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ie
海马森林(Seahorse forest) 豆瓣
7.5 (11 个评分) 表情银行 Mimik Banka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3日 出版发行: 硬地加速Indie Booster
「海马森林 (Seahorse forest)」
2014年我们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录制了第一张专辑,录音棚不远处有一片大森林,我们时常会去逛逛。那里古老的巨树遮天蔽日,把脖子后仰到极限也望不到枝桠蔓延的边际。
2024年我们在混音间隙重游这片大森林,听着啄木鸟嘴撞击树干的声音,闻着熟悉的苔藓味,脑中海马体种下的回忆也像森林般生长。这片森林一直在那里,每到做音乐的时候我们就会走进林中逡巡。我们时不时想起自己在起点时的样子,也时不时感慨自己怎么“变了这么多"或“一点也没变"。
这张专辑叫作「海马森林」,与其称之为精选辑,我们更愿意把它叫作回顾辑。专辑中收录的并不是所谓的“代表作",而是我们自己觉得有必要新做一个版本,并且放在一起能形成完整专辑气质的八首歌曲。
表情银行向来不喜欢回头,这次的回头也是“向前回头",我们不是想简单找几首自己的老歌新编一下,而是想用自己2024年的身心状态和制作能力赋予歌曲新鲜的质感,让它变成一张"新"专辑。「海马森林」整体呈现出Chamber Pop式的木质声响,编配不追求浓烈,而追求让人声与每种乐器都清晰可辨、充满情感,乐手们仿佛在一座森林木屋中围绕着你演奏。这些充满"人味"的编配想法有我们这些年在现场和排练室中逐渐堆砌起来的,也有专辑制作过程中与伙伴们一起Jam出来的。
熟悉的歌曲,全新的旅程。亲爱的听友们,欢迎走进我们的「海马森林」。
「海马森林 (Seahorse forest)」
词:思雨/韦坤劫
曲:思雨
演唱:思雨
和声:思雨/通通
「重生摇篮曲」Featuring: 陈思江/艾迪娜
编曲:表情银行乐队
吉他:Robin人友
鼓:张有超
贝斯/钢琴/合成器/采样/铃鼓:通通
萨克斯/长笛/长号:张艺威
大提琴:陈顺顺
制作人:通通
录音:通通/李轩(鼓组录制)
混音:通通
母带制作:通通
录音棚:思雨和通通的客厅/绿村GreenVillage
Studio(鼓组录制)
封面及内页摄影:通通
平面设计:柳文锋
艺人经纪:赵欣
发行:硬地加速(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特别鸣谢:李智勇、陈磊、Michael
小宇宙 豆瓣
8.7 (235 个评分) 苏打绿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6年10月20日 出版发行: 林暐哲音乐社
这个城市为所欲为
我只要只属于我的小宇宙
苏打绿第二张专辑《小宇宙》
每一道音轨都是情感的痕迹
即使你的星球和我的星球不一样,但总有一条轨道是可以被寻找,可以相通的吧!
