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2006)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7.5 (201 个评分) 导演: 许鞍华 演员: 斯琴高娃 / 周润发
其它标题: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 The Postmodern Life of My Aunt
12岁的侄子宽宽,在假期去看望退休后独自在上海生活的姨妈(斯琴高娃饰)。在宽宽眼里,姨妈是个怪癖多多的人。
一次姨妈在公园遇到了一个从广东到上海来发展的江湖混混潘知常(周润发饰),这个神秘男人使得姨妈神魂颠倒,两人因京剧成了知音,并演绎出一段黄昏恋情。不料好景不长,潘知 常带着姨妈的棺材本积蓄一道消失。与此同时,姨妈又发现保姆(史可饰)竟然是靠“碰瓷”来赚取外快。接连发生的事件让姨妈醒悟万千,她决定离开上海,回到东北的家,那里有已经疏远了的丈夫和女儿……
大电影2.0:两个傻瓜的荒唐事 (2007) 豆瓣
5.8 (49 个评分) 导演: 刘晓光 演员: 郭涛 / 刘心悠
其它标题: 大电影2 / Two Stupid Eggs
文耀(郭涛 饰)四十岁了,还和老婆小鱼(刘心悠 饰)租房子住,整天为了房租推销他的书《新婚指南》,活得有点窝囊。
某天,文耀突发奇想,准备把《新婚指南》拍成DVD,自己当导演,找来女演员美凤(谢娜 饰)试镜,谁知美凤却透露了试镜的片段,断章取义放在了网络上,令文耀因为“潜规则”名噪一时,他的电影也歪打正着地找到了投资商。
正在文耀找到了业余演员燕子(姚晨 饰)和阿毛(李灿森 饰),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后院起火,老婆小鱼知道了文耀“潜规则”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一边是违约的赔款,一边是老婆离婚的威胁,文耀进退两难。
大灌篮 (2008) TMDB 豆瓣 Min reol IMDb 维基数据
大灌籃
5.0 (341 个评分) 导演: 朱延平 演员: 周杰伦 / 陈柏霖
其它标题: 大灌籃 / 灌篮
世杰(周杰伦 饰)因为在外惹事而被功夫学校开除,他是一个弃婴,从来不曾离开过学校在外闯荡。虽然学校有着不学无术的校长、古怪的四大师叔,仍然是世杰的庇护所。在外流浪的第一晚,就因为把汽水罐扔进垃圾桶的本领被立叔(曾志伟 饰)看中——立叔生活潦倒,然而鬼点子多多,他帮世杰设计了一个“打篮球寻亲”的计划,利用志杰的特长在赚钱之余也名声远扬。然而篮球队是需要队长丁伟(陈柏霖 饰)许可才能进入,丁伟妹妹莉莉正是志杰暗恋的女孩,莉莉暗恋的却是中锋萧岚。世杰的天才让他轻松地进入篮球队,也让球队轻松地打进了大学篮球赛的冠军争夺赛。即将跟老对手李天——以前的战友、如今的敌手——交锋,世杰才明白丁伟的颓废不仅由于李天抢走了自己的女朋友,还在篮球场上让自己一败涂地。这不仅是一场篮球战,还是一场心理战。
罗曼蒂克消亡史 (2016)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罗曼蒂克消亡史
7.6 (1112 个评分) 导演: 程耳 演员: 葛优 / 章子怡
其它标题: 旧社会 / 浮生如梦
一出上世纪30年代旧上海的群像戏——叱咤风云的帮派大佬,不甘寂寞的交际花,说着地道上海话的日本妹夫,只收交通费的杀手,被冷落却忠诚的姨太太,外表光鲜的电影皇后,深宅大院里深不可测的管家,偶尔偷腥的电影皇帝,荷尔蒙满溢大脑的帮派小弟,一心想要破处的处男,善良的妓女,随波逐流的明星丈夫,投靠日本人的帮派二哥,日理万机却抽空恋爱的戴先生。
战争之下,繁华落尽。帮派大佬逃亡香港,交际花不知所踪,日本妹夫死在上海,电影皇后被丈夫抛弃,处男遇上妓女,姨太太杀死二哥。战争惨烈,战争终于结束。
2017年2月26日 看过
这是一个复仇的故事。至少前期还是有真实的人物对应,后面的就属于自我发挥了。_x000d_前一个半小时还在好好的讲故事,后面的就太跳跃了,所以导致了疏离和不知所云。
上海 文艺 民国 黑帮
学区房72小时 (2019) 豆瓣
