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宇宙尽头的餐馆 豆瓣 Goodreads
The Restaurant at the End of the Universe
8.7 (157 个评分) 作者: [英] 道格拉斯·亚当斯 译者: 姚向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4
宇宙尽头的餐馆是餐饮史上最了不起的风险投资,整个餐馆被一个巨大的时间泡包裹,并沿时间轴向前投射至宇宙终结的那个时刻。
餐馆里,客人各自挑选座位坐下,吃着美食,观看整个宇宙在周围爆炸。
你可以随意就座,无需预约,因为你可以返回原先时间后再补订;你愿意来多少次就可以来多少次,但要确定千万别遇见自己;同时,你需要做的不过是在自己所在的时代开个储蓄账户,存下一分钱,等抵达时间尽头的时候,所得的复利足以保证你付得起账单。
为此,混球星系的广告公司的口号是:如果今天早晨你已经做了六件不可能的事情,那就干脆来宇宙尽头的“豪河”餐馆吃顿早饭吧!
“黄金之心”号的乘员们正有此意。比起逃脱沃贡人的追击,避免被带到银河系最邪恶的星球,以及教飞船学会如何冲一杯好茶,这实在是件不足挂齿的小事。
说真的,有谁预约过吗?
面包匠的狂欢节 豆瓣
The Breadmaker's Carnival
8.0 (7 个评分) 作者: [澳大利亚] 安德鲁·林赛 译者: 小二 译林出版社 2015 - 6
意大利小镇巴切赖托的居民怀揣各自的欲望,不自知地过着荒唐而滑稽的生活:要为上帝照相的卢伊吉,用独腿跳舞的苉雅,色情暴虐的牧师,肥胖纵欲的面包匠……在伦理和堕落的对峙中日夜挣扎的人们终于在复活节与愚人节相遇的那一天借助面包匠吉安尼神奇的复活节面包彻底释放了内心的恶魔,在狂欢式的肆意交媾中放空了自我,洗涤了灵魂。
人类的信仰经得起怎样的考验?我们的伦理能承受怎样的试炼?直面这些让人不寒而栗的问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面包匠的狂欢节》中有随心所欲的性爱,有为所欲为的谵妄,却并不能激发起令人愉悦的兴奋,相反,这种放弃所有伦理与信仰约束,对放纵的任性演绎让人不寒而栗,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内心深处最不可见人的阴影,向我们揭示了我们在“恶”上无限的潜能。这一则离奇荒诞的寓言提出的是一个我们几乎无法回答的哲学问题:主导我们精神的到底是什么?为何在欲望面前,信仰的塌方如此猛烈,人的堕落会如此彻底?
刀锋 豆瓣 Goodreads
The Razor's Edge
8.6 (46 个评分) 作者: [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林步升 猫头鹰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6 - 11
★全新译本,专文导读
★“最会讲故事的作家”“整个英语世界最畅销的作家之一”毛姆长篇代表作
★毛姆唯一一部以自己的真名命名叙事者的长篇小说,美国出版首月狂销50万册
★两度被改编成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项提名,勇夺最佳女配角奖
★一本我们在20岁,30岁,40岁都 应 该用心去读的书
-------------------------------
我要走遍世上每一条路,
经历深沉的悲伤、莫名的哀愁、无尽的喜悦,
只求放手一搏、体验人生,追求灵魂中的星辰。
-------------------------------
“人生如果不想随波逐流,就等于是场豪赌,失败的人不胜枚举,成功的人寥寥无几。”
-------------------------------
“我并不怕犯错,搞不好会在其中一条冤枉路上,找到人生的目标。”
-------------------------------
“你不禁会想问自己,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还是只能可悲地任凭命运摆布?”
