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giddens”
现代性的后果 [图书] 豆瓣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8.0 (17 个评分) 作者: [英]安东尼.吉登斯 译者: 田禾 译 / 黄平 校 译林出版社 2011 - 2
《现代性的后果》主要内容简介:在这本重要的理论著作中,作者从一种全新的、富有启发性的角度阐释了与现代性相联系的制度变革。他认为,在世纪终结之时,我们并没有进入后现代性时期,而是进入了“盛期现代性”时期。在这一时期,现代性的后果变得前所未有地激剧和普遍化。由此,他更现实地考察了许多人备加褒扬的现代性的各种严重后果,着重讨论了极权的增长、经济增长机制的崩溃、生态环境的破坏、核冲突与大规模战争等问题,并且探讨了人类在这些问题面前的出路。无论是对于专业学者,还是对于一般读者,《现代性的后果》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民族—国家与暴力 [图书] 豆瓣
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
作者: [英国] 安东尼·吉登斯 译者: 胡宗泽 / 赵力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 5
本书是吉登斯著作中最具有历史社会学特色的一部作品。其理论思路源于《社会的构成》中有关社会转型的论点,以全球社会变迁的历程为叙述框架,力图通过建构社会转型的一般模式,阐明塑造现代社会的力量。作者本人则宣称,本书的目的主要在于以系统的方式勾勒出世界史的粗线条。本书内容极为丰富,充满复杂性和说服力。
超越左与右 [图书] 豆瓣
作者: 安东尼・吉登斯 译者: 李惠斌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 5
本书是吉登斯“历史唯物主义三部曲”的第三卷,是吉登斯的代表作。吉登斯在该书中秉承以往的克服主体主义和客体主义二元论的“二重性”理论思路,提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和积极的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激进政治框架,试图在左翼与右翼、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找到一种融合。
批判的社会学导论 [图书] 豆瓣
Sociology, a Brief but Critical Introduction
作者: [英国] 安东尼·吉登斯 译者: 郭忠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4
该书系英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安东尼·吉登斯撰写的一部有关重建社会学理论体系的重要专著。全书着重阐述世界社会学兴起的背景,社会学的使命,探讨和分析世界经典社会学家的现代社会思想,社会发展的脉络,民族国家的特征、现代城市和家庭特征等重要内容。本书不仅在作者的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对推动20世纪社会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序言
致谢
第一章 社会学:议题与问题
社会学产生的背景
社会学:定义及初步考察
社会学的想像力:作为批判的社会学
第二章 对立的解释:工业社会还是资本主义?
工业社会理论
马克思: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第三章 阶级划分与社会转型
19世纪以来的变迁:公司的权力
“阶级冲突的制度化”
新阶级、新技术
工人阶级的终结?
第四章 现代国家
国家与阶级:晚近的观点
国家与官僚制
批判性评价
国家、社会运动、革命
第五章 城市:都市与日常生活
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城市与现代城市
“芝加哥学派”的观点
都市与资本主义
都市与日常生活
第六章 家庭与性别
家庭结构的变迁
性别、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家庭、婚姻与性别
家庭生活与新社会模式
第七章 资本主义与世界体系
现代化理论及其批判
当代世界的不平等
民族国家、民族主义与军事力量
结论:作为批判理论的社会学
索引
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 [图书] 豆瓣
Contemporary Critiqu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作者: 安东尼·吉登斯 / Anthony Giddens 译者: 郭忠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7
本书是吉登斯著名的“社会理论三部曲”的开山之作,是20世纪晚期现代性批判理论的代表作,同时也反映了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对于社会学核心问题的深入探索。
本书一方面延续了吉登斯重新诠释经典社会学家著作的传统,立足当代,借助各学科的最新发现来批判和反思历史唯物主义。他指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在解释前资本主义时期的非阶级社会、以及后工业社会的诸多现象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另一方面,吉登斯在海德格尔哲学和现代地理学著作的启发下,将时空关系引入社会理论的核心,并与权力的产生相联系,考察了民族国家、民族主义、商品化、城市化等在晚期现代性语境下的表现,以期对当代历史提供一种更为全面的认识。
Capitalism and Modern Social Theory [图书] 豆瓣
作者: Anthony Gidde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3 - 3
Giddens's analysis of the writings of Marx, Durkheim and Weber has become the classic text for any student seeking to understand the three thinkers who established the basic framework of contemporary sociology. The first three sections of the book, based on close textual examination of the original sources, contain separate treatments of each writer. The author demonstrates the internal coherence of their respective contributions to social theory. The concluding section discusses the principal ways in which Marx can be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wo authors, and discusses misconceptions of some conventional views on the subject.
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 [图书] 豆瓣
Central Problems in Social Theory : Action, Structure, and Contradiction in Social Analysis
作者: [英] 安东尼·吉登斯 译者: 郭忠华 / 徐法寅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7
《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当代著名思想家安东尼•吉登斯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吉登斯庞大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对马克思、涂尔干、韦伯等经典思想家著作的反思,社会学研究方法的重建,现代性理论体系,第三条道路理论等。
本书在吉登斯的思想体系中扮演着承前启后的角色。一方面,它秉承了反思三大思想家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又加入了对结构主义思潮的反思,从而对社会学理论传统进行了系统的检视。在此基础上,吉登斯系统提出了其对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解。本书以能动与结构作为两个支点,沿着意识、权力、再生产、制度化和社会变迁等线索,系统建立起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本书在社会学理论领域具有崇高的地位。它不仅是了解吉登斯社会学理论思想的重要著作,而且是理解20世纪中后期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著作。它将20世纪中期有关能动与结构、个人与社会等社会学基本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推向深入。它超越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解释社会学在这些问题上形成的尖锐对立,从实践的角度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将社会学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