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
黑店狂想曲 (1991)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Delicatessen
7.8 (242 个评分) 导演: 马克·卡罗 / 让-皮埃尔·热内 演员: 帕斯卡尔·贝内泽 / 多米尼克·皮侬
其它标题: 델리카트슨 사람들 / デリカテッセン
  一个虚构的年代背景,经济萧条,人人自危,甚至要以人肉为食物赖以生存。一幢破败的房子里住在屠夫一家。他们亦靠屠宰人肉为食。诡秘荒诞的色调下,屠夫挥舞着明晃晃的刀宰杀人肉。而这幢楼,还住着各式充满诡异色彩的人物:吃蜗牛的住客、对自杀非常迷恋的女人,爱切罐头的男子……他们说过,如果没有外来的食物补给,那么自己人的肉也不会放过,小丑路易(多米尼克•皮诺 Dominique Pinon 饰)前来打工,闯入了这个荒唐的世界,成为大家眼里的盘中餐。然而,屠夫的女儿(玛希罗蒂杜娜Marie-Laure Dougnac 饰)却爱上了他,并设法帮助他逃过大劫,这片世界开始陷入了混乱和崩溃之中。
玫瑰人生 (2007) 豆瓣 IMDb TMDB 维基数据
La Môme
8.1 (277 个评分) 导演: 奥利维埃·达昂 演员: 玛丽昂·歌迪亚 / 西尔维·泰斯蒂
其它标题: 라 비 앙 로즈 / エディット・ピアフ~愛の讃歌~
  有着“小麻雀”之称的法国国宝级歌手艾迪特•皮雅芙(玛丽昂•歌迪亚饰),她有着传奇的一生。皮雅芙的童年颠沛流离,先是被母亲抛弃,然后被父亲送到妓院由祖母抚养,随后在父亲从军队退役后,又被强行带走随马戏团演出生活。再之后皮雅芙跟随父亲卖艺为生,街头初啼并到成为一名酒吧卖唱的少女。   正式登台的皮雅芙顺利成为一名歌喉迷人的明星,演唱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然而她的情感却一再受挫,尤其是和拳击手马塞尔(让-皮埃尔·马丁斯饰)的情感经历。她的晚年每况愈下,最后死于肝癌。
独行杀手 (1967) TMDB Min reol IMDb 维基数据 豆瓣
Le samouraï
8.3 (245 个评分) 导演: 让-皮埃尔·梅尔维尔 演员: 阿兰·德龙 / 弗朗索瓦·佩里埃
其它标题: Le samouraï / 武士
杰夫(阿兰·德龙 Alain Delon 饰)是一名沉默寡言的杀手,他住在一间旅馆里,仅与一只鸟为伴。独来独往的他接到委托暗杀俱乐部的老板,尽管行动天衣无缝,但警察还是扣押了他。钢琴女马蕾莉(凯茜·罗齐尔 Cathy Rosier 饰)认出了杰夫就是当天的可疑男子,但她却选择了包庇杰夫,这使杰夫心生疑虑。杰夫找到中间人结算工钱,没想到中间人开枪打伤了他。逃过一劫的杰夫暗中查明了雇主的身份,找到并且杀死了他,但同时,他发现,当初袒护他的马蕾莉,居然是雇主的情人。心情复杂的杰夫举着手枪来到俱乐部质问马蕾莉,却被早已埋伏在此的警察乱枪打死,事后,警察们发现,杰夫的手枪中并没有子弹,他这一行为的意义也成为了一个永远的秘密。
黑道快餐店 (2007)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TMDB
J'ai toujours rêvé d'être un gangster
8.3 (70 个评分) 导演: 塞缪尔·本谢区特 演员: 埃德瓦·贝耶 / 安娜·莫格拉莉丝
其它标题: J'ai toujours rêvé d'être un gangster / 我一直梦想成为一名歹徒
在复古的黑白画面中,四个小故事徐徐上演:
一个笨拙的劫匪闯进一家冷清的咖啡店意欲行劫,但是却无人搭理他,无奈的劫匪点了一杯咖啡,开始与女服务生苏西交谈,这才知道,两天前,苏西同样想打劫这家咖啡店,结果阴错阳差做了这里的服务员;两名绑匪闯入了一名厌世少女的家中将她绑架,在向她父亲索要赎金之余,绑匪对少女细心照料,厌世少女从和他们的交往中体会到了快乐,而这次绑架却面临失败;在第一个故事中的咖啡店,两名相熟的音乐人在卫生间重逢,他们坐下来聊起往事和曾经的不快,不胜唏嘘;让(让·雷谢夫 Jean Rochefort 饰)等四名老人来到医院,带走了病重的故交,原来他们是为了实现25年前的约定……
玩乐时间 (1967) 豆瓣 TMDB Min reol IMDb 维基数据
Play Time
8.8 (377 个评分) 导演: 雅克·塔蒂 演员: 雅克·塔蒂 / Barbara Dennek
其它标题: 嬉戲時間 / 遊戲時間
去巴黎办事的于勒先生(雅克·塔蒂 饰)刚到巴黎就被超级现代化的世界博览会大楼震惊了。于勒先生很快就迷失在这座叹为观止的高科技大楼中,精妙绝伦的最新先进设备、流光溢彩的博览会景观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顾客,都让于勒先生大开眼界。当于勒先生终于想起要去找办事的人时,天已渐黑。谈完公事,于勒先生来到了刚刚装修好的夜总会。午夜魅影,恍如白昼,里面的男男女女兴致正高。自然,于勒先生也加入了他们的狂欢队伍。于勒先生更一时兴起,把刚刚装修好的屋顶装饰弄了下来,屋内一片狼藉。怎知客人们非但没有觉得扫兴,反而玩得更加疯狂……清晨,狂欢一夜后的巴黎别有一番韵味。