6.4 (44 个评分) 导演: 陈晓鸣 演员: 管轩 / 徐幸
其它标题: 学区房83弄 / If You Are Happy
某大学副教授傅重为了让女儿进入市重点小学,在72小时内出售现有房子,凑足钱款,买下对口学校的学区房。由于时间紧迫,傅重不得不以200万价格降价出售,钟点工牛阿姨声称儿子小宝正急于购买婚房,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双方一拍即合,立刻签约。正在皆大欢喜的时候,傅重又接到坏消息— —卖方坐地起价40万。傅重正为难之际,中介来电说有客户愿以市场价250万一次性付款购买傅重的住宅,这样,所有问题便可解决…… 而这位客户,正是有求于傅重的学生家长袁主席。是坚守诚信与牛阿姨履行合约,还是为孩子的未来,毁约将住宅高价转售他人,傅重面临两难抉择……
2019年11月30日 看过
除了情绪是真实的,其他都假的一塌糊涂,一个副教授搞的自己好像高中的班主任一样,另外那40万现金,除了藏在床低下,你去银行取也要提前好几天预约的吧?
故事只能用八个字来形容:扭扭捏捏惺惺作态。
上海 剧情 家庭 社会 社会现实
红星照耀上海城 豆瓣
作者: [美国] 魏斐德 译者: 梁禾 人民出版社 2011 - 5
《红星照耀上海城(1942—1952):共产党对市政警察的改造》是魏斐德《上海三部曲》末卷,不幸成为作者的遗著。《红星照耀上海城(1942—1952):共产党对市政警察的改造》时间跨度从1942年至1945年间日本占领上海时期开始到1952年共产党完全掌控上海城。它重点叙述并分析了上海警察机构是如何从国民党政府的部队变成由共产党领导下的公安局的;在上海市面临国民党的海上封锁及其内应挑衅的同时,公安人员是如何维持城市秩序的;这个新改组的警察机构为何能成功地施行旧警察一再失败的社会改造,诸如关闭炒卖现金的黑市,改造妓女和舞女,戒除鸦片毒瘾等等。显然,它与《上海警察》和《上海歹土》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三部曲,涵盖展现了上海从1927到1952年四分之一世纪的城市历史。
上海警察 豆瓣
作者: 魏斐德 译者: 章红 / 陈雁 人民出版社 2011 - 5
《上海警察(1927-1937)》系统地研究和描述1927年至1937年上海特别市警政及其与多种政治力量对抗与台作的历史,其中重点分析了国民党如何在这十年中依靠警察力量将上海转变成一个国民党表现自身的舞台;澄清了国民党政权其他方面的问题,包括中央的党国体制与民国地方势力间的关系,秘密组织和犯罪集团在腐蚀国家政治机构中的作用,警察力量和民间势力在都市中的平衡,在军事八侵和占领的巨大压力下上海政治组织的演变;并在“新市政秩序的局限”中对上海公安局最终失败的原因作了深入的剖析。作者魏斐德完全摆脱了孤立地就警察论警察的模式,而将上海警政的变迁与整个城市治安环境的变迁乃至20世纪中国的政治变迁有机地结台起来加以考察,缜密地分析论证了国民政府上海公安局的成立、作用及其演变,体现出一个史学大家的大史识和大视野。可以说,这是一部上海警察研究的开创性著作,也是一部有关城市社会控制的范式性著作。法国知名汉学家白吉尔教授称这部著作“必将具有历久不衰的学术价值”。
长恨歌 豆瓣
7.9 (28 个评分) 作者: 王安忆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 1
《长恨歌》主要内容: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跌宕起伏。四十年代,还是中学生的王琦瑶被选为“上海小姐”,从此开始命运多舛的一生。做了某大员的“金丝雀”从少女变成了真正的女人。上海解放,大员遇难,王琦瑶成了普通百姓。表面的日子平淡似水,内心的情感潮水却从未平息。与几个男人的复杂关系,想来都是命里注定。八十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瑶难逃劫数,与女儿的男同学发生畸形恋,最终被失手杀死,命丧黄泉。
2016年7月26日 已读
