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剧本
哈姆雷特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英] 威廉·莎士比亚 译者: 卞之琳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6 - 3 其它标题: Hamlet
世界经典名著,精选名家译本当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卞之琳经典译本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代表作品,这部作品创作于1602年。在思想内容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深刻地揭示出封建末期社会的罪恶与本质特征。其中如父王为恶叔所弑、王位被篡夺、母后与凶手乱伦结婚、王储试图复仇而装疯卖傻等情节,均可见于古老的北欧传说。正如英国戏剧家·本琼森所指出的,莎士比亚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世纪。他的戏剧就象灿烂星空中的北斗,为人们指引着方向。
2024年11月23日 已读
推荐这个译本。大学时读过孙大雨的译本,诗体式每行固定字数的翻译可能是更接近莎士比亚原文的语言风格,但实在太难读了,只能说是看懂了情节但有很多不理解的语句。而卞之琳的译本就是好读的同时又很考究字词,会有好些译注来说明此处这么翻译是想传达原文中的什么含义,相较朱生豪的译本保留了更多细节、也有一些地方读起来更合理。
这次在看音乐剧前的文本复习,就是更明确地体会到了哈姆雷特借着装疯,明嘲暗讽愤世嫉俗时的那种刻薄劲儿。之前还总有印象觉得他在复仇之路上的延宕是某种优柔寡断,但实际除了因不想在对方祷告时杀死他(按当时的理念这会送对方上天堂)而有那么一次错过了复仇的机会外,只是一直想找合适的机会以正确的方法来完成复仇,不管是将计就计还是紧急时刻的反将一军都很利落果断。
F-剧本 M-电子书 英国
恋爱的犀牛 豆瓣 豆瓣
8.2 (42 个评分) 作者: 廖一梅 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 - 8
“忘掉是一般人能做的唯一的事,但是我决定不忘掉她。”
“你如同我温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带着阳光味道的衬衫,日复一日的梦想。”
“对我笑吧,像你我初次见面。对我说吧,即使誓言明天就变。”
……
《恋爱的犀牛》是廖一梅“悲观主义三部曲”的开篇,讲述了一个犀牛般偏执的男人, 他爱上了一个女人,他夸大了这个女人与其他女人之间的差别,为她做了一切可能做的事,故事展现了纯粹的爱情。
【我们这样演出——剧本+创作手记+主创访谈+幕后故事,更多的“内幕”披露】
1. 完整收录长演不衰的戏剧之作《恋爱的犀牛》全剧本
2. 编剧、导演的创作手记:每部剧因何而起,又是经历了怎样的创作过程
3. 各版本的主创访谈:吴越、郭涛、郝蕾、段奕宏、王柠、张念骅、齐溪……袒露他们与《恋爱的犀牛》的不解情缘、心路历程和相互成就
4. 舞美、配乐、定妆照、宣传……从台前到幕后,全景展现一部剧的诞生历程
纪录片式呈现三部剧的生长过程,缘起、初衷、萌芽、雕琢、成型、壮大……记录“三部曲” 的每一个珍贵节点
【远不止话剧:收录廖一梅多年对于“爱”和“生命”的思考与回答 】
【精装封面,全彩内文,海量罕见剧照,独家公布 】
2021年8月28日 已读
7' 21/08/25 45min 看过戏剧后,问朋友借来了这本。剧本中原先的结局要比戏剧(或许是因审查原因而有所顾忌?)略过那个关键节点的和缓版强太多了。但只靠文字,我就完全无法进入角色激烈的情绪中了。翻完剧本后,就会觉得那些观剧时认为冗长无意义的喜剧桥段,添加得似乎也确有必要,在让人喘息放松外也是在提供逐渐沉浸的阶梯。倒是编剧手记和戏剧创作记录很有意思,给出了更深层的解读——这不只是一份偏执的爱,「是烧燃着的火焰」「不分青红皂白的,直接而坦白,无所谓克制和羞涩」「想要留存住的不可复制的火焰」,是「荷尔蒙高涨、激情迸发」、「无遮无拦的、勇敢的、坚强的、多情的」年轻人,对自我的固执坚守。可惜没法看到巨大水池设计的震撼舞美。
F-剧本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