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诚品书店”
全部 | 书籍 (9) | 影视 | 播客 | 音乐 | 游戏 | 演出
梵高手稿 [图书] 豆瓣
Van Gogh’s Letters:The Mind of the Artist in Paintings, Drawings, and Words,1875-1890
9.1 (31 个评分) 作者: [荷] 文森特•梵高 / [美] H. 安娜•苏 / 编 译者: 57°N艺术小组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梵高一生中写过很多信,大多数都是寄给弟弟提奥的,也有不少是写给家人和其他艺术家的,如保罗•高更与埃米尔•伯纳德。梵高一生中也画了很多画,而基本上每一幅都被他在信中用如诗般优美的语言细细描述过。
【内容简介】
自学画画的梵高,对自己的不足十分了解,但正如他在信中所言,只要坚持下去,相信自己可以掌握那些绘画技巧,不断的画画,那么他的人生便是有意义的。梵高焦虑着,怀疑着,痛苦着,也狂喜着,但他却从未让自己对绘画的激情被充满悲剧性的人生影响过,靠着不懈的努力与天赋的才华,梵高以旺盛的精力创作出了无数已成为无价之宝的作品。
在这本全新翻译的梵高书信集中,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安娜·苏,从近千封书信中精心挑选了150多封,撷取了梵高在其中描写这些作品创作、构思过程的片段,以及他对艺术、艺术家、文学、宗教、景观等众多话题的独特见解,配以信中提到的画作以及书信原稿作为参照,向所有热爱梵高的人展示出了一个不一样的梵高。
在这本书里,梵高没有被生活琐事所侵扰,没有精神的痛苦与压力。
在这里,梵高只属于绘画,属于艺术,属于那片金黄的麦田与飞过群鸦的天空。
【编辑推荐】
★ 150多封精心挑选、全新翻译的私人书信——更准确、更紧凑。
★ 250多幅高品质再现的罕见画作手稿与草图——更震撼、更赞叹。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专家亲笔撰写的分章导读——更全面、更丰富。
★ 老牌艺术类出版社Black Dog & Leventhal授权引进,中文版首发,全彩16开本
1. 你真的了解梵高吗?他的创作理念是什么?他画画时都在想些什么?本书精选梵高写给亲人及友人的150多封书信里谈创作、构思、理念的内容,辅之以250多幅作品,让读者两相对照,更深入地了解梵高眼中的艺术。
2. 老牌艺术类出版社Black Dog & Leventhal授权引进,中文版全新首发,全彩16开,不能错过梵高的每个细节。原书出版以来,因其新颖的设计和独到的角度,广受读者好评,中文版对原书进行全面优化,更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
3. 编纂并未每章撰写导读的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专家安娜•苏,详尽介绍了梵高在各时期的生活和创作理念,因此即使你是艺术小白也没关系,只要心存美好,就一定能看懂梵高!