-------------------------------
本书是毛姆四大长篇小说代表作中最后一部,小说初稿完成后,他说:“写这本书带给我极大的乐趣。我才不管其他人觉得这本书是好是坏。我终于可以一吐为快,对我而言,这才是最重要的。”《刀锋》出版首月,就在美国狂销五十万册,两度被改编电影,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项提名,并勇夺最佳女配角奖。
本书背景设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1919年至20世纪40年代),小说主人公拉里一战时服役于空军,曾在浩瀚无垠的天空中高飞,想要“远远超越世俗的权力和荣誉”,战友之死让他惊觉生命之无奈与不可超越。退伍后,拉里不上大学,不结婚,也不愿就业,抛下亲友,到欧洲游历,最后远赴印度,在一位象神大师的静修院受到启发,顿悟了生命的真义。
本书是毛姆唯一以自己真名作为叙事者的长篇小说。书中人物虽都“另取其名”,内容却“毫无虚构”,都是源自毛姆与友人的亲身经历。
老残游记 豆瓣
作者: 刘鹗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 - 9
亚洲周刊20世纪100部中文小说中位列前十,历史最久远的为清末作家刘鹗发表于1903年,反映晚清腐败社会的《老残游记》。
本书主人公老残,不入仕途,浪迹江湖,凭借医术糊口,游走中华大地,看似跌宕曲折的游历,实则是潜入官场内部的冒险。
老残一路走,一路看,茫茫官场,芸芸百官,玉贤、刚弼等“清官”的真实面目、官场晋升的手段和细节,一一浮出水面,读来不寒而栗;中国传统官场文化中的规则与潜规则,再无任何遮掩!
本书问世百年,赢得“中国近一百年内无此小说”之盛赞,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
编辑推荐
世纪经典:一个世纪以来,《老残游记》中文印行版本多达186种,并被译成8国语言在海外广为流传。
精美插图:独家收录精美手绘插图,大气呈现中华大地山水风貌。
精校精编:依据1906年天津《日日新闻》善本为底本勘校,全新精校典藏。
装帧现代:精心设计文字版式,版式舒朗,设计精美,便于阅读收藏。
名人推荐
“中国近一百年内无此小说”
——严复
“不意中国亦有此人!可与英国最高小说平行。”
——王国维
“叙景状物,时有可观,
作者信仰,并见于内。”
——鲁迅
“我平生所见,有清一代的奇才、异人、你们没法框他的人,我最佩服的只有两个人:前有曹雪芹,后有刘铁云!”
——周汝昌
“只有精细的观察能供给这种描写的底子;只有朴素新鲜的活文字能供给这种描写的工具。”
——胡适
“文字之机趣,描写之生动,有眼人自会辨别”
——林语堂
“ 《老残游记》是‘近乎革命式的成就’”
——夏志清
“清末有一册《老残游记》……刘鄂信笔写来,有一种很特殊的诚恳在里面。”
——阿城
“这本书是古老的中国文明在其衰落之前的最后一篇伟大的赞歌。”
——普实克
2020年4月10日 已读
上学时的课文里白妞唱段写得太好印象深刻,看完全书果然写得最好的就是这段,看来课本编书人品味还是不错的
中国 小说
魔道祖師 一 豆瓣
7.2 (68 个评分) 作者: 墨香铜臭 平心工作室 2016
墨香銅臭年度最具話題性的超強人氣之作!
額外收錄繁體版獨家番外
重生於世的一代魔頭,非但沒有再掀腥風血雨,
竟還和正派人士一起調查疑案,鏟妖除魔?!
更驚人的是,他和這位正派人士還一起往斷袖的道路上奔去……
隨書附贈精美明信片一張
夷陵老祖魏無羨,死於亂葬崗大圍剿。
他是人人喊打的魔頭,眾人都罵他叛出師門、喪心病狂,
他的死亡帶來了無數的歡欣鼓舞。
十幾年過去,魏無羨自認再沒有比他更安分的孤魂野鬼了,
可竟有人透過獻舍,召喚他上身,讓他再度重活於世!
換了一具肉身的魏無羨意圖隱瞞身分,
誰承想卻陰錯陽差地被姑蘇藍氏的藍忘機給帶回了藍府。
生前的魏無羨為魔道祖師,本以為死無全屍已是他的結局,
可此番意外重生後,卻得再次面對當初圍剿他的各大仙門世家。
更棘手的是,向來嚴肅古板的藍忘機如今卻硬是留住自己,
任他撒潑調戲、夜半爬床也依舊面不改色,平靜以對。
這人稱含光君的世家仙首藍忘機,究竟意欲如何?