第二性 豆瓣
Le deuxième sexe
8.8 (34 个评分) 作者: [法] 西蒙娜·德·波伏娃 译者: 陶铁柱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4 - 4
西蒙娜・德・波伏娃(1908―1986)―享誉世界的法国著名作家,当代最负盛名的女权主义者。存在主义的鼻祖让-保尔・萨特的终身伴侣,她的存在主义的女权理论,对西方的思想和习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西蒙娜・德・波伏娃一生写了许多作品,《第二性》是她获得世界性成功的一部巨著,是“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智慧的一本书”,被誉为女的“圣经”。成为西方妇女的必读之书。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称她为“法国和全世界的最杰出作家”;法国现任总统希拉克则在一次演讲中说:“她介入文学,代表了某种思想运动,在一个时期标志着我们社会的特点,她的无可置颖的才华,使她成为一个在法国文学史上最有地位的作家。”
女人,为我们熟知而又陌生,自从地球有人类以来,她就成为永恒的主题,备受人们的赞誉、诅咒和诋毁。
伟大的女人和伟大的男人一样崇高、神圣;险恶的女人和狠毒的男人一样凶残、卑鄙。
第二性―人类求索中的女性哲学。向所有读者,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揭示了当代妇女面临的问题;生命的自由、堕胎、卖淫和两性的平等。
当代妇女问题探寻 历史与永恒的品味
译者前言
《第二性》的作者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de Beauvior.1908-1986)是当代法国最杰出的存在主义的女权作家,也是学识渊博的女学问家。
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萨特的终身伴侣,他们虽然共同生活了50年,却没有结婚,因为“我们认为,按照我们的信念行事,认可这种非正式的婚姻状态,是合乎道德的”(引自《波伏娃自传》,第二卷)。
1943年,波伏娃的长篇小说《女宾》问世,从此,她一越而成为作家。
1945年,她以反法西斯为主题的小说《他人的血》出版,在法国引起强烈反响,她的作家才华得到公认,在短短的两年中,这部小说就再版了32次。
战后,她把主要精力放在妇女研究方面,1946-1949年,全力以赴地投入了《第二性》的创作,1949年,《第二性》在法国出版,立即轰动一时,被誉为“有史以来的讨论女人的最健全、最理智、最有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从而成为西方女权主义的理论经典。
1952年,该书被译成英文,在美国一版再版,成为当时美国的最为畅销的书籍之一。此后,该书被许多国家出版,成为各国妇女研究者的必读之书。
1986年,我国湖南文艺出版社在国内第一次出版了《第二性》的第二卷,书名为《第二性-女人》。
由于这个版本是根据台湾译本印制的,书中除有些术语和内地不尽相同外(如把“无产者”译成“普罗大众”),有些哲学性的论述被删节,也有的地方被望文生义,给读者造成明显的误解。
后来不久,友谊出版公司也出了一个译本,名为《女人是什么》,这个译本的译文要比台湾译本准确和流畅多了,只可惜它也只译了《第二性》的第二卷。
由于上述原因,国内目前还没有出版过《第二性》的全译本,虽然近十几年来我国妇女研究画业在逢勃发展,广大女人工作者、妇女理论研究者以及许多关心妇女问题的人,都希望能及早看到《第二性》的全译本。
本书分上下两卷,第一卷主要是从女性群体的角度去讨论女人问题,是全书的理论框架。
作者首先从生物学的角度探讨了雌雄两性的性生活,从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一直到复杂的哺乳动物,详细论述了单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种种表现,揭示了动物界当中出现的雌雄分体、雌雄同体、雌雄间体和雌雄嵌体的有趣现象,认为单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驳斥了将女性等同于子宫或卵巢的观点。
接着,作者介绍了精神分析学的妇女观,认为弗洛伊德的所谓的“恋父情结”,是根据他依照男性模式得出的“恋母情结”炮制出来的,实际上女性是否存在“恋父情结”,大可质疑;从而批判了弗洛伊德的以男性为中心的、把女性的生理、心理和处境归结为“性”的“性一元论”。
