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一千零一夜 豆瓣
ألف ليلة وليلة
8.7 (15 个评分) 作者: 方平等 译者: 方平 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2
《一千零一夜》由方平等译,也叫《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字中的瑰宝。传说阿拉伯古代有一个国王,每天娶一个女子,第二天早上就把她杀了。有一个姑娘要阻止他这种残忍的做法,自愿做他的一夜王后。进入王宫后,她就开始给国王讲故事,讲到紧要关头,行刑时间到了,国王正听得津津有味,就说:过一天再杀吧。可是故事一个接一个讲下去,每次要杀她时故事都到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节骨眼上,国王为了听故事,只好一天天延迟杀她的时间。就这样,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改掉了他的可怕做法,她从此成为长久的王后。这就是“一千零一夜“的来由。她讲的故事能如此吸引那位国王,当然是非常动听的。确实,像《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神灯》、《辛巴德航海历险记》这些故事早已传遍全世界。
2018年9月4日 已读
毫不避讳故事在“理性”上的缺陷,但却酣畅地表现出故事本身的快乐。根本不在乎描写和细节,但蔓延的线索却多得故事用不完。教化意义其实远没有经过再加工的二手故事强,反而善恶观更模糊、漂移。不坏。
外国 小说 文学 童年 经典
岁月的泡沫 豆瓣
L'Écume des Jours
8.1 (15 个评分) 作者: [法] 鲍里斯·维昂 译者: 陈矿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9
法国第一才子书。
被一代年轻人奉为经典的作品。
这是一部纯粹至极的爱情小说,是对青春与纯真的一次缅怀与肯定。
玫瑰色的云团会裹着恋人散步,小灰鼠会追逐着阳光碎末嬉戏,钢琴会根据不同的音乐调制出不同的鸡尾酒,而爱人的胸口却会长出一朵不能根除的睡莲。在维昂的笔下,万物皆有灵,而各种爱情都不完美,各种爱情甚至都很危险。
————————
这是我最爱的小说之一。读到最后一页的时候,我也许比沉浸在丧妻之痛的科兰还要难过。我不知道能有什么办法让我留在维昂的童话世界里,不走出来。
——张悦然
当代最凄美动人的爱情小说。
——雷蒙•格诺(法国作家)
维昂已被整整一代激进的年轻人经典化了。这部纯洁得令人难以忍受的幻想作品,是对青春和纯真的一次肯定。
——美国《新闻周刊》
我不认为还会有哪一个作家,能像维昂那样隐秘地感动我。
——胡利奥•科塔萨尔(阿根廷作家)
在20世纪50年代的巴黎,鲍里斯•维昂意味着一切:诗人、小说家、歌手、破坏分子、演员、音乐家和爵士乐评论家。他是我的朋友,我很佩服他如此激情地醉心于折衷主义、毁灭性的反讽,以及对挑衅的偏爱。
——路易•马勒(法国导演)
一年 豆瓣
Un an
8.4 (10 个评分) 作者: [法] 让·艾什诺兹 译者: 吕艳霞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 - 11
《一年》与《我走了》组成了双联画的形式,在两本书中,人物和元素互相交叉,所讲述的故事确实独立的,可以独自理解。让·艾什诺兹从萨缪尔·贝克特的著名三部曲中汲取了灵感,尤其是,他从《莫洛伊》的一个段落中得到了他的双联画的名称。
断定是自己引起了菲利克斯的死亡,薇克图娃宁愿远走。她走到哪里,路易-菲利普都时不时地经过,告知她这桩事情的进展。不过,路易-菲利普在撒谎。
薇克图娃这一走,就走了一年。她的钱不断地减少,直到身无分文;她的处境不断恶化,直到风餐露宿。最后,她回到巴黎,回到她一年前常去的酒吧,却发现了菲利克斯,和另一个女人在一起。
2018年8月4日 已读
极富个人特色的叙事,又不会像格里耶那样太游戏。三言两语,流畅自然,加进来的修辞都恰到好处。豆瓣的介绍又剧透,莫看。
小说 法国 法国文学
宫本武藏 豆瓣
作者: [日本] 津本阳 译者: 侍烨 2009
《宫本武藏》:庆长二年,十三岁的弁之助于美作河滩比武,棒杀有马喜兵卫,一战成名。从此,鲜血浸润了弁之助的疯狂头脑,他开始周游各地,意欲别拍比武修炼剑道。
在成功击败了京都吉冈流宗家之后,宫本武藏之名蜚声天下,而面对巨大的声名,宫本武藏却因青梅竹马的小千之死,而更加痛苦于剑道的追求。此时,赫赫声威的佐佐木小次郎向武藏发起了挑战,作为当时最“快”的剑客,其“燕子斩”之绝技威震天下。此时,限于痛苦追寻中的宫本武藏能否胜出?木棒和长剑到底孰优孰劣?敬请期待!
