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爱,死亡和机器人 第一季 (2019) TMDB Eggplant.place 豆瓣 Bangumi Bangumi Bangumi Bangumi
Love, Death & Robots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爱,死亡和机器人
8.7 (2044 个评分) 导演: 维克多·马尔多纳多 / 加布里埃尔·彭纳基奥利 演员: 斯科特·怀特 / 诺兰·诺斯
这个 NSFW 动画系列剧中充满了可怕的生物、令人惊讶的情节以及黑色幽默,由蒂姆·米勒和大卫·芬奇打造。
2021年9月12日 看过
水平还是参差不齐,有的好到不行,有的就差很多,更重要的是观点都是从美国人的视角来看世界,多样化差多了。
人性 奇幻 惊悚 科幻 美国
芬奇 (2021)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Finch
7.8 (665 个评分) 导演: 米格尔·萨普什尼克 演员: 汤姆·汉克斯 / 卡赖伯·兰德里·琼斯
其它标题: Finch / 生化
汤姆·汉克斯将出演科幻新片《Bios》,《权力的游戏》《豪斯医生》导演Miguel Sapochnik执导,Craig Luck(《奇异博士》《碟中谍5》)和Ivor Powell(《异形》《银翼杀手》)操刀剧本。罗伯特·泽米吉斯、凯文·米舍担任制片人。设定在后世界末日的地球上,一位濒死的发明家打造了一个机器人,来保护他心爱的狗。在这一旅程中,机器人懂得了爱、友谊以及人类生活的意义。汉克斯将饰演发明家,预计2018年第一季度开拍。
2021年11月20日 看过
想想一下拍摄的过程,应该都是汤姆・汉克思一个人面对虚空再演戏,这演技真他娘的神了,四星都是给他的。另外,这世界末日无非就是人与人失去信任,充满了背叛与恐惧,能亲近的只有狗和机器人,这人类社会毁灭真他娘的太应该了。
2021 人性 公路 剧情 汤姆·汉克斯
千万别抬头 (2021) 豆瓣 Eggplant.place IMDb TMDB 维基数据
Don't Look Up
7.3 (1441 个评分) 导演: 亚当·麦凯 演员: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 詹妮弗·劳伦斯
其它标题: Don't Look Up / 别往天上看
两名天文学家发现一颗具有毁灭性的彗星将与地球相撞。他们借助媒体来警告社会大众,不料大家并不在意。
趣味生活简史 豆瓣
At Home: A Short History of Private Life
8.4 (16 个评分) 作者: [美] 比尔·布莱森 译者: 严维明 接力出版社 2011 - 7
本书是《万物简史》作者最新扛鼎之作,其创作灵感源自于作者一次石破天惊的发现:房屋不是躲避历史的避难所,而是历史的最终归宿。
在作者看来,无论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不管人们发现了什么,创造了什么,或激烈争夺了什么,最终都会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投射到你的家里。战争、饥荒、工业革命、启蒙运动……这些看似与我们相距遥远的历史或许就隐藏在你的沙发里和五斗橱里、在你窗帘的皱褶里、在你松软的枕头里、在你家墙上的油漆里、在你家的自来水管道乃至抽水马桶里。于是,作者决定探究每间屋子在居家生活的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之下,卫生间是一部个人卫生的历史,厨房是一部烹调的历史,卧室则成了性爱、死亡和睡觉的历史。作者还梳理了从建筑学到电力学,从考古学到园艺学,从食物贮藏到流行病,从香料贸易到艾菲尔铁塔,从女性时装到室内装潢等方面的演变脉络,撰写了一部包罗万象的人类居家生活简史。
一部居家生活史就是人类不断追求舒适的历史,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为了过得舒适和快乐而无休止地索取,我们最终会制造出一个既不舒适又无快乐可言的世界。作者以强烈的好奇心、超人的智慧、独具一格的文笔和娴熟的叙事方式将《万物简史》脍炙人口的风格延续到字里行间,成就了这部思想性与趣味性兼具的大作。
假使说《万物简史》如一幅通过望远镜勾勒宇宙万物的全景图,那么本书则如一幅通过显微镜呈现日常生活的缩微景观。布莱森以饱满的好奇心、绝妙的智慧心、独具一格叙事腔调将《万物简史》脍炙人口的风格延续至本书的字里行间,使万千读者有缘再次领略一部最具娱乐精神且最为发人深省的神奇之书。
2019年6月10日 已读