于是
我在我的星球上等你 你在你的星球上等我
1.小宇宙--说出了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世界,不管对于现今社会的许多冲突与不满,但都有自己的想法,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美丽世界,或许是一个梦是一个想法,但毕竟是属于自己的小宇宙
2.小情歌--简单的旋律,唱出每一个人心中的爱情观感,简单的歌词意境,道出心中对于感情的憧憬
3.背着你--感伤的旋律,每一对在爱情世界中的情侣再夜深人静时都有这样的想法,曾经身体背着你、心中想着你;想象两人甜蜜的时光、一同发生的的快乐回忆,句句深刻的歌词、忧伤的旋律,只为唤起每一个人心中曾经的深刻回忆
4.暂时失控--怒吼出心中的快感,或许是歌唱、或许是快乐、或许是工作,都有属于自己的暂时失控
Volume Two 豆瓣
8.3 (19 个评分) She & Him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0年3月23日 出版发行: Merge Records
一位是M.Ward,2006年发行的Post-War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和媒体的好评,2009年又发行了Hold Time。又一位是Zooey Deschanel,演员兼歌手,曾经担任过Yes Man和(500) Days of Summer两部电影的女主角,他们两个人走到一起就是独立民谣乐队She & Him,非常简单的名字,毫不做作!2008年的三月,他们发行了Volume One,两年后现在,3月23日,Merge又将发行他们的第二张专辑Volume Two,同时也将展开多城的巡演以及参加Coachella音乐节。专辑中In The Sun这支单曲有着很明显的She & Him风格,可爱又有些搞怪的Zooey和成熟稳重的M.Ward的结合如果遇上了夏天,他们就是我们的避暑地。而在这冬日未却的季节里,他们又给了我们温暖的希望。 <转>
She & Him,第二张专辑《Volume Two》来了, 专辑名字和第一张专辑《Volume One》想照应。像这样的一男一女的组合,最近很是吃香,先是澳洲的那俩位兄妹Angus & Julia Stone,现在又是来自美国的Zooey Deschanel和M. Ward ,因为首张专辑《Volume One》 的好评不错。这第二张专辑自然也就是众人期待的对象,新专辑加上隐藏曲目一共14首新歌。其中有一些歌曲是翻唱NRBQ的,如1977年的经典单曲“Ridin' in My Car" ,相当特别的风味。新专辑延续上张专辑的阳光式,浪漫的民谣风格,这张新专辑的歌曲棒极了
再见王子 豆瓣
7.8 (53 个评分) 棉花糖 / Katncandix2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0年5月14日 出版发行: 亞神音樂
來自街頭的聲音。飄浮在城市天空的「棉花糖」。
柔軟卻剛強,義無反顧地行進。
棉花糖[katncandix2] 小球+聖哲
第2張全創作專輯 [再見王子]
再見夢想。再見初戀。再見淚水。再見昨天。
必須向天真的自己說再見,才能勇敢地冒險找到未來。
幻滅之後的蛻變,是重生的那一刻。
「小飛行」好評後 嚴選《再見王子》《好日子》《怎麼說呢?》《回不去的旅人》
全新格局 10篇刻印成長的青春創作
詞+曲+創作+製作+演唱 棉花糖
棉花糖的音樂形成自成一格的清透感,
純淨透徹、青春明亮,為城市趕走煩躁滯悶的壞空氣,帶來新鮮的氣息。
2009「小飛行」好評後 青春第二章 全新格局成長力作 2010「再見王子」
2009年,棉花糖帶著清新明亮的音樂現身樂壇,以街頭藝人身份發行第一張全創作專輯「小飛行」。他們的出現引起樂評與媒體關注,屢次獲得佳績並贏得許多音樂獎項。棉花糖在2009年勇奪大陸湖南衛視"節節高聲"季度冠軍、新加坡Fresh music Awards音樂評選大獎年度最佳新音樂團體、同時入選博客來年度百大專輯;2010年再接再厲獲選大陸光線音樂榜"最佳新人組合獎"、9+2音樂先鋒榜"年度最佳樂隊組合獎"、以及新加坡FESTIVA音樂節台灣樂團演出代表。媒體青睞與各類獎項肯定,逐一證明了棉花糖在流行樂壇存在的必要性與未來性。
