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carl_sagan”
全部 | 书籍 (6) | 影视 (1) | 播客 | 音乐 | 游戏 | 演出
卡尔·萨根的宇宙 (1980) [剧集] 豆瓣 TMDB
Cosmos: A Personal Voyage Season 1 所属 : 卡尔·萨根的宇宙
10.0 (5 个评分) 导演: Adrian Malone 演员: Carl Sagan
卡尔·萨根对科学和社会的诸多方面都有重大。深远的贡献,并且影响了全世界数以亿计的人们。他在行星科学领域所作的重要研究,与美国的空间计划密切相联;他还编创了受到高度评价的电视系列片《宇宙》,并且是普利策奖的获得者以及许多畅销科普书的作者,《卡尔·萨根的宇宙》是一本引人入胜、插图精美的文集,它由多位作者撰写,涵盖了萨根为之献身的科学、教育、政策制定以及相关的许多领域。
天文学家大概是最像大祭司的人。
卡尔萨根就是现代的大祭司,他的名头是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的主任,加州理工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也是一位伟大的科普作家,其名作《宇宙》销量超过七百万册。
祭司在古代仰观天象,参悟宇宙奥妙,建立世界观,为帝王提供天气和宇宙情报,其中不乏极度智慧之人。
这一工作在现代则变成了名为天文学的科学,卡尔萨根就象一位大祭司一样向我们描述了宇宙了前生今世,在《宇宙》这本书里,他详细描述对宇宙的理解,十分有趣,读之让人尘心尽去,尽情畅想宇宙的奥妙。
其中关于宇宙的起源和前景问题,他归纳为两种,一种认为,宇宙在100亿到200亿年前被创造出来,永远不停的膨胀,星系相互远离,最后宇宙成为一缕冷薄的基本粒子的烟雾,
另一种学说是振荡宇宙学说,大爆炸--扩张--冷却--塌陷--再次大爆炸,宇宙既无始也无终。我们这些可怜的小生命只不过是数亿光年和时间里无足轻重的小点。我们处于宇宙死亡和再生的无限循环,没有任何信息可以流过种振荡的临界点(大爆炸),宇宙前一化身中演化的星系和生命形式、文明无一能够跨越临界点,并颤悠地飘过大爆炸而为我们现今的宇宙所知。
第二种学说听上去颇有哲学意味,古代哲学中有一些对宇宙的看法是无始无终,永恒循环,而尼采也曾有过关于永恒循环的想法。
其中一个让我感兴趣的说法是:信息无法跨越临界点。这个说法不知是怎么来的,我很想知道。试想,我们生命系统最核心的信息无疑是DNA,DNA主导了生命的功能和延续,如果把宇宙当成一个系统,它会有什么样的信息编码?
这个信息编码真的无法象生命的信息那样通过DNA传递吗?如果它能跨越临界点,那会是什么样?
第一章 宇宙的边疆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回想起来是很令人兴奋的。这些探索活动提醒我们:好奇是人类的习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因为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只不过是晨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所以,我们认为,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
第二章 宇宙的音乐
生命诞生之前,地球曾经是一个荒芜的不毛之地。现在,我们的星球是生机勃勃的。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在没有生命的情况下,以碳为核心的有机分子是怎样形成的?最初的生物是如何产生的?生物是如何进化到能繁殖象我们这样能够探索自身奥秘的复杂的高级动物的?……
第三章 宇宙的和谐
假如我们居住在一个变幻莫测的星球上,我们就不可能理解事物,也不可能有科学这样的东西。这里的事物在变化着,它们的变化遵循着一定的模式、规则或所谓的自然法则。如果我们把一根竹竿抛到空中,这根竹竿总是要下落。如果太阳从西边落下,它在第二天早晨总是要从东边升起来。因此我们有可能理解事物,我们可以从事科学研究,并用科学来改善我们的生活。……
第四章 天堂与地狱
宇宙曾经遭到破坏,我们人类甚至还以“善于有意无意地给自己施加灾害”而着称。其他的行星都把自己过去的历史保留下来,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它们曾经经历过大灾难。一切都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在100年内不可思议的事情,1亿年之后可能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
第五章 神秘的红色行星
洛韦尔观点的力量可能就在于使这种观点变成一种预言。是他认为火星人建造了运河网。甚至这种观点也有可能成为一种确切的预言:假如要改造火星,那将由人类来完成,火星是人类能永久居住的另一颗行星。火星人将是我们人类自己。……
第六章 旅行者的故事
1979年7月9日,“旅行者2”号宇宙飞船经过几乎两年时间的行星际航行到达了木星系。这架飞船由几百万块各带有备件的分装部件组成,因此,若某一部件失灵,其他部件就会取代其功能。飞船重0.9吨,要有一间很大的房屋才能放得下它。 ……
第七章 夜空的脊柱
博茨瓦纳卡拉哈里沙漠中的昆布须曼人,对银河的说法就别具一格。他们所处的地区,银河常常就在他们的头顶。因此,他们把银河叫做“夜空的脊柱”,好像说天空是某一种巨兽,人们就住在巨兽的腹内。……
第八章 在时空中旅行
海滩使我们联想到了宇宙。海滩上的细沙粒基本上是大小均匀的,它们是由大石块在波浪长年累月地冲击和摩擦、腐蚀和风化作用下形成的,而这一切又都是在遥远的月亮和太阳的驱动下发生的。海滩还使我们想到了时间,地球本身要比人类古老得多。……
第九章 恒星的生命
银河系还是一个尚未探索的充满神奇的星体的世界。虽然我们对银河系进行过初步的探索,而且正碰到过其中的一些星体,有几个与我们所了解的星体相似,有些则古怪到超出了我们所能想象的程度,……
第十章 永远的尽头
100亿或200亿年前,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发生了--宇宙大爆炸,炸出了我们的这个宇宙。大爆炸为什么会发生,这对我们来说是最大的奥秘。……
第十一章 给未来的信
