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帮
突围 豆瓣
马帮乐队 类型: 世界音乐
发布日期 2018年11月19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马帮乐队发布新专辑:一次蓄力已久的全方位《突围》
当崎岖古道上的那串背影消隐于远山和雾霭,“马帮”,成为了汉语中又一个历史词条。而今天,当这支乐队以“马帮”为名倔强发声,你知道,这个词条不仅没有冷却,反而变得炙热起来。
今年九月率先发布的新专辑同名单曲《突围》,已经开宗明义。“马帮”和“突围”的二词并置,将极具历史感和戏剧性的情节,还原在了当代音乐场景中,也让人更加好奇:在乐队这第二张专辑中,他们经历了怎样的“缠斗”,最终又是否突出重围?
先行单曲《突围》和《彩调》堪为范例。偏重旋律而不擅律动的中国民乐、地方戏曲,被Ska节奏和Dub混响重新整编为轻骑兵和飞行队,清丽明快的色调之中,时时流露着从心所欲的潇洒。
《不改变河流的方向》是对首张专辑同名曲的重新演绎,顿挫的Ska扫弦加快了曲速,手鼓和箱琴愉快交谈,似河中浪花翻卷,载着道不尽的逸闻趣事;而篝火边的舞步踩着啁啾的笛声,令歌词的诗意表达更多几分灵动和身体性,一如另一块大陆上的河畔文明所经历。
《四五拍》的录音乐手名单中赫然写着“夜叉乐队吉他手马凯”,7分钟的时长和只有14字的歌词,也让人预感到这是马帮最激进的一次尝试,但听来却毫无不适和惊悚。唢呐高拔于世,失真吉他雄浑打底,而手鼓和电吉他嘶鸣的激越交锋,则是曲中最精彩也最具实验性的段落,其磅礴气势和昂扬斗志,正是对“突围”意象和必胜信心的淋漓诠释。
如果说前三首曲目侧重于对地域性和空间藩篱的“横向突围”,那么接下来的《船歌》、《彩调》和《童谣》则在纵向的时间意义上,实现了对西南民间音乐资源的挖掘和复活。山歌、花灯、童谣,三弦、二胡、唢呐,世代流传和演奏的音乐,藉由马帮以现代器乐和编曲的精妙重构,豪情有之,谐趣有之,童真有之,如此当下且真实。生民不息之蓬勃生命力,虽经时代辗转,历史碾磨,却从未消弭,更可为现代人所亲近。
时空的突围皆是外向,而内向的突围,则交给了专辑最后两首情感浓烈的原创。《老槐树》和《我了解》是马帮迄今为止最为个人化的作品,前者军鼓和箱琴的协奏并进,将主唱阿钢对沧桑世事的慨叹,酝酿至尾声宏大的合唱与电吉他轰鸣,撼人心魄;后者则复归纯净的箱琴弹唱与合声,于静美中暗涌苍凉和哀伤,曾于现场演出时一次次夺人眼泪。方言乡音不是障碍,更以其独特韵味取胜,正如英文也从未妨碍欧美音乐深入人心。
整张专辑的创作过程历经无数次现场提炼,以及排练室录音棚中的反复推敲,也堪称乐队在技术层面的集中展示。除了阿钢、阿飞、梵枫和小刀历经锤炼更为纯熟的演绎,特邀日本音乐人Oki Kano(加纳冲)所贡献的贝斯演奏精准而细密,似为每首歌的推进提供了不竭动力。而数位特邀的录音民乐手,也为专辑赋予了颇多独具匠心的细节。
于马帮乃至中国新音乐而言,新专辑《突围》所致力的,是传统民族音乐和现代音乐之间更有机的融合与对话,并生发出一种更具当代活力的音乐形态。这是从音乐的地域性标签向世界性格局的一次突围,也是对所谓“世界音乐”概念的一次突围——传统与民族的音乐文化,不应只是被猎奇和保护的对象,而是更需要以自身独特的美学介入全球多元文化的交流,向时代发声。
马帮 豆瓣
马帮乐队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5年7月3日 出版发行: 留真音乐
留真音乐厂牌旗下的马帮乐队,首张同名专辑《马帮》将于2015年7月3日由星外星音乐发行。“马帮”在南方自古以来就是物资流通,信息传播的最重要手段,是西南文化的特有符号。来自广西的马帮乐队由主唱叶宏钢、打击手梵枫、吹奏手阿飞以及鼓手小刀组成,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音乐把西南文化更广泛地传播出去。
