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乐评
音乐笔记 豆瓣
7.4 (7 个评分) 作者: 肖复兴 学林出版社 2000 - 10
我们常常引用圣桑的那句名言“音乐始于词尽之处”的后面,还有着这样的话:“音乐能说出非语言所能表达出的东西,它使我们发现我们自身最神秘的深奥之处;它能传达出任何词不能表达的那些印象和‘心灵状态’”这种“心灵状态”,在我看来就是由感情所滋养出来的,情感.心灵一音乐,就是这样三位一体呈现出来的奇迹。我想这就是我能坚持十年来写音乐的原因吧?十年的日子并不算长,但什么事情能坚持十年,总会有其顽固的理由和原因的。
在本书中,收集了这十年来我所写的所有有关音乐的篇章,最早一篇《最后的海菲兹》写于十多年前的秋天,那情景还恍如昨日,灿灿的黄叶和灿灿的秋阳一起辉映在我的窗前。为使得这本书有更多更新的内容,我又在这个秋天里赶写若干。我将这些文字分为三辑,第一辑大多是听音乐会或听唱片的感受和感想;第二辑为有关流行音乐和民间音乐方面的理解和断想;第三辑写有关古典音乐的印象和感悟。当然,只是一点区分,它们之间是有着相通相关的联系,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织。重要的不在刻意的分类区分,而在于这些篇章里,有我十年深深浅浅的脚印和圣桑所说的那种任何词语都不能表达的“心灵状态”所谱就的情感谱线。
载满鹅的火车 豆瓣
作者: 王怡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 - 11
《载满鹅的火车》与其说是电影评论集,不如说是电影随笔集。王怡通过叙说他看电影(主要是影碟)的观感,把他对世界以及世界中的中国的一些思索穿插其中。他究竟看过些什么电影是不重要的,即便他看的是另外一些电影,他也可能从中引发出类似的思想。
我的电影手册 豆瓣
作者: 孙昌建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2 - 4
多年前有一首歌叫《露天电影院》,歌诩记不清了,感觉人人一种淡淡的哀愁,一种青春的伤感。是的,露天电影,大厅,包厢,通宵场……看电影曾经是我无最主要的娱乐方式,看电影曾带给我无太多太多的快乐和伤感。
无限透明之蓝 豆瓣
作者: 郝建 2003 - 1
读者也许可以通过自己对本丛书所评析的文本的仔细阅读,发现这些作品中的的更多后现代特征。甚至从自己的新闻记者经验出发对已有的种种后现代主义定义作出质疑甚至重构。我想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作为本书编者,我们也就感到掀起慰了。当然,后现代主义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成熟的实验性特证,由于它在意义上的不确定性、结构上的不完整性和情节上的偶然性,对它的理解或许有着种种障碍。但是我只想提醒广大读者,后现代美学精神的一个主旨便是反对意义的确定性和价值的终极性,历此对后现代文学作品的解释也就没有一个确定的模式,不同的读者也许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期待视野发掘出同一部作品所蕴涵的不同意义,因而对同一部作品见仁见智也就是十分正常的了。总之,我们也希望广大读者对本书各位作者的不当观点提出批评指正。
美丽人生 豆瓣
作者: 段鸿欣 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3 - 9
《美丽人生:世界电影经典阅读》内容简介:童安格作过一首歌,被伊能静用狡黠的嗓子唱遍了中国——《我是猫》。从此,伊能静成了猫,一只白白胖胖的描,一只平凡的描。她不想探讨天有多高,只想在晴朗的日子里晒太阳、打哈欠,她懂得享受生活中的快乐,她是一只快乐的猫。
英国的一位女作家为自己画了一张像,题名为“九条命的猫”——上面是一只张牙舞爪的小怪物,已经没有了猫的漂亮和乖巧,却有一股不可侵犯的张狂,她是一只精灵猫。
费雯丽也是一只猫,一只美得惊人的描。但是她却没有伊能静那样快活,也没有女作家那样的生命力,在迷幻的光影世界中,这只“柴郡猫”只过了三十年。
费雯丽出生在印度,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把她送进了英国的教会学校,期待她在那里修炼出乎和的气质,然后踏踏实实地做一位淑女,过普通人的日子。那样,她就可以享受伊能静猫的无忧无虑,或者像女作家猫那样用精灵一样的眼睛看世界。但是孩子的梦想总是和父母的期待存在着差距,费雯丽很小就为自己规划了人生:“我要做伟大的演员。”
现实的幸福就是柴米油盐中的日出日落,和平常的生活相匹配的,只能是平常的心。对于一个不甘平庸并最终享誉千古的名女人来说,在她的整个生命历程,经过的不仅是天堂,同时也是炼狱。性格控制命运,她的生活从此改变了。
