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混大成人 豆瓣
作者: 宁浩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4
宁浩好久不见!
宁浩首次出书,关于《疯狂的石头》,关于上映无期的《无人区》,关于青春与成长,甚至关于宇宙和生命……
关于宁浩我们所知道的:
2006年,小成本作品《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引起广泛关注,成为年度话题电影,并获得多项大奖。。
2009年,《疯狂的赛车》以一千万投资成本,取得过亿的票房成绩,三十二岁的宁浩成为继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之后第四位迈入亿元俱乐部的内地导演。
我们不知道的是:
少年宁浩热爱画画,报考大学才发现自己色弱;
读中专时,瞧不起学习影视制作的同学,读大专时却阴差阳错进了这一行;
拍摄MV得心应手之时,为了去心结报考北京电影学院,读的却是图片摄影专业。
《疯狂的石头》灵感,竟来自宁浩与人合租房子的经历;《疯狂的赛车》票房破亿,在创作上却并不能令宁浩满意;《无人区》曾考虑请刘德华出演,结局也许会大为不同……
宁浩首次以文字的形式阐释他的电影理念,讲述他的成长历程和《疯狂的石头》等电影背后的故事,电影专家林旭东参与对谈,收录有宁浩从未公开发表的画作和相关剧照,这是迄今为止,对宁浩及其作品最权威也是最详尽的解读。
“对于严格的创作者来说,没有思考的东西是不能拿出来的。”
“我心目中的电影,影像本身所传递和暗示的意义远远大于视觉冲击力所形成的意义。”
“平常聊天也有人问,宁浩你所有的作品当中,有没有一个共同主题?我说除了《绿草地》以外,所有的都在谈一个东西,就是欲望。”
——宁浩
再见杨德昌 豆瓣 Goodreads
8.9 (13 个评分) 作者: 王昀燕 商务印书馆 2014 - 9
本书深度专访十六位曾与杨德昌共事的电影人——小野、吴念真、柯一正、余为彦、舒国治、杜笃之、廖庆松、陈博文、张惠恭、鸿鸿、陈以文、王维明、陈骏霖、金燕玲、张震、柯宇纶。他们涵盖了制片、导演、编剧、录音师、剪辑师、摄影师、演员等多重身份。他们或是以友人的立场发声,或是从师徒的关系出发,抑或循着个人的专业提出见解,情理交织,全面回顾了杨德昌的创作生涯,多侧面、立体式地还原了这位电影哲人及其作品。藉由这些所网罗的珍贵的第一手史料,藉由这些走过台湾新电影的资深电影人对那段相濡以沫的美好时光的追忆、缅怀与思索,揭开了台湾电影史上异常动人的一页,为热爱台湾电影的人们留下了珍贵的时代记录,也为读者亲近杨德昌电影作品独辟了一条非凡的蹊径。
书中附有“杨式电影”台北场景地图、大量私人珍贵照片、杨导原创手绘手稿及杨德昌作品年表,都是不可多得的研究杨德昌电影乃至台湾电影的重要参考资料。
百年斯文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周景良 赵 珩 等 口述 / 郑诗亮(采写) 中华书局 2015 - 8
百多年来,中国经历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变局”,在剧烈的社会、文化、阶层的变动之中,却有一些传承百年的文化世家依然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出身于这些世家的后人们在不同时代、各自领域做出各自的贡献,展示出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力。如出了帝师陈宝琛的螺洲陈家,出了晚清名臣周馥、近代著名实业家周学熙、近代著名藏书家及实业家周叔弢的建德周家,出了晚清名臣赵尔巽、赵尔丰的襄平赵家,出了现代文博事业开创者吴瀛、著名剧作家吴祖光的宜兴吴家,以及出了近代著名学者冒鹤亭的如皋冒家、出了文物鉴定大家朱家溍的萧山朱家等。
《百年斯文:文化世家访谈录》通过对这些世家后人的访谈,藉由鲜活的个人、家族等历史细节回顾了那段百多年来影响深远的时代变迁,展现了家族血脉、文化传承怎样在历史的变动、罅隙里流动、演进,还原出一幅细节生动的百年历史人文图景,带给当代读者丰厚的历史感和深刻的文化体验。
心中需有爱 豆瓣
作者: 黑柳彻子 译者: 师柯 2016 - 7
《心中需有爱》,千万册畅销书《窗边的小豆豆》最佳伴读手册,黑柳彻子一生最重要的两本书之一。
你一定知道黑柳彻子笔下的那本千万册畅销书《窗边的小豆豆》,它受到了全世界数千万孩子和父母的喜爱。可是你或许并不知道她的其他事迹。
童年的黑柳彻子生长在一个不太安定的社会环境里,但巴学园的学习时光,却是她人生最宝贵的经历,不仅成就了《窗边的小豆豆》,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她自信心与个性,以及做自己喜欢的事——四十多年如一日录制着一档电视访谈栏目《彻子的房间》;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用所得版税成立了“社会福利法人小豆豆基金”,运营专业的聋人剧团。从问题孩子“小豆豆”到日本最伟大的女性,从《窗边的小豆豆》到《心中需有爱》,黑柳彻子身上有很多值得现代女性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黑柳彻子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不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
黑柳彻子还说:无论科技发展到何种程度,内心的温柔是无法取代的。人最后还是要期待爱与温暖。
现在,她将自己一生的经历和感悟都写进了《心中需有爱》这本书中。关于梦想、事业、情感,以及“一生只做好一件事”的执着与坚守。
2016年12月9日 已读
很温暖的一本书,所有的经历才是真正的财富。
传记 访谈
东方历史评论(第3辑) 豆瓣 谷歌图书
6.7 (6 个评分) 作者: 许知远 主编 / 绿茶 执行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11
《东方历史评论》第3辑选取了十五位中国杰出青年历史学人,希望从他们的访谈和代表作里找寻这个时代的“志气”。如果说民国时代的历史学者面对的挑战,是让史学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成为近代的历史学,那么我们今天的挑战则是摆脱阶级和革命史观的叙事,创造一个更新的,同时也还原一个曾经的历史学。
2020年3月20日 已读
对一些年轻历史学者或者年轻历史民科的访谈,这些人里,按照里面访谈的一位学者说的:现在的历史研究太过于碎片化枝节化,已经不会再产生大家了。
的确,看他们写的文章,也就比公众号少一些插图而已了。
东方历史评论 中国 历史 文化 访谈
香港电影往事 豆瓣
作者: 魏君子 2021 - 1
《香港电影往事》是一本讲述香港电影发展史的访谈类图书。作者通过对香港电影史上一些代表性人物的记录,如邹文怀、田丰、王羽、麦嘉、吴宇森、黄百鸣、甄子丹等,以及电影公司,如“新艺城”“嘉禾”“邵氏”等,从多个侧面展现了香港电影的发展和历程。
2021年8月31日 已读
比上一本的演义好,因为没有作者自己出来显摆了,只剩下采访者的原话,作品质量就上了一个台阶,并且作者做了很多的注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了。了解香港电影的历史和陨落的原因,这本书足够了。
电影 访谈 谈话录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