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逻辑学”
学会提问 [图书] 豆瓣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8.4 (57 个评分) 作者: [美] 尼尔·布朗 / [美] 斯图尔特·基利 译者: 吴礼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 5
如果在你的家乡投资建一座核电厂,你会支持还是反对?
如果学校出于安全考虑要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安全检查,你会高兴还是愤怒?
如果你的兄弟姐妹做了父母明令禁止的事,你会告诉父母还是隐瞒不说?
无数专家都说股市要跌、房价要涨,或者激烈地唱着反调,你相信谁?质疑谁?结论是唯一的吗?
所有这些问题背后,你自己的观点是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有确凿的证据来证实吗?
在一个被泛滥信息包围的时代,每时每刻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大到涉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小到个人生活的决策。面对别人兜售的观点——他们热衷于让你相信这是“事实”,你明明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可一时又很难找到突破口反驳,你有能力提出关键问题,让众说纷纭的争论立见分晓,让道貌岸然的说谎者原形毕露吗?
面对提问,你有能力组织更多确凿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吗?还是只把声高当有理?一遇到别人提出相反的观点时,就认为别人是没事找茬,有意和自己过不去,甚至为此恼火:他为什么横竖不肯接受我的观点?
过于感情投入,最大危险就是你可能没法识别谬误和操纵。遇到一个难回答的问题,将它直接枪毙掉比仔细思考然后做出回答要容易得多,而且,这样做一定让你显得一言九鼎霸气外露,但也在无形中关闭了通往批判性思维大门。
不草率、不盲从,对问题深思熟虑,不为感性和无事实根据的传闻所左右,尽力理解那些价值观和我们背道而驰的人的分析推理方式,克服偏见对判断的影响,这样才有可能得出更为正确、理性的结论。
我们需要靠自己去问为什么!擦亮双眼看清世界!
明亮的对话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8.8 (52 个评分) 作者: 徐贲 中信出版社 2014 - 1
说理是文明的产物,人是慢慢才变得开化和文明的。学习说理既是教育又是自我启蒙的过程。人们需要说理,因为说理比不说理更能找到真实和公正的东西,而真实和公正的东西在本质上来说是优于虚假和不公正的,是比较容易证明而且比较容易说服人的。更为重要的是,人有足够的天生能力接受真实和公 正的东西,这种能力就是“理性”。
“理性”不仅指明晓事理、辨知是非,而且是在说服别人时,提供敞亮、清晰、恰当的理由,并倾听别人的合理之言。这是一种公共理性,它离不开说理,也离不开适宜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社会必须拥有公民说理可以诉求、依据的普遍价值;政治必须尊重和保护他们自由、平等交流的公民权利。在这样的环境中,说理可以成为明亮的对话,一种因自由、理性而可持续的公共交谈。
——徐贲
简单的逻辑学 [图书] 豆瓣
Being Logical: A Guide to Good Thinking
7.7 (45 个评分) 作者: D.Q.麦克伦尼 译者: 赵明燕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 6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足以彻底改变你思维世界的小书。美国著名逻辑学家、哲学教授D.Q.麦克伦尼,将一门宽广、深奥的逻辑科学以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语言娓娓道来。它既没有刻板的理论教条,也不是正规的教科书,而是一本必不可多得的现实指南。正如著名行为学家孙路弘所说: 《简单的逻辑学》就如一场及时雨,一本治愈社会疾病的宝典,的确是应该人手一册。
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生活中,逻辑无处不在。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逻辑无时不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然而逻辑到底是什么,也许并没有太多的人有很清楚的概念。作者以其简练而又充满趣味的笔触,将逻辑学活化为一种艺术,从它的基本原理,到论证,到非逻辑思维的根源,再到28种就发生在你身边的非逻辑思维形式,带领我们进入这个精彩无比的逻辑世界,体会妙趣横生的思维交锋,跨过无处不在的逻辑陷阱,让你沉醉其中,欲罢不能。
[编辑推荐]
《简单的逻辑学》作为最畅销的逻辑学科普入门书,被香港中文大学奉为40本英文经典之一,被哈佛大学校内书店视为皇冠书籍,还曾位列台湾诚品网络书店英文畅销书榜第一名,同时,还是国内最畅销、读者热评近2万条的五星好书,本书再经湛庐文化策划出品,重磅回归。