首先,一点儿也不趣味,甚至连恶趣味都算不上。其次,简单的也太简单了,还没看出来个所以然就结束了,最后,文不对题,目录的名字和正文的内容,完全是拉郎配,没啥联系嘛…
文化 生活 科普 美国
说谎者的扑克牌 豆瓣 Goodreads
Liar's Poker
7.3 (20 个评分) 作者: [美] 迈克尔·刘易斯 译者: 孙忠 中信出版社 2007 - 1
“说谎者的扑克牌”是华尔街上金融家们玩的一种休闲游戏,以最善于瞒骗他人而实行心理欺诈者为胜。迈克尔·刘易斯将其用为隐喻,描述了自己在华尔街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的所罗门兄弟公司里四年的工作经历——从意外受雇、接受培训直到成长为只凭一个电话即可以调动数百万美元资金的明星交易员。在书中,刘易斯将华尔街投资世界中许多不为人知的技巧、诀窍和手段娓娓道来,披露了自己是如何参透华尔街的波谲云诡、逐步掌握投资走势的,让读者有了感同身受的体验。
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是从作者的视角展示了所罗门兄弟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的戏剧性历史,特别对1987年10月美国股市大崩盘进行了深刻的描写,从而折射出华尔街在那个年代是如何在大起大落中保持发展的。
作者将华尔街深奥的投资手法融入有趣的故事当中,让读者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又陷入深深的思考。这也使本书获得了专业人士和广大读者的认可,成为美国长销不衰的投资经典著作。
2019年7月4日 已读
对华尔街赤裸裸的人性的揭露,这里没有道德没有罪恶,只有对金钱的渴望。
但是,翻译的实在太差了,连语句都读不通顺的,忍不住的怀疑这是机器翻译的结果。
华尔街 小说 美国 金融
武士的女儿 豆瓣
Daughters of the Samurai: A Journey from East to West and Back
7.4 (7 个评分) 作者: (美)贾尼斯·宝莫伦斯·二村 译者: 马霖 中信出版社 2018
国内首部以女性和留美学生为主体的明治维新史
窥见动荡年代的女性解放和历史滥觞
..... .............
※编辑推荐※
★ 本书是第一本以女性留学生为主体的明治维新史,与一般的明治维新史所不同的是:作者以全新的视角考察了日本女性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所做出的贡献 。在明治维新这次重要的改革运动中,日本女性既是受益者,地位和生活方式得以改善,同时也是直接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而对女性这后一种角色,及其对明治和此后日本社会巨变的作用与影响一直没有充分的考察。本书通过详实、生动、丰富的叙述填补了这一空白。
★ 东亚史学者数十年研究成果。通过大量档案资料、百余封书信的迷人编织,展现明治维新期间日本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的深刻转折。
★ 诸多学林人物掌故轶事荟萃于此:伊藤博文曾用一点腌菜抚慰了小留学生们的神经;岩仓具视因害怕被美国民众围观而躲在酒店不肯出门;中国首批留学生之一的谭耀勋与这些日本留学生一同寄宿于美国家庭,并结下友谊;日本第一留美女性最后嫁给家族仇人,成为“鹿鸣馆之花”;津田塾大学的创始人津田梅子犀利批评其学生平冢雷鸟激进的女权主义思想;日本小说家德富芦花的《不如归》竟扭曲了山川舍松的形象,作家于作品发表十九年后,才正式向读者及当事人公开道歉……一段段轶事串联起一部生动的明治维新名人录。
★ 可读性强,文笔生动,资料充实,出色的非虚构历史写作。 日本文化爱好者必读的精彩故事!
★ 《纽约时报》年度好书!《艺伎回忆录》作者Arthur Golden、普利策奖得主Stacey Schiff、普利策奖传记类得主Megan Marshall 、美国图书馆协会最佳小说奖得主 Ruth Ozeki强力推荐。亚马逊四星好评,《纽约时报书评》、奥普拉杂志、《西雅图时报》《出版人周刊》好评推荐。
...................
※内容简介※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倡导“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开始走向现代化。这次划时代意义的改革,不仅是全面现代化的政治革命,也是日本女性意识觉醒的关键时刻。处于时代的锐变中,武士家族的女孩们能否接受未来的挑战?她们又如何改变了日本的社会景观?
