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蛙在翻
Don't Make Me Think 豆瓣
所属 作品: 点石成金
8.2 (8 个评分) 作者: Steve Krug New Riders Press 2005
Five years and more than 100,000 copies after it was first published, it's hard to imagine anyone working in Web design who hasn't read Steve Krug's "instant classic" on Web usability, but people are still discovering it every day. In this second edition, Steve adds three new chapters in the same style as the original: wry and entertaining, yet loaded with insights and practical advice for novice and veteran alike. Don't be surprised if it completely changes the way you think about Web design. Three New Chapters! * Usability as common courtesy -- Why people really leave Web sites * Web Accessibility, CSS, and you -- Making sites usable and accessible * Help! My boss wants me to ______. -- Surviving executive design whims "I thought usability was the enemy of design until I read the first edition of this book. Don't Make Me Think! showed me how to put myself in the position of the person who uses my site. After reading it over a couple of hours and putting its ideas to work for the past five years, I can say it has done more to improve my abilities as a Web designer than any other book. In this second edition, Steve Krug adds essential ammunition for those whose bosses, clients, stakeholders, and marketing managers insist on doing the wrong thing. If you design, write, program, own, or manage Web sites, you must read this book." -- Jeffrey Zeldman, author of Designing with Web Standards
2024年7月9日 在读
俏皮话很多所以通勤路上看也能看进去,内容的话其实很多UXD团队已经总结过,个人认为比较有价值的就是可用性测试的部分
蛙蛙在翻
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 豆瓣 谷歌图书
우리가 빛의 속도로 갈 수 없다면 所属 作品: 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
8.3 (80 个评分) 作者: 金草葉 译者: 胡椒筒 聯經 2022 - 3
你能想像未來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嗎?
韓國最受關注的新世代小說家金草葉,以七篇短篇小說,創造了一個能以光速前進的烏托邦,在那個世界,人類可以在太空旅行,科技構築出完美的環境,與外星生物的接觸不再是想像,甚至能將死後的靈魂上傳至雲端。
但在那樣高度進步的宇宙裡,我們依舊,還是會孤獨……
▎為何朝聖者去而不返
「如果每個人都是完美的『新人類』,我們真的就能從此幸福嗎?」
▎光譜
「與外星生物溝通,情感是否能夠超越語言?」
▎共生假設
「這個世界的集體記憶,其實都來自對外星故鄉的永恆思念?」
▎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
「超越時間的思念,如何跨越空間傳遞給對方?」
▎情感的物質性
「你願意購買凝聚成實體的憂鬱嗎?」
▎館內遺失
「死後上傳的靈魂,還有機會被活著的人理解或原諒嗎?」
▎關於我的宇宙英雄
「為了見到宇宙另一端的風景,所有的犧牲都是值得的嗎?」
面有殘缺的少女、被外星人綁架的生物學家、在廢棄太空站等待多年的老人,找不到母親心智的女兒,以及經歷重重訓練的太空人,透過他們的故事,金草葉寫出了這世代最溫柔的科幻小說,像個暖心的擁抱般,帶我們穿越時間與空間、完美與缺陷,找到人與人之間,從溝通、理解到包容甚至於愛的可能。
2024年7月4日 已读
把最后几篇一口气看完的时候才感觉心里暖暖的,《情感的物质性》、《馆内遗失》、《我的宇宙英雄》都是很温柔的短篇,设想社会不同小区域中的边缘人在未来科技面前的生活状态和选择。很推荐看这个版本最后面的文学评论!
