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
环山的雪光 豆瓣
作者: 阿来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 - 4
《环山的雪光》是茅盾文学奖得主、《尘埃落定》作者阿来中篇小说精选集,选取其极其有影响力的成名作和代表作《遥远的温泉》和《宝刀》、《环山的雪光》。
2021年4月9日 已读
阿来的文字里既有女作家的细腻与敏感也有男作家的粗犷与宽广。草原雪山藏区没有谁能比阿来更懂,所以他能写出《格萨尔王》写出《机村史诗》。《遥远的温泉》中那讽刺的描述令人忍俊不禁,抬头看现在依然如此。《宝刀》中向人揭示了每个人都会在一段经历后开始一段新的生活,重生的地点或许不重要,有自己便足矣。铁匠等到了他的儿子,而那把不知所踪的宝刀却还在寻找自己的宿命。《环山的雪光》里天真单纯的金花也许从未想过画家手里的笔有一天会成为改变自己命运的钥匙,当她把小刀捅进美术老师身体时她的一切便结束了。一边看一边感觉雪山上那明晃晃的太阳照的人心口发烫,看完后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中国当代文学 中篇小说 阿来
菩萨蛮 豆瓣
作者: 苏童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9 - 7
《菩萨蛮》讲述了南方一个平凡家庭中不平凡的故事,所有叙述都通过亡父华金斗的幽灵来完成。
华金斗在人生舞台上没有完成好自己的角色,于是死不暝目,在天上看着菩萨般的妹妹毫无怨言地照顾着五个孩子,但是儿女们的生活却各不如意、满是辛酸。种种灾难发生时他都在场,却无能为力、眼看着遗憾发生。活是苦命人,死是苦命鬼,孤独落尽,他只得丧魂落魄奔赴地狱。
对身历经不幸的人来说,死后还记挂前尘往事,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苦难的延续。
2020年11月7日 已读
苏童的角度一贯清奇,第一人称视角代入感极强。我不是华金斗就是黑天驴,我就是彷徨在这个是人非人世界里没有存在感的灵魂。
中国当代文学 现实 苏童
豆瓣
9.2 (5 个评分) 作者: 苏童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9 - 2
《米》讲述主人翁五龙为了填饱肚子来到城市,在米店做伙计,饱受欺凌和漠视,经历了接连不断的阴谋和杀机。他霸占米店,凭着骨子里的狠劲儿渐渐发迹,成为小城一霸,从此展开对仇人的报复,引发众人生死沉浮。五龙ZUI后也被人报复,濒死之际他带着一火车大米,在回乡的路上死去。
《米》有评论家称之为“一半是历史,一半是寓言”,又有称之为一部精致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米雕”。总之,《米》是苏童为数不多的长篇中最值得重视的一部小说。
小说的前半部分被翻拍为电影《大鸿米店》,因为过于真实地描写了人性,雪藏七年才被解禁。
★《米》是当代文学大家苏童首部长篇、声名鹊起之作。苏童说,“我第一次在作品中思考和面对人及人的命运中黑暗的一面。这是一个关于欲望、痛苦、生存和毁灭的故事,我写了一个人有轮回意义的一生。”
★《米》自1991年出版以来,多次再版,豆瓣评分8.2,已成为当代不得不读的文学经典
★灰色电影《大鸿米店》原著作品,电影因过于真实地描写了人性而被禁七年,只演出了这本书的前半部分
★全新设计,质感用纸,精装典藏,苏童亲写新序推荐
2019年6月22日 已读
城市里掩埋着罪恶,但其实罪恶都埋在人心。所谓天道好轮回,米店冯家这几代人终究是在自己的罪恶中徘徊。或许正因为绮云的刻薄,独立,让她继续活了下来。五龙,从枫杨树来最后也没回到枫杨树去,他渴望的落叶归根终究是一场泡影。
中国当代文学 小说 当代文学 现当代文学 苏童
边缘 豆瓣
作者: 格非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 - 1
《格非作品系列:边缘》以一个老者弥留之际的灵魂袒露为线索,用追忆的形式平行展开了“我”、仲月楼、徐复观、宋癞子、杜鹃、小扣、胡蝶、花儿等人的故事。他们终其一生,都挣扎在人生与历史的边缘。边缘,正在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生存境遇。格非用自己的叙事复活了几乎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时空飘忽,片段跳荡,全书弥漫着一种伤感的宿命和宗教般的宁静。