1871年,明治政府开拓使选派5名女留学生随岩仓使团前往美国留学。她们的使命是学习西方文化和规则,学成后归国协助培养将要领导国家的新一代开明日本人。5名女孩中最后只有3名留在美国学习。山川舍松、津田梅子和永井繁子都生长于传统的武士家族,作为日本第一批公派留学生,一到美国,她们立刻成了名人。留学期间,她们寄宿于美国家庭,在西方文化和教育的熏陶下,几乎彻底融入当地社会,成为了典型的美国女学生。 10年后,她们学成归国,却发现自己已成了故乡的陌生人。在异质文化的融合和冲撞下,女孩们坚定信念,踽踽前行,立志为日本教育改革做出贡献。在这场女性教育的革命中:山川舍松推动日本外交,协助创立日本红十字会,津田梅子创立日本知名学府津田塾大学,永井繁子也成为当时知名的教育家。
《武士的女儿》是国内首部以女性留学生为主体的明治维新史。作者贾尼斯·P.二村细心地串联起信件和档案文件,为这些文化遗孤和时代先锋者书写了一部精致而细腻的集体传记,生动地再现了一段被遗忘的历史。在这部读起来犹如小说的非虚构历史著作中,我们不仅得以窥视三位非凡女性传奇的生命历程,更是通过个体的命运了解日本现代化初期,女性地位和命运的变迁,以及日本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的深刻转折。
...................
※媒体推荐※
二村用其优美的文笔巧妙地编织出三位女孩迥异个性,犹如契诃夫笔下的《三姐妹》。
——Christopher Benfey, 《纽约书评》
《武士的女儿》的真实故事读起来如小说:三名女孩在命运的捉弄下离开故土,成为连接日本和美国的桥梁。作者以电影的笔触呈现故事,生动地再现了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Arthur Golden,《艺伎回忆录》作者
你很难找到能够游刃有余地刻画人物关系和人物内在思想的小说家……二村做到了!在本书中,她通过三位少女的故事切入讲述了大时代的变迁,成功地构建起日本和美国文化的桥梁。
——Becky Krystal, 《华盛顿邮报》
二村实现了很多历史学家们无法企及的成就,她的这部作品得到了学术专业读者和非专业读者的青睐。作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叙述了三位女性的传奇经历,展现了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日本社会的图景。
——Miriam Kingsberg,《洛杉矶书评》
关于三位非凡女性的精彩绝伦的故事,敏锐地扑捉了现代社会中异质文化间的冲撞。《武士的女儿》是日本文化爱好者不可多得的一本历史著作。
——Ruth Ozeki,《不存在的女孩》作者
通过历史与传记的迷人编织,作者讲述了日本面对现代化势不可挡浪潮中的生动故事——关于日本女性的教育和解放启蒙,独特而优雅。
——Kirkus Review
作者书写了一部精致细腻的集体传记。传记爱好者、对美国镀金时代或日本明治维新感兴趣的读者,以及《艺伎回忆录》的书迷,将对其手手不释卷。
——Library Journal
作者细心地串联起信件和档案文件,在这部关于日本内战后三位武士之女被送到美国的传记中,讲述了巾帼英雄的真实故事。
——Publisher Weekly
本书对于这些文化遗孤和时代先锋者的描述如同小说一般精彩,让人动容。
——Julia Pierpont,《奥普拉杂志》
读起来犹如小说,在东西方文化冲突和交融中,窥视三位非凡女性传奇的生命转折。
——Elizabeth Bennett,《达拉斯早报》
本书记录了日本女性主义的萌芽,作者非凡的非虚构历史叙述技巧增强了整体的真实感。
——Historical Novel Society
2019年9月22日 已读
三位女子回国后才是这本书的高潮,也再次验证了,时代可以改变人生,而人则改变不了时代,谁都是在时代的风浪中漂泊和游荡,做出的那些决定,除了性格即命运之外,其他的都是偶然而已。
中信大方 历史 女性 日本 美国
拥抱战败 豆瓣 Goodreads 博客來
Embracing Defeat : Japan in the Aftermath of World War II
9.6 (21 个评分) 作者: [美] 约翰·W·道尔 译者: 胡博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 - 8
本书是作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结束后的日本的杰出研究。书中大量引用日文材料,并有数十幅精心挑选的档案照片。它是关于长达六年之久的美国对日占领最完整、最重要的历史著作,而这一占领对日本社会的所有层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描述了占领期间日本的转变。作者对该时期日本流行文化——歌曲、杂志、广告甚至笑话——的分析极为精彩。作者被称为“美国关于太平洋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他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现了西方与东方、胜利者与战败者之间丰富而激烈的相互作用,涉及的层面从操纵裕仁天皇的命运到各阶层的男男女女的希望与恐惧。这本书已经被认为是这个领域内基准性的研究成果。
2019年12月31日 已读
2019年读的最后一本书,本书又名“麦克阿瑟统治日本的日子”,某种意义上讲,日本人不过是12岁的孩子的评价在那段日子里,一点儿也不错。
所有的以后的发展,很难讲有什么具体的规划,只是为了应付眼前的难题,没有冷战和朝鲜战争,这些日子对日本的影响完全是个未知数。
国家和人一样,除了自身的努力,其他的都是命啊!
