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柏林谍影 豆瓣
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
8.2 (57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约翰·勒卡雷 译者: 刘险峰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 10
当了一辈子的间谍,利玛斯深知自己在东德一手经营起来的情报网被清剿殆尽。他不甘心就此隐退。英国情报机构策划的最新行动似乎是利玛斯挽回颜面、击败他此生劲敌的最后机会。然而,利玛斯本以为可以从寒冷处归来,却一脚踏进了刺骨的严冬,而要想熬过来这场严冬,除了必须燃烧自己滚烫的鲜血,还有爱情与他最宝贵的信任……
2021年10月15日 已读
写得不错,但不喜欢这个故事
小说 英国
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 豆瓣
Angela Carter's Book of Fairy Tales
8.1 (156 个评分) 作者: [英] 安吉拉·卡特 译者: 郑冉然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9
很久很久以前,精怪故事不光是给孩子们看的,《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就是如此。这部精彩的集子囊括了抒情故事、血腥故事、令人捧腹的故事和粗俗下流的故事,它们来自世界各地,从北极到亚洲——里面决没有昏头昏脑的公主和多愁善感的仙子;相反,我们看到的是美丽的女仆和干瘪的老太婆,狡猾的妇人和品行不端的姑娘,巫婆和接生婆,坏姨妈和怪姐妹。
这些出色的故事颂扬坚强的意志、卑鄙的欺诈、妖术与阴谋,采集它们的只可能是独一无二且令我们深深怀念的安吉拉·卡特。
最初以《悍妇精怪故事集》和《悍妇精怪故事集第二卷》的形式出版
2021年9月1日 已读
读多了容易审美疲劳,毕竟有好些故事是同一个故事在不同地方流传的版本,只是人物名字变了内容基本没变。但还是不错的
小说 英国
指匠 豆瓣 Goodreads
Fingersmith
8.7 (104 个评分) 作者: [英] 萨拉·沃特斯 译者: 阿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 9
禁欲又放浪的维多利亚时代,坐拥家财的千金小姐莫德,日日被迫抄写舅舅的藏书,禁于深宅不得自由。直到某天,觊觎金钱又洞彻人心的“绅士”、出身贼窝却心思单纯的苏,携惊天骗局来到。
一部反转又反转的哥特式悬疑,一部充满十九世纪珍闻的纯文学,一部洋溢着生命体验的女性书写。
美妙的新世界 豆瓣 Goodreads
8.2 (15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阿道司·赫胥黎 译者: 孙法理 译林出版社 2013 - 10
是否,我们终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事物?
是否,我们只能在混沌和疯狂之间进行选择?
《美妙的新世界》所想象的是公元26世纪的未来社会。在那里,人类分为数个“种姓”,批量产生于工业化的育婴房,经过统一的教育和训练,依照预先设定的身份去完成固定的工作和消费。在那里,人人各安其位,快乐满足,人类数百年梦寐以求的一切似乎都已实现。
然而有一天,终于有人发现,我 们并不需要如此的舒适。我们需要诗,需要真正的危险,需要自由,需要善,需要恶……
在今天这个基因工程、虚拟现实和网络超链接的时代,《美妙的新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切中要害。——哈罗德•布鲁姆
2021年4月7日 已读
比1984明亮多了,毕竟还可以选择在清醒的状态下自杀
小说 英国
1984 豆瓣
9.6 (77 个评分) 作者: [英] 乔治·奥威尔 译者: 孙仲旭 译林出版社 2013
这是一部伟大的政治寓言。1984年的世界被三个超级大国瓜分,三个国家之间战争不断,国家内部社会结构被彻底打破,均实行高度集权统治,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打破家庭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并用高科技手段监视控制人们的行为,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
《1984》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展现出不可磨灭的才华,令其他同类作品无法望其项背。对时代来说,它仿佛毒药瓶上的一枚标签。——《纽约先驱论坛报》
乔治•奥威尔的遗世杰作……是了解现代历史不可或缺而又引人人胜的一本书。——《纽约书评》
乔治•奥威尔就极权主义危险发出的警告,给他的同时代人和未来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本书的书名和其中创造的很多新词,比如“新语”,都成了现代政治中丑恶现象的代名词。——《韦氏文学百科词典》
只能用两个词来形容奥威尔:一是“圣徒”,指这个人;一是“先知”,因为他写出了《动物农场》和《1984》。——中国著名学者止庵所有英国作家中最受爱戴的一位。——英国作家、评论家安东尼•伯吉斯
乔治•奥威尔最后的杰作,对现代历史令人着迷而不可或缺的理解。——英国作家、历史学家蒂莫西•加里•阿什
平面国 豆瓣
