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科学? 豆瓣
さいえんす?
作者: [日]东野圭吾 译者: 冯锦源 新星出版社 2019 - 8
《科学?》是东野圭吾早期的个人随笔文集,历经三年连载出版成册,延续了这位作家剖析人性和关注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人类未来怀有的关怀。科技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利的生活,却也有诸多需要冷静自省的地方。网络交友陷阱、盲目减肥热潮、隐私泄露、诈捐……这些问题如今也成了国内社会的热点,这部作品放在当下依然具有不同一般的意义。
内容介绍:
理科作家东野圭吾从个人的视角出发,在本书中发表了关于生活、未来和创作的诸多看法。
电话、相机和交通工具的进步对推理小说产生了什么影响?
在时代的发展中,东野圭吾是如何改变创作方式的?
他的小说又有怎样有趣的幕后故事?
数学为何是学科里的无冕之*?
为什么说血型不靠谱?
对于曾经的北京奥运会,他又发表了怎样的神预言?
一环养一环的作家世界如何形成良性发展?
阅读文化衰退的当代要如何阻止恶循环?
我们又要如何抵御风险、投资未来呢?
镜前镜后 豆瓣
6.6 (11 个评分) 作者: 林青霞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0 - 11
◎ 编辑推荐
★ “林青霞三部曲”之三,剖白内心世界,篇篇真挚温暖,文艺巨星在“雍容绽放”——
林青霞的“ABC”,A《窗里窗外》,B《云去云来》,C《镜前镜后》,写作3本书,已愈15年。如今,白先勇跟金圣华说,青霞现在真是作家了。青霞则说,从小书读得不好,现在却 以读书写作为乐,万万没有想到,我的文章竟然得到许多知名大作家的赞许,我当是拿了文凭,这也印证了我一生坚信的座右铭 :“有志者事竟成。”
★ “偶像来了”,多帧珍贵生活照,呈现“镜前镜后”鲜为人知的一面——
她,星光熠熠,青春、成长、成名,直至港台电影界能横跨文艺、武侠两种不同电影风格且走红时间如此之长的女明星,没有第二个。现在,在朋友眼里,她,更是一位充满爱意的慈善公益人,筹措十几批次的紧急物资,以“蚂蚁雄兵”之力,源源不断送到湖北各地,订购100万个口罩,捐赠前线抗疫英雄。她,在以更宽厚的胸怀、更大的善意,回报世人。
★ 著名电影美术指导张叔平再任设计总监,华丽视觉,值得珍藏——
“林青霞三部曲”的美学设计,均出自“男版林青霞”。林青霞说:“我最亲近的男性朋友是张叔平,相信他比我的家人更了解我。我们总是呵护对方,是那种两肋插刀、互相扶持的朋友。我是女版张叔平,而他,是男版林青霞。”
◎ 内容简介
镜前动人,镜后真挚。
睽违六年,相遇不一样的青霞。
更真、更善、更美,文情并茂,为读者送上暖心的问候。
白先勇跟金圣华说,青霞现在真是作家了。
作者林青霞说:“我的《镜前镜后》在我今年生日出版,算是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也好在疫情中跟大家分享我思、我想和我描写的人物。”
《镜前镜后》是林青霞第三部散文作品,在《窗里窗外》和《云去云来》之后,继续娓娓道来她所经历的事、认识的人。书末特别收录几篇“朋友的话”,他们识于不同时期,也见证着青霞的成长。多年阅读滋养下,也丰富了她的创作灵感,身边的人和事都成了她笔下的主角,随手拈来,轻松流畅。以读书为乐、写作为趣的她,对事物观察入微,写来惟肖惟妙,所思所想,真情流露。
本书还首发了她的生活照片多帧,均为林青霞亲选。
◎ 名人推荐
【白先勇(作家)】——这几年青霞生活的重心之一是写作, 她很认真, 有几次跟我讨论,问我写作的诀窍,我说:写你的心里话。她的第一本书《窗里窗外》果真写下了许多心里话,可说是本“ 青霞心语”, 我写下这样的感想:“你这本书给我最深的感受是你对人的善良与温暖。”
【琼瑶(作家)】——她的文字流畅,简洁,许多小品,写得亲切感人,我这才惊觉到她在写作上的才华。她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夸张的描写,只是自然而然的,把她的所见所闻所感,或是她的人生小体验,她某段时期的心路历程,一篇一篇,写成了。
【蒋勋(作家)】——青霞很美,美是负担,可能也是修行的开始。在吴哥窟时,青霞已经开始随手做一些小品笔记,我陆续在报章杂志看到。多年不见,青霞要以文字开始修行了。
【章诒和(作家)】——进入到中年,息影多年,林青霞性格中增添了沉稳、仁厚以及理性。如今,她用文字做出对自己一生的回顾,琐琐细细,实实在在。而这一切于她,十分珍贵,也十分不易。
【董桥(作家)】——纵然不是同一辈的人,她字里行间的执着和操持我不再陌生,偶尔灵光乍现的感悟甚至给过我绵绵的慰藉:我们毕竟都是惜福的旧派人。
