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era”
全部 | 书籍 | 影视 | 播客 | 音乐 (5) | 游戏 | 演出
The Mass [音乐] 豆瓣
9.0 (26 个评分) Era 类型: 轻音乐
发布日期 200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Universal International
音乐能将听者带到另一个境界,而这种魔力透过ERA的音乐更显威力!作品备受赞誉的音乐巨匠Eric Levi,98年与2000年分别以富含强烈爆发力和庞大实验概念的《ERA》与《ERA 2》,提出横破时空限制的大哉问、激发了人们对宇宙的新思维,在全球17个国家荣获金/白金唱片认证、创下超过600万张的销售佳绩。也因此让全球乐迷无不对这第三张专辑引颈期盼。

现在,最新作品《The Mass》所营造出的壮阔氛围和戏剧张力,势必再度撼动人心,引领听者神游超现实音乐国度。《The Mass》传承了Eric Levi自首张专辑《Era》起便汲汲经营的音乐特色,匠心独具的融合流行、摇滚及古典乐,经过截枝去叶后而产生简洁有力的音乐风格。为了超越经典,Eric Levi更撷取德国知名音乐家Carl Orff最受盛赞的作《Carmina Burana/布兰诗歌》,为首发同名单曲“The Mass”的骨干;新辑中还收录了“Don’t Go Away”、“Looking For Something”、“Dont You Forget About Me”、以及曾被韩国首席女高音Sumi Jo/曹秀美选录,并在汉城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典礼上献唱的“The Champions”等精采曲目,尽管如此,《The Mass》的磅礴气势和听觉场景,仍被视为Eric Levi这位曾为摇滚乐团Shakin Street吉他手的跨界新星,树立新世纪音乐的代表作。

大量运用交响乐、以古典与流行、摇滚碰撞出绚丽音乐火花的《The Mass》,给人无限的想像空间:时而如摩西开海的壮阔,时而又像沙漠中拖动巨石的孤寂。对Eric Levi来说,音乐本身只要能去触动听众们的听觉神经、开启听者们的想像,这种感动就已无远弗届了。
Era [音乐] 豆瓣
8.7 (15 个评分) Era
发布日期 1998年6月2日 出版发行: Island / Mercury
音乐能将听者带到另一个境界,而这种魔力透过ERA的音乐更显威力!作品备受赞誉的音乐巨匠Eric Levi,以富含强烈爆发力和庞大实验概念的《ERA》与《ERA 2》以及最新作品《The Mass》,提出横破时空限制,激发了人们对宇宙的新思维,在全球17个国家荣获金/白金唱片认证。
“Era”由出生于法国的Eric Levi所领导,并集结了数名来自不同音乐领域但皆才华洋溢的乐手。这个乐团融合了不同的乐风—其中包括歌剧和舞曲,创造出来的结果可被形容为最极至的音乐实验。Era以这首"Ameno"发挥传统宗教音乐鼓舞人心的特质,并使用唱诗班来制造肃穆甚至几乎神圣的气氛,同时以如剃刀般尖锐的吉他刷弦衬托出旋律。Era替法国卖座喜剧片“时空急转弯”谱写配乐时,发展出自己独创的乐风,这种乐风融合了硬式摇滚和葛利果圣歌。之后,他更以同名专辑进一步探索这种独特的音乐。
Eric Levi的专辑中总能找到Enigma、Deep Forest的影子,甚至还能看到Adiemus的痕迹。虽然说AMG将其归类于电子,但却是NewAge风格的乐曲。喜欢营造氛围是Eric Levi的拿手好戏,而且在运用了Gregorian般的人声合唱之后,更让人们感觉就像是NewAge和电子混合后的完美产物。
Era,是一个风格与Gregorian(格林高利合唱团)接近的音乐团体。
