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小说
借东西的小人 豆瓣
地板下的小人
作者: [英国] 玛丽·诺顿 译者: 肖毛 译林出版社 2009 - 10
一个患病的英国小男孩被送往乡间姑婆的老宅中休养。寂静中他发现了在古宅里的一个秘密:借东西的小人。借东西的小人只有铅笔一般高,他们把家安在房子的地板下,靠从楼上的“巨人”那里“借”东西为生。他们最害怕的就是被“看见”。
借东西的小女孩阿瑞埃蒂在门外草丛里被小男孩看见。好心的小男孩弄好帮助这一家小人借东西,还充当信使,为他们和住在别处的亲戚送信。但好景不长,妇管家也发现了小人一家,她关住小男孩,找来警察、猫和捕鼠专家对付小人。万分危急之际,小人一家是如何成功逃脱人类的追捕的呢?
2017年4月29日 已读
6' 2017/04/27~29 2h15 由“为什么很多小东西总是找不到”展开的想象,挺可爱的。还是宫崎骏的动画更有表现力吧。
F-小说 英国
心是孤独的猎手 豆瓣
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
8.7 (20 个评分) 作者: [美] 卡森·麦卡勒斯 译者: 陈笑黎 上海三联书店 2012 - 9
《心是孤独的猎手》作者麦卡勒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一举成名的作品和最具震撼力的代表作,居“现代文库20世纪百佳英文小说”第17位,曾被评为百部最佳同性恋小说之一。 书中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孤独的故事。麦卡勒斯以她独特的手法写的美国南方小镇,写八月漫长沉闷的下午,写午夜的咖啡馆里喝着冰啤酒徘徊于孤独的人们,写黑人对于自由的隐忍与矛盾的苦痛,写那些期望于改革的人,疯狂绝望却又依然坚定地向前走的决心……这是一个孤独到极至的故事,在那些灰暗的天空底下,那个温和的聋哑人用他的孤独预示了美国这样一个狂乱年代的变更。没有人能摆脱掉孤独的影子,至死方休。   主旨凸显的是麦卡勒斯式的主题:孤独是绝对的,最深切的爱也无法改变人类最终极的孤独。绝望的孤独与其说是原罪,不如说是原罪的原罪。
2017年5月3日 已读
9' 2017/04/21, 04/28, 05/01~03 5h30 去年五月底在手机上看的,大多是在晚上的地铁里,整体基调压抑、忧郁、沉重,很喜欢。特别是米克蹲在窗台下听到第三交响曲那段,当时觉得实在太精彩了,激动得立马就发消息给别人推荐这本。后来因为下载的版本不全就搁置了。这次从图书馆借来又重头开始看,发现当时其实只差最后一章了。这次也还是觉得读起来很舒服,但却没有那时的震撼感了。所以阅读的时机和个人的状态对观感体验的影响也很大吧。/ 每个人都被自己压抑不住的渴求、解答不能的疑惑所缠绕,在浓厚得看不清的迷雾里茫然地抓到一个倾听者就不断试图靠近、寻求理解,哪怕对方其实没给出任何实质的回应,只是自己单方面的错觉。孤独、无力、迷茫、痛苦。想要理解、想要认同。人是那么地需要人。
F-小说 美国
情人 豆瓣 Goodreads
L'Amant
8.0 (598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译者: 王道乾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 7
杜拉斯代表作之一,自传性质的小说,获一九八四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全书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2017年5月3日 已读
6' 2017/05/03 2h 自言自语式的句落,时间线随意跳跃。完全是不加思考、不试图去理解、跟着感觉走地在看,不是很明白。看了豆瓣排序靠前的几篇书评,也多是在写开头「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一段。有点好奇大家是接受到了多少。
F-小说 法国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Goodreads 豆瓣
En man som heter Ove
8.7 (213 个评分) 作者: [瑞典]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译者: 宁蒙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5 - 12
来认识一下欧维,这个59岁的老头,脾气古怪,带着坚不可摧的原则、每天恪守的常规以及随时发飙的脾性在社区晃来晃去,被背地里称为“地狱来的恶邻”。他每天一大早就四处巡视,搬动没停进格线的脚踏车,检查垃圾是否按规定分类,抱怨谁家的草坪还不修剪,诅咒那只掉了毛的流浪猫。没完没了 。
他想自杀。
直到一个十一月的早晨,当一对话痨夫妇和他们的两个话痨女儿搬到隔壁,不小心撞坏了他的邮筒……
“读这个故事,”《人物周刊》说,“你会笑,你会哭,会因此想搬到北欧去,因为那里的一切都更可爱一些。”这个发生在瑞典的故事,如生命庆典般绚丽斑斓,它让我们思考,自己是谁,以及我们要如何过这一生。
有的人称它是《一个的朝圣》瑞典版,读者评价它“令人愉悦又心碎”“搞笑之余让你感动且哭得稀里哗啦”“读到一本好小说的感觉真好”!