【马家辉(作家)】——曾有许多个凌晨深夜,我和美枝听见传真机呜呜响声吵醒,不必查看即猜得到是她传来稿子;第二个晚上,又是凌晨深夜,稿子又来了,原来是修订版;再来往往又有第三版第四版,林青霞总是小心翼翼地对待自己写出的每个字词,好坏美丑,她都尽了力去承担。
【金圣华(教授)】——她的美,是由内心焕发出来的,唯其真,唯其诚,方能有诸内而形诸外。英国浪漫派诗人济慈(Keats)曾谓:Beauty is truth,truth beauty.(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观乎青霞其人其文,的确是这句名言最佳的体现与诠释。
【胡晴舫(作家)】——青霞对写作的执着、读书之认真,我以为,也是因为她对文学怀抱着敬意,她写作,不是为了获得名利,因为她早有了这一切,而是出自纯粹的喜爱。
【施南生(电影人)】——青霞委实是有着异乎常人的艺术家慧根,回想以前,她看到一些画面,总可以不经意地说出一个动人故事,还有她绘画插图也是颇有一手的。期待早日见到她图文并茂的作品,这本书是她的第三部著作。
【江青(当代舞蹈家)】——新书中写得最扎实的一篇当数《走近张爱玲》, 当初青霞告诉我准备写张爱玲时, 我还说:“写她、研究她的人太多了,你又不认识她,如何写出个新角度、新意呢?” 读后不得不承认我错估了,因为这次青霞是有系统地读书,边读边仔细揣摩,使她走近了张爱玲。
【张一君(公益律师)】——别人眼里的林青霞, 是一个事业非凡的大明星, 一个才华横溢的女作家。而我眼里的林青霞是一个充满爱意的慈善公益人。有一次我跟她说:整个九十年代, 我们一直在看青霞姐演大侠,而这一次,我们真的在和林大侠一起做行侠仗义的善事。
【赵夏瀛(公益医生)】——深信我这位充满了惊喜的新知,这位天资聪颖、情心并重、勤奋好学的林才女, 会以“ 知足” 的心态、“ 知不足” 的谦逊,继续以“不知足”的精神,锲而不舍地去探索那漫长的文学之路,勇往直前地去寻觅那心中彩虹的尽头。红、橙、黄、绿、青、蓝、紫。作家林青霞七色皆备。难得的是,还有她心中深处、彩虹尽头的那一抹金……
【黄心村(教授)】——我想青霞是正在用文字巨细无遗地搭建自己的观望台,她在那观望台上重新审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亲近的,久远的,素昧平生的,擦肩而过的。看青霞品文煮字,目睹的是强大的记忆如何借助文字这个媒介一点一滴地具象化。我也相信很多记忆尚不能触及,它们隐藏得很深,我想她是在用文字慢慢地试探,一层一层地写, 越写越靠近那个意念深处的自己。
2021年1月2日 已读
阿姨的心里住着少女,少女的情怀又总和诗歌密不可分。文字真挚,情感真切,青霞大抵还是个有趣的人。
台湾 女性 林青霞 随笔
潘虹独语 豆瓣
作者: 潘虹 1995 - 1
《潘虹独语》为日记体裁,记录的是潘虹的点滴思绪点滴感悟,穿插了一些她的人生故事。不知怎地,阅读时,浮现心头的是这么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若果翻阅,她的喜怒哀乐便可能牵动你的心思。当然,名人和凡人有所不同,但,情感经历,却是没有差别的。我们经历得越多,体会便越深。
2020年7月18日 已读
你永远不知道原来的阿姨有多么深藏不露,太宝藏了。
潘虹 随笔
小山河 豆瓣
作者: 葛亮 浙江文艺出版社/果麦文化 2016 - 8
《小山河》是两届“亚洲周刊华文十大小说”得主葛亮的首部散文集。
朱天心、严歌苓、王德威、阎连科、苏童、骆以军、蔡崇达等海内外文学名家联袂推荐。
从南京到香港,以文字记录这些年“我城”与“他城”间的游走变换。香港意象与金陵风物兼具,各自精彩。书中颇有情趣地描绘了香港生活的点滴:太平山、港大、荷里活、太平清醮、避风塘炒蟹……从细微处展现这座中快节奏城市的另一面。书中亦书写作者对原乡南京的怀念,虽离故土心不离,追思先人,冷暖入心,情怀不解。也谈阅读写作,娓娓道来,人文掌故中风雅尽显。
《小山河》倡导的是一种快节奏中的慢生活,如作者所说“无论时代怎么惊涛骇浪,人的小日子,还是一样要过。”慢生活代表着专注、平和,与世界惺惺相惜。本书共有四章,分为人世、人间、行间、光景。这些认认真真对人和生活的记录,都源自对生活的尊重。
2017年11月12日 已读
没有预期的那样惊喜,但是葛亮的文字功底比同龄的作者更深厚。《小山河》部分篇目太过枯燥乏味,或许我还是应该先读他的小说的。
中国文学 文学 葛亮 随笔
老味道 豆瓣
8.6 (20 个评分) 作者: 汪曾祺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3 - 10
汪曾祺是个小说家,谈吃更像个美食家。
《老味道》依据一生中的四个阶段,汪老接地气地展示了四种不同地域的鲜香美味。云南味儿的奇,家乡味儿里的亲,老味儿里的香,鲜味儿的艳,都让人读来过目不忘;马连薯,韭菜花,烧豆腐,炖小鸭,书中写的虽都是平常饭菜,却被汪老描绘出了人生的终极幸福与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