软件体的生命周期 豆瓣
The Lifecycle of Software Objects
8.7 (89 个评分) 作者: [美] 特德·姜 译者: 张博然 / 李克勤 译林出版社 2015 - 5
你永远不可能挽救每一只数码体
人工智能时代的小人物大命运
《软件体的生命周期》结集特德·姜最新的六篇作品:《软件体的生命周期》、《赏心悦目》、《商人和炼金术士之门》、《呼吸——宇宙的毁灭》、《前路迢迢》及《达西的新型自动机器保姆》——
安娜在蓝色伽马培育数码体,供喜爱之人购买当宠物。随着数码体市场的发展、壮大、冷淡和萧条,数码体们的命运也随之发生变迁。
戴上“审美干扰镜”,人们就无法分辨一个人相貌的美丑。这一新技术的诞生是否可以彻底根除相貌歧视,让我们听听那些当事人是怎么说的。
穿越时空之门回到过去,能够对既定的事实带来改变吗?
每天早上醒来之后,先把用完的肺换掉。来自地下的空气流源源不断,只可惜,我们耐以生存的似乎并不是空气。
当你的每一个决定都被他人精确预料,你是欣然接受,还是无助挣扎?
把孩子给保姆照料让人不放心,可如果这个保姆是个严格执行命令、百分百听指挥的机器人呢?
2018年7月15日 已读
《软件体的生命周期》初看未免感到冗长,近乎现实主义的笔触,不厌其烦地写并无甚吸引力的近未来设定,进而自然地讨论着“数码体”形式的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再在结尾戛然而止。
(特德姜的小说,点子好像无奇,但思辨太加分惹!)
小说 特德·姜 短篇 科幻 美国
大雪将至 豆瓣
Ein ganzes Leben
8.1 (31 个评分) 作者: 罗伯特•泽塔勒 译者: 刘秋叶 青橙文化/南海出版公司 2018 - 6
★一部打动西方人灵魂的作品
★2011年德国格林美尔斯豪森奖
★2016年布克国际奖短名单
★全球30余家权威媒体倾力推荐:因为罗伯特•泽塔勒,奥地利当代文学额外赢得了一种人们再也不想放弃的声音。
★关于爱、生命和死亡,平凡一生中的伟大演绎。
——————————————————
【内容简介】
安德里亚斯•艾格尔度过了备受凌虐的童年,虽然被养父打成残疾,但还是成长为强壮而熟练的工人。他加入施工队,参与第一批高山索道的建设;与玛丽结婚过着安稳的日子,却被一次雪崩剥夺了拥有的一切;他经历过一场战争,在战俘营里待了八年的时间,见证过无数痛苦和死亡。他努力工作,也曾深爱过。在短暂而漫长的一生中,他多次与死亡擦肩而过,但他不曾怨恨,也没有怒火,而是平静地接受着降临到身上的一切,坚定地留下自己的足迹。
——————————————————
【各界好评】
★本书如同一场美好的思索,思索着远离尘嚣的山谷中一段孤独的生命,以及现代世界如何缓缓地到来。
——伊恩•麦克尤恩(英国著名作家)
★这一年我最心爱的读物就是罗伯特•泽塔勒的《大雪将至》……从第一页你知道它将重新安排你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令人惊叹、令人心碎的故事,它封装了一个变化、失去和恢复的世界。
——阿努拉哈•罗伊(印度知名小说家)
★我阅读,我惊叹,我享受着每一个句子。罗伯特•泽塔勒轻盈而丰满地描写了一个小人物的大感情。
——沃夫尔冈•赫尔勒斯(德国知名作家、记者)
★一本非常诗意的书,既粗暴又温柔,充满尊严并让人将目光投向小人物。在读了刚开始的那几页后,会舍不得将它放到一边,这证明文学并非依赖引起轰动的题材。
——《时代周刊》
★泽塔勒告诉我们,即使是最普通的人,生活也是一场非凡的冒险。
——《周日邮报》
★泽塔勒以一个温柔而感人的视角来观察人类的适应能力,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快乐可以在日常生活和简单的事情中找到。
——《书单》
★读者们会发现,泽塔勒从容地展现出一种敏锐的洞察力和观察力。
——《出版人周刊》
★每个举措、每个文字、每个句子——无一不让人细细凝听。这是一首细致、优雅、完整的生命之歌。整个人沉静下来、不能自已,当故事中的悲伤突然止息,却又带来撕心裂肺的大笑和巨大的惊愕。
——《世界报》
★罗伯特•泽塔勒在几个独树一帜的场景中,勾画了超过七十载的永恒生命,像一杯苦甜交织的日落鸡尾酒。
——《明镜周刊》
★泽塔勒创作出了一部优雅而美丽的作品。
——《华尔街日报》