这是一本足以彻底改变你思维世界的小书。正如著名行为学家孙路弘所说:缺乏逻辑已成为社会的一种流行病症:逻辑紊乱症候群。而《简单的逻辑学》就如一场及时雨,一本治愈社会疾病的宝典,的确是应该人手一册。
作者D.Q.麦克伦尼在书中提出了28种非逻辑思维形式,抛却了逻辑学一贯的刻板理论,转而以轻松的笔触带领我们畅游这个精彩无比的逻辑世界,让你沉醉其中,欲罢不能。
湛庐文化出品
清醒思考的艺术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Die Kunst des klaren Denkens: 52 Denkfehler, die Sie besser anderen überlassen
7.4 (39 个评分) 作者: [德] 罗尔夫·多贝里 译者: 朱刘华 中信出版社 2013 - 1
本书的作者罗尔夫•多贝里讲到自己曾与一名美国友人分享发现——小概率事件往往具有颠覆全局的破坏力。这个美国人后来据此写了一本书成为大畅销书,此书就是《黑天鹅》,那个美国人叫纳西姆•塔勒布。于是,多贝里决定自己写一本书,这就是在德国率先超越《乔布斯传》登上畅销书排行榜榜首的本书。
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用这句话来描述人类为思维错误所累的情形,也十分恰当精到。思维错误、认知陷阱就像是伴生于人类,细追究起来无处不在,不经意之时又无迹可寻。难道人们注定就要戴着无形的“有色眼镜”看世界吗?不,人们可以思考自己的思考,拒绝思考被污染。
作者博览群书,以显微镜般的观察发现人们常犯的思维错误,并一一列出。当明白了错误的思维是如何发生后,人们就有可能远离思维陷阱。如果说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距在于思维方式,那么,熟知了思考方式的隐形陷阱,人们就会犯错更少,从而离成功更近。
作者既有锐利的观察,又有出色的讲故事能力。他引用生活趣事、名人轶事、历史故事、爱情关系、人际关系、投资之道、心理实验等论述,生动形象而又具体雄辩地指出思维之错的错在哪里,并且还给出了纠正的办法。人性的弱点在《书》中完全呈现,是在自己的反思中进步,还是抓住别人的弱点进攻,全在于读者自己的理解和决定。
逻辑哲学论 [图书] 豆瓣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9.0 (30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译者: 贺绍甲 商务印书馆 1996
《逻辑哲学论》是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主要著作,也是逻辑实证主义的早期重要著作。维特根斯坦在这本书中否定因果律,断言逻辑和数学的命题都是重言性质的,所有哲学史上争论的问题都是无意义的,哲学的任务只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即日常语言的明确化。这种思想对后来分析哲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金字塔原理 [图书] 豆瓣
7.4 (23 个评分) 作者: [美] 巴巴拉·明托 译者: 王德忠 / 张珣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2
《金字塔原理》是一本讲解写作逻辑与思维逻辑的读物,全书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篇主要对金字塔原理的概念进行了解释,介绍了如何利用这一原理构建基本的金字塔结构。目的是使读者理解和运用简单文书的写作技巧。
第二篇介绍了如何深入细致地把握思维的环节,以保证使用的语句能够真实地反映希望表达的思想要点。书中列举了许多实例,突出了强迫自己进行“冷静思维”对明确表达思想的重要性。
第三篇主要针对的对象是需要写研究分析报告的人士,以及需要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结论供决策使用的人士。这一篇介绍了如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使用多种框架来组织分析过程,使写作者的思维在实际上进行了预先组织,从而能够更方便地应用金字塔原理。
第四篇介绍了一些演示技巧,能够写作者在以幻灯片等书面形式演示具有金字塔结构的思想时,能让读者或观众感受到金字塔结构的存在。
附有三个附录。附录一涉及的是分析法和科学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区别;附录二列举了序言部分的各种常用写作模式;附录三是全书要点的详细提纲,突出了《金字塔原理》的关键概念和关键思维技巧,以便读者快速查阅。
数学:确定性的丧失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Mathematics: the Loss of Certainty
8.3 (23 个评分) 作者: [美] M·克莱因 译者: 李宏魁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 6
绝大多数有知识的人今天仍然认为数学是关于物质世界的不可动摇的知识体系,数学推理是准确无误的。这本专著驳斥了这种神话。作者M·克莱因指出,今天,普遍接受的数学概念已不复存在,事实上,有许多相互矛盾的数学概念;但是,在描述和研究自然与社会现象时,数学的有效性却在持续扩大。这是为什么?