而自己,又待如何?
镇魂 豆瓣 豆瓣
priest
7.3 (89 个评分) 作者: Priest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9 - 5
日冕一天转一圈,日头就东升西落一次,周而复始,象征着生生不息,轮回不止的意思。——《轮回晷》
自洪荒伊始,万物开蒙,就有善恶,而最早的善恶判,就是刻在山河锥上。——《山河锥》
梦不知何时醒、何时灭,天崩地裂,见不得天日,原来都是青天白日下不敢细想的思量……从来无处表白的,是那些生不得、死不得、忘不得也记不得的心。——《功德笔》
“我富有天下名山大川,想起来也没什么稀奇的,不过就是一堆烂石头野河水,浑身上下,大概也就只有这几分真心能上秤卖上二两,你要?拿去。”——《镇魂灯》
老人与海 豆瓣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8.6 (32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欧内斯特·海明威 译者: 吴劳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 - 10
本书讲述了一个渔夫的故事。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他再遭到一条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而在老圣地亚哥出海的日子里,他的忘年好友一直在海边忠诚地等待,满怀信心地迎接着他的归来。
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 豆瓣
7.5 (17 个评分) 作者: [波兰] 布鲁诺·舒尔茨 译者: 陆源 / 林洪亮 校订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 - 6
二十世纪波兰文学天才舒尔茨两本传世奇书之一
◎ 编辑推荐
∞ 舒尔茨与贡布罗维奇、维特凯维奇并称波兰第二共和国(1921-1939)的“先锋文学三杰”。波兰文学院授予他“金桂冠”称号。入选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书单的八部波兰文学经典中,唯布鲁诺·舒尔茨独占两部。J.M.库切、切斯瓦夫·米沃什、约翰·厄普代克、苏珊·桑塔格、艾萨克·辛格、菲利普·罗斯、索菲亚·纳尔克夫斯卡等高度评价的天才。辛西娅·欧芝克、柴纳·米耶维、大卫·格罗斯曼、杰西·费科斯基、乔纳森·萨佛兰·福尔、妮可·克劳斯等深受其影响。
∞ 死后复生成螃蟹、被家人分食的父亲;疗养院的人面狗;一本无法描述、不曾写出之书;重读小学的老头;局外人多多;凭借集邮册阅读的春天……布鲁诺·舒尔茨想象力极其诡异、修辞手段颇为乖张,他的文字绚烂奇崛、盛大隐秘,有着难以企及的梦幻色彩。他使用大量奇诡的超现实主义手法,用瑰丽的语言、令人不安的隐喻和不断延伸的意象堆叠出恢弘的景观,他还常常往浓烈的意象调子里掺入黑色,使之更加浓烈,进而在现实与虚幻之间迎来生命的高潮,死亡,然后是一次次的变形。
∞ 波兰荒诞奇幻电影《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改编自本书,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
◎ 内容简介
《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出版于 1937 年,由十三个短篇组成:一本无法描述、不曾写出之书,凭借集邮册阅读的春天,疗养院的人面狗,局外人多多,重读小学的老头,死后复生成螃蟹、被家人分食的父亲……取材于作者的童年与家庭,其中加入大量奇诡的想象、瑰丽的意象以及晦涩的隐喻,使现实与梦境难分难辨。文字精致而诗意,充满画面感与音乐感。本书翻译主要依据 John Curran Davis 的英译本。
◎ 名人推荐
布鲁诺·舒尔茨那想象力极其诡异、修辞手段颇为乖张的文字,有着难以企及的梦幻色彩,他还常常往浓烈的意象调子里掺入黑色,使之更加浓烈,进而在现实与虚幻之间最终迎来生命的高潮,死亡,然后是一次次的变形。
—— 约翰·厄普代克
《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有丰富的幻想,充满对活生生的世界的理解的喜悦,风格优雅,机智诙谐,并得到一种神秘但前后一致的唯心主义美学的加固……是独特而骇人的产品……舒尔茨倾向于再创造——或许是编造——童年的意识,它充满恐怖、迷恋,以及疯狂的光荣。
舒尔茨作为一个自己内心生活的探索者,其才能是无与伦比的,这内心生活同时也是对他的童年和他自己的创造活动进行回忆的内心生活。他的故事的魅力和新鲜源自前者,他的故事的知识力量则来自后者。
