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喬凡尼的房間 豆瓣
Giovanni’s Room
作者: 詹姆斯·鲍德温 译者: 李佳純 麥田 2003
「我就是這樣遇見喬凡尼的。我們見面的那一刻彼此就有感應。一直到現在還是,雖然到最後落得separation de corps,雖然喬凡尼不久就會在巴黎附近的一個深坑開始腐爛。一直到我死去為止,那些時刻都會存在,彷彿馬克白的女巫頃刻將由地底竄出,他的臉會出現在我面前,臉上記錄著一切的變化,他的聲音和說話的語氣幾乎要漲破我的耳朵,他的氣味將充斥在我的鼻孔。在未來的某些時刻——如果上帝允許我活著經驗那些時刻:在灰暗的早晨,嘴裡滿是酸味,眼瞼乾澀而泛紅,髮絲因暴風雨般的睡眠潮濕打結,我面對著咖啡與香菸,昨夜那個無法穿透的、沒有意義的男孩將如煙一般短暫浮現又消失,我將會再見到喬凡尼,如同那一夜,如此鮮明,如此令我臣服,那條昏暗的隧道裡所有的光都會環繞在他的頭上。」一個年輕金髮的美國作家1950年代後期由家鄉紐約旅居巴黎,好尋找自己,卻在男孩與女孩之間盤旋,在死心塌地的義大利酒保喬凡尼和未婚妻赫拉之間,他註定將永遠失去,那悲劇,永遠將如影隨行喬凡尼房間的幽靈。《喬凡尼的房間》,美國黑人作家詹姆斯?鮑德溫一九五六年出版的經典小說,打破當時禁忌,直抵內心最深底處,書名隨後成了不少餐館和某家書店的店名。「然後那扇門就在他的面前。他的四周都是黑暗,他的體內是沉默。然後那扇門打開,他獨自站著,全世界都離他而去。天空的角落好像發出尖叫聲,雖然他什麼都聽不到。然後地表震動,他在黑暗中被向前拋出,他的旅程開始。�我終於離開鏡子前面,開始遮覆我的赤裸,這份赤裸我必須神聖的對待,雖然它從未像現在一樣污穢,我必須以我的一輩子當作鹽來拭洗。我一定要相信,我一定要相信,上帝厚重的恩慈,讓我來到這個地方,也會帶我離開這裡。」「要是梵谷是我們十九世紀的藝術家聖人,詹姆斯?鮑德溫就是我們二十世紀的。」——《英倫情人》小說家麥可?翁達傑 (Michael Ondaatje, 1943- )「鮑德溫掌握文字宛如海駕馭著浪,漲潮與拍擊交錯,前進之後撤退,竄升之後躬身而去。思潮轉化成詩,詩點亮思潮。」 ——哈林文藝運動頂尖詩人蘭斯頓.休斯(Langston Hughes, 1902-1967)
百年孤独 Goodreads 豆瓣
Cien años de soledad
9.5 (1025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范晔 南海出版公司 2011 - 6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世界级文学大师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乃是凭借《百年孤独》的巨大影响。
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 豆瓣
Angela Carter's Book of Fairy Tales
8.1 (156 个评分) 作者: [英] 安吉拉·卡特 译者: 郑冉然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9
很久很久以前,精怪故事不光是给孩子们看的,《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就是如此。这部精彩的集子囊括了抒情故事、血腥故事、令人捧腹的故事和粗俗下流的故事,它们来自世界各地,从北极到亚洲——里面决没有昏头昏脑的公主和多愁善感的仙子;相反,我们看到的是美丽的女仆和干瘪的老太婆,狡猾的妇人和品行不端的姑娘,巫婆和接生婆,坏姨妈和怪姐妹。
这些出色的故事颂扬坚强的意志、卑鄙的欺诈、妖术与阴谋,采集它们的只可能是独一无二且令我们深深怀念的安吉拉·卡特。
最初以《悍妇精怪故事集》和《悍妇精怪故事集第二卷》的形式出版
2011年9月5日 想读
B
论诱惑 豆瓣
De la séduction
8.3 (7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让·鲍德里亚 译者: 张新木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2
