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西班牙史”
伊莎贝拉 [图书] 豆瓣
Isabella: The Warrior Queen
8.1 (21 个评分) 作者: [美] 克斯汀·唐尼 译者: 陆大鹏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 5
☆☆☆☆☆西班牙历史上最伟大女王的炼成☆☆☆☆☆
克斯汀•唐尼成功地恢复了伊莎贝拉在历史中应有的地位。伊莎贝拉是史上最令人着迷也最有争议的女性之一,这是一部令人手不释卷的新传记。
——阿曼达•福尔曼,《纽约时报》畅销书《乔治亚娜:德文郡公爵夫人》作者
伊莎贝拉女王是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女性之一。她为现代欧洲与美洲奠定了基础,在这方面的功绩超过当时的任何人。克斯汀•唐尼运用穆斯林、犹太和基督教史料,写下这部精彩纷呈的传记。
——杰克•韦瑟福德,《纽约时报》畅销书《成吉思汗与现代世界的构成》作者
克斯汀•唐尼笔下的中世纪历史如同现代悬疑小说一般引人入胜。伊莎贝拉女王的时代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关键时刻。
——迪尔德丽•贝尔,美国全国图书奖获奖作品《塞缪尔•贝克特》作者
在这部令人惊艳的传记中,克斯汀•唐尼将历史上最强大的女王的故事讲述得栩栩如生。伊莎贝拉对世界的重大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方面)一直延续到今日。
——琳内•奥尔森,畅销书《那些愤怒的日子:罗斯福、林白与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斗争》作者
这是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的一部扣人心弦的革命性传记。这位颇有争议的西班牙女王赞助了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向新大陆的远航,建立了异端裁判所,成为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统治者之一。
伊莎贝拉出生的时候,基督教渐显颓势,奥斯曼帝国咄咄逼人地迅猛扩张。少女时代的伊莎贝拉受到了圣女贞德的激励。虔诚的贞德将她的人民团结起来,领导他们抗击外国侵略者,赢得胜利。1474年,在绝大部分女性几乎没有任何权利的时代,二十三岁的伊莎贝拉挑战自己充满敌意的兄长和反复无常的丈夫,夺得了卡斯蒂利亚与莱昂的统治权。她此后的功勋业已成为传奇。她结束了延续二十四代人时间的穆斯林与基督徒的斗争,迫使北非入侵者退过地中海。她为统一的西班牙奠定了基础。她赞助哥伦布去往西印度群岛的远航,并在罗德里戈•博吉亚(臭名昭著的亚历山大六世教皇)帮助下,通过谈判,为西班牙争取到新大陆很大一部分的控制权。她还建立了嗜血的异端裁判所,消灭所有反对她的人。此后数百年中,异端裁判所将严重损害西班牙的名誉。不管她是圣人还是魔鬼,没有一位女性统治者比她更有力地塑造了我们的现代世界。在今天的世界,东西两个半球有数亿人说西班牙语,信奉天主教。但由于几个世纪的错误报道,她的成就常常被归功于她的丈夫斐迪南(他勇敢无畏,花天酒地,但伊莎贝拉非常爱他),所以如今历史几乎遗忘了伊莎贝拉的影响。唐尼运用新的学术研究,创作了这部明晰晓畅的传记,讲述了这位聪明绝顶、热忱如火但被遗忘的女性的故事;描摹了驱动她一辈子的那种信仰,以及她主宰的那片充满古老矛盾与阴谋的土地。
西班牙内战 [图书] 豆瓣
The Spanish Civil War
9.4 (7 个评分) 作者: [美] 斯坦利·G.佩恩 译者: 胡萌琦 中信出版集团 2016 - 10
西班牙内战爆发于20世纪30年代,彼时欧洲局势风云变幻,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展现了当时这场欧洲最重要的战争的原貌,描述了内战错综复杂的缘起,西班牙共和国的崩溃,以及西欧历史上唯一一场工人革命的爆发过程。斯坦利·佩恩不仅解释了西班牙革命的特点、环环相扣的共和派政策,也深入检视了佛朗哥反革命独裁统治的形成。佩恩着力阐述这场战争的多重意义和人们对它的理解,探讨了它在当时和之后很长时间里引起强烈反应的原因。本书也从军事史的角度分析了战争本身及其在军事发展史中的地位,解释了民主国家的不干涉政策,以及德国、意大利和苏联干涉行动的作用,总结了内战对欧洲事务的影响,并从比较学的视角将其置入20世纪革命内战的画卷之中。
民主国王 [图书] 豆瓣
Juan Carlos: A People's King
作者: (英) 保罗·普雷斯顿 译者: 李永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7
西班牙从独裁平稳过渡到民主,这一过程被称为20世纪的政治奇迹。缔造这一奇迹的最关键人物是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自出生起,胡安·卡洛斯便背负着王室和国家的重任,父亲唐·胡安希望他献身于君主制,独裁者佛朗哥则力图将他培养成独裁统治的接班人。胡安·卡洛斯立志投身西班牙的民主事业,做人民的国王。他在佛朗哥的阴影下忍辱负重,委曲求全,暗中积蓄力量,为将来的民主改革做准备。他继位后,努力平衡各方政治力量,安抚左派,使共产党合法化,并组织大选;同时竭力减少恐怖主义组织袭击的不良后果。他挺身而出粉碎了1981年未遂军事政变,挽救了西班牙的民主事业。
