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生活
造一所不抗拒生活的房子 豆瓣
7.5 (6 个评分) 作者: 赵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 1
本书记录了赵扬十余年的建筑实践及求学生涯,可以看到一位青年建筑的成长历程,在不断的自我否定又重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建筑观”,认为建筑师不应该固守理念,要放下对作品的执念,让建筑不断地向现实敞开心扉,自然生长出它该有的样子。好的房子,是建筑师和主人共同的作品,它不抗拒生活,而且因为生活,变成了更完整的场景。
这本书是建筑师赵扬自我解剖、反省的成长笔记,真实记录建筑师琐碎、幸福的日常以及建筑从无到有的过程。在平常而真实的日子中去感知尺度和分寸,明辨哪些是真正需要的,哪些是彻底荒谬的。
2025年2月21日 已读
很有意思的一本,作者很详细地讲了自己的整个设计思路,从如何接触到各个项目、最开始有怎样的构想,到过程中发现了怎样的问题、又从何处获得灵感,最终以怎样的方式去解决呈现。所有的建筑设计都是有出处的,或是因为地形或是因为建筑的历史或是因为委托人自己的诉求,读来觉得仿佛一番推演下来最终造成这样的一栋房子就再自然不过,这也就是作者自己说的「化势为形」吧。但最后一章尼洋河游客中心和「离行得势」的提法我就不太能get到了。
M-图书馆 T-生活 中国
去山里盖座小屋吧 豆瓣
食う寝る遊ぶ 小屋暮らし
7.5 (8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中村好文 译者: 陈文娟 南海出版公司 2016 - 3
在浅间山山麓,著名建筑师中村好文花费数年,精心建造了一座实现能源自给自足的小屋。《去山里盖座小屋吧》就是小屋建设和小屋生活的全纪录——
小屋不大,仅有14坪,但精巧的设计能容纳15人度假。 小屋很简朴,没有连接任何线路和管道,但巧妙实现了自主供水和发电。没有水管,就高 高架起威士忌酒桶,收集屋顶滴落的雨水;没有电网,就让太阳能电池吸饱山间的阳光,让风车迎风旋转。
香草在小屋周围蓬勃生长,农田里放养的土豆和南瓜大丰收;使用沉甸甸的陶炉和炭火,亲手制作散发着烟熏味的火腿;用柴火烧水,眺望着远处的八岳山,轻松地泡个澡……
去山里盖座小屋吧,远离被各种线路管道包围,一停水停电就让人手足无措的文明社会。踏实地生活在大地上,拾回消失已久的生存智慧。
——————————————————————————
★每个人儿时都有过一个梦想,要在树上盖一间小屋住在里面,在大人不知道的角落里,为自己做一个秘密基地或可以躲藏起来的好地方,中村设计的房子就像实现人们儿时的梦想。——赤木明登(日本当代工艺大师)
★从事多年的设计工作,蓦然想要一个迷你的生活居所。在书店看到这本书,信手翻看,居然发现这里有我想要的生活。——日本设计师
2024年8月2日 已读
半是手绘示意图和照片、半是简短文字的一本小书,很快就看完了,看得津津有味。真好啊,亲自设计的一切,从雨水利用系统、太阳能与风力发电、陶炉灶这种基础硬件,到小屋如何睡6人、9人甚至15人的床位与动线排布,再到树杈支着的折叠操作台、竹签捆扎做成的刀架、拉门平衡器是装满弹子球的玻璃瓶这些巧思,全都秉持着朴素简洁又实用的理念。看到小屋最大供电功率是350W时,还在想那不是换算成移动电源都没几个,而作者详细罗列了电灯、排风扇、音响、小冰箱所需的功率后甚至还能有富余。舍弃大功率设备所能换来的是小屋中宁静平和自给自足的生活,那就也很值得,这么说来生活确实是放弃的艺术。尽管,山里的小屋对于当代人而言,还是只能作为假期时的一场美梦。
M-图书馆 T-生活 日本
明天也是小春日和 豆瓣
あしたも、こはるびより。
8.5 (28 个评分) 作者: [日]津端英子 / 津端修一 译者: 朝阳 新星出版社 2016 - 5
