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3811 豆瓣 Spotify
9.1 (295 个评分)
谭维维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11日
出版发行:
太合麦田(天津)音乐有限公司
这次的文案很长,长的像一列火车,穿越女人生生世世的宿命,车次为:3811。
谭维维正是在38岁生日的那天,登上了这样一辆开往未知、开往无限的列车。3811是它的车次,也是谭维维与11位女性约定好的暗号,她们将凭着这个暗号依次上车。
11 个女人,11个姓名,11个站点, 章存仙、如花,吴春芳、小娟、鱼玄机、阿果、钱夫人、赵桂灵、卡利、多罗以及谭艳梅,她们各自带着自己的姓名与故事,从各自的站点上车,在这辆只属于她们的3811列车上,一路上,各自摊开自己的疑虑、恐惧,再相互解惑开释。
1《章存仙》
【作词:尹约;作曲:钱雷】
【人物身份:谭维维的三姨,一个小镇公交车售票员】
【人物疑问:年龄会是女人追求爱情的障碍吗?】
章存仙是谭维维的三姨,一个活的很有滋味的四川女人,今年五十多岁。三姨的青春时代便承载着维维年少时关于女人的最美好梦想,而如今当三姨青春不再,那些美好却不因随着年华从三姨身上流逝,年逾五十的三姨,依然摇曳生姿,人缘颇好,而且依然会为了爱情而不顾世俗眼光,交往男朋友不论年龄,都奋不顾身去爱,不管遇到的会是真情还是心碎,她已经活成了小镇上的传奇。
世俗中,年龄似乎总是女人的最大天敌,它消磨了女人继续美丽的存量,也封禁了女人继续爱情的可能,章存仙何以能打破这个年龄的桎梏? 3811列车上,三姨率先上车,答案也将随之开启、延续……
2《鱼玄机 ( feat.魏如萱 )》
【作词:尹约;作曲:Brite Ma / Aaron Wright】
【人物身份:唐朝著名女道士,女诗人,交际花】
【人物疑问:性别和身份会阻碍一个女人追求爱情吗?】
鱼玄机大概是唐朝历史上活得最放肆的女子。她是留下千古佳句的才女诗后,又是与命运相互玩弄的豪放女郎,从弃妾,道姑,名妓到杀人案犯,她的一生过得如此不羁,却又如此精彩,一路打破各种世俗界限,身份,门第、年龄,地域、人品,甚至性别都未曾限制到她要爱谁和如何去爱,不断挑战各种爱的禁忌。鱼玄机的身体里,或许包裹着多重的身份和多重的自我,但难得的是,每一种自我,都没有辜负她身体里的那份爱,每一种自我,都是真正爱过的样子,都活成了世代津津乐道的传奇。
在3811列车上,鱼玄机放肆的眼神与沉溺的表情,都在一层一层挑破女人心底各种禁忌,说出来,做起来,又如何?
3 《阿果》
【作词:尹约;作曲:Daryl K王凯玉】
【人物身份:一位西昌彝族少女】
【人物疑问:告别纯真,女孩变成女人,这种失去是一次必然的痛,还是一次更好的成长?】
阿果是西昌凉山大山深处的一个12岁少女。谭维维去凉山采风时,得知当地有个“换童裙”的古老习俗,也是当地少女的成人礼。维维在这样的仪式上遇见了阿果,当看到在第一次来月经当天的阿果换上童裙被父辈背出去嫁给一棵树时,阿果眼里的那种纯粹和忠贞令维维很是感动,同时又不禁想到,在如今的现代社会里,这样的纯粹和忠贞竟成了一个神话,令人向往,却又可望而不可及。
阿果也登上了3811列车。看着阿果从无忧无痛的女生成长为女人,维维很想知道,当纯真少女踏入现代成人社会,纯粹是否还能再有容身之处?
4 《吴春芳》
【作词:尹约;作曲:刘迦宁】
【人物身份:一名女代驾司机,独抚妈妈】
【人物疑问:对于母亲而言,孩子是生活的动力还是束缚?】
一天参加完聚会后,饮过酒的维维决定找一名代驾,应约而至的是一位女司机,叫吴春芳。一路上跟吴春芳随意地聊天,维维得知吴春芳独自抚养着一个正在读书的孩子。失败的爱情为吴春芳留下一个孩子,为了孩子不受委屈,吴春芳独自扛起母亲的责任,为了孩子甘愿放弃一切,为了孩子可以不顾一切,包括埋葬爱情,“儿子满意我就满意了,”她说。
成为一个母亲,是大多数女人必定要历经的人生道路和方向,可是因为成为了母亲,为了孩子的幸福而选择放弃自己一生其他的幸福机会,春芳们真正在怕什么?她们又真的获得了自己的幸福么?于是,谭维维向吴春芳发出了“约定信号”,在「3811」列车上,一探究竟。
5《如花》
【作词:喻江;作曲:Hanif “Hitmanic” Sabzevari / Carolyn Jordan / Alice Penrose / 张江】
【人物身份:电影《胭脂扣》中的女主角,一个为爱殉情的痴情女子】
【人物疑问:女人爱的究竟是一个人,还是爱上一个人这件事?只有真正懂得了爱,才能得到爱。】
电影中,女鬼如花带着自己的怨念在一辆公交车上亮相,也带来了她的一个未竟心愿和一个未解之谜:生前,她为了爱不顾性命生死追随,但那个明明与她约好一起为爱殉情的十二少,竟瞒着她偷生了。如花带着执念回到人间,费尽周折找到十二少,才发现,她这隔世的痴情,终究还是错付了。
如花的爱,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人在卖命去爱的独角戏,她的爱,或许跟十二少、跟任何人都没有关系,她只是在爱爱上一个人的感觉,并把前世今生都搭了进去。当如花重返人间并见到了错付的人,她才明白爱究竟是什么,女人如花,也要懂该为谁绽放,于是,如花也决定登上「3811」列车,来分享自己这历尽阴阳始得的了悟。
6 《钱夫人》
【作词:董玉方;作曲:Julian Emery】
【人物身份:电玩角色,“拜金女”的代表】
【人物疑问:困于物质消费追逐中的女人,是在陷于欲望的深坑,还是追求精神的解脱?】
钱夫人是电玩中的角色,职业是一名公关经理,天性爱钱、爱物质、爱买地、爱炒作金融,口头禅是“人生的价值取决于金钱的多寡”——显然是拜金物质女的代表。
爱消费本身人类的天性,不只女性。而进入成年阶段之后,女人对于物质的追求,既是生活必需,同时也承载着女性对自身对生活水平的更多愿景。可是,物质消费水平的质量与女人内心中自我认定的的个人生活质量,是否是成正比?女人为什么特别容易沉溺于物质消费当中?物质消费带给女人更多的是满足还是不足?
最爱花钱的钱夫人上车了,她能带给你这些问题更不一样的答案。
7《赵桂灵》
【作词:董玉方;作曲:Julian Emery】
【人物身份:一位老年文盲女性,本歌词作者董玉方的母亲】
【人物疑问:当女性终将走入时间的孤岛,成为现代人眼里的“睁眼瞎”,该如何自洽?】
赵桂灵是当下中国众多底层老年妇女中的普通且常见的一员。从小没受过什么文化教育的她们,却又随着儿孙辈的成长和生活的迁移,不得不进入了陌生而未知的现代文明社会中生活,在现代人群中活的手足无措,仿佛一群从时间的孤岛上来的“睁眼瞎” ,成为人们口中的现代文盲。
但只有赵桂灵这样的文盲妇女,才有这处于孤岛被视如白痴的感受吗?事实上,网络时代之前的几代人,在操着各种时髦网络语热衷于各种网红生活的现代青年眼里,同样也是一群来自时间孤岛的白痴。
时间和时代的残忍无人能够幸免,我们终将都成为不同制式下的赵桂灵。
8《卡利》
【作词:喻江;作曲:Daryl K王凯玉】
【人物身份:度母】
【人物疑问:当女人一眼看透女人的终极方向、幸福的本质与境界后,不过是化作释然的一滴眼泪?】
卡利是女性智慧与光辉的化身,仿佛一个女性的终极目标,一个像水一样包容万千情感,一眼看穿万事万物的智者,度母在一眼之间,看穿了所有女人最深沉的心思,一眼看透女人心底的那一滴泪。
度母卡利也登上了「3811」列车,与车上的女子们与度母对视凝望,会看到怎样的眼泪呢?
9《小娟 ( 化名 ) 》
【中文词:尹约;作曲:Nick Marsh / April Bender】
【人物身份:化名“小娟”的她,在新闻报道中,遭遇暴力不幸的女主角们】
【人物疑问:暴力在女性身心上留下伤痕,却又隐去女性的姓名,女人若不甘愿,又当如何?】
越来越多的女性遭遇的暴力惨案在近些年层出不穷,频上新闻,当毛骨悚然的惨状屡屡变成热搜的文字和图片,谭维维却注意到,大多数这类新闻中的受害女主角,名字只能以 “小娟”之类的化名出现,据说是为了保护受害者的隐私权。她不禁在想,在暴力面前,她们都得到了该有的保护了么?她们被隐去的,除了真实姓名还有什么?
