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
我叫刘跃进 豆瓣
8.7 (7 个评分) 作者: 刘震云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 - 9
《我叫刘跃进(精)》由刘震云编著。 《我叫刘跃进(精)》讲述了:刘跃进是北京某建筑工地的民工,上街时他的包被人抢了,里面装着他全部财产。找包的过程中,他又捡到一个包,这个包里藏着天大的秘密,牵涉到上流社会的几条人命。于是几拨找这个包的人马,又开始找刘跃进…… 刘跃进像一只无辜的羊,意外地闯入了狼群,他自认倒霉却不悲观。问题在于,世界上所有的狼,都披着羊皮,和蔼可亲;而世界上所有的羊又在装大尾巴狼,装腔作势。
2016年8月23日 已读
非常适合影视化的一本小说,戏剧冲突和反转样样都有,但就打动人心而言,离《单位》和《一地鸡毛》差点。那个叫小说,这个只能叫故事。
中国文学 刘震云 当代 文学 长篇小说
读库2006 豆瓣
7.8 (12 个评分) 作者: 张立宪 主编 新星出版社 2021 - 1
德国作家布克哈德·施皮南在《书情书》中讲述了爱书之人对于纸质书的迷恋。他开篇明言,自己“不想挖空心思去搜罗各种新鲜的理由为纸质书辩护”,而事实上,在神经科学与心理学领域,业已存在大量研究证实了纸质书的种种优点,只是这些并不新鲜的科学结论并未充分面向大众传播。喻柏雅(@私享史)在《纸质书何以延续至今》中探讨阅读和记住一本书所涉及的各种神经科学与心理学机制,从中对纸质书与电子书的差异及优劣进行比较,最后指向那个终极问题:在数字阅读越来越流行的今天,如何看待纸质书与电子书的未来。
2017年9月13日,2017年11月4日-6日,纪录片《文学的故乡》摄制组分别在纽约、河南省延津县西老庄村和塔铺中学,与刘震云进行现场访谈。导演张同道跟作家聊故乡,聊文学,共同梳理作家的写作脉络。
刘震云写过很多故乡的作品,他迷恋结构的力量和质朴的写作,认为结构能充分显示作家伟大的创造性,而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比丰厚还要多的意蕴很难。作者就是要听那些说话没地方的人,被世界忽略的声音,他在这个世界上听到了什么,想说什么,想替谁说什么,后面有极大的、整个世界的沉重的、欢乐的、愤怒的、无言的,像地下的火浆一样的力量和背后的道理。
康泰森是一名摄影记者,从八十年代开始就喜欢到街头巷尾拍照,混迹在人群中,低调、不张扬、静心观察、迅捷出手,获取心仪的瞬间。他认为,纪实摄影作品就是随着年代的久远而越看越有味,他想拍出老百姓的精气神儿,尽量把小事拍得风趣、幽默并有些内涵。《日常有戏》里选登了康泰森从2009年到2018年十年间拍摄的三十余张生活小品,展现他眼中有趣又具有当代特征元素和符号的生活场景。
邹来权老人是辽宁丹东人,在《战火边的童年》中回忆了七十年前自己六七岁时,抗美援朝期间在国内大后方的生活。钻防空壕躲飞机、帮志愿军缝改衣服、搞卫生大扫除、吃饭上学唱儿歌写慰问信……都是生活琐事,却又温暖无比。
田宏科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跟“网贷”扯上关系,直到2018年6月的一天,他从成都回西安,进家门只看到女儿一人在家,老婆不辞而别跋涉千里去“买菜”。《网贷深渊》里记录了田宏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如何从网贷的局外人到救援人,从深陷其中到崩溃绝望,从抑郁麻木到生死挣扎,再到重回阳光下的过程。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场方程完全基于思想实验,是物理学最有魅力的方程之一,在其发表一百年后,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终于第一次探测到引力波。当年爱因斯坦曾困惑于宇宙空间和引力场模型缺乏合适的数学语言,后来发现问题几乎六十年前就已被德国数学家黎曼建立的非欧几何所解决。贾辉军从欧几里得《几何原本》里的第五公设入手,讲述经由一代代数学家的不懈努力,非欧几里得几何学何以萌芽并发展。
《正确的“天足”与“天乳”》是收藏家王宇清借由自己收藏的清末民初月份牌广告画,对民国初期兴起的“劝禁缠足”(天足)和“禁革束胸”(天乳)风潮的另类解读,月份牌画这一常见物品,如何体现又迎合着时代思潮。
2021年2月11日 已读
很难得,难得的一期读库里所有的文章的主题都感兴趣还能都读的下去,堪称近年里质量最高的一期读库。刘震云的主题好,丹东抗美援朝的主题好,纸质上的主题更好,网贷那篇软弱的主人公的选题更好,这些好的选题给了我们对2021年的读库更好的期望。
Mook 刘震云 张立宪 读库 随笔
一日三秋 豆瓣
8.2 (44 个评分) 作者: 刘震云 花城出版社 2021 - 7
刘震云2021重磅新作,人间多少事,两三笑话中。小说《一日三秋》引用民间“花二娘”的传说,以想象的故事描述“我”记忆中的六叔生前所画的画作,探讨延津人幽默的本质。
从两米见方的剧团人物群像素描中挑出陈长杰、李延生、樱桃,围绕几位主人公身边出现的人物,有开车的、扫大街的、开饭馆的,串联起几个家庭的人生经历和故事,把世人被忘却的情感和心事复刻出来。后引出寻常父子二人遍尝生活辛酸后对人生至理的了悟,在不同时间和地点悟出:一个重要的的瞬间,在人生中犹如一日三秋,但这瞬间永不再来。
小说充满了黑色幽默,世俗生活所包含的哲理,及打破日常生活壁垒的想象力。刘震云写出现实与想象中的人性、土地、命运。既是幽默,也是讽刺;既是魔幻,也是现实。

【编辑推荐】
★《一日三秋》是当代著名作家刘震云的现实魔幻主义新作,《一句顶一万句》的升级版,从百年延宕到千年求索。
★从《一地鸡毛》中的一斤豆腐到《一日三秋》中的一把韭菜,我们走过三十年,心态却如同经历了三千年。
★神界鬼界 画里画外 戏里戏外 梦里梦外 故乡他乡 历史当下——“一日三秋”不止于时间体验,更是六重矛盾中的空间体验。
★《一日三秋》是刘震云对故乡、对人生的多维反思,以笑话结构全书,以冷幽默消解严峻。
★在人与故乡渐行渐远的年代,故乡成为一个遥远的记忆符号,然而它对人的影响却是连绵不绝的。刘震云以其独特的观察和幽默风格,写出了人类本质的命运。
2021年7月26日 已读
打四星的原因不是不够好,而是没有《一句顶一万句》好,两篇作品的骨子是一致的,就是人生巨大的孤独和悲凉,只是本书采取了更加魔幻的题材,写出了一部哭书,人啊,活着活着就成了一个笑话。延津宇宙扩展到了俺的老家,很好很好。
中国 中国文学 人性 刘震云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