1979年,波德里亚独具匠心地写下《论诱惑》一书,分为“性之食相”“表面的深渊”“诱惑的政治命运”三章,从各个层面论述他思想中的“诱惑”这一概念。此后“诱惑”这一概念在波德里亚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乃至其涵义在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也许他的本意是试图用“诱惑”这样美文学的、空洞的反讽性范式再一次深化“拟真”这个激进的否定性范式,更重要的是,他想要通过对诱惑的批判性内省,界划自己与后现代话语的根本异质性。
亲密行为 豆瓣 Goodreads
Intimate Behaviour:A Zoologist's Classic Study of Human Intimacy
8.2 (18 个评分) 作者: [英] 德斯蒙德·莫利斯 译者: 何道宽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 3
“裸猿”三部曲分别是《裸猿》、《人类动物园》和《亲密行为》。《亲密行为》收缩范围,专讲现代人的亲密行为,包括自我亲密、两性亲密和社会亲密。以作者动物学家和人类生物学的身份,他当然不满足于各种亲密行为模式的白描,而是要追溯其生物学根源:悠久的进化源头、母亲的亲密源头以及亲密行为缺失的替代机制和补偿机制。
《亲密行为》与《裸猿》和《人类动物园》不同,其突出特点是:(1)微观的视角而不是宏观的视角;(2)集中研究亲密行为,很少涉及其他行为模式;(3)集中研究现代人,罕有古今裸猿的比较;(4)集中研究人的行为,罕有人与动物的比较。尽管如此,人的生物学特性还是在《亲密行为》中贯穿始终。
德斯蒙德•莫利斯说,在193种猿猴中,只有一种猿猴全身赤裸,他们自诩为“智人”,实际却是“裸猿”。于是,他写的每个字都成为受了创伤的“智人”争论的对象——《裸猿》成为禁书,地下流通的书被没收,教会将其付之一炬;人类进化的思想遭到讥笑——却让《裸猿》三部曲卖了20 000 000册。三十年后,当“裸猿”再版时,莫里斯依然倔强,他在序言中声称一字不改,因为尽管我们创造了瑰丽的文明,仍然受制于基本的生物规律。
为什么会这样?如果人类的行为真的被莫利斯言中,我们该怎么办?莫利斯给出的答案未必是最好的、却可能是唯一的选择:你是旷世无双、无与伦比的物种里的一员。请理解你的动物本性并予以接受。
人类动物园 豆瓣 Goodreads
The Human Zoo:A Zoologist's Study of the Urban Animal
8.3 (18 个评分) 作者: 德斯蒙德·莫利斯 译者: 何道宽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囚——一个人走向了超大型部落,便是这样的结果。莫利斯说,自有都市以来,便是如此。
现代都市人口繁盛、规模巨大。无以复加的超级部落问题重重:战争、暴力、性紊乱、恋物癖……《人类动物园》用冷峻的事实揭示现代都市人的宿命:都市并非丛林天地,而是动物园世界,从此,人被囚禁,人性被扭曲。
疑问由此而生:为什么会这样?会不会有出路?
这些问题也困扰着莫利斯,上世纪60年代末的危机——核战争、环境恶化、人口剧增——如今依然,忧虑和恐惧挥之不去。阅读《人类动物园》将是一场探险:你被迫承受不快的现实,同时也会感受到“希望”。
被遗弃的人 豆瓣
Crooked Letter, Crooked Letter
作者: [美] 汤姆·富兰克林 译者: 子文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1 - 10
20世纪70年代的密西西比小镇,少年的拉里和塞拉斯在一个寒冷的冬日里初次相逢。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白人少年和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黑人小子,从此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拉里性格木讷,在学校里并不受人欢迎,塞拉斯的到来,让他有了生命中第一个朋友。善良怯懦的拉里对塞拉斯照顾有加,二人情同手足。然而,随后发生的一件事,让生性木讷的拉里成为众矢之的,好友塞拉斯也远走他乡。
二十五年悄然过去,拉里依旧在众人的指责和非难之中凄凉度日,塞拉斯重返故乡,成了一名警察,却始终不敢面对曾经的好友,直到一起失踪案件的发生。心怀愧疚的塞拉斯一心想要帮助拉里,却不得不先解开自己的心结。可是,已经深埋了二十五年的秘密,要怎样才能说出口?
