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海鸟的哭泣 豆瓣
The Seabird's Cry 所属 作品: 海鸟的哭泣
9.3 (37 个评分) 作者: [英]亚当•尼科尔森 著;[英]凯特•博克瑟 绘 译者: 木草草 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0 - 7
◎ 杰出的自然主义非虚构作品
◎《泰晤士报》《华盛顿邮报》年度好书
◎ 荣获英国自然与旅行写作至高奖——温赖特奖
----------------
海鸟是海上与风中的⼤师,是唯⼀⼀类在陆地、海洋与天空都能⾃在⽣活的⽣物,⼀直为⼈类所着迷。
它们在地球上极为艰难的环境中成长,并已存活了⼀亿年,但如今似乎正在被我们摧毁。它们的数量正直线下滑,在过去的六⼗年⾥少了三分之⼆。许多海鸟在海湾与栖息地哭泣,许多海鸟将成为回忆。
《海鸟的哭泣》将带领我们游历信天翁、海鹦、鲣鸟等⼗种海鸟的栖息地,从赫布⾥底群岛到奥克尼群岛,再到设得兰群岛,并配以栩栩如⽣的海鸟⼿绘插图。
亚当·尼科尔森将历史、传说、诗歌、民俗学和现代科学相结合,⽣动揭⽰海鸟动⼈的⽣活细节和惊⼈的⽣存智慧:它们⾝体的运作⽅式、令⼈⽬眩的⽅向辨识技能、能够运⽤嗅觉捕鱼或寻觅归途的能⼒以及懂得赖以为⽣的风运作的规律等,并以讲故事的口吻和⽂学性的笔触描述海鸟世界的爱、失去与残忍,让我们忍不住觉得,海鸟的世界就是我们的世界。
----------------
◎ 海鸟的悲惨现在,也许就是人类的未来
以全新的目光看待周遭世界,唤醒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如果没有了海鸟,人类也将无法存续;唯有真正理解海鸟的世界,我们才知道如何去挽救。借海鸟的视角,帮助我们重新思索人类在天地间的定位。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亚当·尼科尔森写给海鸟的挽歌
结合历史、传说、诗歌、民俗学和现代科学的知识,以讲故事的口吻和⽂学性的表达,⽣动描述海鸟动⼈的⽣活细节和惊⼈的⽣存智慧,带你探寻⼗位海洋旅⾏家的秘密⽣活,揭⽰海鸟濒临灭绝的真相,引发⼈们对⾃⾝⾏为的思考。
◎ 透过海鸟的眼睛,看到世界最好与最坏的模样
海鸟的世界就是我们的世界。和人类一样,每种海鸟都有专属的性格,也有共通的欲望和诉求:它们是⾼效的捕猎者、稳重的投资者、凶猛的弑亲者……⽣与竞争、爱与失去、美与残酷,关于海鸟世界的种种真相,刷新你我的世界观。
◎ 许多你不知道的海鸟“超能力”,充满许多迷人的细节,让你的思绪插上翅膀自由飞翔
剪水鹱能够通过嗅觉找到回家的路?每只海鹦的脑海里都有一幅北大西洋的概念地图海鸦能潜到水下超过180米深的地方?三趾鸥体内的压力荷尔蒙可以衡量海洋中的鱼类资源是否丰富……
◎ 搭配大量的纪实图表和手绘插图,直观展示海鸟的多样形态
栩栩如生的手绘插图,细腻描摹海鸟的形态;丰富的纪实照片和图表,深刻记录海鸟的生存环境。
----------------
继《寂静的春天》之后最重要的书。美丽,迷人。
——戴夫•希利(地理学家)
《海鸟的哭泣》是一部伟大的书,一下子就跻身于现代鸟类书籍中最伟大的作品之列。
——蒂姆•迪伊(英国作家)
我为之深深着迷——我的思绪随着书中精妙优美的文字不断转向、升华。这本无与伦比的作品轻而易举地将神话与科学同时囊括其中,而且还对鸟类的脆弱性与不可思议之处时刻保持警觉。这样的书能够让你的思绪插上翅膀自由飞翔。
——罗伯特•麦克法兰(著名自然写作作家)
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海鸟的,而是关于有翼生物的生活之歌,它们共享我们的星球,却仿佛居住在另一个世界。
——卡尔•萨菲娜(《蓝色海洋》和《超越语言》的作者
《海鸟的哭泣》优美的文笔以及人类对海鸟本身的好奇和同情,都令人着迷不已。这是一种持续而有力的呼声,要求我们对海鸟独特的生存环境有更多的理解和同情。
——《华尔街日报》
奇妙而抒情,《海鸟的哭泣》深入自然史的艺术和科学领域,就像书里所研究的海鸟一样优雅。——《波士顿环球报》
没有谁能像尼科尔森这样以如此的深情与洞察力,对海鸟的习性、栖息地研究得如此深入……他将带领我们踏上奇特而变幻的旅程,让我们领略到有关海鸟的历史、文学与生物学的魅力。
——《BBC野外生活》
一部非同寻常的书,必将成为经典。
——《金融时报》
这本书和军舰鸟一样无可挑剔,翱翔于自己的天空,极致地专注,出奇地华丽。
——《华盛顿时报》
蕨类植物的秘密生活 豆瓣
所属 作品: 蕨类植物的秘密生活
8.6 (5 个评分) 作者: [美]罗宾·C.莫兰 译者: 武玉东 / 蒋蕾 商务印书馆 2021 - 5
蕨类植物是一类特殊类型的植物,它们和种子植物不同,不依靠种子而是靠孢子繁殖。正因如此,它们的成长周期中存在两个世代,有着两种形态。蕨类植物的栖息范围广泛,从热带一直到极地都有;蕨类植物的种类也极其多样,除了生长于地面,还有攀爬或附生在树上,以及本身就是大树形态的蕨类;有些蕨类有毒,有些颜色艳丽,有些蕨类能在如沙漠般的炎热和干旱中死而复生。在这本综合了蕨类植物的生活史、分类学、适应性、地理学及生态学、演化历史的书中,作者还强调了蕨类植物和人类的关系——文学和电影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蕨类植物名字的由来。
致命植物 豆瓣
Plants that Kill 所属 作品: 致命植物
作者: [英]伊丽莎白·A.丹西(Elizabeth A. Dauncey) / [英]桑尼·拉森(Sonny Larsson) 译者: 魏来 2021 - 3
一部世界剧毒植物的自然史!
