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
园丁的一年 豆瓣
Zahradnikuv rok
作者: [捷克]卡雷尔·恰佩克 / [捷克]约瑟夫·恰佩克 绘 译者: 杨睿 / 陈伟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 - 6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园丁梦
※卡夫卡、昆德拉推崇的捷克大文豪 ,万千花友口耳相传的园艺文学经典
※传世佳作、全新版本、 暖心幽默、花友必备
※90周年全新修订珍藏版
《园丁的一年》带你寻回泥土的温度与芬芳
.
【媒体评价】
有史以来最棒的园艺作品。
——《泰晤士 报》
.
一部可爱迷人的捷克剧作家的花园纪事,一本风趣又发人深思的书。
——《纽约时报》
.
没有哪个作家像他(恰佩克)一样。
——阿瑟·米勒
.
一位目光敏锐的捷克作家,在他的花园里你可以品味到人间喜剧。
——迈克尔·波伦
.
【内容简介】
《园丁的一年》是一部田园牧歌式的园艺小品。原书于1929年 在布拉格首次出版,可谓一幅活灵活现的花园生活画卷。 恰佩克笔下的园丁形象鲜活可感,尽管他经常看上去像傻子一样壮志满怀;或是浑身湿透,沦为淘气水管的受害者;或是弓着腰,将双手埋入土中,呈现在旁人眼前的往往是一副屁股朝天的形象……
在反复描绘园丁痴迷于花园的字里行间,恰佩克奉献给我们的不仅是令人捧腹的笑料,也是“对人类无可救药的乐观精神的绝佳佐证”。
2024年11月5日 已读
或许是因为我本来的预期是想知道很多关于打理花园的 how to 和 what to,所以在发现这本更多是对于园丁日常的自嘲与调侃,而没有想象中的实质信息量后,就有些许的失望。但本身确实是写得幽默可爱的一小本。
F-散文 M-图书馆 中欧
吉尔伽美什 豆瓣
Gilgamesh
作者: [德] 延斯·哈德 译者: 素言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公司 2021 - 5
根据历史上初次记载的英雄史诗改编
王者之争,刺杀雪松林恶兽,与天牛的激斗
因惧怕死亡而追寻永生,
死亡大海彼岸的长生灵药能否将半神之躯重塑为真正的神?
乌鲁克之王与其友人的冒险,以生死为代价领略世间真理
巧用独特壁画画风,完美还原早期人类文学的瑰宝
带你轻松解读远古神话史诗
◎ 编辑推荐
☆《万物》作者大胆挑战,改编自世界上初次被记载的古老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
书中内容改编自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原作被记录于石板上,主要讲述人神混血的乌鲁克之王吉尔伽美什与友人恩奇都的冒险故事。《吉尔伽美什》作为世界上初次被记载的英雄史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尼伯龙根之歌》《赫拉克洛斯》都受其影响而成,《吉尔伽美什史诗》被后世评价为世界三大史诗之一。
☆ 数次排版尝试,精心绘制的分镜与独特的壁画风
离开了绘画舒适圈的延斯·哈德,开始了对全新风格的挑战,巧用壁画风将史诗内容还原出来。这次改变对他而言并不简单,在两年的准备时间里,他将《万物》中用于绘制古代人的的特殊画风延续下来,加以改进,并为配合画风绘制了大量分镜,让画面符合自己的期望。这种特殊的画风对作者的分镜技术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延斯·哈德依据自己对史诗的理解,摒弃了传统的分镜法则,经历无数草稿插图的失败绘制,最终突破了限制,完成了这部作品。
☆ 揣摩合适词句,耗时16个月的用心创作
《吉尔伽美什史诗》作为世界上初次被记载的英雄史诗,拥有多个译本,且各具特色。有的还原了史诗的叙述方式,艰涩难懂;有的将字句全部转化为现代用语,使读者对角色与事件有割裂感。作为漫画改编作品,作者在创作期翻阅了市面上能找到的数个版本的《吉尔伽美什史诗》译本,延斯·哈德在选择译本时与翻译过《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奥地利作家拉乌尔多次讨论,力求在保留史诗古旧感的同时令文字更加易懂。经过长时间的翻译挑选,甚至通过口译版本的录音筛选,选定了现在使用的译本,优化了艰涩难懂的部分译文,以图像小说的形式将整部史诗呈现给大家。
☆ 跨越生死的友谊,对生命的重新认知
书中的主角吉尔伽美什本是目中无人的暴君,在遇到知己恩奇都后终于认识到了自己行为的不妥,开始行善。吉尔伽美什在朋友的纠正下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他明白了拥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人生中的幸事,却也因为与朋友的感情深厚,吉尔伽美什在恩奇都死后切身体会到来自“死亡”的威胁,终日惴惴不安。书中后半段吉尔伽美什不远万里追求长生不死,却以失败而告终,这也向读者传达了人生中残酷的真相:人从出生起就在走向死亡,没有人能摆脱命运的归宿。
◎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完全取材并考据于《吉尔伽美什史诗》,这部英雄史诗主要讲述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一生中的四个重要故事:恩齐都被神创造成万能的神物,暴君吉尔伽美什与一生中的挚友恩齐都相遇,成为了贤明的君主;两人一起讨伐森林中的怪物洪巴巴,为民除害,吸引了女神伊斯塔的注意;恩齐都因为吉尔伽美什羞辱女神伊斯塔,被神诅咒而死,吉尔伽美什为复活朋友踏上寻求永生的旅途,但在拿到返老还童的药草后被蛇趁虚而入失去了重返年轻的机会;恩齐都获准重新与吉尔伽美什相见,并为他讲述在死后世界的见闻。书中将他们的故事转变为漫画形式,尊重并还原了史诗中吉尔伽美什与恩齐都的人物形象,对于吉尔伽美什史诗原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从本书入手,轻松解读史诗。