伊甸园的鹦鹉 豆瓣
7.6 (9 个评分) 作者: [美] 卡罗琳·帕克丝特 译者: 张琰 南海出版公司 2008 - 2
《伊甸园的鹦鹉》是卡罗琳的第二部小说。
一个真人实况直播的电视竞赛节目中,关系紧张的母女、过气的男女童星、原为同性恋的夫妻……七对组合各怀心事,纷纷上场,只为成为最后的冠军,以获得100万美元奖励。面对巨额奖金,他们能否在摄像机镜头前守住秘密?能否避开出卖丑闻、昧着良心说谎的陷阱?能否抵挡节目制作组刻意安排的诱惑?能否顺利走过人生险境,抵达心灵的伊甸园?只有一路同行的鹦鹉,始终静观一切。
卡罗琳以一如既往的尖锐和直指人心的文字魔力,探讨人与人之间幽微难测的关系,以及生命最深处的失落、哀伤、孤独、欲念和希望,将参赛者们把获得冠军视为迈入伊甸园的踏脚石,甚至人生重大转折的复杂心态,描绘得惊心动魄。
皮格马利翁效应 豆瓣
Playing Pygmalion:How People Create One Another
作者: 朱瑟琳·乔塞尔森 译者: 高榕 / 温旻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 1
《皮格马利翁效应》内容简介:就像在古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他亲手雕塑的加拉泰亚,每个人也在“创造”着生活中自我和他人的角色。虽然,他人在我们看来就是他们本来的样子,是我们“发现”了他们,但是关系中包含着无意识的复杂心理过程,引导我们用自己构建的方式去感受他人。心理分析理论使得我们能够很好地理解人们如何无意识地创造其需要和恐惧,但大多数治疗师对此没有深刻的理解。治疗师经常变得和病人一样,忽略了在人际关系中创造他人时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使得病人好像只是不幸“有”个冷漠的母亲,或者“找了”一个缺乏爱心的伴侣。其实,每个人都像一位导演,在舞台上将其他人塑造成某一个角色,而其他人也会将我们塑造成他们剧本当中的角色。
爱之恶 豆瓣
作者: (墨西哥)安赫莱斯·玛斯特尔塔 译者: 程弋洋 南海出版公司 2012 - 1
愿你能够获得爱情,同时享受孤独。
愿你喜爱星相、水和男人。
愿你如星辰般永恒、蚂蚁般果决、宗教般思辨。
愿你信仰预言、逝者的呼唤、冒险家的话语、忘却终点的路人的平静、记忆的力量和未来。
壮美的墨西哥高原,硝烟弥漫,神秘炽热的空气下,女性恣意伸展的浓烈风情就在眼前铺开,辽无边际……
充满幻觉的轻浮时代 豆瓣
作者: [法]莫里斯·萨克斯 译者: 张香筠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 4
本书开始于1919年7月14日这一天,法国在一战后首次欢度国庆,街头巷尾充满了欢乐的人群。之后断断续续记载了此后的十年,正是法国社会充满疯狂激情的年代,直到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为它画上了句号。
书中的“我”出身于巴黎上层社会,是巴黎政治学院的学生,生活奢侈,出手大方。除追逐女孩子外,“我”热衷于各种文化沙龙,对当时的众多文化名人都十分熟悉。“我”厌倦人云亦云的文学评论,十分欣赏才露头角的普鲁斯特,对立体派、爵士乐、黑人杂志和电影等新事物充满热情。“我”喜欢阅读《新法兰西杂志》,并在日记中常常抄下一些精彩片断。
但“我”又是一个慵懒而涣散的人,在写过1920年12月23日的日记后便停歇,直到1928年6月28日才重新提笔,把过去八年的琐碎回忆以他人日记的形式散乱地拼凑在一起。
作者借助日记体裁,介绍了当时重要的艺术集会,书籍、演出、音乐会、展览等,讲述了“一战”后法国传统艺术和审美所受到的冲击。作者在书中也讲到了“一战”之后法国社会观念的巨变,对人们贪图享乐的风气和布尔乔亚热衷超现实主义思想的现象进行了描述。
利用这种日记随感的形式,作者对他当年的一部分真假友人们进行了刻薄的攻击。毕加索是个恶毒的小市民,而友善的科克托也成了虚伪的吹牛者。
本书的末尾则明显带有感伤的情调,似乎预感到曲终人散的时刻已经来临。作者在结尾写道:“昨天,华尔街股市暴跌,狂跌”,“我们一无所有了”,“我不会再有时间继续写日记了”。
