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2012年读”
邮差总按两遍铃 [图书] 豆瓣
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
7.4 (71 个评分) 作者: [美] 詹姆斯·M·凯恩 译者: 主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7
这部小说的故事原型来自于1927年发生的一桩谋杀亲夫案。三十一岁,有着“斯堪的纳维亚式冰冷眼神”的金发美女露丝伙同她的情夫,紧身胸衣推销商贾德,用吊画绳勒死了自己的丈夫艾伯特,并企图骗取她之前瞒着丈夫替他买下的个人意外保险金。性爱与谋杀,媒体的连续炒作,加上《纽约每日新闻》上刊登的一张露丝坐电椅的大幅照片,使这个案件一时轰动全美。
凯恩小说开始部分的情节设置几乎跟真实案件如出一辙,只是将人物和事件变得更典型化和戏剧化:这次的情夫叫弗兰克,一个喜欢四处流浪,年轻英俊的小混混,小说以他的视角用第一人称叙述;这次的冷美人不是金发而是黑发,她叫科拉,用弗兰克的话说,“除了身段外,她真的算不上什么绝色美人,可她神态忧郁,嘴唇向外撅得老高,我不由得想替她把外撅得嘴唇给捣进去”;科拉的丈夫尼克,一个“软绵绵,油腻腻,个头不高,头发又黑又卷”,没事喜欢吊几嗓子的希腊人,经营着一家加油站、修车铺和小餐馆合为一体的路边小店。
通过制造一场假车祸,弗兰克和科拉谋杀了尼克。但与真实的案件不同,这次科拉没有坐上电椅。不仅如此,在同保险公司经过一番曲折惊心的较量之后,他们还获取了一笔巨额保险金。但故事并没有结束,事实上,故事真正的高潮才刚刚开始:从此以后——跟童话里常用的句式正好相反——他们就过上了不幸福的生活。而且那种不幸是如此深切和令人绝望,你甚至会感觉到,他们比坐上电椅的露丝更惨。他们开始互相猜疑,互相伤害,互相折磨,直到最后“互相死亡”。
没有《邮差总按两遍铃》,就不会有我的《局外人》。
——阿尔贝•加缪
一则优美而迅捷的暴力故事。
——达希尔•哈米特
一首用小报谋杀案写成的诗。
——艾德蒙•威尔孙
有时候,追溯一种文学类型的源头轻而易举,《邮差总按两遍铃》就为此后所有的黑色小说、黑色电影铺平了道路。
——亚马逊网上书店星级评语
《邮差总按两遍铃》或许是美国出版史上第一部超级畅销书。
——传记作家罗伊•霍普斯
即使在今天,在过了大半个世纪之后,《邮差》中对暴力和死亡场面冷静、精确的描述仍然会让我们感到一种近乎生理性的震颤。
——孔亚雷(作家,本书导读撰稿者)
美妙的新世界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Brave New World
8.5 (70 个评分) 作者: 阿道斯•伦纳德•赫胥黎 (Aldous Leonard Huxley) 译者: 孙法理 译林出版社 2010 - 6
《美妙的新世界》是A.赫胥黎著名的幻想小说,含义深刻,耐人咀嚼,因此十分畅销。它1932年出版,到1966年的34年间已经出了哈珀版、新哈珀版、矮脚鸡版、矮脚鸡经典版等57版,共275万册。作者A.赫胥最脍炙人口的作品就是《美妙的新世界》,这本科幻小说为他赢得了巨大的世界声誉。这本书的名字意味深长。它来自莎士比亚的传奇剧《暴风雨》。本书主要刻画的是机械文明下的未来社会中,人的“人”性被机械剥夺殆尽,处于“幸福”状态的人们以几种种姓产生于工业化的育婴房,接受种种安于现状的教育,热爱机械化的工作与生活方式。他们拥有安定、无限的 “自由”,却丧失了科学、艺术、婚姻、个性、甚至喜怒哀乐。偶有对现状产生怀疑或叛逆心态者,均被视为不安定因素放逐边远地区。
为了报仇看电影 [图书] 豆瓣
7.4 (64 个评分) 作者: 韩松落 上海三联书店 2010 - 10
电影是真实的虚构
生活是虚构的真实
现实中无法兑现的诺言,无法实现的梦
让我们一起去电影里找寻结果
本书由韩松落的电影随笔结集而成。
所谓“电影随笔”,是介于影评和生活随笔及时评之间的边缘文体,以电影为素材和话题的因由,着重考察我们的生活在影像中的映射,以及影像对我们生活的渗透。
