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李健吾”
全部 | 书籍 (10) | 影视 | 播客 | 音乐 | 游戏 | 演出
包法利夫人 [图书] 豆瓣
8.5 (85 个评分) 作者: 福楼拜 译者: 李健吾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 1
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的代表作。作者以简洁而细腻的文笔,通过一个富有激情的女子爱玛的经历,再现了19世纪中期法国的社会生活。《包法利夫人》的艺术形式使它成为近代小说的一个新转机。这不仅是一部模范小说,也是一篇模范散文。其书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多次再版,经典永远是经典。小说是阅读量极大、受众范围极为广泛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其文学性和故事性的紧密结合,吸引文学及文学以外的大量读者。小说往往将现实压缩,以文学的形式反映真实的、深刻的社会现象、社会背景,或者反映某种思想、某种哲学观念甚至某种宗教信仰。
还有1个属于同一作品或可能重复的条目,点击显示。
三故事 [图书] 豆瓣
Trois contes
8.1 (20 个评分) 作者: [法] 福楼拜 译者: 李健吾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 11
《三故事》是居斯塔夫•福楼拜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完整的虚构作品,创作时间跨越30年,被公认为作者的成熟之作。是福楼拜小说艺术的集中体现。屠格涅夫不等法文原作成书,就陆续译成了俄文。福尔考说:“认识福楼拜的,在这里寻见他;不认识的,在这里认识他。”
其中《慈悲•圣•朱莲的传说》取材于一则中世纪故事,作者去芜存精,把飘渺的传说带回到现实上来;《一颗简单的心》化腐朽为神奇,把不是传奇的材料写成一篇动人的短篇小说;《希罗底》让历史重新鲜活起来,将矛盾冲突集中到一天时间里,从早到晚,让人想起戏剧的严谨结构。这三篇短篇小说分别呼应了作者的《圣安东的诱惑》、《包法利夫人》和《萨郎宝》。
莫里哀喜剧六种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8.8 (8 个评分) 作者: [法]莫里哀 译者: 李健吾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6
本书为莫里哀代表剧作集,收有《太太学堂》、《逼婚》、《达尔杜弗或者骗子》、《吝啬鬼》、《贵人迷》、《司卡班的诡计》六部剧作。《太太学堂》讲述拥护夫权的阿尔诺耳弗从乡下买来一个四岁姑娘,关在修道院里十三年,按他的方针给自己制造理想太太。莫里哀的性格喜剧由此开始,近代的社会问题剧也由此发端。《达尔杜弗或者骗子》塑造了达尔杜弗这个典型的伪君子形象,讽刺了伪信士和溺信受害的上层资产阶级家庭。《吝啬鬼》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资产者阿尔巴贡的丑态,使其成为吝啬鬼、财迷、守财奴的代名词。其他几部剧作也创造出生动的人物形象,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形态。
契诃夫独幕剧集 [图书] 豆瓣
8.4 (14 个评分) 作者: [俄罗斯] 安东·契诃夫 译者: 李健吾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11
本书为契诃夫戏剧全集中的一卷,收录《大路上》、《论烟草有害》、《天鹅之歌》、《熊》等独幕剧共九种,均短小而富意趣,部分作品有实验色彩,体现契诃夫在独幕剧上的特殊风格探索,是契诃夫戏剧创作光谱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福楼拜评传 [图书] 豆瓣
作者: 李健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5
著名现代作家、法国文学研究名家李健吾先生的天才之作。全书以灵动峭拔的文字极力状写法国文豪福楼拜的艺术追求及其敏感细腻的内心世界,对福氏作品的解读尤为清新奇崛,读之令人振奋。写作本书时李先生未足三十,但对人情世故的剖析,对艺术魅力的鉴赏足见功力,令人感佩不已。本书成书已有七十余年,但在中国对福氏了解之深、解读之透,迄今恐无出其右。
咀华集·咀华二集 [图书] 豆瓣
作者: 李健吾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 5
本书是从现代著名作家李健吾先生的作品集中选出的一些文学评论,对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些作品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比较和综合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批评风格,是文学批评论文中的佼佼者。
李健吾(1906—1982),笔名刘西渭,其一生于小说、散文、文学批评、戏剧、翻译及法国文学研究均有卓越的贡献,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批评家和翻译家。生前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咀华集》出版于1936年,《咀华二集》出版于1942年,这两本书容纳的文字不多,看上去还是一棵稚嫩的小树,然而它已经具有了长成参天大树所必需的种种素质。李健吾认为,批评是独立的,不以作者的是非为是非,批评者有阐释的自由。维护批评的尊严并不以贬低创作的地位为代价,批评者与创作者是平等的,但更是谦逊的,取对话的态度。然而,批评者的谦逊并非意味着批评主体的丧失,恰恰相反,批评主体的确立不表现为教训、裁断甚至冰冷的判决,而是在与创作主体的交流融会中得到丰富和加强。批评也是表现,因此可以是美的。李健吾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具文学性的批评家,西方的“寻美的批评”和中国的诗文评传统,这两条线的交汇造就了一种以印象和比喻为核心的整体、综合、直接的体味和观照,这就是李健吾的批评,一种自由的批评,一种明智的文化保守主义的批评。 本书所收文章以初版《咀华集》和《咀华二集》为准,删去了被批评者的答辩文章。 为了尊重原作,除了个别标点及明显的排印错误外,本书的一些习惯用法及其措辞均依旧原文排印,其中个别不符合当下习惯者,请读者谅解。
还有1个属于同一作品或可能重复的条目,点击显示。
咀华集 咀华二集 [图书] 豆瓣
作者: 李健吾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 9
《咀华集·咀华二集》所收文章以初版《咀华集》和《咀华二集》为准,删去了被批评者的答辩文章。 为了尊重原作,除了个别标点及明显的排印错误外,《咀华集·咀华二集》的一些习惯用法及其措辞均依旧原文排印,其中个别不符合当下习惯者,请读者谅解。《咀华集》出版于1936年,《咀华二集》出版于1942年,这两本书容纳的文字不多,看上去还是一棵稚嫩的小树,然而它已经具有了长成参天大树所必需的种种素质。李健吾认为,批评是独立的,不以作者的是非为是非,批评者有阐释的自由。维护批评的尊严并不以贬低创作的地位为代价,批评者与创作者是平等的,但更是谦逊的,取对话的态度。然而,批评者的谦逊并非意味着批评主体的丧失,恰恰相反,批评主体的确立不表现为教训、裁断甚至冰冷的判决,而是在与创作主体的交流融会中得到丰富和加强。批评也是表现,因此可以是美的。李健吾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具文学性的批评家,西方的“寻美的批评”和中国的诗文评传统,这两条线的交汇造就了一种以印象和比喻为核心的整体、综合、直接的体味和观照,这就是李健吾的批评,一种自由的批评,一种明智的文化保守主义的批评。
李健吾代表作:这不过是春天 [图书] 豆瓣
作者: 李健吾 华夏出版社 2009 - 1
“中国现代文学百家”系列丛书由中国现代文学馆直接出面,组织全国最权威的研究专家参与编选;在品种数量上是目前为止最为宏大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书系;所选作品,基本上都以该作品初版版本为依据。 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为李健吾之代表作。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