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贝克特
莫菲 豆瓣
Murphy
作者: [爱尔兰] 萨缪尔·贝克特 译者: 曹波 / 姚忠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 - 8
《莫菲》是贝克特满意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在《莫菲》这部小说中,贝克特发现了自己第一个也是最紧迫的主题,说得更准确些,就是发现了处理自己深陷其中的困境的最初方法。该小说取材于贝克特在伦敦的生活经历,以及他早期在阅读中留意的或起草过的材料。然而,此时他是带着特定的意图,为新的任务而阅读的——如伊丽莎白时代和詹姆士一世时代的戏剧、菲尔丁的小说、斯宾诺莎和海林克斯的哲学——阅读的方法强化了他的设想,而没有使之混淆。
该书是出于困境意识写成的,那种困境既是个人的,也是群体的:他半推半就地自诩为困境的主宰,这既是笑话,同时严肃地说来,也是这一首要困境的一个形象。
——J.C.C. 梅斯
看不清道不明 豆瓣
作者: [爱尔兰] 萨缪尔·贝克特 译者: 谢强 / 袁晓光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6 - 9
今年4月13日是世界著名作家贝克特诞辰100周年纪念,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了《贝克特选集》。全书共5卷,125万字,按年代收录了贝克特定居法国巴黎后所有用法文写作的作品,由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世界文学》主编余中先主译。塞缪尔·贝克特因为“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而荣获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但在中国,很多人对他的了解只限于他的成名作《等待戈多》。据悉,贝克特正式的文学生涯,是从小说创作和写诗开始的,其小说的数量也远远高于戏剧作品。从文学表现的角度来说,贝克特以表现内心世界的飘忽和细腻见长,小说作为一种个性化更强的形式,更适合贝克特。他用法语写就的小说三部曲《莫罗瓦》《马龙正在死去》和《无名者》打破传统,淡化情节人物,只有絮絮叨叨的内心独白。这种写法直接导致了法国新小说派的文学实验。许多评论家都认为,这个三部曲比《等待戈多》更强有力更重要,很少有哪部现代文学作品对于人类经验的理解如此深刻。贝克特健在时,国际上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博尔赫斯、纳博科夫、贝克特是存世的三位最伟大作家。但在国内,贝克特的小说基本上被忽略了,这可以说是中国翻译界的一大损失。此次湖南文艺推出的5卷本的《贝克特选集》,将《莫罗瓦》三部曲收录在内,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缺失。
马龙之死 豆瓣
作者: [爱尔兰] 萨缪尔·贝克特 译者: 阮蓓 / 余中先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6 - 6
今年4月13日是世界著名作家贝克特诞辰100周年纪念,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了《贝克特选集》。全书共5卷,125万字,按年代收录了贝克特定居法国巴黎后所有用法文写作的作品,由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世界文学》主编余中先主译。
塞缪尔·贝克特因为“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而荣获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但在中国,很多人对他的了解只限于他的成名作《等待戈多》。
据悉,贝克特正式的文学生涯,是从小说创作和写诗开始的,其小说的数量也远远高于戏剧作品。从文学表现的角度来说,贝克特以表现内心世界的飘忽和细腻见长,小说作为一种个性化更强的形式,更适合贝克特。他用法语写就的小说三部曲《莫罗瓦》《马龙正在死去》和《无名者》打破传统,淡化情节人物,只有絮絮叨叨的内心独白。这种写法直接导致了法国新小说派的文学实验。许多评论家都认为,这个三部曲比《等待戈多》更强有力更重要,很少有哪部现代文学作品对于人类经验的理解如此深刻。贝克特健在时,国际上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博尔赫斯、纳博科夫、贝克特是存世的三位最伟大作家。但在国内,贝克特的小说基本上被忽略了,这可以说是中国翻译界的一大损失。此次湖南文艺推出的5卷本的《贝克特选集》,将《莫罗瓦》三部曲收录在内,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缺失。
本卷收录:《莫洛伊》《马龙之死》
是如何 豆瓣
作者: 萨缪尔·贝克特 译者: 赵家鹤 / 曾晓阳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6 - 6
今年4月13日是世界著名作家贝克特诞辰100周年纪念,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了《贝克特选集》。全书共5卷,125万字,按年代收录了贝克特定居法国巴黎后所有用法文写作的作品,由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世界文学》主编余中先主译。
塞缪尔·贝克特因为“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而荣获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但在中国,很多人对他的了解只限于他的成名作《等待戈多》。
据悉,贝克特正式的文学生涯,是从小说创作和写诗开始的,其小说的数量也远远高于戏剧作品。从文学表现的角度来说,贝克特以表现内心世界的飘忽和细腻见长,小说作为一种个性化更强的形式,更适合贝克特。他用法语写就的小说三部曲《莫罗瓦》《马龙正在死去》和《无名者》打破传统,淡化情节人物,只有絮絮叨叨的内心独白。这种写法直接导致了法国新小说派的文学实验。许多评论家都认为,这个三部曲比《等待戈多》更强有力更重要,很少有哪部现代文学作品对于人类经验的理解如此深刻。贝克特健在时,国际上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博尔赫斯、纳博科夫、贝克特是存世的三位最伟大作家。但在国内,贝克特的小说基本上被忽略了,这可以说是中国翻译界的一大损失。此次湖南文艺推出的5卷本的《贝克特选集》,将《莫罗瓦》三部曲收录在内,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缺失。
本卷收录:《终局》《默剧一》《默剧二》《画面》《是如何》
等待戈多 豆瓣
8.6 (64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萨缪尔·贝克特 译者: 施咸荣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 1
《等待戈多》写的是发生在两个黄昏的事情,但是没有什么情节可言。主角是两个流浪汉,背景是一片荒野,路旁只有一棵枯树,两个流浪汉就是树下等待着一个叫戈多的人。他们一面做着闻臭靴子之类的无聊动作,一面在语无论次地梦呓。最后有一个男孩来说戈多今晚不来了,第一幕就算结束。第二幕就是第一幕的重复,只是当知道戈多又不来的时候,他们就想上吊,结果裤带一拉就断,于是只能毫无希望地等待下去。
写于1948年的两幕剧《等待戈多》历来被认为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