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阿巴斯 基亚罗斯塔米”
樱桃的滋味 (1997) [电影] 豆瓣 TMDB
طعم گیلاس
7.9 (315 个评分) 导演: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演员: 赫玛永·厄沙迪 / 阿卜杜拉曼·巴赫里
其它标题: Taste of Cherry / Ta'm e guilass
巴迪(Homayoun Ershadi 饰)驾驶着自己的汽车,在遍布工地的郊外漫无目的的行驶,他搭载了一名入伍不久的新兵,和他讲述当年从军的经历,而后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出钱要新兵掩埋自己自杀后的尸体,新兵惊慌失措,跑掉了。巴迪继续寻找埋尸人,可工地上的流浪汉、神学院的学生,全部拒绝了他的请求。一位在博物馆工作的老人巴格里(Abdolrahman Bagheri 饰)上了巴迪的车,巴格里曾经自杀,但最终为樱桃的甜美滋味所挽留,巴格里为了治疗儿子的病,应承下了巴迪的请托。巴迪在博物馆外踯躅,心中似乎产生了动摇……
本片获1997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1998年波士顿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 (1987) [电影] TMDB 豆瓣
خانه دوست کجاست؟‎
8.9 (311 个评分) 导演: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演员: 巴比·艾哈迈德·波 / 艾哈迈德·艾哈迈德·波
其它标题: خانه دوست کجاست؟‎ / 踏破铁鞋无觅处(港)
伊朗的偏僻山村小学里,一群孩子在课堂里聆听老师讲课。在检查作业的时候,老师发现穆罕德屡次没有完成家庭作业,于是严厉地批评了他,说如若再犯立马开除。老师对学生强调这是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规矩。当天放学后,小男孩阿穆德却赫然发现自己把同桌穆罕德的作业本带回了家。听懂了老师的谆谆善诱,所以阿穆德明白这作业本就是穆罕德继续听讲的凭证。为了把作业本还给同桌,阿穆德曾希望母亲和祖父可以施以援手,但是均告失败。所以,他只能孤身前行,到对面大山里的村落去寻找同桌,归还作业本。然而,由于不认识同桌的家,所以他处处碰壁,遭遇到了无法想象的艰难险阻……
本片获得第42届戛纳电影节艺术电影奖。
如沐爱河 (2012) [电影] 豆瓣 TMDB
Like Someone in Love
7.7 (261 个评分) 导演: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演员: 奥野匡 / 高梨临
其它标题: 東京出租少女 / 像戀人一樣
光怪陆离的国际大都会,日本东京。灯影暧昧的酒吧内,人们窃声交谈,笑语欢歌。酒吧一隅,穿着打扮与周遭格格不入的明子(高梨临 饰)面带焦虑。她是一名女大学生,为了学费而在声色场所出卖笑靥。此时此刻她正与多疑的男友(加濑亮 饰)在电话里纠缠。是日祖母突然来访,但明子犹豫不决是否该去车站看看老人。本就心情烦躁,加上店长(绪方义博 饰)的工作安排更让她情绪失控。夜幕降临,失意的明子最终来至客人的住地。那是一位84岁的退休大学教授(奥野匡 饰),也许因为明子与亡妻容貌相似才让老人将女孩召唤至此。疲惫的女孩无暇享受老教授精心准备的美酒佳肴,简单交谈后便沉沉睡去,一夜无话。
次日,教授驱车送女孩回校,心与心的交流仿佛仍未停止……
合法副本 (2010) [电影] 豆瓣 TMDB
Copie conforme
8.2 (220 个评分) 导演: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演员: 朱丽叶·比诺什 / 威廉姆·西梅尔
其它标题: Copie conforme / 似是有缘人(港)
英国作家詹姆斯·米勒(威廉·施梅尔 饰)来到意大利城市托斯卡纳为新作《合法副本》举办讲座。他与读者讨论书中的观点:关于艺术创作真实性的议论是毫无必要的,因为复制品本身即是原作,原作也是由其他作品复制而来。一个做古董买卖的法国女人(朱丽叶· 比诺什 饰)带着11岁的儿子参与了讨论会,想为刚买的书索要签名。中途因为儿子饿了她提前离开,临走时留下了一个电话号码。