Flatland: A Romance of Many Dimensions
8.9 (170 个评分) 作者: [英] 埃德温·A·艾勃特 译者: 鲁冬旭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0 - 8
很难简单概括《平面国》这本书。
它可以是:首次解释"维度"概念的科普读物、脑洞大开的科幻小说、煞有介事的数学童话、剑走偏锋的精神启蒙、辛辣讽喻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寓言。
这本一百年前横空出世的小书,通篇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散发着浓浓英式幽默,有趣、迷人,令人捧腹 。
它启发过无数大师,深刻影响了现当代科学。“平面国”已然成为全球范围内的超级文化符号。
*********************************
作者在平面宇宙设定基础上,展开细节详实的“平面国”生活画卷。平面国的各形状居民操心自己的国家社会,就像我们操心自己的日常生活。他们住在平面房子里,通过雾气和光线识别他人,靠彼此触摸识别“角度”区分地位。平面国史上还发生通过染色消除阶级而引发的大事件,比起空间世界的人类历史也不遑多让。
故事的主角,一位体面的正方形先生突然遇到了从三维国前来平面国传福音的“球”。他决定跟随这位导师向平面国传播立体空间的真理,却无法用平面国居民能理解的语言去解释高度和上(而不是北)。被人当做疯子后,他写出了这部传世的《平面国》。
作为读者的我们,将在这个故事中获得上帝视角,得以审视自身,以科学的态度,理解“科学的谦卑”
*************
*** 题 献 ***
写给所有空间中的居民
特别献给H·C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谦卑的平面国居民
他一开始只知道两二维的世界
后来才有幸被引入三维的空间
作者把这本书献给天空之国的臣民们
希望本书能激励你们不断立下更高的志向
去探索四维、五维、甚至六维的秘密
立体人,你们是比作者更高级的物种
愿探索能拓宽你们的想象
并孕育出最少见、最卓越的美德——谦虚
—— 本书作者正方形
2021年2月5日 已读
很有趣,脑洞真大,各种隐喻
小说 英国
失聪宣判 豆瓣
Deaf Sentence
8.4 (11 个评分) 作者: [英] 戴维•洛奇 译者: 刘国枝 / 郑庆庆 新星出版社 2018 - 8
【名人推荐】
“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读到的特别感人至深的作品之一……完美的写作,极富可读性。”——《旁观者》
“专业,且令人愉悦……有许多使读者忍俊不禁的段落……极为有趣,令人感动的作品。”——《文学评论》
“复杂精妙,层叠铺叙……描写了理智与情感。既感人又有趣。洛奇是现代生活的完美观察员。” ——《先驱报》
“有趣,富有人文关怀。”——英国《金融时报》
“能给人启发的黑色喜剧……或许没有别的小说这么成功地描写过困惑、沮丧、社交计谋的多样性,而它们都是由失聪引发的。”——《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内容简介】
这是学院派小说代表作家戴维•洛奇的第14本小说。故事的主人公德斯蒙德•贝茨仍然是一位学者——某大学语言学教授。然而不同的是,这位教授不幸患上“高频性耳聋”,不得不提前退休,赋闲在家。与此同时,他的妻子却因为整形和事业上的成功而面貌一新。失明是悲剧,失聪却是喜剧。失聪的贝茨教授及其家人,研究“自杀遗书”的美国女研究生,以及贝茨教授每月探视一次的性格孤僻顽固的老父亲,一起出演了这出生活轻喜剧。实际上,失聪只是故事的切入点,对衰老与死亡的感悟,才是这本小说的主旨。
2021年1月27日 已读
我还是挺偏爱这种日记体小说的:第一人称容易代入,但写作者与被写的事物之间总是保持一段距离,所以又不至于代入得太深。与女学生有关的剧情看得有点不适,但主人公不能果断地拒绝也是因为他在衰老,所以总想抓住些可能随时会失去或者已经失去的什么东西。每个人都无法避免衰老和死亡,每个人也都在为了避免衰老和死亡而像逆流而行的船只一样做些无谓的挣扎
小说 英国
马来故事集 豆瓣
Ah king
8.4 (5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先洋洋 译林出版社 2014 - 8
本书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六部小说,背景设在马来岛,是一部具有异国情调的小说集。
一桩隐秘的谋杀案,一对隐藏暗礁的夫妇,一场出人意料的爱情,一个悲伤的乱伦故事,一种对出轨婚姻的处理方式,一种肆无忌惮最终毁灭自己的激情。
六个发生在马来半岛的精彩故事,写于毛姆游历东南亚期间,呈现出西方文明与东方情调碰撞下的奇异风情。
2020年11月6日 已读
有点像推理小说抽掉诡计,只剩下复杂的人性构筑而成的动机
小说 英国
绝对笑喷之弃业医生日志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THIS IS GOING TO HURT
8.2 (232 个评分) 作者: [英] 亚当·凯 译者: 胡逍扬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9 - 5
☞ 不读不是英国人!每个英国人都读过的现象级畅销书!半年狂销100万册,出版当天英国亚马逊全网瘫痪3小时!6年221篇男妇科大夫的私密日记,风靡33国的爆笑妇科段子集锦!3句话1个笑点,脸红心跳到根本停不下来!这次可是真的读懂女人了!
