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
另一种讲述的方式 豆瓣
作者: [瑞士] 让·摩尔 / [英国] 约翰·伯格 译者: 沈语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5
“没有一张照片可以被否定。所有照片都具有事实性。需要加以检验的只是照片以何种方式能够或不能赋予事实以意义。”写下这些话时,我们时代两位深刻而雄辩的视觉探索者,对一种似乎是最直截了当的艺术形式的歧义性,提出了最为独特的思考。
此书由约翰·伯格和瑞士著名摄影家让·摩尔共同撰写。图文并茂,理论分析与奇闻轶事、新闻纪实兼顾。书中探索了摄影师与被拍摄之物、图片与观众、被拍摄的瞬间与回忆之间的张力。伯格和摩尔,以批评家的道德热忱和摄影家的实践技术,制作了这部著作,由此拓展了由瓦尔特·本雅明、罗兰·巴特和苏珊·桑塔格所开创的批评前沿。
我的音乐笔记 豆瓣
作者: 肖复兴 新星出版社 2017 - 3
☆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品,全新增订版。
☆肖复兴用文字,谱写了一首首关于音乐家的交响曲。
·
本书是著名作家肖复兴的音乐笔记,曾荣获首届冰心散文奖,多次再版、加印。此次全新修订,收入最新作品。肖复兴以一个个音乐家的故事串联起音乐史,从巴赫、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柴可夫斯基,一直延续到鲍勃•迪伦、约翰•列侬、老鹰乐队、卡朋乐队……音乐家在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立体饱满,历史在人物的映衬下有了生动的细节。
独抒己见 豆瓣
Strong Opinions
8.4 (20 个评分) 作者: [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译者: 唐建清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7
“孤独意味着自由和发现。沙漠孤岛比一座城市更激动人心。”
★ 小说大师纳博科夫妙语连珠的访谈录
★ 洛丽塔•蝴蝶•创作卡片•记忆•死亡•灵感•俄罗斯……关于纳博科夫的一切
★ 《巴黎评论》《花花公子》《时代》《纽约时报》BBC电台等知名媒体采访
★ 毒舌+迷人+睿智一如他的所有文字
《独抒己见》是解开二十世纪公认杰出的小说家、文体家纳博科夫文字迷宫的一把钥匙。选目很难得地几乎完全围绕他的自我:22则媒体访谈、11封致杂志编辑的信,14篇文论,包括在别的集子里很难摆放的昆虫学研究文章。从某种角度讲,选目编排就是一种声音,一种意见的申发。不同于纳博科夫其他的小说作品,本书为真正意义上的“自述”,纳博科夫在其中直接而鲜明地表达在小说中很少有机会呈现的观点和好恶。这些坚定意见的背后,是纳博科夫本人生活和思想颇为清晰的呈现,对深入了解纳博科夫的生涯及作品,读懂《洛丽塔》《微暗的火》《爱达或爱欲》……乃至俄国文学及美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具备重要意义。
正如英文书名“Strong Opinions”所体现的那样,全书闪耀着纳博科夫强烈的个人风格:迷人、刻薄、具有挑战性又令人忍俊不禁,一如他写过的其他文字。虽然访谈皆为书面访谈,却在来访者和受访者的观念角力之间产生了火花四溅的现场感,令人读来会心一笑。面对《巴黎评论》《花花公子》《时代》《纽约时报》BBC电台等知名媒体提出的刁钻问题,他谈及生活、文学、教育、电影以及其他种种主题:“洛丽塔”如何险些付之一炬;对蝴蝶怎样迷恋一生;什么是心目中最理想的旅行方式;翻译及创作艺术的终极标准是什么……他毫不理会那些读不懂他作品的庸众,乐于宰杀那些他不喜欢的文坛神牛,编造带有优雅谜底的谜语,将“纳氏毒舌”进行到底。
沙漠孤岛比一座城市更激动人心,纳博科夫如是说。从这本真正意义上的自述,读者得以踏上他脑海中那座险峻而美妙的精神岛屿,开始一段独一无二的旅程。
2020年4月9日 已读
如果时间很多,还是去读小说吧。如果没有时间,还是去读小说吧。在评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时候,纳博科夫先生有扪心自问过自己的成就可曾能仰望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项背——如同一颗月球与恒星相比,这大概是恰当的对比吧。
略读 美国 访谈录
人生十二法则 豆瓣
12 Rules for Life
7.0 (41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乔丹•彼得森 / Jordan B. Peterson 译者: 史秀雄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9 - 11
【内容简介】
现代人欠缺的,不是知识,而是实现的能力,更准确地说,是付诸行动的心理素质。在《人生十二法则》中,著名心理学家乔丹·彼得森的将人类数千年来哲学思考、神话故事中的精神财富与心理学、生物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的前沿研究相结合,用12条*基本的人生法则,为千禧一代找到摆脱人生困境的方法。