—— J.M.库切
不容易把他归入哪个流派。他可以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者、象征主义者、表现主义者、现代主义者……他写得时而像卡夫卡,时而像普鲁斯特,而有时成功达到他们没有到达的深度。
—— 艾萨克·辛格
即便有卡夫卡存在,布鲁诺·舒尔茨仍然写下了二十世纪最有魅力的作品之一。
布鲁诺·舒尔茨与卡夫卡一样,使自己的写作在几乎没有限度的自由里生存,在不断扩张的想象里建构起自己的房屋、街道、河流和人物,让自己的叙述永远大于现实。他们笔下的景色经常超越视线所及,达到他们内心的长度;而人物的命运像记忆一样悠久,生和死都无法测量。他们的作品就像他们失去了空间的民族,只能在时间的长河里随波逐流。于是我们读到了丰厚的历史,可是找不到明确的地点。
—— 余华《被遗忘的布鲁诺·舒尔茨》
和二十世纪的其他短篇小说大师相比,无论是怪诞中透着温暖的舍伍德·安德森、从容节制的博尔赫斯、冷硬简约的雷蒙德·卡佛还是善于把日常场景眩晕化的胡里奥·科塔萨尔,布鲁诺·舒尔茨那种无明显叙事由头、轻结构而重隐喻、情感的指向捉摸不定但语义的密度压得令人难以喘息的写法很难从小说技艺的层面上与他们找到任何交集,他就像突然闯入我们短篇小说阅读经验里的一个孤独的刀客,用本该属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诗歌气场的语言刀法,成功地从我们的阅读陈规里劈开了小说叙事与诗歌想象力之间的藩篱。
—— 诗人胡续冬
◎ 媒体推荐
布鲁诺·舒尔茨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意外的发现,他的两本短篇小说集将会成为短时期内难以突破的语言极限,再也不会有人像他那样去写作,他的语言中蕴涵了数学的精湛、古典的诗意和病态的抒情。
——《纽约客》
舒尔茨一生中少量出产的作品都应该被出版,以便与其他二十世纪的巨人如卡夫卡和博尔赫斯一起获得自己的位置。
—— Sjón Sigurdsson,《秃鹫》杂志
(舒尔茨)极其漂亮、敏感、意味深长的故事将波兰语言提升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水准。我爱他,但我也恨他,因为没有办法和他竞争。他就是波兰语的天才。
—— 波兰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英国《卫报》
每当我打开他的书时,我都会惊奇地发现这位作家,一个很少离开家乡的人,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完整的世界、现实的另一个维度……他的(故事)构建了一个梦幻般的宇宙,一个家庭的私人神话,它们由一种充满生命的语言所写成,这种语言本身就是故事的主要特征,也是它们可能存在的唯一维度……在每一页上,生命都在肆虐,充满活力。
—— 大卫·格罗斯曼,《纽约客》
现代欧洲最原始的想象之一。
—— 纳博科夫奖、马拉默德奖得主 辛西娅·欧芝克
严肃但有尊严,充满家庭式朴素的诗意,欣喜且仁慈;具有很强的原创性,内敛、不生硬。
——《纽约书评》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8.9 (287 个评分) 作者: [英] 道格拉斯·亚当斯 译者: 姚向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7 其它标题: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
突如其来的寂静笼罩了地球。这事实上比噪音更加可怕。有一会儿,什么也没有发生。
巨大的飞船一动不动地挂在空中,覆盖了地球上的每个国家。
在黯然退场之前,地球首先被改造成了最终极的声音重放器件,这是有史以来建造过的最伟大的播音系统。但伴之而来的不是演奏会,不是音乐,没有开场号曲,而仅仅是一条简短的信息。
“地球人,请注意了。”一个声音说,这声音堪称完美,仿佛来自四声道系统,完美得无懈可击,失真度低得能让勇敢的男人洒下眼泪。
“这里是银河超空间规划委员会。诸位无疑已经知道,银河系边远地区的开发规划要求建造一条穿过贵恒星系的超空间快速通道,令人遗憾的是,贵行星属于计划中预定毁灭的星球之一。毁灭过程将在略少于贵地球时间两分钟后开始。谢谢合作。”
蝴蝶梦 豆瓣
Rebecca
7.8 (31 个评分) 作者: [英] 达夫妮·杜穆里埃 译者: 林智玲 程德 译 / 陆谷孙 校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 3
《蝴蝶梦》原名“吕蓓卡”,是达夫妮·杜穆里埃的成名作。
