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哲生
寂寞的游戏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8.3 (365 个评分) 作者: 袁哲生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9
☆ 新京报·腾讯2017年度十大好书
☆ 豆瓣2017年度读书榜单 中国文学(小说类)TOP1
☆ 第一届做書奖 年度原创小说
用纯真的双眼捕捉孤独的角落
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的两位作家之一
台湾吴浊流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时报文学奖得主
………………
※编辑推荐※
☆ 袁哲生以冷静节制的短篇小说风格和骆以军并列为台湾1960年代最优秀的小说家,也是 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 ”的两位作家之一,还影响童伟格、甘耀明、高翊峰、王聪威等一批台湾年轻作者,如果,袁哲生继续写下去,或许他会是当今台湾最杰出的小说家……
☆ 美国小说家海明威曾提出著名的冰山理论,写作者在书写上只留下八分之一给读者,另外八分之七则隐匿其踪。向来崇拜海明威冰山理论的袁哲生,也在这本《寂寞的游戏》展现出一种专属于他自己的冰山书写。通过一贯冷静的文字、简约的结构,他留下十分之一的部分;字里行间的处处留白,则隐藏十分之九的深邃意涵让读者自行摸索。当读者感受到那十分之九时,袁哲生的文字意义才真正展现出来。
………………
※内容简介※
在这一本由七篇短篇小说组成的《寂寞的游戏》中,袁哲生通过各种不同的人际情感,例如父母与儿子之间的亲情,年少时同学之间的友情,或是两人结婚多年的夫妻之情,一再地去捕捉寂寞这种“生而为人必定面临的困境感”,字里行间处处散发孤独的感觉。寂寞、孤独一直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基调,也是许多作家竭力描述的情感,但是,当我们在《寂寞的游戏》中仔细品味袁哲生冷静节制的文字后,终将会发现一种袁哲生独有的寂寞书写。
………………
※名人推荐※
在袁哲生最好的作品里,他显然不满足于白描人生片段而已,而要借叙述的形式,表达更复杂的看法。这使他得以超越写实模拟的限制,曾获大奖的《送行》正是如此。故事中的父亲带著小儿子坐火车,为落网逃兵的大儿子送行;之后小儿子再到海港送别父亲。如是辗转,人物关系渐行渐远,叙事力量也越来越淡。一篇讲亲情的小说,竟反衬出天地不仁,何以为寄的孤绝感。亲如骨肉,又能如何?
——文学评论学者 王德威
《送行》的作者对文字有极其精到的控制力,使读者一直处于某种“距离”之外的冷静状态。刻意压低抹淡的腔调反而令港式小镇里浮来游去的小人物因面目模糊而益显卑微、落寞。作者大量使用的白描笔触非但不会由于“没有刻画出人物的心理变化”而流于空疏,反倒经由人物错身而逝的际遇、彼此不相连缀的动作、遭遇来交叠衬显出作者尤深的关切——人类存在的断片性和疏离性。
——当代华文作家 张大春
他用强烈的表达意愿,代替节制和省略。他想把个人的感受和社会的现状融合在一起,成为文学的一体。但是,他并未忘却隐藏的工夫。他想在表露和隐含之间,求取平衡。他用丰富而正确的现实描述,来建立他的作品的架构。他也了解,要进入社会的深处,才能追求到他的目标。
——台湾小说家 郑清文
2021年4月21日 已读
整本書就寫兩個字「想死」。兩本袁哲生的書看下來,發現其作品中消失的主題很多,不管是捉迷藏、《雨》裡女人的離家出走還是潛水艇...作者最後的自縊就是永久的躲藏啊!「那些看起來說不完的、老是周旋於青春期天真鄉村風景之間的成長故事,總是窺探着死亡。」#James Joyce Araby# #啟悟(epiphany)/神悟手段#

「《送行》的作者對文字有極其精到的控制力,使讀者一直處於某種「距離」之外的冷靜狀態,刻意壓低抹淡的腔調反而令港式小鎮裡浮來游去的小人物因面目模糊而益顯卑微、落寞。作者大量使用的白描筆觸非但不會由於「沒有刻畫出人物的心理變化」而流於空疏,反倒經由人物錯身而逝的際遇、彼此不相連綴的動作、遭遇來交疊襯顯出作者尤深的關切——人類存在的斷片性和疏離性。」
袁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