山河入梦 豆瓣
7.8 (10 个评分) 作者: 格非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2 - 4
“江南三部曲”是著名作家格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酝酿构思,沉潜求索,到2011年终于完成定稿的系列长篇巨作。作者在坚守高贵艺术性的同时,用具有穿透力的思考和叙事呈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内在精神的衍变轨迹。 《山河入梦(江南三部曲)》是“江南三部曲”的第二部。故事背景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江南,主要人物则与《人面桃花》相衔接。陆秀米之子谭功达在新中国成为梅城县县长,在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中混杂了“桃花源”的梦想,而从上海流落到梅城的少女姚佩佩偶遇谭功达,成为他的秘书。在个体无法抗拒的现实中,谭功达的雄心屡遭挫败;憧憬着纯美情感的姚佩佩,则被命运捉弄,沦为逃亡的嫌犯。谭功达被下放到“花家舍”后,发现自己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桃花源”已在此实现;他与姚佩佩的爱情虽历经磨难,却劫数难逃,以心跳加速般的节奏展开…… 《山河入梦(江南三部曲)》以充实的细节、饱满的笔墨和沉静深入的思索,勾勒出二十世纪中期中国的社会现实图景,寓言般地呈现了个体在时代剧变中的曲折命运与精神求索。
望春风 豆瓣
8.0 (60 个评分) 作者: 格非 译林出版社 2016 - 6
1958—2007,微缩五十年时代变迁,演绎幽微处世情人性。“中国最美的书”设计者陆智昌倾情担纲设计。
《望春风》是格非获茅盾文学奖后的首部长篇大作,亦是集其30年文学创作精华的成熟之作。《望春风》具有微缩中国乡村当代史的意义,在创作过程中备受文坛、媒体和读者瞩目。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乡村是无可回避的精神源泉。《望春风》完成了一次几乎不可能的返乡之旅,以回到“过去”来看“当下”的观念,余韵悠长、值得咀嚼的历史片段,置于时代长河背景的“桃花源”气象,如“清明上河图”般娓娓道来的手卷写法,描绘乡土中国的活色生香,发见普通人的高贵品质,定格日常生活的瞬间永恒。
“江南三部曲”写江南,《望春风》则是对江南故事最为专注、集中和彻底的表达。相对于“江南三部曲”,《望春风》更接地气,更加沉稳,更有温度,更多地关注时代洪流下乡村的人情之美。在对历史的沉思中,用宏阔又精致的结构,以及极为老辣纯熟的文字,对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作了告别。同时,为读者打开一个小小的山口,“仿佛若有光”。
-------------------------------------------------------------------------------------------------------------
儒里赵村,江南一座简朴而风景如画的乡村,号称祖先是世代簪缨的高门望族。在这里,似乎天大的秘密都能守得住。浩劫岁月中维持完整,时代变迁中悄然离析。小说刻写家乡的村庄逐渐衍变的复杂过程,通过个人命运、家庭和村庄的遭际变化,描写江南乡村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运动,并展现它可能的未来。
2018年12月29日 已读
我从别人的文字里读完各种人的一生,将他们的故事映射在了自己身上。回想起已经过的几千个日夜,好似也就这般平淡无奇,没有大风大浪也没有一帆风顺。或许再过几千个日夜,我朝过去望了望,又朝未来望了望,等不到什么回应,只有未明的风吹着。
中国当代文学 格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