新专辑里马帮乐队把摇滚、雷鬼和民谣与广西的传统音乐融合在一起,在用自己的母语方言唱山歌和彩调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民族特色的乐器:竹笛、陶笛、葫芦丝、巴乌、芦笙、唢呐、二胡、三弦,从而使得整张专辑音乐风格为“融合世界音乐”。专辑母带的制作由来自美国的曾制作过6张格莱美获奖唱片母带的Brian Lucey负责,美籍混音ColinLiebich & John Graber操刀完成发烧级的音质更精准地把马帮的音乐传递出去,让每一颗音都像是一场革命。此外,新专辑还请来了素有“诗人摄影师”之称的严明,亲自操刀整张专辑的拍摄工作。
马帮乐队用音乐来重走马帮之路,以西南符号音乐为点传播出去,让世界更多的人能听到另具特色的东方音乐。
u序:唱起山歌来壮胆
马帮,是这样的一幅画面:一群风尘仆仆的生命,在跋山涉水的赶路中,完成了他们的任务,也记录下他们的生命之歌。
前面,远阔的天地在呼唤他们。
马帮乐队,就从这种千百年的古老营生中汲取了他们的生命营养。这是一群来自中国西南大地的汉子,他们在广博的乡野里找到了自己呼吸的节奏,也磨练出自己的韧性。他们操着西南官话,透露着一种硬骨和淳朴。这直愣愣的母语多么自豪,它是对遥遥故乡的忠诚,未改的乡音中,慈爱的家人一路在叮嘱:出了家门,天地任你行。
在对自己的血液基因明白了以后,马帮乐队进行了一场约定:用生机盎然的摇滚乐,去重造地方文化的血脉。在闯荡都市的那些年里,他们从青年变成了壮年。聆听、思考、凿通,让这些原来只会唱家乡山歌的人,成长为羽翼雄健的音乐开拓者。
我们关心过自己的土地吗?我们关心过自己的魂灵吗?我们关心过自己的敬畏吗?一个人该怎么保自己的命?护自己的人格?在重新唱起山歌时,马帮乐队终于找到了答案。
突围,是在被迫中学会了主动。用山歌从钢筋森林中突围,用山歌从现代化陷阱中突围,马帮乐队用这种古老的传唱磨砺出了自己的战斗力。在他们直率的歌中,山林、大地、阳光一直坐落在那里,从未丢失过丝毫。守护它们,也就是守护自己,守护浪漫。
“在两千年后的最后一次落雨中,最先到达了黎明。”
山歌,就这样让他们忘记了最初的恐惧;山歌,就这样唤回了又一个黎明。
打跟斗 豆瓣
马帮乐队 / 蔣亮 JIANG LIANG 类型: 世界音乐
发布日期 2017年10月25日 出版发行: 星外星音乐
『马帮+』计划是马帮乐队正在进行的一个跨界融合的艺术项目。
除了展开与多组不同风格音乐人的合作,将更为融合的世界音乐带给大家品鉴,马帮乐队还将与多位当代艺术家合作,带来从听觉到视觉上的更为丰富厚实的感官体验。与世界各地不同形态的音乐融合后的广西山歌,在『马帮+』计划中被马帮乐队赋予了更自由的调性。
『马帮+』首支跨界单曲系与国内外知名的电子雷鬼大神-音乐制作人蒋亮携手完成。音乐制作人蒋亮是”蒋亮的声音系统”的核心成员,常年参加国内外各大电子、雷鬼音乐现场演出,现居广西桂林。作为中国Reggae/ Dub/ Dubstep音乐的代表人物,蒋亮一直深受牙买加雷鬼乐影响。2001年开始进行雷鬼音乐创作,以独立音乐人身份(JIANG LIANG SOUND) 长期与世界各国的音乐家保持合作,开创了具有东方特色的中国DUB音乐。
马帮乐队与蒋亮合作的曲目《打跟斗》取材于广西地区的山歌“彩调”。从形式上看,两组音乐人的结合可谓是一次民歌专旅与电子列车的碰撞,深入其中,你会发现原来是两头猛兽精彩的撕咬。碰撞未必一定有火花,但撕咬却有着一股浓浓的缠斗味,以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曲毕,忘记粗犷的山歌与方言,忘记诡异的采样和失真,留在耳朵里的是当代音乐生活中失传已久的真挚与透明,有趣与坚实。显然,马帮与蒋亮,在有意义和有意思之间,选择了后者……将西方的电子和雷鬼音乐元素,融入东方山野歌谣,不仅是中西方的音乐理念碰撞,也是传统器乐与现代电子合成器采样相结合的大胆尝试。最终呈现出来的这首”混血山歌”,有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从容自然。
整个录制过程中,马帮乐队动用了二十多种东西方乐器,经与蒋亮精细编排构成了这首传统与现代、东西方天然融合的《打跟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