它已被拍成电影(传送门: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628357/),这里有一个愤怒的恪守常规的普通邻家老头,一对话痨夫妇和话痨女儿、这里有一只掉了毛的乱蓬蓬的倒霉猫,这是一场人与人之间的迷人相遇。
2017年5月4日 已读
8' 2017/02/16, 02/22, 02/27, 03/02, 05/04 4h15 人物塑造得很精彩,轻松幽默又感人。
F-小说 北欧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 豆瓣 Goodreads
A Short History of Tractors in Ukrainian
7.3 (28 个评分) 作者: [英]玛琳娜·柳薇卡 译者: 邵文实 三辉图书/中信出版社 2014 - 4
这是2014年最新版!修正了上一版本中的数处翻译错误,不容错过的黑色幽默杰作。
84岁的老父亲要与36岁的“波提切利的出水维纳斯”——乌克兰尤物瓦伦蒂娜结婚了。为了拯救老爸可预知的人生大难,两个女儿薇拉和娜杰日达决定搁置长期的感情不和,联手把移民工程师父亲从体态丰满、风 骚妖艳的淘金者瓦伦蒂娜手中解救出来。而这位火辣的新娘也不是省油的灯!未想,这场两 姐妹驱逐瓦伦蒂娜的战争却逐步掀开的家族的秘密以及一连串悲喜交加的不堪往事……
荣誉:
畅销32国的黑色喜剧杰作《乌克兰拖拉机简史》,令无数读者笑到落泪。
波灵格大众伍德豪斯喜剧小说奖首位女性得主获奖作品
2005年机智小说奖获奖小说
布克奖、橘子图书奖双料入围
畅销32国的黑色喜剧杰作
力压丹·布朗《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的英国图书销售冠军
《卫报》《独立报》《泰唔士报》《洛杉矶时报》专文力荐
评论选摘:
这不是冰冷的有关拖拉机发展的历史书,而是一部晃动“波提切利式上等乳房”的幽默小说。玛琳娜·柳薇卡出生于“二战”难民营,透过她对生活与历史的精心编织,读者所能看到的不只是隔着时空的乌克兰民族的具体苦难,更有极权体制下普通人逆境求生的细枝末节。在一个地动山摇、草菅人命的时代,活下来便是胜利。
——熊培云
妙趣横生而又令人感动地记录了一位长期居住在英国的乌克兰老鳏夫与一位寻求通往财富之路的妖艳惹火的乌克兰大胸掘金女间的争争吵吵。
——《星期天泰晤士报》
这本书让我整整一年都笑容可掬,笑口常开。东西欧文化冲突中极富戏剧性的部分在这个两姐妹明争暗斗的有趣故事中得以展现。
——《格拉斯哥先驱报》
2017年5月9日 已读
7' 2017/05/04~05, 07~09 5h 教授社会学也算是个女权主义者的“我”其实也没法把所认同的观念完全地付诸于生活吧,在愤怒中、当情绪难以控制时,从缝隙里露出的还是最原始最朴素的反馈。经常出现的括号里的补充调侃反驳也挺有意思。/ 从前总是希望自己的父母是英雄,不自觉的有着某种要求和期望,但若不仅作为一个模糊不清的形象、细节缺损的故事,就会觉得,只是作为一个活下来了渡过了苦难、结结实实地背负着过去的重量的个体,就足够了。「现在,作为一个成年人,我看到他们不是英雄。他们活了下来,就这样。」
F-小说 英国
这也会过去 豆瓣
También esto pasará
作者: 【西班牙】米莲娜·布斯克茨 译者: 罗秀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 8
“我从不否认任何爱,或任何伤痛。否认这些就像在否认我自己。”
生活即是不停的告别,我们由此得以顿悟和成长。
——————————————
小说源自一则寓言:很久以前,有位皇帝召来本国所有的哲学家、数学家、科学家、诗人,要他们提出一个永恒放诸四海皆准的简短格言。几个月后,群臣回报那句话已被找到,仅短短五个字:“这也会过去。”悲伤与痛 苦会过去,欢喜和幸福也会过去,这就是生命的真谛。
小说开篇,布兰卡的母亲刚刚 过世,这给她带来了撕裂般的痛苦。生命会逝去,但在一切痛苦面前,生活的记忆仍旧存在,那些借由性、朋友、孩子、两任前夫所再次确认的生命力量,痛苦和爱、恐惧和欲望、忧伤和欢笑、荒凉与美丽的风景,这一切都会存在,因为那些我们爱过的将永不会消失。