☞ 史上更好看、更好笑、更有人气的医生日记!自出版以来任性霸占各畅销书单和亚马逊图书畅销榜榜首!收获亚马逊5000条读者好评,Goodreads口碑榜50000条读者好评!拿奖拿到手软,荣获“国家图书奖”三项大奖(年度新人奖、年度最受欢迎作品、年度图书俱乐部作品)、“《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幽默图书”、“The Books Are My Bag”两项大奖(年度图书奖、读者奖)、“Blackwell 年度处女作奖”、“年度电子书奖”、“Slightly Foxed 最佳传记处女作奖”等多项大奖!
☞ 超越老牌喜剧《是,大臣》《IT狂人》的英式幽默,笑到歪腰肚疼都停不下来!BBC重金砸下剧集版权,2019火热登场!《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每日快报》《每日电讯报》《独立报》《金融时报》《观察者报》联袂推荐!英国皇家全科医生协会前任主席克莱尔•杰拉达、英国著名喜剧演员斯蒂芬•弗雷赞不绝口!
☞ 轰炸英国医疗体系,掀翻整个英国卫生部的爆笑核武!针对2015年英国政府对初级医生所颁布的新合同法,以及同年出现的大规模初级医生罢工浪潮,亚当•凯在书中发表《致卫生部长的一封公开信》,大胆揭露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存在的各种问题,出版当日就被部长喊去谈话了!
☞ 每个病人都想要这样的“冷面笑匠”医生!再也没有人能像亚当•凯一样,在哭笑之余将年轻医生的滑稽、心碎与勇气描述得如此走心!更重要的是,他让人感受到幽默外壳下柔软坚强的医者之心,教人珍惜生命、有勇气面对苦痛人生!
☞ 已得到拥有550万专业用户、200万医生用户的国内权威互联网医疗服务提供商丁香园特别推荐!
【内容简介】
-----欢迎来到实习医生亚当 • 凯的爆笑日常!------
◆ 凯医生之工作糟心篇
• 想了解每周工作97小时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吗?——买不起房的可怜时薪、被怀疑出轨的高负荷工作、浑身沾满海啸般喷发的各种人体体液、得不到夸赞的救人日常、极易产生的心理问题……
001:这是本周我第三次被别人的鲜血浸湿内裤了,有什么办法呢?我只能扔掉内裤,继续回去工作。这可是CK的,15英镑一条,我感觉自己是越工作越穷啊。
002:我告诉一位病人,他得等到下周才能做上核磁共振,他听后威胁说要打断我的腿。我的第一个想法居然是“太好了,这样就能歇几周病假了”。
◆ 凯医生之呵呵呵篇
• 你想象过男妇科医生每天要面对哪些“奇葩”吗?——对妇科常识无知到让人抓狂、上演各种“小孔塞大物”的闹剧(你可能再也无法直视腌小黄瓜、遥控器、马桶刷、健达奇趣蛋和肯德基全家桶了)、产前宣布要吃掉自己的胎盘……
001:在急诊室给病人开了事后避孕药,然后她问我:“昨晚我跟三个人睡了,只吃一粒够吗?”