作者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认为马克思主义有关妇女的论述,对妇女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尤其是私有制或世袭财产的私有制的出现,是妇女受压迫的一个根本性根源的观点,对研究妇女的历史和现状更是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作者认为,从经济角度研究妇女,是历史的一大进步,社会主义制度终将消灭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但“经济一元论”也是有其局限性的。
作者还用大量篇幅论述了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苏联社会),妇女的处境、权利与地位的变化,揭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
作者接着讨论了东西方神话中的妇女权利与地位,指出了对处女的崇拜只是在私有制出现以后,男性为了保证世袭财产能够在父系范围内继承,才确立的一种制度,而妇女因此才成为生产继承人的工具的这一重要的历史事实。作者指出,与此相反,在私有制出现以前,即在远古时代,人们恰恰认为处女是“邪恶的”、“不吉利的”,并把处女交给过路人或神殿的僧侣。交给前者是因为,过路人对处女的“魔力”可能满不在乎,交给后者是因为,僧侣具有神圣的力量,可以战胜处女的“魔力”。
作者还以司汤达和D・H・劳伦斯等五位作家为例,讨论了西方文学对妇女的态度。
欧赫贝26国幻游记A-I 豆瓣
作者: 法蘭斯瓦▪普拉斯 译者: 陈太乙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 - 4
《欧赫贝26国幻游记A-I:从亚马逊女战士国到靛蓝双岛(全彩)》:《欧赫贝奇幻地志学》从字母A到Z,讲述了26个故事,将26个地域或国家的自然景观、珍禽异兽、建筑风格、住民文化,甚至包括当地的神话传说以及传记,都一一“记载”下来。《A-I:从亚马逊女战士国到靛蓝双岛》为这套三部曲的第一部。扣人心弦的故事和细致绵密的图画,将带领着你深入一个个沙漠、城市、森林……一个个与我们所处之地相仿却不尽相同的世界,一个个存在你我想像中的美丽国度。
花落莺啼春 (1962) 豆瓣
Les dimanches de Ville d'Avray
8.3 (14 个评分) 导演: 塞基·鲍格农 演员: 哈迪·克鲁格 / 妮可·库尔塞
其它标题: Les dimanches de Ville d'Avray / 星期日与西贝儿
皮埃尔(哈迪·克鲁格 Hardy Krüger 饰)是一名前法国空军飞行员,在一次战斗中他的飞机坠落,他也因此失忆,约莫而立之年的他战后回到巴黎,和女友玛德琳(Nicole Courcel 饰)过着单调平淡的生活,却被失忆和战后综合征所困扰。直到一天,他遇到了一个被父亲送往修道院的小女孩西贝尔(Patricia Gozzi 饰),得知了西贝尔被双亲遗弃的身世,皮埃尔开始在每周末都冒充其父亲去修道院接她,他们在塞纳河畔一起玩耍,他们有自己的密语,甚至有自己的仪式,西贝尔的单纯清澈仿佛给皮埃尔的苦闷生活注入了阳光,他的心灵创伤也慢慢地被治愈。然而,这段纯真友谊却引来外人的猜疑、误解和非议,甚至是修道院的投诉和警察的介入。在一个安详的圣诞夜,皮埃尔和西贝尔相互依偎在河畔,然而他们谁也不知道,黑夜背后等待他们的是什么……
本片曾获1963年奥斯卡和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宇宙、诸神与人 豆瓣
8.3 (7 个评分) 作者: [法] 让-皮埃尔·韦尔南 译者: 马向民 上海文汇出版社有限公司·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2017 - 2
在本书中,韦尔南以古希腊文化为背景和依托,向读者讲述宇宙、神和人的故事,讲述诸神的传说和英雄的史诗。韦尔南将毕生的研究成果和自己对希腊神话的理解、对希腊文化的理解乃至对人类和世界的理解都融入他的讲述中,给这些神话故事深深地打上了独特的“韦尔南”烙印。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便因此显露出更深的内涵,隐藏在诸神争战、人神博弈传说背后的人类社会关系百态被韦尔南提到幕前,读者得以看到世代更迭中的权力游戏,介于神性与兽性之间的人性省察,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哲学思辨,以及个体对命运的抗争与求和。如此,这些离奇而琐碎的神话故事才算有了清晰的脉络,真正为读者打开了理解希腊民族精神及西方文明源头的窗口。
方向 豆瓣
Sens
8.5 (145 个评分) 作者: [法] 马克-安托万·马修 译者: 后浪漫(编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4
欧洲艺术漫画奇才马修全新烧脑神作
图像小说内容和形式上的双重突破
智力与想象力的乐趣背后,是深刻的哲学探讨
...................
