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民族語”
全部 | 书籍 (51) | 影视 (1) | 播客 | 音乐 (4) | 游戏 | 演出
给斯大林的礼物 (2008) [电影] 豆瓣 TMDB
Подарок Сталину
9.0 (8 个评分) 导演: 鲁斯坦·阿卜杜拉舍夫 演员: Yekaterina Rednikova / Nurzhuman Ikhtymbayev
其它标题: Подарок Сталину / 给史达林的礼物(港)
1949年的哈萨克斯坦,苏俄的强权统治让很多少数民族背井离乡。犹太男孩儿萨沙流落到一个陌生的小镇,他的祖父在同来的列车上离开了人世。萨沙遇到了善良的卡西姆老人,开始了新生活。然而不久一场灾难却降临到了镇子上……片名中的“礼物”有两层含义,其中之一是萨沙坚信只要给斯大林送去70岁生日的礼物,自己就能和失散的父母重聚,另一个含义则是苏联政府在1949年为庆祝斯大林的生日而进行的核试验,在影片中正是这场核试验将收留Sashka的那个小村庄完全从地图上抹去。
寂静的天空 [音乐] 豆瓣
9.1 (38 个评分) 代青塔娜 类型: 世界音乐
发布日期 2009年5月20日 出版发行: 风潮唱片
听见一种幸福足以悲伤 用最温柔安静的方式感动你
来自草原的寂静天籟 别无所求的灵魂之歌
金曲奖最佳跨界专辑《狼图腾》之后,一场真实照见你我的心灵旅程
「天空、草原、雪山、湖…都展开在磅礡无极的音乐之中,
耳朵成了灵魂与天地宇宙钩通的唯一管道。
於是,身体、时间、空间都消失了,纯净光透的声音琉璃界於是形成──
这绝对是直接从天上唱传下来的绝佳天籟,没有人能错过。」
─广告创意作家李欣频 讚叹推荐
【代青塔娜】
蒙古族青海省海西州蒙古台吉乃尔部,阿吾嘎思姓氏歌者,HAYA乐团成员
【全胜】
马头琴演奏家,音乐製作人,哈雅乐团创始人乐团首张专辑《狼图腾》获得第19届金曲奖為《黑骏马》、《千里走单骑》等电影配乐多次於欧洲各地巡演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马头琴学会常务理事(USA)国际沙漠绿洲基金会常务理事
【HAYA乐团】
2004年,几位志趣相投的朋友走在一起,在音乐道路上重新寻求心灵的方向。HAYA在蒙语中译為「边缘」的意思,音乐特点如其名,从非主流文化出发,摆脱了传统的规则束缚,与当代世界音乐元素完美交融,并以最易亲近的间单方式走出一条现代人冀求的「心灵民谣」之路。
HAYA乐团首张专辑《狼图腾》获得第19届金曲奖最佳跨界专辑,也引起华人乐坛对他们的关注和好奇。乐团的创始人与灵魂人物——全胜,这位曾经登臺维也纳金色大厅并多次於欧洲各地巡演的马头琴演奏家,除了将游牧民族文化乐器带到欧洲殿堂以外,也是一位勇於突破传统包袱的优秀作曲家和製作人,曾為张艺谋电影《千里走单骑》担任马头琴配乐演奏,凄美的琴音与这部公路电影的绝妙搭配浑然天成,使整部影片充满著强烈的人文气息和浓厚的地域色彩。新专辑《寂静的天空》加入新一代的蒙古女歌者代青塔娜,2008年中国大六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一曲『雪山』,她的歌声自此惊艳全中国,而HAYA乐团的音乐也转為更悠远寧静,更贴近与现代人灵魂共鸣的境界。
杭盖 [音乐] 豆瓣
9.1 (30 个评分) 杭盖
发布日期 2007年4月1日 出版发行: 北京东方影音公司
杭盖,一个古老的蒙古语单词,它的意思是,一个有着蓝天、白云、草原、河流、山和树林的世界。 杭盖由五个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年轻音乐家组成,一支投身蒙古音乐的乐队。乐手由蒙古族和汉族构成,乐器包括马头琴、陶布叔尔(蒙古的弹拨乐器)、吉他、贝司、鼓等等,也许还应该算上那种奇特的“乐器”——呼麦,同时用嗓子发出两个甚至三个音的演唱法。通过汲取、融合、发展不同地区的蒙古传统音乐,杭盖正在从最现代的一端迈向最古老的一端,而对经过了长时间摇滚乐和地下文化磨练的他们来说,这两个极点之间的距离,也许是最近的。“城市里长大的蒙古人,还想念他们的草原吗?”其实,这个问题属于所有的当代人,那些开始想念根的孩子。有时候,人们会提起这支乐队的前身,它曾经批判、咆哮,出版过新金属风格的唱片,但那已经是过去,而杭盖是今天,也是未来。(颜峻文)
独家发行代理:白糖罐
咨询/业务:010-66406620
网络预售:


现场销售:
请到“杭盖乐队”演出现场和“水陆观音”系列活动现场购买
全国销售网络:

欢迎加盟 中国独立音乐传播网络
乐队成员:
伊立奇:主唱、歌词创作/蒙古族/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
徐京晨:吉他、三弦、陶布叔尔/汉族/来自北京
呼格吉乐图:马头琴、低音四胡/蒙古族/来自内蒙古科尔沁
苏涌:贝斯/汉族/来自新疆石河子
陈昆:鼓、打击乐/汉族/来自贵州遵义
注:陶布叔尔(蒙古的弹拨乐器)
封面摄影:阿鲁斯
封面设计:西西
白马村游记 [音乐] 豆瓣
9.3 (22 个评分) 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 Rainbow Chamber Singers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8年11月8日 出版发行: 中国唱片(上海)有限公司
“有的时候我会将自己关起来,去聆听各种内心的声音。这是我脑中的一种只有自己能挖掘的宝藏,在我失落的时候经常会从脑海深处调出来与自己分享。有一天我就在想,如果我可以把这种东西变成音乐,分享给我的团员与好友,是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呢?”