棉花糖自然散發出質樸與新鮮,完全體現在創作裡。不取巧不張揚的態度,在熱鬧有餘、譁眾取寵的市場中,自有一股天然清新氣味流露。青澀純真的藝人特質,和煦溫暖的音樂,就棉花糖能在這麼多專業獎項與主流市場勝出的原因。
2009年是棉花糖初試啼聲的關鍵時刻。2010年是他們持續發光發熱的一年。
經過一年多海內外表演活動的磨練,棉花糖奔走遊唱在多個陌生與熟悉的城市裡,聖哲拎著一把吉他搭著小球的歌聲,到處傳遞棉花糖的歌聲與溫暖。就像是坐上一艘搭載著夢想與熱血的小飛機一般,棉花糖唱到哪兒就駐足在哪兒,充滿無敵的青春與洋溢的活力。一回回飛行累積的夢想日誌,讓棉花糖的眼界開了,視野開了,心靈也跟著打開了。飛出棉花糖小小世界之外,每一次經歷都在開拓生活界限;每一次碰觸都在累積創作能量。
[小飛行]前,棉花糖說:「沒有試著為夢想飛行,怎麼知道自己瘋狂活過!」
[小飛行]後,棉花糖堅信:「以扎實步伐往夢想走,每個腳步的烙印都在見證成長!」
棉花糖飛行日誌記載旅途中迸發的歡笑淚水、牽掛拉扯、真實與體悟。歷經一趟不凡有趣的生活旅程後,棉花糖帶著豐收滿滿的心情與靈感筆記,著手進行第二張全創作專輯[再見王子]錄音製作。這一段飛行過程,可說是棉花糖的圓夢/尋找之旅。從街頭藝人到發片歌手,從夢想到生活,從純真童話到成人現實,進入製作閉關期的棉花糖,不斷地進行反覆的自我省視與心靈對話,最常討論就是「變」與「不變」,「選擇」與「冒險」與「賭注」,「告別」與「學習」…人生重要課題。
「夢想」是首張專輯「小飛行」創作概念,而「成長」則是第二張專輯[再見王子]首要探討想法,整張專輯由最初的觀望遲疑『這就是我要的嗎?』『為什麼進了最大的努力,結果卻跟我想像不一樣?』『人生是個選擇題,該不該做這個決定?』,轉而到傳遞正面明亮的向上能量『我知道必須向天真的自己說再見,但我能更勇敢冒險找到未來幸福快樂的好日子。』,專輯想法清晰明瞭,完整鋪陳,不僅表達棉花糖對現實環境的想法,也直接反映了青春世代對成人世界的態度。
『啊!!!如果能重來那就好了。』我們時常這樣想著…
可是妳 /你知道的,重頭開始很容易,可是一提到告別卻困難極了。
我們在生活中,不斷告別、不斷重頭,只是 我還在學習。
告別逝去的親情、友情、愛情與自己,告別了心中的小王子。
當我蛻變的時候,就是重生的時候。 BY棉花糖[katncandix2]
在哪裡 豆瓣 Spotify
8.3 (85 个评分) 魏如萱 Waa Wei 类型: 國語流行樂
发布日期 2011年1月23日 出版发行: 银翼文化
裸,是魏如萱為這張作品下了的唯一註解。
濕 / 所以很美
濕,所以很霉,詩,所以很美,我是個嫌濕的人,
看著挪威的直子失濕,窗口前有具蝨屍,冷冷低下頭施詩。
如果脫掉既有的語氣,會不會公正一些?
刷牙,洗臉,倒立,照鏡,照著鏡子看了一遍倒立完壁的空隙。
如果更不修邊幅, 會不會完美一點?
魏如萱正,前戲著,在展開這個作品前夕。
自慰 / 記得也要去安慰別人
很多話說不清楚,或者說了也不被聽懂。很多人聽魏如萱唱歌,因為能夠很暖很舒服。
『你們會哭,唱出這些歌的我,怎會沒有更多的痛苦?如果我們因這些共鳴,感覺被彼此祝福,
那要記得,學會為更多傷口愛撫』。
兩年的籌備,『優雅的刺蝟』終於濃妝艷抹,超過一個月,幾米舞台劇內地巡演,
魏如萱花了好多時間服侍自己與角色,記憶虛實共處的生活,
所有關於時間與空間的錯置,她努力的調配著。
高潮 / 是假裝不來的
簡單生活節,香港音樂會,魏如萱回歸素顏,態度素顏,感動的素顏,
她用聲音的純粹,帶全場高潮達陣,好像超越了,同時又來到最初。
裸,幾乎成為最恰當的字,形容那瞬間,描述這剎那。
香格里拉:夢的全裸,密碼的進進出出,為甚麼害羞?為了甚麼不害羞?
門:之前之後的全裸,歸你?歸我?歸後來的你?歸原來的我?
if:If you are A liar , you are not alone?應該害怕這句話?或是跟著變可怕?
