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
太宰治的脸 豆瓣
8.0 (12 个评分) 作者: 李长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8
本书主要谈文学、作家及出版。作者早年曾主编《日本文学》杂志,关于文学与作家的内容犹如取自自家药笼。近年来日本文学译介日益增多,读者读其书,更希望知其人。前半部以作家为轴: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太宰治、坂口安吾、井上厦、丸山建二……作者在描写一位作家时,往往从最典型的人物特征或生平逸事入手,以一斑窥全豹;而当这些文章排列在一起,则呈现出一部别有趣味的日本文坛列传。接下来是关于历史小说的一辑文章,作者曾翻译过藤泽周平《黄昏清兵卫》,谙熟日本历史小说三昧。后半部以文学特征或分类为纲,如私小说、官能小说、推理小说、恐怖小说、轻小说、超短篇等等,杂以“作家的无聊故事”:学历、自卑、自杀、亡命等等,横看成岭侧成峰,呈现出日本文学的丰富面目。至于《编辑造时势》、《误译的深度》、《翻译是批评》诸篇,则体现出作者对文学、出版、翻译的独得之见。
解忧杂货店 Goodreads 豆瓣 谷歌图书
ナミヤ雑貨店の奇蹟
8.2 (1123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李盈春 南海出版公司 2014 - 5 其它标题: 解忧杂货店
现代人内心流失的东西,这家杂货店能帮你找回——
僻静的街道旁有一家杂货店,只要写下烦恼投进卷帘门的投信口,第二天就会在店后的牛奶箱里得到回答。
因男友身患绝症,年轻女孩静子在爱情与梦想间徘徊;克郎为了音乐梦想离家漂泊,却在现实中寸步难行;少年浩介面临家庭巨变,挣扎在亲情与未来的迷茫中……
他们将困惑写成信投进杂货店,随即奇妙的事情竟不断发生。
生命中的一次偶然交会,将如何演绎出截然不同的人生?
如今回顾写作过程,我发现自己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人究竟应该怎么做?我希望读者能在掩卷时喃喃自语:我从未读过这样的小说。——东野圭吾
此生名为李香兰 豆瓣
作者: (日)李香兰 译者: 程亮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2
《此生名为李香兰》一书,是李香兰在《日本经济新闻(早刊)》上连载的专栏文章结集,也是这位传奇女性的自传(非合著)首次在中国出版。我偶然间被身披“战争时代”这件外衣的命运所操纵,人生中的每条道路都由不得自己选择。待到察觉时,我已被夹在相互争阋的母国中国和祖国日本中间,拼斗的火花溅满全身。……若将历史视作个体人生的总和,那么《此生名为李香兰》或许便可称为我眼中的昭和历史的一个侧面。
模仿犯BOOK1 豆瓣
8.3 (28 个评分) 作者: 宫部美雪 译者: 张秋明 南海出版公司 2012 - 6
东京,大川公园,一只齐肘而断的女性之手赫然遭人遗弃,引起轩然大波。一个男人随后不时致电媒体,自称就是凶手,还透露犯案细节,嘲笑警方,甚至大胆做出杀人预告,历时多年的连环诱拐杀人案由此逐渐显露出来……
“没有相当智慧的人犯不出完美的罪行:真正完美的犯罪,必须以绝对的恶为基础。 ”
狂走日本 豆瓣
作者: 毛丹青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2 - 7
“他在日常生活的细微末节中发现了真正的日本。”
最受日本舆论界赞许的双语作家毛丹青,多年的日本旅居生活和穿梭于两国文化的丰富经历使得他对异域文化有独特的微妙体验。正如作家莫言的比喻:他是一条鱼。
新版的《狂走日本》选摘了毛丹青最富盛名的散文作品《狂走日本》和《日本人的七颗铜豌豆》菁华内容,以及部分最新创作感悟,从“风情实录”“文事清流”“万象人生”三个方面述及日本文化的各个角落,文章视角独到,文笔简洁,观点新颖,举重若轻。
作家莫言亲自作序推荐。
“他在日常生活的细微末节之中发现了真正的日本。”(学者许纪霖《新民晚报》刊载)