本书为西班牙小说家、记者米莱娜·布斯克茨的自传体小说,通过布兰卡的故事以及她母亲的疾病与死亡、布兰卡与前夫、孩子、朋友、情人的关系,作者奇迹般地将书写的轻盈与内涵的深度完美结合,小说极为私人化,却又以开放的声音和语言来拓宽读者的世界观,关于失去与哀悼、告别与成长,智慧与爱。
——————————————
国际书评
◆《这也会过去》一书将成为2016年秋季全球文学事件之一。—《时代周刊》
◆这是一本有趣、刺痛人心,性感又真实的小说。—英国当红畅销书作家 马特·海格
◆处处可见沉痛又透澈的顿悟。──法国《图书周刊》
◆每个句子都带有美丽的能量。—法国权威媒体《费加罗文学报》
◆一场文学海啸,一个诱人的声音,一次强有力的生命叮咬。—西班牙著名文学记者 西尔维亚•马里蒙ARR
◆对笔调的第一印象是一场充满轻微功利的法式幽默剧,但是不要被愚弄,一旦你上了钩,文本将卡住你的味觉,它会拖住你,让你尝到盐、血、地平线和大海的深渊。—西班牙标志性刊物《先锋报》
◆笔法如此优雅的小说,前所未见。—法国《快讯》周刊
◆大师之作。──法国《生活》杂志(La Vie)
◆温柔、幽默、诗意与很多的爱。──《费加洛杂志》
◆文字非常纤细敏感,又极度澄澈。──文学沙龙网站salon-litteraire.com
◆这部女性小说虽然既抒情又奇异,却也非常真实,笔调流畅且充满诗意。──法国《书目笔记》月刊(Notes Bibliographiques)
◆她的才气将使夏季更充满生气。──法国《观点》周刊
◆诱人的声音,企图用力咬下一口人生的滋味。──西班牙《现在日报》(Ara)
◆这本书向美好的关系致敬,也是出色的女性肖像,是一首对生命与自由的赞歌,也是对于传承的称颂,它鼓动成长,也激励提升眼界、迎向自由,就这一点来说,最后的三页可以说是极度动人。这是一本耀眼的小说,真的是我的心头好,绝对可以放在枕边在未来几个月伴我入眠,我也建议所有人都把它放到今夏的旅行袋中。──文学信息与评论网站Onlalu.com
◆在米莲娜·布斯克茨这部以死亡与哀伤为题的小说里,有种绝妙的轻盈感,悲剧性地轻挑,却绝对不是肤浅;爱情、性、友谊、诱惑,这些都与忧伤、悲痛同时存在。这本书可说是当今最优雅的书。—法国《大书坊》(La Grande Librairie)节目主持人巴斯诺(François Busnel)
◆又轻巧又狂热又令人心碎……笔法超群……既是写给母亲也是写给自己,叙述扣人心弦。这本小说在法兰克福书展造成轰动,由三十多个国家翻译出版。它唤醒一种逝去的生活方式,那是狂欢与无忧无虑的60年代后期,一切彷彿都有可能,对照今日的生活,象是狂欢次日带着宿醉的苏醒。──比利时《回声报》
◆既忧郁又潇洒,充满了母亲的影像。──卢森堡《每日报》(Le Quotidien)
◆这部小说非常优雅,且结合了许多对立面:极度个人化,却也回响着一种普世的调子;既风趣又令人心碎;在黑暗中发出醉人的生之喜悦。──ELLE法国版
◆相当感人……在感伤与轻盈之间拉起一条线,并没有跌入肤浅的陷阱里。失去亲人的忧伤与无法抑制想要享受夏日时光的欲望混合在一起……──法国《世界报》书评
◆在如此简短的篇幅里可以找到这么多思考、这么丰富的影像和情感,是很罕见的。──法国《观点》周刊
◆西班牙文学出现新星。这本小说象是个节庆,每个句子都铿锵有力,我们可以说她的文笔提神醒脑吗?答案是可以的,读者象是被浸到摄氏16度的冷水中一样。──《费加洛报》文学版专栏
◆写给过世母亲的爱之歌,同时也是对生命的赞颂,自由与希望的讯息,鼓励人勇往直前,追寻自己的想望。这本小说传达出来的情感如此强烈,即使阖上书页许久,仍停留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法国《书商页面》杂志(Pages des Libraires)
◆一个40岁女性极端引人的肖像,她聪慧闪亮,魅力无边,读这本书让人精神焕发!──《巴黎人杂志》
◆纯粹聪慧与感情的浓缩,是一本关于男女、关于友谊、关于亲情,以及关于流逝的时光甩我们巴掌的小说,令人难忘。──《美丽佳人》法国版
◆在玩世不恭与感伤之间,充满轻盈的优雅。──法国《书》杂志
◆这是一本杰出的作品,来自世界文学重要角色的伟大小说。──《普罗旺斯》日报
◆自由女性的精致肖像,轻巧而优雅,在性与爱的主题上,拥抱无法承受的勇气。──法国《邮局传讯》(Florilettres)