青春 / 夢
這麼多問號,祕密與空白,加減乘除得青春,青春與共著的夢,我們稱之為春夢,似有若無挑弄中。
夢裡的畫面,引領魏如萱繼續創作,文字,比以往更多,玩心,比以往更重。
途中遇見指頭與唇皆靈活吹手黃玠,新銳攝影吳仲倫,服裝造型邱娉云,肆無忌憚的一起,
神乎奇技且嘖嘖攻心,與其說是全創作,不如稱做重新訂做另個『魏如萱』。
從頭開始學,然後起身做,顏色,厚度,味道與油墨,她不預備被定義,只是渴望遭溺愛。
魏如萱最誠實的一次,在哪裡。
別再歎息 豆瓣
7.9 (22 个评分) Mumford & Sons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9年10月6日 出版发行: Universal / Island
Artist:Mumford & Sons
Album :Sigh No More
Date :2009.10.05
Label :Island
Style :Folk
Myspace:
Website:
Mumford & Sons乐队成立于2007年的伦敦,乐队中的四名成员都有着自己拿手的乐器,但并不像很多同类型乐队的风格那样传统,他们有着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风格。起初乐队只在一些音乐会和颁奖的现场露过面,直到2008年才推出了乐队的首张单曲EP,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就在今年他们加盟了知名唱片公司Island,并且推出了这张新专辑。在新专辑的发行前乐队获得了英国的一个叫“BalconyTV”音乐录影带奖的最佳乐队奖的荣誉,也为这张专辑增加了不少的分量。
無以名狀的快樂與悲傷 豆瓣
7.6 (17 个评分) 棉花糖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1年12月23日 出版发行: 亞神唱片
[ 飛 行 中 的 電 動 機 器 人 ]
有時候,我仍然會在深夜的時候,穿著拖鞋散步到轉角的那家舊藥局。舊藥局的藍色鐵門已經拉了下來,而面對著我的左前方有台生鏽斑駁的電動機器人:機器人的左手往前伸展,她在飛行。如果沒有那麼多鏽色,應該會更拉風吧。我說的是可以坐在上頭, 投十塊錢就會動的那種電動機器人。
在深夜裡,在舊藥局前面,我投下十塊錢。於是電動機器人搭配著小時候就聽過的音樂開始動了(即使長大之後,我還是不知道那音樂的原唱者是誰?)。我喜歡就這樣站在電動機器人的右側,倚靠著好像是為了和隔壁雜貨店分開彼此領土的突出小柱子,然後看著電動機器人飛行、聆聽著和電動機器人共振的小時候就聽過的音樂,直到停止。
實際上,我只有在心裡有滿是莫名悲傷時,才會深夜散步到這轉角的舊藥局,我很自私的。只是光這個星期,是我第五次深夜來到這裡。那短短的三分鐘,對我來說,或許只是我自己心裡莫名悲傷的出口;可是對電動機器人來說,或許那就是她的全世界。
每次準備離開舊藥局的時候,總有一隻居住在舊藥局斜對面的五金行叔叔所飼養的古代牧羊犬,吠叫了幾聲之後,就停止了。在這樣的深夜裡,吠叫聲、電動機器人的振動聲、和小時候就聽過的音樂聲,都一起消逝在宇宙的寂靜黑洞之中,這也是我這個星期第五次感受到相同的情境。最後剩下我的拖鞋和地面交接不乾脆的聲音走回無人回應的家中,此時的我,還是悲傷的…
[ 關 於 無 以 名 狀 的 快 樂 與 悲 傷 ]
棉花糖EP3_無以名狀的快樂與悲傷,構想來自於棉花糖在2011年的2次巡迴演出:『哈囉,妳/你好嗎?』環島旅人計劃,以及_『,』秋天音樂分享會。而2次不同主題的巡迴演出,對於棉花糖製作人聖哲,和主唱小球當下的心裡狀態,也是全然不同的極端心情,就像是用逗號分隔前後的時光。於是產生了這樣精彩的2首單曲:”無以名狀的快樂與悲傷”、”逗號”。
這是一張充滿人文的作品,棉花糖用他們獨有的文字和旋律,撫慰這個世界覺得自己孤獨、而關於心中好多理想正在流浪的妳/你。而所有的快樂與悲傷,我們都無以名狀。
另一封面:
貳參柒伍工作室溫暖推薦
[ 後 記 : 為 什 麼 要 一 次 發 行 2 張 EP ? ]
其實棉花糖本來今年只打算發行1張EP,收錄的三首歌分別是EP2的”等地球爆炸”,加上EP3的”無以名狀的快樂與悲傷”和”逗號”。後來因為”等地球爆炸”的風格和EP3裡2首歌的風格實在差異太大,製作人聖哲和主唱小球都覺得並不適合將3首歌放在一塊,於是為了實踐自己堅持的音樂理念,寧願大幅增加製作與生產成本,1次發行2張EP,也不能將3首歌曲放在同一件作品裡記錄。
Bon Iver 豆瓣
8.3 (82 个评分) Bon Iver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1年6月21日 出版发行: Jagjaguwar
Four years after Bon Iver emerged from Wisconsin cabin with one of the 2000s’ most celebrated records, the forlorn folkie has announced his second album. Featuring pedal-steel, saxophone and a children’s choir. For new album, Vernon brought in sidemen such as pedal-steel guitarist Greg Leisz, and sax virtuoso Colin Stetson, who has backed Arcade Fire, Beirut and Tom Waits. Bon Iver’s new album will have 10 tracks, each inspired by a different place. Perth, named after the Australian city, is a “Civil War-sounding heavy metal song” with martial drums, choir and “wailing guitars”. Minnesota Wisconsin lays Stetson’s bass saxophone over Vernon’s finger-picked guitar, and the album closer, Beth/Rest, is “definitely the part where you pick up your joint and relight it”.
