰(圭洛姆·加里尼)的遇见。他们既是恋人也是事业拍档,在1962年创建了后来叱咤时尚界的奢侈品牌YSL。尽管内心的魔鬼时时困扰他,圣罗兰开始用他的服装改变整个世界…… ◎QAF
大奥 (2006) [电影] 豆瓣
7.8 (48 个评分) 导演: 林彻 演员: 仲间由纪惠 / 西岛秀俊
其它标题: Ô-oku: The Movie / 大奥剧场版
1712年,第七代将军德川家继之时,深受第六代将军家宣器重的间部诠房(及川光博饰)受命辅佐幼主摄政。秋元乔知(岸谷五朗饰)等一批老臣对此心怀不满,两派斗争愈演愈烈。大奥也不例外,女总管绘岛(仲间由纪惠饰)一直协助现任将军的生母月光院(井川遥饰),对付第六代将军家宣的正室天英院(高岛礼子饰)派系的人,她成了天英院的眼中钉。府中有传月光院与诠房有私情,天英院准备抓住机会一举打垮敌人,她和秋元等人密谋先拿绘岛开刀,铲除月光院的得力助手。绘岛外出时偶遇歌舞伎名角生岛新五郎(西岛秀俊饰),对这位美男子一见钟情。此后两人又因机缘巧合频频重逢,绘岛却不知这是天英院的诡计。一日,戏院突起大火……
做衣服 [图书] 豆瓣
7.3 (30 个评分) 作者: [日] 山本耀司 译者: 吴迪 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 2020 - 6
《做衣服》是时装界一代宗师山本耀司的坦诚回忆录。
新版增加了一整章内容及全新后记。他不禁在书中感叹:人怎么可以这么美。
山本耀司是世界时装界特立独行的存在。他被时尚界奉若神明,却称自己是“反时尚”的:“我对时尚并无兴趣,我只对怎么剪裁感兴趣”;
无数人渴望拥有他设计的衣服,他却拒绝制作主流的西服,更愿意为各种边缘人士做衣服:“我只给自己的同伴——那些坏家伙们设计衣服”;
他将布料做 旧、撕裂、破坏其平衡,一再挑战着我们对“美”的认知:“完美是丑陋的。在人类制造的事物中,我希望看到缺憾、失败、混乱、扭曲。”
在《做衣服》中,山本耀司详尽地阐述了他的造衣理念和方法,他对女人和美裳的独到观点,对背影的迷恋,对剪裁的坚持,对快时尚的厌恶。山本耀司也温情回忆了他的童年、母亲,和友人。
书中还收录了对山本耀司的100个提问,披露时装大师背后的人生细节,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生活中的山本耀司。同时附有山本耀司珍贵的设计手稿,时装发布会的精彩瞬间,童年照片、生活与工作近照,以及与友人的合影等多幅照片。
-----------------------------------------------------------------
【名人推荐】
他的衣服是不同的,虽然是新买的,却让人觉得似乎既旧又新,镜子中看到自己好像比过去更像自己,真不可思议。过去,我是在穿衣服,而现在,我在衣服里。
——维姆·文德斯(电影导演)
大约三年前,我作为模特出席过一场Yohji的男装秀,简直太棒了。在今后的20年里,我都祝福这个可爱的男人获得每一次成功。
——薇薇安·威斯特伍德(英国时尚教母)
我非常尊敬他的工作。山本耀司在连贯性、才华和先锋性上,是所有时尚设计师的表率。
——缪西娅·普拉达(普拉达、灵魂设计师)
他在时尚界开创了美的全新境界。
——卡尔·拉格斐(香奈儿首席设计师)
-----------------------------------------------------------------
【编辑推荐】
◎ 长销经典、山本耀司坦诚回忆录,增加了一整章内容及全新后记,“重版出来”!
《做衣服》新版补全初版之后山本耀司的人生轨迹与心得体会,增改照片,全新编排。
他不禁在书中感叹:人怎么可以那么美!
◎ 等身大的山本耀司360°立体呈现
山本耀司是世界时装界不可忽视的存在。然而,我们在对山本耀司的解读中,先锋观念往往被放大,却忽视了他在衣服中倾注的工匠精神。
在《做衣服》中,山本耀司深度剖析了自己的造衣哲学,深情袒露自己诸多人生细节。同时,书中收录了他的多幅珍贵手稿、作品系列,以及生活与工作近照等,并通过百问百答,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生活中的山本耀司。
◎装帧改用黑色底色,体现山本耀司品牌美学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 [图书] 豆瓣
MY DEAR BOMB
7.5 (23 个评分) 作者: [日]山本耀司 / [日]满田爱 译者: 化斌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4 - 2
世界时装日本浪潮的新掌门人山本耀司唯一自传
Yohji Yamamoto是个谜,是个集东方沉稳细致的性格于一身的谜。《我投下一颗炸弹》为你揭开这个谜。让你看懂日本设计,读懂日本设计师。日本设计为何能震撼世界!?