002:是的,夫人,产妇在生孩子过程中确实会不小心拉出大便。不过假如你昨天问我这个问题的话,我会建议你不要吃那一大盘“助产”的咖喱,对你担心的这件事一点儿好处都没有。
◆ 凯医生之掏心窝子篇
• 医生是手握母亲和婴儿生死大权的人——一名伟大的医生得有颗肥大的心脏和扩张的主动脉,才能不断把涌溢的同情心和善意泵出给这个世界。因为无论多么谨慎,悲剧总有一天会重演。你无处可逃,你拼尽全力,却还是要接受一个无力挽回的悲伤结局……
• 当选择成为一名妇产科医生,意味着……——他说:“妇产科是唯一一个让我兴奋,并且真的有所期待的地方。”
2020年10月29日 已读
前面好笑,后面好哭。看完不禁感叹医生的压力实在太大了,医生也是人,不是神啊。压倒凯医生的并不是某一次医疗事故,而是已经疲惫到不堪重负的内心
医学 纪实 英国
第一人称单数 豆瓣
First person singular
9.0 (6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张晓峰 译林出版社 2014 - 4
★现代作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萨默塞特•毛姆。对于他直言不讳、毫无虚饰地讲故事的能力我无限钦佩。
——乔治•奥威尔
★在短篇小说这一较小形式的方面,几乎没有一个作家(不管是活着的还是已故的)能与他媲美。
——安东尼•伯吉斯
★六个故事,上演多幕人间短剧;带你领略多重人性,冷暖世情。
★毛姆创作精力最旺盛时期的短篇力作。
★原单行本国内首次出版。
一件本来也许不会发生的小事却产生了重大的后果,这真是谁也无法料到。似乎所有的事情都要靠机遇之缘。我们一个最细微的活动也许就能对他人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而这些人又与我们毫不相干。如果不是某一天我穿过了街道,我这里要讲的故事就绝不会发生。生活有时真的是非常荒诞,只有特别有幽默感的人才能品味出其中的乐趣。——《贞洁》
2020年10月15日 已读
道德让人陷入不幸则道德应当被摈弃
小说 英国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豆瓣
Lady Chatterley's Lover
8.2 (47 个评分) 作者: [英] D. H. 劳伦斯 译者: 黑马 译林出版社 2013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英国著名小说家、诗人D. H. 劳伦斯最后一部长篇小说。1928年在佛罗伦萨秘密出版。
小说出版后,因为其中的性描写和阶级描写饱受争议,在多个国家遭禁。1960年在英国,出版者企鹅公司甚至遭到起诉,由此引发了轰动出版界的企鹅审判,大文豪E. M. 福斯特和理查德•霍嘉特还曾为之出庭作证。法庭判处该书“无罪”后,才在英国广泛出版。
从小说写就当时到如今,小说的价值愈发得以彰显,成为20世纪的经典名著,受到世界范围内读者的喜爱,并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和戏剧。
康妮嫁给贵族查泰莱为妻,但不久他便在战争中负伤,腰部以下终生瘫痪。在老家,二人的生活虽无忧无虑,却死气沉沉,直到庄园的猎场看守重新燃起康妮的爱情之火及其对生活的渴望。《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英国小说史上最有争议的作品之一,长期遭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宣布开禁后,小说一度洛阳纸贵,长期高踞畅销书排行榜并长销至今。
2020年8月30日 已读
与其说是关于爱情不如说是关于与人相处,合适的人是与你共同达到高潮的人,两人的思想如同齿轮一般紧紧咬合
小说 英国
爱德华·巴纳德的堕落 豆瓣
collected short stories volume 1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孔祥立 译林出版社 2015 - 1
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短篇圣手”
本书中多篇为国内首次翻译出版
现代作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萨默塞特•毛姆。对于他直言不讳、毫无虚饰地讲故事的能力我无限钦佩。