“他用虫眼一般的视点观察的是一个个的真实。”(文评家池内纪《周刊朝日》刊载)
“他几乎是继鲁迅、周作人以来最富感性与悟性的知日派作家”(学者藤井省三《东京新闻》刊载)
“他是中国了解日本的一位大侠!”(导演田壮壮)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 豆瓣
7.0 (19 个评分) 作者: [日]新井一二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1
新井一二三写文章,历来要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小故事去打开展望世界文明的视角。这本书收录的文章,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日本名词来解读日本文化,谈及日本人的饮食生活、日本人的世界观、日本的人物、日本的男女关系、日本的社会风气等。每篇文章谈的都是也许别人以为不足为道的小事情,却能给读 者提供事先想象不到的视角,看完整本书时,一定会有一个跟原先稍微不一样的日本观。
这是一本漂游于东瀛语词大海里的美丽的书。
——毛丹青(旅日作家、《知日》资深主笔)
会说中国话的日本人不少,但能说能写,而且写得好的,只有罕见的新井一二三。
——蔡澜(作家、电视主持人)
模仿犯BOOK2 豆瓣
8.2 (20 个评分) 作者: [日] 宫部美雪 译者: 张秋明 南海出版公司 2012 - 6
《模仿犯》足足写了5年,涉及43个人物,洋洋洒洒100万字,被公认为宫部美雪巅峰代表作,创纪录地荣获6项大奖,也是年度日本最畅销小说。
东京,大川公园,一只齐肘而断的女性之手赫然遭人遗弃,引起轩然大波。一个男人随后不时致电媒体,自称就是凶手,还透露犯案细节,嘲笑警方,甚至大胆做出杀人预告,历时多年的连环诱拐杀人案由此逐渐显露出来……
“没有相当智慧的人犯不出完美的罪行:真正完美的犯罪,必须以绝对的恶为基础。 ”
日本史上唯一荣获六项大奖的推理杰作——
◆第52届艺术选奖文部科学大臣奖 ◆第5届司马辽太郎奖
◆每日出版文化奖特别奖 ◆《达·芬奇》“年度小说”第1名
◆《周刊文春》推理小说BEST10 第1名 ◆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BEST10第1名
如果推理小说界有诺贝尔奖,必当授予《模仿犯》。——日本亚马逊
《模仿犯》是我读得最过瘾的小说,读得非常过瘾。——蔡康永
读者经由阅读小说开始深思社会不同层面的各种问题,只有宫部小姐才有这种真本事。她能用一个事件引出几十个人的人生故事。——森田芳光(日本导演)
宫部的小说像是一座文字的迪斯尼乐园。——野崎六助(日本作家、文学评论家)
作者花了漫长的五年时间书写,你不能急着三天两夜读完,太不公平!一种耐心与毅力的赛跑,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赖明珠
《模仿犯》共3部,本书为第2部。
模仿犯BOOK3 豆瓣
8.8 (20 个评分) 作者: [日] 宫部美雪 译者: 张秋明 南海出版公司 2012 - 6
《模仿犯》足足写了5年,涉及43个人物,洋洋洒洒100万字,被公认为宫部美雪巅峰代表作,创纪录地荣获6项大奖,也是年度日本最畅销小说。
东京,大川公园,一只齐肘而断的女性之手赫然遭人遗弃,引起轩然大波。一个男人随后不时致电媒体,自称就是凶手,还透露犯案细节,嘲笑警方,甚至大胆做出杀人预告,历时多年的连环诱拐杀人案由此逐渐显露出来……
“没有相当智慧的人犯不出完美的罪行:真正完美的犯罪,必须以绝对的恶为基础。 ”
日本史上唯一荣获六项大奖的推理杰作——
◆第52届艺术选奖文部科学大臣奖 ◆第5届司马辽太郎奖
◆每日出版文化奖特别奖 ◆《达·芬奇》“年度小说”第1名
◆《周刊文春》推理小说BEST10 第1名 ◆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BEST10第1名
如果推理小说界有诺贝尔奖,必当授予《模仿犯》。——日本亚马逊