※编辑推荐※
《画的秘密》作者马克-安托万·马修烧脑神作之二,是一次挑战漫画极限的艺术实验。
马修以极简的画面语言构建了一 个庞大无比的迷宫,一个无名的人在其中跟随着莫名其妙的箭头,从一维跨到多维,从微观转到宏观……
《方向》即便在马修的作品中也算得最独特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原作本无一字,标题只是一个→,出版时才加了个书名Sens——既可以指“方向”,也可以指“意义”。
《方向》没有“字”,但有自己的语言——请读者在尽情释放想象力和独立思考之余,破解作者的密码,听听作者对荒诞的看法。
...................
※内容简介※
一个无名的人在一片空茫茫的世界里跟随箭头前进、前进……他要去哪里?不知道。意义是什么?不知道。
好了,面对这样一本奇书,每一个字的介绍都是多余的。聪明的你,跟紧了→
...................
※媒体推荐※
当代西西弗在荒诞的迷宫里随着存在中的偶然不断游走。
——布鲁塞尔专题画展介绍辞
跟卡夫卡、博尔赫斯、贝克特和佩索阿的结合体最接近的一部漫画。
——法国《世界报》
一部了不起的风格尝试之作,带我们跳出时间和日常生活,摆脱物质的纠缠。
——ActuaBD
马修的聪明之处在于将深刻的底色掩盖在机巧的形式之下:大胆的表象底下藏着腼腆的人道主义。
——Esprit BD
危險關係 豆瓣
Les Liaisons Dangereuses
作者: [法] 拉克洛 译者: 葉尊 野人 2011 - 3
★ 沉睡兩百年的法式經典∕首度在台問世
★ 十八世紀最危險的小說,書信體小說顛峰之作
★ 暢銷奇書、兩度遭禁、瑪麗皇后珍藏
★ 紀德欽點法文十大小說、令波特萊爾心折、米蘭.昆德拉癡迷的書信愛情地獄
★ 獨家收錄波特萊爾〈危險關係隨筆書評〉
★ 復古裝幀、經典再現:法式浪漫方背精裝,古典宮廷霧黑刷邊
是誰目睹了當代的習俗風尚,發表了這些書信?
這本書信集像冰一般燃燒,用令人憎恨的人性朝地獄探路……
紀德是這本手稿的編輯,瑪麗皇后命人重新裝訂、用白紙包裹封面,波特萊爾在書末寫下隨筆書評,米蘭.昆德拉說它是史上最偉大的小說之一,司湯達爾因為它才寫出了《論愛情》……你將與這些人一同見證十八世紀最危險的禁書的誕生──
過多的情欲,鮮少的愛情,
虛榮是他們的天職,征服是他們的宿命。
這裡沒有上帝、沒有魔鬼、沒有命運, 只有危險的關係……
回來吧,我親愛的子爵,您的老姑媽已經讓您繼承她所有的財產了,您還待在那裡做甚麼呢?馬上動身回來吧,我需要您。我有個好主意,想要交給您去付諸實行。這項任務可以讓一位英雄一展所長,因為您既要為愛情效勞,又要為復仇出力。
沃朗莒夫人要嫁女兒了,您可知道誰是她挑中的女婿?就是傑庫伯爵。誰能料想得到傑庫竟會成為我的表親?這讓我不禁怒火中燒,但復仇的渴望使我的心靈得到安寧。如果他在婚禮當晚就成了傻瓜,那會是多麼有趣!