这本图文并茂的书深入剖析了地球上剧毒植物的自然史,内容涵盖了从毒芹和颠茄等植物叶片毒效,到如何将这类致命植物运用到医学、宗教仪式以及化学战争中。
通过数百张精美的彩图,《致命植物》阐释了植物如何通过进化产生毒素来抵御食草动物及其他威胁,以及植物体内产生毒素的生理和生化过程。同时,本书讨论了致命植物与其他生物(尤其是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讲解了植物毒素是如何靶向调节哺乳动物身体系统的正常功能,如狼毒乌头对心脏的麻痹作用,光毒性植物引起的日光性皮炎等。此外,这本有趣的书还介绍了许多人类历史上与致命植物相关的植物学知识。
水母之书 豆瓣
Jellyfish:A Natural History 所属 作品: 水母之书
作者: [美]莉萨-安·格什温 译者: 王晨 重庆大学出版社
水母、栉水母、被囊动物和管水母是散发着美丽光芒的神秘生物,拥有令人惊叹而且各不相同的生命周期。这些简单而古老的动物出现在每一片海洋的每一层深度。它们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至少5亿年,是这颗星球上最古老的多器官生命形式。由于它们简单的生命形式对于海洋环境的恶化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如今它们的数量也在增长,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水母之书》提供令人赞叹的海洋摄影,并探索这些奇异生物的生活史、解剖结构和生态特性。各个章节按照不同的主题组织内容,一共囊括了50个独立水母物种的档案,并且都附有照片。这些物种的故事精彩、奇异、新鲜,让人深深认识到生活在全世界最大荒野中的这些漂浮生物是多么与众不同。
• 独一无二的自然史科普,提供真正的科学知识
• 一本华丽的图书,呈现50多个物种的精美照片
• 认识一种最近相当强势的生命形式,揭露它生活方式的秘密
不速之客:藏在家里的自然史 豆瓣
所属 作品: 不速之客:藏在家里的自然史
作者: [英]理查德•琼斯 译者: 花保祯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5
尽管我们今天生活在舒适、设备齐全的房子里,但我们仍然不断地遭遇不速之客,有一大群小动物侵略者觊觎我们的居所。无论是地窖里的甲虫,还是卧室里的蚊子,我们都无法完全躲开它们。事实上,它们已经成为我们和我们家庭的一部分。
本书以英国为中心辐射全世界,介绍了世界性分布的各种典型的小动物,探索它们如何逐渐适应进入人类家庭中生活。同时,本书附有鉴定指南,详细描述所列动物的外观、生活习性以及对人类的影响等等,读者可以了解到自己遇到的入侵者是何种生物,以及如何应对等基本生物学常识。
大灭绝时代 豆瓣
The Sixth Extinction: An Unnatural History 所属 作品: 大灭绝时代
8.6 (32 个评分) 作者: [美] 伊丽莎白·科尔伯特 译者: 叶盛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5
2015年第99届普利策非虚构类写作奖
2014年全球环保话题之书
我们时代的《寂静的春天》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图书馆杂志》年度十大好书
《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财富》年度推荐好书
比尔•盖茨、阿尔•戈尔等名人与多家媒体推荐
《纽约客》记者伊丽莎白•科尔伯特一一亲历全球生态现场,穿插结合三百年科学认知与最新锐生态观点,为读者画出了今天世界的轮廓: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非同凡响的时代,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开始。
故事有十三个。前几个故事所涉及的美洲乳齿象、大海雀还有菊石已经灭绝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远古的大灭绝及其曲折的发现过程。第二部分陈列当下的事实,在日益支离破碎的亚马孙雨林中,在迅速变暖的安第斯山坡面,在大堡礁的外围海域里。
巨变的范围是如此广大,只要在正确的指引之下,随便去哪里都能发现灭绝的现象。最后还有一个故事所讲述的灭绝差不多算是发生在我家后院——说不定,也同时发生在你家。随着故事的推进,读者也能像科学家一样渐渐意识到:当前发生的这一轮大灭绝,源头就在人类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