面对十有八九不如意的人生,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虚伪的励志、空洞的安慰,而是严父近乎残酷的苛责教诲。
写给每一个挣扎生活的年轻人
我总是失败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一
我总是委屈自己满足别人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二
我*好的朋友堕落了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三
我比别人差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四
我没法对孩子说“不”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五
我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六
上班让我不快乐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七
我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八
我觉得周围的人总犯蠢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九
我处于人生的至暗时刻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十
面对他人的偏见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十一
我感到永不满足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十二
唯有了解规则、真知、历史与前沿科学中蕴含的真理,你才有能力面对人生的每一场困斗。
【编辑推荐】
2018-2019年全球现象级畅销书。全球销量超300万册,多国图书畅销榜Top1,连续12周霸榜亚马逊排行榜,迄今为止已在美亚销售榜上榜90周;
作者被誉为当今世界*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前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 百万年轻人追随的心灵之父,*受学生欢迎的导师,被学生称为“能改变你的人生”的人;
读懂十二条法则,你就能解决人生80%的不如意。 面对十有八九不如意的人生,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虚伪的励志、空洞的安慰,而是严父近乎残酷的苛责教诲,唯有了解规则、真知、历史与前沿科学中蕴含的真理,你才有能力面对人生的每一场困斗。
2019年如果只读一本书,就读这一本。
湛庐文化出品。
歌词的背后 豆瓣
作者: 卢国沾 东方出版中心 2016 - 1
香港“词坛圣手”、《雪中情》《万里长城永不倒》作者卢国沾首部内地文字作品
歌如人生,梦如人生,一词一句,都是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攀越!
《歌词的背后》在香港著名词人卢国沾在内地出版的首部文字作品,涵括卢氏从1980年代至2014年间陆续写就的创作随笔,谈及歌词多达一百首,其中即有《小李飞刀》《万里长城永不倒》《大地恩情》等脍炙人口的佳作。卢氏于书中坦陈创作细节,剖白彼时所思所想,追忆歌曲传唱过程中的种种故事,与读者分享填词生涯的辛酸与喜悦,下笔有情,文字鲜活畅达。读者可于歌词背后,窥见香港歌坛的黄金时代,华语乐坛近半个世纪的风流云聚皆在其中。
人说我笔下常透露了一些内心的秘密,这是圈里的共识了。而我自己也不中止这个做法,为了有时确然有种恳切的需要,想尽力绘出当时或刹那间的感受,生怕有些感受,一过去便忘掉。忘掉了太可惜,因此我放任自己,在词里呈现我内心的某些秘密。
——卢国沾
无论分析和创作,林氏作品都会较易着手:着力处显而易见,章法有规可循。卢式歌词则有反璞归真之势,论其情歌则可能变成爱情问题分析,谈哲理歌词又会演化为哲学论文,只因卢国沾已不再依恋于匠气迫人的阶段,升华到真璞的境界。
——林夕
重温卢国沾在上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写的歌词,也许会让很多读者深感粤语歌词今不如昔。因为卢氏得(金针)奖,很自然地重温了一些他填词的名曲,感觉是恍如隔世。现今的曲风是不会这样的,为曲所囿限的填词家,其词风也没可能回到以前的卢国沾时代。
——黄志华
香港填词界泰斗有两个“沾”,一个是前面提到的充满侠情的“老怪”黄沾,一个是看透风云变幻的“变色龙”卢国沾。两人风格各有千秋,棋逢对手。
——游威
2019年12月2日 已读
七八十年代,中文流行音乐也大概只有香港有。但是,对比英文,被称为“圣手”写下的歌词也真是刚启蒙的样子。不能苛求卢老师,此中歌词90%已陈旧过时——其实这还好。但看到《秦始皇》的那篇时就觉得吃了苍蝇一样,与时下的所谓大一统很衬嘛。
2016 略读 音乐 香港
听良心的鼓声能走多远 豆瓣
作者: 徐贲 东方出版社 2014 - 2