─節錄自第Ⅱ封信〈梅黛侯爵夫人致凡爾蒙子爵〉
梅黛侯爵夫人與凡爾蒙子爵曾經相互愛悅,分手後仍是密友。某日,梅黛夫人聽聞負心情人傑庫伯爵竟要迎娶親戚之女賽西兒,心頭震怒,遂生一計。
她手書一封,急召舊情人凡爾蒙子爵,密謀攜手破壞這樁美事,立誓要讓那人在新婚之夜蒙羞;未料花花公子凡爾蒙已先行盯上貞潔的法官夫人,不肯乖乖效命。浪蕩的玩伴竟會對乏味的正經女人感興趣,謝絕無知的美艷少女?隱隱發作的妒意,令侯爵夫人與子爵立下賭約,若是子爵能取得法官夫人委身於他的書面證據,就能重新再贏得她……
《危險關係》是法國作家拉克洛於1782年寫就的經典。在他手中,書信體小說被帶到後人無法企及的高度。這本危險之書雖在十九世紀兩度遭查禁,仍受到後世諸多作家推崇。米蘭.昆德拉認為它是「史上最偉大的小說之一」,波特萊爾評注「這書若有甚麼激情, 也只是冰冷的激情。」。這則敗德的愛情故事透過信件戴上面具,時而是悔罪的求愛者、涎臉需索的無賴,時而又是無知性感的愛人……拉克洛以書信張起欲望之網,用嚴謹的結構、精密的心理分析,將一場報復負心漢、征服舊情人、戰勝未來情敵於無形的愛情戰爭,優雅而放蕩地推進藝術殿堂。
《危險關係》由175封信構成,是十八世紀書信體小說集大成之作。內容描寫法國大革命前、上流貴族晦暗的男女關係。出版後,首刷旋即在兩週內售罄,平均每12天再刷一次,成為當時法國家喻戶曉的暢銷書。然而,它的魅力不僅限於法蘭西,這優雅浪蕩的法式情調,隔年也在倫敦與德國造成轟動;書中綻放的慧黠光芒與創新的敘事學,令各方文壇不得不注意到這顆閃耀的法國新星。但也因為內容敗德不倫,遭輿論抨擊,據說瑪麗皇后曾命人重新裝訂本書、並以白紙包裹封面,不讓人知道她在讀《危險關係》──此書爭議性之大,可見一斑。也因此《危險關係》在1824年與1865年兩度遭查禁,直到20世紀中葉前,仍不被文學界所青睞。作者拉克洛亦被法國社會目為怪物,知名沙龍也對他下逐客令,當時大概只有薩德侯爵堪可匹敵。
即便屢遭查禁與詆毀,仍難掩蓋這本經典的耀眼光芒,幾乎每隔50年便有慧眼獨具的知名作家重新提起《危險關係》,試圖重建它的經典地位。波特萊爾認為拉克洛有「今日少見的才華,唯司湯達爾、聖伯夫及巴爾札克除外」;紀德曾編輯此書、並將它列為法文十大小說之一。在此之前,書信體小說的形式從未與內容如此貼合;在拉克洛手上,書信體跳脫以往平鋪直敘的舊習,引入置換、裁剪、掩藏等戲劇性手法,十八世紀平面而通俗的書信體就此進出幻化,被改造成立體富景深的小說舞臺,躍升藝術殿堂。《危險關係》更受到後世無數作家與藝術家的推崇,這份名單還在不斷累積中。
《刺蝟的優雅》作者妙莉葉.芭貝里便曾說過:「我十四歲時就已讀過(這本書),當時不懂,但是風格非常引人注目。」一語道破這本危險之書的魅力,在於形式綰結內容那種強迫性、全面性而無有漏洞的藝術美──即便對內容不甚了了、亦或不感興趣,呼之欲出的吸引力仍能將讀者吸進虛構的世界,難以自拔。這是每位小說家都想達到的境界,但對於觀點侷限、不利於操作長時間敘事的書信體而言,更是難能達到的顛峰之境。
《危險關係》的經典性亦可由後世眾多的改編作品窺知一二。它情節緊湊,深具畫面感與舞臺性格,利於改編成各種藝術形式,電影更高達五部之多,最知名的版本是1988年由克里斯多福.韓普頓(Christopher Hampton)編劇、史蒂芬.弗萊爾斯(Stephen Frears)執導,蜜雪兒菲佛、約翰馬可維奇、葛倫克羅斯主演的同名電影。
本書特色
1. 經典性、難以忽視的法國大革命指標:本書於1782年問世,當時已有人間接嗅到法國大革命之前社會動盪不安的喧囂氣息,認為貴族階級之間的淫亂關係,也是造成三餐不繼的一般百姓憤恨不平的重大原因之一。《危險關係》可說是革命的風向球。
2. 藝術性、書信體小說顛峰之作:在《危險關係》之前,書信體小說的形式從未與內容如此貼合,在拉克洛手上,通俗的書信體小說躍升至藝術殿堂。
3. 爭議性、搖擺在道德與放蕩之間的危險小說:雖然作者宣稱《危險關係》的故事具有強烈的道德訓誡意味,普遍的讀者反應似乎與此背道而馳。因為書中惡魔般的主角實在過於迷人、反而逆轉了道德訓誡的目的。雖然如此,本書仍受後世知名作家高度推崇,也屢次被改編為視覺作品;如此兩極的評價,使原著小說更具可看性。