二战 历史 日本 日本研究 社会学
邻人之妻 豆瓣
Thy Neighbor's Wife
8.3 (117 个评分) 作者: [美] 盖伊·特立斯 译者: 木风 / 许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 7
☆不可贪图邻人的房产。不可贪爱邻人的妻子、奴婢、牛驴或他的任何东西。(《旧约·出埃及记》)
☆新新闻主义之父 盖伊·特立斯 惊世骇俗之作 九年性爱之旅,终朝袒裎相见
☆以性爱视角窥见20世纪后半叶美国社会变迁
--------------------
1925年,纽约的落魄地下书商塞缪尔·罗思在自己创办的杂志上最早连 载了《尤利西斯》,此后他还出版售卖了《欢场女子回忆录》《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爱经》等书籍,频繁被定罪判刑。1956年,“罗思诉美利坚合众国案”罗思败诉,入狱五年,但该案判决书中对淫秽作品的定义解放了大批步罗思后尘的出版商、制作人。
1953年,退伍军人休·海夫纳在芝加哥自己的厨房桌上组稿、编辑,推出了《花花公子》创刊号,后来迅速成为美国销量增长最快的杂志;1957年,威廉·马斯特斯和弗吉尼亚·约翰逊开始用自制的“性交机器”来研究性满足的秘密;1968年,约翰·威廉森和他的妻子芭芭拉·克拉默创办了自由性爱的砂岩俱乐部;1973年,一位计划描绘美国性开放和中产阶级色情消费主义盛行的作家盖伊·特立斯走入了纽约住所附近的一家按摩院,花15美元“享受”了一次服务,并这样开启了自己的性爱奥德赛……
1981年首次出版,《邻人之妻》就以其对美国性行为和性癖好写实的描写而震慑了美国社会。特立斯以奇迹般的新闻勇气和技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建基在新的道德基础上的新世界,带领我们领略了花花公子宅邸、最高法院、按摩院的后院与温床,展现了色情产业、群交文化的兴起,相应的对抗淫秽色情的法律努力,以及普通人的性心理和性观念。虽然话题涉及下半身,但特立斯的写法并不轻佻,这本书彻底改变了美国人看待自身的方式。
--------------------
一部有关性的“天路历程”……几乎不会有人比特立斯在性革命的最前线走得更远。——《大西洋月刊》
一流的作品,内容相当精彩,其中的社会信息不断累积:美国人的性已经彻头彻尾改变了。——《纽约时报书评》
这本书写的是当代生活最有爆炸性的话题,性和道德,同时还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刻观察。——斯蒂芬·巴赫,美国作家
2020年8月4日 已读
1,那是美国最好的时代,任何事情都没有政治正确,任何事情都可以突破,有这些才有美好的时代。
2,性如同人性一样,没有完美,最后依然摆脱不了自己的困境,没有幸福,只有不断的喜新厌旧。
小说 社会 纪实 美国
美国反对美国 豆瓣
7.8 (28 个评分) 作者: 王沪宁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1 - 1
本书作者以一个观察者去研究和看待美国社会,主要探讨美国社会的政治和社会管理过程,书中具体描绘和事实纪录多于抽象推理,主要是用事实的美国对想象中的美国。
2021年1月18日 已读
30年前的书,如果是对今日之中国和美国的预言,美国的很多问题已经发生,而当年美国的现象如今也在中国产生,或许证明了资本在任何的情况民族和国体中的表现都是必然和一定的,美国会被反对,不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也会。
政治 政治学 政治学入门 比较政治 民主与自由
三岛由纪夫传 豆瓣
Mishima:A Biography
7.5 (8 个评分) 作者: [美] 约翰·内森 译者: 常永利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 6
“三岛有个非常大的本领,就是使人觉得自己是他最好的朋友。
他死后,每个朋友都不得不承认,
他们了解的三岛只限于他有意袒露的局部。”
——————————
美国著名日本文学研究者和翻译家约翰•内森,