萨哈林旅行记 [图书] 豆瓣
8.9 (7 个评分) 作者: [俄] 契诃夫 译者: 刁邵华 / 姜长斌 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3 - 9
萨哈林岛是北太平洋上介于鞑靼海峡和鄂霍次克海之间的一个长条形岛屿,四面环水,俄罗斯帝国把它当作是罪犯无法逃脱的天然监狱,从19世纪60年代起,将成千上万的政治犯和刑事犯流放到这里,从事苦役劳动。
1890年,契诃夫决定前往萨哈林考察,虽然此时他已出现疑似肺结核症状,多次咯血,身体十分虚弱;但是他坚持说“有必要”到这个“不可容忍的痛苦之地”,去研究苦役犯的生存状态。
他参观监狱、和苦役犯谈话,用卡片记录了近一万个囚徒和移民的简况,甚至目睹了死刑和种种酷刑,深受震动,“以致后来多次在噩梦中看见这些场景”。三个月后,他回到莫斯科,花了三年的时间,写出《萨哈林旅行记》。
【编辑推荐】
村上春树盛赞
契诃夫毕生至为自豪的作品
拖着几近崩溃的病弱之躯,途经一万俄里的苦寒与荒凉,他踏进这“不可容忍的痛苦之地”,用文字诊断俄罗斯。
经典译本全新修订,最全注释和更多详细资料。
“这世间苦难深重,他为岛上的苦役犯写了一本书,描述他们的故事,传达他们的声音。”——梁文道
走出非洲 [图书] 豆瓣
Out of Africa
8.5 (11 个评分) 作者: [丹麦] 凯伦·布里克森 译者: 袁田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 3
1914年,二十九岁的凯伦·布里克森旅居肯尼亚,在恩贡山下的农场经营咖啡种植园。直到1931年,凯伦离开非洲。她返回丹麦,写下这十七年间在非洲这片奇妙的大陆上动人的经历。在她笔下,非洲大陆笼盖着一种广袤而又柔和的气氛,而鲜活其中的,是和这土地颜色最相贴合的人和故事。疾病、死亡、失败、割舍,是她在非洲的生命旅程中不断上演的课题,但这本书不是一幕悲剧或一首恋旧的挽歌,而是一种自由与勇敢的生命力的宣扬,一种纯粹、明净、深远的爱的渗透。
诚品时光 [图书] 豆瓣
誠品時光
7.6 (5 个评分) 作者: 林静宜 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 2018 - 3
【内容简介】
古今中外的任何生命,
一生中都会遭遇不同的横逆。
如果回到哲学的起源,
其实是探索人存在的本质。
——吴清友
因自身深受阅读的启发,吴清友早在35岁就有个开人文艺术书店的梦想。1988年在伦敦的经历和体会,使他决定将买艺术品的钱转换成开画廊的资金,希望让更多的华人艺术家被看见。书店和画廊的心愿在吴清友心中有了交集,加上自小敏锐的空间直觉和美感,逐步实现成为诚品书店的样貌。
然而,就在筹备书店与画廊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马凡氏症候群让他经历了生死的考验,他领悟到:“大概是上天要我做一次生命的总检讨。我现在所拥有的、未来想追寻的,都是生命中最爱、最珍惜的吗?”
大病之后,他益发觉得是上天要自己做些有意义的事,愈来愈透彻。自己想做的不只是一家书店,而是一处能让身心安顿、心灵停泊的场所。书店、音乐、咖啡馆、画廊等场域,是为了创造优雅氛围的元素,因为优雅,才有机会让一个人的心灵感受到从容,进而享受被安顿的喜悦。于是1989年3月12日诞生了一家“在书与非书之间,我们阅读”的诚品书店。
这种人文关怀的理念贯穿了吴清友的一生,也贯穿了诚品28年来开过的五十多家店。每一家店都有各自的特色,无论是路口的旧中山店、台北101大楼对面的信义店、亚洲第一家24小时书店敦南店,还是香港的铜锣湾店和大陆的诚品生活苏州,都根植于深厚的人文关怀。
本书完整记录诚品从创办至今28年的风雨历程,讲述诚品如何在与人、与社会、与城市、与生活的互动中展现宝贵的精神意蕴,正如吴清友先生解释eslite时所说,诚品所谈的eslite是属于普罗大众,发挥每个人生命的精彩,是每个人独具一格的潜能。
【编辑推荐】
★诚品官方授权简体版,作者亲访创始人吴清友及核心团队,完整展现诚品28年风雨历程,倾情书写诚品经营始终不变的人文关怀。
★大陆首本诚品品牌专书,讲述作为文化行业标杆的诚品从1989年创立到2017年的全部历程,用事实阐述诚品精神的本质,以人为本的关怀,以及传承至今的善爱美企业理念。
★吴清友先生亲自授权台湾天下文化资深编辑林静宜执笔,两年半时间,穿梭台北、香港、苏州和上海亲访吴清友、吴旻洁父女及核心团队50余人,大量一手资料首次曝光。吴清友亲自打磨文字,审定包装设计,是诚品的一张名片,首次完整讲述诚品28年的故事。
★内部资料首度公开,心路历程全面披露。诚品创办人、董事长吴清友先生披露创业艰难时期的心路历程,书中若干邮件、信件和诚品内部资料首度公开。首次披露诚品选择苏州开设中国大陆首家店的因缘。
★深入剖析诚品从创业到坚守的完整历程。在商业化席卷全球的今天,连续亏损15年却毫不动摇的坚守之心,用信念支撑最初的理想,以人为本的情怀始终不变。
我的探险生涯 [图书] 豆瓣