3811的旅途,谭维维也向“小娟”发出了邀请,不知道上车的是哪个小娟,也许不同形式暴力下每一位乘客都是小娟。
10《་རེ་མ།(Tare ma ) 》
【作词:帕洛仁波切;作曲:Cody Cook】
【人物身份:谭维维信仰的一位女性出家人】
【人物疑问:女人的终极信仰是什么?】
谭维维一直是个有着虔诚信仰的人。她曾以为,信仰是一种理念或者一种仪式,是精神层面的顿悟。在一次采风的过程,她邂逅了一群执着的信徒,与她们共同过了一段活得像天上云朵般清心寡欲的日子,与她们一起加入到诵经静坐礼拜这些看似简单重复又机械的日常,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听到寺庙里的一声钟响,居然便有了心界澄明醍醐灌顶的感受。
人到中年,总觉得自己身心已然成熟,怕活到此时仍然无法顿悟人生,于是求各种信仰,女人真正要的顿悟是什么,又想获得怎样的信仰?在「3811」列车上,་རེ་མ།会和其他人一同“打坐”、“静默”、体悟终极信仰。
11 《谭艳梅》
【作词:董玉方;作曲:Julian Emery】
【人物身份:谭维维本人,父亲曾想取用这个名字命名她】
【人物疑问:遇见一个并不存在的自己,那里究竟是初心,或是归宿?】
谭艳梅是谭维维在出生前父亲原本给她取的名字,但最终并没有采用,于是,谭艳梅成了一位不存在的谭维维。
谁知道在其他城市里,会不会当真有谭艳梅的存在?若谭维维没有成为谭维维而是谭艳梅,她的人生会有哪些不同?你我心中,或许都曾有过一个不存在的自己,那可能是一个我们希望成为却没成为的自己。想起那个并不存在的自己。另一个平行时空中的谭维维走上了「3811」号列车,成为最后上车的女子。
—————————————————————————————————————
列车一路往前,穿越时空的深邃,穿透命运的幽暗,谭维维与女人们相互交换着疑问与答案,相互遇见不同女人的别样人生,也在彼此的瞳孔里遇见那些很难逃避的自己,也包括那些自己想要成为的自己。
列车到站的那一刻,有人收起了眼泪,有人丢掉了包袱,有人展开了微笑,而在那个写着“无惧”的终点站牌下,在那些各自归去的背影中,38岁的谭维维分明又看到了11个字:
女人,勇敢做自己,真的挺好。
谭维维正是在38岁生日的那天,登上了这样一辆开往未知、开往无限的列车。3811是它的车次,也是谭维维与11位女性约定好的暗号,她们将凭着这个暗号依次上车。
11 个女人,11个姓名,11个站点, 章存仙、如花,吴春芳、小娟、鱼玄机、阿果、钱夫人、赵桂灵、卡利、多罗以及谭艳梅,她们各自带着自己的姓名与故事,从各自的站点上车,在这辆只属于她们的3811列车上,一路上,各自摊开自己的疑虑、恐惧,再相互解惑开释。
1《章存仙》
【作词:尹约;作曲:钱雷】
【人物身份:谭维维的三姨,一个小镇公交车售票员】
【人物疑问:年龄会是女人追求爱情的障碍吗?】
章存仙是谭维维的三姨,一个活的很有滋味的四川女人,今年五十多岁。三姨的青春时代便承载着维维年少时关于女人的最美好梦想,而如今当三姨青春不再,那些美好却不因随着年华从三姨身上流逝,年逾五十的三姨,依然摇曳生姿,人缘颇好,而且依然会为了爱情而不顾世俗眼光,交往男朋友不论年龄,都奋不顾身去爱,不管遇到的会是真情还是心碎,她已经活成了小镇上的传奇。
世俗中,年龄似乎总是女人的最大天敌,它消磨了女人继续美丽的存量,也封禁了女人继续爱情的可能,章存仙何以能打破这个年龄的桎梏? 3811列车上,三姨率先上车,答案也将随之开启、延续……
2《鱼玄机 ( feat.魏如萱 )》
【作词:尹约;作曲:Brite Ma / Aaron Wright】
【人物身份:唐朝著名女道士,女诗人,交际花】
【人物疑问:性别和身份会阻碍一个女人追求爱情吗?】
鱼玄机大概是唐朝历史上活得最放肆的女子。她是留下千古佳句的才女诗后,又是与命运相互玩弄的豪放女郎,从弃妾,道姑,名妓到杀人案犯,她的一生过得如此不羁,却又如此精彩,一路打破各种世俗界限,身份,门第、年龄,地域、人品,甚至性别都未曾限制到她要爱谁和如何去爱,不断挑战各种爱的禁忌。鱼玄机的身体里,或许包裹着多重的身份和多重的自我,但难得的是,每一种自我,都没有辜负她身体里的那份爱,每一种自我,都是真正爱过的样子,都活成了世代津津乐道的传奇。
在3811列车上,鱼玄机放肆的眼神与沉溺的表情,都在一层一层挑破女人心底各种禁忌,说出来,做起来,又如何?
3 《阿果》
【作词:尹约;作曲:Daryl K王凯玉】
【人物身份:一位西昌彝族少女】
【人物疑问:告别纯真,女孩变成女人,这种失去是一次必然的痛,还是一次更好的成长?】
阿果是西昌凉山大山深处的一个12岁少女。谭维维去凉山采风时,得知当地有个“换童裙”的古老习俗,也是当地少女的成人礼。维维在这样的仪式上遇见了阿果,当看到在第一次来月经当天的阿果换上童裙被父辈背出去嫁给一棵树时,阿果眼里的那种纯粹和忠贞令维维很是感动,同时又不禁想到,在如今的现代社会里,这样的纯粹和忠贞竟成了一个神话,令人向往,却又可望而不可及。
阿果也登上了3811列车。看着阿果从无忧无痛的女生成长为女人,维维很想知道,当纯真少女踏入现代成人社会,纯粹是否还能再有容身之处?
4 《吴春芳》
【作词:尹约;作曲:刘迦宁】
【人物身份:一名女代驾司机,独抚妈妈】
【人物疑问:对于母亲而言,孩子是生活的动力还是束缚?】
一天参加完聚会后,饮过酒的维维决定找一名代驾,应约而至的是一位女司机,叫吴春芳。一路上跟吴春芳随意地聊天,维维得知吴春芳独自抚养着一个正在读书的孩子。失败的爱情为吴春芳留下一个孩子,为了孩子不受委屈,吴春芳独自扛起母亲的责任,为了孩子甘愿放弃一切,为了孩子可以不顾一切,包括埋葬爱情,“儿子满意我就满意了,”她说。
成为一个母亲,是大多数女人必定要历经的人生道路和方向,可是因为成为了母亲,为了孩子的幸福而选择放弃自己一生其他的幸福机会,春芳们真正在怕什么?她们又真的获得了自己的幸福么?于是,谭维维向吴春芳发出了“约定信号”,在「3811」列车上,一探究竟。
5《如花》
【作词:喻江;作曲:Hanif “Hitmanic” Sabzevari / Carolyn Jordan / Alice Penrose / 张江】
【人物身份:电影《胭脂扣》中的女主角,一个为爱殉情的痴情女子】
【人物疑问:女人爱的究竟是一个人,还是爱上一个人这件事?只有真正懂得了爱,才能得到爱。】
电影中,女鬼如花带着自己的怨念在一辆公交车上亮相,也带来了她的一个未竟心愿和一个未解之谜:生前,她为了爱不顾性命生死追随,但那个明明与她约好一起为爱殉情的十二少,竟瞒着她偷生了。如花带着执念回到人间,费尽周折找到十二少,才发现,她这隔世的痴情,终究还是错付了。
如花的爱,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人在卖命去爱的独角戏,她的爱,或许跟十二少、跟任何人都没有关系,她只是在爱爱上一个人的感觉,并把前世今生都搭了进去。当如花重返人间并见到了错付的人,她才明白爱究竟是什么,女人如花,也要懂该为谁绽放,于是,如花也决定登上「3811」列车,来分享自己这历尽阴阳始得的了悟。
6 《钱夫人》
【作词:董玉方;作曲:Julian Emery】
【人物身份:电玩角色,“拜金女”的代表】
【人物疑问:困于物质消费追逐中的女人,是在陷于欲望的深坑,还是追求精神的解脱?】
钱夫人是电玩中的角色,职业是一名公关经理,天性爱钱、爱物质、爱买地、爱炒作金融,口头禅是“人生的价值取决于金钱的多寡”——显然是拜金物质女的代表。
爱消费本身人类的天性,不只女性。而进入成年阶段之后,女人对于物质的追求,既是生活必需,同时也承载着女性对自身对生活水平的更多愿景。可是,物质消费水平的质量与女人内心中自我认定的的个人生活质量,是否是成正比?女人为什么特别容易沉溺于物质消费当中?物质消费带给女人更多的是满足还是不足?
最爱花钱的钱夫人上车了,她能带给你这些问题更不一样的答案。
7《赵桂灵》
【作词:董玉方;作曲:Julian Emery】
【人物身份:一位老年文盲女性,本歌词作者董玉方的母亲】
【人物疑问:当女性终将走入时间的孤岛,成为现代人眼里的“睁眼瞎”,该如何自洽?】
赵桂灵是当下中国众多底层老年妇女中的普通且常见的一员。从小没受过什么文化教育的她们,却又随着儿孙辈的成长和生活的迁移,不得不进入了陌生而未知的现代文明社会中生活,在现代人群中活的手足无措,仿佛一群从时间的孤岛上来的“睁眼瞎” ,成为人们口中的现代文盲。
但只有赵桂灵这样的文盲妇女,才有这处于孤岛被视如白痴的感受吗?事实上,网络时代之前的几代人,在操着各种时髦网络语热衷于各种网红生活的现代青年眼里,同样也是一群来自时间孤岛的白痴。
时间和时代的残忍无人能够幸免,我们终将都成为不同制式下的赵桂灵。
8《卡利》
【作词:喻江;作曲:Daryl K王凯玉】
【人物身份:度母】
【人物疑问:当女人一眼看透女人的终极方向、幸福的本质与境界后,不过是化作释然的一滴眼泪?】
卡利是女性智慧与光辉的化身,仿佛一个女性的终极目标,一个像水一样包容万千情感,一眼看穿万事万物的智者,度母在一眼之间,看穿了所有女人最深沉的心思,一眼看透女人心底的那一滴泪。
度母卡利也登上了「3811」列车,与车上的女子们与度母对视凝望,会看到怎样的眼泪呢?
9《小娟 ( 化名 ) 》
【中文词:尹约;作曲:Nick Marsh / April Bender】
【人物身份:化名“小娟”的她,在新闻报道中,遭遇暴力不幸的女主角们】
【人物疑问:暴力在女性身心上留下伤痕,却又隐去女性的姓名,女人若不甘愿,又当如何?】
越来越多的女性遭遇的暴力惨案在近些年层出不穷,频上新闻,当毛骨悚然的惨状屡屡变成热搜的文字和图片,谭维维却注意到,大多数这类新闻中的受害女主角,名字只能以 “小娟”之类的化名出现,据说是为了保护受害者的隐私权。她不禁在想,在暴力面前,她们都得到了该有的保护了么?她们被隐去的,除了真实姓名还有什么?