◆面对母亲的死亡,一个年轻女性选择以优雅轻盈的态度面对……这是一部优美且具深度之作。──法国《东部共和报》
◆无聊琐事与重要事件穿插,作者触及我们生活的中心。──法国《特大号》杂志(Maxi)「31本你将喜爱的书」
◆一本热血又有趣的书,女主角看似无感,其实隐藏着对自我的挖掘。──法国《红外线》杂志(INFRAROUGE)「十大夏季选书」
◆一本赤裸裸的小说,讲性跟讲死亡的场景一样多。──法国《名利场》杂志(Vanity Fair)
◆一本以感性交织成的小说,描述生命的真实课程。──《VOGUE》法国版
◆《这也会过去》充满了精微的智慧。──《哈泼时尚》
2017年5月13日 已读
6' 2017/05/04, 09~13 2h45 看得相当随意,到最后也没认清人名和人物关系。底下有篇题名《在慌乱与希望中习惯于置身于成人世界里》的书评里写:「那些希望看到一个好故事,从中得到情感的感染和力量的鼓舞的,会失望地发现本书几乎没有故事」;「总是想要找寻某种意义的阅读是功利的」。我大概就是因此所以什么都没得到。
F-小说 南欧
寂寞东京塔 豆瓣
東京タワー
7.0 (15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江国香织 译者: [日]猿渡静子 南海出版公司 2014 - 5
★ “不能一起生活,但可以一起活着。我接受这样的条件。”
★ 直木奖作家江国香织代表作/ 日本读者票选年度长篇小说第1名
★ 刘亚仁、金喜爱 热播韩剧《密会》原著/ “岚”松本润、黑木瞳 电影《寂寞东京铁塔》原著
十九岁的透爱上了年长的有夫之妇诗史,他们一见钟情,开始了隐秘的恋爱。
三年来,透读诗史喜欢的书,听她喜欢的音乐,每天等待她的电话,将每一次等待视作与诗史相连的幸福时间。他以为这样的日子会永远继续下去,却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渴求更多——他忘记在时间背后,爱情面前,一切终将汹涌蔓延……
“不能一起生活,但可以一起活着。我接受这样的条件。”
2017年5月15日 已读
8' 2017/05/12~13 2h50 感觉书里的各位好像都从来没有在意过外界对自己的情感可能会有的评价,非常自顾自地沉浸,对自己坦诚而直率。最近真是好喜欢江国香织这种风格。电影《东京塔》去看了点,一出场就觉得透和耕二跟我想象中的完全不同,都太轻佻随意了点。想了想对小说人物的印象,应该也很受个人偏好的影响吧。
A-江国香织 F-小说 日本
局外人 豆瓣 Goodreads
L’Étranger
9.3 (288 个评分) 作者: (法)阿尔贝·加缪 译者: 柳鸣九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8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2017年5月16日 已读
8' ①2017/05/03, 14~15 1h45; ②2017/05/15~16 2h5 第一遍看的时候跳过了序,不太在状态里、比较机械,时间上也是打碎了在读,看完最后一段想的是「就这样?」感觉没怎么理解。回过头来读了作为书序的柳鸣九先生的文评,才有了点大概的感觉,重新看了第二遍。还是对默尔索这个人物本身更感兴趣,他对于自己的生活也像局外人一般,以他为第一人称的书写,简单直白的主谓宾短句点清人物及其动作,仅有感官感受的叙述而少有心理情感的描写。「默尔索整个的存在状况与全部的意义仅限于感受、认知与彻悟,他毕竟是一个消极的、被动的、无为的形象。」一直到最后他也是非常谨慎地处理自己会有的期望,尽力去理解接受并习惯现状。觉得有的地方自己跟他有些类似吧。
F-小说 法国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 豆瓣 Goodreads
We Are Not Ourselves
8.4 (15 个评分) 作者: [美] 马修·托马斯 译者: 黄瑶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 9
正版授权 卖家 : Boolee
加微信[soweinc]每天分享好书,邀你加入国际微信群学习交流.