2024年8月9日 已读
2024/08/08~09 洋从图书馆借回的书,我就也一道跟着翻了翻。第一晚看时会觉得有些莫名,故事发展和人物动机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多少是有些突兀的,或许也有部分是因缺失导致的跳跃?但看着看着,看到恩奇都死后吉尔伽美什的悲伤和对死亡的恐惧,及其后离开奢靡被仰望的生活转而风餐露宿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感受到这和时代无关的人类共通的情绪,就觉得我能走进这个故事了。于是第二晚又从头翻了一遍,只要接受神话中一些不那么按常理出牌的逻辑,看着仿石板雕刻的画风,跟着靠木材与宝石的体积与数量堆积出壮观、靠一道两道三四五六道风来营造出打斗的丰富,这种质朴的想象以及多有反复的文字中所有的那种韵律,还是能体会到古神话故事的独特味道的。(没想到,金闪闪的原型原来是这样的吉尔伽美什啊!
F-绘本 中欧
论爱与死亡 豆瓣
Über Liebe und Tod
5.9 (17 个评分) 作者: [德]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 译者: 沈锡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 1
《香水》作者聚斯金德唯一非虚构作品。
直面人生亟待思考的两大命题,俯瞰人性复杂幽微的深渊。
聚斯金德在这部篇幅不长的作品中探讨了爱和其永恒的对手——死亡的关系,援引哲学、文学,宗教故事和神话传说,及至现代生活中的三个例子,向我们呈现了两者间相生相伴又对立冲突的联系,促使读者思考世人如何看待爱与死亡,以及它们在文学和哲学作品中的样貌。爱情既能让人感觉幸福,也会带来无尽的痛苦,爱情不只是随便一种分子,可以改变我们的身体和大脑,把我们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作者进而对比了耶稣和古希腊神话中俄耳甫斯的命运遭际,讲述他们如何试图用爱战胜死亡。
在这本小书里,读者不仅能领略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学说观点,也有幸体味克莱斯特、司汤达、奥斯卡•王尔德、托马斯•曼、歌德等人的宏旨高论,并进而体悟到聚斯金德本人写作中涉及爱欲和死亡之间永恒纠葛的命题。
2021年12月31日 已读
6' 忘了我是因为什么而买的这本,翻记录我在去年十月就看完了前半本「爱」,这会儿才看完剩下的「与死亡」。不是什么认真的论述,更像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的杂谈,从片段小故事、从作家及其文学作品、从圣经与神话里,信手拈来一个话头随意谈谈自己的理解。行间距很宽、开本很小也才88页,单独出作一本书,就真的…没什么意思。
T-哲学 中欧
你想过怎样的一生? 豆瓣
Hundred: What You Learn in a Lifetime
7.7 (69 个评分) 作者: [德] 海克·法勒 文 / [意] 瓦莱里奥·维达里 图 译者: 俞洁琼 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11
从0 到100 岁,该学会的人生大事,都在这些生活的小事里了。
◎ 编辑推荐
★ 0—100岁都能看懂的“人生预告片” ,道尽一生心路历程与智慧,让人眼底含泪。
☆ 风靡全球的“心灵疗愈成人绘本”,让心回归简单。没有“应该要过”的人生,只有“想要过的人生”。
◆ 不管你正处在哪个阶段,书中都有与你此时此刻生命状态共鸣的一句话。
◇ 书中的感悟全部来源于真实生活。
作者亲身采访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国籍的各色人物,她只问他们一个问题:“生活教会了你什么?”将他们的所思所感汇集成了这本0-100岁的故事。
● 一岁,一年,一幅图,一句话。
每一个年龄阶段的感悟只用一幅图和一句话来表达。以绘本方式写人生哲学,能给读者更多留白和解读空间,更容易引起共鸣,让读者带入自己的故事
○《纽约时报》年度最佳插画奖、葡萄牙绘本插画大奖、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奖、韩国CJ 图画书奖得主纯真手绘。色粉、蜡笔等综合材料绘制,犹如小孩子的稚嫩笔触,突显初生时的纯粹,年老时的通达。
◎ 媒体评论
一岁,一年,一幅图,一句话。道尽人生历程与智慧,让人眼底含泪。——柏林文学周刊
这可能是本年度最美丽、动人的书。——奥地利新闻报
不是简单读读就完了的书,它会陪你经历真正的生活。——纽约书评
◎ 内容简介
本书的诞生源于一份礼物。作者海克·法勒是德国《时代周刊》的编辑,当她看到刚出生的可爱侄女时,突然萌发了创作灵感:写一本独一无二的书,让侄女知道即将要面对的一生。她邀请获奖无数的插画家瓦莱里奥·维达里共同创作,自己则亲身采访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国籍的各色人物,集合成了这本从0 到100 岁的故事。她只问他们一个问题:“生活教会了你什么?”
