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car Best Picture
撞车 (2004)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KevGa-NeoDB Eggplant.place
Crash
8.3 (691 个评分) 导演: 保罗·哈吉斯 演员: 桑德拉·布洛克 / 唐·钱德尔
其它标题: Crash / 冲击效应(台)
一个黑人电视导演和他的妻子,莫名其妙地因为莫须有的违章驾驶受到了白人警察的侮辱;看似该受到谴责的警察却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那名曾遭他侮辱的黑人妇女;老实巴交的波斯商店店主,却差点谋杀了有着刺青的墨西哥修锁匠(迈克尔•佩纳Michael Pena饰);地区检察官(布兰登•费舍尔Brendan Fraser 饰)和他的妻子(桑德拉•布洛克Sandra Bullock饰)被抢吉普车后只能把怨气发泄到无辜的修锁匠身上;黑人警察(唐•钱德尔 Don Cheadle 饰)在承受着上司的威胁和焦急地寻找自己的弟弟。
这一切看似无关的琐事,却在36小时内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绞缠在一起,在这个以暴力,性,金钱闻名的多民族、多文化聚集的大城市—洛杉矶街头一幕幕上演……
无间道风云 (2006) TMDB 豆瓣 IMDb Min reol 维基数据
The Departed
7.0 (446 个评分) 导演: 马丁·斯科塞斯 演员: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 马特·达蒙
其它标题: The Departed / 无间行者
波士顿南部的马萨诸塞州黑社会势力极为猖獗,其中最大的团伙要数弗兰克(杰克•尼科尔森 Jack Nicholson 饰)执掌的爱尔兰黑帮。警方为了剿灭他们,决定派警校毕业生比利(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Leonardo DiCaprio 饰)潜伏其中做卧底。警官的冷嘲热讽,让曾有过底层生活的比利甚为不爽,他曾希望做堂堂正正的警察,但是在强压之下也只得服从命令,在经过烧杀抢掠的洗礼后,他赢得了弗兰克的信任。与此同时,同是毕业生的科林(马特•达蒙 Matt Damon饰)因为缉私有功,获得了上级的嘉奖,并且正在跟心仪女友筹备婚事。而实际上,他是弗兰克安插到警队的一枚棋子,两人勾结牟取私利。警匪先后发现存在内鬼,一场猫鼠博弈由此展开……
本片获得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马丁•斯科塞斯摘得最佳导演奖。
老无所依 (2007) TMDB Eggplant.place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No Country for Old Men
8.3 (909 个评分) 导演: 伊桑·科恩 / 乔尔·科恩 演员: 汤米·李·琼斯 / 哈维尔·巴登
其它标题: Non è un paese per vecchi / No Country for Old Men
美国德克萨斯州乡村,老牛仔Moss(乔什·布洛林 饰)在猎杀羚羊时发现几具尸体,几包海洛因和200万现金。Moss决定将毒品和现金占为己有,想以此改变自己的生活,谁知却遭到冷血杀手Chigurh(哈维尔·巴登 饰)的跟踪和追杀,陷入了逃亡的险境。
同时,当地治安官Bell(汤米·李·琼斯 饰)也在对一连串的杀人事件进行调查,并努力保护Moss的安全。但是,让Bell感到无力绝望的是,他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法追踪到冷血杀手,Moss的生命安全也受到严重的威胁,Bell一边缅怀父辈们的光荣岁月,一边深感现实中老无所依的悲哀。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2008) TMDB Min reol Eggplant.place IMDb 豆瓣 维基数据
Slumdog Millionaire
8.1 (1299 个评分) 导演: 丹尼·博伊尔 / 洛芙琳·坦丹 演员: 戴夫·帕特尔 / 沙鲁巴·舒克拉
其它标题: 슬럼독 밀리어네어 / スラムドッグ$ミリオネア
故事讲述 18 岁青年,一个在印度孟买贫民窟长大的孤儿,只差一个问题就能拿到令全国观众疯狂的节目《百万富翁》二千万卢布奖金时却被捕,他被怀疑作弊 ─ 没受过教育的孤儿为何能答对所有连博士专家都没把握全中的问题?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向警察讲述了他奇妙又令人不可置信的成长故事,以及他深爱的女孩。
拆弹部队 (2008) 豆瓣 Min reol 维基数据 IMDb TMDB
The Hurt Locker
7.6 (514 个评分) 导演: 凯瑟琳·毕格罗 演员: 杰瑞米·雷纳 / 安东尼·麦凯
其它标题: The Hurt Locker / 拆弹雄心(港)
美军侵入伊拉克后,上士威廉姆斯•詹姆斯(杰瑞米•雷纳 Jeremy Renner 饰)被调入陆军亡命连拆弹组,接替刚在巴格达执行任务中牺牲的同事。拆弹组另两人,负责联络的士官桑波恩(安东尼•麦凯 Anthony Mackie 饰)和负责掩护的特种兵欧文(布莱恩•杰拉蒂 Brian Geraghty 饰)对意气用事的威廉姆斯相当反感。但在联合国大楼的拆弹行动中,抗拒命令强行拆弹的威廉姆斯却得到上校瑞德(大卫•莫尔斯 David Morse 饰)的赞赏。在一次仓库拆弹任务中,威廉姆斯认为被用作尸体炸弹的伊拉克小男孩是他在军营认识的卖盗版DVD的贝克汉姆(克里斯托佛•萨伊 Christopher Sayegh 饰)。小贝克汉姆的死让威廉姆斯更为疯狂,竟私离军营单枪匹马入城调查……
本片荣获2010年第8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剪辑、最佳音效剪辑、最佳音响效果等6项大奖。
聚焦 (2015) 豆瓣 TMDB IMDb Min reol Eggplant.place 维基数据
Spotlight
8.8 (1163 个评分) 导演: 汤姆·麦卡锡 演员: 马克·鲁弗洛 / 迈克尔·基顿
其它标题: Spotlight / 焦点追击(港)
