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帮乐队
一切会过去 豆瓣
黄绮珊 / 马帮乐队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6年10月10日 出版发行: 索尼音乐
层峦叠嶂,延绵成一条名叫山的河。
站在山下我们期待着山顶。攀上山顶,我们感慨起点。生而为人,我们好像永远摆脱不了这起伏,也终于在经历过后了解:生活最终走向繁华,梦想却归于沉稳。生是机遇,活是选择,再多的难,也都会被时间丢下。而我们,依旧是那个追着时间跑的旅人。
用旅人来形容黄绮珊我想再恰当不过了。
或许很多人都还沉浸在小霞带来的质感情怀里。那是全新面貌的黄绮珊,也是一个完整的黄绮珊。那是她心中最真实的宇宙,也是最实在的经历。十几年前唱《我还能做什么》的都市女性,到我是歌手节目中站在舞台中央的佼佼者,再到一剂暖心药《小霞》治愈了听众的迷惑。我们了解到的黄绮珊是多变的。她对音乐类型无死角的诠释,像一颗隐藏的定时烟火,绚烂伴随着惊喜在音乐中创造永恒的感动与奇迹。而这一次大放异彩的黄绮珊,为我们带来的是一首全新的挑战,《一切会过去》中用方言唱歌的她是一批狂奔的马儿。我们看到了她的率真以及高亢嗓音中的辽阔。
熟悉马帮乐队的朋友可能知道,主唱叶宏钢、打击手梵枫、贝斯手于典、吹奏手阿飞以及鼓手小刀的组合,将西南文化用音乐的形式呈现给听众。民族与西洋的碰撞,撞出了更多的可能。马帮用自己的母语方言唱着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像是流传在民间小调,也像藏匿在山中的呐喊。
然而《一切会过去》也被“诗人摄影师”严明浓缩在一个景框内,耐人寻味。山只是一角,而天地更加广阔。用安详诠释不安,用静谧诉说无奈。我们听不到呐喊,却在无声中感受到无比强大的力量。
黄绮珊携手马帮乐队用音乐蹚出一条通往世界的音乐之路,让世界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独特的东方音乐。《一切会过去》中他们唱只有爱会留下,这个爱包罗万象。用野性的喊唤来最细腻的情。黄绮珊与马帮的声音仿佛就荡漾在严明作品里的山间,迷途的人们啊请顿足听一听,因为一切都会过去。
分龙传说 豆瓣
马帮乐队
发布日期 2018年1月18日 出版发行: 马帮乐队
乐声拨开缠绕山腰的云,“马帮”载着几条汉子顺着歌谣指引来到毛南族的祖地。高山巨石如群岛漂浮,树木、藤蔓和田野湖水般涌荡。
马帮乐队新作《分龙传说》,灵感源自某次毛南人发祥地广西南昌屯的采风之旅。毛南族世居山地,好客善歌,崇敬自然,遵从天地。农历五月“分龙节”,毛南族人椎牛拜祭三界,踏歌祈调风雨顺,场面虔诚而壮观。亲临盛日,马帮乐队听闻神秘“傩”故事,知晓了“分龙节”的掌故,更有幸神聆几位歌者无伴奏演唱的“柳啷咧”、“啰嗨”、“比草”等心口相传的远古山歌,虽只是沧海一粟,却有如穿梭雷霆或细雨间的震颤和感撼。
于是,创作《分龙传说》的灵感纷至沓来。
开始的长线条竹笛和男声吟唱,仿佛是山垭口的巫师咒述,毛南族先祖的故事铺陈在喀斯特大地。接下来简单撩拨的和弦、重音倒置的鼓、前十六后八节奏的贝斯,迅速把人从亘古回忆中带到毫无违和的烟火现实里,紧紧凑凑、顺理成章。当中的语气衬词“嘟柳哒嘟咧哟咧”是毛南音乐中最具特点的情绪描述,齐唱“嘿!嘿嘿!”则是族人众人一心的精神回响。中间用一段毛南村民“五字比草”的人声采样做自然镶嵌,与五声音律浑然天成。
这是一首不复杂却很有意思的歌,歌词是典型的中国式“赋比兴”叙述性口语样式,我们可以在古代“汉乐府”作品里找到很多类比,而节奏律动则充满动感,人声也扮演了乐器声部,即使是不太懂西南官话的听众,也能在瞬间明了歌曲要传达的意思。
繁冗时代里,能巧遇这么一首铿锵短歌,不啻是绿野脱兔,更是平地滚岩。
“马帮+”是乐队现今践行的创作方式和音乐态度,这首《分龙传说》,挣脱了个人小创作的桎梏,这个“+”,把一个更辽远的世界推到我们的感知空间。
走不尽看不完的世界太大,如果没有歌唱,只能遗憾着遥不可及。何谓世界音乐?让人能真切听到世界的音乐乃是。
南方乐队“马帮”,成员来自两广和云南,他们唱着孕育自故土的赤子之歌闯荡四方,无所畏惧!
作者: 曾克/ 知名音乐媒体人,前昆明电台New Fm102.8 总监、DJ
注:1, 封面由摩登天空旗下MVM Design Label设计出品;
2,《分龙传说》被选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环江毛南自治县30周年县庆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