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资料
日本天皇制及其精神结构 豆瓣
作者: 王金林 2001 - 8
一种权威和制度,在一个国家内能够长期地延续和发展,自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日本的天皇和天皇制也不例外。 本书从历史的和政治思想的角度来探究天皇制,旨在通过深入的研究,透视天皇制在日本历史上的地位及其所起的正面和负面的作用,揭示近代、特别是战后日本发展的最深层的本源。同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使读者对天皇制的未来,即21世纪时天皇和天皇制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作为较为合理的预测。
壬辰战争 豆瓣
The Imjin War
作者: [加]塞缪尔·霍利 译者: 方宇 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9 - 7
一场波及中国、日本、朝鲜,乃至东南亚诸国的大战
东亚海洋势力与大陆势力的第一次交锋
新兴强国与古老帝国之间的霸权竞逐
它改变了中日朝三国国运,重塑了17世纪东亚政治格局,影响及于今日
理解了壬辰战争,就理解了现代东亚国际关系的历史根源
◎ 编辑推荐
《壬辰战争》是一部史诗,一部关于朝鲜这个“美丽而悲伤的国度”的史诗。1592 年,刚刚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在野心的驱使下,入侵朝鲜半岛。战争初期,日军进展顺利,短时间内便连克朝鲜三都——汉城、平壤、开城,兵锋直指鸭绿江边。关键时刻,明朝万历皇帝决定出兵援朝。中朝联军在一系列陆战、海战中大败日军,双方陷入僵持。经过反复和谈与厮杀,日军最终撤退,中朝联军取得最后胜利。
壬辰战争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大战,东亚诸国均卷入其中,动员的兵力和战争的惨烈程度远超同时期欧洲任何一场战争。它重塑了17世纪初的亚洲政治格局。此战过后,明朝进一步衰弱,并最终灭亡;朝鲜王朝进入漫长的黑暗期;丰臣政权元气大伤,德川家康趁机夺取日本统治权,在江户建立幕府。壬辰战争是东亚的悲剧,给朝韩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时至今日,它仍然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东亚国际关系,尤其是日朝韩关系。
◎ 内容简介
《壬辰战争》一书综合运用中日朝韩史料,全面、客观地描述了发生在16世纪末的日本侵朝战争。1592年,刚刚统一日本不久的丰臣秀吉在野心的驱使下,动员15万8800名远征军入侵朝鲜半岛。他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囊括其所知的整个世界的庞大帝国。战争初期,日军一路长驱直入,短短一个多月便攻下朝鲜三都汉城、开城、平壤,进抵中朝边境。危急时刻,明朝万历皇帝当机立断,决定派大军支援朝鲜。明军在平壤大败日军小西行长部,随后一举收复三都。与此同时,朝鲜名将李舜臣在半岛南部海域屡挫日军水师;朝鲜各地义兵蜂起,四处袭击日军补给线。日军战事不利、兵力不足、后勤不济,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只能退守半岛东南一隅。最终,随着丰臣秀吉的过世,日军全面撤出朝鲜半岛,壬辰战争结束。这场战争不仅给东亚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也对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此战过后,旧势力纷纷衰落,新势力渐次崛起,东亚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变。
◎ 媒体推荐
☆引人入胜的作品,小说般的阅读体验。——荷兰《国际亚洲研究所通讯》
☆文笔与谋篇布局俱佳。——韩国《中央日报》
☆宛如一部史诗,生动描绘了一群多姿多彩的历史人物。——《韩国时代报》
☆恢弘之作!——香港《南华早报》
寻隐日本 豆瓣
隠荘
作者: [日]白洲正子 译者: 尹宁 / 小米呆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 - 7
◆《寻隐日本》是日本美学大家白洲正子的代表作。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游记文集,而是只有身兼能乐演员、古董鉴赏家、陶艺家和和服研究家的白洲正子才能写出的纪行本。她用深厚的文化和历史积淀,呈现了古老日本隐秘而美妙的风景。漫步于近江、京都、大和、越前的隐匿秘境,深受古典之美和居于其中的人们悠然脱俗之魂触动,写下了这本随笔文集。
◆呈现尚未被世俗惊扰的古老村庄、神社古寺和山河风景。
本书初版于1969年,时值日本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人心变得浮躁,而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也变得随波逐流:人们一窝蜂的挤向所谓景点,踩点式地观光,并不太在意眼前的风景和背后的文化。有感于此,白洲正子与《艺术新潮》编辑部合作,展开了这段为期两年、轰动一时的《寻隐日本》之旅。
在这本书中,白洲正子走进了一个被自然、历史和信仰守护的神秘世界。她走遍吉野、葛城、伊贺、越前、滋贺等地,拜访尚未被世俗惊扰的古老村庄、神社古寺,探访山河风景,聆听自然的细述,淡然讲述日本的历史、传承与风俗。
--------------
[编辑推荐]
◆自本书出版后,日本多家旅行机构常年开辟《寻隐日本》的文化旅行路线;NHK电视台拍摄因本书拍摄了专题纪录片《白洲正子所爱的日本》。
◆日本美学大家的代表作品,读卖文学奖获奖作品!长销数十年的纪行经典!
◆本书包含:至今仍不受世俗叨扰的绝美风景、从未曝光的多幅原始纪行照片、配有现代地名标识的高清地图、数十张日本国家《重要文化财产》高清彩图
◆在鲜为人知的秘境里,发现日本真正的美!跟随日本美学大家,走访古日本文化发源地,探寻日本古老的神道与佛教信仰,揭秘日本对樱花的迷恋、对石的崇拜,遇见千百年来一心守护文化传承的沉默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