“聚焦”是波士顿环球报的一个专栏,罗比·罗宾森(迈克尔·基顿饰)是"聚焦"栏目的编辑,栏目拥有一个独立的调查小组,组员包括萨夏·菲弗(瑞秋·麦克亚当斯饰),迈克尔(马克·鲁弗洛饰),马特·卡罗尔(布莱恩·达西·詹姆斯饰)。当马蒂·巴伦(列维·施瑞博尔饰)接替了环球报的总编辑一职,他开始指派罗宾森和他的团队,紧跟一桩被雪藏已久的案件,一个天主教牧师性骚扰教区里的孩子。虽然最开始他们以为这只是个小任务,但很快他们就发现,其背后还隐藏一系列事件,涉及了上百名受害者,而教会已经私下赔偿了受害者,并派人掩盖了这些罪行。随着调查的越发深入,他们发现这一阴谋的更多证据,不仅仅是神职人员,就在波士顿以外,甚至全世界,都在上演着这种暴行。罗宾森和他的团队遭遇到了当地官员们的掣肘。教会内的,教会外的势力都在向他们施压,想让他们放弃这个案件。
鸟人 (2014) TMDB IMDb 豆瓣 Min reol Eggplant.place 维基数据
Birdman or (The Unexpected Virtue of Ignorance)
8.2 (1136 个评分) 导演: 亚历杭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演员: 迈克尔·基顿 / 爱德华·诺顿
其它标题: Birdman or (The Unexpected Virtue of Ignorance) / 飞鸟侠(港)
早已年过半百的里根·汤姆森(迈克尔·基顿 Michael Keaton 饰)曾经是一名风光一时的好莱坞电影明星,他所塑造的超级英雄飞鸟侠家喻户晓。而今荣耀早成明日黄花,不甘寂寞的里根转战百老汇,试图通过改编雷蒙德•卡佛的《当我们谈论爱情的时候,我们谈论什么》重新赢得关注 与尊重。无奈现实总和理想有太大的差距,剧组经费吃紧,糟糕的男主角被灯砸头,刚从戒毒所出来的女儿萨米(艾玛·斯通 Emma Stone 饰),毒舌戏剧评论员箭在弦上蓄势待发,此外请来救场的好莱坞当红小生麦克·珊农(爱德华·诺顿 Edward Norton 饰)乖戾张扬,屡屡染指篡改里根殚精竭虑打造的戏剧。
在混乱的鼓点中,命运多舛的戏剧迎来了公演的重要时刻……
国王的演讲 (2010) TMDB IMDb 豆瓣 Min reol 维基数据
The King's Speech
8.2 (1531 个评分) 导演: 汤姆·霍伯 演员: 科林·费尔斯 / 杰弗里·拉什
其它标题: The King's Speech / 皇上无话儿(港)
约克郡公爵(柯林·菲尔斯 Colin Firth 饰)因患口吃,无法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这令他接连在大型仪式上丢丑。贤惠妻子伊丽莎白(海伦娜·邦汉·卡特 Helena Bonham Carter 饰)为了帮助丈夫,到处寻访名医,但是传统的方法总不奏效。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慕名来到了语言治疗师莱纳尔罗格(杰弗里·拉什 Geoffrey Rush 饰)的宅邸,传说他的方式与众不同。虽然公爵对罗格稀奇古怪的招法并不感兴趣,首次诊疗也不欢而散。但是,公爵发现在聆听音乐时自己朗读莎翁竟然十分流利。这让他开始信任罗格,配合治疗,慢慢克服着心理的障碍。乔治五世驾崩,爱德华八世继承王位,却为了迎娶寡妇辛普森夫人不惜退位。艾伯特临危受命,成为了乔治六世。他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在二战前发表鼓舞人心的演讲……
2024年2月2日 看过
耐心打磨,脚踏实地的好电影,对话、表演、节奏把控均恰到好处。故事基于真实,为了戏剧性稍作历史改动亦可接受(King George VI 可不是妻管严),并不回避以负面的方式描绘王室,看到一个口吃、紧张、胆小的男人接纳自我并成长为他那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君主,满令人愉快与鼓舞的。
2010 🏆Oscar Best Director 🏆Oscar Best Picture
逃离德黑兰 (2012) 豆瓣 IMDb TMDB Min reol 维基数据
Argo
8.0 (975 个评分) 导演: 本·阿弗莱克 演员: 本·阿弗莱克 / 布莱恩·科兰斯顿
其它标题: Argo / ARGO - 救参任务(港)
1979年11月4日,伊朗的革命军攻进了美国在伊朗德黑兰的大使馆,将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劫为人质。有超过50名人员被关押,但有6人逃脱,并躲在加拿大驻伊朗大使Ken Taylor(维克多·加博 Victor Garber 饰)的家里。CIA高层Jack O'Donnell( 布莱恩·科兰斯顿 Bryan Cranston 饰)找到专家Tony Mendez(本·阿弗莱克 Ben Affleck 饰),让他协助将那六个人带回美国。经过讨论后,CIA决定采取Tony的办法,以拍摄电影的名义,Tony到伊朗将那六个人带回。Tony联系了他在好莱坞的朋友,化妆师John Chambers(约翰·古德曼 John Goodman 饰),并联系了电影制片人Lester(艾伦·阿金 Alan Arkin 饰)。Tony在许多剧本中选中了《ARGO》,一部和《星球大战》极为类似的电影。于是他作为制片人带着剧本和各种道具前往伊朗,找到了那六个人,开始了艰苦的逃离德黑兰之路......
本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获得第8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剪辑、最佳改编剧本等3项大奖。
为奴十二年 (2013) 豆瓣 IMDb TMDB Min reol 维基数据
12 Years a Slave
7.7 (572 个评分) 导演: 史蒂夫·麦奎因 演员: 切瓦特·埃加福 / 迈克尔·法斯宾德
其它标题: 12 Years a Slave / 被夺走的12年(港)
Solomon Northup(切瓦特·埃加福特 Chiwetel Ejiofor 饰)本来是一个自由人,以演奏小提琴为生,有一个妻子和两个孩子,生活其乐融融。不料他却被两个白人以为马戏团表演伴奏所骗,去了华盛顿,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黑奴。起初他被卖给了Ford先生(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Benedict Cumberbatch 饰),在庄园里当奴隶。不久又被卖给了素有“黑奴终结者”之称的Epps先生(迈克尔·法斯宾德 Michael Fassbender 饰),他在种植园里日复一日地采摘棉花,也目睹了许多黑奴的悲剧。12年过去了,他始终没有放弃重回自由人的希望,直到遇到了一个思想进步的人士——木匠Bass先生(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 饰)。Solomon是否能结束他身为奴隶的命运?