微信好友低至5优惠 .
书名:不属于我们的世纪
简介:一个平凡家庭的史诗,一部伟大的孤绝之书,触痛每个人心底的脆弱与柔软。2014年弗莱厄蒂-邓南首作奖决选作品,轰动全美文坛的年度话题大书、百万级畅销佳作。"所有我们坚持而*终失去的,也许并不那么遗憾"
作者:[美]马修·托马斯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8月
装订方式:平装
2017年5月23日 已读
9' 2017/05/17~23 8h40 相比「不属于我们的世纪」还是原作名「We Are Not Ourselves」更契合,那种隐隐的「不由己」,自内部的柔和,遗憾而不嫉恨。60年的时间跨度,三代人的生活,一生的变迁。书中如此多的细节,以至于不管是把这本书归结到「爱」「婚姻」「家庭」「希望」还是什么关键词上,都显得仅是管中窥豹。突破自身经历的薄膜,藉由文字进入他人,这就是小说的意义啊。30岁前的日子只占了全书篇幅的不到20%。二十几岁就觉得自己已经错过了很多,往后的道路不可知却感觉只有固化的某几个可能,但其实往后的,才是漫长的一生。
F-小说 美国
群山回唱 豆瓣 Goodreads
And the mountains echoed
8.1 (82 个评分) 作者: [美] 卡勒德·胡赛尼 译者: 康慨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 8
《群山回唱》(And the Mountains Echoed)讲述了一对兄妹因贫穷和战争铸成的六十年悲欢离合。围绕父母、兄妹、甚至表亲和继母,他们如何去爱,如何被伤害,如何相互背叛,如何为彼此牺牲。小说亚马逊的官方介绍页面上说道:“它探索了流亡、自我牺牲、以及复杂的家族关系。”读这个故事,追随主人公从喀布尔到巴黎,到旧金山再到希腊的提诺斯岛,每翻一页,都不得不为这情感动容。在回答大西洋月刊对他的访问时,卡勒德·胡塞尼这样说道:“《群山回唱》这书的写作始于家庭这概念。事实上,我的写作不断涉及的最重要的主题是家庭。抛开了家庭这个线索,你几乎无法理解自己,无法理解周围的人,无法弄明白整个世界中自己的位置。”
2017年7月14日 已读
8' 2017/07/04~06, 09~11, 13 5h15 更像是一本小说集,各章人物间有所关联却又自成一体,各有各的困扰。最喜欢的是第四章纳比的信,和第八章马科斯医生的故事。
F-小说 西亚/非洲/拉美
杀死一只反舌鸟 豆瓣
To Kill a Mocking Bird
9.0 (2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哈珀·李 译者: 高红梅 译林出版社 2009 - 2
本书获1960年普利策奖。三十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南部的一个小镇,三个天真孩子的生活因为两桩冤案而改变。羸弱而失语的人、固守太多偏见的无知的人,还有恪守原则的善良的律师父亲,迫使他们艰难地去理解成人世界里的偏见和冷漠,去理解真相所包含的危机和无奈,同时试着去理解,坏人的 内心也可能无辜。
2017年7月21日 已读
9' 2017/07/20~21 4h50 阿蒂克斯能算是一位相当完美的父亲了。
F-小说 美国
一日重生 豆瓣
FOR ONE MORE DAY
作者: [美] 米奇·阿尔博姆 译者: 吴正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3
* 堪比《寻梦环游记》的催泪之作。
* 写给所有曾是孩子的你我,读懂母亲未曾讲述的人生。
* 著名作家毕淑敏倾情作序推荐:“ 你一定要读这本书。它赠与了你一个神奇的机会,书页为斧砍出一条秘道,让你从现实的密林潜回以往,你会了结夙愿荡涤脏腑并对这一体验刻骨铭心坚信不疑。这同任何信仰和科学无关,只和我们的心灵和情感有关。为了拥有这样一个温暖而奇妙的瞬间,你需要这份阅读。 ”
* 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推荐:“《一日重生》是一个关于原谅、救赎和母子之间永无止境的爱的故事。当我阅读这本书时,我被深深地打动了,我决定要为它制作一期特辑。”
* 畅销小说《PS,我爱你》作者西塞莉亚•艾赫恩推荐:“米奇•阿尔博姆总能在凡俗人生中窥见魔力。”
* 同名影片获2008年“金卫星奖”最佳年度电视影片奖。
* 作者米奇•阿尔博姆7度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NO.1
《相约星期二》全球畅销23年,见证亿万读者的相遇与成长。
“几乎每一个人,不管外表看起来有多么快乐,在他们内心深处都有一块小小的地方,装着自己深爱的已经故去的亲人,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够重逢。”——米奇•阿尔博姆
让某个辞世已久的亲人,陪你再过一天。只有一天。如果可以如愿,你需不需要这样的机会?