3811的旅途,谭维维也向“小娟”发出了邀请,不知道上车的是哪个小娟,也许不同形式暴力下每一位乘客都是小娟。
10《་རེ་མ།(Tare ma ) 》
【作词:帕洛仁波切;作曲:Cody Cook】
【人物身份:谭维维信仰的一位女性出家人】
【人物疑问:女人的终极信仰是什么?】
谭维维一直是个有着虔诚信仰的人。她曾以为,信仰是一种理念或者一种仪式,是精神层面的顿悟。在一次采风的过程,她邂逅了一群执着的信徒,与她们共同过了一段活得像天上云朵般清心寡欲的日子,与她们一起加入到诵经静坐礼拜这些看似简单重复又机械的日常,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听到寺庙里的一声钟响,居然便有了心界澄明醍醐灌顶的感受。
人到中年,总觉得自己身心已然成熟,怕活到此时仍然无法顿悟人生,于是求各种信仰,女人真正要的顿悟是什么,又想获得怎样的信仰?在「3811」列车上,་རེ་མ།会和其他人一同“打坐”、“静默”、体悟终极信仰。
11 《谭艳梅》
【作词:董玉方;作曲:Julian Emery】
【人物身份:谭维维本人,父亲曾想取用这个名字命名她】
【人物疑问:遇见一个并不存在的自己,那里究竟是初心,或是归宿?】
谭艳梅是谭维维在出生前父亲原本给她取的名字,但最终并没有采用,于是,谭艳梅成了一位不存在的谭维维。
谁知道在其他城市里,会不会当真有谭艳梅的存在?若谭维维没有成为谭维维而是谭艳梅,她的人生会有哪些不同?你我心中,或许都曾有过一个不存在的自己,那可能是一个我们希望成为却没成为的自己。想起那个并不存在的自己。另一个平行时空中的谭维维走上了「3811」号列车,成为最后上车的女子。
—————————————————————————————————————
列车一路往前,穿越时空的深邃,穿透命运的幽暗,谭维维与女人们相互交换着疑问与答案,相互遇见不同女人的别样人生,也在彼此的瞳孔里遇见那些很难逃避的自己,也包括那些自己想要成为的自己。
列车到站的那一刻,有人收起了眼泪,有人丢掉了包袱,有人展开了微笑,而在那个写着“无惧”的终点站牌下,在那些各自归去的背影中,38岁的谭维维分明又看到了11个字:
女人,勇敢做自己,真的挺好。
阿民(Ah-Min) 豆瓣
8.0 (105 个评分)
九连真人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23日
出版发行:
渡乐文化
九连真人首张专辑发布,用客语歌唱时代洪流下的每一个《阿民》
故事要从2014年的一个夜晚说起,一辆行驶在广河高速的大巴车上,一个叫欧阳浩鹏的大学毕业生正看着窗外的夜景,听着手机里下载的歌曲。他来自广东北部的一个小县城,县城名叫连平,隶属于河源市,那里的车牌是“粤S”。此前,他在成都读的大学,毕业之后,去深圳打过一段时间的工,工作不是那么顺利,于是在家人的劝说下,准备回到家乡,找一份自己能应付的工作。他毕业的那年,印象中报纸上说那一年约有600万精英步入社会。
这个欧阳浩鹏就是后来的九连真人乐队的主唱兼吉他手-阿龙。在那辆返乡的大巴车上,他并没有觉得自己是报纸上说的“精英”。这时,耳机里传来一段客家话独白,讲的是一个叫“成仔”的年轻人,离开穷苦家乡,去大城市寻找前途,最后辞别了“哮喘”的城市,又回到了家乡。霎那间百种思绪涌上阿龙的心头,歌词里每一句唱的都是他自己。这首歌叫做《风神125》,取自一款摩托车的名字,演唱者是交工乐队。
正是这个瞬间,造就了九连真人乐队。为了回敬造就乐队的这首歌,乐队在创作伊始就把《风神125》里的人物“成仔”和摩托车的意象写进了自己的歌,那首歌就是《夜游神》。
这是九连真人创作的第一首歌,也是为专辑《阿民》定调的一首歌。歌曲中交代了其虚构的主人公“阿民”的人物性格和成长背景,同时也奠定了阿龙要以客家话创作一张专辑的信念。
带着这样的信念,他们将创作的客家话歌曲,录制了一个样带,寄给了滚石原创乐队大赛组委会,一举夺魁。大赛项目的总统筹宋佳(宋昕薪)成为了他们的经纪人,当时她听到这张用卡带录制的小样时,虽然觉得音质略显粗糙,但本质上并没有掩盖音乐自身的锋芒。大赛项目的总监吹米,成为了他们的鼓手,并将他们带到了《乐夏》的舞台。
在那个布满中国一线乐队的舞台上,九连真人格外别致。最一目了然的就是舞台站位,一般情况下,乐队主唱都是站在舞台正中央,但是在九连真人身上,没有看到这样的“传统”。他们有两个唱歌的人,分不清谁主谁次,一个是弹吉他的阿龙,站在舞台的边上;一个是吹小号弹键盘的阿麦,站在舞台相对居中的位置。两个人都负责唱歌,但那种感觉,更像是站在两个山头上的对唱,属于远山的呼唤,山与山之间的对望。
虽然白岩松说,“不应该是九连真人感谢《乐夏》,而应该是《乐夏》感谢九连真人,让我们的乐迷看到了更加多元化的原创音乐。”但是九连真人的成功,还是有《乐夏》的功劳。
在节目里,大乐迷张亚东曾经从传播的角度,建议乐队多唱一些普通话歌曲。他说的非常有道理,因为音乐对于今天大多数听众而言,所呈现的第一个理解层级就是歌词。但是当他们第一次出现在大众面前时,即使能听懂九连真人歌词的人微乎其微,却依然不妨碍大家对他们的理解甚至崇拜。
在阿龙看来,他来这个节目也不是为了名次,而是为了讲述阿民的故事。所以在节目当中,他没有听取那些善意的建议,始终坚持了客家话的演唱,并且将这样的演唱贯穿到了如今的首张录音室专辑《阿民》。
“阿民”这个名字虽是来自主创阿龙父亲名字的谐音,但是“阿民”的意象,几乎贯穿着每一个从小镇去到大城市拼搏的打工人。
《阿民》是一张概念专辑,按照歌曲的顺序,完整讲述了“阿民”的故事。这个“阿民”是他们为这张专辑设置的主人公,父母外出打工,把自己留在家乡,变成了今天所谓的“留守儿童”,这是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当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阿民的出现或许是一个偶然,也注定是一个必然。是突如其来的闯入,生猛原始。与此同时,有些已经被时代遗忘丢弃的本能也一同被唤醒。这是阿民本有的原生家庭释放出的“欲望”。
阿民不是某一个人,阿民是每一个人。充满迷惘、犹豫、举棋、徘徊。他们在模仿羡慕着长辈里那些名利之徒穷其一生的追逐,也发现自己正在被时代大潮裹挟,成为洪流冲击下的默认之选。阿民的故事是集体缩影,这个集体可大可小,大到六百万精英的集体所向,小到亲情之间,欲求与否。可以说,这张专辑构建了一个我们熟悉而又难于言说的社会。
可能这个主题也有别的人在写,但那些人在写这些主题时是出于一种对社会的关注,却不是他们切身的问题。然而九连真人对这个主题的表达,却情真意切,写的就是他们身边的生活。只不过在他们的音乐里,把生活提升成了艺术。
正如黄燎原先生所评价:九连的音乐富于文学性也富于情感,富于地域性又很辽阔,更加富于故事性和音乐性。
开场曲《夜游神》除了致敬交工乐队,也影射了阿龙小时候遭遇校园暴力的往事。
《莫欺少年穷》描述了阿民要外出闯荡的心情,也许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干成一番大事业,不过不出去试试,又怕自己后悔。歌名源自Beyond乐队参演过的一部电影,这五个字是每个年轻人在面对冷眼时可以拿来鼓励自己的话。
《上岗去》临摹了打工人日复一日枯燥乏味的生活,歌词当中的“回收旧彩电、冰箱、洗衣机、大脑”更是发人深思。再配合上不断倒放的画面和洗脑的“倒车请注意”,很容易从中解读出更具批判性的意指。
《三斤狗》写了阿民的一个黄粱美梦,歌曲当中的“李三雄”一方面是阿民自己,另一方面也是阿民的父亲。在小镇里,人们普遍相信金钱改编命运的残酷生活哲学。此外,这首歌更是请到了唢呐大师“吴氏管乐”之传人吴泽琦参与演奏,东西方乐器和文化的精彩对话在此上演。
《北风》是近年来少有的慢歌佳作,第一次在《乐夏》表演的时候,让观众看到了九连真人的另一面。“做事,定会/囊来翻身”交代了阿民的工作,以及他对自己工作的疑惑。
《出》有两个含义,一个是阿民迫切想要出人头地的愿望。另一方面从专辑的安排上,起到了过渡的作用。
《度日》 通过对阿民朋友圈的展示,刻画了当代年轻人的日常“摸鱼”生活,虽然不甘于此,但又满足其中。
《求》可以视作《度日》的延续,为了能更加体面的“度日”,阿民要和亲戚借钱,但是出于体面的考虑,他又不好意思直接张口,所以就先带点小吃给对方,以求这样的小恩小惠之后不被拒绝。
《六百万精英》是对阿龙毕业时报纸上所说的“六百万精英步入社会”的反讽,这些被定义为“精英”的人,并没有“精英”这个词在定义里的优越生活。
《望月怀远》以唐代诗人张九龄“望月怀远”一诗命名,其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诗句。阿龙在张九龄的描写上,进行了二度创作,并赋予其音乐形式。歌曲当中有客家话的部分,也有普通话的部分。之所以选择这首诗,一方面是意境优美,另一方面也与张九龄本人的客家身份相关。同为客家人,千年之隔,遥相呼应。
《招娣》是对男尊女卑的反思。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客家文化中,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缩影。九连真人有勇气写下这样的歌,是对几千年来传统文化集体潜意识的一种提醒与审视。
专辑里的结束曲《落水天》是下雨天的意思,是讲述关于“留守儿童”的一首歌,也曾在《乐夏》当中演唱。录制这首歌的当天,他们所在的连平县正在遭受水灾,阿麦是流着眼泪表演的这首歌。当时乐队曾经因此提出过退赛的请求,希望能回到家乡,帮助正在学校教室里躲避水灾的孩子们。和《乐夏》的版本有所不同,专辑版本请到了阿麦的学生们用客家话演唱其中的童声。
如今,但凡乐队都容易被冠以“摇滚”二字,但九连真人显然并不止于摇滚乐。
九连真人的音乐更像是“刀子乐”。“刀子乐”这个词是在1980年代张培仁建议给崔健风格名词,只不过后来崔健没用这个词,而是去当了“中国摇滚教父”。但是摇滚这个词终究是外来的,是别人的文化,九连真人借鉴的只是形式,以及吉他、贝斯、鼓等工具。在他们身上,几乎找不到任何外国乐队的影子,反倒是流露着本土意识以及客家人自古以来的凶猛气势。尤其是大众第一次看到他们在唱《莫欺少年穷》的时候,眉宇之间、眼神之中流露出了今天华语乐坛越来越少见的血性。
这张专辑以“阿民”为题,用12首作品阐述了其感受、思考过程。它不仅仅是一张音乐作品,也同样是对许多传统文化的提问。不得不说,在九连真人的音乐中,包含着华夏民族独有的文化特点,却又巧妙地将其融合进现代的音乐形式中,这种种因素的聚合,都使得这支乐队独树一帜。这也将使得九连真人势必会在中国乐队音乐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黄燎原先生所说:九连真人虽然以客家话行世,但其作风激越,乐风明亮,大开大阖,光明疏朗,居山中而瞰天下,歌曲以不正之风抚触灵魂。
当然,光听专辑也是不够的。专辑只能记录音乐和歌词,但是记录不了“气场”,这种气场你只有在现场的时候才能感受的到。