我们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在可展望的宇宙时代中,我们将完成一项伟业,即把我们行星和平统一为一个珍爱我们天体上每个生灵的机构,进而从容地迈出下一个伟大的步伐,把地球这个行星变为能与所有文明相互联系的银河系社会的一个部分。……
第十二章 银河系百科全书
总有一天,在某个遥远恒星的某个行星上,一个与我们每个人的差别都很大的生命,也许会要求我们向他们发送最新版本的《银河系百科全书》,以获得刚刚加入银河系文明共同体的这个最新社会的一些资料。
第十三章 为地球呼吁
因为我们是产生了自我意识的宇宙局部的化身,我们已经开始考虑自己的渊源了。我们是在深思其他星球的星球物质,是由1028个原子组成的集合体,我们正在探索原子的演化过程,正在追踪意识产生的漫长历程。我们应该忠诚于全人类,忠诚于整个地球。必须由我们来为地球大声疾呼。维持人类的生存不仅是对我们自己负责,也是对宇宙负责,对这个古老的、浩瀚的、孕育了我们的宇宙负责。
星际唱片 [图书] 豆瓣
作者: [美]卡尔·萨根 译者: 杨鹏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 10
◆大名鼎鼎、堪称科学家模范的卡尔·萨根,带领NASA“旅行者”号原班工作团队撰写,披露人类寄给外星生命的第一份地球档案的全部内容
萨根领携的全精英团队为什么一定要做星际唱片?又如何筛选制作出最终代表人类和地球的唱片声音和图像内容?
“我们很清楚,这颗行星和它的所有居民只 是宇宙中一个极小的颗粒。我们满怀谦卑与希望,向无垠的宇宙迈出这小小的一步。”
◆. 我们是谁,我们如何存在?星际唱片是人类交给宇宙的第一份答案
人类究竟应不应该寻找外星生命?在宇宙的尺度中,又该如何认识和定义人?旅行者一号是迄今唯一飞出太阳系的人造物,它载着的星际唱片,不仅是向外星生命介绍我们的名片,也是我们第一次挣脱地球,尝试从星际的尺度上认识自己。
——————————————————————————————
【 内容简介】
星际唱片,是人类对于浩瀚宇宙充满浪漫的一次问候
发射于1977年,“旅行者号” 行星探测器是NASA历史上最著名的项目之一。2013年9月,NASA正式宣布“旅行者1号”成为至今唯一一个飞出太阳系的人造物,承载着人类的憧憬和想象,探索无尽的远方。
两艘“旅行者”号都携带了一张 “Golden Record ”,一张堪称“地球档案”的唱片。唱片的目标接受者是外星生命,当时几位各个领域的天才们,同时也是本书的作者,必须尝试从宇宙的尺度上筛选人类的信息,并制作出各种各样外星生命形态都能够读懂的信息形式。未来有一天,如果人类有幸成为星际种族,这就是我们向宇宙介绍自己的第一次尝试。
最终,唱片收录了55种人类语言向外星生命发出的问候(来自中国有4种)、90分钟的各国音乐录音(代表中国的是古琴名曲《高山流水》)、一部“地球之声”,以及118种表现地球与人类的照片。在本书中可以看到并听到所有内容,并且有虾米和知乎的额外内容奉送。
这张唱片可以在宇宙中保存10亿年,或许会久过人类本身存在的时间,成为我们在宇宙中存在过的证据。
“这是来自一个渺小而遥远的世界的礼物,它表现了我们的声音、我们的科学、我们的影像、我们的音乐、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感受。我们正试图在我们这个时代生存下去,以便我们也许能进入您的时代。”
全书配合有近150张图片,文字如萨根一贯风格,深入浅出又发人深思。正如当年的“旅行者”项目本身,本书也是汇聚了最强大脑的作品。
【评价】
难道我们希望不留一丝痕迹地消失吗?我们不是以作为人类而有点自豪吗?肯定的,我们会希望其他智慧生物知道我们一度在这里存在过,知道我们曾设法做过什么事。
——艾萨克·阿西莫夫 (著名科幻作家)
“谁能代表地球发言?”这是个没有特定答案的问题。而在我心中,能够出任行星大使,在星际中展现地球的人,非萨根莫属。
——理查德·道金斯(著名生物学家,《自私的基因》作者)
它们携带着我们的文明,携带着人类存在中最卓越的那部分:艺术、美、渴望、快乐。它们向宇宙,以及其他将这宇宙称之为家的生命,宣告我们拥有什么,我们是什么。
——《大西洋月刊》
Pale Blue Dot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Carl Sagan Ballantine Books 1997 - 9
FASCINATING . . . MEMORABLE . . . REVEALING . . . PERHAPS THE BEST OF CARL SAGAN'S BOOKS.
--The Washington Post Book World (front page review)
In Cosmos, the late astronomer Carl Sagan cast his gaze over the magnificent mystery of the Universe and made it accessible to million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Now in this stunning sequel, Carl Sagan completes his revolutionary journey through space and time.
Future generations will look back on our epoch as the time when the human race finally broke into a radically new frontier--space. In Pale Blue Dot Sagan traces the spellbinding history of our launch into the cosmos and assesses the future that looms before us as we move out into our own solar system and on to distant galaxies beyond. The exploration and eventual settlement of other worlds is neither a fantasy nor luxury, insists Sagan, but rather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survival of the human race.
"TAKES READERS FAR BEYOND Cosmos . . . Sagan sees humanity's future in the stars."