吸血鬼猎人林肯 豆瓣
ABRAHAM LINCOLN VAMPIRE HUNTER
作者: [美] 塞斯·格雷厄姆-史密斯 译者: 李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8
亚伯拉罕•林肯11岁时,他爸爸托马斯•林肯告诉他,其实吸血鬼才是造物者,还告诉他爷爷就是被吸血鬼杀死的。后来,林肯还得知母亲南希•汉克斯不是死于那时一种叫"乳毒症"的病,也是因为父亲还不起贷款而被吸血鬼咬死的。之后,林肯便在日记里发誓要尽自己所能把吸血鬼赶尽杀绝。一年后,林肯把杀死他母亲的吸血鬼引到自家农场,用火杀死了他。十六岁的时候,林肯听到俄亥俄那边有吸血鬼出没,打算去那里调查,这一次他差点被他们杀死,却被一个叫亨利•司加图的吸血鬼救了。亨利告诉林肯很多关于吸血鬼的事,还把他训练成身怀武功的人。几年后,林肯来到新奥尔良,看到一场奴隶拍卖。林肯觉得事有蹊跷,便跟踪一个买主,来到那人的种植园,他发现那个买主竟然是个吸血鬼,而他买的那些奴隶不是拿来做苦力,而是拿来供吸血。林肯觉得只要奴隶制存在一天,吸血鬼就难以消灭。林肯回到了家乡。白天,他经营政治事业,晚上,他暗暗跟踪吸血鬼的踪迹。他与玛丽•托德结了婚,还被选为美国众议院中的一员。在华盛顿,林肯遇到了埃德加•爱伦•坡,他告诉林肯吸血鬼们已经离开欧洲来到美洲。坡警告林肯,如不阻止吸血鬼,他们一定会把所有美国居民都变成他们的奴隶。1857年,亨利让林肯了纽约,他们得知南部吸血鬼已经在谋划一场内战,来控制北方和所有人……
红色天空红色海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斯各特·林奇 译者: 姚向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3
《红色天空红色海》是“盗贼绅士”七部曲的第二部,《绅士盗贼拉莫瑞》的续篇,出版于2007年11月。
讲述主人公拉莫瑞和他的同帮兄弟金一心卷土重来,设下一个偷天大计划:打入最大的盗贼赌场,将其一网打尽,将钱财尽数卷走。可人算不如天算,两人却因形势所迫,不得不加入海盗帮,成为海盗中的小头目,然后再施尽计谋和骗术,重新陆上,以实现他们的偷天大计……
同第一部一样,主要的情节之下暗藏无数的暗流,匪夷所思,精彩不断。
2012年11月11日 想读
B
风之名 豆瓣 Goodreads
The name of the wind
6.8 (8 个评分) 作者: [美] 帕特里克·罗斯福斯 / Patrick Rothfuss 译者: 李天奇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2 - 4
《风之名(套装共2册)》讲述传说中的堕落英雄,为了让爱人起死回生而去寻找不该学习的知识,获得了可怕的力量,做出罪大恶极的事,从此受到诅咒成为禅德里安。禅德里安就像晴天霹雳一样,出现时只带来毁灭与恐怖。所到之处植物枯死,木腐铁锈,砖头碎裂…… 如果不是全家被禅德里安杀害,红发男孩科沃斯,或许永远不会前往学院学习传说中的魔法、寻找禅德里安的档案;不会变成令人闻风丧胆的传奇人物;不会做出轰轰烈烈的事迹;更不会退隐到偏僻小镇当个旅店老板,直到被另一个追寻传奇的作传家找到,揭开他过往的回忆……
这是科沃斯的故事,从很多方面来说,这也是一个关于禅德里安的故事。口耳相传的英雄事迹只不过是添油加醋,真正的传奇,只能听当事者自己的述说……
亚波娜之歌 豆瓣
A Song for Arbonne
作者: (加)盖伊·加夫里尔·凯 译者: 董宇虹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 1
盖伊是严肃奇幻界中 最好的作家,他对每一本新书都认真研究并能开发新领域和新元素。他写的《费奥纳瓦织锦》是 继托尔金之后最好的三步曲之一。而在《提嘉娜》中,他并没有重复以往的作品而是创造了一个的新的世界——一个关于政治革命及心灵探索的伟大故事,并在其中综合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特点,他自己的魔法元素及永恒的人类精神。现在他又对早期的法国普罗旺斯生活产生了灵感 ——一个关于吟游诗人和爱的故事,一首悠久动人的《亚波娜之歌》(A Song for Arbonne)。