米勒和女人在她的古董店再次相遇,他们驱车去郊外看一样东西。她开着车载着米勒无目的游荡,谈论书的主题,参观博物馆,谈论她叛逆的儿子,两人一路上争吵不休。在一个咖啡馆,女老板以为米勒是女人的丈夫,就开始和她围绕米勒讨论起婚姻。于是他们将错就错,米勒开始扮演女人的丈夫,两人约会,去宾馆。但是副本只是复制,而非原作,米勒结束复制身份,独自离开了郊外。
比诺什凭借此片获得第63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女演员奖。
特写 (1990) [电影] 豆瓣 TMDB
کلوزآپ
8.9 (198 个评分) 导演: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演员: Hossain Sabzian / 莫森·玛克玛尔巴夫
其它标题: کلوزآپ / نمای نزدیک
德黑兰,记者法拉兹曼德前去报道年轻人霍塞·萨布齐恩因诈骗被捕的事件。原来,失业的油漆工萨布齐恩是一个影迷,他自称是著名导演穆赫辛·马克马尔巴夫,取得阔绰的阿汉卡赫一家信任,向他们借钱拍片。事发后,萨布齐恩被抓。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就此案展开了纪录片似的跟踪调查,他采访了警察,阿汉卡赫全家,以及萨布齐恩本人。
审讯过程中,萨布齐恩为骗取了阿汉卡赫一家的感情而后悔,但他说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对艺术的热爱,如果有钱,他真地会拍摄自己的电影。而且,假扮导演马克马尔巴夫赋予了他自信。最后,原告阿汉卡赫家撤销了起诉,而萨布齐恩也见到了真正的马克马尔巴夫,后者骑小摩托带这个年轻人重访阿汉卡赫。
橄榄树下的情人 (1994) [电影] 豆瓣 TMDB
زير درختان زيتون
8.3 (193 个评分) 导演: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演员: 默罕默德·阿里·科沙瓦兹 / 法德哈·基德曼
其它标题: زير درختان زيتون / 穿越橄榄树林
地震过后,一支摄制组来到某个山村准备拍摄影片,导演(默罕默德·阿里·科沙瓦兹 饰)决定一如既往启用非职业演员。巧合的是,临时找来饰演男主角的侯赛因(Hossein Rezai 饰)一直在暗恋女主角塔赫莉(Tahereh Ladanian 饰 )。侯赛因出身贫寒又是孑然一身,也没受过教育;塔赫莉则家境优渥,受过良好的教育。由于彼此间巨大的鸿沟,侯赛因的爱情始终未能开花结果。不过,地震摧毁了塔赫莉的一切,父母在地震中去世,现在只能和奶奶相依为命,家境也和侯赛因变得相差无几了。借着拍戏的机会,侯赛因向爱人展开了大胆的追求……
本片荣获1994年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1995年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994年圣保罗国际电影节影评人奖。
生生长流 (1992) [电影] 豆瓣 TMDB
زندگی و دیگر هیچ
8.9 (192 个评分) 导演: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演员: 法德哈·基德曼 / 布巴·巴尤尔·
其它标题: زندگی و دیگر هیچ / 春风吹又生(港)
1990年伊朗西北部发生大地震,影片《哪里是我朋友家》的拍摄地点柯盖尔就在这个地区,导演带着儿子驱车前往那里寻找影片中的演员。父子俩沿路接触到的一个个劫后余生的村民没有人们想象中的悲哀神态,而是积极投身到震后的重建工作,更加珍视生命。尤其是那对在地震后第二天就举行婚礼的年轻夫妇,更能让人感受到经历过劫难的村民们的强大生命力。最后他们没有见到扮演两位小主人公的演员,但有人说刚刚看见他们。
观众应该还记得《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中那个可爱的演员小男孩,1990年,灾难降临在他居住的地方,大地震几乎毁灭了当地一切。小演员生死未卜下落不明,阿巴斯在地震后,坐着汽车重返故地,寻找孩子。在路上,导演见到了许多触目惊心的景象,废墟、悲痛的人们、死亡……然而,令导演觉得惊奇的是,人们并没有沉溺于悲痛无法自拔,而是在灾难之后重整心情重建家园。死亡使生者更加珍惜生命,以更加充足的勇气活下去,希望并没有失去,片中比较高潮处,是一对男女在地震后举行婚礼。小演员最终没有找到,给片子积极向上的基调抹上了淡淡的感伤色彩。