如果说Gregorian是在Enigma第一张专辑的音乐风格基础上强调格林高利圣歌而发展出来的,那么同样也可以说Era是借鉴与继承了Enigma、Deep Forest、Gregorian等名家的成功元素并加以进化创新而生的。总体来看,Era与Gregorian两者的音乐类型都是圣歌与现代器乐的融合,甚至乍听起来,还颇为相似。不过学习并非罪,刻板模仿才是可耻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如Enigma那样能开一派之先河的。如前所说,Era本来就是对前人成功经验的继承和发展,关键在于比以前是否有所突破和变化。而经过市场考验的结果是上,Era成功了。
比起Gregorian全男班的阵容(Sarah Brightman的献声毕竟是少数),Era无论在和声还是领唱上,都加重了女声的成分,因而整体风格都显得更柔和、更温暖。我觉得Gregorian的歌声像高居圣坛之上的肃穆之歌,多少有点儿“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Era的则更人性化,像是就在我们身边的平民歌声。这里并无任何褒贬之分,纯粹只是我个人感觉上的不同罢了。而且由于女声的加重,Era的声部明显比Gregorian来得更丰富,而且女声领唱的戏分更重了。此外,Gregorian很注重乐曲的整体氛围的营造,而Era的曲子旋律性更强,很易上口,感觉上更流行化一些吧。这也许正是Era成功的秘诀之一。
Era至今为止仅发行过3张专辑,分别是1998年的《Era》、2001年的《EraⅡ》以及2003年刚刚发行的《The Mass》。发行数量并不多,但都是颇受欢迎的作品。《Era》中的一曲《Ameno》红极一时,曾被包括《Voyage2》在内的多张新世纪精选专辑收录,俨然为Era的代表作。而且《Era》还被Allmusic评定为4.5颗星,作为一张并非名家的作品而言,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
创世纪精选 [音乐] 豆瓣
9.4 (13 个评分) Era 类型: 轻音乐
发布日期 2005年6月14日 出版发行: Universal Int'l
Evocative soundscapes in the tradition of artists like Enigma & Deep Forest would best describe ERA in their first ever best of CD. Universal. 2005.
Reborn [音乐] 豆瓣
8.8 (5 个评分) Era
发布日期 2008年3月24日 出版发行: Universal fr.
Era 是 Eric Levi 常常基于接近拉丁语的一种虚构语言的圣歌project,这些曲目作为 New Age music 被描述,混合了古典乐,歌剧和格列高利圣咏以及其他现代风格。他们的音乐用于电影配乐如法国影片 Les Visiteurs 和 Sylvester Stallone 的《Driven》,歌曲《Ameno》在澳洲用于 Optus 通讯公司的“The Power of Yes”广告。Era 的《Enae Volare Mezzo》由于是《Fedor Emelianenko》的主题歌而在“mixed martial arts 混合武术界”的Fans之中同样出名。Era 的现场秀经常以中世纪服饰和装甲打扮的歌唱者为特色。他们的专辑销量已逾千万。
沉寂数年之后,Era 的全新大碟《Reborn 重生》由 Universal fr. 发行于2008年3月24日。
感觉这个专辑更时尚化了,原有风格依稀可见而渐渐褪却淡化。女声很动听,合唱声部混合了Tribe元素。第6轨《Thousand Words》的配乐极为恢宏壮观,与人声唱吟动静相宜,就连那些重唱也是异常美妙,细节掌控拿捏的精到丝毫毕现。到了第8轨《Kilimandjaro》已经完全不是 Era 以前的风格了哈。最后超过9分钟的混音大概是送给club一族的礼包罢。