《亚波娜之歌》充分显示了作者一贯的高水准:这是一个庞大的吸引人的冒险,一个充满激情和宗教爱情以及对国家荣誉探索的故事——一部以艺术为根基的冒险作品:南方城市亚波娜,它的子民以和男神Corannon同等的地位礼拜着女神Rian 。与之相对的,从它的北方邻国高浩特(Gorhaut )——一个只礼拜男神Corannon并且是把他作为战争之神礼拜的国度——来了一个年轻雇佣兵;这名佣兵的父亲是北国的主教,他一直企图侵略南国,并烧毁女神的信徒尤其是女牧师,然后以这燃烧的大火祭拜男神。他还控制高浩特(Gorhaut )新的年轻国王,并使其卖掉了北方边境来实现他可怕的野心。
来到亚波娜的年轻雇佣兵——布莱斯(Blaise)是高浩特(Gorhaut )真正的继承人。起初他并不理解并轻视亚波娜(Arbonne)的文化(虽然从某些方面来讲他是Kay史诗中的主角,但亚波娜(Arbonne)及其文化却是这本书的核心)。 尽管爱是宗教活动的准则,但宗教之爱并不会被教条所束缚,一位公爵的妻子已经死了23年,由于她生下了别人的孩子导致亚波娜(Arbonne)两大贵族间永无休止的斗争,在痛苦的斗争中骄傲和强烈的感情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长期斗争使得这个国家不能团结起来抵挡来自高浩特(Gorhaut )的侵略。随着政局的变化,布莱斯(Blaise)不得不声称——他的父亲和国王是卑鄙的叛徒——并向高浩特(Gorhaut )要求他的王权。这个大纲仅能提亚波娜(Arbonne)庞大情节的开头,但重要的是它提示了盖伊丰满的人物刻画 ,敏锐的感情洞察力,编辑悲喜剧的宽广度(完全可以说是一个男神和女神对事物有真正影响的,仿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世界),和才华及他作品的主旨。
盖伊之所以能成为当今严肃奇幻界中,最好的有独特风格的作家之一,部分因为他很认真的研究了Homer和Le Guin的作品:当他在描写那些经常容易缺乏深度和感染力的类型,如一个复杂的现代爱情,强烈的感情, 在欲望与责任之间的难于取舍时,他很擅长使用大量古老的英雄史诗作比喻。在 亚波娜之歌中有许多精彩显眼的片段描写,但是他用个别的细节描写来编织作品主旋律的方式才最能体现他对故事的掌控力。盖伊知道如何把小的情节描写得像大场面一样精彩,而且能轻易的从整个故事滑入个别细节。实际上,在政治中插入感情色彩的手法,用行动或静止的片断组成复杂的历史, 以及有时使真正艺术品在世间出现的这种能力使他区别于这一领域中 的其他作者。
《亚波娜之歌》奠定了盖伊在严肃奇幻界中的明星地位。这是一本有着惊人可读性的书, 当那些角色面对危险和可能性,希望与欲望,不论国家或心灵的不可预知的胜败,它将从始至中的吸引你。这本小说让我们去相信慷慨与伟大,相信人人心中的正直与善良不论它们多么令人难以置信。
2014年4月20日 想读
B
汗血宝马 豆瓣
Under Heaven
作者: [加] 盖伊·加夫里尔·凯 译者: 白文革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 - 5
大将军沈皋去世后,他的二儿子沈泰独自一人前往远离家乡的库尔勒诺。远嫁外番和亲的程婉公主将二百五十匹汗血宝马赐予沈泰。公主的厚礼对他来说,是福更是祸。他遭遇了刺客的袭击,却被荒野中的冤魂所救。他决定提前踏上归程,找出要置他于死地的真凶。
回皇城的途中沈泰遇到了前来搭救他的瞰林武士韦颂,并结识爱酒如命的大诗人司马子安。韦颂受雇于春雨,春雨本是名青楼女子,与沈泰两情相悦,但在沈泰前往库尔勒诺后不久被宰相文周买去纳作小妾。文周乃是当今皇上宠妃文蹇的表兄,权力之大可谓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心怀嫉妒的他一心想除掉沈泰但屡遭失败。与此同时,沈泰又得知了妹妹沈礼眉的遭遇——野心勃勃的大哥沈柳如今是文周的谏客,为了“家族的荣耀”和自己的仕途,不惜将妹妹献出,以公主身份远嫁外番和亲。