蛙蛙在翻
艺术社会学三论 豆瓣
9.2 (11 个评分) 作者: [德] 瓦尔特·本雅明 译者: 王涌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 3
《艺术社会学三论》汇集了德国著名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关于艺术研究的三部经典名篇,篇幅不长,但内涵丰富,具体包括《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5-1939)》和《爱德华·福克斯--收藏家和历史学家》。本雅明终其一生的理论努力就在于根据当时社会生活的变化去阐释和解读精神生活中已经和将要出现的嬗变,这也是本书的核心所在。
2024年7月2日 已读
我看不懂但大受震撼,只要不是特别一段里换八次人称的段落都很流畅,看完领悟到批评和议论确实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学习批评应该如何写,看这本会是很有必要的
蛙蛙在翻
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 豆瓣 Eggplant.place
Der König verneigt sich und tötet 所属 作品: Der König verneigt sich und tötet
9.1 (70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塔·米勒 译者: 李贻琼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3 - 4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的准自传
从小村庄走向诺奖领奖台,以锋利的笔刺破罗马尼亚社会表象
👁编辑推荐
◎ 赫塔·米勒,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生于罗马尼亚德语村庄,以诗的凝炼,散文的率直,描绘流离失所者的处境,通过写作这种沉默的行动,赋予弱小者以尊严。
◎ 《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出版于2003年,收录九篇文章。作者讲述了从罗马尼亚小村庄到诺奖领奖台的传奇经历,是了解其生活与创作的绝佳切入点。
◎ 杏树、手帕、国王,幼儿园、工厂、新移民,告密、恐惧、逃跑,通过敏锐的视角与克制的语调,作者出入于生活与文学,熔淬成一篇篇锋芒毕露的文章,刺破罗马尼亚社会的表层。
👁内容简介
《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是一部散文集,汇集了赫塔·米勒的九篇文章,主题各不相同。作者运用冷峻、超现实的诗性语言,表达了对现实环境的内心感受,对流离失所的生活状态的感想。总括起来说,不同的文章都展现了作者对真正的人性的尊严与诗人的胸怀的关注。
本书首版于2003年,是这位诺奖得主出色的散文作品,以清晰直接的风格,阐述其小说主题,生命感悟,可以更好地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作者双重异乡人的身份,以及由此而来的旁观者视角,再加上她对语言媒介的敏感性使得她的这些文章读来很有启发。
👁名人推荐
说不出来的东西还是可以写下来。因为写作是一种沉默的行动,一种由脑至手的劳作。——赫塔·米勒
本书是了解这位独特而有成就的作家的绝佳切入点,描述审讯和压制的文字中缀有作者对语言的尖锐而机智的点评。
——曼迪·怀特(德语译者)
赫塔·米勒是不应该忽视的作家。她就像一把尺子,丈量着时代、语言和虚构,也丈量着读者和她自己。
——邱华栋
2024年6月25日 已读
很真诚的几篇散文,作者将迫害中受的伤、移民后的生活用诗一样的叙事手法写出来,每篇都很扎实,饱含辛辣;读的时候也看到一些我近几年的感受被她写出来。
蛙蛙在翻
神秘博士:玛莎的故事 豆瓣
Doctor Who: The Story of Martha
7.3 (7 个评分) 作者: [英] 丹·阿布尼特 等 译者: 金雪妮 新星出版社 2018 - 8
当博士也需要被拯救,世界就真的走到了尽头。
法师的忽然出现,博士的一败涂地,飞天的金属人脸,
让地球终于变成了炼狱的模样。
幸好,玛莎逃了出来。
她继承了博士的希望与理想,反抗着法师的暴力与镇压。
从此,玛莎在大地上行走,把博士的故事说给遭受苦难的人类听。
拥有预言能力的人类后裔、神秘的鲸歌、向往爱情的人造人……
她有许多故事,你想听哪个?
2024年6月16日 已读
较为没什么意思的故事
蛙蛙在翻
老妓抄 豆瓣
所属 作品: A Record of Old Geisha (Hardcover)
7.8 (52 个评分) 作者: 冈本加乃子 译者: 萧云菁 重庆出版社 2012 - 6
「今后,在文学的世界里,像冈本这样丰盛而深奥的女性,到什么时候才能再度出现?!我不禁感到我身边的温暖都消逝了。」
──川端康成
冈本加乃子以非常华丽绚烂的笔触,表达了女性对生命的热情与渴望。
——文洁若
悲伤随着岁月年年加深,
我却越发感受到生命的魅力。
川端康成最惋 惜的文学奇女
新井一二三最钟爱的作家