这是一本记述 津端夫妇田园生活的随笔。为了一圆妻子英子多年的田园梦,津端修一老先生在退休后带着英子远离都市的喧嚣,归隐乡间,用几十年时间悉心打理着自家的木屋和菜园,调配泥土,种植蔬菜,研究食谱,腌制食物……任窗外风景随四季更迭,有彼此陪伴的每一天都是好天气。他们在身体力行中向人们展示了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道出了几十年幸福婚姻的秘诀。
2017年4月9日 已读
8' 2017/04/07, 09 1h35
2017年4月12日 评论 小春日和也已足够 - 跟电影《小森林》的感觉类似,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衣物朴素,捡晚辈剩下的穿,仔仔细细修修补补;设备简陋,厨房没有热水器和换气扇,立式火盆还是老家的物件。但餐具都是一点点收集到的做工良好的珍品,从荷兰购买的结实厚重的大餐桌“感觉用上一百多年也不成问题”。 固定在夏冬两季重新布置家居,夏季用玻璃餐具和麻质床品,秋季再换成陶器餐具与毛织品。 黄色的名牌,木制的留言板,记录田里种植作物的木牌。编了号的箱子,喷上黄色漆的筒和罐子,画上插图以标记内容物的纸袋。对日常生活的琐碎记录,整面墙的黑色封皮文件夹,“只在日记里写快乐的事情”。 记录下用料和成品样貌、色彩味道日日变换的蔬菜汁,搭起七层熏炉自家熏制出的培根。大麦茶,梅干,柚子酱,栗金团,肉馅派。 会想,像这样避世躬耕的生活虽然对个体而言非常美好,当然也有其辛劳,但对社会、对外界群体而言,是否就显得太过脱离、没有施益呢。 可再想想,真的计较起来的话,在城市里做一颗螺丝钉、安分守己工作着的人们,又真的带来了什么算得上贡献的、有价值的东西吗?能自给自足、不劳烦外界就已经足够了吧。 而且修一和英子他们的生活和态度,对他们周围的人来说,其存在本身大概就已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能为自己所在的小圈中的人们提供以力量、展示以生活的可能,就也已经很棒了吧。 「我们只须看见、感受、惊奇,不用多去解释些什么。与其思考,不如凝视。也许最根本的事就是要学会观察。边观察边思考,目力便会削弱,甚至可能什么也看不到。」P158
T-生活 日本
周末田舍生活 豆瓣
作者: [日] 马场未织 译者: 王遵艳 南海出版公司 2015
我们有两个家,一个在东京,另一个在千叶的乡间。起初想让孩子接触大自然,才来到美丽的田园,但年复一年,我们并肩面对困难,一起欣赏眼前美好的事物,自己也深深爱上了这里。
在鸟鸣中起床,在繁星下入睡。看日升日落,任四时更替,这样生活就好,不需要很多别的东西——
也许你眷念都市的便捷,又难以割舍乡间的宁静,《周末田舍生活》或许能两全其美。工作日待在城市,周末来到乡下,与旅行不同,这是一种富足而新颖的生活方式。
作者马场未织从小在城市长大,有三个孩子。他们一家在乡下找到一所古旧农居和一片广袤田地,平日在城市上班,每周五驱车赶到乡间度过周末。不知不觉,两地生活持续了八个年头。从寻找房子的艰辛、下地割草的辛苦、与野猪对战的惊险,到完全融入这种生活的喜悦,都成了一家人莫大的财富。
《京都山居生活》展示了美好恬静的生活方式,《周末田舍生活》将田园梦想变成人人都触手可及的现实。大量精美照片与趣味文字,全方位呈现周末徜徉于田园之间的乐趣。
2017年10月2日 已读
7' 2017/09/23, 09/25~26, 09/30~10/01 2h 从萌生想法到这样生活八年,作者将这一路的所思所想都尽可能地呈现了出来,但不知道是表述还是翻译的问题,或者可能是有的纠结点实在太微妙了,并不是很能理解。我心目中的典型日本思维风格差不多也就是这样的了。
T-生活 日本
像猪一样自在 豆瓣
Pigs in Clover
作者: [英]西蒙•道森 译者: 李平 王智勇 2015 - 10
生活原本是自由自在的,只是我们活得太累。跟着心走,过想要的生活。致所有热爱生活、心怀田园梦的人
---------------------------------------------------------
【编辑推荐】
★ 多姿多彩的英国当今乡村生活画卷:一 个个真实温馨、风趣生动的农场小故事,展现出英国当今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场景,激起每一个心怀田园梦的都市人内心最深的向往。