★这本书以一种美丽的语言,安静地、聚精会神地、不带激情地叙述一个人所能够承受的事。这是一位多么令人赞赏的作者,以一本令人无法忘怀的书如此深刻地感动人心。
——《法兰克福报》
斯通纳 豆瓣 Goodreads
Stoner
8.8 (474 个评分) 作者: [美] 约翰·威廉斯 译者: 杨向荣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 1
《斯通纳》讲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爱,认同,怜悯,志业,傲骨,信任与死亡。
一个勇者有过的失败不失意的人生: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
美国,密苏里州。来自偏远农场的农家子弟、19岁的威廉·斯通纳进入州立密苏里大学学习农学。自一堂选修文学课为起点, 他的一生就此悄然改变。未来的斯通纳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结婚、生子、教学、退休、衰老、死亡。在他生命的尽头,或许他可以坦然面对这个问题:你的一生,还要期望别的什么吗?
一部蕴含着真诚、激情与紧凑力量的小说,探究了历史洪流所忽视的人性之间的冲突、溃败与幸存,重新唤起思考每个个体独特存在的意义。作者约翰·威廉斯向世人展示了凡人中的勇者在如何生活。
----------------------------------------
◆威廉斯的写作就像被打磨光滑的橡木上反射出本色、持久的光泽。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以不带一丝一毫悲喜的冷静洞察了生活本质的全部。《斯通纳》迟到五十年后畅销,是献给被亏欠的艺术一次迟来的正名。 ——《纽约客》
◆斯通纳活过,然后死去,如你我一样。他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就发生在你我面前,看似平淡。然而,写出这种“简单”却需要天才才能完成。读这本书是一本令人难过却又美妙的阅读体验。 ——《星期日泰晤士报》
◆约翰·威廉斯的《斯通纳》刻画了一个将追求智识当作对抗无意义的战争、拒绝与外部世界作廉价妥协的人的一生。它的意义或许不只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它简直是一部几近完美的小说,机构精巧,语言优美,故事动人,展示着一种夺人心魄的完美。 ——《纽约时报》
◆一件文学的珍宝。 ——《明镜周刊》
◆拥有超乎寻常的力量……直击生活的真相,语言清澈优美。它是一部献给所有热爱文学之人的传奇。 ——伊恩·麦克尤恩
◆一本精彩绝伦的小说,既丰富又忧郁,记录着伤痛与失去的同时也留存了美好温柔的时刻。这本小说完美展现了小说艺术的要素,它的叙事节奏与情节构架均堪称完美无缺。这本小说像一条河流,冷静而又流畅的平静笔调裹挟着磅礴延绵的力量。 ——亚当·福尔兹
Foundation 豆瓣
8.7 (11 个评分) 作者: Isaac Asimov Spectra 1991 - 10
For twelve thousand years the Galactic Empire has ruled supreme. Now it is dying. But only Hari Seldon, creator of the revolutionary science of psychohistory, can see into the future -- to a dark age of ignorance, barbarism, and warfare that will last thirty thousand years. To preserve knowledge and save mankind, Seldon gathers the best minds in the Empire -- both scientists and scholars -- and brings them to a bleak planet at the edge of the Galaxy to serve as a beacon of hope for a future generations. He calls his sanctuary the Foundation.