——乔治•奥威尔
(毛姆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
——加西亚•马尔克斯
毛姆很会讲故事,我就看他的故事, 我看他写的人,就像我在英国接触到的所有英国人,有一种特别的味道。有的时候当我自己写文章想要经营一种比较English的东西的时候,我闭上眼睛也会感觉到它。
——董桥
本书是毛姆多部短篇小说的合集,收录《雨》《檀香山》《爱德华•巴纳德的堕落》等共三十篇,小说背景从英国到法国、西班牙,再到南太平洋的海岸边,演绎了一段又一段精彩而令人难忘的故事,不仅体现了毛姆高超的短篇小说技法,而且是对人性再度冷静而客观的剖析。
2020年7月31日 已读
《雨》确实值得细品。其他还喜欢《未被征服者》和《怯懦》。不过毛姆作品读多了有点审美疲劳
小说 英国
偏僻的角落 豆瓣
The Narrow Corner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刘宸含 译林出版社 2013 - 10
一段充满激情和阴谋的海上冒险
《月亮与六便士》中的尼克尔斯船长再次登场
国内首次翻译出版
这篇小说中的人物都非常奇怪,他们进入你的脑海,自顾自地生根发芽。…… 你心中并没有多余的地方给他,你必须关注那些对你来说更加重要的人。但是他才不在乎呢!他才不理会你为他准备好了的体面的棺木,继续固执地活在你心中。
——毛姆
一个受人尊敬而来历不明的医生,一个狡猾猥琐却有着自己原则的船长,一个背负着谋杀罪名的忧郁青年,一场暴风雨将他们困在太平洋一个偏僻的小岛上。当冷漠而迷人的女孩带着夏夜的风情款款走来,所有人的命运都被卷入了爱情、阴谋、嫉妒和死亡的漩涡。
圣诞假日 豆瓣
Christmas Holiday
7.9 (15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张晓峰 译林出版社 2013 - 9
俄罗斯舞女眼中的另一个巴黎
一个故事写遍爱情、艺术、政治、生命和苦难
《星期六评论》推崇为毛姆最好的作品之一
简体中文首次出版
查利·梅森在二十三岁这年独自前往巴黎度过圣诞假日。本该轻松愉快的旅行,因为一名女子变成了一场超出他人生体验的冒险,而查利也第一次认真地审视起生命的意义。
“查利很庆幸他从这场噩梦中醒过来了,但这场噩梦有一种可怕的真实感,让其他的一切都变得虚幻。似乎有一种力量,一种模糊的含义,让他与家人——他的父亲,他的母亲,他的妹妹,这三个与他最亲近之人——一起分享的生活,以及更大范围内的,机遇已经为他安排好的舒适环境中那虽略乏味却颇体面的生活,都成了一出皮影戏。”
基本无害 豆瓣
Mostly Harmless
8.7 (68 个评分) 作者: (英)道格拉斯·亚当斯 译者: 姚向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1
墨黑遥远的太空深处,一颗名叫地球的行星以无穷多样的概率存在于这个波荡起伏的奇异复区的焦点位置。
太阳系的最边缘,忧心忡忡的格雷布隆首领盘坐在绿色人造革沙发上,焦躁地望着成行成列的电视和电脑屏幕。
他非常痛苦。他们的任务是监视地球,但只能秘密监视。
……
亚瑟说,“地球到底还在不在呢?我花了那么久寻找地球,找到的星球都有点像但又不完全像。最糟的一个叫这他妈星,当地的坏脾气小动物还咬了我一口。当然了,有一半时候,地球根本不存在,因为已经被该死的沃贡人炸碎了。我说的你能听懂吗?”
福特没有回答。他在听别的什么东西。他把《指南》递给亚瑟,让亚瑟看屏幕。屏幕上的条目写着:“地球,基本无害。”
2020年6月12日 已读
看完了,很适合打发时间的一套书,每一本都有一些动人的地方,比如这本里父女之间的关系
小说 科幻 英国
再会,谢谢所有的鱼 豆瓣
So Long, and Thanks for All the Fish
8.1 (82 个评分) 作者: [英] 道格拉斯·亚当斯 译者: 姚向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5
亚瑟·邓特横穿银河系,结束了他最漫长也最危险的一次搭车。飞碟最后把他放在一颗小型行星上,午夜时分,滂沱大雨。他耐心等待。
一辆车经过。
他回到了地球。
为超空间旁道让路而被摧毁的地球不知怎的回来了。
地球被毁灭的那一天究竟发生了什么?
海豚为什么全都消失了?
还有,上帝 给造物的最后留言究竟是什么?