Torches 豆瓣
8.2 (58 个评分) Foster The People 类型: 电子
发布日期 2011年5月24日 出版发行: Columbia
◎ 創意翻玩復古電子搖滾,2011年燃燒能量照亮世界首張完整大碟
◎ 力邀英國跨界製作新銳Paul Epworth (Adele、Cee-Lo Green)、The Bird And The Bee雙人組之Gregory Kurstin (Ke$ha、Britney Spears) 等金牌製作群協力操盤
◎ 首波主打〈Pumped Up Kicks〉,獲BBC Radio 1的「當週最佳單曲」殊榮,攀上告示牌搖滾榜Top7、另類榜Top2
**專輯內附原文歌詞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電子合成樂也大舉入侵各樣曲風,並深深影響新世代的創作軌跡,來自加洲的Foster The People,不僅在音樂創作上將時髦的氛圍和電氣旋律串接上線,更沾染著一股迷幻風味,保留獨立製作的精神,揮灑出當今饒富創意的搖擺節奏。
2009年正式成軍的Foster The People,由身兼演唱、鍵盤、鋼琴、合成器、吉他、程式設計、打擊樂等多項技能於一身的Mark Foster領軍,加上打擊樂器主力Mark Pontius、貝斯手Cubbie Fink和兩位志同道合好友,運用公開演出的機會,在他們的創作中增添更多元、更豐富的新復古樂風,請來熟稔吉他、鍵盤、合成器、合音的Sean Cimino及鍵盤、鋼琴、合音的Isom Innis擔綱Live秀客席樂手。靠著網路科技等無國界的特性,上傳自創歌曲獲無數網友好評不斷,也讓Columbia Records聽到Foster The People的新鮮才華。
繼2010年首張同名EP《Foster The People》一戰成名,2011年終於祭出完整錄音大碟《Torches》,力邀英國跨界製作新銳Paul Epworth (Adele、Cee-Lo Green)、The Bird And The Bee雙人組之Gregory Kurstin (Ke$ha、Britney Spears)等金牌製作群和Mark Foster協力操盤,堅強的製作組合,精彩可期,並率先拿下澳洲專輯排行Top9。首波主打〈Pumped Up Kicks〉,獲BBC Radio 1「當週最佳單曲」殊榮,懷舊熱情的低沉貝斯,混搭空心吉他和電子合成樂,歌詞則輝應團名,描寫缺少家庭關愛、孤立且具暴力傾向的年輕世代,是首涵意深厚的佳作,一舉登上告示牌搖滾榜Top7、另類榜Top2;輕巧有趣的〈Call It What You Want〉帶來活潑節拍,讓人一聽就上癮;以民謠混搭電子合成的〈Don’t Stop (Color On The Walls)〉則有熱鬧歡氣氛炒熱氣氛;慵懶嗓音帶來〈I Would Do Anything For You〉琅琅上口的副歌旋律,讓人留下深刻印象;迷離弛放的數首創作,如〈Houdini〉、〈Life On The Nickel〉、〈Miss You〉等,體驗他們以鮮亮Electro/Synthpop外衣,且充滿豐沛創作實力的Foster The People。
不被瞭解的怪人 豆瓣
7.3 (27 个评分) 棉花糖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2年11月14日 出版发行: 亞神唱片
棉花糖_katncandix2 (小球+聖哲)
第3張全創作/全製作專輯_不被瞭解的怪人。
也許將自我置放在一個不被瞭解的過程中,
才能真正面對前所未見的情感釋放與獲得,
這樣就沒有什麼不同了,關於怪人。
棉花糖_katncandix2,距離「再見王子」專輯兩年半,二○ 一二年的冬天,終於推出第三張全創作全製作專輯_不被瞭解的怪人。兩年半的期間:棉花糖走遍了全台灣的LIVE HOUSE,場場爆滿,加場不斷;發行了兩張風格截然不同的EP,限量一萬張銷售一空(已絕版);許多台灣重要的音樂節爭相邀請演出,好評如潮;今年六月,站上TICC(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大型演唱會,三千張門票全數完售,成為近期少數能在TICC真正完售的演出記錄。
一切看似美好的過程之中,有許多不同卻深刻的故事,跟隨著生命和宇宙的運行發生中。悲傷的、快樂的時常已無以名狀。棉花糖將過程中產生的訊息,刻劃成專輯裡的十一首歌曲。棉花糖此時還能笑著說這張專輯:「我們走進了黑暗的入口,開始尋找希望與光明,當真正找到了透進光線的出口並走出時,我們早已傷痕無數、甚至被種植黑暗,熱情是唯一能抵抗的道具。」我說,那是一段不被瞭解的路程。
每個人都是不被瞭解的怪人,妳/你的與眾不同,其實與眾相同。也許將自我置放在一個不被瞭解的過程中,才能真正面對前所未見的情感釋放與獲得。再確認一次:妳/你的與眾不同,其實與眾相同。
這是一張自我認同的作品_
棉花糖的第三張全創作/全製作專輯_不被瞭解的怪人。
“夢想”是棉花糖的首張專輯「小飛行」的軸心; ”成長”則是第二張專輯「再見王子」的概念; 而”自我認同”就是這回「不被瞭解的怪人」的證據。從 ”夢想”出發、經歷 ”成長”、開始 ”自我認同”。棉花糖不斷檢視自己、觀察他人、觀察事物、觀察角落、觀察世界好多好多...藉由每一次的自我認同,才能從原先以為 應 該 要 如 何 的世界中跳脫,開始建構真正屬於自己的世界。如一段生命的旅程和冒險,往屬於自己的新世界前進。