六次与三岛遗孀长谈,采访三岛的父母及故交,
为这位曾经的“朋友”著书立传。
——————————
我认识三岛是在19 64年,当时我开始翻译他的一部题为《午后曳航》的小说。之后两年,我经常与他见面。我在他书房一呆就是几个小时,直到深夜他开始写作……我常常是他聚会的客人中唯一的外国人。……那是让我兴奋陶醉的时期:我二十四岁,一个东京大学文学院的学生,和日本最有名的小说家交上了“朋友”。
当然我们并不是真正的朋友。……从三岛的角度看,他可能是喜欢和我在一起的……我可能是他遇到的唯一既擅长翻译,又在扳手腕时能够赢他的人。我确信这一点很重要。
可是在1965年底,我让他生气了。在他以为我会翻译他新出版的小说时,我却拒绝了,他决定不再和我来往。……
四年后他的死讯传来,我决定写一本书。
——摘自本书作者前言
——————————
三岛由纪夫“ 总是想证实自己的存在,却始终无法如愿以偿”,内森完成了这件难乎其难的工作,把三岛其人活生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芝加哥太阳时报》
2021年3月20日 已读
作者翻译过三岛的作品,也和三岛密切的接触过,但这本传记写的不好,不好的原因恐怕在于作者对三岛这个人缺乏客观也没有足够的兴趣去走进三岛的内心,一切都太过于浮于表面,不如作者的另一本书《无约束的日本》写的好。
三島由紀夫 传记 日本 美国
施剑翘复仇案 豆瓣
The trail of Shi Jianqiao and the Rise of Popular Sympathy
7.5 (15 个评分) 作者: [美] 林郁沁(Eugenia Lean) 译者: 陈湘静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1 - 4
在本书中,林郁沁围绕着1935年施剑翘在佛堂射杀军阀孙传芳这一扣人心弦的历史事件,通过对媒体、政治和法律档案的详尽调查,展示了施剑翘设法为父复仇、吸引媒体注意并争取公众同情的策略。她认为这一事件之所以能引起轰动并激发同情,是因为它与性别规范之论争、法制改革与法外正义孰轻孰重以及国民党政府扩张威权统治等更、大的社会性问题联系了起来。在这次审判事件中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一个年轻妇女的命运,更是“情”能否超越“法治”、挑战民国之政治权威这一更大问题。
2021年12月6日 已读
外国人写的学术著作,中国人看来隔靴挠痒感甚强,为学术而学术的意味这甚重,讲法制,应该是在法律可以发挥其公平作用的和平时期,而非军阀混战有枪便是草头王的民国年代,所以其孜孜不倦东拉西扯凑字数的作品,怎么看来也是缘木求鱼的空中楼阁。
中国近代史 传播学 历史 民国 汉学
不平等的童年 豆瓣
9.0 (23 个评分) 作者: [美]安妮特·拉鲁 译者: 宋爽 / 张旭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 6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最好的照顾和教育,然而,父母能够给予自己深爱的孩子们的资源、天赋、机会却不尽相同。
本书以内容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极富洞察力的生活细节,考察了贫困家庭、工人阶级家庭、中产阶级家庭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的生活,从而确认了,父母的社会地位会以一种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形的但又是强有力的方式冲击着孩子的人生经历,并标识出了不平等的社会地位是如何影响教育方式的。
2021年12月28日 已读
调查于1995年左右的老书,但其社会意义对今日之中国还是很深刻,抛开种族歧视这样国内不存在的问题而言,全世界的中产阶级的教育方式都是趋同的,而全世界的中下层阶级的教育又各有各的问题,阶级越来越隔离,最后全部被资本家收割。
人类学 儿童 教育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