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 (2011) 豆瓣 TMDB
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
8.3 (291 个评分) 导演: 魏德圣 演员: 马志翔 / 徐若瑄 Vivian Hsu
其它标题: 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 / 真正的人
莫那鲁道(林庆台 饰)率领族人在公学斩杀异族血祭祖灵后,拥有了通过彩虹桥的资格,剩下来的,就是在英勇战斗后从容赴死。在日本方面,雾社的消息很快传达各处,陆军少将镰田弥彦率军队与警察组成的联合部队,迅速发起讨伐。马赫坡等社分头行动,利用地形优势和灵活战术给予日军先头部队重大杀伤。山地警小岛(安藤政信 饰)利用个人威望和部族矛盾成功劝说铁木瓦力斯(马志翔 饰)连同部落加入日军阵营,协助围攻莫那鲁道。在开战初期,随部落向密林转移的妇孺为了不拖累战士们,纷纷自尽,在矛盾中痛苦的一郎亦选择了切腹。镰田弥彦对部队的缓慢推进大为光火,不惜使用糜烂性炸弹对付赛德克人。满山火光中,莫那鲁道迎来了最后决战的时刻……
2012年5月11日 看过
借用腰乐队的歌词“我承认,它悲壮得可以让一万个男人哭出来。我承认,它没能让一个青年哪怕是站出来。”或者那些慢细节的描写适合给那些族人看。或者导演怕表现不出来那种氛围,总之,有点慢。
2011 历史 台湾 战争 魏德圣
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 (2011) 维基数据 IMDb TMDB 豆瓣
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
8.7 (329 个评分) 导演: 魏德圣 演员: 林庆台 / 游大庆
其它标题: 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 / 真正的人
本片根据雾社事件史实改编。
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之后,日本遂即武力接收台湾,宝岛各地纷纷被攻破。而台湾山区因道路不通,原住民生活尚暂未受影响,雾社地区的赛德克人之中,马赫坡年轻一代的莫那鲁道(游大庆 饰)英勇过人,率族群与甘卓万人争斗不休。日人垂涎雾社地区的 丰富资源,试图染指但遭到赛德克人强烈抵抗,伤亡惨重,然终于借原住民族群之间的互相仇杀侵入了雾社。莫那鲁道只得忍辱投降,但心中的火苗从未熄灭。时间推至1930年,日本对于雾社原住民的“文明改造”历经多年,日语等所谓文明并未给予原住民平等的生活,日人的欺压和繁重劳作侵蚀着赛德克人的传统和尊严,多年的愤怒累积,终于在这一年全面喷发!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豆瓣 Goodreads
Sternstunden der Menschheit: Vierzehn historische Miniaturen
8.5 (147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舒昌善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8
《人类群星闪耀时》由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创作。《人类群星闪耀时》内容:涌动着匪徒、探险家、叛乱者兼英雄血液的巴尔沃亚成为第一个看到太平洋的欧洲人;仅仅一秒钟的优柔寡断,格鲁希元帅就决定了拿破仑在滑铁卢之战中失败的命运;七十多岁的歌德像情窦初开的男孩爱上了十几岁的少女,求婚未遂之后,老人在萧萧秋色中一气呵成地创作了《玛丽恩巴德悲歌》;流亡国外的列宁不顾自己的荣辱毁誉,乘坐一列铅封的火车取道德国返回俄国,十月革命就这样开启了历史的火车头……
2012年3月4日 已读
茨威格出色的笔触,描写了十多个历史片段,带你轻松而简单地进入历史深处。很多年后,有人用中文也这样干了,比如现在的书《明朝的那些事》
历史 茨威格
愤怒的葡萄 (1940) 豆瓣 IMDb Min reol TMDB 维基数据
The Grapes of Wrath
8.2 (83 个评分) 导演: 约翰·福特 演员: 亨利·方达 / 简·达威尔
其它标题: The Grapes of Wrath / 怒火之花
刚从监狱释放出来的Tom Joad (亨利·方达 Henry Fonda饰)回到俄克拉荷马的家的时候却发现原来的家里已经空无一人,打听之下才从农民Jim Casy(约翰·卡拉丁 John Carradine饰)口中得知,随着工业的发展,当地的农民们都被迫离开该地。Tom和Jim在Tom的叔父家里找到了Tom的家人,一家人决定到加利福尼亚去寻找新的工作。一家人把所有的行李都放在一辆卡车上便出发了。路上,Tom的祖母去世了。他们发现了一个地方,专门召集像他们这样的人在那里工作,他们在那里安顿了下来。然而Jim却意外死亡,Tom为了给他报仇也杀了人,只能匆匆逃亡。一家人只能离开,去寻找下一个安身的地方,无家可归的农民们到底路在何方.....