Salieri : Axur Re D'ormus [音乐] 豆瓣
Andrea Martin / Curtis Rayam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7年2月13日 出版发行: Nuova Era
忽鲁谟斯的阿苏王
意大利剧作家洛伦佐·达·彭特 Lorenzo Da Ponte 根据法国著名作家博马舍的喜剧寓言《塔拉勒》(Tarare)改编的意大利语版。
主要人物
阿苏 忽鲁谟斯国王
阿塔尔 忽鲁谟斯大将
阿斯帕西娅 阿塔尔之妻
阿滕尼罗 最高大祭司
阿尔塔莫 阿滕尼罗之子,军队高级将领
乌尔逊 阿苏王的卫队长
比斯克洛马 后宫的意大利裔侍卫
埃拉米尔 有预知能力的女巫
菲娅梅塔 女仆
科伦拜等四人 弄臣
众祭司、士兵、大臣、仆人等
背景:1680年,波斯湾附近的忽鲁谟斯城
(忽鲁谟斯 Ormus,现称霍尔木兹 Hormuz位于波斯湾出海口要道霍尔木兹海峡的北岸。伊朗古城。当地曾建立半独立的忽鲁谟斯王国,向统治波斯历代王朝称臣。马可·波罗和郑和都曾经访问过该城并留下了记录)
第一幕
忽鲁谟斯王国最英勇的大将阿塔尔征战凯旋归来,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妻子阿斯帕西娅。阿斯帕西娅抱怨夫妻一直分离,希望阿塔尔早日向国王请求退休。但是忠诚的阿塔尔认为自己年纪还轻,仍可对国家和国王尽忠。正当两人在花园中散步时突然将军府邸火光冲天,阿塔尔急急赶回府中救火,阿斯帕西娅却被国王阿苏派来的士兵掳走了。
第二幕
残忍、阴险的阿苏王嫉妒阿塔尔功高盖主,于是他授意自己的亲信大将阿尔塔莫绑架了阿斯帕西娅并把她关在后宫里。后宫侍卫比斯克洛马曾经受过阿塔尔的救命之恩,在得知国王的计划后他向宫廷卫队长请求宽恕阿塔尔。卫队长拒绝并命令他为阿斯帕西娅的入宫准备一场晚宴。与此同时,阿塔尔入宫请求国王协助寻找自己的妻子。阿苏王假惺惺地同意了。
第三幕
阿塔尔在宫中见到了比斯克洛马。比斯克洛马告诉阿塔尔阿斯帕西娅被关在宫中并被迫改名伊尔莎。两人随即开始谋划如何拯救阿斯帕西娅。而在宫外,士兵正聚在一起请女巫埃拉米尔占卜谁会是下一任军队指挥官。尽管国王授意埃拉米尔要为自己的亲信阿尔塔莫制造舆论,但是埃拉米尔却宣称阿塔尔才是忽鲁谟斯全国军队注定的指挥官。在众将士的欢呼声中阿塔尔发誓自己将会尽己所能对国家和人民尽忠。
第四幕
在后宫的花园中,欢迎伊尔莎(阿斯帕西娅)的晚宴正在进行。在一群小丑表演过后,比斯克洛马演唱了一首歌,歌颂了军队的新指挥官阿塔尔并回忆了阿塔尔拯救自己的往事。国王闻言勃然大怒,拔剑砍向比斯克洛马,场面一片混乱。而被比斯克洛马化装成黑奴的阿塔尔乘机溜到阿斯帕西娅的寝宫准备动手救妻。这时阿苏王突然驾临阿斯帕西娅的寝宫,并意图强行奸污阿斯帕西娅,遭到阿斯帕西娅的反抗。恼羞成怒的阿苏王指着假扮黑奴的阿塔尔对阿斯帕西娅说:作为你忤逆我的惩罚,我把你赏给这个黑奴当老婆。震惊的阿斯帕西娅趁阿苏王等人不备突然逃出了寝宫。阿苏王把气撒到黑奴(阿塔尔)身上,要卫队把黑奴抓起来准备砍头。比斯克洛马偷偷召集了宫外的军队,告诉他们即将被处死的黑奴就是阿塔尔
第五幕
阿塔尔被绑在刑场的柱子上等着被处死。他向阿苏王表明了身份,并表示已经对阿苏王彻底失去了信任,并且庆幸自己的妻子还未被国王占有。大喜过望的阿苏王立即派人通知阿斯帕西娅自己已经抓了阿塔尔,并宣称自己一定会占有阿斯帕西娅。阿斯帕西娅赶到刑场后和丈夫紧紧相拥互诉衷肠。阿苏王命令手下分开他们并处决阿塔尔,突然阿斯帕西娅抽出一把匕首对着自己声称谁敢动阿塔尔她就自杀。这时在场的奴隶和百姓也纷纷群起反抗阿苏王的卫队,比斯克洛马也带领着阿塔尔的军队赶到了并救下了阿塔尔。阿苏王见众叛亲离,只得自杀。阿塔尔在众人的欢呼声中被推举为忽鲁谟斯的新国王。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