此时沈泰被程婉公主赏赐的消息早已传到了皇上耳中,他也顿时从无名小卒变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先后分别受到掌有军事大权的安隶、珍妃文蹇、甚至皇上本人的秘密接见,沈泰向安隶和文蹇分别提出,愿意以所有的汗血宝马换取妹妹沈礼眉的归来,但都被告知无法做到。他绝没有料到的是,自己多年前的好心之举竟不经意间改变了沈礼眉的命运。可汗长子摩沙格为报答沈泰救命之恩,冒着生命危险将沈礼眉救出。
不久,安隶率兵叛乱,文蹇、文周、沈柳三人被将士们视为导致此祸的根源,均在皇上弃都逃命途中被杀。多亏沈泰及时派去两名忠实的瞰林武士,春雨得以逃脱,却因一念之差与沈泰错过,并最终决定离开沈泰,回到西域的家乡。而沈泰在战乱之际将汗血宝马取回,赠予皇上,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
2014年4月20日 想读
B
提嘉娜 豆瓣
Tigana
7.7 (13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盖伊·加夫里尔·凯 译者: 梁宇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 5
在一座名为“掌屿”的半岛上,有九个行省,一群骄傲的人住在这里;而掌屿西方一个名叫“提嘉娜”的行省,住着一群最骄傲的人。
当侵略者到来的时候,他们拼死抵抗,并为这种骄傲付出了代价——他们失去了自己故乡的名字。
这个名字被巫师君王夺走,正如同他们的绘画、书籍、雕像和艺术品统统被侵略者摧毁一样。他们失去了自己故乡的名字,失去了自己名字的一部分,也失去了自由。
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幸存者们寻找、挣扎、逃离、忍耐……他们将复仇的渴望编织成细密的丝线,并在一个春日牵动这些丝线,令所有人的命运随之起舞。
提嘉娜--丢失的名字,被夺走的名字,被夺走的自由,被铭刻的痛苦,被歌唱和无法听到的名字。
2014年4月20日 想读
B
盛世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有时右逝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1 - 5
旧城区,是一个妓女如云的地方。
东城区,是一个物流如梭的地方。
新城区,是一个黑白混杂的地方。
这就如同一个新时代的三国,黑社会势力各个独门而立,混着鲜血,想要铸建属于自己的黑帮盛世。
遗憾的是,这条路上注定只能有小于等于一的王者。
陈默的冷漠之极,右子的恻隐之心,大猛子的粗中有细,白大雪的一手遮天,棍子的身不由己,秦叁的见利忘义,麦子尖的两肋插刀……
虽然同处于一个黑社会,但是人性却让所有人都不同。
血誓 豆瓣
Blood Oath
作者: [美]克里斯多夫•法恩斯沃斯 译者: 王爽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2 - 9
地球上并不只有一个世界。
当你知道吸血鬼真实存在、弗兰肯斯坦伯爵从未死去、蜥蜴人在地底生活了多年,你就会明白,笼罩在我们头顶的,除了来自内部的乌云,还有来自异世界的阴影。
1867年,一艘死亡之船船靠岸。
凯德以吸血鬼之身出现在人们面前。
时任美国总统安德鲁•约翰逊在女巫的帮助下与凯德订立了血之契约。
从此,历届美国总统多了一个比核武器还让人坐立不安的秘密武器,这个国家多了很多无法示人的写满超自然事件的秘密档案。
本书的故事发生之时,作为总统和吸血鬼之间的纽带的特派员格里夫已经走到生命尽头,新的特派员扎克带着恐惧和抗拒走马上任。在扎克与凯德并肩作战,应对由用邪恶方法获得不死之身的“弗兰肯斯坦男爵”制造的国家危机的过程中,向世人施了障眼法的世界真实面貌、一个个历史真相被逐步揭露出来。同时,一个更大的政府阴谋也渐渐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