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诸子百家”
秦时明月之诸子百家 (2010) [剧集] 豆瓣
8.6 (102 个评分) 导演: 沈乐平 演员: 沈磊 / 蒋可
故事发生在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损兵达百万计,项燕兵败阵亡,少羽被困,高渐离、雪女、大铁锤赶来相救。兵败后,盖聂、墨家、项氏一族踏上逃亡之路。李斯进入儒家后,拜访先师荀子,荀子避而不见。同入儒家的少羽尊从法理少年老成,端木蓉由于被白凤所伤终日不醒,张良授计让天明与其对弈救木蓉。星魂对清秀的月儿产生浓厚兴趣反遭冷眼警告,月神把月儿带到东皇太一面前,东皇向她公布了自已的真实身世。少羽与天明观海时得知秦始皇要登临东海尽头的那座城市,暮色归途中又遇见流泪的石兰,交谈中少羽知道杀父仇人蒙恬来了,他该怎么办......
庄子 [图书] 豆瓣
9.5 (30 个评分) 作者: 孙通海 译注 / 方勇 译注 译者: 方勇 译注 中华书局 2007 - 4
“中华经典藏书书系”,内容经典,形式精美,全面体现“经典藏书”理念。
《庄子》为其中之一。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学说的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现今通行的《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共三十三篇。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奇诡的创作手法,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是一部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散文集。
本书节选《庄子》的精华部分,以权威版本核校,出注,翻译,引领读者品味它无穷的艺术魅力。
庄子集解·庄子集解内篇补正 [图书] 豆瓣
10.0 (7 个评分) 作者: [清] 王先谦 撰 / 刘武 撰 中华书局 1987 - 10
《新编诸子集成》是建国后对诸子著作的系统清理,相对于民国时期出版的《诸子集成》来说,后出转精,是目前最好的古代哲学资料。
《庄子集解》广收前人注释,且简炼明捷,是研究《庄子》较好的参考书。近人刘武的《内篇补正》,在广泛引证为基础上,对许多传统注释做了补正,颇有见地,可资研究者参考。
韩非子 [图书] 豆瓣
作者: 高华平 / 王齐洲 中华书局 2010 - 6
《韩非子》内容简介:韩非生年不详。根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韩非是韩国的宗族公子,“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他曾与秦国的丞相李斯一同问学于荀子,李斯自以为不如韩非。韩非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诸侯争霸、战乱连绵的空前动荡时期,他目睹了韩国屡次败于秦国,损兵削地,国势日衰,便多次上书韩王,希望韩王变法图强,但韩王均不采纳。
墨子 [图书] 豆瓣
译者: 方勇 译注 中华书局 2011 - 9
本书是“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之一种。《墨子》一书是由其门人后学记录辑集而成,大约成书于战国后期,略晚于《孟子》。《墨子》原为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墨家的主要内容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先秦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本次约请专家以中华书局1986年版《新编诸子集成》所收孙诒让的《墨子间诂》为底本,并广泛参考了先贤时彦的研究成果进行注释、翻译。
列子 [图书] 豆瓣
作者: 列御寇 译者: 叶蓓卿 中华书局 2011 - 5
《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八卷,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后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是东晋人张湛所辑录增补的,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韩非子集解 [图书] 豆瓣
韩非子
作者: 王先慎 译者: 锺哲 点校 中华书局 1998 - 7
《韩非子集解》讲述了子书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一批子书产生在春秋末到战国百家争鸣中,其中不少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贵结晶。秦汉以后的整个社会中,还有不少思想家和学者写过类似的著作,其中也不乏优秀的作品。五十年代,中华书局修订重印了建国前由原世界书局出版的诸子集成。这套丛书汇集了清代学者校勘、注释子书的成果,校为适合学术研究的需要。但其中未能包括近几十年特别是建国后一些学者整理子书的新成果,所收的子书种类不够多,断句、排印尚有不少错误,决定重新编辑出版一套新编诸子集成。
我山之石 [图书] 豆瓣
作者: 易中天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 8
天下大乱,需要“救市”,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究竟孰是孰非?同一个世界,不同的梦想——克己复礼爱你有商量,国企改革爱你没商量,不折腾才有救,两面三刀横行霸道——这世界该交给谁?救世先救人,救人先救心,危机变金,我们该如何自处?易中天答问先秦诸子,大道至简,轻轻松松,畅快淋漓。
二十二子 [图书] 豆瓣
作者: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 3
《二十二子》主要内容:先秦两汉魏晋诸子书,是我国学术的一个重要源头,其中保存着丰富的文史资料,研究古代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文字学乃至古代自然科学等,都离不开诸子书。清光绪初,由浙江书局辑刊的《二十二子》,吸收了历代学者考订、注释诸子书的主要成果,选目精要,刻印精善,向为学界所重视。但此书今已极难购得,且原书以线装分订八十余册,翻检甚感不便。为此,我社将浙江书局辑刊的《二十二子》缩印成十六开精装一册,并新编《二十二子篇名总目》列于卷首,拟于一九八五年底出版,以供学者需要。
法言義疏(全二冊) [图书] 豆瓣
作者: 汪荣宝 中华书局 1996 - 9
法言是杨雄(公元前五三年公元一八年)具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之一。汉书杨雄传载其自序去云:“雄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氐诋訾圣人,即为怪迂析辩诡辞,以挠世事。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惑众,使溺于所闻,而不自知其非也。及太史公记六国,历楚、汉,讫麟止,不与圣人同是非,颇谬于经。故人时有问雄者,常用法应之,譔以为十三卷,象论语,号曰法言。”足见本书之作,其主旨在于捍卫和发扬儒家学说。但与此同时,他也在一定程度上依据唯物主义观点,对当时流行于世的天人感应、鬼神图识等宗教迷信思想进行了批判,深得同时代唯物主义思想家桓谭的赞赏,並对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有较大的影响。应该肯定,法言在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发展史上据有一定的地位,是研究这一课题的人相当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一部书。
司馬法集釋 [图书] 豆瓣
作者: 王震 撰 中華書局 2018 - 1
《司馬法》主要記載了從殷商到春秋、戰國時期的壹些作戰原則和方法,是現代人研究古代軍事思想的可靠文獻,《史記》對此書即有記錄,稱之為《司馬穰且兵法》。可惜,在流傳過程中,此書多有亡佚,及至宋代元豐年間編纂《武經七書》,將《司馬法》收入其中時,已經僅存五篇,曰《仁本第壹》、《天子之義第二》、《定爵第三》、《嚴位第四》、《用眾第五》。本書整理者綜合歷代研究成果,將諸家闡釋加以爬梳整理,並匯校各個版本,寫成《司馬法集釋》,且於書末附錄逸文及相關序跋,以饗讀者。

已从结果中略去了来自同一作品或有相同标识号的1个条目,点击这里可重新显示

庄子集释(全三册) [图书] 豆瓣
9.6 (9 个评分) 作者: [清] 郭庆藩 撰 / 王孝鱼 点校 中华书局 2006 - 1
清代学术最为昌盛。清儒提出来的“实事求是”的原则成为学术近代化的标志。《庄子集释》是清代关于《庄子》的注疏、训诂的集大成之作。中华书局将之编入《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多年以来一直为学界所重视。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