4. 閱讀快感、解構真實、偷窺的權力遊戲:拉克洛堪稱是18世紀的解構主義者,藉由信件所投射的觀點差異,以及信件所造成的觀點障蔽,解構權力關係、解構清純狀態、解構真實性,深具強烈偷窺特質與顛覆性。讀者可由書信敘事享受全知的權力,嬉遊文字與情欲間,在展讀每封信時,了解到信既是愛情糖蜜、也是殺人武器;最後亦深深被顛覆──因為即便是讀者,也無法掌握全部的真相。
5. 書中到處充滿機智和詼諧的筆調,敘述手法步步為營,極為引人入勝,是書信文學的巔峰佳作,就整體西方文學而言,也是永遠的經典,百讀不厭。 ──劉森堯
6. 它(《危險關係》)結合了哲理的闡述與浪漫的想像,充分反映了十八世紀兩股力量的拉扯:理性主義的堅持和放蕩主義的反撲。──阮若缺
祖与占 (1962) 豆瓣 IMDb TMDB 维基数据
Jules et Jim
8.4 (509 个评分) 导演: 弗朗索瓦·特吕弗 演员: 让娜·莫罗 / 奥斯卡·威内尔
其它标题: Jules et Jim / 朱尔与吉姆
一战前,德国人祖(奥斯卡·威内尔 Oskar Werner 饰)和法国人占(亨利·赛尔 Henri Serre饰)在巴黎结识。他们意趣相投,对诗歌和小说都有强烈而共同的兴趣,甚至二人为着同一个雕塑也着迷。顺理成章地,祖与占都爱上了同一个女子:聪明貌美的凯瑟琳(让娜·莫罗 Jeanne Moreau饰)。
在这样的关系中,占选择了成全温柔单纯的祖。他们一起到乡间度假,度过了美妙时光。然而一战的爆发,却让他们失去了联系,在自己国家服役期间,他们多么担心会在战场上杀死自己的好友。而祖,从不间断地给妻子凯瑟琳写信。
战争结束,祖与占再次相遇,占觉察到祖和凯瑟琳的关系很糟糕——她对婚姻以外的感情从没停止过追逐,喜欢在各种爱情关系中享受自由。占在祖家中住下,凯瑟琳毫不掩饰对占的爱,这段三角关系平衡而快乐的维系着,旁人完全看不透。当占要离去时,凯瑟琳直率锐利的性格让事情起了变化……
戏梦巴黎 (2003)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女巫鎮WitchTown
The Dreamers
8.3 (909 个评分) 导演: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演员: 迈克尔·皮特 / 伊娃·格林
其它标题: The Dreamers / 梦想家
1968年法国学运前夕,孪生姐弟伊莎贝拉(伊娃•格林)和雷奥(路易斯•加瑞尔)因为电影,与来自美国的留学生马休(迈克尔•皮特)成为好朋友。姐弟两人将马休带到家中做客时,马休得到两人同是大学教授的父母的喜爱,住进他们家中,慢慢地,他喜欢上伊莎贝拉。
学运开始后大学停课,三个年轻人因无所事事在房间里玩起有关电影导演和台词的游戏,游戏进行当中,伊莎贝拉知晓马休对她有意思,联合雷奥要求马休与她做爱,自此,由于父母出门度假,三人开始了如伊甸园般的日子,马休也慢慢发现伊莎贝拉和雷奥有不伦恋情,三人关系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而外面正如火如荼进行着的学运,似乎与他们无关。
心房客 (2015) 豆瓣
Asphalte
8.7 (342 个评分) 导演: 萨米埃尔·本谢特里 演员: 迈克尔·皮特 / 伊莎贝尔·于佩尔
其它标题: Asphalte / 寂寞心房客(台)
故事发生在一幢破旧的老式公寓之中,少年查理(朱尔·本切特 Jules Benchetrit 饰)的对门搬来了一位名叫珍妮(伊莎贝尔·于佩尔 Isabelle Huppert 饰)的新邻居,珍妮曾是一名红极一时的女演员,如今已经过气。查理决定帮助珍妮获得一个对珍妮来说十分重要的角色。
某日,一位名叫约翰(迈克尔·皮特 Michael Pitt 饰)的宇航员因为轨道计算错误而在误打误撞之中降落到了公寓的楼顶,他敲响了独居老人哈密达(Tassadit Mandi 饰)家的门,和老人开始了一段为期三天的奇妙的同居生活。孤独的男子伯科威茨(古斯塔弗·德·科文 Gustave de Kervern 饰)因为意外而坐上了轮椅,在外出购物之时邂逅了正在抽烟休息的女护士(瓦莱丽亚·布诺妮-泰特琪 Valeria Bruni Tedeschi 饰),伯科威茨谎称自己是一名周游世界的摄影师,想要为护士拍一张照片。