本片根据Solomon Northup的真人真事改编。
安妮·霍尔 (1977) TMDB IMDb 维基数据 豆瓣
Annie Hall
8.7 (778 个评分) 导演: 伍迪·艾伦 演员: 伍迪·艾伦 / 黛安·基顿
其它标题: Annie Hall / 安妮·荷尔
喜剧演员艾维·辛格(伍迪·艾伦 Woody Allen 饰)是这样一个人:非常介意自己的犹太人的出身;自认为有童年阴影,看了十六年心理医生没见好转却一直付钱看;有点阿Q精神,但对人生却充满消极;喜欢一直讲无聊的笑话。正因为自身的神经质特质,艾维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
艾维 遇到了安妮(黛安·基顿 Diane Keaton 饰)――一直梦想成为歌星的女孩,两人渐渐堕入爱河。安妮在艾维的帮助下歌唱技巧迅速提高,但她的父母却反对她与艾维来往。
安妮得到了唱片商托尼的注意,获邀前往好莱坞灌录唱片,艾维跟着前往了好莱坞向安妮求婚。
2024年2月4日 看过
W.Allen 把自己写成一个可爱、古怪且邋遢的主角,他希望观众的同情,但我不喜欢 Annie Hall 的一点是它似乎缺乏诚意和真实感,这基本上是一个神经质的犹太男人漫无目的地谈论他的爱情生活以及对他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的看法,他有点聪明过头了,不停地希望人知道他读了多少本书,掌握了多少偏僻词汇,还有他能表达这些词汇的速度有多快等等,很是让人厌烦,不过 Annie 的个性真是太可爱了,她的天真也带有些神经质的成分,非常迷人。
1900s 🏆Oscar Best Director 🏆Oscar Best Picture 🧑‍🎨Woody Allen
飞越疯人院 (1975) 豆瓣 维基数据 Min reol TMDB IMDb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8.9 (1286 个评分) 导演: 米洛斯·福尔曼 演员: 杰克·尼科尔森 / 丹尼·德维托
其它标题: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 飞越杜鹃窝(台)
麦克墨菲(杰克·尼科尔森 Jack Nicholson 饰)为了逃避监狱里的强制劳动,装作精神异常,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他的到来,给死气沉沉的精神病院带来了剧烈的冲击。 麦克要求看棒球比赛的电视转播,挑战了医院严格的管理制度,受到护士长拉契特(路易丝·弗莱彻 Louise Fletcher 饰)的百般阻挠;麦克带领病人出海捕鱼,振奋了他们的精神,却让院方头痛不已。院方为了惩处麦克胆大妄为、屡犯院规,决定将他永远留在疯人院。生性自由的麦克再也无法忍受疯人院的生活,他联合病友,高大的印第安人“酋长”,开始自己的计划:飞越疯人院。 本片获1975年第4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五项大奖。主人公“不自由,毋宁死”的精神在当今社会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024年2月2日 看过
有些过誉,导演刻意构建了一种错位的关系,护士长 Ratched 是一个心理扭曲,邪恶的独裁者,在观众眼中她才更应该是精神病患者。而机智、叛逆的强奸犯 McMurphy 则视为解放的象征,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病人并不是因为抵抗而被关押的正常人,他们有些甚至是自愿被监禁的。McMurphy 发动了一场充满恶作剧的战争,目的仅是为了破坏护士长的权威,并希望将精神病房变成一个充满妓女、酒精和可以让他们放纵生活的地方。电影获得的成功大部分归功于演员们出色的表演。
2024年2月2日 评论 罗杰·伊伯特评《飞越疯人院》 - 在《飞越疯人院》进行到约五分之四时间时,有一个十分奇怪的杰克·尼克尔森的特写长镜头。我们注意到它,是因为它停留的时间显然太长了。镜头中尼克尔森所扮演的角色R.P.麦克墨菲(R.P.McMurphy)陷入沉思。这个镜头在这部电影前半部分的笑料、恶作剧和最后陷入悲剧之间的平衡点上出现。他在想些什么?他是在计划一场新的挑衅,还是意识到一切都已不可挽回?麦克墨菲所思所想的谜团,是整部电影的谜团。所有前面发生的事情,都为后面的那个场景作了铺垫:人们发现他睡在地板上,旁边是一扇打开的窗户。通过决定不逃跑,他便已经或多或少选择了自己的命运。他的生命力终于耗尽了吗?在他起义反对精神病院之后,在他领导同院病人进行反抗之后,在他使得比利(Billy)和酋长(Chief)发生积极生活的转向之后,在从首次休克疗法中复苏过来之后,他最后是否终于走到了希望的尽头? 每个人的最爱电影清单上都会有《飞越疯人院》。它是自《一夜风流》(It Happened One Night,1934)以来第一部能够获得五项奥斯卡最高奖的电影,它们分别是: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尼克尔森)、最佳女演员(路易丝·弗莱彻[Louise Fletcher])、最佳导演(米洛斯·福尔曼)和最佳剧本(劳伦斯·奥邦[Lawrence Hauben]和博·古德曼[Bo Goldman])。说实在的,它还能拿最佳摄影奖(哈斯克尔·韦克斯勒)与最佳剪辑奖(赵汝钜[Richard Chew])。在 1975 年芝加哥电影节,我在足以容纳两千人的里维埃拉影院(Riviera Theater)中参加了它的世界首映。我没有听说过比这部电影更喧闹的招待会了(没有,即便是《E.T.外星人》在戛纳放映时也没有)。放映结束后,初露头角的年轻的联合制片人迈克尔·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在大厅中踱着步,一片茫然。 但是那些狂热地喜爱着这部电影的观众是怎么看它的?这部电影为人们所记住的,是它作为一部喜剧的那些段落:由麦克墨菲所领导的同院病人的反抗、垂钓之旅、通宵达旦的狂欢、他对护士拉契特(Ratched,弗莱彻饰)的挑衅——但事实上,它讲述的是麦克墨菲的失败。