《民主国王:胡安·卡洛斯传》是由世界著名西班牙历史研究学者撰写的权威传记。作者生动描绘了处在政治阴谋和权力斗争漩涡中的卡洛斯在推动民主的过程中,做出的巨大的牺牲,表现出的勇气和智慧。本书也得到了国王本人的认可。
中世纪安达卢西亚民族关系 [图书] 豆瓣
作者: 曹笑笑 2015 - 6
中世纪时期的安达卢西亚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民族成份最复杂、宗教矛盾最激烈和文化种类最多样的地区之一。从711年到1031年后倭玛亚哈里发王朝灭亡为止,阿拉伯人与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各个民族在伊斯兰旗帜下,通过移民、杂居、通婚等方式展开民族大融合的进程。在这一时期影响民族关系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宗教和文化因素占据了主导地位。从宗教因素看,由于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一神教信仰立场造成的“一元别异”思维模式,使宗教成为这一时期民族矛盾和冲突的直接来源;从文化因素看,文化上的差异既是民族关系发展的前提和动力,也是其不断发展的结果和表现。
腓力二世的大战略 [图书] 豆瓣
The Grand Strategy of Philip II
作者: 【美】杰弗里帕克 译者: 时殷弘 / 周桂银 商务印书馆 2010 - 4
本书通过一系列调查探讨腓力二世的大战略。第一部分(犹如)横向展开,考察西班牙战略文化的一般环境:这位国王的与众不同的政府体系;有将其淹没之险的“信息超载”;还有用以克服目的与手段之间抵牾的、战略上种种不同的轻重缓急规定和前提假设。本书其余部分的调查“纵向”展开,只是详细探究对称方式能够在其中得到应用的那些领域。第二部分考察留存下来的——从哈布斯堡家族及其盟友和敌手那里留存下来的——战略缔造文件,以便探明仅仅三个实例:腓力1555至1577年期间维持他在尼德兰的权威的徒劳努力(第四章);1558至1585年期间他就与苏格兰和英格兰关系所作的大有缺陷的和平时期处理(第五章);他从1585至1588年为其半途夭折的征服英国图谋而对外交、经济和陆海军资源的动员(第六章)。第三部分考察大战略之执行的三个方面(特别涉及那些选定的领域)。
西班牙内战 [图书] 豆瓣
作者: [西班牙] 伯内特·博洛滕 译者: 戴大洪 新星出版社 2016 - 11
西班牙内战改变了二十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甚至有无数思想家、文学家与艺术家曾参与其中。但是,绝大多数的相关著作都集中佛朗哥领导的军事叛变,而没有像博洛滕的著作那样,极为细致的描摹了共和派控制地区的复杂真相。而通过这些真相,我们才能真正读懂诸多对于战争的深刻反思——比如奥威尔的反乌托邦著作。
本书由作者经五十多年的努力而完成,又有幸经知名译者戴大洪数年的辛劳而进入中文世界。著名画家吕欣慨然为此中文版绘制精彩画作。
在这部凝聚了作者博洛滕半个多世纪心血的作品中,他向我们展现了西班牙内战期间共和派阵营的全面景象,颠覆了对于这场战争的一般认识。作者利用多年来广泛搜集的原始资料开拓了两大主题。首先,他深入而详细地描述了由一九三六年七月的军事叛乱所引发的群众革命,让人们看到这场革命戏剧性地改变了共和派控制区的政治结构,尽管共和派阵营的一些党派煞费苦心地淡化其重要意义;革命委员会突然出现在无数个城镇和乡村,形成了主要由工人组织掌控管理的新的经济结构和政治权力。其次,作者证明,为争夺对左派阵营的政治控制权而进行的激烈斗争使西班牙共产党的力量不断壮大,影响日增;他准确地记录了共产党人如何设法消灭或者兼并包括无政府工团主义者、持不同政见的马克思主义者、社会党人和自由共和派人士在内的左派对手;在苏联的威望和物质援助的支持下,共产党人几乎对公共生活的每个方面均取得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控制权;作者又细致分析了这一时期的国际外交风云,从此角度论证了共产党人崛起之因由。
博洛滕……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共和派控制区政治生活的最为详细的描述。这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该话题的经典描述。
——约翰·托恩(John Tone,乔治亚理工大学历史、科技和社会学学院教授)
在关于西班牙内战的所有表现形式中,博洛滕的著作以其非凡的博学引人注目。他所使用的资料来源的数量和范围是无与伦比的……西班牙内战是欧洲历史研究中最深入的事件之一,而他的相关著作已成为难以绕开的读本,在未来依旧如此。
——阿德里安·舒伯特(Adrian Shubert,哈佛大学教授)
无论从集中性,还是从广度和深度来看,博洛滕采用的范式都迥异于其他。他坚定地把西班牙内战定位于二十世纪的欧洲历史中,而不是将其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预演,这不仅有助于澄清战争的源头,也有助于澄清佛朗哥和后佛朗哥时代后续发展的起源。
——赫纳罗·J.佩雷斯(Genaro J. Pérez,德克萨斯大学教授)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