故事要从2014年的一个夜晚说起,一辆行驶在广河高速的大巴车上,一个叫欧阳浩鹏的大学毕业生正看着窗外的夜景,听着手机里下载的歌曲。他来自广东北部的一个小县城,县城名叫连平,隶属于河源市,那里的车牌是“粤S”。此前,他在成都读的大学,毕业之后,去深圳打过一段时间的工,工作不是那么顺利,于是在家人的劝说下,准备回到家乡,找一份自己能应付的工作。他毕业的那年,印象中报纸上说那一年约有600万精英步入社会。
这个欧阳浩鹏就是后来的九连真人乐队的主唱兼吉他手-阿龙。在那辆返乡的大巴车上,他并没有觉得自己是报纸上说的“精英”。这时,耳机里传来一段客家话独白,讲的是一个叫“成仔”的年轻人,离开穷苦家乡,去大城市寻找前途,最后辞别了“哮喘”的城市,又回到了家乡。霎那间百种思绪涌上阿龙的心头,歌词里每一句唱的都是他自己。这首歌叫做《风神125》,取自一款摩托车的名字,演唱者是交工乐队。
正是这个瞬间,造就了九连真人乐队。为了回敬造就乐队的这首歌,乐队在创作伊始就把《风神125》里的人物“成仔”和摩托车的意象写进了自己的歌,那首歌就是《夜游神》。
这是九连真人创作的第一首歌,也是为专辑《阿民》定调的一首歌。歌曲中交代了其虚构的主人公“阿民”的人物性格和成长背景,同时也奠定了阿龙要以客家话创作一张专辑的信念。
带着这样的信念,他们将创作的客家话歌曲,录制了一个样带,寄给了滚石原创乐队大赛组委会,一举夺魁。大赛项目的总统筹宋佳(宋昕薪)成为了他们的经纪人,当时她听到这张用卡带录制的小样时,虽然觉得音质略显粗糙,但本质上并没有掩盖音乐自身的锋芒。大赛项目的总监吹米,成为了他们的鼓手,并将他们带到了《乐夏》的舞台。
在那个布满中国一线乐队的舞台上,九连真人格外别致。最一目了然的就是舞台站位,一般情况下,乐队主唱都是站在舞台正中央,但是在九连真人身上,没有看到这样的“传统”。他们有两个唱歌的人,分不清谁主谁次,一个是弹吉他的阿龙,站在舞台的边上;一个是吹小号弹键盘的阿麦,站在舞台相对居中的位置。两个人都负责唱歌,但那种感觉,更像是站在两个山头上的对唱,属于远山的呼唤,山与山之间的对望。
虽然白岩松说,“不应该是九连真人感谢《乐夏》,而应该是《乐夏》感谢九连真人,让我们的乐迷看到了更加多元化的原创音乐。”但是九连真人的成功,还是有《乐夏》的功劳。
在节目里,大乐迷张亚东曾经从传播的角度,建议乐队多唱一些普通话歌曲。他说的非常有道理,因为音乐对于今天大多数听众而言,所呈现的第一个理解层级就是歌词。但是当他们第一次出现在大众面前时,即使能听懂九连真人歌词的人微乎其微,却依然不妨碍大家对他们的理解甚至崇拜。
在阿龙看来,他来这个节目也不是为了名次,而是为了讲述阿民的故事。所以在节目当中,他没有听取那些善意的建议,始终坚持了客家话的演唱,并且将这样的演唱贯穿到了如今的首张录音室专辑《阿民》。
“阿民”这个名字虽是来自主创阿龙父亲名字的谐音,但是“阿民”的意象,几乎贯穿着每一个从小镇去到大城市拼搏的打工人。
《阿民》是一张概念专辑,按照歌曲的顺序,完整讲述了“阿民”的故事。这个“阿民”是他们为这张专辑设置的主人公,父母外出打工,把自己留在家乡,变成了今天所谓的“留守儿童”,这是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当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阿民的出现或许是一个偶然,也注定是一个必然。是突如其来的闯入,生猛原始。与此同时,有些已经被时代遗忘丢弃的本能也一同被唤醒。这是阿民本有的原生家庭释放出的“欲望”。
阿民不是某一个人,阿民是每一个人。充满迷惘、犹豫、举棋、徘徊。他们在模仿羡慕着长辈里那些名利之徒穷其一生的追逐,也发现自己正在被时代大潮裹挟,成为洪流冲击下的默认之选。阿民的故事是集体缩影,这个集体可大可小,大到六百万精英的集体所向,小到亲情之间,欲求与否。可以说,这张专辑构建了一个我们熟悉而又难于言说的社会。
可能这个主题也有别的人在写,但那些人在写这些主题时是出于一种对社会的关注,却不是他们切身的问题。然而九连真人对这个主题的表达,却情真意切,写的就是他们身边的生活。只不过在他们的音乐里,把生活提升成了艺术。
正如黄燎原先生所评价:九连的音乐富于文学性也富于情感,富于地域性又很辽阔,更加富于故事性和音乐性。
开场曲《夜游神》除了致敬交工乐队,也影射了阿龙小时候遭遇校园暴力的往事。
《莫欺少年穷》描述了阿民要外出闯荡的心情,也许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干成一番大事业,不过不出去试试,又怕自己后悔。歌名源自Beyond乐队参演过的一部电影,这五个字是每个年轻人在面对冷眼时可以拿来鼓励自己的话。
《上岗去》临摹了打工人日复一日枯燥乏味的生活,歌词当中的“回收旧彩电、冰箱、洗衣机、大脑”更是发人深思。再配合上不断倒放的画面和洗脑的“倒车请注意”,很容易从中解读出更具批判性的意指。
《三斤狗》写了阿民的一个黄粱美梦,歌曲当中的“李三雄”一方面是阿民自己,另一方面也是阿民的父亲。在小镇里,人们普遍相信金钱改编命运的残酷生活哲学。此外,这首歌更是请到了唢呐大师“吴氏管乐”之传人吴泽琦参与演奏,东西方乐器和文化的精彩对话在此上演。
《北风》是近年来少有的慢歌佳作,第一次在《乐夏》表演的时候,让观众看到了九连真人的另一面。“做事,定会/囊来翻身”交代了阿民的工作,以及他对自己工作的疑惑。
《出》有两个含义,一个是阿民迫切想要出人头地的愿望。另一方面从专辑的安排上,起到了过渡的作用。
《度日》 通过对阿民朋友圈的展示,刻画了当代年轻人的日常“摸鱼”生活,虽然不甘于此,但又满足其中。
《求》可以视作《度日》的延续,为了能更加体面的“度日”,阿民要和亲戚借钱,但是出于体面的考虑,他又不好意思直接张口,所以就先带点小吃给对方,以求这样的小恩小惠之后不被拒绝。
《六百万精英》是对阿龙毕业时报纸上所说的“六百万精英步入社会”的反讽,这些被定义为“精英”的人,并没有“精英”这个词在定义里的优越生活。
《望月怀远》以唐代诗人张九龄“望月怀远”一诗命名,其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诗句。阿龙在张九龄的描写上,进行了二度创作,并赋予其音乐形式。歌曲当中有客家话的部分,也有普通话的部分。之所以选择这首诗,一方面是意境优美,另一方面也与张九龄本人的客家身份相关。同为客家人,千年之隔,遥相呼应。
《招娣》是对男尊女卑的反思。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客家文化中,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缩影。九连真人有勇气写下这样的歌,是对几千年来传统文化集体潜意识的一种提醒与审视。
专辑里的结束曲《落水天》是下雨天的意思,是讲述关于“留守儿童”的一首歌,也曾在《乐夏》当中演唱。录制这首歌的当天,他们所在的连平县正在遭受水灾,阿麦是流着眼泪表演的这首歌。当时乐队曾经因此提出过退赛的请求,希望能回到家乡,帮助正在学校教室里躲避水灾的孩子们。和《乐夏》的版本有所不同,专辑版本请到了阿麦的学生们用客家话演唱其中的童声。
如今,但凡乐队都容易被冠以“摇滚”二字,但九连真人显然并不止于摇滚乐。
九连真人的音乐更像是“刀子乐”。“刀子乐”这个词是在1980年代张培仁建议给崔健风格名词,只不过后来崔健没用这个词,而是去当了“中国摇滚教父”。但是摇滚这个词终究是外来的,是别人的文化,九连真人借鉴的只是形式,以及吉他、贝斯、鼓等工具。在他们身上,几乎找不到任何外国乐队的影子,反倒是流露着本土意识以及客家人自古以来的凶猛气势。尤其是大众第一次看到他们在唱《莫欺少年穷》的时候,眉宇之间、眼神之中流露出了今天华语乐坛越来越少见的血性。
这张专辑以“阿民”为题,用12首作品阐述了其感受、思考过程。它不仅仅是一张音乐作品,也同样是对许多传统文化的提问。不得不说,在九连真人的音乐中,包含着华夏民族独有的文化特点,却又巧妙地将其融合进现代的音乐形式中,这种种因素的聚合,都使得这支乐队独树一帜。这也将使得九连真人势必会在中国乐队音乐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黄燎原先生所说:九连真人虽然以客家话行世,但其作风激越,乐风明亮,大开大阖,光明疏朗,居山中而瞰天下,歌曲以不正之风抚触灵魂。
当然,光听专辑也是不够的。专辑只能记录音乐和歌词,但是记录不了“气场”,这种气场你只有在现场的时候才能感受的到。
Couple Hunnid Mixtape Vol.1 豆瓣
6.0 (7 个评分)
谢帝
类型:
说唱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31日
出版发行:
第四音乐
Couple Hunnid (CH)是谢帝个人风格的延伸体现,每一处设计都代表了谢帝生活和音乐中的灵感,CH品牌是谢帝音乐理念的物化呈现,从穿搭审美到生活方式,最终再以CH的品牌概念俯瞰谢帝的音乐世界。此张mixtape便是以CH为内核打造的合集,后续还会有更多相关衍生物。
運氣來得若有似無 豆瓣 Spotify
6.5 (69 个评分)
告五人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31日
出版发行:
2020 Bin Music International Limited
/
2020 Bin Music International Limited
一個宜蘭出生的樂團,一張宜蘭誕生的專輯
把錄音室搬回故鄉民宿,倒帶回歸盤帶錄音
12月31日,告五人2.0來得舉重若輕
第二張專輯《運氣來得若有似無》
即便未知也不再無助,
冒險精神常存,運氣日夜相伴。
勇闖陌生所在,我們一起尋找安全感。
告五人第二張創作專輯《運氣來得若有似無》
陳君豪、韓立康、黃文萱
金曲製作團隊操刀 一起玩音樂
從Digital 數位時代回歸不失真analog類比錄音
讓自己回歸初心,把自己整個交給安全感
不只是一張專輯,更是迷因世代的聽覺聖經
拒絕成為世故麻木的大人,我們都要不斷回望內在初心
至今最舒適的錄音過程,激起最告五人Style的音樂能量
曲目:
01.〈醜人多作怪〉
跳脫各種價值觀的危機四伏,嘲諷險峻世道的自癒解藥
當信賴換來欺瞞,寫歌是最強咒詛,也是最有效的自癒!以邪惡口氣詮釋的「腹黑之歌」,宛如喜劇片裡的搞笑壞人,大膽以五金行鐵鍊模擬腳鐐之聲,融入編曲,加上狂飆的吉他噪音,創造危機四伏的聽覺快感。
02.〈WEWE〉
誰是 WEWE?那是雲安的高領毛衣破洞後,害羞腋下的綽號;彼時事件發生於日本居酒屋,連同日本電車的擁擠,啟發出這首探討味覺與領域劃分的歌曲。
3.〈同樣一個你〉
穿越時空的視角,直視無法平靜的迷惘青春
犬青在實踐大學修課日子,總有無處宣洩的壓力。雲安遂用三種時空與人稱的角度,交叉描述她當時的窘迫與疑惑。
4.〈在這座城市遺失了你〉
Where are you? 樂迷敲碗失戀神曲!