“于是我开始构思了。落笔之前,想当然地觉得应该要塑造一个人物,一个不存在的人物,让他去完成这一趟旅程,而不是以自己的经历作为作品的主要内容。好笑的是,当作品被演出以后,无论是团员还是听众,都在里头找出许多佐证说:“顾远山就是你自己呀。”
“白马村不是我的,但当我累的时候,我就会常去,就如同当年的《泽雅集》给到我的帮助一样。”(选自金承志《白马村游记》前言)
12个月,7座城市,10场音乐会,17个小时昏天暗地的录音,4次飞往台湾,1800分钟的混音过程……
“Sphere录音”、真空管混音,音色饱满温暖而不失现场感;碑派书法、受丰子恺风格启发的插画,是陌生又熟悉的民国气质;为“非现场”专门调制的演唱演绎方式,故事更加暗流涌动。
在白马村这个桃花源中,并非没有苦闷事,但干了这杯酒,又是一条好汉,村民们的洒脱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顾远山。谁说借酒消愁愁更愁?世间的快活忧愁,都忘却在这酒里了。
青年时期的顾远山,最大的愿望是“做大事”。然而中年失意,途径“人人都是大傻瓜”的白马村,看着眼前的景象,回想起青梅竹马的小妹……人们口中的成功,真的那么重要吗?
身处快速变化的时代,从小镇到大城市追梦,却最终失去了方向,失意归乡,民国的顾远山似乎和当代的“丧系”青年并无二致。白马村中的经历究竟会给顾远山带来什么呢?
也许这张《白马村游记》,能够让你找到属于你自己的答案。
般若至宝 [图书] 豆瓣
作者: 亦邻真 著 / 乌云毕力格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9
本书的主要内容为亦邻真先生已经发表的论文、专著和词条等蒙古学研究的汉文版全集汇总。部分是他的未刊稿,以及从蒙古文新译为汉文的论文稿,此外还有部分手写稿和信札的照片,均为首次出版。两位整理者乌云毕力格和乌兰教授也都是著名的蒙古学学家,为亦邻真先生的学生,对于原稿进行了收集,编排,并对于部分蒙文稿件进行了汉译。
介绍杭盖 [音乐] 豆瓣
9.5 (13 个评分) 杭盖 / Hanggai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8年7月29日 出版发行: Introducing / World Music Network
这张专辑的歌曲是由草原传统歌曲改编,蒙古语演唱。
乐队成员:
伊立奇:主唱、歌词创作/蒙古族/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
徐京晨:吉他、三弦、陶布叔尔/汉族/来自北京
呼格吉乐图:马头琴、低音四胡/蒙古族/来自内蒙古科尔沁
苏涌:贝斯/汉族/来自新疆石河子
陈昆:鼓、打击乐/汉族/来自贵州遵义
汉语方言语音史研究与历史层次分析法 [图书] 豆瓣
作者: 陈忠敏 中华书局 2013 - 6
本书稿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和评述西方历史语言学研究音变的历史和理论方法,其中对经典的历史比较法运作过程作了详细的阐述,籍此来指出比较法的得失。第二部分是本书的重心。作者根据汉语方言演变的特点提出一中心多层次的汉语方言演变观,并提出与此演变相配的历史层次分析法,最后分三个过程来全面阐述历史层次分析的方法。第三部分运用历史层次分析法来研究分析吴闽赣徽方言语音层次。
鹦鹉故事 僵尸鬼故事 [图书] 豆瓣
译者: 孔菊兰 / 袁宇航 中西书局 2016 - 3
“乌尔都”(Urdu)一词出自突厥语,意为“军队、军营”。乌尔都语属于印欧语系的一支,是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的国语,也是印度、孟加拉等南亚地区通行语言之一。
古代印度是一个故事大国,加之历史上受到外来文化与宗教的影响,流传于该国的神话故事、史诗和民间故事可谓琳琅满目。19世纪初,在当地精通乌尔都语的专家的精心编选下,一批流传广泛的民间故事被改编或翻译成乌尔都语版的故事集。《鹦鹉故事》、《僵尸鬼故事》、《嘉言集》等几乎在一夜之间纷纷问世,它们至今仍是南亚次大陆乌尔都语民间文学乃至世界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鹦鹉故事”改编自印度民间传说故事集《鹦鹉故事七十则》的梵文版本,由海德尔-波赫西•海德利于公元1801年编译而成。“僵尸鬼故事”则改编自“僵尸鬼故事二十五则”的梵文版本,由穆则赫尔•阿里乌拉于1803年编译。这两种故事经过编译和改写后与原梵文版的故事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异。
“鹦鹉故事”和“僵尸鬼故事”通俗简洁,故事性强,并富有深刻的内涵,至今仍深受读者欢迎。在民间流传期间,人们抛弃不符合本地宗教习俗(如印度教)的东西,增添一些新的内容,使之更符合本民族、本地区读者的口味。
历史层次与方言研究 [图书] 豆瓣
作者: 丁邦新 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 11