《模仿犯》是我读得最过瘾的小说,读得非常过瘾。——蔡康永
读者经由阅读小说开始深思社会不同层面的各种问题,只有宫部小姐才有这种真本事。她能用一个事件引出几十个人的人生故事。——森田芳光(日本导演)
宫部的小说像是一座文字的迪斯尼乐园。——野崎六助(日本作家、文学评论家)
作者花了漫长的五年时间书写,你不能急着三天两夜读完,太不公平!一种耐心与毅力的赛跑,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赖明珠
《模仿犯》共3部,本书为第3部。
火车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日] 宫部美雪 译者: 张秋明 南海出版公司 2013
算了,停止吧。
你已经累了吧,我也累了,筋疲力尽。
我不想再追下去了,你也无法永远逃亡。
我要问你什么根本不是问题。
我见你,是想听你说自己的故事。
你没有告诉其他人的故事,你一个人承担的往事,你逃亡的岁月,你销声匿迹的岁月,你一点一滴累积的人生。
【火车】:冒着火的车 子,用来载生前做过恶事的亡灵前往地狱。
银行职员和也觉得很幸福。他刚和认识了一年四个月的彰子订了婚。
采买结婚用品时,和也发现彰子没有信用卡,便为她申领,却被告知这个名字上了信用黑名单。和也找到彰子询问,彰子却比他更吃惊。
第二天,彰子失踪了。和也托人调查,发现她的一切竟都是假的。
她到底是谁?
《火车》是日本20年来最了不起的推理小说。
——《读卖新闻》
宫部美雪写得最深邃悲苦的小说。
——《产经新闻》
一流的推理悬疑小说,同时也是多重债务问题和信用破产问题的人生教科书。
——《朝日新闻》(日本)
这位直木奖得主代表了日本当代文学水准。
——《出版家周刊》(美国)
宫部美雪是一位具有悲悯胸怀和敏锐眼光的伟大作家。
——《纽约时报》(美国)
这位获奖无数的女作家,将日本社会的阴暗面写得体无完肤。
——《卫报》(英国)
我特别钦佩宫部美雪,她在有限的空间中,依然写出聪明又温暖的东西,非常难得。
——蔡康永(艺人)
宫部违逆流行戏剧的基本感情用事通则,让作品从满街的流俗堆中脱颖而出。
——唐诺(作家)
只有宫部小姐才有这种真本事,能用一起事件,引出几十个人的人生故事。
——森田芳光(导演)
宫部美雪是日本作家的旗手,也是最接近松本清张地位的人,其作品的安定感与(读者对作家的)阅读期待,宛如斯蒂芬·金。
——福田和也(评论家)
宫部的小说像是一座文字的迪斯尼乐园。
——野崎六助(评论家
美在青苔 豆瓣
7.4 (7 个评分) 作者: 李长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8
本书谈日本文化之“美”,但并非坊间已谈成俗套的“日本美”,而是多维的、甚至具有意外性的“日本之美”。开篇从“观音菩萨的脚”谈到“脚气”、“学步”,对周作人以来屡被谈及的“脚”翻出新意。接着一路谈“红指甲”、“肚脐眼儿”、“头发”、“胡须”、“脸”、“眼”、“粪尿”、“屁”等等,堪称身体文化论的小专辑了,这里的“身体”却比流行的所谓“用身体写作”的“身体”丰富得多。《形或型》、《美在青苔》诸篇点出日本美的真髓,《地震》、《台风》、《八景》、《东京的胡同》、《四贴半》诸篇则描画日本美的各个侧面。接下来对具体的文化符号进行解读,如大黑柱、风铃、茶碗、鲤帜、招猫、天狗、鼓上巴等等,将历史、田野、社会杂糅在一起,不无文化人类学式解谜揭秘的意趣。此外还有关于日本美术的《北斋漫画》、《梦二美人》等等、关于传统文化的“艺妓”、“相扑”等等,关于审美的《从高雅到低俗》、《雅从何来》等等,可说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哈,日本 豆瓣
作者: 李长声 中国书店 2010 - 9
你问日本的历史,他能告诉你;你问日本的风习,他能回答你;你问日本的文学,他能说出个子午卯酉来;连点鸡毛蒜皮的问题,也能给你个完满答案。
李长声写饮酒,写捕鲸,写街景,写书店,写浮世绘,写辞世歌,也是精彩、精致又精辟。叙事,娓娓动听;状物,不厌其烦;写人,道地白描功夫。不明白了:他那支笔是怎么练的?