费雯丽十九岁从影,在三十年的演艺生涯中,她塑造了很多生动的角色,两次因超人的技艺摘走了奥斯卡。若非费雯丽红颜早逝,凯瑟琳·赫本将不会是历史上惟一获得三次奥斯卡的女性。费雯丽是为电影而生的,她的生命属于电影。在她拍摄的几部关键性电影中,费雯丽经历了凤凰涅架式的再生。
绿涟漪 白日梦 豆瓣
作者: 苏葵 山东友谊出版社 2003 - 6
电影是一个阴谋,电影是一场狂欢,电影是一次艳遇,电影是一件伪装,电影是一桩谋杀!电影是一次抚摸,电影是一场恋爱……文字原本就很难描述电影带给我们的丰富而微妙的感受,何况用自己的文字来记录电影,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2002年仲夏的太阳透过玻璃照进来。蝉鸣嘹亮而持久。高温持续了好多天了。
我的白日梦在炎热的空气里氤氲,恍惚间,荡起层层绿色的涟漪……
接下这本书的任务是愉快而有趣的——有了一个大快朵颐看电影的理由。然而,一旦工作起来就变得很辛苦。责编王谦先生只给了两个月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对于他这样的聪明才子来说或许并不太短,但对于一个愚钝如我的人,就显得相当紧迫。最终,我还是拖期了——而且有一个相当过硬的理由——都是世界杯惹的祸。我是四月底接下写这本书的任务的,到了五月底,第17届世界杯就开始了。整个六月,我几乎放下了这本书的写作。好在王谦也是个超级球迷,他知道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对于一个球迷来说意味着什么。于是,他原谅了我的耽搁。
写这本书之前,看电影对于我来说只是一种爱好。看电影是玩,就像从前看足球赛一样,是可以不负责任的。然而一旦要写,写关于你所看到的东西,就开始有了责任和压力,一切就变得不那么轻松好玩了。这种事情我已经经历过一回了。早先我只是个球迷的时候,看球是彻头彻尾的玩乐——看得高兴了可以尖叫、蹦高,看着没劲关上电视就走人。可是自打四年前我去法国采访过世界杯之后,就突然变成了一个“球评家”——当然这帽子是被别人硬扣上的。于是,人们开始让我写关于足球的文章。起先。我不知深浅地答应下来,但是几个专栏开下来,我才发现原先看球的乐趣已经荡然无存。每一场比赛,无论水平高低,你都必须要看,认认真真地看——不能错过任何细节,挖空心思地看——边看边想比赛完了之后的文章怎么写。写了两年甲A之后,我都怕了——不是怕看,是怕带着任务看,怕这样下去我会变得讨厌足球——爱一旦变成了任务,就失去了诱惑。
值得庆幸的是,完成了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那种倒胃口的感觉。虽然在这段时间里集中看了大量的电影,尤其是本书所涉及的影片,有时候还要看好几遍——但我很高兴没有像足球那样有种“看伤了”的感觉。为了这本书我买了很多新的影碟,有些还没来得及看。交上书稿之后,我还想好好看看那些片子——随兴所至地、毫无目的地、彻底放纵地看看那些好电影。
这一次电影之旅是真正的自助旅行,没有导游,没有组织,只有责编给了我一张地图——女性电影。至于想去哪里看看,选择权完全在我这里。在影片的选取上,或许有不准确的时候——好在大家对于什么是女性电影还没有一个通用的、一致的、严格的标准。于是,我也就允许自己对影片的选择带有某些个人倾向。通过所选的片子,我力图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女性——不是审视,是彻底平等的关怀,从社会、家庭、爱以及性等每个不同的侧面去了解女性,了解她们的生活,她们的性情,她们的善良,她们的软弱,她们的勇敢,她们的堕落……
在写作上,我也在致力于从电影本身跳出来,努力地不要去“讲电影”——我怕那样会使我变得可笑——那些诱人的故事、精湛的表演一经转述,可能会完全变味儿,甚至变质。我毕竟不是专业的电影人或者影评人,我只是一个观者——成千上万喜欢看电影的人当中的一个。所以,我只是想写出我的感受,或者由某部电影引发的怀想,只是想借此机会与其他的影迷进行交流,如此而己。
假如你看到书中的某篇文章而特别想去找找那部电影看看,那样最好。
说到家,我的文章和电影是两码事。它们不是电影介绍,不是影评,只是一个影迷与另外的影迷之间的交流——我说的只是我想到的。
在我看来,电影艺术的魅力是没有什么可以替代的。在我们乏善可陈的生活中,电影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更广阔的生活空间。电影使我们可以经历未曾经历过的人生,做我们未曾做过的事情。电影可以让我们笑,让我们流泪,让我们思想。
没有电影的生活简直无法想象。我不能不爱电影。
这本书的完成还要感谢一些朋友,他们是杨樾、汤洋、方勇、戴小栋、聂双、丽洁和胡梦,他们帮我找到我自己找不到的影碟,为我提供一切有助于本书写作的信息和资讯。他们都是我的影迷朋友。凭借这本书,我希望结识更多的影迷朋友。希望看过这本书的人会更爱电影。
你可以不喜欢看我的文字,但千万别不喜欢看电影。电影可以让你用一生的时间,活上好几辈子。朋友,去看场电影吧。还等什么?