全书在非专业层次上探讨数学尊严的兴衰,详细介绍了数学真理的起源、数学真理的繁荣、科学的数学化、数学向何处去等内容。
逻辑的乐趣 (2013) [电影] TMDB 豆瓣
The Joy of Logic
7.5 (22 个评分) 导演: Catherine Gale 演员: Dave Cliff
其它标题: The Joy of Logic
A sharp, witty, mind-expanding and exuberant foray into the world of logic with computer scientist Professor Dave Cliff. Following in the footsteps of the award-winning 'The Joy of Stats' and its sequel, 'Tails You Win - The Science of Chance', this film takes viewers on a new rollercoaster ride through philosophy, math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of which, under the bonnet, run on logic.
Wielding the same wit and wisdom, animation and gleeful nerdery as its predecessors, this film journeys from Aristotle to Alice in Wonderland, sci-fi to supercomputers to tell the fascinating story of the quest for certainty and the fundamentals of sound reasoning itself.
Dave Cliff, professor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t Bristol University, is no abstract theoretician. 15 years ago he combined logic and a bit of maths to write one of the first computer programs to outperform humans at trading stocks and shares. Giving away the software for free, he says, was not his most logical move...
With the help of 25 seven-year-olds, Professor Cliff creates, for the first time ever, a computer made entirely of children, running on nothing but logic. We also meet the world's brainiest whizz-kids, competing at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ad of Informatics in Brisbane, Australia.
'The Joy of Logic' also hails logic's all-time heroes: George Boole who moved logic beyond philosophy to mathematics; Bertrand Russell, who took 360+ pages but heroically proved that 1 + 1 = 2; Kurt Godel, who brought logic to its knees by demonstrating that some truths are unprovable; and Alan Turing, who, with what Cliff calls an 'almost exquisite paradox', was inspired by this huge setback to logic to conceive the computer.
Ultimately, the film asks, can humans really stay ahead? Could today's generation of logical computing machines be smarter than us? What does that tell us about our own brains, and just how 'logical' we really are...?
逻辑学导论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Introduction to Logic
8.6 (22 个评分) 作者: [美] 欧文·M·柯匹 / [美] 卡尔·科恩 译者: 张建军 / 潘天群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 3
《逻辑学导论(第11版》所选用的有关政治、哲学、科学及多领域当代论争的鲜活的论证实例,展示了许多严肃的学者和思想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逻辑原理的应用,使逻辑学习既内容充盈又富有生活气息。书中也选用了许多谬误性论证作为例示与辨谬训练资料,以使学生明了对逻辑法则的忽视或误用如何使论证走入误区。书中也有少量论辩推理的例子,这些例子是为说明逻辑原理而特别编制的,但使本书卓尔不凡的,还是那些精心选自许多不同领域文献的丰富多彩的新颖实例。