本书揭开山本耀司对于衣饰、布料等细节的灵感构思
回忆设计大师的成长心路历程,关于设计,关于理想,关于友谊,关于家庭,关于爱情。
纪录山本耀司如何跨界合约,和坂本龙一一起玩音乐,与北野武、Wim Wender拍电影,和寺山修司创作俳句
⋯⋯
山本耀司漫谈他所欣赏的当代设计大师:川久保铃,Jean Paul Gaultier,Azzedline Alaia,Sonia Rykiel
收录山本耀司重要设计年谱:参与华格纳歌剧服装设计、碧娜鲍许舞台服装设计、北野武电影服装设计
内含数十张山本耀司设计手稿
收录日本知名作家松冈正刚为山本耀司所写的专文《踪影的逆袭》
还有什么比穿戴得规规矩矩更让人厌烦呢?
—— 山本耀司
为什么叫my dear bomb,为什么叫“我投下一枚炸弹“。
山本耀司曾经形容自己是一个会在衣服里“藏炸弹“的人,这种如同孩子般的淘气和玩心,是以此为武器,对抗这个不能认同的世界。
在《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中,他在自序的最后一句写道:“这,是我曾爱过的一个男人的故事。“他用一个女人去折射自己作为第一性的社会义务,用一个宛若孙子的孩子去确认自己的童年,用几个记忆瞬间捕捉早逝父亲的身影,并以其遭遇表述他对战争的态度,以及对母亲的爱⋯⋯在这些文字中,他向没有准备的读者投下一枚又一枚炸弹,让你明白为什么在黑色中,他是安全的,无人能及的。——《新视觉》2013.131
对于所有从事设计、趋向时尚的人来说,山本耀司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而已。当时尚界还在以西方传统的紧身衣裙展现女性曲线时,山本耀司勇于突破传统,以和服为概念出发,用垂坠、层叠与缠绕等效果,将女性曲线覆盖于中性化的服装下,创造出时尚界的日本新浪潮。他擅长运用布料及各式的黑,让传统的、用途狭窄的黑色,脱离丧礼般的印象,一跃成为时尚的化身。而他与川久保玲、三宅一生是亚洲少数能在高级时装界站稳地位的设计师,其与主流时尚背道而驰、又能引领潮流的魅力,至今不辍。
身处时尚圈数十年,无论世界潮流如何改变,山本耀司从未放弃自我,而这本唯一亲笔自传《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正继承了山本耀司这样的风格,书中完全揭开了山本耀司的人生以及他的创作本质。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在第一部分里,山本耀司回溯了自己无父的童年,出身于战后单亲家庭的他,毫不避讳地承认受到母亲职业妇女身分的影响,认为女人最性感的时刻便是工作的当下。而他因此痛恨所有为了男人打扮的女人、痛恨让女人穿着得跟娃娃一般,沦为附庸,甚至认为女人就应该穿着男人的服饰。除此之外,第一部分也谈及了中晚年突然其来的婚姻与孩子,他论及周旋于女人之间的过往,毫不隐藏地说明男人心理。为读者揭开他私生活神秘的那一面。
第二部分则以更多的篇幅谈论创作的本质。在这个篇章,山本耀司提到了如何倾听布料的声音,让布料展现最自然的垂坠度,又如何判断钮扣的正确位置,以及衣领、衣褶的塑造方式。有趣的是,山本耀司提到设计师与打版师之间的微妙关系:他不对打版师描述自己的想法,避免打版师为了配合设计师,而丧失了变化的空间。
从山本耀司对于设计的种种论述,不但能够见识到其设计天分及努力的痕迹,更呼应了时尚界对于他擅于善用布料的评价。而他忠于自我及对男装与女装的想法,让本书成为从事设计与向往时尚者不可不读的作品。
在这本带有山本耀司风格的神秘黑色书籍之内,山本耀司褪去“时尚大师”的面貌,展现一个毫不隐藏、赤裸坦诚的自己,也是所有亟欲了解山本耀司者应收藏之作。