机会,在一个尴尬的时刻,落到了查尔斯•贝奈特头上。这位退役棒球运动员在挫折与酒精的消磨中,已经找不到任何活下去的理由——事业碰壁,婚姻破裂,酗酒成瘾,众叛亲离,就连女儿的婚礼都不愿意让他露面……查尔斯起了轻生之念,他以为只要一辆高速运行的汽车,一次忘我的狂奔,就可以挥手作别,不带走一片云彩。然而,电光石火中,他的肉身徘徊在此境与彼岸之间;恍然苏醒,他竟然看到了多年前就意外去世的母亲。
母亲引他走进昨天。昨天是一个又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一场又一场角度诡异的悲喜剧,一串又一串彼此纠缠的心结。沿着母亲指的路,查尔斯的归宿究竟通往何方?一日顿悟,是否足以改变一生?
米奇•阿尔博姆对于人生的感悟,如同一粒生生不息的种子,自《相约星期二》萌生,于《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中划出了一道悠长的弧线,落到《一日重生》,便稳稳地扎下根来。土壤是世态人心,根是爱。
2017年8月1日 已读
6' 2017/08/01 1h50 因为「某个辞世已久的亲人 陪你再过一天」这个设定而看,但也实在…就是一罐「亲情牌鸡汤」吧。
F-小说 美国
且听风吟 豆瓣
7.8 (11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4
《且听风吟》系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重要作品之一。“我”在酒吧捡到一个醉倒的少女,在她的家中度过了醉意朦胧的一夜。醒来的误会还未能解释清楚,他们已经成了一对情人,伤感的往事还未诉说清楚,她却已经一去无踪影。短短十八天的恋情,结束的又似没头没脑,又似包含无限。“我”只有独自悄坐海边,谛听夏风轻吟。
2017年8月5日 已读
7' 2017/08/03~04 1h50 “我”同周遭事物间的距离,像是狭长陡峭的海沟,恰到好处、和这能得以恰到好处的迷人。
A-村上春树 F-小说 日本
豆瓣
ねむり
7.3 (115 个评分) 作者: [德] 卡特·曼施克 图 /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施小炜 南海出版公司 2013 - 4
★村上春树觉醒之作
★17天,我不曾合眼。17个白天,17个黑夜,无眠的世界,你能做些什么?
★卡夫卡的荒诞+爱伦·坡的惊悚
★村上春树最美的书,由德国著名画家精心绘制插图
写作《眠》前,村上春树四十岁,遭遇写作与人生低潮,心逐渐变硬变冷。他到希腊与土耳其旅行一个月,来年春天,心中的冻结渐渐变得柔软,几乎一气呵成写下这个故事。
《眠》写出人极端状态下的“极端发现”,有卡夫卡的荒诞,又有爱伦·坡的惊悚,读后给人强烈震撼。
2017年8月5日 已读
8' 2017/08/05 1h 以为落脚点会在「跳出周而复始」上,不愿只有「取向与纠正的拉锯战」,宁可不要被视作“存在的基础”的睡眠。“我自有办法。我看书。我不睡觉。”慷锵有力。结果…最后却以心慌意乱剧烈摇摆、觉得“出岔子了”作为结束?所以这是说…仍然不能轻视了现实吗?