给知识分子、人民大众以道德信仰和人生价值指引是徐贲的一贯特色,不论是价值观念,还是个人政治参与,徐贲所提出的问题以及给出的解决办法,都是发人深思的,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在本书中,徐贲从人的良心的角度阐述公民知识和道理的启蒙,倡导私德和开启公德,从人性和人心开始的心智启蒙,到宪政引导民德,逐步达到个人良知和社会共善。
2019年10月16日 已读
适合入门者。由于很多例子是2013年前的,虽然说道理不过时,但多年的耳濡目染,书中这些理论觉得已成自我认知里的常识(所以略读了)。另一方面,今天看书里面的论述你就会明白“到底什么是倒退”。不用寻找答案了,你所经历的时代正在倒退。
2014 中国 略读 社会学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06 豆瓣
作者: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编辑部 译者: 李凡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英文版指导和激励来自世界各地和社会各个部门(非营利组织、企业和政府)的数百万社会变革领导。通过在线研讨会、会议、杂志、在线文章、播客等,《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探讨涉及各类主题的研究、理论和实践,包括影响力投资和非营利组织的商业模式。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英文版由斯坦福大学PACS中心出版。中文简体版由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引进,汇集了世界各地在社会创新方面的前沿研究、实践、经验总结,以及专家学者对社会创新方面新的见解。
作为一本前沿性刊物,SSIR每期都会推出一些对读者来说比较陌生,但又与当今社会热点问题紧密相关的概念和方法论。
本期重点讨论了慈善的一些新动向,比如《慈善有限责任公司的崛起》讲述了陈-扎克伯格计划如何选择慈善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其组织架构,而非私人基金会,从而避开了“免税慈善机构”法规的严格监管,使得基金在运作上有了很大灵活性;
本期还探讨了金融手段是否有助于实现社会影响力等有意思的话题。
不文集 豆瓣
8.3 (14 个评分) 作者: 黃霑 博益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2004
《不文集》是黃霑廿多年來最受歡迎的經典著作,前後已加印過60版。書中有不少霑叔自創的不文笑話,亦會引經據典解釋大家經常掛在嘴邊的粗言穢語;更介紹了不少廣東不文歇後語,甚至追溯恥毛、做愛等研究。「不文」二字,自此就跟霑叔形影不離,而別號「不文霑」亦隨之而來。
《不文集》是不少香港人的集體回憶,為了表示對霑叔的最後致敬,現將《不文集》重新包裝為方便收藏的《不文集典藏版》,讓他的作品永留香港人心中。
2019年9月19日 已读
跑後拉伸的時候剛好用霑叔的《道》作為背景音樂,然後想到這本書裡的黃色笑話。人活成霑叔這樣的,也不枉來此世上走一遭。_x000d_
另一個悲痛的領悟是,才子講黃色笑話怎麼都帶著風雅。無才的講,不免是舔舔舌頭的那種幹笑和猥瑣…
略读 随笔 香港 黃霑
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 豆瓣
Intuition Pumps and Other Tools for Thinking
7.0 (16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尼尔·丹尼特 译者: 冯文婧 / 傅金岳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8 - 11
享誉世界的哲学泰斗丹尼尔·丹尼特,融通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神经科学、语言学、人工智能,倾囊相授他一生至今所搜集的各种好用的思考工具。这本书诞生于大学新生的课堂,力图做到“人人能懂”。
使用大量方便的、辅助性的思考工具,去拓展想象力、保持专注力,让我们妥当、优雅地思考真正的难题。利用各种思考工具,让你拨开各种思想的层层迷雾,你会发现,那么多明摆着的观点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明摆着”的。
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只是一种理论,也可以打造成直觉泵等思考利器,破除种种事后追溯的思维陋习。自然选择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也日益融入计算机算法的设计中,在本书中你还将掌握有关计算机能力的7个秘密,把算法和程序当作思考工具。
“直觉泵”是很有用的思考工具,作为一种思想实验,一个好的直觉泵比任何一种论证和分析都更为有力。这本书不仅带你去检验不合格的直觉泵,也让你理解好的直觉泵,更教你如何应用和制作直觉泵。
2019年9月11日 已读
自从看了候世达的 表象与本质 之后,发现作者也有同样的范式:啰嗦…这是与候世达合作后遗症吗?