--Chicago Tribune
Cosmos [图书] 豆瓣
作者: Carl Sagan Ballantine Books 1985 - 10
The best-selling science book ever published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COSMOS is a magnificent overview of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science. Brilliant and provocative, it traces today's knowledge and scientific methods to their historical roots, blending science and philosophy in a wholly energetic and irresistible way.
The Demon-Haunted World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The Demon-Haunted World: Science as a Candle in the Dark
8.2 (5 个评分) 作者: Carl Sagan / Ann Druyan Ballantine Books 1997 - 2
"A glorious book . . . A spirited defense of science . . . From the first page to the last, this book is a manifesto for clear thought."
*Los Angeles Times
"POWERFUL . . . A stirring defense of informed rationality. . . Rich in surprising information and beautiful writing."
*The Washington Post Book World
How can we make intelligent decisions about our increasingly technology-driven lives if we don't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yths of pseudoscience and the testable hypotheses of science? Pulitzer Prize-winning author and distinguished astronomer Carl Sagan argues that scientific thinking is critical not only to the pursuit of truth but to the very well-being of our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Casting a wide net through history and culture, Sagan examines and authoritatively debunks such celebrated fallacies of the past as witchcraft, faith healing, demons, and UFOs. And yet, disturbingly, in today's so-called information age, pseudoscience is burgeoning with stories of alien abduction, channeling past lives, and communal hallucinations commanding growing attention and respect. As Sagan demonstrates with lucid eloquence, the siren song of unreason is not just a cultural wrong turn but a dangerous plunge into darkness that threatens our most basic freedoms.
"COMPELLING."
*USA Today
"A clear vision of what good science means and why it makes a difference. . . . A testimonial to the power of science and a warning of the dangers of unrestrained credulity."
*The Sciences
"PASSIONATE."
*San Francisco Examiner-Chronicle
还有1个属于同一作品或可能重复的条目,点击显示。
The Dragons of Eden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Carl Sagan Ballantine Books 1986 - 12
Dr. Carl Sagan takes us on a great reading adventure, offering his vivid and startling insight into the brain of man and beast, the origin of human intelligence, the function of our most haunting legends--and their amazing links to recent discoveries.
"A history of the human brain from the big bang, fifteen billion years ago, to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It's a delight."
THE NEW YORK TIMES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