关于设计,山本耀司说:
音乐家或许会宣称:“音乐是感性的。”可是为了被大众认可,他在成名之前必须花上几年,甚至数十年的功夫磨练技巧。服装设计师也一样,在他做出自己的东西以前,也必须全面吸收基本技法。说到底,即便是一条狗同样也需要训练。在淬炼成为志高气满的艺术家以前,扎实的基础训练是不可或缺的。
关于女人,山本耀司说:
很遗憾,对于那些善用性别魅力的女人,我感受不到一点性吸引力。我觉得反感。可是在瞥见工作妇女的当儿,我会意识到一股强烈的性兴奋:她的后背,在她辛勤地踩踏缝纫机时,亦或是她的侧面,当她心无旁骛地把针别在衣服上的时候。此时的我不但崇敬之意油然而生,或许也想着要助这些在社会中求生存,努力工作的妇女们一臂之力。
关于男人,山本耀司说:
我喜欢挑惹或刺激那些不显酷、不时髦的男人,可是我不下重手。相反地,我会利用所有我们这些无用之人都会不知不觉欣赏的心理诡计。虽然女人认为不值,不过男人就是喜欢赌博、游戏这一类的东西。我占用了男人这一部份天性的便宜,将注意力放在衣服无端的附加物,诸如扣洞和口袋这种细节之上。
关于家庭,山本耀司说:
只要是小孩都有过万分可爱的时候,这弥补了他们令父母亲一辈子烦忧的缺点。我决心要让我的小孩快乐,最希望的莫过于我的小孩永远不必问:“爸爸在哪里?”我被这种感情的力量,这种无法控制,且根植于人世间最深处的感情的力量彻底淹没了。
虽然这个孩子是被迫怀上的,他身上却有我的一部分。这个孩子里面住着幼年时候的自己。
花间十六声 [图书] 豆瓣
8.4 (22 个评分) 作者: 孟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 9
《花间集》原为供歌伎伶人演唱的曲子词选本,成书于公元940年,是中国最早的词选集,其内容多写男女艳情,涉及上层妇女琐碎、休闲、侈糜的日常生活,且好以女子口吻为之。
这本书以《花间集》和部分晚唐、五代、宋代诗词中描写的十六种物件如屏风、枕头、梳子、口脂等为线索和底本,以当时的造型艺术(纸上绘画、壁画、饰品等)为参照,深入、充分、兴味盎然地探究考证一千多年前中国女性生活的种种细节,尽力再现那个遥远的年代之一角,有助于读者了解、感受中国的古代社会,也有助于理解和体会滋味复杂、褒贬不一的“花间词 ”。
布衣中国 (2014) [剧集] 豆瓣
8.0 (11 个评分) 导演: 越众影视
去年,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全国。今年,又将有一部聚焦“千年美服”的纪录片《布衣中国》呈现给观众。记者昨日从《布衣中国》制作方之一、深圳越众影视公司了解到,由该公司与中央电视台合拍的十集电视纪录片《布衣中国》3月31日正式开拍,首个奔赴浙江湖州的摄制组已经启程。据了解,《布衣中国》是制片人邓康延继《先生》之后的又一力作。
古怪的身体 [图书] 豆瓣
ちぐはぐな身体 : ファッションって何?
7.0 (10 个评分) 作者: [日] 鷲田清一 译者: 吴俊伸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5 - 10
每个人的身体都有着这样那样不同的特征,每个人对待自己的身体也都抱着又爱又恨的心情。穿衣打扮更是是我们现代人每天都无法回避的话题。而时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看似奇葩的街头潮流,其背后隐藏的信息是什么?像川久保玲、山本耀司、三宅一生这样的设计师们试图通过服装表达的又是什么?说到底人为什么会通过穿衣服来隐藏自己的身体?而真正想隐藏的到底又是什么?