——章诒和《他那支笔是怎么练的?》
在我看来,长声兄是当下国内状写日本的第一人,就像林达写美国,恺蒂写英国,卢岚写法国一样,尽管他们的视角和风格各个不同。
——陈子善《与李长声“相遇”》
我当然更爱读李长声的随笔,通古博今,真性情织出的好见识,他微醺时写就的最好,你更该微醺时读。
——陈 浩《相见恨晚李长声》
厌女 豆瓣 Goodreads
女ぎらい
9.1 (772 个评分) 作者: (日) 上野千鹤子 译者: 王兰 上海三联书店 2015 - 1
《厌女》不是一部纯理论性著作,而是运用女性主义理论针对日本当代的各种社会现象的实践性分析。《厌女》处理了广泛的日本题材,其中既有文学性的,比如谈到小说家吉行淳之介、永井荷风、林真理子等,更多的则是社会性的。上野千鹤子谈到的许多现象,尤其是家庭的、婚姻的,在中国也有很类似的情况。知性的读者会从这些论述中获得强烈共鸣并得到理论上的指引。
失乐园 豆瓣
7.4 (113 个评分) 作者: [日]渡边淳一 译者: 竺家荣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 - 6
本书为渡边淳一情爱小说代表作,超级畅销书。
本书讲述的是一场悲剧性的婚外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都市生活和当代日本人的种种心态。作品情节生动曲折,真切感人,文字优美。本书在日本出版后曾长期雄踞畅销书排行榜榜首,改编成同名电影和电视剧上演后家喻户晓。
蛤蟆的油 豆瓣
蝦蟇の油
8.4 (37 个评分) 作者: [日] 黑泽明 译者: 李正伦 南海出版公司 2014 - 8
日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深山里,有一种特别的蛤蟆,它和同类相比,不仅外表更丑,而且还多长了几条腿。人们抓到它后,将其放在镜前或玻璃箱内,蛤蟆一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外表,不禁吓出一身油。这种油,也是民间用来治疗烧伤烫伤的珍贵药材。晚年回首往事,黑泽明自喻是只站在镜前的蛤蟆,发现自己从前的种种不堪,吓出一身油——这油的结晶就是这部《蛤蟆的油》。
从孩提时代一个孱弱的“夜哭郎”,如何痴迷于绘画和电影,如何幸得启蒙而踏入电影界,最后如何执导《罗生门》等影片而成为世界级的导演黑泽明坦然直面过往的一切,人生的甘苦,艺术的感悟,流露于字里行间。
爱欲日本 豆瓣
「色」と「愛」の比較文化史
作者: [日] 佐伯顺子 译者: 韩秋韵 新星出版社 2016 - 4
日语中本没有“爱”的概念。当“文明开化”的大门打开,基督教传入和现代化起步带来的困惑与阵痛也深刻写入男女关系中,人们不断定位着这份外来的“爱”。
佐伯顺子追寻着坪内逍遥、泉镜花、夏目漱石、樋口一叶等文学名家作品中情爱故事的轨迹,以生动的情境结合理性的笔触剖析近代日本性爱观之变化,带我们走近明治日本社会。
“色”是什么?