本片改编自斯坦贝克的同名小说,获1941年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2012年2月6日 看过
活脱脱中国现实的写照:那里的人们为了生存,哪里管得上其他?结尾的那一幕?至少在中国,还远远没有到来。
1940 历史 约翰·福特 美国
中国人 豆瓣
8.6 (16 个评分) 作者: 林语堂 译者: 郝志东 / 沈益洪 学林出版社 1994
《中国人》(My Country and My People)是林语堂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与代表作。林语堂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儿,一向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为座右铭。他的著作,在东西方都极受欢迎,曾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以至现今美国大的图书馆几乎都收藏有他的著作。
《中国人》是他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该书是应美国纽约庄台(John Day)公司之约,1934年用英语写就的,1935年由雷诺与希师阁(Reynal & Hitchcock)公司出版。这是一部有关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著作。它以中国文化为出发点,对中西文化作了广泛深入的比较,旨在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使西方人能够比较确切而客观地了解中国。
该书出版之后,在西方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被推崇备至。1936年,英国伦敦威廉・海涅曼(William Heinemann)公司再版,以后曾被译成俄语、日语、瑞典语等多种文字出版。 这部《中国人》全译本除了补上原著第十章第六节《蒋介石其人其谋》、1935年初版《收场语》(其中包括《中华民国的真相》、《领袖人才的要求》、《我们的出路》等重要而容易引起误读、误解的篇章),还增添了译者附记、索引等。这样不仅恢复原著的“全貌”,而且保持了原著的“原汁原味”,可以让广大读者领略林语堂这部原著的当年风采与全书的基本精神。
2011年11月17日 已读
再回首到了21世纪,发现中国人还是那个德行,你不能不觉得绝望。然后,再把《1935年版<收场语>:中华民国的真相》 中的“中华民国”换成现在,一切都他妈的没变啊!
中国 历史 随笔
往事并不如烟 豆瓣 谷歌图书
8.4 (173 个评分) 作者: 章诒和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 1
“中国头号大右派”章伯钧次女章诒和回首往事,并以此书献给已在天国的父母。书中描述史良、储安平、张伯驹、聂绀弩、康同璧、罗隆基等的起落沉浮,由诸多片断入手,组成一个个悲壮的场景,仿佛是一幅壁画,浓彩重墨间呈现出历史的真、人生的幻……
此书亦是一群经历旧社会、新中国的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
2011年10月23日 已读
在这书里看到的只是荒诞。耄真的就活脱脱一土包子皇帝,其党之残忍和反人类可见一斑。另:豆瓣关于此书的评真是不堪读,推荐安替的:往事并不如烟,旧德也不精彩。
历史 散文 文革
万历十五年(增订本) 豆瓣
9.2 (9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黄仁宇 中华书局 2007 - 1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融会作者数十年人生经验与治学体会于一体,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发人深思。
《万历十五年》英文本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中文本问世后,好评如潮,成为众多作家、学者、企业家、高校师生的案头书,并入选《新周刊》和《书城》“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20本书”。另有日文、法文、德文、韩文等版本。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