2018 哲学 心理学 方法论 略读
法定幸福 豆瓣
作者: (罗) 诺曼·马内阿 译者: 王中豪 / 高博睿 新星出版社 2019 - 6
编辑推荐
古根海姆奖、麦克阿瑟天才奖、美国国家犹太图书奖、诺尼诺国际文学奖、美第奇外国小说奖获奖作家
菲利普˙罗斯、索尔˙贝娄、君特˙格拉斯、奥尔罕˙帕慕克高度赞誉
内容简介
《法定幸福》包含了四篇中篇小说,展现了罗马尼亚特殊年代的知识分子、官员、工人阶级等形形色色不同人群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希望与恐惧、挣扎与迷茫。四篇平凡人的故事,呈现一个时代的伤疤与记忆。
精彩书评
马内阿比昆德拉好,比赫拉巴尔好,整个西方的知识界非常的重视马内阿的作品和他所代表的力量。
——魏斐德
"马内阿的四篇中篇小说,与其说它有着有力的讽刺、热情的荒谬、敏锐的机智,不如说我们找到了一种梦幻般的疏离,一种被压低的震撼声音,一种被逼疯的甜蜜气氛。"
——《洛杉矶时报》
"马内阿的声音是崭新的,他的小说对我们的理解能力提出了要求,我们很高兴被唤醒。"
——《纽约时报书评》
2019年9月3日 已读
别听卖书的鬼扯,说什么比昆德拉还纯粹,是什么卡夫卡的继承人——如果你接受不了喋喋不休,接受不了社会主义的烦闷和苏联笑话般的勇气,直接放下这本书好了——我就是如此。
外国文学 小说 略读 马内阿
电影是什么? 豆瓣
Qu'est que le cinéma?
9.4 (19 个评分) 作者: (法)安德烈·巴赞 译者: 崔君衍 商务印书馆 2017 - 9
本书为法国新浪潮电影之父巴赞发表的一系列高质量影评和电影评论的结集,涉及电影本体论、电影社会学、电影心理学和电影美学等诸多话题,是研究巴赞和当代电影美学的必备读物。在电影理论史上,巴赞的电影理论是一座卓越的里程碑,他的现实主义美学深刻影响了世界电影的发展,他宣扬的摄影影像本体论和真实美学也形成了与蒙太奇理论不同的电影美学体系,开拓了电影研究的领域。正是由于巴赞的努力,电影才成为严肃的研究课题。作为巴赞电影理论的经典代表,《电影是什么?》从问世之初就受到电影从业者和广大影迷的好评,被誉为“电影的圣经”,也为巴赞赢得了“电影的亚里士多德”的崇高荣誉。
表象与本质 豆瓣
Surfaces and Essences: Analogy as the Fuel and Fire of Thinking
7.7 (6 个评分) 作者: [美] 侯世达 / [法] 桑德尔 译者: 刘健 / 胡海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8
闻名世界的认知科学家侯世达凭借独特的智慧与天赋,联合法国心理学家桑德尔,终于向世人展示了这部极具开创性的著作,一解人类认知之谜。
一如之前的《集异璧》,《表象与本质》深刻地丰富了我们对心智的理解,它带领读者进入语言、思想和记忆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情境中去,逐步揭示出完全隐藏的认知机制,这些机制总是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在这些认知机制里还发现了一个不变的核心——我们总是无意识地联系过往经验去做类比。本书对我们的思考提出了一个彻底而且令人震惊的新解释。
人类大脑中的每个概念都源于多年来不知不觉中形成的一长串类比,这些类比赋予每个概念生命,我们在一生中不断充实这些概念。大脑无时无刻都在作类比。类比,就是思考之源和思维之火。
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所谓的类比到底是什么?我们是怎么在截然不同的情景间建立起联系的?类比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在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的过程中,类比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2019年7月22日 已读
从最低阶的范畴化、类比到高等数学问题…循环往复,看到你想哭。
2019 略读 认知科学
咨询的奥秘 豆瓣
The Secrets of Consulting: A Guide to Giving and Getting Advice Successfully
7.8 (5 个评分) 作者: [美] 杰拉尔德·温伯格 译者: 劳佳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温伯格经典著作全新翻译
咨询公司首选培训参考书