莫里埃尔 (1963)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Muriel ou Le temps d'un retour
7.9 (23 个评分) 导演: Alain Resnais 演员: Delphine Seyrig / Jean-Pierre Kérien
其它标题: Muriel ou Le temps d'un retour / 穆里耶
影片的剧情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寡妇海伦与初恋情人阿尔方斯的重聚,另一条是贝尔纳与阿尔及利亚姑娘慕里耶之间的离奇关系。
海伦尝试与阿尔方斯重温旧好,回到往昔的甜蜜时光,以驱走心中的孤寂。阿尔方斯亦试图与她重新开始,以逃避面临经济和感情危机的现有家庭,无奈岁月的冲刷使得两人难以拾起旧日的情意;而另一边,贝尔纳则日夜挂牵着在军队被折磨致死的姑娘慕里耶,一直搜集各种声像证据以求替她报仇。
影片的叙事风格是一个时间的重叠,将阿尔及利亚殖民之战与二次大战对比,导演雷奈在此勾绘了一个重复受苦的景象。
电影叙述一个女古董商的继子从阿尔及利亚战场归来,恰巧古董商的老情人也来看她。继子与老情人的战争记忆虽在不同的时代发生,却在现代交会。雷奈剪得破碎的片段,加上重叠的声音和影像,仿佛是反映各个角色内在时空不明、各自挥之不去的回忆。观众看到的只是角色的外在,得不到任何解释,画面表现的是他们在既定的时间内的日常遭遇,我们只能猜想他们的过去。
穆里爱事实上是一个被法国占领军行刑至死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她从未在电影中现身,却是继子刻骨铭心的记忆和罪恶之源。
厨师、大盗、他的太太和她的情人 (1989) TMDB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The Cook the Thief His Wife & Her Lover
7.6 (64 个评分) 导演: Peter Greenaway 演员: Richard Bohringer / Michael Gambon
其它标题: The Cook the Thief His Wife & Her Lover / 厨师、窃贼、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
艾尔伯特•斯毕卡(Michael Gambon 饰)及其爪牙敲诈勒索,无恶不作。到了晚上他便会带着妻子和徒众来到其所拥有的餐厅用餐,在这里艾尔伯特依然处于中心地位,他高谈阔论、粗俗无理,蛮横地统治者身边的一切。妻子乔治娜(Helen Mirren 饰)对这个性无能却凶残暴力的丈夫敢怒不敢言,只得小心应付。
然而几次晚宴过后,乔治娜却被旁边桌上一个举止儒雅的绅士所吸引,凭借厨师的穿针引线,她得以避过丈夫的耳目和情人约会。但私情总有败露的一天……
本片荣获1991年芝加哥电影评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
夜与雾 (1956) 豆瓣 IMDb Min reol TMDB 维基数据
Nuit et brouillard
9.3 (248 个评分) 导演: 阿伦·雷乃 演员: 米歇尔·布凯
其它标题: Nuit et brouillard / Night and Fog
1956年导演阿伦•雷乃用摄影机带领观众重回奥斯维辛。当年纳粹集中营的旧址上已是一片祥和美丽的野外风光。然而时间倒回到1933年纳粹党掌权之时,整个城市被阴霾笼罩——大片修建起来的集中营房排列整齐,大量犹太人被抓进集中营开始接受非人的折磨和侮辱。这里对人种进行分级,在皮肤上纹上编号,在衣服上缝制等级的徽章。疾病,饥饿,劳役使集中营尸体遍地。1942年希莱姆到访,奉行“破坏”政策,集中营难民进入更加悲惨的境遇,被药品公司买下用作实验。1945年,集中营人数倍增后已不堪负荷,成堆的尸体被推土机推入大坑掩埋......