人们可以将它称为一种道德胜利法,然后为酋长的脱逃而欢呼雀跃,但这种慰藉对于麦克墨菲来说作用甚微。 这部电影根据肯·凯西(Ken Kesey)出版于 1962 年的畅销小说改编,宝琳·凯尔注意到,它“本质上是一种对越战时期革命政治走入迷幻的预言”。影片将七十年代的喧嚣之声降低,转化成为一则关于因循守旧的社会体制的语言。它几乎完全忽略精神疾病的现实情况,以便将病人聚集到一个由麦克墨菲领头的有着各种可爱角色的小群体中。我们发现酋长并非真是哑巴,比利无需结巴,而其他人也无需因羞涩或者恐惧而麻痹自己。他们不会被护士拉契特的药丸、背景音乐和小组讨论治愈,而将会被麦克墨菲治愈:他将他们解放为真正的人——一起看电视上的世界职业棒球大赛(World Series),一起去钓鱼,一起打街头篮球,一起一醉方休。传达给这些可怜病人的讯息就是:成为像杰克那样的人。 对精神疾病过于简单化的处理手法实际上并不能成为这部影片的缺点,因为它对刻画精神问题并无兴趣。这是一部关于封闭体制中自由灵魂的电影。护士拉契尔如此冥顽不化、无动于衷、自以为是,代表着一种激进的、极端主义的女家长主义作风,而麦克墨菲是哈克·费恩,想要从她那个版本的文明中挣脱出来。此外,这部电影充满着对女性的深深恐惧。唯一两位被正面刻画的角色,是麦克墨菲的妓女朋友坎迪(Candy)和罗斯(Rose)。我将此认为是一种观察,而非批判。 电影开篇暗示了麦克墨菲的过去。他由于强奸一位未成年少女(“她跟我说她十八岁了”)而被判入一个劳改场,然后又被送到一个精神病院接受“评估”。他三十八岁,明显是一位惹事佬,然而却极为民主:他从病人的表象判断,将他们的疾病看成是可以逆转的选择,试图通过纯粹的意志之力让他们摆脱束缚,一尝自由的滋味。这部电影也是以同样的方式看待病人们的。影片的摄影和剪辑所呈现的脸部特写镜头,几乎都包含着同样的讯息:一个特定病人的固定表情是带有误导性的,因为麦克墨菲为其提供了新的语境。想一下麦克墨菲偷了一艘船,然后让他的朋友们上船的那个场景。当他被询问时,他把他们所有人都当成医生加以介绍,然后马上就是一组每个人脸部的快速剪接,恰好这时候每个人都一脸医生样。这和精神疾病毫无关联,它全然就是一出喜剧。 尼克尔森在此片的表演,是他漫长的令人羡慕的反叛者形象的演艺生涯中的巅峰时刻之一。杰克是一位深受喜爱的美国杰出人物,是一位超级演员,而且甚至更重要的在于他是一位超级调皮的男性。的确有那样的玩笑存在,讲的是他所扮演的大部分角色总是能够逍遥法外是因为他知道如何做,想要做,也有胆子做。他的角色们代表着自由、无政府主义、自我满足以及反体制,而且也代表着慷慨大方的友谊与某种伤痕累累的崇高品行。他在《关于施密特》(About Schmidt,2002)中的表演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他隐藏了这些特质——他成为了病人中的一员,而不是那位自由的麦克墨菲。 如果说他的演技得到了公正的褒奖,那么路易丝·弗莱彻的表演——尽管她因此拿到了奥斯卡奖——却依然没有得到足够的赞赏。这可能因为她所扮演的护士拉契特极其可鄙,还因为她全然代表着那种我们所有人(男人与女人)都被教导着要去惧怕的某种女性权威形象——一位将性爱与人性都归入责任与公义的女性。她穿着一身准军事化的护士服,戴着小帽子和内战风格的披肩,她是施虐狂和监狱长,身边永远跟着一位弱小沉默的护士助手。 由于我们对她的反应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我们几乎看不到弗莱彻的演技。但是请注意她那不可思议的冷静,她那冷漠的“公正”,她对规则的僵化遵守。比如在一个场景中,她说麦克墨菲只有得到多数人投票支持,才可以打开电视看世界职棒大赛——却无视大部分病人其实不理解他们在为何事投票这一事实。在最后,当麦克墨菲最终的命运将要被确定之时,我们需要注意到那位男性行政主管是如何尝试建议将他送回劳改场,但拉契特却执意要与他作对:“我们不能将我们的责任推脱给其他人。” 《飞跃疯人院》之所以不是一部伟大的电影,是因为它带有操纵性?还是说它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具有超强的操纵性?两方面都说得通。作为一部反体制的寓言电影,它长期受到人们的欢迎,它有意选择将精神病人刻画为喜剧漫画式的人物。这种选择带来了那段钓鱼之旅,它是这部电影最受欢迎,同时也是最为虚假的场景。这使得拉契特和她那伙人对麦克墨菲恨之入骨,但是该场景的力量无法掩盖那群病人的不安与困惑。这些人在很多情况下,并不知道他们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他们会到这个地方。 相比较而言,我们可以再回想看一下酋长(威尔·萨姆森[Will Sampson]饰)在深夜那段安静的讲话。他谈到了他的父亲。这是一扇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着真实困扰的真实角色,他选择装聋作哑,而不是谈论他们。麦克墨菲对他的治疗起到了效果,而且带来了最后那个完美的场景,尽管它十分伤感——如果麦克墨菲能够看到他们的话,那么他一定会为他的这位得意门生倍感自豪。 米洛斯·福尔曼于 1932 年出生在捷克斯洛伐克。他已经成为了一位美国人的风貌和习俗的诠释者。他是捷克新浪潮运动(Czech New Wave)的领导者,在早期拍摄了像《金发女郎的爱情》与《消防员舞会》这样的电影,它们以一种悖论式的幽默感,赢得了世界范围内观众的好评。(我们在这些电影中看到另一种社会制度下的生活寓言,例如消防队员来得太晚,以至于一座谷仓保不住了。不过,当一位农民埋怨天太冷的时候,他们帮忙将他挪得离火苗更近一些。) 在“布拉格之春”之后,福尔曼逃难到了美国,就此开启了他非同凡响的成功之路。(他 1984 年的作品《莫扎特传》也是由《飞越疯人院》的联合制片人索尔·扎恩兹制作的,赢得了七项奥斯卡大奖,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我们可以检视一下他电影中典型的美国题材:离家出走的年轻人和因循守旧的家长的《逃家》;反战题材的歌舞片《越战毛发》;讲述纽约时代风云变迁的《爵士年代》;讲述一位出版者的辩护的《性书大亨》;刻画了如同麦克墨菲那样的顽皮者安迪·考夫曼的《月亮上的男人》。在一个将顺从奉为新信条的时代,他从不顺从者和局外人的最优秀传统来审视这片接纳了他的土地。尽管这部电影不甚完美,但他成功塑造了麦克墨菲这一角色,并且风靡一时。究其原因,在于这个角色代表着一种不时闪现的洁净的灵魂,他能赋予我们以新生。