读了三分之一,实在是读不下去了,这不就是玛丽苏或者林黛玉的民国版本?还有那两个女学生凭啥和女主角好?难道是同性恋?毫无理由的要求她参加晚会又毫无理由的让她住进大富之家,这家里有病啊?逻辑不通抒情成灾,王安忆适合去给倪萍写稿子。
上海 中国 小说 当代文学 茅盾文学奖
内山完造:魔都上海 豆瓣
作者: [日]内山完造 2014 - 6
内山完造1913年首次来华,以后在中国长期居住。内山完造是鲁迅先生的挚友,中国人民老朋友。自起汉名邬其山。1913年作为“大学眼药”本店——参天堂派驻上海人员,在上海居住达三十五年。在中国期间,内山完造与鲁迅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更对中国社会有着深刻的体会。鲁迅先生曾在给内山完造的赠诗中提到,内山完造是“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由于广泛接触大江南北多阶层的中国人,内山完造得以对中国有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了解;开书店,使内山完造得以博览群书;“漫谈会”的交流探讨,又使内山完造逐渐形成自己的中国观。本书反映了内山完造的中国观,它不是系统阐述性的论文,却通过中日日常生活的比较,相当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人的国民性,颇有大家风范。
2017年1月25日 已读
内山完造的很多观点现在来看,也还是不过时的。比如说日本人是直线的,中国人是曲线的。
上海 人文 历史 文化 日本
长乐路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STREET OF ETERNAL HAPPINESS
8.4 (128 个评分) 作者: [美] 史明智 译者: 王笑月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3
一家花店、一块三明治、一份投资合同,
一座城市中的梦想。
一盒信、一个户口、一封动迁通知,
一条街道里的中国。
长乐路长约3.2公里。
在地图上,长乐路是一段很短的波浪线,位于上海市中心地标人民广场的西南方。我的家在波浪线的最西端。从窗口向下望,树叶堆成的华盖常年都在两层楼高处徘徊。
中国极少有这般绿树成荫的街道。19世纪中叶,当欧美国家瓜分这座城市、划界而治时,法国人在租界里种下了这些梧桐。将近一个世纪后,法国人走了,树留了下来。日本人曾轰炸并占领过上海一段时间,但最终他们也从这座城市撤离,梧桐完好无损。随后,共产党来了,经历了“文化大革命”、阶级斗争,很多人英年早逝。这些树依旧傲然挺立。
如今,长乐路上的餐厅、小店琳琅满目,极具小资情调。当我漫步于人行道上,不禁想起这条路见证的那些风起云涌。此处,一个帝国崛起、衰落、又再次崛起。唯有树木恒立。
在长乐路上闲逛之所以让人如此心旷神怡,还要多亏像CK这样的人,正是他们心中怀揣的理想和情怀,支撑起这条狭窄马路两边的各色小店和咖啡馆。这些目光炯炯的外来者将各种梦想层层叠叠垒在一起,希望有机会在大城市里将它们实现。
我想到在大理遇见的那些人心中的梦想,想到亨利在街对面的高楼里分享的有关中国的梦想。我想到了现下充满意味的“中国梦”。
我想到麦琪里的老康、“陈市长”和他的妻子。他们的梦想很简单,只想在自己家里好好过平静安生的日子。
我想到50年代王明一家的通信,想到60年代冯叔和傅姨建设新疆的故事。当时谁又能想到,在5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还能肆意梦想、甚至拥有追梦的手段和自由?
2018年4月15日 已读
总体而言,这本书比何伟写的平均要好20%,比梅英东写的要好50%。好就好在,没那么多高高在上的视线,平视的去看上海或者中国发生的一切,理解或者不理解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现实的就是矛盾的,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这就是生活。
上海 当代中国 社会 社会学 译文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