我遺失了你,卻棄捨不盡有你的記憶
三過回憶而不入,當時甜蜜早已逝去,天變地變我們的愛也變。告五人樂迷鍾愛的失戀金曲,正式錄音版保留五年前雲安失戀淚灑心傷的歌聲。民權大橋上的哭泣,幻化成為鋼琴旋律,獻給這座城市裡每一段失去。
5.〈唯一〉
當最好的我們,只停留在最好的那刻
感情裡,還存在著「唯一」嗎?
雲安首度挑戰虛構「八點檔」親情主題,描述一位女性長大後發現自己不是爸爸唯一的女兒。犬青起初以爲是虛構的劇情,直到她媽媽提起自己的某個客人正是如此,霎時翻轉戲劇成人生。當真實比虛構更離奇,道德標準也不再是唯一。
6.〈運氣來得若有似無〉
伴隨田邊蟲鳴,恬淡吟唱告五人的處世哲學:
偶爾碰碰運氣,偶爾努力自修人氣
雲安描述犬青兼顧課業與演出工作的生活,與實踐大學的大直生活圈浮世繪。他們總說自己有運氣加持,也有不愧對運氣的努力。在夏夜晚風四下無人的半夜,他們在宜蘭民宿戶外吉他自彈自唱、同步錄音,不僅同步錄下2020年輕的彼此的日常對話,也同步錄下2020這一個難忘的夏天田野池畔共襄盛舉的蟬鳴蛙響。
7.〈人前人後〉
繼〈愛在夏天〉後,犬青再度獨唱雲安哥哥——傳說中的樂團第四人「潘燕山」——所寫的詞曲。2015 年,高中剛畢業的犬青便曾與雲安合唱這首歌,對比當年演出只有親朋好友來看,如今現場的熱鬧程度也頗具「人前人後」的兩面性。
8.〈過場〉
30 秒短曲過場,紀錄他們與製作團隊在宜蘭錄音過程中的歡快場面。對真實的人類來說,編曲工作與吃吃喝喝是同樣重要的事。
9.〈溫蒂公主的侍衛〉
親愛的,我們或許不能永遠陪伴彼此;親愛的,若你現在要走我也沒關係。〈溫蒂公主的侍衛〉描述愛人自覺配不上的情緒,在 Synth Rock 的基底上,加入小紅莓樂團式的吟唱和聲,向王菲的〈夢中人〉致敬。
10.〈與海無關〉
告白或被愛,與何有關?
放逐必要的解答,在平靜之中悠然遠航
告白者的躊躇,與被愛者無關。兩位主唱同步錄音,面對生活的不敢與不自信,將於這首歌悄悄畫下句點,心境脫胎成「航向大海」、「乘載信賴」。
11.〈愚人遊戲〉
首張專輯時臨時被抽掉的歌曲,在第二張專輯擔綱壓軸重任。宛如電影的片尾伴奏、回憶的跑馬燈,醒來的愚人意識到遊戲的只有自己,看破看清決定抬頭前往人生的下一哩。
12.〈新世界 kacauan〉
若我們從未見過遠古的過去,最完整的山、最清澈的水、最美麗的彩虹,又怎麼敢放大自己的全知全能呢?告五人與「排灣普通女神」阿爆(阿仍仍)合作的 bonus track,首度結合族語饒舌。跳脫《運氣來得若有似無》世界觀的彼岸之作,敘述更高的視角更能看見自己的渺小,從而以謙卑之心去待人。
把錄音室搬回故鄉民宿,倒帶回歸盤帶錄音
12月31日,告五人2.0來得舉重若輕
第二張專輯《運氣來得若有似無》
即便未知也不再無助,
冒險精神常存,運氣日夜相伴。
勇闖陌生所在,我們一起尋找安全感。
告五人第二張創作專輯《運氣來得若有似無》
陳君豪、韓立康、黃文萱
金曲製作團隊操刀 一起玩音樂
從Digital 數位時代回歸不失真analog類比錄音
讓自己回歸初心,把自己整個交給安全感
不只是一張專輯,更是迷因世代的聽覺聖經
拒絕成為世故麻木的大人,我們都要不斷回望內在初心
至今最舒適的錄音過程,激起最告五人Style的音樂能量
曲目:
01.〈醜人多作怪〉
跳脫各種價值觀的危機四伏,嘲諷險峻世道的自癒解藥
當信賴換來欺瞞,寫歌是最強咒詛,也是最有效的自癒!以邪惡口氣詮釋的「腹黑之歌」,宛如喜劇片裡的搞笑壞人,大膽以五金行鐵鍊模擬腳鐐之聲,融入編曲,加上狂飆的吉他噪音,創造危機四伏的聽覺快感。
02.〈WEWE〉
誰是 WEWE?那是雲安的高領毛衣破洞後,害羞腋下的綽號;彼時事件發生於日本居酒屋,連同日本電車的擁擠,啟發出這首探討味覺與領域劃分的歌曲。
3.〈同樣一個你〉
穿越時空的視角,直視無法平靜的迷惘青春
犬青在實踐大學修課日子,總有無處宣洩的壓力。雲安遂用三種時空與人稱的角度,交叉描述她當時的窘迫與疑惑。
4.〈在這座城市遺失了你〉
Where are you? 樂迷敲碗失戀神曲!
我遺失了你,卻棄捨不盡有你的記憶
三過回憶而不入,當時甜蜜早已逝去,天變地變我們的愛也變。告五人樂迷鍾愛的失戀金曲,正式錄音版保留五年前雲安失戀淚灑心傷的歌聲。民權大橋上的哭泣,幻化成為鋼琴旋律,獻給這座城市裡每一段失去。
5.〈唯一〉
當最好的我們,只停留在最好的那刻
感情裡,還存在著「唯一」嗎?
雲安首度挑戰虛構「八點檔」親情主題,描述一位女性長大後發現自己不是爸爸唯一的女兒。犬青起初以爲是虛構的劇情,直到她媽媽提起自己的某個客人正是如此,霎時翻轉戲劇成人生。當真實比虛構更離奇,道德標準也不再是唯一。
6.〈運氣來得若有似無〉
伴隨田邊蟲鳴,恬淡吟唱告五人的處世哲學:
偶爾碰碰運氣,偶爾努力自修人氣
雲安描述犬青兼顧課業與演出工作的生活,與實踐大學的大直生活圈浮世繪。他們總說自己有運氣加持,也有不愧對運氣的努力。在夏夜晚風四下無人的半夜,他們在宜蘭民宿戶外吉他自彈自唱、同步錄音,不僅同步錄下2020年輕的彼此的日常對話,也同步錄下2020這一個難忘的夏天田野池畔共襄盛舉的蟬鳴蛙響。
7.〈人前人後〉
繼〈愛在夏天〉後,犬青再度獨唱雲安哥哥——傳說中的樂團第四人「潘燕山」——所寫的詞曲。2015 年,高中剛畢業的犬青便曾與雲安合唱這首歌,對比當年演出只有親朋好友來看,如今現場的熱鬧程度也頗具「人前人後」的兩面性。
8.〈過場〉
30 秒短曲過場,紀錄他們與製作團隊在宜蘭錄音過程中的歡快場面。對真實的人類來說,編曲工作與吃吃喝喝是同樣重要的事。
9.〈溫蒂公主的侍衛〉
親愛的,我們或許不能永遠陪伴彼此;親愛的,若你現在要走我也沒關係。〈溫蒂公主的侍衛〉描述愛人自覺配不上的情緒,在 Synth Rock 的基底上,加入小紅莓樂團式的吟唱和聲,向王菲的〈夢中人〉致敬。
10.〈與海無關〉
告白或被愛,與何有關?