逻辑的引擎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Engines of logic
8.4 (17 个评分) 作者: [美] 马丁·戴维斯 译者: 张卜天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 5
本书介绍了现代计算机背后的那些基本概念和发展这些概念的人,描写了莱布尼茨、布尔、费雷格、康托尔、希尔伯特、哥德尔、图灵等天才的生活和工作,讲述了数学家们如何在成果付诸应用之前很久就已经提出了其背后的思想。博达著作权代理有限公司授权出版据美国W.W.Norton公司2000年版本译出。2007年第二版亦使用同一ISBN。
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 [图书] 豆瓣
The Little Blue Reasoning Book:50 Powerful Principles for Clear and Effective Thinking
6.2 (16 个评分) 作者: (加) 布兰登•罗伊尔著 译者: 冯亚彬 / 刘祥亚 九州出版社 2016 - 8
大约两千五百年前,苏格拉底创建了一套方法,通过一系列探问,也就是后世所说的“苏格拉底方法”,来获取问题的答案,并对这些答案进行推断。通过这种方式,他就可以找出各种复杂现象背后的关键问题,揭开很多貌似有理实则荒谬的说法背后的真相。这套方法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逻辑推理”
本质上来说,逻辑推理是一个“收集信息、评估信息的过程”。要想做出正确的决定,我们首先要占有充分的信息,而要想占有充分的信息,首先需要提出正确的问题。所以那些擅长逻辑推理的人,往往也比较善于提问,搜集相关信息,并用“正确的”方式 对这些信息进行评估。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在不受他人干扰的情况下独立完成这一过程。
本书的目的,就是为读者提炼出一套最有用、最完整的逻辑推理概念,帮助读者在学习和现实生活中更好地理清思路,解决问题。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9.3 (15 个评分) 作者: 殷海光 上海三联书店 2004 - 7 其它标题: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这本书可以说一部分是作者从事逻辑教学的经验产品。

苦于年来,一般读者苦于逻辑枯燥无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十三年前,作者试着以对话体裁写了一本逻辑入门的书。从同类书籍的行销数量比较起来,事实证明作者采取对话体裁写这类的书是符合一般需要的。来台以后,作者又教这门功课,但那本书已经绝版了。因应教学上的需要,作者又用对话体裁写了一本讲义,由学校油印,内容较前书有所改进。讲义印出以后,一搁又是四年,作者没有再用到它。这四年来,学生们纷纷以介绍逻辑读物相请,这类事实,使作者觉得颇有将那份讲义改变成书的形式之必要。可是,去年翻阅那份讲义时,作者认为有许多应该包含进去的东西没有包含进去,而且有许多地方简直不行了,于是,动手大加修正。认真说来,这本书是作者用对话体裁写这类书的第三次。

依照英美的标准而论,本书包含了英美基本逻辑教程中应该包含的全部题材,至少大部分题材。不过,在题材的处理上,作者还是多少作了不同的权衡。作者的权衡是以这几个条件为依据:一、着重应用方面;二、着重纯逻辑的训练;三、介绍新的说法;四。修正传统逻辑的错误;五、在必要时,提出作者的贡献。

以这五个条件为依据,除了为适应本书的体裁和目标而搀入的因素以外,作者在这本书中,对于现有的逻辑题材,有所多讲,有所少讲;对于有些人认为是逻辑题材而从现代逻辑眼光看来不属逻辑范围的题材,则根本不讲。在作者认为不当浪费读者脑力的题材上,作者不愿多写一条;在作者认为读者应该攻习的题材上,作者不吝多费一点笔墨。在有些地方,直到现在为止,还是有不少逻辑教科书继续重述传统逻辑中所混杂的文法、心理学、知识论,甚至于伦理学和形上学的若干成分。这对于增进读者的推论能力会有什么帮助?在选取逻辑教材方面,我们应须不太忽视欧美最近数十年来逻辑方面重大的展进才好。

本书既是根据作者从事逻辑教学之经验而写成的,因此,差不多对话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转折,都是习基本逻辑者所常发生的。在学习的历程中,如果大多数人可能发生的问题相差并不太远,那么作者希望这本书对于希望自修逻辑的人有所帮助,正如希望它对于攻习大学基本逻辑的人有所帮助一样。

运用这种体裁写逻辑书,作者倍感吃力。当然,如果一个人吃力而多数人得以省力,那么是件很值得的事。但是,作者所希望的,是读者在比较省力的条件之下训练严格的推论力,甚至于到达森严的逻辑宫殿,所以在不可避免用力的时候,还得读者自己用力。攻习任何科学,相当的牛角尖是一定要钻的,如其不然,我们将永远停留在浮光掠影的阶段。在钻过牛角尖以后,如果我们增益了相当的智能,那么正是我们到达了进步之点。
哲学是做出来的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The Practice of Philosophy: Handbook for Beginners