成熟名作她个性刚烈,生活奇特,却能以平稳细腻的笔触,娓娓叙述着女性的恋、稚、慈、灭,放射出飘邈慈悲的光环和蛊惑生命之极光。
她总是将头发梳成西式发型,穿着和服,带着忧郁 的表情。
她的唇,有如年轻女孩般微翘,
当嘴角分别往两边靠拢时,就会露出笑容,然后再度回到忧郁的表情。她的双手直直地垂在修长身体的两旁,走起路来就像在轻甩脚踝一般。有时她会一直逛着同一个地方,有时又像风筝线一样,突然飘到远处的卖场里伫足。除了大白天的空虚感之外,对于其他事物,她似乎毫无知觉……
累积财富之后仍充满生命活力的老艺妓,看中出入自家的电器行青年,在保障青年生活不虞匮乏下,让青年尽情从事自己所喜欢的发明工作。描写同时拥有如清纯少女般天真无邪的思想、以及老女人的执着妄想,被称为首屈一指名短篇小说的杰作。本书收录日本国民必读作品〈家灵〉,描写怀才不遇的雕金师,对自己无法达成的梦想所怀抱的悔恨。收录冈本加乃子成熟期作品共九篇,深度凝视女性对性的感叹、没落望族的悲哀、生命的悲叹……。
《家灵》一篇选入日本教科书,为日本国民必读作品。
2024年6月16日 已读
感觉很久没看过这么些近代感的故事了,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其实作者很擅长写景物
蛙蛙在翻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所属 作品: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8.4 (208 个评分) 作者: [英]齐格蒙特·鲍曼 译者: 郭楠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1 - 9
在生产者和普遍就业的社会中,贫穷是一回事。在消费者社会中,穷人是另一回事。在后者社会中,生活项目围绕消费者的选择而建立,而不是围绕工作、专业技能而建立。“贫穷”曾经与失业联系在一起,如今,它主要指向有缺陷消费者的困境。这种差异改变了贫穷的体验方式,对于拯救苦难产生重大影响。著名社会学家和思想家鲍曼的这部作品,对于消费者社会及其影响进行了反思和论述。在本书中,鲍曼书追溯现代历史上发生的这种变化,对其社会后果进行盘点,并考虑了与贫困作斗争和减轻困苦的各种方式的有效性。
社会学、政治学和社会政策学的研究者会发现,这是关于含义不断变化的一个持久社会问题的一本无价之书。
2024年5月26日 已读
翻译烂烂的…不过内容值得一看,可以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观照中国社会经济
蛙蛙在翻
丰子恺散文精品集·缘缘堂随笔 豆瓣
所属 作品: 缘缘堂随笔
作者: 丰子恺 海豚出版社 2014 - 4
此书以上海开明书店1931年初版之丰子恺散文集《缘缘堂随笔》为底本,原汁原味地再现丰子恺的随笔性文章,题材不是什么实用或深奥的东西,皆是作者对一些轻微琐屑的事物的描写,对于生活经历的一些所见所想。
丰子恺的散文,能让读者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深刻地体会到丰富的人生哲理与人道主义的关怀。如作者在《渐》中感慨:“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 因为其变更是渐进的,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渐进,于是人生就被确实肯定,而圆滑进行了。”令人读出了禅的味道。
未竟的依恋 谷歌图书 豆瓣
所属 作品: 未竟的依恋
9.1 (13 个评分) 作者: [西] 卡洛斯·皮提亚斯·萨尔瓦 译者: 王佳祺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2 - 5
西班牙殿堂级心理学家,浓缩50年研究成熟佳作。
那些未曾释怀的过往与心结、生活的种种境遇,如何影响我们成为今天的自己?
探索是为了更好的疗愈,每个人都有超越创伤的能力,只要你下决心选择它。
◆ 内容简介 ◆
人类的心理活动有一个共同之处:我们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活在当下。
我们早年受过的心理创伤有明显的侵犯,如身体虐待;也有隐形创伤,如在要求严苛的环境中长大、毫无预料地被羞辱、一部分性格或需求被完全禁止、情绪被忽视,等等,在成长过程中重复发生并累积起来,逐渐摧毁我们的安全感和自尊心。
曾经压抑的创伤和没能释怀的过往,在相似的情境下会被唤醒,引起强烈的情绪波动。这时我们的行为或话语,很容易伤到我们最亲近的人,包括我们的孩子。我们会不自觉地从受害者,变成加害者。
作者指出,人是关系性的存在。他在探讨人类关系复杂性的同时,从深度的自我探索开始,修复内在的依恋模式,进而提高心智化的程度与认知自信,培养共情能力,让我们在当下与未来更好地经营关系。重要的是,你要相信,每个人都有疗愈自己的能力。
◆ 编辑推荐 ◆
※【西班牙殿堂级心理学家,浓缩50年临床经验与研究,成熟佳作】
※【集合成人依恋访谈(AAI)、镜映思维、心智化等心理学理念,以及关系探索·创伤疗愈·依恋修复·情感关怀·重建自信等议题】
我们如何被周围的人与环境影响,成为今天的自己?
生命早期的情感联结如何影响我们日后的关系模式?
那些未化解的创伤,未解开的心结,会悄悄跟随我们吗?
当我们为人父母,如何给孩子更好的原生家庭?