放逐必要的解答,在平靜之中悠然遠航
告白者的躊躇,與被愛者無關。兩位主唱同步錄音,面對生活的不敢與不自信,將於這首歌悄悄畫下句點,心境脫胎成「航向大海」、「乘載信賴」。
11.〈愚人遊戲〉
首張專輯時臨時被抽掉的歌曲,在第二張專輯擔綱壓軸重任。宛如電影的片尾伴奏、回憶的跑馬燈,醒來的愚人意識到遊戲的只有自己,看破看清決定抬頭前往人生的下一哩。
12.〈新世界 kacauan〉
若我們從未見過遠古的過去,最完整的山、最清澈的水、最美麗的彩虹,又怎麼敢放大自己的全知全能呢?告五人與「排灣普通女神」阿爆(阿仍仍)合作的 bonus track,首度結合族語饒舌。跳脫《運氣來得若有似無》世界觀的彼岸之作,敘述更高的視角更能看見自己的渺小,從而以謙卑之心去待人。
十万个为什么 豆瓣
7.5 (91 个评分)
惘闻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20年9月24日
出版发行:
Space Circle
“第一次是先有了专辑名字才开始的歌曲创作,然而这也没有帮我们确定内容的框架和边界,大家一如既往的天马行空起来。唯一不同的是在《十万个为什么》创作的两年里,我不像以往那样在意专辑的时间计划和工作的节奏,开始喜欢上了这个过程本身。结果就是更多的时间在不断的试来试去,大部分时间里歌曲本身并没有太多进展,但这帮我解开了很多的“为什么”。就好似“十万个为什么”本来的源头 “One million Hows, two million Wheres,and seven million Whys!”总是有那么多需要弄明白的事情,也只有浸入在这个过程里才能逐渐理清自己的思路吧。
我们一直喜欢做「专辑」而不是「单曲」,因为这需要一段相对长的过程,正是这一相对长的过程赋予了专辑「时间」的烙印。一首歌并不能记录某个阶段相对完整的思考,但一张专辑可以。而对于这张专辑里每一首歌,讲述的又是各自独立的故事,它可以是关于无数的“?”,也可以是关于遥远处依旧需要去探寻的光亮。”
2020 年 9 月 22 日 谢玉岗
我们一直喜欢做「专辑」而不是「单曲」,因为这需要一段相对长的过程,正是这一相对长的过程赋予了专辑「时间」的烙印。一首歌并不能记录某个阶段相对完整的思考,但一张专辑可以。而对于这张专辑里每一首歌,讲述的又是各自独立的故事,它可以是关于无数的“?”,也可以是关于遥远处依旧需要去探寻的光亮。”
2020 年 9 月 22 日 谢玉岗
恆久傳說 豆瓣
8.1 (212 个评分)
Taylor Swift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11日
出版发行:
Taylor Swift
Taylor Swift的第九张录音室专辑,距离上一张专辑《folklore》的发布仅五个月,是其 "姊妹专辑"。
这张专辑以室内摇滚和独立摇滚为基调,在《folklore》的独立民谣/乡村风格基础上进行扩展,并围绕其之前未曾谈论过的一组新颖的叙事故事。
《evermore》专辑中还邀请了老朋友Bon Iver、HAIM和The National客串演唱,首发当日由Swift执导的主打单曲〈willow〉的MV也同步公开,专辑受到音乐评论家的普遍赞誉。
这张专辑以室内摇滚和独立摇滚为基调,在《folklore》的独立民谣/乡村风格基础上进行扩展,并围绕其之前未曾谈论过的一组新颖的叙事故事。
《evermore》专辑中还邀请了老朋友Bon Iver、HAIM和The National客串演唱,首发当日由Swift执导的主打单曲〈willow〉的MV也同步公开,专辑受到音乐评论家的普遍赞誉。
4th Mini Album 豆瓣
6.4 (25 个评分)
IZ*ONE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7日
出版发行:
Stone Music Entertainment
赤子白仙 豆瓣
6.9 (35 个评分)
刺猬乐队 Hedgehog Band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13日
出版发行:
赤瞳音乐
《赤子白仙》---刺猬固执,却存一大智
当这儿的刺猬在夜里
看到一辆车,被强光
照到,它们就做一件
它们都知道的大事。
将美国诗人杰克·吉尔伯特的《胖刺猬》,与发表新专辑《赤子白仙》的刺猬乐队联系起来的,并不仅仅是一个相同的名字。这首诗受启发于英国思想家以赛亚·伯林的《刺猬与狐狸》,伯林将西谚“狐狸多知,而刺猬有一大知”引申,借此描述作家、思想家思维的差异---刺猬固执,偏重理性,存一大智;狐狸离心,偏重经验,足智多谋。
两种思维能否共存?这支乐队就是答案。
刺猬乐队始终专注于音乐,诚实、踏实,处世绝不轻浮;另一方面他们又拒绝被风格束缚,多彩、多变,创作从不枯竭。两种特质在他们身上交汇,而交汇的中心就是摇滚乐将人凝聚的瞬间,那是一种朴素的力量,经历过时间的检验。
《赤子白仙》中的刺猬,与“乐队的夏天”中那个激越,燥裂与沮丧并存的刺猬相比,要更松弛,也更复杂。他们拒绝领取名声的红利,也不停止尝试探寻新的音乐气质,一种独特的音乐生命体已然成型。
专辑名字所对应的是《赤子呓语一生梦》、《白白白白》和《仙情爱问》三首作品。面对纷繁的时代浪潮,刺猬的无奈与抗争,愤懑与控诉,期待与向往更显珍贵。不知不觉之间刺猬乐队身上也已经多了一份沧桑的感慨,而不变的则是他们从低吟浅唱中蓄势待发,最终仍然昂首高歌的无怨无悔。
《赤子呓语一生梦》被即将上映的电影《哪吒重生》选做片尾曲。哪吒的历经磨砺最终从莲花中重生与刺猬乐队从濒临解散,到2019年乐夏的辉煌之后的涅槃,何其相似。“翻滚的时代浪潮中,曾有多少灵魂抗争,飞扬的青春故事后,藏有多少心灵触痛”,在洞察世道的砥砺后,仍不失初心,这就是摇滚乐,就是赤子丹心。
《白白白白》最初叫《他杀死了地球上最后一个医生》,创作动机源于19年末北京某医院的一起杀医事件。刺猬永不缺乏对现实的吞吐能量,期望携音乐的动能直抵社会现实深处。“历史惨痛的回忆,恐惧到窒息”,他们的愤怒与悲悯,控诉丑陋和罪恶,为真善美争取发言权---这也是每个时代的,每个“摇滚赤子”心中不变的理想。
《仙情爱问》中子健将元好问那句著名的词改成“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克”,慷慨瞬间化为无奈,这令人心领神会作声苦笑的一字之变,却如“一代人正老去,总有人正年轻”一样,会在无数人心底激起暗流。爱情也好,人生也罢,“岁月如歌,完美的爱真的存在么,日月蹉跎,失去后曾拥有又如何”的感怀,谁又不曾经历?
子健的歌词,往往在寥寥几个字里蕴含丰富的内容, “通过简化固定用语,再重新搭配形成自创词组”已然成为刺猬的辨识特色,而他的断句总是能和旋律融合自然,有大巧不工的天成感。这种方式在《火车驶向云外,梦安魂于九霄》里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赤子白仙》里,同样不乏言简意赅,又具备形式美感的句子。
子健、石璐与一帆三个人的彼此理解,信任,投射进音乐中时就是旋律与节奏的契合与融汇,是对创造性的敬畏和尊重,是演奏的完整并流畅。《赤子白仙》是刺猬趋向完美的印证,值得为这种美而一听再听。
制作人:陆希文
制作助理:野口西西
编曲:刺猬/陆希文
录音/混音:陆希文
母带:Brian Lucey at Magic Garden Mastering
封面:WildChild浮云豚
设计:中介所FCS
厂牌:赤瞳音乐
母带版权归属:太合麦田(天津)音乐有限公司
词曲版权代理:北京大石音乐版权有限公司
当这儿的刺猬在夜里
看到一辆车,被强光
照到,它们就做一件
它们都知道的大事。
将美国诗人杰克·吉尔伯特的《胖刺猬》,与发表新专辑《赤子白仙》的刺猬乐队联系起来的,并不仅仅是一个相同的名字。这首诗受启发于英国思想家以赛亚·伯林的《刺猬与狐狸》,伯林将西谚“狐狸多知,而刺猬有一大知”引申,借此描述作家、思想家思维的差异---刺猬固执,偏重理性,存一大智;狐狸离心,偏重经验,足智多谋。
两种思维能否共存?这支乐队就是答案。
刺猬乐队始终专注于音乐,诚实、踏实,处世绝不轻浮;另一方面他们又拒绝被风格束缚,多彩、多变,创作从不枯竭。两种特质在他们身上交汇,而交汇的中心就是摇滚乐将人凝聚的瞬间,那是一种朴素的力量,经历过时间的检验。
《赤子白仙》中的刺猬,与“乐队的夏天”中那个激越,燥裂与沮丧并存的刺猬相比,要更松弛,也更复杂。他们拒绝领取名声的红利,也不停止尝试探寻新的音乐气质,一种独特的音乐生命体已然成型。
专辑名字所对应的是《赤子呓语一生梦》、《白白白白》和《仙情爱问》三首作品。面对纷繁的时代浪潮,刺猬的无奈与抗争,愤懑与控诉,期待与向往更显珍贵。不知不觉之间刺猬乐队身上也已经多了一份沧桑的感慨,而不变的则是他们从低吟浅唱中蓄势待发,最终仍然昂首高歌的无怨无悔。
《赤子呓语一生梦》被即将上映的电影《哪吒重生》选做片尾曲。哪吒的历经磨砺最终从莲花中重生与刺猬乐队从濒临解散,到2019年乐夏的辉煌之后的涅槃,何其相似。“翻滚的时代浪潮中,曾有多少灵魂抗争,飞扬的青春故事后,藏有多少心灵触痛”,在洞察世道的砥砺后,仍不失初心,这就是摇滚乐,就是赤子丹心。
《白白白白》最初叫《他杀死了地球上最后一个医生》,创作动机源于19年末北京某医院的一起杀医事件。刺猬永不缺乏对现实的吞吐能量,期望携音乐的动能直抵社会现实深处。“历史惨痛的回忆,恐惧到窒息”,他们的愤怒与悲悯,控诉丑陋和罪恶,为真善美争取发言权---这也是每个时代的,每个“摇滚赤子”心中不变的理想。
《仙情爱问》中子健将元好问那句著名的词改成“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克”,慷慨瞬间化为无奈,这令人心领神会作声苦笑的一字之变,却如“一代人正老去,总有人正年轻”一样,会在无数人心底激起暗流。爱情也好,人生也罢,“岁月如歌,完美的爱真的存在么,日月蹉跎,失去后曾拥有又如何”的感怀,谁又不曾经历?