1900s 🏆Oscar Best Director 🏆Oscar Best Picture
艺术家 (2011) IMDb 豆瓣 TMDB Min reol 维基数据
The Artist
8.2 (441 个评分) 导演: 米歇尔·阿扎纳维西于斯 演员: 让·杜雅尔丹 / 贝热尼丝·贝乔
其它标题: The Artist / 星光梦里人(港)
1927年,乔治·瓦伦丁(让·杜雅尔丹 Jean Dujardin 饰),是默片的最佳男主角。每次他在舞台上,都会逗得观众捧腹大笑。他的爱犬是黄金配角,其他女演员只有靠边站的份。一次,面对媒体采访,他无意中邂逅了一位表现欲超强的女子佩皮·米勒(贝热尼丝·贝乔 Béré nice Bejo 饰),尽管后者抢镜出风头,但是他还是儒雅以待。不过,这则头条新闻却压过了他的新戏,老板极为不满,老婆也醋性大发。后来,佩皮闯荡好莱坞,恰好与乔治重逢,这令他心神不宁,演戏频频NG。后来,与老板闹僵的乔治,决定自立门户,自编自导自演。与此同时,佩皮却借助有声电影的契机迅速蹿红,成为了首屈一指的明星。最终,他的默片与她的有声片档期撞车,一场在新与旧、情感与票房的争夺战拉开序幕……
本片获69届金球奖最佳音乐片/喜剧片,让·杜雅尔丹获最佳音乐片/喜剧片影帝,及 64届戛纳影帝。
勇敢的心 (1995) 豆瓣 TMDB IMDb Min reol 维基数据
Braveheart
8.5 (914 个评分) 导演: 梅尔·吉布森 演员: 梅尔·吉布森 / 苏菲·玛索
其它标题: Braveheart / 惊世未了缘(港)
威廉•华莱士童年时,其父、苏格兰民族英雄马索•华莱士在与英军的斗争中牺牲,他开始接受父亲好友的指导,学习苏格兰文化和武术。青年华莱士(梅尔•吉布森)学成回到故乡,向美丽的少女梅伦求婚,不想梅伦被英军抢去且遭杀害。在广大村民“英雄之后”的呼声中,华莱士率众揭竿起义,并与苏格兰贵族罗伯结成联盟,但不久他发现,苏格兰贵族考虑的只是自身的利益。
英王为缓和局势,派伊莎贝拉(苏菲•玛索)前去和华莱士谈判,由于英王只想收买华莱士,根本不顾苏格兰人民的自由和平等,谈判失败,但这一切并不为伊莎贝拉所知。伊莎贝拉归国后发现事情真相,且知晓英王正策划阴招,忙送信给华莱士,而两人的爱情,也在战争与阴谋中悄然滋生。
2024年11月13日 看过
这是我看过最离谱的历史改编剧。人物性格与历史相去甚远(很多很多,真实的 Wallace 性情残忍,他的反抗与复仇无关,而是在对方毫无防备时杀了一位英国贵族);跨越时空的爱恋(类似于刘邦与赵姬有一腿);英国国王说着英语并自认为是英国人(诺曼征服后所有的英王都说法语,直到亨利四世);苏格兰短裙作为高地传统出现得相当晚近(最早 16 世纪);更何况 Wallace 的士兵来自低地,他们并非赤身裸体,而是装备精良,与英国人无异(Wallace 本人即为低地贵族出身)。
暂且不论历史准确性的争议,电影的核心主题无疑是反殖民主义(有待商榷,英国人入侵仅发生于 Wallace 起义前一年),在影片中,英国人被描绘成了邪恶的象征,这主要归咎于他们的领袖 Edward I 的残暴行径,他残忍地杀害了 Wallace 的爱人。然而,Wallace 的军队同样对英国人实施了暴行,为何这种行为被视为正当?影片中说法是,那是因为苏格兰人才是真正的男人,可不像那些娇生惯养、虚弱且残忍的英国人一样,我们的民粹领袖能让敌人的女性怀孕,而敌人的王子却只是个满口娘娘腔的同性恋。
这部电影无愧于它获得的评价,集齐了恐同、民族主义、大男子主义、以及各种可能的夸张,是部小学生就能看懂的中世纪幻想,哪怕是对苏格兰历史一无所知的人也能够从中获得享受,因为整部电影完全是胡说八道。
1900s 🏆Oscar Best Director 🏆Oscar Best Picture
沉默的羔羊 (1991) IMDb TMDB Min reol Eggplant.place KevGa-NeoDB 维基数据 豆瓣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8.7 (1767 个评分) 导演: 乔纳森·戴米 演员: 朱迪·福斯特 / 安东尼·霍普金斯
其它标题: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 Le Silence des agneaux
联调局学院学员 Clarice M. Starling(乔迪·福斯特 饰)受行为科学组的 Jack Crawford(斯科特·格伦 饰)指派,前往州立巴尔的摩法医院访问被监禁的精神科医生 Hannibal Lecter(安东尼·霍普金斯 饰)。Lecter要求转到条件较 好的联邦机构,远离常常折磨他的 Frederick Chilton 医生(安东尼·希尔德 饰),并愿意为此提供持续作案的连环杀手水牛比尔(泰德·莱文 饰)的心理分析……
2024年11月23日 看过
可能是我对它的期待太高或年纪大了,我并没有被 Hannibal 惊吓到。