哲学教授鹫田清一希望通过一种简单易懂的方式向人们讲述他关于时尚的“身体论”。
改变你的服装,改变你的生活 [图书] 豆瓣
change your clthoes ,change your life
6.2 (9 个评分) 作者: [美] 乔治·布雷西亚 译者: 红霞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 9
改变人生从改变服装开始,改变服装却要从改变内心开始。改变自己对服装的偏见,改变自己对美的看法,改变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增加自信,承认自己是美丽的。这本书不让读者增加购物,不让读者紧跟潮流,读者只要发现自己的特点,做最美的自己就是成功。抛弃不给你造成不自信的服装和心态,时尚,优雅就会从内至外的散发。
裙裾之美 [图书] 豆瓣
学校制服の文化史 : 日本近代における女子生徒服装の変遷
6.0 (6 个评分) 作者: [日] 难波知子 译者: 王柏静 新星出版社 2015 - 9
日本女生的制服变迁过程经历了近代社会制度、社会集团与阶级的整合,是女生对于“穿什么”这一问题的思索与尝试。“女生”这一社会身份与女生制服的出现意味着传统服装体系的变革。而面对这一变革,既有欣然接受之人,也有慎重其事甚至断然拒绝之人。在时代与社会的更迭中,女生制服受到国家思潮、学校教育方针、女生自身的判断与行为、家长的希求、周边市民的看法与媒体舆论的反响等诸多因素的交织影响,伴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冲突与动摇,才最终得以慢慢确立。
女人与珍珠 [图书] 豆瓣
Frauen und Perlen
6.8 (5 个评分) 作者: [德] 克劳迪娅·朗法可尼 译者: 宁宵宵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 - 7
女人喜爱珍珠,这份爱恋几千年来不曾淡化。书名《女人与珍珠——绘画与摄影中的恋物史》已透露了本书的内容:通过一些鲜为人知或举世闻名的艺术作品,展现女人与珍珠之间的爱恋。
珍珠正在成为复古时尚的最佳象征。在古老的波斯神话中,珍珠是诸神的眼泪。古希腊罗马人认为珍珠是上天赐与的礼物。对大多数女性来说,珍珠具有难以抗拒的魅力。为了拥有它,有人可以挥金如土,有人则命运多舛。本书希望展现的是珍珠赋予女人的性感、自信和非凡气质。
艺术史学者克劳迪娅·朗法可尼娓娓讲述从古希腊、古罗马以至当代,佩戴珍珠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多样转变。她以幽默的笔触介绍了七十多幅闻名于世的绘画和摄影作品,读来轻松有趣。
Gothic and Lolita [图书] 豆瓣
作者: Masayuki Yoshinaga / Katsuhiko Ishikawa Phaidon 2007
"Gothic & Lolita" charts the current trend of Gothic street fashion that has swept Japan over the last decade. Influenced by Western fashion trends from the mid 1980s, young teenagers, predominately adolescent girls, congregate in the urban centres of Harajuku, Akihabara and a number of underground clubs in and around Tokyo, dressed head-to-toe in gothic costumes and late-Victorian dress.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verage Japanese Goth is one of introversion and exclusivity. The majority of girls in the scene are teenagers and most usually stop by the age of eighteen. The origin of the movement was in Osaka in the mid 1990s when young teenagers adopted Gothic fashion in response to the clothes worn and promoted by Japanese Gothic rock bands. In the ten years since the trend began it has expanded to a number of cities including Tokyo and now boasts many thousands of devotees who dedicate their lives to creating ever more flamboyant and bizarre variations on the Gothic theme. From handmade black lace dresses based on designs from the 1860s to 'Lolita' outfits, lacy Gothic designs that have a pre-pubescent 'rococo' edge to them, to dresses with an occult flavour, the Gothic and Lolita scene is one of the more bizarre hybrids within Japanese street fashion. "Gothic & Lolita" is specially commissioned by Phaidon Press. Based on the creative design of the best selling "Fruits and Fresh Fruits", it will feature portraits and group portraits of Japanese Goths and Lolitas both at home and in the urban centres of Tokyo and Osaka. In addition to the visual content of the book each subject will also be asked a number of questions about their handmade designs and why the fashion is so important to them. This text will run in a similar 'question and answer' format as in the original Fruits publications. The coupling of portraits and insightful first-person commentary will together make "Gothic & Lolita" the definitive book on the scene in both the West and in Japan, presenting an ideal opportunity to view one of the more surreal aspects of Japanese popular youth culture in an informative yet entertaining manner.