子健的歌词,往往在寥寥几个字里蕴含丰富的内容, “通过简化固定用语,再重新搭配形成自创词组”已然成为刺猬的辨识特色,而他的断句总是能和旋律融合自然,有大巧不工的天成感。这种方式在《火车驶向云外,梦安魂于九霄》里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赤子白仙》里,同样不乏言简意赅,又具备形式美感的句子。
子健、石璐与一帆三个人的彼此理解,信任,投射进音乐中时就是旋律与节奏的契合与融汇,是对创造性的敬畏和尊重,是演奏的完整并流畅。《赤子白仙》是刺猬趋向完美的印证,值得为这种美而一听再听。
制作人:陆希文
制作助理:野口西西
编曲:刺猬/陆希文
录音/混音:陆希文
母带:Brian Lucey at Magic Garden Mastering
封面:WildChild浮云豚
设计:中介所FCS
厂牌:赤瞳音乐
母带版权归属:太合麦田(天津)音乐有限公司
词曲版权代理:北京大石音乐版权有限公司
DaydreamSecrets 豆瓣
6.4 (5 个评分)
白日密语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20年10月26日
出版发行:
氢气唱片H2Records
当一张专辑作为同名专辑发布时,它对乐队的意义而言,就不止于想要表达一个概念,一个故事而已。
《DaydreamSecrets》是白日密语的第二张全长专辑,以乐队英文名“DaydreamSecrets”命名,共收录有12首歌。
我们期待你能戴好耳机,或用音响按顺序完整地听一遍。用听觉去发掘那些埋藏在音乐里或明或暗的情绪、若有若无的梦境、似是而非的生活碎片,对于乐队和乐迷来讲,都是一个奇妙的过程。
「情绪」是白日密语表达的方式,也是表达的核心,是解锁《DaydreamSecrets》的钥匙:你可以在《Marry My Generation》开头渐次的和声堆叠,随后吉他扫弦中感受到白日密语的对未来的一些期待,或许是在“Live Aid”那样的舞台向世界发出声音;他们也在寻找《一个简单的办法》,在“丧”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即使面对“伤心欲绝”的处境,也想施展“可爱的反抗”来保持温柔。即使有着时代与地域的隔阂,年轻人的忧愁与希望仍然通过情绪隧道的交织彼此相通。
作为一支成都乐队,这座城市给予我们的养分大多是乐观和包容。所以,你能切实地在《Cheers Mate!》和《Funky Town》里体会“一万次醉倒的背后,总有治疗悲观的出口”。无论你是在耳机还是现场里听到他们,“Please!Please!Don't Be Shy!”。希望白日密语的音乐和现场,能真正地成为你们情绪的出口,我们一起享受“永远不会结束的派对”。
在新专辑完整上线前,我们曾以EP形式发出了四首单曲,《Moonquake》和《Ruby Woo》均被选为了次月的“硬地原创音乐榜最佳单曲”之一。
相较于首专而言,《DaydreamSecrets》的12首歌曲具有更丰富的音乐性。大家将更多的自主意识注入其中,涌现出不少奇巧构思。我们自己很难只用一两种风格去定义大多数曲目,在专辑制作过程中迸发出多样的化学反应,时常带来惊喜之感。
而最(令我们)满意的是,这张专辑确保了自我表达的完整性,也能更清晰呈现出白日密语的成长——从银河搭车冒险中返航,我们开始尝试建立起“DaydreamSecrets”独特的观感边界。
在这张专辑发出来之时,令我们自己最为期待的是接下来的巡演现场和下一张唱片的发行,它们均会在明年公布,对白日密语来说,“探索”是我们唯一想要的标签。江湖路远,道阻且长,还有更多令人激动的计划,等着我们和你们一起完成。
欢迎来到“DaydreamSecrets“的世界。在迷雾中,听觉成为精神世界的依赖,而“Feel DaydreamSecrets”则成为一项课题:“梦境会以怎样的方式复刻于现实之中”?
它也是一个话题:你究竟听到了怎样的白日密语?
《DaydreamSecrets》制作名单
主唱:陈嘉骥
吉他:周琪汶
键盘:王潇
贝斯:黄鑫
鼓手:张子豪
制作人:陈嘉骥@氢气唱片H2Records
录音工程师:王潇@氢气唱片H2Records
混音工程师:陈嘉骥@氢气唱片H2Records
母带处理:@全相彦-母带处理 @OKmastering Studio
监制:陈彦池
《DaydreamSecrets》是白日密语的第二张全长专辑,以乐队英文名“DaydreamSecrets”命名,共收录有12首歌。
我们期待你能戴好耳机,或用音响按顺序完整地听一遍。用听觉去发掘那些埋藏在音乐里或明或暗的情绪、若有若无的梦境、似是而非的生活碎片,对于乐队和乐迷来讲,都是一个奇妙的过程。
「情绪」是白日密语表达的方式,也是表达的核心,是解锁《DaydreamSecrets》的钥匙:你可以在《Marry My Generation》开头渐次的和声堆叠,随后吉他扫弦中感受到白日密语的对未来的一些期待,或许是在“Live Aid”那样的舞台向世界发出声音;他们也在寻找《一个简单的办法》,在“丧”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即使面对“伤心欲绝”的处境,也想施展“可爱的反抗”来保持温柔。即使有着时代与地域的隔阂,年轻人的忧愁与希望仍然通过情绪隧道的交织彼此相通。
作为一支成都乐队,这座城市给予我们的养分大多是乐观和包容。所以,你能切实地在《Cheers Mate!》和《Funky Town》里体会“一万次醉倒的背后,总有治疗悲观的出口”。无论你是在耳机还是现场里听到他们,“Please!Please!Don't Be Shy!”。希望白日密语的音乐和现场,能真正地成为你们情绪的出口,我们一起享受“永远不会结束的派对”。
在新专辑完整上线前,我们曾以EP形式发出了四首单曲,《Moonquake》和《Ruby Woo》均被选为了次月的“硬地原创音乐榜最佳单曲”之一。
相较于首专而言,《DaydreamSecrets》的12首歌曲具有更丰富的音乐性。大家将更多的自主意识注入其中,涌现出不少奇巧构思。我们自己很难只用一两种风格去定义大多数曲目,在专辑制作过程中迸发出多样的化学反应,时常带来惊喜之感。
而最(令我们)满意的是,这张专辑确保了自我表达的完整性,也能更清晰呈现出白日密语的成长——从银河搭车冒险中返航,我们开始尝试建立起“DaydreamSecrets”独特的观感边界。
在这张专辑发出来之时,令我们自己最为期待的是接下来的巡演现场和下一张唱片的发行,它们均会在明年公布,对白日密语来说,“探索”是我们唯一想要的标签。江湖路远,道阻且长,还有更多令人激动的计划,等着我们和你们一起完成。
欢迎来到“DaydreamSecrets“的世界。在迷雾中,听觉成为精神世界的依赖,而“Feel DaydreamSecrets”则成为一项课题:“梦境会以怎样的方式复刻于现实之中”?
它也是一个话题:你究竟听到了怎样的白日密语?
《DaydreamSecrets》制作名单
主唱:陈嘉骥
吉他:周琪汶
键盘:王潇
贝斯:黄鑫
鼓手:张子豪
制作人:陈嘉骥@氢气唱片H2Records
录音工程师:王潇@氢气唱片H2Records
混音工程师:陈嘉骥@氢气唱片H2Records
母带处理:@全相彦-母带处理 @OKmastering Studio
监制:陈彦池
无尽美丽的事物 豆瓣
7.5 (20 个评分)
昨夜派对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0年10月28日
出版发行:
博生兄弟
整张专辑,错落在一种彷徨又确定的方向之中,表达了浪漫主义者内心深处的幻象。是希冀的,欢愉的,又是疏离的,冒险的。共八首曲目,以告别,美丽,年轻,疼痛为虚线,在上面描绘些飞舞的东西。由@赵二如一 作曲及编曲,@一只然 中文填词及文案创作,@候E_ 视觉设计,@赵二如一 与@AKIKO桃子 共同演唱。
在对专辑的定义上,一只然选择了“抒情”,并着重于人性闪烁的部分来描写。就像她对《无尽美丽的事物》的概述:“灵魂的野兽,意义在于找到属于它的牧者。就算,灰尘在来去如风的路上飞驰,你的航灯,在黑夜里凋谢。那你也是,曾亲吻过星辰的人啊。”
那你也是,曾亲吻过星辰的人啊。
命运挂在天色中,忽明忽暗,接纳缺失,敢于破碎,人最美丽之处,在于沉沦后的飞翔,失去后的重拾,在于孤立却不孤独,自由却不泛滥。专辑的最终,每首歌汇入鲜明的落日大道上,进行一场短暂又灿烂的情绪游行。
没错,你就当这是场“情绪游行”。
在对专辑的定义上,一只然选择了“抒情”,并着重于人性闪烁的部分来描写。就像她对《无尽美丽的事物》的概述:“灵魂的野兽,意义在于找到属于它的牧者。就算,灰尘在来去如风的路上飞驰,你的航灯,在黑夜里凋谢。那你也是,曾亲吻过星辰的人啊。”
那你也是,曾亲吻过星辰的人啊。
命运挂在天色中,忽明忽暗,接纳缺失,敢于破碎,人最美丽之处,在于沉沦后的飞翔,失去后的重拾,在于孤立却不孤独,自由却不泛滥。专辑的最终,每首歌汇入鲜明的落日大道上,进行一场短暂又灿烂的情绪游行。
没错,你就当这是场“情绪游行”。
逃走鲍伯 豆瓣
6.6 (16 个评分)
逃走鲍伯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20年10月16日
出版发行:
海邊的卡夫卡
逃走鲍伯
团员们在台大椰风摇滚社相识,2018年春天由主唱思岑发起,和Bass手培睿组成逃走鲍伯。2019年底 ,一直默默喜欢鲍伯创作的子翔,通过了听说很严格的面试,接任鼓手与合音,乐团开始整理创作、到 处演出。
这三个看起来功课很好的年轻男孩,对音乐的研究很博学,从老摇滚、90年代吉他摇滚、爵士乐、重金属、庞克甚至巴西音乐都有涉略,他们喜欢The Beatles、喜欢Weezer也喜欢透明杂志,喜欢在Live House和音乐节蹦蹦跳跳,这些体验融合成了逃走鲍伯;旋律和节奏是摇滚乐的直球对决,思岑的歌词 又为逃走鲍伯加入了青春的酸甜。
〈了解一切〉、〈一如往常〉已经是音乐节的摇摆定番,〈橘子〉、〈此时〉的专辑版本也抢先在街声 曝光,反应热烈。终于,2020年秋天,逃走鲍伯满载15首歌的首张同名专辑,在敲碗声中发行了。
团员们在台大椰风摇滚社相识,2018年春天由主唱思岑发起,和Bass手培睿组成逃走鲍伯。2019年底 ,一直默默喜欢鲍伯创作的子翔,通过了听说很严格的面试,接任鼓手与合音,乐团开始整理创作、到 处演出。
这三个看起来功课很好的年轻男孩,对音乐的研究很博学,从老摇滚、90年代吉他摇滚、爵士乐、重金属、庞克甚至巴西音乐都有涉略,他们喜欢The Beatles、喜欢Weezer也喜欢透明杂志,喜欢在Live House和音乐节蹦蹦跳跳,这些体验融合成了逃走鲍伯;旋律和节奏是摇滚乐的直球对决,思岑的歌词 又为逃走鲍伯加入了青春的酸甜。
〈了解一切〉、〈一如往常〉已经是音乐节的摇摆定番,〈橘子〉、〈此时〉的专辑版本也抢先在街声 曝光,反应热烈。终于,2020年秋天,逃走鲍伯满载15首歌的首张同名专辑,在敲碗声中发行了。
更迭 豆瓣
7.5 (51 个评分)
康士坦的變化球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20日
出版发行:
海邊的卡夫卡
康士坦的變化球 KST
樂團介紹
成立於2013年,曲風由後搖、Emo Punk 加入Hardcore及全員主唱的元素,複雜鼓點加上吉他、bass音牆,VJ與合成器的編制,影像與音樂結合爽度加倍。
團名來自希臘哲⼈人赫拉克利利特(Heraclitus)說的 “change is the only constant in life.”,唯⼀不變的就是永遠在變化,也是佛說無常。
2016年底發行第一張錄音室作品《擱淺的人》,無歌詞的演奏曲式佔了多數,其中最受歡迎的,是一定會大合唱的同名單曲〈擱淺的人〉,描述平凡人生活中遇到的大小事,吶喊、爆裂、現場超有力。
2020年第二張錄音室專輯《更迭》,於12月底正式發行。
團員
ARNY: Guitar, Vocal
CREED: Guitar, Vocal
SION: Bass, Vocal
小米: Drums, Vocal
CT: VJ, Synth, Vocal
專輯介紹
以一曲〈擱淺的人〉唱出世代苦悶的康士坦的變化球,睽違四年,第二張錄音室專輯《更迭》在2020年底重磅降臨。
《更迭》專輯曲風從此前幾乎無演唱的後搖滾基調,加入了Hardcore、Emo Punk⋯⋯元素,全員主唱的編制讓樂迷耳目一新,專輯由韓立康領銜製作,新專輯首支MV〈美好的事可不可以發生在我身上〉由金曲製作人陳君豪混音、Vast & Hazy 主唱咖咖配唱製作。
首波單曲〈對不起我做不到答應了你的事〉發佈即攻佔街聲StreetVoice即時熱門冠軍;甚至帶領過去幾年的單曲覇佔前二十名。新銳攝影藝術家李毓琪執導的〈美好的事可不可以發生在我身上〉,淸晨六點突襲上架 YouTube ,24小時內就突破了萬人觀看。
樂迷期待已經夠久了,康士坦的變化球將以《更迭》的滿載能量,傾力回應。
樂團介紹
成立於2013年,曲風由後搖、Emo Punk 加入Hardcore及全員主唱的元素,複雜鼓點加上吉他、bass音牆,VJ與合成器的編制,影像與音樂結合爽度加倍。
團名來自希臘哲⼈人赫拉克利利特(Heraclitus)說的 “change is the only constant in life.”,唯⼀不變的就是永遠在變化,也是佛說無常。
2016年底發行第一張錄音室作品《擱淺的人》,無歌詞的演奏曲式佔了多數,其中最受歡迎的,是一定會大合唱的同名單曲〈擱淺的人〉,描述平凡人生活中遇到的大小事,吶喊、爆裂、現場超有力。
2020年第二張錄音室專輯《更迭》,於12月底正式發行。
團員
ARNY: Guitar, Vocal
CREED: Guitar, Vocal
SION: Bass, Vocal
小米: Drums, Vocal
CT: VJ, Synth, Vocal
專輯介紹
以一曲〈擱淺的人〉唱出世代苦悶的康士坦的變化球,睽違四年,第二張錄音室專輯《更迭》在2020年底重磅降臨。
《更迭》專輯曲風從此前幾乎無演唱的後搖滾基調,加入了Hardcore、Emo Punk⋯⋯元素,全員主唱的編制讓樂迷耳目一新,專輯由韓立康領銜製作,新專輯首支MV〈美好的事可不可以發生在我身上〉由金曲製作人陳君豪混音、Vast & Hazy 主唱咖咖配唱製作。
首波單曲〈對不起我做不到答應了你的事〉發佈即攻佔街聲StreetVoice即時熱門冠軍;甚至帶領過去幾年的單曲覇佔前二十名。新銳攝影藝術家李毓琪執導的〈美好的事可不可以發生在我身上〉,淸晨六點突襲上架 YouTube ,24小時內就突破了萬人觀看。
樂迷期待已經夠久了,康士坦的變化球將以《更迭》的滿載能量,傾力回應。
Tides 豆瓣
Wolfredt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20年9月18日
出版发行:
Moment Of Collapse Records
Started as a one-man-project by Margus Voolpriit, Wolfredt released two albums in 2013 and 2016. With expanding the sound for the third album Margus realized that additional bandmembers could even be more helpful to bring more melodies, dynamics and ideas into the project.
So the four-piece Wolfredt was born now and worked from the start on the upcoming third album. "Tides".