2024年11月30日 评论 罗杰·伊伯特评论《沉默的羔羊》 - 《沉默的羔羊》与续作《汉尼拔》(Hannibal,2001)之间有一个根本性的区别,那就是前者不仅恐怖,而且引人入胜、令人心悸,而后者只能令人心悸而已。一部以食人魔开场的猎奇片并不稀奇,而《沉默的羔羊》的秘密就在于它没有以食人魔开场,而是通过一个年轻女人的视线与思考逐渐接近食人魔。《沉默的羔羊》的主人公是朱迪·福斯特(Jodie Foster)扮演的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克拉丽丝·史达琳,整个故事一直跟随她展开,中间没有硬性的切换。潜藏在故事中心的则是汉尼拔·莱克特博士,这个人物虽然凶残狠毒,却仍能引起我们的好感,我们对他有好感是因为他喜欢克拉丽丝,并且帮助了她。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扮演的莱克特只是陪衬,站在舞台中央的则是克拉丽丝。 只要恐怖片还有市场,乔纳森·戴米(Jonathan Demme)这部作品大概就会继续受到追捧。正如《诺斯费拉图》、《惊魂记》和《月光光心慌慌》(Halloween,1978)一样,《沉默的羔羊》证明了优秀的惊悚片不会过时。恐惧是一种普遍情感,不受时间的限制。然而,《沉默的羔羊》不仅仅是一出惊悚戏,它表现的是电影史上最令人难忘的两个角色——克拉丽丝·史达琳和汉尼拔·莱克特,以及他们之间剑拔弩张的奇特关系(莱克特咯咯地笑着说:“人们会说我们俩彼此相爱呢。”)。 克拉丽丝与莱克特之间的共同之处太多了。两人都被他们向往的世界所摒弃——莱克特作为一个连续杀人狂兼食人魔被人类所摒弃,而克拉丽丝作为一个女人被警界所摒弃。两人都被无力感所折磨——莱克特感到无力是因为他被关在一座最高安全级别的监狱里(转移时还要像大猩猩金刚一样被人五花大绑、戴上口罩),而克拉丽丝感到无力是因为她陷在一群男人的包围之中,不但处处矮他们一头,更要时时忍受他们猥亵的视线。两人都善于通过说服他人为自己解决困难——莱克特一番挑唆便使讨厌的狱友咬舌自尽,而克拉丽丝说服了莱克特帮她追查连续杀人狂“野牛比尔”。此外,两人都背负着相似的童年创伤。克拉丽丝是个没人疼爱的孤儿,年幼时便失去了父母,被送到亲戚家中寄居;莱克特得知她的悲惨经历后深受触动,因为他自己小时候也受过虐待(在 DVD 评论轨中,戴米表示他应该更加强调莱克特的背景)。 影片的视觉设计中存在几个固定的模式,与上面提到的几个平行主题形成了照应。注意史达琳接近囚室中的莱克特和地下室中的野牛比尔时都要爬下一层层楼梯、穿过一重重大门,这暗示着两人都住在地狱里。注意影片的画面仿佛始终在看着克拉丽丝,这是因为摄影机在模仿她周围的男人们审视的目光;而当她进入危险的场所时,摄影机往往在场所内部等着她,而不是跟在她身后。注意影片对红色、白色与蓝色的反复使用:联邦调查局里多处出现这三种颜色,仓库里的汽车上盖着红白相间的旗子,比尔的巢穴里也散落着同样颜色的旗子,就连影片结尾处的毕业蛋糕也是红白蓝三色的(蛋糕上做成美国鹰形的糖霜让人想起莱克特将一名守卫钉在囚室墙上的画面,守卫双臂张开的可怕造型正如老鹰展翅)。 影片的声轨同样自始至终与主题相呼应。片中多处出现了呼吸的声音,例如验尸官从比尔的第一个受害者的喉咙里取出舞毒蛾茧的时候;关键情节往往伴有仿佛来自地下的隆隆声和遥远的哀哭声,低得几不可闻;此外还有心脏监护器的声音。霍华德·肖(Howard Shore)创作的音乐沉重哀伤,具有葬礼的氛围。有时影片的声轨有意制造恐怖感,例如克拉丽丝身处比尔的地下室时,声轨便将她惊恐的喘息声、比尔粗重的呼吸声和被比尔囚禁的姑娘的尖叫声混合在一起,随后又加入了小狗的狂吠,那刺耳的犬吠声所产生的心理效果比其他任何声音都要深刻。接着又响起了那副绿色夜视镜的电流声,比尔戴上夜视镜就能在黑暗中看见克拉丽丝。 朱迪·福斯特和安东尼·霍普金斯凭本片力斩奥斯卡最佳男女主角。此外,《沉默的羔羊》还夺得了当届最佳电影奖,导演德米获最佳导演奖、编剧泰德·塔利(Ted Tally)获最佳改编剧本奖,影片另获最佳剪辑和最佳音效两项提名。这部早在颁奖仪式之前十三个月发行的影片不但没有被学院奖遗忘而且还拔得了头筹,实属难得。要知道,奥斯卡通常只选取仍在影院或电视上放映的影片。然而,《沉默的羔羊》显然是一部独一无二的电影,令奥斯卡无法忽视。 尽管霍普金斯的正面戏份远远少于福斯特,但他的表演却给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的出场镜头便令人难以忘怀:克拉丽斯走下一层层楼梯、穿过一重重吱呀作响的大门小门,终于见到了囚室里的莱克特。此时,摄影机展示了她的视角。他是如此的……平静。莱克特身着连裤囚服,站得笔挺,看起来不像真人,倒像一座蜡像。克拉丽丝第二次到访时,他笔挺的身体先是微微一缩,然后才张开了嘴。他的动作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一条眼镜蛇。霍普金斯对莱克特性格的诠释(据他本人在评论轨中所说)受到了《2001:太空漫游》中哈尔9000的启发:他是一部冷静客观而又聪明绝顶的机器,精于逻辑运算,感情方面却是一片空白。 福斯特演绎的克拉丽丝不仅是个孤儿,更是一名来自偏远地区的弱势女性,全靠拼命工作才爬到了如今的位置。她尽力装出一副充满自信的样子,实际上却极其自卑。她注意到比尔的受害者之一涂着指甲油,便猜测这个姑娘是“城里人”,而只有不是“城里人”的人才会使用这个字眼。她最勇敢的一刻或许就是在葬礼之家将那群冒渎死者的警官赶出房间的时候(“你们给我听好了!”)。 《沉默的羔羊》大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观众们喜欢汉尼拔·莱克特,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喜欢史达琳,我们感到他不会伤害她,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帮助史达琳追捕野牛比尔,并帮她救出了被囚禁的少女。此外,观众对莱克特的喜爱也要归功于霍普金斯那低调而又高明的演技,这个角色被他演绎得睿智过人、个性十足。他或许有食人的癖好,但仍然不失为一位值得邀请的晚宴嘉宾(只要他不吃你)。他幽默风趣、爱憎分明,而且是片中最聪明的人。 莱克特这个角色完全可以和诺斯费拉图、弗兰肯斯坦(尤其是《科学怪人的新娘》[Bride of Frankenstein,1935]中的弗兰肯斯坦)、金刚和诺曼·贝茨等经典恐怖形象相提并论。这些银幕上的怪物具有两大共同点:第一,他们都是依照自己的本能行事,第二,他们得不到理解。从传统道德观的角度来看,这些怪物所做的一切谈不上“邪恶”,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任何道德观。他们命中注定要做他们所做的事情,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他们往往尽力去做正确的事情(诺斯费拉图是一个例外,因为他从来就没有选择)。