But soon the fledgling Foundation finds itself at the mercy of corrupt warlords rising in the wake of the receding Empire. Mankind's last best hope is faced with an agonizing choice: submit to the barbarians and be overrun -- or fight them and be destroyed.
云上的日子 豆瓣
作者: [法] 圣艾克絮佩里 译者: 黄荭 / 周小珊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8
《云上的日子》收录了圣艾克絮佩里的《飞行员》、《南线邮航》、《夜航》、《人类的大地》、《战争飞行员》、年轻时代的作品和几个电影剧本。从内容上看,故事和情节都有一定的自传色彩,紧紧围绕着飞行和方兴未艾的航空事业展开;从写作风格上看,这些文字见证了作者追求自己独特的文学理想的执着和热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31年为圣艾克絮佩里赢得了“费米纳“文学大奖的《夜航》,这本书一出版就跻身于世界名著行列,在四年里再版了八十几次,还有发表于1939年荣膺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的《人类的大地》。
茫茫黑夜漫游 豆瓣
Voyage au bout de la nuit
作者: 路易·费迪南·塞利纳 译者: 沈志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5
《茫茫黑夜漫游》这部20世纪流浪汉小说的主人公,足迹踏遍大半个地球,他上过大学,打过零工,在战场上卖过命,当过逃兵,进过精神病院,开过诊所,跑过龙套,在男女关系中扮演过悲惨的角色。小说通过他几十年阴暗的人生旅程,暴露出整个世界处处是沉沉的黑夜,被认为是“本世纪中写得最为真切、最令人心碎的作品”。塞利纳对人对己毫不留情的解剖,幻觉史诗式的笔触,既抒情又俚俗、既雄辩又鄙陋乃至刻毒的语言表达,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塞利纳风格。
西游补 豆瓣
8.9 (24 个评分) 作者: 董说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西游补》十六回,明末董说(字若雨)著。它补入《西游记》的“三调芭蕉扇”之后,而又自成创作的结构,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毫不比《西游记》原书逊色,是一部想象瑰丽而具有当时的现实意义的神魔小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主旨“实于讥弹明季世风之意多”,而“其造事遣辞,则丰瞻多姿,恍忽善幻,音突之处,时足惊人,间似俳谐,亦常俊绝;殊非同时作手所敢望也。”
此书的故事梗概,系接在唐僧晦徒四众过火焰山之后,写孙行者化斋,被鲭鱼精所迷,撞入了这个自称为小月王的妖怪所幻造的“青青世界”。他为了找寻秦始皇借驱山铎子(想用来把上西天路途所有的藏妖怪的高山赶走),也为了找寻师父唐僧的下落,往返奔走,上下探索,却跌到了“万镜楼台”;从而他通过这楼台上的镜子,进入“古人世界”,后来又进入“未来世界”。他忽化为虞美人,与楚霸王周旋,想探明秦始皇的住处;忽又当了阎罗王,坐堂把泰桧审判、行刑,并拜岳飞为第三个师父。接着,他从镜子里跳出来,又在小月王的王宫和“青青世界”有了许多经历。最后,孙悟空得到虚空主人的呼唤,才醒悟了;及至他从“青青世界”这个假天地豚身出来,走回到旧时山路上,恰好见到那想吃唐僧的鲭鱼精已变作一个小和尚,正在把唐僧哄弄。于是,他一棒对小和尚打了下去,现出鲭鱼尸首。
这整个过程的描写,其情节极尽奇幻曲折之能事。
象厂喜剧 豆瓣
7.2 (18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文 / 安西水丸 画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 4
《象厂喜剧》这本书是作家村上春树和画家西安水丸的第一次合作。书中的《镜中的火烧云》,插图竟然是水瓶和水杯,而《双胞胎镇的双胞胎大会》,插图竟然是飞机和汽车。双方随随便便地一凑,便有了这本漂亮的超短篇小说集。
2018年4月19日 已读
当然啦,就像把一个人的几条豆瓣广播出成一本书,还是有点粉丝周边的意思,不过看结尾二人的对话,此书是因安西水丸才合作而来的。
有好几篇字真的不坏,画也很不像安西水丸。最后转译的一篇《舞厅记事》显示出林译的与村上自己对待翻译的差别;后面谈话,村上说自己书插图难画,打脸之前上海译文为新书请的千巨万工作室设计的封面。
小说 日本 绘本
豆瓣
作者: [法] 让·艾什诺兹 译者: 孙圣英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 - 11