幕后制作:该片记录了前往灾区一路上的见闻,获得1992年戛纳国际电影节罗西里尼人道主义精神奖、金摄影机奖。看这部片子,有一种做梦的感觉,对人生的感悟从寻找的足迹一层层剥离出来,彷佛跟阿巴斯一起进行了一次远行,时间随着形形色色的风景在平静中不易觉察地缓慢流逝,蛮有意思。日本导演黑泽明曾经称阿巴斯的作品“无与伦比”,这句评论是否太过此处不予界定,但从这部片子里,阿巴斯的从容以及悲天悯人的胸怀,确实够得上大师的封号,对生命的思考是阿巴斯永不休止的询问以及创作灵感的来源。此片中有一些场面,会在《橄榄树下的情人》中重现,更体现了电影是“造梦”的说法。该片与之前的《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及之后的《橄榄树下的情人》组成“村庄三部曲”。
随风而逝 (1999) [电影] 豆瓣 TMDB
باد ما را خواهد برد
7.8 (152 个评分) 导演: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演员: 纳格·阿萨迪 / 贝赫扎德·杜兰
其它标题: 바람이 우리를 데려다 주리라 / 風が吹くまま
  一群外地工程人员来到了一个山区小村并作短暂停留,村民们觉得很好奇,但对客人还算友好。其中一个工程师,对村里的一切都挺有兴趣,他跟随着一个小孩,饶有兴致地打听村里的情况,窥视着小村的一举一动。工程师对两件事情比较关注,一是一个生病的老妇人,一为在山上独自挖坑的村民。他每每向小孩打听老妇人的病情,并因常常到山上接收电话而与坑底下的村民聊天。直到某一天事情发生了变化:坑塌陷,把村民埋在地下;医生抢救被活埋的村民时顺便去医治病危的老妇人。 老妇人最终死去,工程师怅然若失,把以前挖坑村民送给他的一根人骨头扔到小河里顺流而下。
24帧 (2017) [电影] 豆瓣 TMDB
24 فریم
7.9 (119 个评分) 导演: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其它标题: 24 فریم / 廿四格(港)
这是二十四段每秒二十四帧的电影真理,也是馈赠给世人的遗愿纪念。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在静态摄影与动态影像之间,百转千回、细细探寻,搭建起两种艺术表现形式间的关联。下起雪来白茫茫一片的林地,炊烟袅袅升起的村屋,鸟儿振翅飞过原野,鹿与牛缓步迁徙横越,世间万物在阿巴斯灵动诗意的凝视中,每一个按下快门瞬间的之前与之后,都随着景框里的窗框树影摇曳,天马行空地流转时光,在影格与影格之间,梳理电影的本质。
“电影始于葛里菲斯,止于阿巴斯。”这是法国新浪潮大导演高达对阿巴斯电影美学的赞誉。从摄影出发,拓延影格之间的空隙,《24帧》发想自阿巴斯个人收藏的照片,历经三年的时间与伊朗技术团队合作,运用数位影像工具,以3D动画、摆拍的方式,重新想像这些画面的前世今生,与其创造出来的情感触动。摄影与电影之间反覆且亲密的追寻与叩问,一曲温柔而绵长的影像诗。
旅客 (1974) [电影] 豆瓣 TMDB
مسافر
8.5 (64 个评分) 导演: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演员: Hasan Darabi / Pare Gol Atashjameh
其它标题: مسافر / Le Passager
卡齐姆喜欢在放学后跟小伙伴们一起踢足球,而不是待在家里做作业。得知国家足球队将在德黑兰举行比赛,他就想方设法前去观战,甚至不惜偷窃父母的钱财。当他乘坐公共汽车日夜兼程赶到德黑兰时已是筋疲力尽,就在比赛开始前躺在球场附近睡着了。
面包与小巷 (1970) [电影] 豆瓣
Nan va Koutcheh
8.0 (62 个评分) 导演: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演员: 礼萨·哈什米 Reza Hashemi / 迈赫迪·希尔万法尔 Mehdi Shirvanfar
其它标题: Nan va Koutcheh / Bread and Alley
一个小男孩拿着一只面包棍回家,经过一条小巷时一只四处游荡的小狗拦住了他的去路。小男孩一时不知所措,最终决定掰一块面包给狗吃,小狗十分感激他,陪同他一直到他家门口,接着又在那里等待下一个受害者的到来。
一只狼在放哨 [图书] 豆瓣
8.2 (60 个评分) 作者: [伊朗] 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 / [伊朗]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译者: 黄灿然 中信出版集团 2017 - 7