9.0 (15 个评分) 作者: [美] 杰伊·F. 罗森伯格 译者: 张家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9
本书是作者对哲学初学者进行授课后形成的讲稿,初版于1978年,此后两次修订再版,本书即是作者生前最后一次修订的版本(1996年第三版)。本书受到世界很多大学哲学系的好评,被列为教材。不同于一般的哲学导论,本书纯讲哲学“技术”:什么是有效的哲学思考和论证;哲学论证的方法都有哪些;面对一个问题时,应该如何分解问题、如何构建论证,如何批判地阅读前人在这一问题上的写作和论证,如何提出自己的原创性观点、形成哲学写作,等等。在讲解各种论证形式和方法时,作者给出了许多具体的例子,对有些例子的操作非常细致深入、一以贯之,很适合希望了解哲学“内功”的读者和哲学专业的初学学生。让读者意识到:知道哲学史上著名哲学家的名字和观点是远远不够的,要在正确的方法下接受思维和写作的训练,参与到哲学工作中,才是做哲学。
简明语言哲学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9.5 (14 个评分) 作者: 陈嘉映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 9
本书在2003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语言哲学》一书的基础上翻写而成。新书面貌一新,只有少数段落保持原样。虽然篇幅有所缩小,但通过更简练的表述保留了主要内容,纠正了原书中的错误和不妥,思想性和清晰性有所增强。本书介绍了西方分析哲学传统中的语言哲学,此外也介绍了索绪尔和乔姆斯基这两位有深刻哲学思想的语言学家,探讨了语言哲学中的多种重要问题,如意义问题、隐喻与隐含问题、语言与现实的关系以及语言与思想的关系问题等。
推理的迷宫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Labyrinths of Reason : Paradox, Puzzles and the Frailty of Knowledge
8.6 (14 个评分) 作者: [美] 威廉姆·庞德斯通 译者: 李大强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 5
本书搜集了经典的思想实验和哲学沉思,这些问题触及逻辑推理和语言的终极界限。作者庞德斯通向读者证明,它们不是脑筋急转弯那么简单,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涉及密码学、决策论、亚原子物理和计算机编程等领域。
哥德尔证明 [图书] 豆瓣
Gödel’s Proof
9.4 (13 个评分) 作者: 欧内斯特·内格尔(Ernest Nagel) / 詹姆士 R. 纽曼 (James R. Newman) 译者: 陈东威 / 连永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 3
《哥德尔证明》是第一本既面向学者又面向非专业人士,对哥德尔证明的主要思路和广泛含义作了易读的解释的书。对任何具有逻辑和哲学品味的受过教育的人士来说,它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先前无法企及的论题的机会。
在此书的新版中,普利策奖的获奖作者道格拉斯•R·霍夫斯塔特对这一经典著作的原文进行了重新斟酌和更新,澄清了模糊之处,使论述更为清晰,并使行文更具可读性。
论证是一门学问 [图书] 豆瓣
8.6 (10 个评分) 作者: [英] 安东尼 韦斯顿 译者: 卿松竹 新华出版社 2010
《论证是一门学问:如何让你的观点有说服力》不仅能使您在撰写文章和发表演讲时,清晰而有力地阐明自己的观点,还有助于您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和怀疑精神。无论是进行调查研究、阅读论证类文章,还是赢得听众的信任,这本小册子都是您必不可少的有力帮手。简要论证有哪些基本规则?演绎论证有几种类型?因果论证的核心要义是什么?怎样进行概括与总结?如何正确地运用信息来源?口头论证需要更加注意什么?如何避免论证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谬误?……
在这本简短精练的规则手册中,作者大量运用贴近生活的例证,归纳了45条进行论证时需要遵循的规则,以及在论证过程中常见的谬误和隐秘的陷阱,帮助您进行逻辑严谨的论证,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第一章至第六章讨论如何构建和评估简要论证。简要论证只是简单地提出理由和证据。通常只有几句话或一个段落。我们从简要论证开始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它们很常见:实际上它们极其常见,是人们日常对话的一部分。其次,较长的论证通常是对简要论证的详细说明,或者是将一系列简要论证连在一起。如果你首先学习书写和评估简要论证,那么你就能够把这项技能加以扩展,处理议论文或口头陈述中的详细论证。
……
第七章带你从整体到局部地研究详细论证,同时你需要思考反对意见和其他可能性。第八章带你从上一步进入议论文写作。然后,第九章补充一些针对口头陈述的规则。同样。所有这些章节都以前六章为基础,因为像这样的详细论证本质上是对前六章讨论的简要论证进行组合和详细说明。……
《论证是一门学问:如何让你的观点有说服力》结尾有两个附录。附录一列举了各种谬误:这些使人产生误解的论证是如此地迷惑人、如此地常见,它们甚至有自己的名字。附录二提供了构建和评估定义的三个规则。在需要使用它们的时候就请使用吧!
