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史
忍不住的“关怀” 豆瓣 Goodreads
8.5 (36 个评分) 作者: 杨奎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5
《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内容简介:对于20世纪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一个最大的历史悲剧就是,他们是最早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一群人,自认为最了解政治大势,最后却在政治场中最不知所措、动辄得咎、受人轻视。
《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讨论的三人,一位是燕京大学哲学教授张东荪,长期浸淫于政治活动之中,1949年后曾官居政务院委员;一位是报人王芸生,擅长政治评论,多年担任《大公报》主笔;一位是清华教授潘光旦,理科出身,对政治外行却一样曾积极想要为中国政治建言。三人在1949年以前都曾经在不同领域有过出色表现,1949年以后却先后遭遇滑铁卢,人生事业从此一蹶不振。
杨奎松教授不满足于像过去一样笼统地发出质问:为什么中国大陆的知识分子当年竟会停止思想,集体转向?因为随着越来越多的私人记录以及各种报刊、档案文献披露出来,他发现,事情并非那样简单。
2016年8月13日 已读
一般般,总结一句话:敌人的敌人在敌人存在的时候是朋友,当敌人不存在的时候就要互相残杀了。所以,书生还是太天真。
中国 历史 当代史 政治 社会
时运变迁 豆瓣
Changing Fortunes: The World's Money and the Threat to American Leadership
作者: [美] 保罗·沃尔克 / [日] 行天丰雄 译者: 于杰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二战”后,现代社会的全球经济基本规则和制度安排正处于改革和尝试期。作为战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政策制定和国际谈判的核心参与者,两位作者回顾了诸多世界经济事件,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到崩溃,从广场协议到卢浮宫协议,再到几次石油危机引发的通货膨胀。除此之外,再版新书也增加了对当前世界经济趋势的解读。深入了解战后世界经济的历史,对思考目前全球化面临的问题、世界货币动荡、人民币的地位和未来、以及居民个人的资产配置选择都有启示性意义。
2021年12月16日 已读
应该作为本科生的必读书目,至少是经济学相关专业的必读书目。书中专业内容不难,难的是当时的社会背景,所谓“草台班子”理论,在书中能看到多次的应验,而那些决策,大部份都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所以啊所谓长期策略,都是不存在的,有没有效果,除了理论支持之外,就是看运气了……
历史 当代史 政治 经济 经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