棉花糖小球和聖哲,在「不被瞭解的怪人」這張全新創作專輯誕生的過程中,先各自在生活上探索與冒險,最後集合、碰撞出另一種棉花糖的樣貌。小球(莊鵑瑛)也更大膽將以往在文字上那天馬行空、脫出框架的創作邏輯,運用在她鮮少發表的曲創作中,讓製作人聖哲(沈聖哲)聽到小球的曲創作時驚艷不已,更從中挑選了三首截然不同風格的美好創作,讓棉花糖的第三張作品更加新鮮、驚喜、繽紛。相信喜愛棉花糖的妳/你,一定能感同身受,並發現棉花糖這段期裡的成長與自信。
對於這張作品的滿意程度,深愛日本國民天團MR.CHILDREN的製作人聖哲,更是興奮地說:「這張專輯的完成度,就像MR.CHILDREN 的音樂一樣強大且衝擊!」
邀請妳/你,一起來聆聽這張專輯,別忘了搭配歌詞,走入「不被瞭解的怪人」的新世界中吧。
Fade 豆瓣
8.3 (10 个评分) Yo La Tengo / Matador Records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3年1月15日
Katie Goes To Tokyo 豆瓣
Katie Goes To Tokyo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6年2月15日 出版发行: tap your feet
Katie Goes To Tokyo,是来自瑞典的女创作歌手Kathrine Bergstrom的艺名。《Katie Goes To Tokyo》是她个人的第一张专辑,声音极度清新甜蜜,像极了早期的The Cardigans,清馨略显慵懒的歌声轻而易举地打动人,不知不觉已经喜欢上她。
Katie曾和几位好友组成了庞克乐队Backfish,并担任主唱,几经辗转出了第一张专辑《It's Emilys》,不久后解散。后来又和M?rten Tromm组了The Wilson Hospital,于02年在瑞典和日本发行专辑《Medication for a lost generation》。单曲“Call me a.s.a.p”在瑞典成为大热曲目。遗憾的是,发行公司破产,致使绝大部分CD未曾上市。(这张专辑在网络上有试听过,风格跟现在有些差异,也还是不错的一张。)后来的新写的歌,却不十分适合The Wilson Hospital,和搭档协商后,Katie开始了单飞之旅,艺名Katie goes to Tokyo。至于为什么偏偏要goes to tokyo,不为人知。东京这个时尚之都,现代大都会,对于歌手来讲,不容否认,是很有诱惑力的吧。
现在这张是Katie的首张同名专辑,在04年5月的时候,录制于三个不同的录音室,包括前搭档在内的一堆牛人,帮助完成了这张专辑。细听下来,今年夏天听过的专辑中,如果说之前澳洲帅哥tamas wells那张是清新男声的典范,那女声则当推Katie了。忘记是哪个网站对专辑介绍了,大意是,宛若早期The Cardigans和Suzanne Vega混合而成的美妙天籁,完美诠释瑞典忧郁流行歌曲。有点缥缈了,却也反映了嗓音的特点。
Royals 豆瓣
8.6 (51 个评分) Lorde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3年3月8日 出版发行: ℗ 2012 Universal Music NZ Ltd.
"Royals" is a song by New Zealand singer-songwriter Lorde. Universal Music Group released the song as the first single from her first extended play The Love Club (2012) in 2013. "Royals" has so far peaked at #17 on the US Billboard Hot 100 chart. It was twice certified platinum by Recorded Music NZ. In August 2013, Lorde became the first female solo act to top the Billboard Alternative Songs chart since Tracy Bonham in 1996.
WHEN WE ALL FALL ASLEEP, WHERE DO WE GO? 豆瓣
7.3 (258 个评分) Billie Eilish 类型: 电子
发布日期 2019年3月29日 出版发行: Interscope Records
Beginning with the haunting alt-pop smash “Ocean Eyes” in 2016, Billie Eilish made it clear she was a new kind of pop star—an overtly awkward introvert who favors chilling melodies, moody beats, creepy videos, and a teasing crudeness à la Tyler, The Creator. Now 17, the Los Angeles native—who was homeschooled along with her brother and co-writer, Finneas O’Connell—presents