图说中世纪服装 [图书] 豆瓣
作者: 田中天 / F.E.A.R 译者: 苏黎衡 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6 - 9
《图说中世纪服装》以趣味且詳盡的大幅圖解方式,依王公貴族、騎士、神職者、商人等職業分門別類介紹屬於他們的服裝。除了服裝的變遷之外,書中也有服裝造型、材料、製作方式、飾品等方面的相關介紹。
画说中国历代甲胄 [图书] 豆瓣
作者: 陈大威 编著/绘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9 - 6
《画说中国历代甲胄》根据传世文物、考古成果和文献记载,以图解的方式,再现中国历代军人甲胄的基本风貌,与同类题材的作品相比,其主要特点在于它,根据各个朝代的已知资料比例,加上了不同程度的假设来填补拚缀未知的空白,对各时期有代表性的甲胄的形制、结构、系缚等,都作了认真的揣摩与描摹,并以假想设计了古人穿戴甲胄的步骤,从而使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甲胄都得到全面直观的展示,其成果对于军戎服饰研究和影视、戏剧、动漫、游戏等各个相关领域的美创人员,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参考价值。
世界时装史 [图书] 豆瓣
作者: [美国] 王受之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 9
全书分“现代时装的开端(1900-1909)”、“典雅风格的回复(1930-1939)”、“时装的未来(1990-2000)”等十三个篇章,全面介绍了世界时装的发展历程。
AKB48 衣装図鑑 [图书] 豆瓣
作者: 秋元 康 / オサレカンパニー 宝島社 2017 - 3
AKB48の衣装を収録した「衣装図鑑」。
インディーズ1stシングル「桜の花びらたち」から最新シングルまで、すべてのシングル衣装をコンプリートするほか、
オリジナル全21公演の劇場公演衣装も公開! トルソー着用の図鑑形式でディテールまで詳細に紹介します。
また、“あの時代"の“あの曲"の“あの衣装"を、AKB48グループの次世代を担うメンバー総勢41名が初めて着用し、
撮りおろし撮影を敢行。さらに、初期から現在までのほぼすべての衣装デザインを行ってきたAKB48グループ衣装部
「オサレカンパニー」のクリエイティブディレクター、茅野しのぶ氏のロングインタビューも掲載。デザインのコンセプトから
素材へのこだわり、制作のプロセスまですべてを語りつくします!
全288ページ・オールカラーの圧倒的なボリュームでお届けします!!
青青子衿 [图书] 豆瓣
作者: 漫友文化 2015 - 4
青青子衿——汉服古潮志》以华夏民族的民族服饰“汉服”为主题,以为体衣、首服、足衣和配饰为内容,用立绘和插图的形式,详尽图解汉服之美,展现汉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又突出现代时尚色彩。封面特邀金龙奖少女漫画奖得主魏莹绘制。汇聚了奶老板、巫马、纳言、青哥、吟子、找书问、林跃然等古风画师等超过20位画师联袂奉上。还邀请了熟谙古代时尚生活的作家孟晖与汉服吧吧主琥璟明献笔。同一主题,不同的表现形式,精彩纷呈,极具收藏价值。
《青青子衿——汉服古潮志》特别收录吐槽古装电视剧的漫画四格,细数那些雷人的古代服装,独具创意、萌气十足。
邀请了“带着汉服去旅行”的人气模特弥秋女怪兽,贴心打造适合现代人的易操作又美观的汉服发型教程。
如光影常在 [图书] 豆瓣
作者: 张小溪 2015 - 9
《如光影常在》是人气画家张小溪费时六年创作的一本时尚型录。她选择、搭配每套服装,借助摄影与插画这两种形式,在真实与创作的有趣对比之间,呈现了她对艺术与人生的感悟,以及一段光与影交织的成长之旅。
在这本书里,有她对各种色彩,从简约的黑白灰到充满生命力的强烈色彩的理解;有她对最偏爱的艺术史上的最好时光的讲述;有她对节气、佛道、鹤、禅与诗等东方元素的演绎;有她对海魂衫、机车夹克、俄罗斯头巾、波尔卡圆点等各种流行的服装风格及其文化的解读;还有她对童年、校园生活的回忆。而串联起这些零碎的片段的,便是那一张张照片与插画,相互对应,赋予了穿着搭配梦幻般的缤纷意境。
完美的红 [图书] 豆瓣
作者: 格林菲尔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 1
《完美的红》讲述了胭脂虫红染料的传奇故事,那曾是世界上最贵重的商品之一。胭脂虫红一直被古代墨西哥人珍藏,直到16世纪,这种染料在阿芝台克人的市场上出售时引起西班牙征服者的注意,之后被运到欧洲。胭脂虫红轰动全欧洲,它制造出了当时所能见到的最辉煌、最强烈的红色。西班牙人从垄断胭脂虫红贸易中赚取了巨额利润,西班牙帝国由此崛起。
不久,英国、法国、荷兰和其他欧洲国家纷纷加入追逐绝色的行列,这种竞争持续了三个多世纪:欧洲国家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海盗、探险家、炼金术士、科学家和间谍牵涉其中,开始他们的冒险生涯。
《完美的红》充满了历史的魅力和时尚的气息,那是欲望、阴谋和冒险的乐土。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