A-村上春树 F-小说 日本
袭击面包店 豆瓣
パン屋を襲う
7.4 (64 个评分) 作者: (日)村上春树 / (德)卡特•曼施克 (插图) 译者: 施小炜 南海出版公司 2015 - 1
《袭击面包店》包含《袭击面包店》与《再袭面包店》两则故事。
村上春树讲述了略带荒诞色彩的故事。曾与伙伴一起袭击过面包店的青年,十年后找到了像样的工作、结婚成家,然而又遭遇当初那种神秘饥饿感的袭扰,与妻子一起踏上再袭面包店之路。
德国著名画家卡特•曼施克继《眠》之后,再次为村上春树绘制20幅超现实插画,以墨绿和玫瑰金专色印刷,更添奇异氛围。《眠》描写了因失眠产生的种种奇异感受,《袭击面包店》则展示出人对饥饿的挣扎与反思。从《眠》到《袭击面包店》,无疑展露了村上春树小说划时代的前瞻性与想象力。
2017年8月9日 已读
8' 2017/08/09 25min 我是在觉得“难以抑制的焦躁”时看了这个关于“蛮横无理的饥饿”的故事。先前正在大众点评上看附近的店家,想着晚上要去吃点什么,但这“想吃”却无法变成某种具体的食物。想吃东西,但又什么都不想吃。二十几分钟看完这本,有趣好玩。平静下来了之余迅速决定,一会儿去麦当劳吃巨无霸。
A-村上春树 F-小说 日本
象棋的故事 豆瓣
9.0 (14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张玉书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11
茨威格的代表作之一,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一艘自美国开往阿根廷的轮船上,一个神秘的陌生人因偶然机会与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琴多维奇对弈,居然轻易地赢了他。可就在续弈之时,陌生人遇到了意外情况……这是他下的最后一盘棋。他从哪里来?有过怎样的遭遇?他的故事,让人惊奇,又让人心酸。
外婆的道歉信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Min mormor hälsar och säger förlåt
7.9 (116 个评分) 作者: [瑞典]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译者: 孟汇一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7 - 5
2016年瑞典年度作家 美国亚马逊作家排名No.1
版权售出40国 遍布欧美几乎每家书店
上市10个月 全球总销量突破150万册
出版后持续霸占《纽约时报》畅销榜50周至今
内容:
七岁的爱莎有个古怪又疯狂的外婆,会埋伏在雪堆里吓唬邻居,半夜从医院溜出来带着爱莎翻进动物园,在阳台上用彩弹枪射击推销员,基本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个四处惹麻烦的外婆却是爱莎唯一的朋友,也是她心中的超级英雄。不管什么情况下,外婆都会站在爱莎这一边,为了她去跟全世界拼命。
就算是超级英雄,也有失去超能力的一天。外婆不幸得了癌症去世,留给爱莎一项艰巨的任务——将外婆的道歉信送给她得罪过的九个邻居。收信人包括一只爱吃糖果的大狗,一个总在不停洗手的怪物,一个管东管西的烦人精和一个酗酒的心理医生。这一趟送信之旅让爱莎渐渐发现:外婆和邻居们的故事,比她听过的所有童话都更加精彩。
这是一个关于爱、原谅和守护的故事,在合上书之后很久都难以忘记。
媒体评论:
在你准备读《外婆的道歉信》前,请准备好纸巾,并且准备好笑到肚子痛。如果今年错过这本书,你一定无法原谅自己。——《商业内幕》,2015最佳图书
巴克曼超级会讲故事,这些故事充满幻想又真实感人。——《圣路易斯邮报》
充满希望、谅解,宽容对待每个人的不同之处。合上书本,爱莎的故事将会永远与你伴随。——《图书馆杂志》
巴克曼这次抛给我们一个神奇又温暖人心的故事。——《出版人周刊》
巴克曼的故事最让人赞赏的,就是他对于悲伤和失去的坦诚以及洞察力。真心推荐这个奇妙有趣、令人感动的故事。——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太阳报》
很久都没有读到过这样让人一会哭一会笑的好故事,其实经常是一边哭一边笑。——玛莉莲·达尔《书架思考》
2018年4月16日 已读
7' 18/04/16 4h20 外婆的所有童话故事和人物都有所指代,公寓里的所有人都非偶然在此。我好像倒没什么特别感动的时刻,只是感叹,国外孩子那种放羊式的成长历程,跟国内真的完全不同。大量的故事,充沛的想象力,在衣橱里睡着,用寻宝冒险的方式去发现真相,足够的尊重和个人空间。
F-小说 北欧
起风了 豆瓣
風立ちぬ
7.1 (18 个评分) 作者: [日]堀辰雄 译者: 岳远坤 南海出版公司 2014 - 1
★《起风了》精装典藏版,超值价格全新上市!