her much-anticipated debut album, a melancholy investigation of all the dark and mysterious spaces that linger in the back of our minds. Sinister dance beats unfold into chattering dialogue from The Office on “my strange addiction,” and whispering vocals are laid over deliberately blown-out bass on “xanny.” “There are a lot of firsts,” says Finneas. “Not firsts like ‘Here’s the first song we made with this kind of beat,’ but firsts like Billie saying, ‘I feel in love for the first time.’ You have a million chances to make an album you're proud of, but to write the song about falling in love for the first time? You only get one shot at that.”
Billie, who is both beleaguered and fascinated by night terrors and sleep paralysis, has a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with her subconscious. “I’m the monster under the bed, I’m my own worst enemy,” she told Beats 1 host Zane Lowe during an interview in Paris. “It’s not that the whole album is a bad dream, it’s just…surreal.” With an endearingly off-kilter mix of teen angst and experimentalism, Billie Eilish is really the perfect star for 2019—and here is where her and Finneas' heads are at as they prepare for the next phase of her plan for pop domination. “This is my child,” she says, “and you get to hold it while it throws up on you.”
Figuring out her dreams:
Billie: “Every song on the album is something that happens when you’re asleep—sleep paralysis, night terrors, nightmares, lucid dreams. All things that don't have an explanation. Absolutely nobody knows. I've always had really bad night terrors and sleep paralysis, and all my dreams are lucid, so I can control them—I know that I'm dreaming when I'm dreaming. Sometimes the thing from my dream happens the next day and it's so weird. The album isn’t me saying, 'I dreamed that'—it’s the feeling.”
Getting out of her own head:
Billie: “There's a lot of lying on purpose. And it's not like how rappers lie in their music because they think it sounds dope. It's more like making a character out of yourself. I wrote the song '8'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mebody who I hurt. When people hear that song, they're like, 'Oh, poor baby Billie, she's so hurt.' But really I was just a dickhead for a minute and the only way I could deal with it was to stop and put myself in that person's place.”