这正是他想知道,但又不敢相信的答案。
生命,宇宙以及一切 豆瓣
life,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
8.3 (92 个评分) 作者: (英)道格拉斯·亚当斯 译者: 姚向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1
有理论声称,若是有谁真的搞清楚了宇宙为何存在、因何存在,宇宙就会立刻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更怪异、更难以说明的东西。
另有理论声称,此事已经发生过了。
……
一颗位于银河边陲、名叫“坂裘”的不起眼行星突然向整个银河系发动了灭绝袭击,原因只是由于它忽然发现了银河系的存在。在此之前,坂裘人始终以为他们孤独地生活在宇宙之中,因为这颗星球被重重尘埃星云包围。
坂裘军队是一帮白色机器人,所持武器在我们看来无比类似板球拍和板球。
为此,银河系的其他星球始终对地球敬而远之。
因为我们打板球。
旋转木马 谷歌图书 豆瓣
The Merry-go-round
8.0 (6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先洋洋 译林出版社 2013 - 10
生动、诙谐、迷人的三重奏
毛姆不可错过的早期杰作
国内首次翻译出版
本书通过一个三重奏故事,向读者们展现了人类之爱与理性的混乱:一个牧师之女与一个将死的诗人那短暂而幸福的婚姻;一位与无耻之徒通奸的妇人在那之后竟变成了一位通情达理的贤妻;以及毛姆最喜欢的一个主题——某位值得尊敬的人决定将美德践行到极致。
宇宙尽头的餐馆 豆瓣 Goodreads
The Restaurant at the End of the Universe
8.7 (157 个评分) 作者: [英] 道格拉斯·亚当斯 译者: 姚向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4
宇宙尽头的餐馆是餐饮史上最了不起的风险投资,整个餐馆被一个巨大的时间泡包裹,并沿时间轴向前投射至宇宙终结的那个时刻。
餐馆里,客人各自挑选座位坐下,吃着美食,观看整个宇宙在周围爆炸。
你可以随意就座,无需预约,因为你可以返回原先时间后再补订;你愿意来多少次就可以来多少次,但要确定千万别遇见自己;同时,你需要做的不过是在自己所在的时代开个储蓄账户,存下一分钱,等抵达时间尽头的时候,所得的复利足以保证你付得起账单。
为此,混球星系的广告公司的口号是:如果今天早晨你已经做了六件不可能的事情,那就干脆来宇宙尽头的“豪河”餐馆吃顿早饭吧!
“黄金之心”号的乘员们正有此意。比起逃脱沃贡人的追击,避免被带到银河系最邪恶的星球,以及教飞船学会如何冲一杯好茶,这实在是件不足挂齿的小事。
说真的,有谁预约过吗?
刀锋 豆瓣 Goodreads
The Razor's Edge
8.6 (46 个评分) 作者: [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林步升 猫头鹰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6 - 11
★全新译本,专文导读
★“最会讲故事的作家”“整个英语世界最畅销的作家之一”毛姆长篇代表作
★毛姆唯一一部以自己的真名命名叙事者的长篇小说,美国出版首月狂销50万册
★两度被改编成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项提名,勇夺最佳女配角奖
★一本我们在20岁,30岁,40岁都 应 该用心去读的书
-------------------------------
我要走遍世上每一条路,
经历深沉的悲伤、莫名的哀愁、无尽的喜悦,
只求放手一搏、体验人生,追求灵魂中的星辰。
-------------------------------
“人生如果不想随波逐流,就等于是场豪赌,失败的人不胜枚举,成功的人寥寥无几。”
-------------------------------
“我并不怕犯错,搞不好会在其中一条冤枉路上,找到人生的目标。”
-------------------------------
“你不禁会想问自己,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还是只能可悲地任凭命运摆布?”
-------------------------------
本书是毛姆四大长篇小说代表作中最后一部,小说初稿完成后,他说:“写这本书带给我极大的乐趣。我才不管其他人觉得这本书是好是坏。我终于可以一吐为快,对我而言,这才是最重要的。”《刀锋》出版首月,就在美国狂销五十万册,两度被改编电影,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项提名,并勇夺最佳女配角奖。
本书背景设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1919年至20世纪40年代),小说主人公拉里一战时服役于空军,曾在浩瀚无垠的天空中高飞,想要“远远超越世俗的权力和荣誉”,战友之死让他惊觉生命之无奈与不可超越。退伍后,拉里不上大学,不结婚,也不愿就业,抛下亲友,到欧洲游历,最后远赴印度,在一位象神大师的静修院受到启发,顿悟了生命的真义。
本书是毛姆唯一以自己真名作为叙事者的长篇小说。书中人物虽都“另取其名”,内容却“毫无虚构”,都是源自毛姆与友人的亲身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