The album follows the eternal way of the "tides". The coming and going of flood and ebb, the up and down of the endless circle of life, wher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mix and always repeat. Musically the band wrote this down in lengthy guitar-based dynamical instrumental pieces, melodic bass guitar lines, and heavy use of distortion and effects and an eminent ambient sound, sometimes dark and sometimes grand.
If you have to compare them to any other bands, Russian Circles, We Lost The Sea or Caspian may fall into your mind.
So the four-piece Wolfredt was born now and worked from the start on the upcoming third album. "Tides".
The album follows the eternal way of the "tides". The coming and going of flood and ebb, the up and down of the endless circle of life, wher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mix and always repeat. Musically the band wrote this down in lengthy guitar-based dynamical instrumental pieces, melodic bass guitar lines, and heavy use of distortion and effects and an eminent ambient sound, sometimes dark and sometimes grand.
If you have to compare them to any other bands, Russian Circles, We Lost The Sea or Caspian may fall into your mind.
New Light 豆瓣
Gidge
类型:
电子
发布日期 2020年11月6日
出版发行:
Atomnation
Gidge - the Swedish duo consisting of Ludvig Stolterman and Jonatan Nilsson - return with their new album “New Light” on November 6. Marking their 5th release on Atomnation, this LP can be seen as their second full-length album to date, following up 2014’s mythical “Autumn Bells” LP.
“New Light” features 9 new tracks, a project Gidge has worked on for about 3 years. With this release, Ludvig and Jonatan crossed the seas to find new inspiration in the massive landscapes of the Pacific Northwest, USA. This environment – a place where great mountains, ancient forests, and never-ending oceans meet - helped shape an album that is signature for people that are familiar with the music from Gidge, yet, can be seen as their most eclectic work to date. They refined the production technique on their new album by intensifying the sound palette with analog synthesis and crispy hi-hats. The track “Perimeter” might be the perfect example of this - spanning over exactly 10 minutes, the intensity of the synth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harp hats throughout are absolutely fire.
Gidge has a history of making electronic music that is shaped by recordings of Swedish nature, both comfortable on the dance floor and in a more relaxing environment. Each and every Gidge track creates its own sense of atmosphere and emotion, whether that is nostalgia, rest, or epicness. Their work evolves naturally, often building to powerful peaks from a silent break that is tweaked with vocal samples, crackles of field recordings, and neo-classical influences.
While often being adored for the inspiration that is drawn from the forest, nature, and the north of Sweden (and rightly so), the music of Gidge has actually been of an absolute international caliber and is listened to by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Gidge sold out club-tour shows in London, Amsterdam, Paris, and Stockholm, and played their live-set to crowds on festivals in Mexico, Georgia, Turkey and Thailand. Blogs such as Pigeons & Planes, A Closer Listen, and Ransom Note wrote about their music - Pitchfork staffers chose Gidge amongst their favorite artists to listen to on snowy days - XLR8R readers voted Gidge to the #1 spot of ‘best new electronic act’ in 2015 - Bandcamp highlighted “LNLNN” as ‘album of the day’ in 2017. The list goes on…
Rooted in the city of Umeå, Sweden, Jonatan Nilsson and Ludvig Stolterman became friends at 15 through a shared love of electronic music. Their discography includes the album “Autumn Bells”, short-film “Lulin” (in collaboration with Lampray), mini-album “LNLNN”, and debut EP “For Seoul”. Ludvig and Jonatan have both lived (and travelled) all over Europe, including cities such as Paris, Oslo, Berlin, and Den Haag. At this moment, Jonatan resides in Oslo and Ludvig in Umeå - the place where they finished the last bits of “New Light” and run arts platform “NORR arts” together with Vilma Larsson.
“New Light” is out on 2LP vinyl & digital on November 6th through Atomnation / NORR arts.
credits
releases November 6, 2020
“New Light” features 9 new tracks, a project Gidge has worked on for about 3 years. With this release, Ludvig and Jonatan crossed the seas to find new inspiration in the massive landscapes of the Pacific Northwest, USA. This environment – a place where great mountains, ancient forests, and never-ending oceans meet - helped shape an album that is signature for people that are familiar with the music from Gidge, yet, can be seen as their most eclectic work to date. They refined the production technique on their new album by intensifying the sound palette with analog synthesis and crispy hi-hats. The track “Perimeter” might be the perfect example of this - spanning over exactly 10 minutes, the intensity of the synth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harp hats throughout are absolutely fire.
Gidge has a history of making electronic music that is shaped by recordings of Swedish nature, both comfortable on the dance floor and in a more relaxing environment. Each and every Gidge track creates its own sense of atmosphere and emotion, whether that is nostalgia, rest, or epicness. Their work evolves naturally, often building to powerful peaks from a silent break that is tweaked with vocal samples, crackles of field recordings, and neo-classical influences.
While often being adored for the inspiration that is drawn from the forest, nature, and the north of Sweden (and rightly so), the music of Gidge has actually been of an absolute international caliber and is listened to by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Gidge sold out club-tour shows in London, Amsterdam, Paris, and Stockholm, and played their live-set to crowds on festivals in Mexico, Georgia, Turkey and Thailand. Blogs such as Pigeons & Planes, A Closer Listen, and Ransom Note wrote about their music - Pitchfork staffers chose Gidge amongst their favorite artists to listen to on snowy days - XLR8R readers voted Gidge to the #1 spot of ‘best new electronic act’ in 2015 - Bandcamp highlighted “LNLNN” as ‘album of the day’ in 2017. The list goes on…
Rooted in the city of Umeå, Sweden, Jonatan Nilsson and Ludvig Stolterman became friends at 15 through a shared love of electronic music. Their discography includes the album “Autumn Bells”, short-film “Lulin” (in collaboration with Lampray), mini-album “LNLNN”, and debut EP “For Seoul”. Ludvig and Jonatan have both lived (and travelled) all over Europe, including cities such as Paris, Oslo, Berlin, and Den Haag. At this moment, Jonatan resides in Oslo and Ludvig in Umeå - the place where they finished the last bits of “New Light” and run arts platform “NORR arts” together with Vilma Larsson.
“New Light” is out on 2LP vinyl & digital on November 6th through Atomnation / NORR arts.
credits
releases November 6,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