《跑》是艾什诺兹的人物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主角是捷克斯洛伐克长跑运动员艾米尔·扎托佩克。在这本小书中,艾什诺兹塑造了一个当时世界上跑步速度和距离首屈一指(他的训练距离能够绕地球三圈)的田径运动员形象,也以此为人物,好好地幽默了一把。
2018年3月28日 已读
一口气看完 捷克斯洛伐克的背景像叙事背后的乌云 近乎新闻速写的语言 “啊 这么写也能行的嘛”
小说 法国 法国文学
饲养 豆瓣
8.3 (12 个评分) 作者: [日] 大江健三郎 译者: 李硕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 - 1
在山里打猎维生的我们而言,战争只是偶尔抬头从天空飞过的战机,直到有一天,村里的人们掳获了一个穿着军装的“猎物”——黑鬼,由我负责送饭,我觉得这真是个难以言喻的美好猎物,他贪婪的吃相与体臭,让我的脸颊发烫,闪耀著疯狂的情绪……本书是作者初登文坛的成名之作,获得了第39届芥川文学奖。
看不见的城市 豆瓣 Goodreads
Le città invisibili
9.2 (359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张密 译林出版社 2012 - 4
在大陆,王小波、苏童、阿城、止庵是他的忠实粉丝
在台湾,朱天文,唐诺是卡尔维诺不余遗力的传播者
在香港,梁文道说他一直在准备谈卡尔维诺,可是一直没准备好
权威版本,全面修订2006年单行本译本,并增补卡尔维诺各作品自序、后记、注释等重要资料
知名设计师全新装帧,精装双封设计,书脊烫金,封面采用原创线条图,赋予每部作品文学个性
卡尔维诺认为他“写了一种东西,它就像是在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作城市来生活的时刻,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也许我们正在接近城市生活的一个危机时刻,而《看不见的城市》则是从这些不可生活的城市的心中生出来的一个梦想。”
2018年3月5日 已读
“生者的地狱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真的有那就是这里已经有的,是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的,是我们一起集结而形成的。免遭痛苦的办法有两种,对于许多人,第一种很容易:接受地狱,呈现它的一部分,直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第二种有风险,要求持久的警惕和学习: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
城市 外国文学 小说 意大利 文化
动物集 豆瓣
Bestiario
7.9 (33 个评分) 作者: [墨] 胡安·何塞·阿雷奥拉 译者: 轩乐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 7
《动物集》是阿雷奥拉的一部精彩的微型小说集。在书中,阿雷奥拉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描绘了二十三种动物。阿雷奥拉表面上写的是动物,但文中折射出的却是他对人的看法。每篇故事的篇幅都非常短小,但阿雷奥拉总是能够用寥寥数笔表达出丰富而深刻的寓意。阿雷奥拉的比喻直接、干脆,不带丝毫犹豫,有时甚至是定义性的,密度极大的比喻交织结成动物凿实的轮廓线条,如银针笔所作的插画一般笃定,我们也因此得以感受到本体与喻体之间那更为深刻和决定性的相符相合。
2018年2月11日 已读
猴子拒绝了诱惑,反对成为人类 。犀牛很忧伤,生锈的重型机械。挺哀伤的一本书。
小说 拉美 文学
砂女 豆瓣
砂の女
8.7 (35 个评分) 作者: [日] 安部公房 译者: 于荣胜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4
《砂女》是让安部公房闻名世界的一部小说,是他创作生涯的一座里程碑。自问世以来,便获得很高评价,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主人公,某学校教员仁木顺平,利用休假日外出采集昆虫标本,住宿砂穴民家。穴中只住有一位年轻女人。第二天“他”醒来发现,通往地面的绳梯已被人撤去 ,始知自己受了欺骗。这处砂的村落由那位把“他”引往砂穴中的“年长者”控制着。虽有粮水烟茶平均按时供给,却无行动自由。“他”几次劝导年轻的女人放弃这种无视自我存在的、为了苟活而终日挖砂不止的活动,却遭到女人绝念而平静的拒绝:不可能。在与女人的肉体生活中,“他“获得过短暂的快乐,但逃跑的心不死。然而几次行动都惨遭失败。后来在送已有身孕的女人去医院时,“他”得到了通往地上的绳梯,却已无心逃出。
《砂女》凝聚了安部公房之前创作和思考的精华,又为接下来的作品建立了一个关于都市的基本框架和空间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各种类型的都市人不断登场,在寻找自我和他人之间的纽带,还有自己人生的意义。
2018年2月10日 已读
“没有处罚就没有逃脱的欢愉” ——局部可视为比喻 整体也可以,而我们又能逃到哪里去呢,毕竟“它”就在我们呼吸的空气里?