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 [图书] 豆瓣
Critical thinking: tools for taking charge of your learning and your life
7.6 (10 个评分) 作者: [美] 理查德·保罗 / [美] 琳达·埃尔德 译者: 侯玉波 / 姜佟琳 [等]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 5
你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你正在做的事情。思维决定行为,思维决定感受,思维决定需求。
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都是潜意识的。而在你没有意识到自身思维过程的情况下,要想改变思维的质量是不可能的。
这就像大部分悲观的人都不会承认自己是悲观的一样,他们以消极悲观的方式来思考自我和生命经验,总是千方百计地让自己不高兴。我们都是自己非理性思维方式的受害者,它妨碍我们对机会的觉察和把握,使我们不能专注于最有意义的事情,妨害我们的人际关系,使我们坠入痛苦的深渊。
如果思维方式是一个人幸福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为何不去发现和学习那些幸福成功人士的思维技巧呢?本书将会呈现那些成功思考者的思维方式,并提供学习和练习它的方法。
批判性思维不是远离生活的抽象名词,掌握它,你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思维方式,成为一名更加出色、明智的思考者和解惑者,把握职业生涯和人生,乃至把握自己的各种情绪,逐渐不被他人所左右,从而最终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强大的理性思维工具,助你厘清自我,看透世界!
小逻辑 [图书] 豆瓣
9.4 (10 个评分) 作者: (德)黑格尔 译者: 贺麟 商务印书馆 1997 - 2
黑格尔的《小逻辑》是构成他的《哲学全书》的一个主要环节,本来是印发给学生的讲义性质。是黑格尔于最后十余年内的心血。它的好处在于把握住全系统的轮廓和重点,材料分配均匀,文字简奥紧凑,而义蕴深厚。初看似颇难解,及细加咀嚼,愈觉意味无穷,启发人深思。他的学生在他逝世后编订全集时,再附加以学生笔记作为附释,于是使得这书又有了明白晓畅、亲切感人的特点。尤其是关于思想对客观性的三种态度及概念的推论等,都是《大逻辑》所没有或极少见的,特别值得重视。

已从结果中略去了来自同一作品或有相同标识号的1个条目,点击这里可重新显示

简单的逻辑学 [图书] 豆瓣
7.3 (12 个评分) 作者: 麦克伦尼 译者: 赵明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 1
 “成为优秀咨询顾问有五本必读图书,第一本就是《简单的逻辑学》”
 香港中文大学推荐的40本英文经典著作之一
 广受哈佛大学教授和学生的欢迎
我们知道有些人平时表现得非常聪明伶俐,但是逻辑性却不是很突出。他们有逻辑思考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显然还没有成为本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从来没有被系统地培训过,这是他们所受教育中的缺陷。实际上,逻辑学是教育的真正支柱,但是目前在学校里它却很少被提及。生活中,逻辑无处不在。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逻辑无时不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然而逻辑到底是什么,也许并没有太多的人有很清楚的概念。对门外汉或是初学者来说,本书都有切实的帮助。这本书的目的是向读者介绍逻辑学的初步知识和基本技巧。
这是本小书。之所以说它小,第一是因为本书确实不厚,与市面上长篇宏论的大部头相比,它确实很小;第二是因为阅读本书并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可读性很强。其内容并不艰难晦涩,作者尽可能采用最直白的语言来解释逻辑中的基本原理、观点、产生谬误的原因、谬误的形式等等基础的逻辑问题。
逻辑,作为一个整体,是个宽广、深奥、精彩纷呈的领域,这本书既没有刻板的理论论述也不是正规的教科书,这是一本现实应用的指南,对那些初次接触逻辑的人介绍逻辑的基本原理。《简单的逻辑学》期待造就实践者,而不是理论家。
本书将逻辑分为五部分,就是书中的五个章节,每一章节以前一章节的知识为基础。第一章是准备,为成为一个逻辑思考者而要搭建的必要思想框架。第二三章是逻辑的核心,如何建立正确的逻辑思考。第二章阐述了引导逻辑思考的基础事实,第三章重点是“论证—逻辑思考”的外在表现形式。第四章,探讨导致非逻辑思考的态度及思维模式。最后一章,第五章围绕“谬误—非逻辑思考”的细节展开。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