欧美流行音乐指南 豆瓣
作者: 王晓峰 / 章雷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0 - 1
《欧美流行音乐指南》由多年从事欧美流行音乐研究与介绍的王晓峰和章雷负责主编,历时7年多编撰而成。全书以词条形式排列,以大量丰富翔实的资料,介绍了众40年代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欧美乐坛具有广泛影响的音乐家、歌星及音乐团体,各个时期的音乐风格流派,著名的唱片公司等817个词条、800余张图片,约136万字,是中国第一部全面介绍欧美流行音乐的百科全书。本书涵盖了当今比较受欢迎的几十种音乐风格与流派:爵士、布鲁斯、灵歌、民歌、乡村音乐、流行、摇滚、朋克、另类、重金属、电子乐等等,内容不仅涉及到音乐家、歌星的成长历程、唱片工业的兴衰、风格流派的潮起潮落,也涉及到更深层的流行文化现象,读者从中不仅可以了解到欧美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同时也通过流行音乐这面镜子从一个侧面认识到当代西方流行文化发展的脉络。本书对目前在电台、电视台、报刊从事流行音乐方面工作的编辑、记者、主持人、专门从事流行音乐的专业工作者以及广大流行音乐、摇滚乐爱好者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书,通过此书能够全面了解欧美流行音乐。
一个人的电影 豆瓣 Goodreads
7.3 (27 个评分) 作者: 贾樟柯 / 格非 中信出版社 2008 - 10 其它标题: a person s movie
这本书是著名导演、著名作家对电影的情感和感觉记录。
张艺谋、贾樟柯、田壮壮等内地导演,台湾电影教母焦雄屏,作家格非、王朔、李陀,毛尖,在书中讲述他们各自的影像生活、那些在他们生命中留下痕迹的电影以及由此唤醒的已然流逝的青春流年。读者可从中窥见一个时代隐约的背影。这是十年来《收获》杂志的经典专栏《一个人的电影》首次结集出版。
2009年5月21日 已读
贾科长和田壮壮的最好
影评乐评
因为古典,所以音乐 豆瓣
作者: 林浩阳 2002 - 1
《网络与书:知识寻宝图(全5册)》主要内容:书籍,是一种传统型态的网络。网络,是一种新型态的书。这样一个重新探索阅读的计划,因此名为Net and Books——网络与书。“网络与书”希望跨越纸《网络与书:知识寻宝图(全5册)》籍与网络阅读的界限之外,也希望从许多方面跨越地域的界限。
这个计划的每一个主题、每个主题探讨的书籍与网站、写作者、工作方法,都希望跨越地域的界限。
要跨越这么界限,我们必须将本身的立场尽可能地缩小,最好只回归到一个原点。
日剧场 豆瓣
作者: 董浩宇 / 陈飞 现代出版社 2000 - 10
日剧场,ISBN:9787800285943,作者:董浩宇,陈飞著
断弦的耳朵 豆瓣
8.5 (8 个评分) 作者: 《音乐天堂》编辑部 江西文化音像出版社 2004 - 1
断弦的耳朵[双CD]详细内容描述介绍
专辑名称:断弦的耳朵
发行时间:2004年
资源类型:MP3
专辑曲目:
CD1
01.Super Glider
02.Homecoming Queen
03.Birth! School! Dole! Angst!
04.Songs and Sihousttes
05.The Crawl
06.A Great Day for Freedom
07.Still Cold
08.Lilac Wine
09.Candle Song
10.Light from a Dead Star
11.Sister Dew
12.I Feel Speed
13.Le Train Du Sommeil
14.The Ensemble of Sillence
CD2
01.Girl
02.Listeners
03.Dream on
04.The Crazy Cries of Love
05.Broken Heart
06.To Sheila
07.I Fought in a War
08.Ananda Is the Ocean
09.Famous Blue Raincoat
10.Selective Memory
11.Teardrop
12.Make It Till
13.Bizarre Love Triangle
14.Is's aMiracie
牡蛎男孩忧郁之死 豆瓣
The Melancholy Death of Oyster Boy and Other Stories
7.7 (7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蒂姆·伯顿 译者: 李斯 / 李尼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11 - 11
好莱坞著名导演蒂姆•伯顿唯一一本图文故事集
你一生灾难之总和,也比不上本书的荒谬与悲惨
黑暗奇幻的狂想,悲惨绝仑的童话
23个古怪角色联 手上演惨绝人寰、痛彻心扉的故事
剪刀手爱德华、僵尸新娘……蒂姆•伯顿的电影原型,都在本书中
吾爱梦工场 豆瓣
作者: 蔡澜 2011 - 1
《吾爱梦工场•蔡澜的电影现场》内容简介:蔡澜先生曾长期任职邵氏、嘉禾两大电影公司。《吾爱梦工场•蔡澜的电影现场》近距离写导演、制片、编剧、剧务、武师、服装师、化妆师,还有影迷。蔡澜先生说:电影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玩具。许多人当它是一生的使命,那太沉重了。拍戏的过程才是最大的享受,它带了我周游列国,洞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