存在主义 小说 文学 日本 日本小说
南极 豆瓣
Antarctica
8.2 (22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克莱尔·吉根 译者: 姚媛 南海出版公司 2018 - 1
《南极》是爱尔兰短篇小说女王克莱尔·吉根经典小说集,被评为《洛杉矶时报》年度小说,获爱尔兰隆尼文学奖。
克莱尔·吉根与博尔赫斯、雷蒙德·卡佛齐名,被村上春树盛赞。
《南极》的十五个故事以简洁冷峻的笔调,描写普通人之间的情感和日常生活中的冲突,都有希区柯克式的悬念和欧·亨利式的意外结局,触动人们内心隐秘的地方——“你必须面对可能的糟糕局面,才能面对一切。”
《少年Pi的奇幻漂流》译者姚媛打造《南极》精致译文,知名设计师设计装帧,带来纯美阅读感受。
****************************************
这十五个关于等待、复仇、伤害或疗愈的故事,无一例外地触动读者的内心隐秘。
一个拥有美满婚姻的女人,决定离开家去体验一场艳遇,尽管她知道结果会令她失望;
一个决定离开妻子的男人,去赴一场世纪之约,一切却脱离了他的想象;
一个贪玩不愿回家的孩子,多一刻的停留却让他失去了母亲;
还有一对相依为命的姐妹,一对策划私奔的男女……
在吉根的笔下,无论是夫妻、姐妹、父女,还是情人,彼此都显得既熟悉又陌生。村上春树盛赞道,克莱尔·吉根将朴实无华的词语组合起来,构成一个个或温暖或深刻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2018年1月25日 想读 感动 终于可以买到
小说 短篇
绿帘 豆瓣
A Curtain of Green & Other Stories
作者: [美国] 尤多拉·韦尔蒂 译者: 吴新云 译林出版社 2012 - 10
《绿帘》是韦尔蒂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亦是作家的成名作,在文学界被誉为“美国南方文学中兴之作”。
她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美国南方她所熟悉的小镇生活,写尽人生之波诡云谲,有平淡庸常之人的乐事,有深渊绝境之客的苦情;或博人会心一笑,或令人心尖一颤;语言与主题珠联璧合,犀利入骨。
韦尔蒂素以客观世界的记录者自居,她的文字就像一部部摄影作品,精准无误地记录着当时当地的事件。但引起韦尔蒂更多兴趣的是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外在的景致。她善于捕捉人物短时间内的情绪波动以及在危机时刻的微妙心理变化,诚如她自己所言,“我想跳入他人的头脑里、内心世界,以及皮肤肌理之中。
2018年1月25日 已读
杜鲁门卡波特承认受过韦尔蒂影响,但我看韦尔蒂简直毫无感觉啊!有点老气,比喻略泛滥,同样把关注点放在微小的南方小镇的人物上,却呼不起共情,流于一厢情愿。
小说 文学 短篇 美国
第一个人 豆瓣
Le Premier Homme
8.5 (19 个评分) 作者: (法)阿尔贝·加缪 译者: 刘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8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