……
本书是一本探讨人与自我、朋友、孩子,乃至这个世界,
如何有正向的互动,并建立更好的关系的书。
通过检视我们的生命历程,你会有很多惊喜的体验。
你将有机会去重新面对内在未曾修复的隐形创伤与心结,
也有机会发现自己身上被压抑过的需求、愿望、潜能,
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性,更好地经营家庭与社会关系,
从内在的整合,走向外在更广阔的未来。
人的一生是不断收集自我的过程,
愿读罢本书的你,可以整顿身心,
与这世界拥有更多的互动,
活出自信、洒脱、丰富的人生。
◆ 作者简介 ◆
[西] 卡洛斯·皮提亚斯·萨尔瓦
卡洛斯是心理学博士,大学教授,也是大学家庭研究所的成员,为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提供私人心理治疗。
8年来,他一直在负责“第一联盟:修复早期的依恋关系”,这是一个专注于与弱势家庭以及幼儿园和学前学校建立联系的干预项目。
他是《第一联盟:加强和修复早期依恋》(Gedisa, 2008)一书的合著者。
他是《开放精神分析》杂志的编辑委员会成员,发表过关于早期关系创伤、以情感为中心的心理治疗、与家长团体的治疗工作,或在风险条件下养育子女的知识性和研究性文章。
2024年4月30日 已读
至今看过最好读的心理书籍中最具理论丰富度的和偏理论书籍中最好读的。感谢象友推荐,确实很新、很全面、很科学。作者对理论的讲述非常易于理解,提及专有名词时总会给出一段上下文的引入文字,对记性差的读者来说非常友好。看完第二部分已经能够在心中建立起依恋关系形成的过程与不安全不稳定的依恋紊乱形成的过程,前两个部分对于发展健康的依恋关系和剖析不健康关系具有许多参考意义,推荐想要理解“不健全关系”特别是“不健全的东亚家庭关系”的朋友们也来读读!
蛙蛙在翻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豆瓣
所属 作品: The Neurotic Personality of Our Time
8.9 (62 个评分) 作者: [美] 卡伦·霍尼 译者: 冯川 译林出版社 2011 - 5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是作者的代表作,全面分析了现代人的病态心理和变态人格。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时刻处于各种矛盾与冲突之中,而最主要的冲突就是我们都同时具有“亲近人”、“对抗人”、“逃避人”的冲动。这些冲动若协调不好,就会使我们陷入各种各样的焦虑和神经症。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由卡伦·霍尼编著。
2024年4月22日 已读
聚焦于以焦虑障碍为主的“神经症”,很好读懂的精神分析著作,从多个方面渐进分析焦虑障碍如何产生和发展,反驳一些弗洛伊德单纯从生物学角度提出的假说,援引入社会学的理论到精神分析中,虽然是十年前的论著了但今天看也很有意义。感谢象友荐书!
蛙蛙在翻
你的夏天还好吗?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谷歌图书
飞行云“비행운” 所属 作品: 你的夏天还好吗?
8.7 (357 个评分) 作者: [韩]金爱烂 译者: 薛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1
“韩国八零后天才女作家”金爱烂累积五年的八段人生
《你的夏天还好吗?》是金爱烂的第三部短篇小说集,共收入八篇作品。书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大多面临绝境,赤裸裸地暴露在现实之中,却试图寻找渺茫的希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五篇作品聚焦于三十岁左右的年轻女性,细腻地描摹了她们在爱情、友情、婚姻、工作等方面的心理状态,或许会激起中国女性读者的共鸣。作为韩国文坛*有代表性的女作家,金爱烂赢得了大量读者的喜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作品主人公的力量。
2024年3月30日 已读
真的是好韩国,就那种,环境,世界,社会,人际关系挤压中留下一点小小的空隙,角色在这样的小空隙中生活,可能已经失去居所、朋友、父亲、母亲、恋人、勇气、全部的生活秩序,在失去之后依靠曾经美好的回忆对抗抑郁阴影,为“生命”、“存活”这样本质的事实狂喜着。性别差异在她这本短篇集里也无法忽视,她用女人的视角写的几篇都真实得无法抵抗,同为女人一定能感受到她写的文字里有多沉重的现实铸造的钢筋混凝土,阅读时没有幻想的余地只能被压倒;而男性主角视角的几篇相比之下简直明亮充满希望,她像是在塑造自己理想中的形象、保留了女人原本的部分但是转换性别之后的故事——太自由了
蛙蛙在翻
我想和你谈谈精神病人的世界 豆瓣
정신병의 나라에서 왔습니다
8.8 (31 个评分) 作者: [韩]理端 译者: 谢恭霓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23 - 2
这是一位“资深病友”写给与病同行之人的说明书。书中集结了作者和病友们的亲身体验,带读者去“精神病人的世界”一探究竟。作者用真诚、亲切、细腻的笔触,讲述了真实的患病经历,也告诉人们如何带着疾病积极生活。
本书收录了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患者们对患病体验巨细无遗的讲述,更深入探讨了病患在实际生活中需要花时间面对及克服的课题。比如,第一次去看精神科需要注意些什么,如何跟身边的亲友坦白自己的病情,如何看待药物,如何有效与医生对话并制定治疗策略,如何处理工作、学业、财务、恋爱问题等。有了这样一本贴心的指南,精神病人的世界将不再冰冷和孤独
2024年4月8日 已读
非常实用的一本书,对于精神病发作中或曾经发作过但还懵懂的人来说这本书可以解释自己生活中很多的挫败和异常、并且鼓舞自己寻找通向未来的道路。对于健康人来说,这是一本很好读的可以让你了解你的朋友/家人/子女…等在意的人的书。非常推荐!
蛙蛙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