★ 西蒙和黛比经营着一个欢乐的动物农场:五十七头猪,十八只绵羊,四十六只鸡,两只鸭子,一只火鸡,两只惹不起的鹅老大,两只野猫,一只大丹犬,一只独眼牧羊犬,两匹马,四只小鹅,两只山羊……它们自由自在生活在一起。
★ 他们跟动物是好朋友:黛比看到一个蛋没孵出小鸡,就把蛋放在胸脯间孵出了小鸡;西蒙和马谈心、和猪聊天,为和猪打成一片,他甚至学会了猪的语言。西蒙还给猪接生,他盖房子时,猪也热心地一起来帮忙……
★ 他们完全自给自足:种菜,酿酒,自制香肠、火腿、培根、黄油、乳酪、果酱、酸辣酱、洗发水、手工皂、剃须膏等,砍柴,剪羊毛,学缝纫,染衣服,用鸡蛋换东西,去农夫市集卖农产品……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房地产代理人西蒙•道森在32岁时,和律师妻子黛比卖掉了他们在伦敦的时尚小公寓,带着大丹犬搬到了埃克斯穆尔荒原。在这个有点脏却风景优美的地方,他们买了20英亩地,养了许多猪、绵羊、山羊、鸡、狗、马等动物,过起了自给自足并快乐的小农场生活。到现在为止,已有十多年了。他们还开设了如何经营小农场、肉食店,食品加工和食用等课程。
追求理想生活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他们也有过悲伤,有过争吵,尤其是资金紧张时,西蒙还会质疑这种乡村生活方式是否是他想要的。一次次的濒死经历,不但没有摧垮西蒙的意志,反而坚定了他过自给自足生活的信心。他们的小农场生活充满了欢乐,洋溢着幸福的喜悦,让人感到温馨和美好。
如果你也想像猪一样自在,就读读这本书,看看西蒙和黛比两位来自城市的农场主是如何打理他们的新生活的!
【媒体评论】
★这本书太有趣了,幽默生动,可读性非常强。它使你大笑,也让你思考。我极力推荐它!
——[英]莱恩•古德曼(英国《舞林大会》、美国《与星共舞》首席评委)
★作者滑稽古怪的动作和他每天的生活,令人忍不住捧腹大笑。推荐给了身边的几个人,他们也非常喜欢。它充满治愈力,需要放松、对现实不满的人,值得读一读。
——美国亚马逊网站
★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
——林语堂
★谁喜欢做一个永远飘泊的旅人呢?如果手里有一天捏着属于自己的泥土,看见青禾在晴空下微风里缓缓生长,算计着一年的收获,那份忠实的心情,对我,便是余生最好的答案了。
——三毛
★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越是富有。……你们要尽可能长久地生活得自由,生活得并不执着才好。
——[美]梭罗
城市农夫有块田 豆瓣
作者: 李鹤浚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 4
《城市农夫有块田》内容简介:翻地整畦、堆肥、追肥、自制有机肥、播种、浇水、培土、间苗、施肥、捉虫、育苗、除草、竖支架、移栽、定值、轮作、间种、收获。从3月起一直到11月,按照耕种的时间顺序,作者将自己及朋友们在亲自耕种过程中遇到的所有技术问题,以及种菜新手们从失误中成长的实践经验和种菜趣事, 用手绘漫画和现场照片的形式一一再现。
以幽默的文字和图画分享种菜过程中的独特心得,边种菜边学习与自然和谐共处,有耕种苦有收获乐,有得有舍,重塑在城市生活中被遗忘的价值。
2019年10月18日 已读
按时间线记录了从3月到11月在田地里的各项工作,彩色照片和虽然简洁随性得有些丑、但又很是清晰的图解相结合,细致到将播种时的间隔距离、铁镐的正确使用姿势、堆肥的各层成分等都一一说明。粗略地翻过一遍,能有个大体的感性认识。不足的是,有些过于细碎杂乱,很多日常的同伴侣及邻居师傅的对话记录谈不上有趣、还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T-生活 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