本书收集的论文是2003年8月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的“汉语方言历史层次及吴、闽、客、赣方言历史层次研究工作小组学术研讨会”和2004年8月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的“首届历史层次国际研讨会”的成果。这些论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偏重历史层次的理论问题,作比较一般性的探讨;第二部分偏重个别方言中的历史层次问题,直接讨论有关层次的种种关系。
突厥语民族口头史诗 [图书] 豆瓣
作者: 卡尔·赖希尔 译者: 阿地理·居玛吐尔地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 10
《突厥语民族口头史诗:传统、形式和诗歌结构》运用古典学、比较文学、民俗学、口头诗学等多学科的方法,对突厥语民族史诗传统追本溯源,探讨和研究了突厥语民族史诗的文类、类型、程式以及史诗歌手的创作、记忆,史诗的传播、变异等诸多问题,展示了其丰富多彩的史诗传统、史诗歌手天才的诗歌表达能力和生动的口头创编及记忆能力,并在宏观的视野中全面而深刻地挖掘了突厥语民族英雄史诗的本质特征,颇见著者的学术研究功底。
汉语方言分区的理论与实践 [图书] 豆瓣
作者: [美] 史皓元(Richard VanNess Simmons) 译者: 顾黔 2011 - 1
本书是史皓元先生关于汉语方言分区理论与方法的代表作,全书共七章。与传统的“切韵音系参照法”不同,本书以杭州方言的属性判定为切入点,首先以活的方言材料为依据构拟通语音系,然后以通语音系为基础建立划分汉语方言分区的分类学检测标准,判定方言属性。并且以过渡地带存在争议的杭州、老金坛及丹阳方言为实例,具体演示如何运用这套检测标准来判定某一方言的属性。此法可推广、适用于所有现代汉语方言。
东南亚相关民族的历史渊源和语言文字关系研究 [图书] 豆瓣
作者: 罗美珍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 9
本书主要采用语言“活化石”证据和人文史料相互印证的方法论证东南亚相关民族的族源和迁徙情况。认为这些民族在远古时代是我国蒙古利亚人种南支的发展,属于马来人种。周以前史书称其为“东夷”,主要居住在我国东南沿海。周以后称为“百越”。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一部分马来人从海路迁徙,留居台湾的成了台湾的原住民, 留居海南的成了黎族;迁徙至南洋群岛的成了印度尼西亚系土著。他们的语言保留了原始马来语多音节黏着型的特征,语言学界将之归入马耒.波利尼西亚语系。后来又有一部分马来人从陆路出发,经过贵州r留居下来的成了布依族等、云南r留居下来的成了臻族,直至东南亚的泰国、老挝,缅甸、越南等地。由于这些族群的先民和华夏、氐羌接触较深,语言发生了质变,成了无形态的单音节分析型语言。多数语言学家将之归入汉一藏语系,但是语言中还保留有不少原始马来语的痕迹。
华言与蕃音 [图书] 豆瓣
作者: 刘迎胜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 - 10
书稿包含20篇文章,是作者20多年来相关研究的成果的汇集。主要涉及唐代以后波斯语等语言在中国的教授与传承、古代中国对外沟通中的语言问题、回回的历史、伊斯兰“小经”问题及对几部古代回回著作如《米诺哈志》等的研究。
藏族的语言和文字 [图书] 豆瓣
作者: 瞿霭堂 中国藏学出版社 1996
为了如实地介绍西藏,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研究,继承和发扬藏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扩大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增进互相理解,加强国际文化合作,让关心西藏历史和现实的朋友们,从中了解到西藏今昔的真实情况,我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编辑出版了这套《西藏知识小丛书》,包括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化等类数十种。这套小丛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丰富而翔实的藏汉文文献以及其他文字的资料,实事求是地分题撰写,力求具有学术性、知识性和可读性。用汉、藏、英三种文字出版。
本书主要介绍藏语文,把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实践与藏族传统的语言文字学理论,特别是文字学和文法学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