骗子的故事 (1936)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Le roman d'un tricheur
7.1 (7 个评分) 导演: 萨卡·圭特瑞 演员: 萨卡·圭特瑞 / 玛格丽特·莫雷诺
其它标题: Le roman d'un tricheur / Confessions of a Cheat
一个迷人的恶棍的人生故事,除了明星/导演的诙谐叙述外,几乎没有对话。作为一个男孩,只有他在一场家庭悲剧中幸存下来,当时他因为偷窃而被剥夺了晚餐(毒蘑菇!结论是不诚实是有回报的。通过多年的涉足犯罪和有趣的冒险,两个女人在他的生活中出现和重新出现,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金发珠宝窃贼和一个令人惊叹的黑发赌徒。最后,他遇到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救了他一命的神秘 Charbonnier,从而开启了他职业生涯中令人惊讶的下一阶段......
我的舅舅 (1958) 豆瓣 TMDB Min reol IMDb 维基数据
Mon Oncle
8.6 (239 个评分) 导演: 雅克·塔蒂 演员: 让·皮埃尔·佐拉 / Adrienne Servantie
其它标题: Mon Oncle / 糊涂舅父(港)
于洛先生(雅克·塔蒂 Jacques Tati 饰)从乡下来,到了巴黎的姐姐(阿德里安娜·色万提 Adrienne Servantie 饰)家里小住,对姐姐家中各种现代化设备极其不适应,经常被搞得手忙脚乱。还好小侄子杰拉德喜欢这个舅舅,和他到处去玩,杰拉德同样不喜欢家里的现代化设备,因此于洛还带他去郊区老屋玩耍。于洛的姐夫阿尔贝勒先生(让·皮埃尔·佐拉 Jean-Pierre Zola 饰)帮于洛在自己工厂找了一份工作,可是于洛同样不适应现代化的操作机器,搞砸了许多事情,闹了许多笑话,姐夫对他忍无可忍,决定介绍另一份工作打发他离开,而于洛开心地同小侄子话别,只当结束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假期……
本片是雅克·塔蒂“于洛先生三部曲”的第二部。
乌鸦 (1943) 豆瓣
Le corbeau
7.9 (52 个评分) 导演: 亨利-乔治·克鲁佐 演员: 皮埃尔·弗雷奈 / 吉内特·勒克莱尔
其它标题: Le corbeau / 密告
在法国中部的一个乡村,雷米·吉尔曼医生居然成了一只“乌鸦”的受害者。原来,有人写了一封署名“乌鸦”的匿名信,诬告他犯有通奸罪和非法施行流产手术。很快,这封诬告信就在村子里广泛流传开来,闹得整个村子惶恐不安,每一个村民都被怀疑是这封神秘匿名信的作者。雷米医生在对此事展开调查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同胞们的卑鄙无耻和小肚鸡肠。
本片拍得相当精彩,不但剧情曲折、气氛紧凑,既反映了战时“人人自危”的心理状态,对于片中角色的个性刻画也入木三分。好莱坞于1951年由名导演奥图·普里明杰重拍成美国版,名为《第十三封信》(The Thirteenth Letter),将故事背景改为加拿大的小城,但整体成绩较法国版逊色。
导演亨利·乔治·克鲁佐(Henri-Georges Clouzot)1943年的《密告》(Le Corbeau)是他最成功的作品,也树立了其紧张悬疑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