在诙谐幽默中领悟与人相处之道
这是一本在全球咨询领域畅销多年的经典著作。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咨询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与人相处之道的书。本书作者通过对自己25年专业经验的总结和提炼,精辟地归纳出了各种规则、定律和原理,其中包括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咨询市场中脱颖而出、如何为咨询服务定价和拓展市场、如何衡量咨询服务的有效性,以及如何处理咨询人员与客户的关系等。
2017年11月23日 已读
对于这样的不提供框架的书读起来真是吃力。说半天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总结下其他人的读书笔记,有用的就看看,记得住就上帝保佑,记不住就算了。所谓略读,如是。
2014 商业 方法论 略读
重构近代中国 豆瓣 Goodreads
8.0 (9 个评分) 作者: 李怀印 译者: 岁有生 / 王传奇 中华书局 2013 - 10
当我们津津乐道地谈论历史问题时,很少有人关注这些脍炙人口的历史进程是如何产生的?建构这些历史进程的史学家有着怎样的现实关注和心路历程?这些历史进程是否真实无误?所有答案似乎都可从《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中去寻找。
《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第一次系统地回顾了20世纪初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在各个时期的中国近现代史历史书写,包括1949年以前现代化史学与革命史学的平行发展和对抗、1950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学科化以及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的“激进史学”、1980年代的新启蒙主义和现代化理论的引进、19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史学主叙事危机和史学的“后现代转向”,并深入探讨了主叙事构建背后的复杂原因。由此得出结论:尽管史学家们努力如实还原历史,但最后总是不可避免地写出既符合现实议程,又为政冶合法性服务的历史。在解构过去一个世纪的历史叙事之后,《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提出了一个在时的、开放的历史观,以期有助于辨清现今的中国在通往最终目标的漫长道路上所处的位置,从存在诸多可能性的、杂乱无章的过去找出线索,以把握中国未来社会改造的轨迹。
2017年11月14日 已读
关于史学书写的书写。作为非历史学爱好者,读导言那章就好了。也可以作为一本贵Party的史学书写的历史(又名“论如何发明历史”,或“如何像写小说一样写历史课本”),随时可以查看在寻求合法性的道路上,贵Party有多努力你知道么?
中国 历史 略读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 豆瓣
7.1 (7 个评分) 作者: 华杉 / 华楠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4 - 1
“华与华方法”的只言片语在营销界流传已广,“超级符号”“品牌寄生”等词汇也被越来越多的营销人知道、理解和应用,但作为本土营销界第一套成体系的营销思想,十余年来,“华与华方法”一直是以残篇断章的形式,被爱好者、研究者通过打印机、复印机、转发帖或者U盘传播。
本书是“华与华方法”首次结集出版,全文由华杉先生亲自撰写。
从产品开发、产品命名、产品包装,到品牌传播、品牌战略、企业战略,“华与华方法”深入到企业营销的各个层面;从日化、药品、食品、文具,到房地产、工业园区、出版、互联网,“华与华方法”进入了当今商业竞争的各个领域。华与华和不同行业的巨头一起,创造了一个接一个经典案例;在成为中国最成功的营销咨询机构的同时,也给“华与华方法”蒙上一层传奇和神秘的色彩。
翻开本书,了解第一套从中国本土生长出来的传奇营销方法。
2017年3月22日 已读
去掉一堆胡扯的所谓思想,只把案例留下来,然后再把重复的案例删除换成新的,这本书的可读性会增加80%。有时候难以理解,一个号称把广告做得如此牛逼的人,写的书居然可读性这么差。各种接引古人的典故和词句,还是省省好吧。
略读 营销