阿巴斯不仅是一位备受瞩目电影导演,他的电影被称为“诗意电影”,因为阿巴斯的另外一个身份是一位风格独特的诗人。事实上,他的诗歌写作比其他的艺术行为在时间上要早得多,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本诗集收录了阿巴斯的500余首诗歌,其诗作传统来自于古老的波斯诗歌传统,特点上呈现出哲 学和冥思的特征。他的诗歌可以说是短小精悍的典型,阿巴斯从不写冗长的诗歌,每一首诗歌也没有一个确定的标题。但是始终充满了拥有独特观察之眼的诗人对于世界特有的专注凝视和细致观察。他的那些简短、迅疾、跳跃但目光细致的诗句,让我们重新审视身边的事物和景象,领悟日常世界的诗意本质。
白气球 (1995) [电影] 豆瓣
بادکنک سفید
8.2 (46 个评分) 导演: 贾法·帕纳西 演员: Aida Mohammadkhani / Mohsen Kafili
其它标题: بادکنک سفید / 白色气球
伊朗新年之前,小女孩纳西亚(艾达•莫哈默德哈尼 Aida Mohammadkhani 饰)随妈妈到集市购买过年用品,路过驯蛇人的摊位,发现众人围观,挤进去才发现他正在吆喝,要观众掏钱看蛇类表演,并贩卖肥大的金鱼。纳西亚很想买一只金鱼,但是因为家境贫寒,妈妈手里只有500图曼的过年钱,而一条鱼要100图曼,所以妈妈只得带着纳西亚回家。她本想用新年礼物跟妈妈讨价还价,但却被严词拒绝。失望的她只得拜托哥哥帮忙,结果哥哥说服了妈妈,把500图曼给了她。纳西亚把钱放进小鱼罐,兴冲冲地跑到养蛇人的摊位,准备满足心愿。然而事情在此突然发生了转机……
本片获得第48届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
合唱团 (1982) [电影] 豆瓣
همسرایان
8.3 (41 个评分) 导演: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演员: Yoosef Moghaddam / Ali Asgari
其它标题: همسرایان / 合唱队
一位戴着助听器的老人在拉什特的一条大街上行走,当环境声音过于吵闹时,他毫不犹豫地关上了助听器。回到家后,他等待着孙女放学回家,但他始终也没有听到孙女的敲门声。孙女的同学聚集在她周围合唱一首歌曲,直到老人出来开门。
樱桃的滋味 [图书] 豆瓣
Lessons with Kiarostami
9.3 (41 个评分) 作者: [伊朗] 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 / [伊朗]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译者: btr 中信出版集团 2017 - 9
阿巴斯是伊朗新浪潮电影开创者、诗意电影大师,一生拍摄了22部电影,受到黑泽明、戈达尔等电影巨匠的一致推崇。1997年,阿巴斯凭借《樱桃的滋味》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之后《何处是我朋友家》《橄榄树下的情人》《随风而逝》等作品均获国际大奖。
阿巴斯的电影,用镜头凝视平凡人 世,纯粹、简朴的故事给人以最单纯的感动。影像风格简洁而富有诗意,洋溢着人文情怀与哲学思考。《樱桃的滋味》是阿巴斯一生导演历程的珍贵总结,详尽而深刻地呈现了阿巴斯的艺术观和人生观,是一部兼具实用价值与美学价值的电影沉思录。
一个问题的两种解决方法 (1975) [电影] 豆瓣
Dow Rahehal Baraye yek Massaleh
6.8 (40 个评分) 导演: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演员: Sahid Yarrahi Alamdari / Hamid Yarrahi Alamdari
其它标题: Dow Rahehal Baraye yek Massaleh / Two Solutions For One Problem
小学生纳迪尔不小心撕坏了同学的作业本,就去买了一本新的准备还给他,这位同学面临两种选择:或者拒绝接受新作业本,以报复纳迪尔,结束友谊;或者他们寻求另外一个解决办法(如用胶水粘上),继续成为好朋友。人民可以想象到影片会喜欢哪种办法。
课间休息 (1972) [电影] 豆瓣
زنگ تفریح