为何从神之圣域,堕落为人类肮脏欲望 的代言?
为何傲视凡夫俗子的游女,沦为世人唾弃的娼妓?
“爱”是什么?
是一夫一妻相敬如宾,还是消除彼此的完美融合?
终极之爱会引领我们走向至高无上的幸福,还是堕入万劫不复的残酷地狱?
尾崎红叶,坪内逍遥,森鸥外,泉镜花,夏目漱石,樋口一叶……
二十位近世文学名家笔下的痴男怨女
《金色夜叉》《性欲生活》《通夜物语》《心》《浊流》《煤烟》……
三十五本情爱故事中的爱恨纠缠
以理性之笔剖析文学表象下的幽微人心
以男欢女爱揭示日本现代化曲折历程
第20回 SUNTORY学艺赏 艺术·文学部门获奖作品
2017年3月13日 已读
现在的婚恋观,其实全部是采用的西方基督教背景下的内容,但原来东方的就没有用处吗?我深深的表示怀疑。
人文 历史 文化 文化研究 日本文化
平民之宴 豆瓣
下流の宴
7.8 (19 个评分) 作者: [日] 林真理子 译者: 王秀娟 东方出版社 2017 - 6
坚持认为人有贵践之分的由美子、用尽心思想嫁给有钱人的可奈、发奋读书决心要考取医学院的珠绪,还有被母亲的期待压迫到放弃了所谓完美人生的翔……每个人都想证明自己才是对的,拼命撕下身上原本的标签,贴上自己想要的。可是,标签终究是由别人来决定的,他们又真的能左右自己的人生吗?
2017年9月17日 已读
日文原名《下流之宴》,下流即下流社会,作者以近乎白描的手法描写了中产阶层家庭的悲哀,除了下流别无去处。
中产阶级 小说 日本 日本文学
我这一代东京人 豆瓣
7.5 (45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新井一二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4
小津安二郎记忆里的东京,是银座服部大钟夜晚八点准时响起时,透过五丁目鳗鱼店苇门,看到的金黄色夜景。
鲁迅记忆里的东京,是夏夜夜晚透过宿舍窗户,瞧见江户川水面上,优雅飞舞的萤火虫。
村上春树记忆里的东京,是住在切片蛋糕形状的狭窄破烂屋子里,免费享受灌进屋子里的阳光与凉风。
老东京人记忆里的东京,是风铃、煤炭炉、蚊香、榻榻米,是1964年东京奥运会前Always幸福的清贫生活。
我记忆里的东京,是在春天的东京湾浅滩挖蛤蜊,在夏天的神田川畔抓鳗鱼,是在上野公园百年木造音乐厅里,聆听来自过去的乐音。
这些美好的昨日景象,至今仍在我这一代东京人眼前,栩栩如生演出着……
2019年1月6日 已读
新井一二三写的随笔,已经完全中国化,读起来都有种这不是日本人写的,而是李长声作品的错觉。当然,本书也不是只写东京,还写了芦屋,村上春树,感觉名字似乎应该叫《我这一代日本人》更贴切一些。
东京 城市物语 文化 文学 新井一二三
官僚们的夏天 豆瓣
官僚たちの夏
作者: 城山三郎 译者: 解放军某部 共工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7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日本的经济在六十年代迎来复苏和发展的新契机。作为全国经济指导部门的通商产业省,有一批以“无定时、无定量”为目标工作的精英官僚。《官僚们的夏天》描述的正是以风越信吾为首的精英官僚为争取民族产业振兴与其他省部、省内“通商派”激烈斗争以及省内人事争论的故事。
本部小说曾两度改编为电视剧。
2021年5月7日 已读
日本主旋律作品,描述了三名符合中国优秀共产党标准的日本三名通产省官僚是如何在资本主义的体系里怎么被淘汰的,甚至出现了为了工作来不及探望自己病危的父亲的场景,堪称一曲对资本主义绝望的挽歌。
小说 日本 日本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