作者: [瑞典]斯文·赫定 译者: 孙仲宽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10 - 4
《我的探险生涯》介绍:
斯文•赫定是一位瑞典探险家。他在中国西部探险考察的时间跨度长达40余年,不但有许多重要的发现和创见,还留下了等身的著作。《我的探险生涯》是其中广为人知的一部名著。中国的知识界和道斯文•赫定其人,主要就是凭借的这《我的探险生涯》。
佛国记 [图书] 豆瓣
作者: 【东晋】法显 译者: 田川 重庆出版社 2008 - 11
法显是中国东晋时代的僧人,也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到达了印度本土的中国人。中国历史上的佛教求法僧,最杰出、最有成就的,公推法显、玄奘和义净,其中法显的年代最早。《佛国记》又名《法显传》,是法显唯一的著作,写成于他归国后不久。法显的事迹今天能为人所知,绝大部分亦依赖于此书。但此书的价值,不仅仅限于记述了法显个人的经历,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国人最早以实地的经历,根据个人的所见所闻,记载一千五六百年以前中亚,南亚,部分也包括东南亚的历史、地理、宗教的一部杰作。与它同时,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人有类似法显的经历,或者写有类似的书,《法显传》因此有它的特殊的地位和价值,这种地位和价值独有而不可取代。
小獵犬號環球航行記 [图书] 豆瓣
作者: 達爾文 译者: 周邦立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8
1831年底,達爾文隨英國皇家軍艦小獵犬號出發,展開為時五年的科學考察之旅。他並不知道,日後他影響深遠的學說將奠基於此。
五年間,他四度橫渡大西洋,走遍南美大陸及其周邊,深入南太平洋,遠赴印度洋。在廣範圍的經緯度的移動中,他親歷了豐富多變的自然與人文狀態:火山、地震、熱帶雨林、化石、海嘯,陌生的民族,迥異的制度;此外,船上的生活,在考察據點的採集與狩獵,他那近乎哲學的生物學思考,物種發生與遞變的軌跡,都一一筆錄在日記之中,大量的文字資料和精緻的繪圖,既是知識的,又是文學的,精確而敏感,不斷逗引我們參與一次虛擬的旅程。
由於達爾文所開啟的視野,讓人與神的界限再度泯滅,他和小獵犬號帶領我們前往的,是新世界同時也是舊世界─人類的失樂園。我們像亞當、夏娃一樣,眼前的每一個景象,都是那樣新奇;每一樣事物都等待命名……
马可波罗游记 [图书] 豆瓣
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
作者: Marco Polo 译者: ,William Marsden,,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 4
Polo dictated these tales to a scribe, a writer of romances named Rustichello, while the two men shared a cell in a Genoese prison. Just how much Rustichello added to the text nobody knows. Yet most of what Polo tells us about his overland journey to Asia checks out. He traveled during a relatively peaceful time, so this is not a book about taking physical risks. Nor is it as accessible to modern readers as many of the books on this list. Yet it is without question the founding adventure book of the modern world. Polo gave to the age of exploration that followed the marvels of the East, the strange customs, the fabulous riches, the tribes with gold teeth. It was a Book of Dreams, an incentive, a goad. Out of it came Columbus (whose own copy of the book was heavily annotated), Magellan, Vasco da Gama, and the rest of modern history.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