采访后她意外发现,许多背景差异很大的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世界的理解竟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
19 岁时,会经常讨厌自己。
36 岁时,发现现实与想象相去甚远。
43 岁时,学会了为自己而活。
51 岁时,接受了父母的样子。
75 岁时,学会了遗忘。
80 岁时,感到生命有限,更加珍惜当下。
92 岁时,接受了人终会死亡的事实。
你将逐年、逐页地顺着一生的时间,经历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的小事情。相信,不管你正处在人生哪个阶段,书中都有与你此时此刻生命状态共鸣的一句话。你的人生,走到了哪一年?
2021年1月22日 已读
9' 21/01/22 20min 蜡笔绘制的图,有的地方简单粗犷,可实际细腻得惊人,很多处的前后呼应,常以意想不到的角度来展现文字的内涵。节奏极佳,翻一遍没多久可却会被深深打动。句子不只是句子,是如后记中那样很多个故事、很多声感叹、很多种人生的精炼,举重若轻,大音希声。相信我往后还会翻开这本很多次。
F-绘本 中欧
象棋的故事 豆瓣
9.0 (14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张玉书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11
茨威格的代表作之一,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一艘自美国开往阿根廷的轮船上,一个神秘的陌生人因偶然机会与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琴多维奇对弈,居然轻易地赢了他。可就在续弈之时,陌生人遇到了意外情况……这是他下的最后一盘棋。他从哪里来?有过怎样的遭遇?他的故事,让人惊奇,又让人心酸。
明智行动的艺术 豆瓣
作者: [德] 罗尔夫·多贝里 中信出版社 2016 - 8
光思考还不够,从思考到行动,你还会犯一堆错误!
《明智行动的艺术》以机智风趣的语调,以及清晰恳切的陈述,融合了经济、管理、心理学等各学科的前沿智慧,并运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伯克利大学等的前沿研究成果,为我们剖析和纠正行为上的偏误。
全书包含52个既科学又轻松,既严肃又有趣的精致篇章,每章辅以诙谐生动的德式手绘彩插,以及生动简练的文字,总结了人们行动时常犯的错误,并指出如何去避开这些陷阱。
快节奏的年代,我们需要一本谋定而后动的书!
2017年4月27日 已读
8' 2017/04/13, 19, 21, 25~26 4h20 简单介绍一些思维观念,每篇基本是“问题+场景/实例+概念+实践性结论”的结构,轻松有趣易读,当然也就挖得不深。插图很棒。
T-实用 中欧
他们被叫做狼孩 豆瓣
作者: (德)林德·冯·凯泽林克|译者 译者: 黄晓晨 2012 - 1
《他们被叫做"狼孩"》:这是1945年,世界铅一般宁静。从丛林的山洞中、地下室和被遗弃的家园里走出很多孩子,有些年纪尚幼。这些孩子或是和家人走散,或是被遗忘、被抛弃、被强行留在那里,没人在意他们的死活。
他们在绝望中穿越丛林,沿着孤独的海岸线前行,走过废墟中的城市,踏过荒无人烟的土地,去寻找心中的理想世界。
他们相信在废墟的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和平世界存在。他们互相扶持,顽强前行,仿佛一个兽群——他们被叫做“狼孩”
2016年12月23日 已读
5/10' 2016/12/22~23 2h30 “战争年代的温暖童话”,有意地展现了很多陌生人的善意,少有的几个恶念也都幸运地没带来太坏的结果。语言平淡,故事也是细碎的理想化,相比下更好奇所依据的“‘狼孩’的真实历史事件”本身如何。(另有第二部《被遗忘的孩子》)
F-小说 中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