金刚想救菲雷,诺曼·贝茨想和客人愉快地拉拉家常、想听他妈妈的话;而莱克特博士帮助了克拉丽丝,因为她没有侮辱他的智商,并且唤起了他的同情。 尽管《沉默的羔羊》具有以上种种优点,但要想保证在电影史上长期占据一席之地,影片本身还得足够恐怖(《汉尼拔》就不够恐怖,因此虽然短期内票房火爆,但很快就会面临下架的命运)。《沉默的羔羊》的恐怖首先来自汉尼拔·莱克特初次登场的场景及登场前的铺垫,其次来自验尸官发现尸体喉咙里的虫茧并将其取出的画面,第三是大批警察等待电梯从顶楼降下的一幕,第四是警察在卡吕美特市扑了个空的情景与克拉丽丝在俄亥俄州的贝尔弗第尔进入野牛比尔真正的巢穴;第五是接下来发生在野牛比尔房内的片段,在这一幕中泰德·勒文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令人无比厌恶的疯子(注意史达琳先估量了一下他的体格并迅速判断局面,随即才大喊“不许动”,时间把握得恰到好处)。我们感到恐惧不仅是因为影片对情节和画面的处理极其高明,更是因为我们喜欢克拉丽丝,不由自主地替她担心。而莱克特也是如此。
1900s 🏆Oscar Best Director 🏆Oscar Best Picture
卡萨布兰卡 (1943) 维基数据 豆瓣 IMDb TMDB
Casablanca
8.6 (840 个评分) 导演: 迈克尔·柯蒂斯 演员: 亨弗莱·鲍嘉 / 英格丽·褒曼
其它标题: 카사블랑카 / カサブランカ
二战期间,卡萨布兰卡是欧洲逃往美国的必经之地,那里鱼龙混杂,局势紧张。里克(亨佛莱•鲍嘉 Humphrey Bogart 饰)是一个神秘的商人,他在卡萨布兰卡开了一家人气很旺的夜总会,并拥有两张宝贵的通行证。一天,反纳粹人士维克多和妻子伊尔莎(英格丽•褒曼 Ingrid Bergman 饰)来到夜总会,原来他们正在逃避纳粹的追捕。碰巧的是,里克发现,伊尔莎竟然是他的旧日情人。那段爱曾经刻骨铭心,却因为一个误会而终止。而当误会消解时,伊尔莎和里克的感情还是不可避免的重燃了。里克手上的两张通行证能帮助维克多度过难关,但这样一来,伊尔莎是决定留下,还是离去,他们的爱情在政治和伦理的推波逐流中走向何方。
2024年12月5日 看过
很难欣赏这部作品,电影拍摄于 1942 年,虽然核心是一个美丽、危险且注定失败的爱情故事,但让它大获成功的却是它的政治意义,在酒吧高唱《马赛曲》很直白的民粹式爱国教育,那一刻每个人都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勇气。而其中 Victor 是个极端理想主义的乌托邦妄想者,他对比自己更伟大的事业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在 Rick 问他为什么而战时, Victor 回答说“你不妨问问我们为什么呼吸,如果我们停止呼吸,我们就会死。如果我们停止与敌人战斗,世界就会灭亡。”他对 Ilsa 的爱是浪漫与政治的完美结合,只有纯粹的爱恋才能无时无刻不证明着他的理想追求是多么的高尚。我很同情 Rick ,为了这样道貌岸然的家伙牺牲了自己的个人幸福,一个将伟大理想,民族事业置于首位,时刻想着斗争的野心家性格,又怎可能指望他们留存有基本的人性呢?美国奉行孤立主义,究其根源,不就是厌倦了旧大陆的尔虞我诈,渴望在新世界筑起独属自己的山巅之城嘛,可怜的 Rick 啊,为了他人的理想牺牲了自己。
2024年12月19日 评论 罗杰·伊伯特评《卡萨布兰卡》 - 如果我们特别能认同某些电影中的角色,就不会奇怪《卡萨布兰卡》为什么会成为电影史上最受欢迎的影片之一。故事讲述了一对男女堕入爱河,但随后为了更高的目标牺牲了他们的爱。这太有吸引力了,观众不仅能想象自己赢得了亨弗莱·鲍嘉或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的心,还能想象自己无私地为了击败纳粹的伟大事业放弃这份爱情。 当初参与《卡萨布兰卡》拍摄的人,没有一个觉得他们在成就一部了不起的电影。这不过是又一部华纳兄弟公司的发行罢了。当然,它是一部 A 级片(鲍嘉、褒曼和保罗·亨利德[Paul Henreid]是明星,配角的阵容在华纳兄弟的片场也属最强大的了,有彼得·洛尔[Peter Lorre]、西德尼·格林斯特里特[Sidney Greenstreet]、克劳德·瑞恩斯[Claude Rains]和多利·威尔森[Dooley Wilson])。但是预算很紧,上映时也没有被寄予厚望。每一个参加拍摄的人之前之后都拍过许多情况类似的影片,而《卡萨布兰卡》成了经典很大程度上是令人愉快的意外。电影剧本改编自一出不怎么重要的戏剧,许多人都记得草草写就的零散对白是如何迅速送到拍摄现场去救急。最终起到帮助的可能是角色的形象在编剧们的脑海中已经非常扎实。而且这些角色和演员的银幕形象极为接近,以至于几乎不可能写出语气不合适的对白。 亨弗莱·鲍嘉在他的演员生涯中经常扮演强硬的英雄式主角,但他更好的角色通常是那些失意受伤、一身怨气的主人公。想想《碧血金沙》(The 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1948)里那个深信其他人正密谋偷走自己金沙的弗莱德。在《卡萨布兰卡》中,他扮演酗酒成性的美国人里克·布莱因,在卡萨布兰卡经营一家酒吧。当时的摩洛哥是个龙蛇混杂之地,到处都是间谍、叛国贼、纳粹和法国抵抗运动分子。 电影的开场轻快活泼,对白结合了愤世嫉俗和消极厌世,既有俏皮话又不乏格言警句。我们可以看到里克在这个腐化堕落的世界中游刃有余。当德国人施特拉瑟问他“你的国籍是什么”时,他回答:“我是个酒鬼。”他标志性的名言是“我不为任何人冒险”。 接着就是“全世界有那么多城市那么多酒吧,她偏偏走进我这一间”。进来的是伊尔莎·朗德(褒曼饰),里克多年前在巴黎爱过的女人。当时的巴黎在德军的进攻下岌岌可危,里克安排了两人的逃跑,但伊尔莎却没有来。他在大雨滂沱的火车站等着,手持两人通向自由的车票,相信自己被抛弃了。而现在她跟维克多·拉斯洛(亨利德饰)在一起,后者是法国抵抗运动中传奇般的英雄。 上述所有这些都以很节约的方式拍出来,所用的镜头不多。尽管重看了许多许多遍,它们仍然有力量感动我,几乎没有多少电影场景能这样。酒吧的钢琴师萨姆(威尔森饰)在巴黎就是他们的朋友了,他看到伊尔莎非常吃惊。伊尔莎要他再弹一遍属于她和里克两人的那首歌《时光流转》。