“我”与丧偶后萎靡不振的德温特先生一见钟情。但随他住进著名的曼陀里庄园后,却发现时时处在德温特已故的前妻吕蓓卡的阴影笼罩之下。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吕蓓卡真正的死因,于是面临情与法的选择。不久,一场神秘的大火将漫陀里化为灰烬……作者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成功地渲染了缠绵悱恻的怀乡忆旧和阴森压抑的绝望恐怖这样两种交叠渗透的气氛,加之全书悬念不断,使之成为一本多年畅销不衰的浪漫主义小说。
审判 城堡 豆瓣
作者: 卡夫卡 译者: 汤永宽 / 钱满素 2006 - 4
卡夫卡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以自己独辟蹊径的创作广泛地影响了当代各国文学,在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一页。他当之无愧地被尊称为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城堡》是卡夫卡三部未竟长篇之一,篇幅最大,也最富有卡夫卡特色,被公认为他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布洛德甚至称《城堡》是“卡夫卡的浮士德”。小说写的是主人公K为进入城堡而徒然努力的故事。作品寓意深邃,内容怪诞。通过一个迷宫似的故事,展现了一个独特的世界。
卡夫卡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奠基者之一,被荒诞派、新小说派等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奉为鼻祖。《审判》和《城堡》是卡夫卡的长篇小说代表作。
卡夫卡的小说发表后曾在世界文坛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和评论界热烈争论,因表现“现代人的困惑”的主题而在西方社会中掀起了“卡夫卡热”。美国著名诗人奥登评论说:“就作家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而论,卡夫卡完全可以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等相提并论。”
卡夫卡独辟蹊径的创作广泛地影响了当代各国文学。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将卡夫卡和塞万提斯并称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两位文学大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在读完《变形记》后称卡夫卡让他发现了“文学还存在着多种别的可能性”。中国先锋派代表作家余华、格非、残雪等人的创作亦深受卡夫卡的影响。
嫌疑人X的献身 Goodreads 豆瓣
容疑者Xの献身
8.7 (986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刘子倩 南海出版公司 2008 - 9
百年一遇的数学天才石神,每天唯一的乐趣,便是去固定的便当店买午餐,只为看一眼在便当店做事的邻居靖子。
靖子与女儿相依为命,失手杀了前来纠缠的前夫。石神提出由他料理善后。石神设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局,令警方始终只能在外围敲敲打打,根本无法与案子沾边。石神究竟使用了什么手法?
斯塔福特疑案 豆瓣
The Sittaford Mystery
5.7 (6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 杨民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 2
大雪覆盖下的斯塔福特宅邸内进行着一场招魂会,但在通灵游戏中的精灵却突然发出了埃克桑普敦镇的特里威廉上校被谋杀的口信。斯塔福特的人们于是不安起来,这时勇敢的伯纳比少校毅然担任起了去镇上查看的任务。结果发现特里威廉上校真的已经倒毙在家中。
悬崖上的谋杀 豆瓣
Why Didn't They Ask Evans?
6.9 (7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 叶刚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 9
博比·琼斯正在打高尔夫,一记奇怪的右曲球,他把球打下了悬崖的边缘。他的球找不到了,但在悬崖下的岩石上他发现一个人蜷曲着身体,快要死了。快要咽气时,那人睁开眼睛,说:“他们为什么不找埃文斯?”