6.6 (39 个评分) 导演: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演员: Siroos Hassanpoor
其它标题: زنگ تفریح / The Breaktime
The second movie of Kiarostami, made in 1972. It calls in my mind some of the very first movies of Brakhage, especially The Way to Shadow Garden. In both cases, a minimalistic gem, nothing explained, a personage without history, without motivation, with the unique role of putting in value a disconcerting universe.
Is it the admirable end of Breaktime a negative stasis (like in the movie of Brakhage)? Well, it is somehow a way to the Gardens of Shadow, too, though I think it is, much more, something else: it is an end refusing to be the end (as the movie actually has no beginning, also). This fourteen minutes movie dares to eliminate the story from its structure! It is a shame that Breaktime passed unobserved, because it was marking a new age in the history of cinema.
十段生命的律动 (2002) [电影] 豆瓣
Ten
7.2 (36 个评分) 导演: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演员: Mania Akbari / Amin Maher
其它标题: Ten / 10
伊朗著名导演阿巴斯在这部作品中,将轻便摄像机安放于出租车前的固定位置,记录下了一位女出租车司机(Mania Akbari 饰)同五名乘客的十段对话:女司机的十岁儿子亚明(Amin Maher 饰)始终不能坦然面对父母的离异,女司机试图和儿子解释,但得到的是强烈的排斥,儿子一再要求与父亲生活;女司机的好友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的照顾,不久又为失恋而神伤;一名老妇在失去了丈夫与儿子后,变成了虔诚的信徒,她时常朝圣、祷告,以换取内心的平静;一名醉酒的妓女在车上同女司机谈论男人,但是她们对生活和男人的看法,都有太大的出入;一名即将结婚的女子却发现一切幸福的前景都只是自己的幻想,她伤心欲绝,剃掉了头发……
体验 (1973) [电影] 豆瓣
تجربه
7.6 (34 个评分) 导演: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演员: 帕尔维兹·纳得瑞 / 侯赛因·亚尔·默罕默迪 Hosein Yar Mohamadi
其它标题: تجربه / Tadjrebeh
一个叫穆罕默德的14岁小男孩在一家照相器材店里做勤杂工,晚上可以睡在店里。他对一个住在富人区的小姑娘产生了朦胧的爱意。一天早上,他得到机会到这个女孩家里维修照相机,但是最终他意识到自己对女孩的爱是无望的。
希林公主 (2008) [电影] 豆瓣
شیرین
6.8 (33 个评分) 导演: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演员: 马纳兹·阿什哈尔 / 塔拉内·阿里多斯蒂
其它标题: شیرین / 雪馨
某表演廳內, 觀眾們正在觀看一部改編自傳統波斯故事 “Khosrow and Shirin” 的電影~ 銀幕上的電影從沒出現, 只從音軌上的對白和效果音透露劇情發展, 畫面則照出一張張女觀眾的臉孔, 部分女生在感動時更淚流滿面~ 實情是, 這些 “觀眾” 全都是職業演員, 在導演指導下看著牆上的白紙演戲, 在後期製作時才配上音軌上的對白和聲效~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