Being a teen nihilist role model:
Billie: “I love meeting these kids, they just don't give a f**k. And they say they don't give a f**k because of me, which is a feeling I can't even describe. But it's not like they don't give a f**k about people or love or taking care of yourself. It's that you don't have to fit into anything, because we all die, eventually. No one's going to remember you one day—it could be hundreds of years or it could be one year, it doesn't matter—but anything you do, and anything anyone does to you, won't matter one day. So it's like, why the f**k try to be something you're not?”
Embracing sadness:
Billie: “Depression has sort of controlled everything in my life. My whole life I’ve always been a melancholy person. That’s my default.”
Finneas: “There are moments of profound joy, and Billie and I share a lot of them, but when our motor’s off, it’s like we’re rolling downhill. But I’m so proud that we haven’t shied away from songs about self-loathing, insecurity, and frustration. Because we feel that way, for sure. When you’ve supplied empathy for people, I think you’ve achieved something in music.”
Staying present:
Billie: “I have to just sit back and actually look at what's going on. Our show in Stockholm was one of the most peak life experiences we've had. I stood onstage and just looked at the crowd—they were just screaming and they didn’t stop—and told them, 'I used to sit in my living room and cry because I wanted to do this.' I never thought in a thousand years this s**t would happen. We’ve really been choking up at every show.”
Finneas: “Every show feels like the final show. They feel like a farewell tour. And in a weird way it kind of is, because, although it's the birth of the album, it’s the end of the episode.”
永远都会在 豆瓣
7.2 (13 个评分) 旅行团 The LifeJourney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7年7月6日 出版发行: StreetVoice
与其说《永远都会在》是张专辑,不如说是一本用听的日记。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本关于4位三十而立的大男孩,用自己擅长语言所写的交换日记。这些故事的摇滚味浓厚了些,但这已经不是在说我们的热血理想或对世界的想像,而是一种经过岁月积累,面对过去种种的沉淀与省思,这些反省源于彼此间共存经历的感受,各种悲怆、懊悔、迷惘、挫败、傻劲与勇气并存的複杂情绪交错在词曲中,看似消极负面,其实是种释放。
《永远都会在》更贴切的比喻,像是日记写到最后,情绪做了完整收拾而画下句号,押上日期与署名后,还欲言又止的最后一句话,这句话赤裸真诚且意义深远,怕是写出来显得矫情,于是我们自用己擅长的语言来表达。在倾心的独白与对话词句间;重刷吉他与轻拨细弦间;黑与白的琴键交错间;大鼓与小鼓含蓄交错敲击间,把情绪表达得真切。当结束一首作品,亦讲完一篇日记,传达彼此心意,剩下的涟漪,便来自于你的情感投递。
「三十而立,问题而来」孔阳轻描淡写的说,我们知道无论接下来还有多少千千万万种问题,有這顆心在,任何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正如旅行团和螺蛳粉们一起完成一首歌的合唱录音,一起为唱片写下最真实的心情寄语。就这样,乐队与大家永远都会在。如果问这张专辑会带给听众甚麽感触,其实难有个标准答案,《永远都会在》对听众来说,可能比较像是个静止的湖,听众在这个湖边,听著湖面下我们奔腾激昂的故事,但湖面上倒映出的会是属于你的故事。这些作品可能会让大家反省过去,反思自己,亦或让你想起往年那群热血与共的挚友,所以我们其实更想知道,这些作品会带你回想到哪些往事与情境,如果可以,我们把笔,把琴,把鼓,把吉他交给你,换你说,我们听。
沉醉音乐的女人 豆瓣
8.2 (66 个评分) HAIM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20年6月26日 出版发行: Polydor
Women in Music Pt. III is the third studio album by American band Haim. It was released through Columbia Records on June 26, 2020. The album was originally set for release on April 24, 2020 but was delayed due to the effects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an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travel policies and quarantines across the world." The album's release was later moved to June 26. It was produced by Danielle Haim, Rostam Batmanglij and Ariel Rechtshaid, and was preceded by the singles "Summer Girl", "Now I'm in It" and "Hallelujah". The song "The Steps" was released alongside the album pre-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