本书共分为四辑。《人生的质感》,借助电影观察人生;《熊不是泰迪熊》,借助电影窥探时事;《滋养灵魂的风景》,探查与电影直接有关的人与事;《私房话》,表达个人与电影的亲密接触。
成为作家 [图书] 豆瓣
Becoming a Writer
7.0 (21 个评分) 作者: [美] 多萝西娅·布兰德 译者: 刁克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 1
什么人能成为作家?写作需要天才吗?作家是可以教会的吗?文学创作需要什么天赋、才能和技艺?作家的“黑匣子”里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本书可以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作者首先指出作家天才论的误区,认为一个人能否进行文学创作,首先不是技巧上的问题,而是认识上的问题。作者认为,写作确实存在一种神奇的魔力,而且这种魔力可以传授。教诲谆谆,直面问题本质,带领读者踏上一条成为作家之路。
本书出版于1934年,风行美国文学界近80年,是长盛不衰的经典之作。
Another [图书] 豆瓣
Another
作者: 綾辻行人 译者: 婁美蓮 皇冠 2011
●「這本推理小說真想看」2011年度十大推理小說第一名!
●「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2010年度十大推理小說第三名!
● 周刊文春2009年度十大推理小說!
●「本格推理小說大賞」最終決選!
「為什麼班上的同學都……不理妳?」
「因為,我不存在。」她喃喃答道。
小心一點比較好喔!
可能,已經開始了也說不定……
據說,二十六年前的夜見山北中學三年三班,
有位很受歡迎的同學突然意外過世,
其他同學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就一直假裝他還活著,
沒想到在拍畢業照時,竟然拍出了靈異照片!
從此,這個班級遭到詛咒的傳聞便不脛而走……
二十六年後,來自東京的(木神)原恆一搬到夜見山市的外婆家,
但他才剛轉學進三年三班,就覺得一切都不太對勁。
尤其大家對一位左眼戴著眼罩、皮膚非常白皙的女同學彷彿視而不見,
就像是……「幽靈」一樣?!
恆一更發現自己的母親剛好就是二十六年前三年三班的學生,
但無論老師或同學卻都對當年校園傳說的真相欲言又止。
就在這股令人窒息的詭異氣氛中,
班上的由佳里突然從樓梯上摔下來,當場死亡。
難道,糾纏三年三班的死亡詛咒又要開始了嗎?……
Y先生的结局 [图书] 豆瓣
The End of Mr. Y
作者: [英] 斯嘉丽·托马斯 译者: 陈雅汝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 8
当霍金开始研究爱情,村上春树钻研起了时间,保罗•科埃略在意识空间穿越,便成就了这部平行世界的冒险指南。
比《盗梦空间》更疯狂的意识冒险,Cult版《苏菲的世界》,喜欢《生活大爆炸》的geek们应该读的书。
英国“柑橘奖”入围作品。作者入选英国年轻作家Top20,并获Elle杂志“风格人物”大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先生的结局》是一本传说中的诅咒之书,所有读过它的人都死于非命。它是维多利亚时代作家托马斯•卢玛斯的最后一部作品。
而我,爱丽儿•曼托,英美研究系博士在读,研究兴趣正是托马斯• 卢玛斯。
当我倾尽所有,在旧书店买到稀有的《Y先生的结局》时,偶然间我发现了书里的一个配方,按照配方调制的药水能让我像Y先生一样进入“对流层”,在另一个宇宙里,我的生活或许完全不会是现在这样。
当你能随意窥视别人的意识深处,甚至能控制他,这种感觉一试便无法再忘记。
在时间的迷雾里,你我都是无法停止转动的陀螺,被困在相同的法则里,没有人能逃脱。
我只希望成为书的一部分,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我都愿意。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