萨姆很不情愿,但是照办了,于是我们看到里克生气地从房间里大步走出来(“我记得我告诉过你别再弹这首歌!”)。然后他也看到了伊尔莎,一段戏剧性的音乐和弦配合着两人的特写出现,整场戏逐渐变成怨恨,遗憾,以及对往日真挚爱情的回忆。(第一次看这场戏的感受不如重看来得强烈,因为一开始你并不知道里克和伊尔莎在巴黎的故事;实际上,你看得越多,电影越能激起共鸣。) 影片的剧情(稍稍延迟了情绪)和一些过境信函有关。这些信函能允许两个人离开卡萨布兰卡去葡萄牙获得自由。里克从连哄带骗的黑市商人尤佳特(彼得·洛尔饰)那里得到了信函。伊尔莎的突然出现又戳到他旧时的痛处,撕破了他小心翼翼培养出来的冷漠中立的伪装。在听到事情的真相后,他意识到伊尔莎一直都爱着自己。但现在她是拉斯洛的人。里克想用这些信同伊尔莎一起逃走,但在随后的一场戏中,他布置了一个计划让她和拉斯洛一起离开了。里克自己则和他的警察局局长朋友(克劳德·瑞恩斯饰)共同逃脱杀人的罪名(“去逮捕普通的嫌犯。”)。这场戏持续了很久,把悬疑、浪漫和喜剧结合在一起,很少有电影能让这些元素同时出现在银幕上。 令人着迷的是主要角色里没有人是坏蛋。有些愤世嫉俗,有些说谎,有些杀人,但最后都得到了挽救。如果你觉得放弃对伊尔莎的爱对里克来说很容易——也就是为拉斯洛同纳粹的斗争赋予更高的价值——那么请想一想福斯特的名言吧:“如果我被迫在国家和朋友之间做出选择,我希望我能有勇气选择我的朋友。” 从现代的眼光看,电影揭示出一些有趣的假设。伊尔莎·朗德的角色基本是一个伟大人物的情人和伴侣,而电影的问题其实是:她应该跟哪个伟大人物睡觉? 实际上,没有理由不让拉斯洛独自上那架飞机,让伊尔莎跟里克一起留在卡萨布兰卡,这个结局确实曾有一阵被纳入考虑范围。但那么做就不对头了,那样的“大团圆”结局会因为自私自利而黯淡无光,而我们现在看到的结局让里克的形象变得更高大,近乎高贵(“用不着费多大劲就能看出三个小人物的问题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不过是沧海一粟”)。它也让我们在影院里通过银幕经历这一切,被里克的英雄主义光芒照得浑身暖洋洋的。 褒曼在这场戏的特写里表情困惑。可能的确如此,因为她和剧组中的任何人一样,在最后一天到来之前都不确定最后谁上了飞机。褒曼演整部电影的时候都不知道结局会是怎样,这反而起到了微妙的效果,让她所有的表演都更具有情感上的说服力:既然不知道风向哪边吹,她也就无法偏向于任何一方。 就风格来说,电影并没有那么出色,因为它完全固守着好莱坞片厂制的拍摄技法,不敢越雷池一步。导演迈克尔·科蒂兹(Michael Curtiz)和编剧们(茱莉乌斯·J. 爱普斯坦[Julius J. Epstein]、菲利普·G. 爱普斯坦[Philip G. Epstein]和霍华德·科奇[Howard Koch])都得了奥斯卡奖。他们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为我们展现了里克、伊尔莎和其他人都生活在一个复杂的地点和时代。配角的丰富性(格林斯特里特饰演堕落的酒吧老板,洛尔饰演细声细气的骗子,瑞恩斯饰演有轻度同性恋色彩的警察局局长,还有其他的次要角色,比如为了帮助丈夫愿意奉献一切的年轻女子)为主人公的抉择提供了道德舞台。《卡萨布兰卡》的剧情在 1990 年被重拍成《哈瓦那》(Havana),好莱坞按照惯例要求主要的场景都必须由大牌明星出演(罗伯特·雷德福[Robert Redford]和莱娜·欧琳[Lena Olin]),结果却是一场失败,脱离了时代背景,他们就更像是情人而不是英雄了。 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地重看这部电影,我发现它从来都不会因为过分的熟悉而失去光彩。就像一张我最中意的音乐专辑,听得越多,喜爱越深。黑白摄影不像彩色摄影那样会随着时间变老。对白既节约又愤世嫉俗,今天看来也并没有过时。《卡萨布兰卡》的情绪效果大多是在不经意间达成的,走出电影院后,有一点会让我们深信不疑:为了不让世界变得更疯狂,唯一重要的就是三个小人物的问题毕竟不只是沧海一粟。
1900s 🏆Oscar Best Director 🏆Oscar Best Picture
水形物语 (2017) 豆瓣 Min reol IMDb TMDB 维基数据
The Shape of Water
7.1 (1383 个评分) 导演: 吉尔莫·德尔·托罗 演员: 莎莉·霍金斯 / 道格·琼斯
其它标题: The Shape of Water / 忘形水(港)
故事发生在1963年,时值冷战期间,哑女艾丽莎(莎莉·霍金斯 Sally Hawkins 饰)在政府实验室里工作,是那里的一名清洁女工。年幼时,一场大病夺走了艾丽莎的声音,之后一直至今,她都在沉默之中过着形单影只的生活,全部的朋友就只有画家老头(理查德·詹金斯 Richard Jenkins 饰)和同事塞尔达(奥克塔维亚·斯宾瑟 Octavia Spencer 饰)。
一天,实验室里拉响了高度戒备的警报,一个神秘的装满了水的罐子被送了进来,艾丽莎震惊的发现,罐子里关着一个半人半鱼的怪异生物。在理查德(迈克尔·珊农 Michael Shannon 饰)的带领下,科学家团队想要在这怪物身上提炼出能够制造生物武器的物质,可是在艾丽莎眼中,它不过是一个和自己一样的孤独的生命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艾尔莎和怪物之间竟然产生了感情。
2024年11月3日 看过
像是《美女与野兽》的翻拍,却有着更为激进的伦理诉求。前者的情节众人皆知只是女巫的障眼法,而对于后者,恳请所有赞美禁忌之恋的人们能够诚实地面对伦理学中 conformance 的要求:在真正看到自己朋友操一头驴子时,至少可以做到不要大喊大叫。即便如此,他们都是孤独的局外人这样的爱情关系基础也是相当平庸的,这部电影不过就是好莱坞最钟爱的那种带有浓厚左翼色彩的作品,为受压迫者辩护以及宣扬性自由。
2017 🏆Oscar Best Director 🏆Oscar Best Picture 🏆Venice Golden L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