★大师宫崎骏动画生涯收官之作《起风了》原著
★野间文艺翻译奖得主 岳远坤 倾情翻译
★著名设计师亲绘华丽唯美封面,完美还原令灵魂悸动的书中世界!
★这个故事,献给对未来抱持着不安的现代人。——宫崎骏
--------------------------------------------------------------------------------------
“我从未想过我们会像现在这样相爱。在大家认为一切都已走投无路的时候,我们那带着几分死亡滋味的生之幸福,却因此变得更加完整。”
男主人公与身患肺病的未婚妻节子,一同前往深山中疗养,携手度过节子人生最后一段时光。
在与世隔绝的八岳山麓,抛弃俗世的喧嚣,他们的生命中只余下彼此。爱情在这深山的至美之景中愈发深邃,他们共同体味着生之幸福,同时又为这幸福染有死亡的阴影而悲怆……
2018年1月18日 已读
7' 2018/01/17 1h10 我先前以为这本就是宫崎骏的动画「風立ちぬ」的原著,但好像…并不是?太细微了。给我的感觉和《雪国》同样,是我目前还无法读懂的一类。
F-小说 日本
我与狗狗的十个约定 豆瓣
8.1 (15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泽本嘉光 译者: 叶琳娜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8 - 10
少女小光迎来了她家的新成员,一只前脚裹着白毛的小狗。妈妈给她起名叫袜子。
妈妈经常教给小光,要和袜子交朋友,不要忘记与狗狗的十个约定。小光似懂非懂地点头答应。
在成长的日子里,母亲的突然辞世、父亲的辞职、美好的初恋、有意义的工作,第一次独自一人生活、恋人的事故……小光的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小光和小狗袜子渐渐疏远了……
2018年1月31日 已读
6' 2018/01/30 55min 我还记得初中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哭了吧。现在重看,只觉得戏剧性的味道太重,不再有当时的沉浸。
F-小说 日本
你好,旧时光(三周年纪念版) 豆瓣
8.8 (24 个评分) 作者: 八月长安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 - 9
振华高中三部曲·一
三周年纪念版,全新番外&彩插 / 全三册完美收藏,附赠同名主打歌CD。
本套装包含《你好,旧时光:回不去的小时候》《你好,旧时光:陪你到青春最后》以及全新番外集《你好,旧时光:岁月的童话》。
一部盛大的记忆共鸣曲,写给每个人的成长之书。
豆瓣读书数万人评价,国内原创青春类图书评分排名第一,最好的青春共鸣文本。
《萌芽》主编赵长天真诚推荐:“文学的作用,很重要的是引起心灵的共鸣,这不是一本哗众取宠的读物。记录下个体生命的履痕,从某种意义上,比记录重大事件更有价值。”
彼得潘终于走完了小时候,彼时的少年站在成长的尽头,回首过去,一路崎岖竟已遍地繁花盛开。
这是一部有关岁月的童话,这里有关于回不去的小时候的伤感,也有陪你到青春最后的感动。
三年来,《你好,旧时光》收获了无数赞誉,积累了堪称奇迹的口碑。
这一个版本,我们拼尽全力做到了最好:
八月长安创作了堪称完美的新番外;超实力音乐创作人杨炅翰携手八月长安共同创作了一首无比动听的同名主打歌;国内一线新锐设计师车球做了整体装帧设计;文艺治愈系插画师谢翔奉献了全新插图;全书重新修订排版分成了三册,并选用了最好的纸张……
希望这套书,能够让你喜欢,陪你回忆旧时光,陪你度过现在的时光。
2018年4月29日 已读
9' 18/04/28 8h 从6岁入学前一直写到高中毕业,却毫不令人觉得幼齿或是拖沓,各阶段有各阶段的辛酸烦恼与拔节成长。余周周、陈桉和林杨都是太过难得的人,前两者在阴翳中坦荡地成长为一道光,而林杨则像是生来即是骑士,如小火球般持续照耀一方。而相较而言更像「常人」,但实际也是迥异不同、独一无二的「配角们」,则让这部格外出彩。每个人都完整立体得不行,还有占整部四分之一篇幅的番外,将他们的世界进一步拓展丰富起来。余周周的成长历程,尤其是她有幸相伴一程的三个男孩,某些部分可能是有那么点「玛丽苏」。但这部所展现出的人生态度,有困惑、有无奈,有戏谑、有嚣张,有忍辱负重、有针锋相对,最重要的是,不管怎样都特别诚实、磊落。这就是我心目中最好的,描述青春成长的文学作品,该有的模样了。
F-小说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