带着这句话的困惑,博比和他活力十足的伙伴弗兰基着手去解这个谜,这将把他们带入致命的危险之中……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豆瓣
Hallowe'en Party
6.6 (17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 吴冬月 / 梁冠男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 10
在万圣节前夜的晚会上,乔伊斯——一个十三岁的虚荣女孩——吹嘘说她曾经亲眼看见过一起谋杀。没有人相信她,她愤然而去。但是几小时后,在那栋房子里发现了她的尸体,被溺死在咬苹果游戏的水桶里了。当天晚上,赫尔克里·波洛被请来找出“幕后黑手”。可是首先他必须确定他是在调查一起谋杀案还是连环谋杀案……
破镜谋杀案 豆瓣
The Mirror Crack's From Side To Side
6.7 (20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 吴宇宏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 8
一分钟之前,无聊的希瑟·巴德科克还在和她的电影偶像——迷人的玛丽娜·格雷格闲聊。一分钟后,希瑟就突然感到体内某种剧毒正在发作。可是,那致命的毒药水本来是要致谁于死地?
玛丽娜那呆滞的表情表明她目睹了极其可怕的事。但当人们试图搜寻重要物证时,简·马普尔小姐却进行一项与众不同的调查——对人性的探究。
借镜杀人 豆瓣
They Do It With Mirrors
6.2 (11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 丁叶然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 5
石门庄园里正弥漫着一种恐怖的不祥感,作为不良少年收容中心,这里聚集了许多危险的人。果然不久就发生了一起少年企图枪杀监护者的意外事件,所幸无人伤亡。然而,与此同时一位神秘的访客就没那么幸运了——他在庄园宅邸的另一间屋子里被枪杀了。
蓝色列车之谜 豆瓣
The Mystery Of The Blue Train
6.4 (15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 丁叶然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 10
当豪华的“蓝色列车”到达尼斯的时候,卧车管理员试图叫醒熟睡的鲁丝·凯特林。但她再也无法醒来了——因为她已经被谋杀,并且遭到了毁容,几乎难以辨认。更有甚者,她珍贵的火心宝石不见了。主要的嫌疑对象是鲁丝的丈夫德里克。他与鲁丝已经分居多时,行同陌路。然而波洛却不相信,于是他上演了一场奇怪的再乘蓝色列车之旅,并且还有凶手同行……
三幕悲剧 豆瓣
Three Act Tragedy
7.2 (31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 陈羡(石门居士)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 6
人们常说十三个人参加的晚餐会有厄运。你相信吗?
当波洛受邀加入查尔斯爵士这次不吉利的晚餐后,诅咒灵验了。牧师巴宾顿先生突然死在了众宾客面前。但死神并未因此停住脚步,凶手亲自在大侦探波洛的眼前拉开了这场谋杀的序幕。杀人的剧作不断地上演,相同的演员,相似的布景,相近的情节。死亡的威胁甚至降临在波洛自己的身上。
谁将是下一个受害者?
---------目录---------
<第一幕 嫌疑>
第一章 鸦巢
第二章 晚餐前的插曲
第三章 查尔斯爵士的疑惑
第四章 现代伊莲
第五章 逃离一个女人
<第二幕 确证>
第一章 查尔斯爵士收到一封信
第二章 失踪的管家
第三章 哪一个?
第四章 仆人的证词
第五章 管家的房间
第六章 关于墨迹
第七章 作战计划
<第三幕 发现>
第一章 巴宾顿太太
第二章 玛丽夫人
第三章 波洛重新出场
第四章 调查摘要
第五章 分工
第六章 辛西娅·戴克斯
第七章 戴克斯船长
第八章 安吉拉·萨特克里夫
第九章 默里尔·威尔斯
第十章 奥利弗·曼德斯
第十一章 波洛举行雪利酒会
第十二章 在吉灵的日子
第十三章 德·拉什布里杰太太
第十四章 米尔雷小姐
第十五章 落幕
空谷幽魂 豆瓣
The Hollow
7.7 (19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 黄昱宁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 10
在“幽谷庄园”女主人安格卡特尔夫人眼里,即将到来的周末派对既让人激动,又令人害怕。管家和厨娘把一切都料理得并井有条,然而,夫人隐隐感到:她激请的那些客人,彼此之间,并不是一团和气。
赫尔我克里·波洛也收到了请柬。然而,当他抵达庄园时,扑面而来的竟是一幕戏剧感十足的谋杀场景:游泳池边躺着一具男尸,一把枪缓缓沉入池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